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治学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治学知识范文1
当下我国高校正面临教学模式的改革,毋庸置疑素质教育便是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然而对于如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行政人才,最大限度地提高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的行政职业能力这一重要内容,却并没有引起高校教学部门的足够重视,以行政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培养模式也没有得到构建起相对完善的体系。
一是以“行政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行政职业能力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特殊能力,目前虽然各大高校都认识到了能力的培养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性,但极少从专业角度为行政职业能力设置统一的能力培养目标,统一的培养目标缺失意味着使学生接受系统的行政职业能力实训缺乏理论基础。培养目标的确立关系到行政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全局建设,同时与其他专业培养目标相辅相成,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发展中行政职业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应当融于其他培养目标,将行政职业能力培养实训教学与本专业的其它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不断增强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拓宽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
二是以行政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相关课程体系比较单一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的课程体系的设置。目前,虽然我国部分高校在教学实践中设置了行政职业能力课程,但课程体系较落后,仅仅参照公务员考试的考试科目来设置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此类课程,教学实际效果有限,难以适应行政职业及相关专业领域对于行政职业能力的要求。因此为全面体现行政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应体现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
三是培养行政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单一行政职业能力涉及面广,相对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因而常规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培养行政职业能力教学需要。目前高校当中行政职业能力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课堂讲授依然局限于教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思维活跃度受到局限。因此教师在寻求学生行政职业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集思广益,逐步探索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法,从而使行政职业能力实训达到良好效果。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行政职业能力实训改革路径
首先,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当前我国各大高校基本上都将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人才定位为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才,而没有忽视了从职业分类的角度来明确定位,因而大多数课程与社会要求相脱节,相关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性,课程实用性不强,因而影响了能力培养的效果,最终影响就业率和学生就业质量。其次,实现知识灌输与能力培养的共进,突出模块化培养。传授知识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将知识成为进一步促进能力培养的动力,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从目前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设置上看:当下我国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在学科基本范畴上的模糊不清,造成了政治学类课程和行政学类基本理论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比重偏大。相比之下,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课程,如公共关系实务、管理沟通实训、行政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等比例明显偏小。因此适应当前形式所需,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适应不断创新课程设置模式,突破单一的课程体系模式,体现出灵活性和特色性,使学生既能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又具备公共部门行政和企业行政的双重技能特性,以适应多重需要。再次,突出职业能力实训,创新具体课程体系。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拥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因而培养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迫切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但是当下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不甚完善,存在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因而导致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有针对性的实训效果不佳,影响了本专业毕业生的行政职业能力的培养。
行政职业能力实训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知行合一。首先,必须重视校内实训。以实践课程为平台对学生进行行政职业能力实训,提升学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应变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在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还探索了设置校外调研,全程由学生自行组织,确定不同主题,深入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综合利用多种调查研究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使学生在调研活动中逐步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增强校外实训的实效性。基于改善实践教学的方法与内容的目标,应充分挖掘本地资源,积极联系各级政府及企业等相关部门,与以上各部门形成定期交流与沟通方式,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对口实习提供新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在政府工作的机会,熟悉行政部门工作流程,提高学生协调和人际交往能力,并能更早认识社会,促进学生毕业后顺利地实现角色转变;同时也可尝试将实践教学课堂带入企业这一平台,使学生逐渐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特点,并对学生进行实际的岗位培训,通过行政职业能力实训突出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准确理解行政职业能力的含义及科学的行政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将具体课程设置为以下几部分:培养听说能力———演讲训练课程、政务礼仪及管理沟通心理等相关课程的设置。
首先,在行政能力实训环节设置演讲与辩论环节,此环节可以在与专业基础理论结合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流畅形成从容的外在言语表达能力,在演讲与辩论赛等具体形式的配合之下进一步促进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为从事行政职业打下坚实基础。其次,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不良情绪,并且对不良心理的调控能力低下,尤其是在特定场合中面对突发状况、需要解决疑难问题时心态调整能力脆弱。心理学研究已显示不良心理会影响逻辑推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会对推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培养学生行政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不应忽视通过心理学知识推动学生学会有效控制情绪,尤其是在面对突发和疑难状况下调整自己的心态,最终使学生营造保持自信、从容、平和的心境,全面提高逻辑判断力。最后,加强学生对于政务礼仪的学习和了解。因为政务礼仪中,如仪容、仪态、着装、正式与非正式的会议、会见、宴会、会务座次、人际交往和涉外活动等礼仪内容不仅适用于公务人员也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的政务工作人员,因此具有较强的迁移性和实用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更能通过这一实训环节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地适应角色的转变。
塑造阅读分析能力———设置速读训练和统计分析相关课程。一方面,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的简单阅读部分与《申论》中阅读材料进行归纳分析这类题型设置,都是考查读者是否具备对文字材料所呈现的文字信息进行快速而准确地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在行政职业能力实训中,可以探索通过设置速度阅读训练课程,探讨如何提高文字分析并归纳的速度与准确性和概括性等方面技巧,尝试结合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讲解,最终实现专业能力与行政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尝试开设《社会调查统计与方法》这类课程,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工作中,都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调查研究,根据文字、统计数据和图表信息等提炼数据背后的复杂联系,并准确判断或预测事物变化趋势的能力。因此为适应日后行政工作的需要,就要求学生具备统计学基本知识并掌握和运用基本调查研究的方法的能力。
政治学知识范文2
摘 要: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特质来源于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教学形式的特殊性和职业前经验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方面的观念、知识和能力中,也体现在个人素质和管理、合作、研究等方面,分为必备、应有、可能三个层次。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非教学工作和生活都有明显影响,应在此基础上制定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教育方案和专业发展方案。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教师 特殊素质 来源 影响
裴云,男,忻州师范学院政治系副教授;王子虎,男,山西省太原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中学高级教师;王鹃,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为什么要研究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特质
在研制《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专业标准》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特质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提出哪些特殊的要求。这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及其培养者、管理者、研究者来说都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我们发现,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素质的大量研究都主要关注一般素质,很少关注特质。关注特质的文献大多认为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特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个人素质方面应该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在教学知识方面应该有特殊的学科专业知识。除此之外,有学者提出“更强的德育能力”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特质①,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应该有“更强的德育为先的育人观”②。
总体而言,目前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特质的研究很不够,在认识上存在着忽视、窄化、泛化等很多问题。对教师特质认识不清楚,必然导致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的盲目性,影响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因此,我们从概念、来源、内容、影响等方面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特质进行了探讨,希望增进相关教师和管理者在这方面的认识。
二、什么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特质
“特质”一词在不同场合使用时有不同的含义。在本文中用于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研究,是指某个学科(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积极性的特殊素质。
学科教师的特质是必然存在的。每个学科(课程)的目标、内容不同,教学方式也有不同之处,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自然不同。但是学科教师的特质也是有限的,因为所有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都有很多相同之处,在目标和内容上也有相同之处,不能因为强调特质而泛化特质。而且学科教师的特质是多层次的,因为学科的特殊性在教育工作的不同方面有不同表现。为了避免忽视、窄化、泛化等错误倾向,更好地确定学科教师的特质,我们把它分为三个层次:
A.必备特质:其他学科教师没有,但是这个学科教师必须具有的素质。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学科有紧密、直接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教学领域。
B.应有特质:其他学科教师也有,但是这个学科教师应该更强的素质。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学科有直接联系,但是不紧密,主要体现在非教学领域的观念和知识维度。
C.可能特质:其他学科教师也有,但是这个学科教师可能较强的素质。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学科没有直接联系,或只有少量间接联系,主要体现在非教学领域的能力维度。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特质从何而来
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特质是由哪些要素决定的?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特质的形成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教学形式的特殊性、职前经验的特殊性。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教学内容就是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下面我们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三个方面对它的特殊性进行分析。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德育①和社会科学教育。多数人把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简单认定为德育课程,但是实际上一直存在其他认识,如规范性文件中就出现过“理论教育”、“社会科学教育”等表述,学术界也有“德育为主,德智交织”、“智育为主,德育为次”、“政治教育为主,社会科学教育为辅”等观点。本研究认为,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应该是“德育和社会科学教育并列”②。所以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应该既具有德育的素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教育的素质,而不只是两者之一。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的目标:提升思想品德,认识、适应和改造社会。作为德育课程,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这是没有疑义的。但是因为很多教师和文件认为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只是德育课程,所以没有把认识、适应和改造社会作为核心目标。这是多年来对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认识的重大偏差,导致了思想政治课程功能发挥的不足,也导致了社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滞后。“人们……对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则一向容忍它的守成性,……政治教育也存在鼓励创造思维和更新知识的课题”。③毫无疑问,社会和社会科学也需要创新;对于社会来说,创新就是改造社会;思想品德课程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培养改造社会的人才。所以我们认为,改造社会也是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①,特别是在当今“创新驱动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这个目标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应该具有引导学生提升思想品德并认识、适应和改造社会的素质。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初中包括心理、道德、法律、国情;高中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实际上所有的教育活动(包括课程教学)都包含着德育,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也要进行社会科学教育,但是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有着特殊的内容。从德育方面看,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要进行专门、集中、系统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虽然语文、历史课程中也包含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的内容,历史、地理课程中也包含着国情教育、政治教育的内容,但都是隐性、零散的。而心理教育、法律教育、哲学教育,只有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才有,其他课程几乎没有。所以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应该具有进行这些方面专门教育的特殊素质。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教学形式的特殊性
每一门课程都会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其中既有大多数课程都常用的形式,也有其他课程少用而该课程常用的形式,还可能有其他课程不用而只有该课程使用的形式,后两者就构成了该课程教学形式的特殊性。当然这里的教学形式是指基本的教学样式,而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面。德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常用体验式教学,以培养情感和理解能力为核心目标;社会科学教育则常用情景模拟教学,如模拟政府、模拟法庭、模拟公司、模拟家庭、模拟学校、模拟社区等,以培养发现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社会科学教育和德育都常用辩论教学,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目标。而这些教学方式都是其他课程比较少用的,例如,多数课程都不把培养情感作为核心目标,理科课程常用实验教学的方式培养发现和应用能力,常用变式训练的方式培养思维能力。
课外教学方面。由于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能力,需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进行体验和探究,所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是常用的课外教学方式,例如社会调查活动、社区参与活动、德育体验活动,而其他课程就很少使用这些教学方式。
学习评价方面。社会科学教育的学习评价方式与其他智育为主的课程基本相似,都是以专门的纸笔测试和操作观察为主。但是德育就有很大差异,因为德育效果是很难通过纸笔测试和操作观察来评价的,而要以日常的行为观察作为主要评价方式。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职前经验的特殊性
职前经验是指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承担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以前的经历和体验。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就是上学时的经历。因为基础教育是不分专业的,所有人的经验都相似,而且大学阶段不同专业的学习经验很难统一考虑,所以我们这里只讨论大多数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共有的经验——大学阶段学习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经验。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造成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职前经验特殊性的因素主要是教育专业特殊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特殊实践、学科专业实践等四个方面的经验。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是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想状态,或者说未来师范教育改革之后的状态,而不是现在的状态。当前的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存在很多问题,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应有的职前经验还有较大距离。
四、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特质有哪些
按照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专业标准的结构①确定了其特质的结构,即按照工作领域分为个人素质、教学、管理、合作、研究等五个方面,每个领域按照素质形态分为观念、知识、能力等三个维度。特质的内容主要是依据前述决定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特质的因素分析得出的,并按照前述学科教师特质的三个层次进行标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来说,同一方面的特质也可能表现出水平的差异,但是如果再按照合格、熟练、优秀、卓越等四个层次进行划分,工作量非常大,现在还不能完成,所以我们在这里权且以“熟练”层次为例来进行分析,列表如下。
五、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特质有什么影响
从上面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特质的分析可以看出,特质在教师素质的不同方面有不同体现,所以也有不同的影响。
教学工作。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特质的最主要影响是满足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的需要,促使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性质,真正把握课程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实现应有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形成应有的学科素养。
其他工作。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特质对于教师在教学之外的其他工作方面(管理、合作、研究)也有一定影响。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特质从事与学科有直接关系的工作,如德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党团活动的组织,做出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大的成就。也可以在与学科虽然没有直接联系、但是有一定间接联系的工作中,如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校外合作、专业组织建设等方面,利用学科优势,打造工作特色。
生活方面。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特质对教师的生活也有一定影响。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应该利用自身的学科知识从三个方面促进自己的生活。首先是提高个人和家庭成员的素质,如利用心理知识塑造健康心理、利用伦理知识树立高尚品德、利用文化知识发展兴趣爱好等等;其次是积极参与社会,如利用经济知识投资理财、利用法律知识维护权益、利用政治知识参政议政等等;从而呈现出与其他学科教师不同的生活特色。
政治学知识范文3
初中阶段的学生们大部分都处于身心发展比较不平衡的青春期,在这个时期,学生们的价值观还没有树立起来,也尚未形成辨别好坏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会被一些不好的观念所影响,如果初中政治教师不能够及时的引导学生们,那么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政治课程需要把正确的价值观引入到课堂上来,同时加强课内和课外的结合。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初中政治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们主动的进行实验和探究,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思想品德,使学生们逐渐树立正确的三观。学生们拥有健康的三观之后,就会明白如何更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因此初中政治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加以留意,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最终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的人才。第一,初中政治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们的政治学习兴趣。初中政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优良品德,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讲解枯燥的政治知识,学生们往往会觉得无聊乏味,从而对政治课堂提不起兴趣。因此,初中政治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用说教的老一套去给学生们上课,而是运用贴合学生们学习特点的教学措施去进行知识的讲解,使学生们的政治学习热情有所提高,让学生们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志向。前面已经提到过,初中阶段的学生们都处于青春期,因而对政治教师在课堂上的枯燥教学会感到无趣,这种情况对于培养学生们的政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初中政治教师需要摸清学生们的学习特点,采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为了使学生们的政治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初中政治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初中政治旨在培养学生们的良好思想品德,让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因此政治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去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同时增强学生们的政治学习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青春期的自己,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观看一些相关的青春期教育讲座,这种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变化,使学生们克服青春期的害羞和自卑心理,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发育情况和情绪变化,让学生们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以更好地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们的政治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提高,也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此外,初中政治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科渗透,让学生们准确的认识到各个学科的相互关联,从而对政治这门课程产生好奇心,对政治课堂保持学习兴趣。比如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初中政治教师可以把历史知识和政治知识结合起来,为学生们讲解从古至今无数英雄志士为国家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光辉事迹,使学生们感受生命和自由的可贵,在教学课程中政治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主动讲述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历史人物,使学生们在和谐的氛围中树立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们逐渐的学会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对于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是非常有利的。第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初中政治教师需要让学生们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尽管初中学生生活在安静平和的校园当中,但也面临着处理同伴关系的压力,学生们需要与同班同学打交道,也需要和教师进行沟通,如果学生们不能够正确的处理这些关系,那么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将会收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初中政治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使学生们逐步掌握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最终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做好铺垫。同学之间常常会有一些小的摩擦,如果学生们处理不好这些事件,那么在校的事情也会扩大化,这很可能导致学生们失去一个好朋友,实际上这对于双方来说损失都是很大的,学生们很可能因此一蹶不振,始终以自我为中心,变得害怕与他人进行交往。为了防患于未然,初中政治教师需要对学生们进行引导,让学生们明白同学之间友爱相处的必要性,在维护自己权益的前提下,与其他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学生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是非常纯真的,学生时代的友谊也非常纯粹,因此初中政治教师需要时常对学生们耳提面命,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
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时期学生们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是非常不平衡的,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的政治教学只关心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忽视了对于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的关注,这不利于学生们的长远发展和生活。因此初中政治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政治教师要常常鼓励学生们,让他们对政治这门课程保持浓厚的兴趣,同时政治教师还需要定期与学生们谈心,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心理健康实际上是影响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来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使学生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如果学生们拥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时,他们将会屡败屡战,对于生活拥有无限的信心,因此,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知识,还需要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政治学知识范文4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用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主要由常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以及时事政治三部分组成.可见,时事政治在整个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由于受到诸多的教学因素的影响,时事政治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根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其也未能给予足够重视,造成大部分高中学生缺乏应有的常识,对国内外一些重大事件更是未有所闻.这不仅不利于爱国情怀的激发,还会让学生养成一种死记硬背、脱离实际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可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时事政治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下面针对其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展开以下探讨,以期提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
一、合理设计教学环节,适时插入时事政治
对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前提与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对整个课堂教学的设置、编排以及对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首先需要全面了解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考察教学内容,从而有助于加强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其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将时事政治渗透到具体教学过程中,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充满激情与活力,从而营造出和谐、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基于此,下面本文将根据以往的政治教学经验,总结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程序.具体程序为:设疑、讲授、领会、讨论、总结与拓展,通过这些教学程序的设定,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讨、主动实践中感受到政治课堂教学的乐趣.这种教学设计是一种基于师生双方互动的教学活动,着重突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将时事政治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课时探讨的是对于价值和价值观的理解,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想要深入理解这一概念难免抽象,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针对具体的时事案例加以分析与探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价值与价值观的内在含义.如前段时间在九寨沟发生地震的第一时间,一大批抗震英雄涌入到抗震救灾中,有的甚至在抢险救灾中献出了生命,但也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与尊重.但同时也有大部分富二代依仗着父母,大手大脚花钱,无视法律的存在,并受到群众的批判.他们的行为在于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价值观,通过这些事例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选择恰当教学方法,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在产生兴趣之后才会去做,尤其是像高中政治这种具有较多理论知识,且理论知识较为抽象的一门课程,没有兴趣的激发学生学习起来只会更加枯燥与乏味.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将时事政治渗透到教学中,就需要我们教师借助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换而言之,就是需要去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力.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加强学生的时事政治教育,就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恰当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例如,政治教学中往往会有些具有概念性的内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教学方法应当是具有启发式的谈话法与讲授法,并将时事政治渗透其中,让学生能在具体的小组讨论与合作探讨中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加强时事政治讨论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作为其中一种运用最广的教学手段,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认可.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想要将时事政治渗透到课堂教学实践中,需要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其中,让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学习氛围中,加强学生的时事政治讨论.因为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声像、视频、图像以及文字等于一体的教学功能,通过这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时事政治的讨论,让其能在具体的直观感受中提升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兴趣与乐趣.例如,在上课伊始时,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实时的播放一些时事政治,让学生能够及时掌握到国家相关的动态,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以此加强学生的判断能力,让其能够在不断的熏陶中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在通过对时事政治的及时了解中掌握到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向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爱国情怀,且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综合性人才.
四、小结
时事政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是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通过时事政治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让其能有一个正常的心理与健康的体魄,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高度重视时事政治在政治课堂中的教学,让学生能够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能够不断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海东.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才智,2012,(29):262-263.
[2]权景.时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政治学知识范文5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高中政治 实施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分析、探讨和研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政治学科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符合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但是在实际的高中政治应用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使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形式更加完善,更好地为高中政治教学服务,是一个值得广大政治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结合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学科中实施的具体策略。
一、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高中政治教学不够重视。(1)学校不够重视。学校对高中政治教学投入资金不足,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备,教学环境不够理想。(2)教师不够重视。部分教师认为政治是文科内容,所以在对理科学生上课时,就是走过场,还有部分教师缺乏认识,认为政治在高考中所占分值比重不大,认为讲得详细没用。(3)学生不够重视。很多学生觉得政治都是空话,只为应付考试所用,还觉得政治不是主要科目,听不听课无所谓,只要考试及格就行。
2.教学氛围淡薄,课堂效果差。(1)教师很多都是用一套教案、一种教学方法和一种教学模式在不同班级之间讲解,学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和倦怠感。(2)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严重脱节,各自为战,教学活动流于形式,课堂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上不去。(3)教师缺乏和学生的交流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政治学科缺乏兴趣。
3.教师的能力有待加强。(1)对研究性学习认识不足,无法将研究性学习很好地和政治教学结合起来。(2)缺少对政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将政治教学孤立起来,讲课内容枯燥无味,缺乏新意。(3)专业技能不强,缺乏对新知识的认识和了解,自身知识体系存有漏洞,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的理解不到位。(4)缺乏对研究性学习课堂的组织能力和掌控力,使研究性学习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二、高中政治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1.改善政治学科的地位,认识政治学科的重要性。高中政治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经济原理、国家大事和新闻热点,更是教师帮助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所以,意识到高中政治的重要性,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首要条件。(1)学校要保证政治学科的正常课程安排,不能随意压缩和取消政治学科的教学时间。学校要加大对政治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如建设网络平台供师生交流使用、在图书馆中添置和政治学科有关的书籍、建设政治宣传所用的报亭等。学校还要定期举办思想研讨会,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2)教师要重视政治学科对学生的影响,不能仅仅把政治看做高考的一个科目,只注意对学生考试内容的讲解,还要重视政治对学生德育观念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教师通过政治学科的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经济和哲学知识,还要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和世界。(3)学生要意识到政治学科的重要性。学生不能仅仅把政治当做自己走向更高学府的工具,而要意识到政治对自身素质的影响。学生应该通过政治的学习,学会有意识、有目的地思考问题。如: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自己作为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如何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等。学生只有将自己学到的政治知识和自己平常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感受到政治学科的重要意义。
2.改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多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照本宣科,学生觉得没有意思,教师也觉得累,导致政治课堂沉闷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1)教师要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讲解内容时,要抓住学生关注的热点 ,将之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公司成功经营的因素”时,就可以利用学生对苹果公司电子产品的追求和关注,以苹果公司的崛起为例,讲解正确的经营战略、核心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诚信经营的模式、良好的信誉以及企业形象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现实意义,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继续探索的好奇心。(2)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所在。例如:教师在讲解“正确的择业观”时,就可以将班级学生合理分组,让学生以“假如我是求职者”为题目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将自己对求职的理解充分地和同学交流,或者让几名学生来台上讲讲他们的择业观。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和发言,教师最后再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但活跃了教学气氛,还让学生对以后自己将要面临的问题有了清醒而正确的认识,一举两得,课堂教学效果显著。(3)教师要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教学成果。高中政治不仅需要记忆背诵,还需要理解和分析。所以在课堂活动结束后,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安排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去查阅资料,看看对于他们来说,都有着怎样的权利和义务。教师布置这样的作业,既紧扣教学内容,又和学生自身感兴趣的事情息息相关,学生学习的热情自然高涨,积极主动性也得到了加强。
3.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1)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时刻注意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例如:时事政治中,新闻和关注点每天都在变化,教师要及时关注和掌握这些动态,将它们在自己的教学中熟练应用。(2)教师要注意政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政治学科不是孤立的,它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认识到这种联系,对各科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这样才能在给学生讲课时做到旁征博引,触类旁通。(3)教师要注意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合理地展开教学活动。
三、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1.研究性学习改变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枯燥沉闷的教学环境,让课堂重新焕发了活力,而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可以更好地交流沟通,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
2.树立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可以独自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了教师的专业技能,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课堂的掌控力。
总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适合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有利于政治教学任务的完成,为高中政治教育的改革开辟了道路,值得在学校大力地开展和推广。
政治学知识范文6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简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内容广博的育人活动,内容涵盖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等范畴,因而能够为中职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科学实用的课程融合知识。而且,中职学生即将离开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心理健康教育还能够为其提供一些职业操守教育、人生理想教育、诚实劳动教育、科学创新教育等,因而能够帮助中职学生为成功就业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能力储备与心理调整。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够为中职学生提供林林总总的教育信息,对中职学生进行心智启迪、视野拓展、思想教育、品德培养与觉悟提升,因而是中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必备成长资源。
二、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的教育价值
首先,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有助于中职学生良好成长环境的科学构建,能够在政治课堂上获得持续不断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因而能够实现知识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双重滋养。因此,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能够丰富中职学生课堂认知过程中的信息含量与信息质量。其次,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有助于教师对政治学科教学的科学拓展、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将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艺术与教学方法转变为“教学生产力”,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高品质教育信息。因此,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有助于政治学科教学的创新转型。最后,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能够切实为中职学生创造多维化、兼容化以及优质化的成长环境,以此积极践行科学育人观与新课程改革理念。因此,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能够推动政治学科教学高质量地完成素质教育赋予的时代使命,积极践行教书育人、塑造生命的职业担当。
三、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实践途径
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突出的生活性、案例性、探究性与教育性,因而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融入契机。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资源中的有效融合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为中职学生引入一些辅的教学资源,帮助中职学生明白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要知识,因而教学资源是政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认知信息。而且,政治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大众的思想意识与心理境界。因此,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融入教学资源中,在局部区域内为中职学生输送高品质的心理教育与人文关怀。例如,在《经济·政治·社会》北师大版(第4版)第一单元第1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中,本课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教师可以引入“别针换别墅”这个故事。“商品交换”的实现基础是“价值相当”,而引入的教学资源恰好与“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背道而驰,因而在“商品交换”领域发生的概率极低。师生对“别针换别墅”这个教学资源的课堂讨论不仅可以引出很多“商品交换”的知识,也可以在深度剖析中引出心理健康教育。师生可以从“交换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别针换别墅”的可能性,提醒学生不能依靠“不公平的商品交换”去实现个人的目的,在社会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理与心态,要科学认识个人能力与奋斗目标之间的适宜性,不能过高地要求自己。否则,不适宜的奋斗目标就会成为“内心纠结、心理折磨、精神自残”的“负面心理暗示”。因此,教师立足政治教学以“别针换别墅”可能性的自由讨论借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中职学生形成务实心理与本分思想,培养中职学生诚实劳动、合法生产、公平交易、满足需求的良性心理,清除不切合实际的胡思乱想。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中的有效融合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在教学资源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还可以直接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融入教学内容中,将其纳入政治教学的课程体系中,帮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名正言顺地出现在政治教学中。政治教材涉及大众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体验空间,自然能够形成诸多心理变化、情绪变化以及思想变化,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了生存空间。例如,在《经济·政治·社会》北师大版(第4版)第一单元第3课“个人收入与理财”中,教学内容中的“收入”与“理财”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而且“收入”与“理财”也与人的挣钱心理与管钱心理密切关联,因而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区域。因此,教师在谈论“收入”与“理财”时,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的挣钱心理与管钱心理,以此向学生传输“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挣钱之道”以及“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的“管钱之法”。另外,教师还要提醒学生科学认识自己的心理与思想,不能有非分之想,否则在经济生活中很容易遭受损失。因此,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利用心理学知识剖析大众消费心理,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活气息、真实可信。这样,中职学生的投机心理就会得以克服,纠正中职学生不劳而获的偏激心理,也帮助中职学生摆正心态,正确看待理财活动中的收益与风险。因此,中职学生能够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鄙弃投机心理与虚浮状态,正确树立中职学生的心理态势。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融合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内容中,还要通过教学活动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为中职学生提供高品质、高价值、高收益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中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中大众社会生活中的生命百态以及心理态势,因而能够实现对政治教学的深度感知。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活与社会百态,积累更多社会经验。例如,在《经济·政治·社会》北师大版(第4版)第二单元第6课“社会主义对外开放”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自由讨论“如何看待洋货”。学生在讨论中必然有多种观点,然后教师再为学生提供一个“MadeinChina案例内容”,为学生揭示一个事实,很多“洋货”的生产基地就在中国,甚至在“洋货”的某一个不起眼的位置还会印有“MadeinChina”字样。这样,一些学生思想意识中的崇洋心理以及轻视国货质量的思想就会得以纠正,看到了真正的中国产品质量,以此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爱国意识。可见,中国已经无愧于“世界工厂”的殊荣,中职学生也能够以此看到中国企业的强大生产力与实效力,更看到了未来自己工作岗位的先进性与时代性。因此,教师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创设一个讨论“洋货”的教学活动,既能够帮助学生看到“洋货”的一些优势,也能够看到“国货”的一些长处,纠正学生崇洋与妄自菲薄的错误心理。而且,中职学生的职业方向与企业生产完全一致,因而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既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积累知识,也能够让中职学生科学对待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更能够培养中职学生的产品自信与民族自信,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意识与思想品德。
四、政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