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知识大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知识大全范文1
【关键词】培养 人才素养 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184-01
一 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服装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服装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服装设计专业必须针对目前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较高的科技素养、高尚的审美品位、较强工程技术能力的高素质服装设计人才。
根据培养目标,服装专业应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最核心的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二 服装设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人文素养
服装不仅仅是商品,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设计者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另一方面,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分割开,抛弃了服装发展的背景,就会使服装看来只是某个设计师的所谓“灵感”的拼凑;而远离民族传统的服装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力的。
因此,我们培养的服装设计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学会做人,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高尚的情操和审美品位。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真正时尚、健康的文化传播给大众,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2.科技素养
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正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随着生物和材料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大批新型纤维;莱卡的广泛运用,使长期困扰人们的舒适与合身的矛盾得以解决;天丝、彩色棉、新型醋酸纤维面料、绿色聚乳酸纤维面料等新型纤维面料,既具有天然纤维的风格,又具有合成纤维的性能,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对环境的污染;再加上后期处理技术的进步,使得服装面料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赋予服装新的风格和内涵,使服装呈现出新的视觉冲击,散发出新的魅力。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改变着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随着生物化学和环保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以“绿色”为美,形成了当今的“绿色文化潮”。由此可见,科技对于服装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它还影响到思想、文化和美学等方面的问题。
3.跨文化素养
在跨国经营中,由于文化的差异,服装产品在款式、色彩、面料、装饰手法及广告、营销等手段上,与销售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风土人情、价值观、道德观不一致而造成滞销,人们把这种状况称之为“文化障碍”。相反,如果产品能同当地人们的文化背景相契合,则称为“文化沟通”。因此,服装要想占领国际市场,创立世界名牌,设计师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各国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审美观、价值观、消费观以及国家历史、宗教、哲学等。此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经济资源的共享,也必定带来文化的共享。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善于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符合当代社会思潮、美学意识及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培养的学生要能设计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具有世界特色的中华服装。
三 对服装设计人才的基本要求
1.丰富的生活经验
对于一个从事服装设计的人来说,丰富的生活经验尤为重要。熟悉并积累生活的基本常识,可以激发设计创意。深入生活可以帮助设计者得到意外的收获。
2.扎实的基本功
服装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是对人体结构、人体活动规律的认识,对服装材料的了解,对服装制作工艺的掌握,以及一定的绘画、制图能力。
3.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艺术修养
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美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销售学、市场学、美术史、服装史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服装设计原理,从而提高设计水平。另外,服装设计人员还必须不断地从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吸取营养,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何智明、刘晓刚.服装画技法大全[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传统文化知识大全范文2
2岁闹闹的读经缘分刘力惠
从闹闹出生到现在,闹闹妈什么都想给他用最好的,早教更是不敢落下。3个月就带他去“运动宝贝”上课;在家里也不放松,什么杜曼闪卡,古典音乐大全,小小爱因斯坦等等,各种绘本、故事书、益智玩具更是摆满了他的星子。但闹闹妈总觉得自己育儿书看了不少,却都杂乱无章,没个头绪,会把宝宝教育成什么样子,心里也没底儿。
闹闹1岁的时候,闹闹妈偶然听了台湾学者王财贵教授倡导读经教育的演讲文稿――“经典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永垂不朽的智慧之怍”“你要涵养你的性情、增长你的智慧、提升你的眼界、增进你的道德勇气必须靠这种永恒的著作来启发你”……渐渐的,这些理念植人闹闹妈的脑海。她立即行动,买了整套《儿童中西方经典文化导读》,32张CD,若干本书,一大盒,从此信心满满地开始了教儿子闹闹读经的历程。
没做什么计划,每天就读一种,虽然很乏味,但成果也是有的。
从闹闹刚会说话开始,妈妈读出某句唐诗的前几个字,闹闹就能接结尾的字,慢慢的,能接下面一整句。但是如果只读一本书,兴趣就不大了,唐诗,三字经都是这样淡漠下来――诵读经典的初衷化为泡影。
一个多月前,闹闹妈偶然听到北京叶子妈的观点:“引用圣贤的智慧滋养宝贝,用读经的方法开启孩子的智慧”,她的心里又重新长起了草,报名参加了每周日举办的育心读经活动。
貌似普通的活动对闹闹妈的冲击很大,她看到一个四岁多的小男孩气字轩昂地领诵“易经》,回到家,她一口气把论坛中的《2010大易教育》《让子成龙》看完,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她想,当自己为孩子认识了几十个字儿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别人已经走出很远很远了,实在汗颜!
“累积学习法”“无为而为的原则”――既然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还有什么需要思前想后呢,与其怀疑、观望不如大胆尝试!闹闹妈参加了第二次集体读绎活动。草地上,她把闹闹抱在腿上,让他用自己的小手指头学着指读,还抓紧时间向其他妈妈讨教。就这样,闹闹又重新开始了读经之旅。
计划是这样的:第一个月学习《周易》乾卦;《孝经》;《成语接龙》。每天晚上9点,闹闹妈准时给儿子诵读《弟子规》和《三字经》。
在客厅的沙发上,闹闹坐在妈妈腿上,妈妈读书,闹闹翻书。2周之后,当妈妈不经意地停下,闹闹就能跟着背出下一句。4周之后,按照课程表,妈妈应该读完《易经》乾卦,《孝经》1~6,《成语接龙》第一节1~100了。真的很奇怪,当闹闹妈读《易经》的时候,闹闹拿起《三字经》自己读了起来。“人之初,性本善”……一直读到“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闹闹妈惊讶着,窃喜着,但还是不露声色地坚持读完了当天的内容,闹闹则乱翻着书,还说着自己的语言。
自从读经,闹闹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闹闹妈的心不再浮躁,思想也越来越成熟,她学会了“反求诸己”――凡事先要求自己,自己做到了做好了,别人也自然会好。闹闹爸也很赞同她给宝宝诵读经典,而且闹闹爸在教育方面更是用心,闹闹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都是爸爸妈妈携手努力的结果啊。通过读经认识的其他妈妈们对闹闹妈的支持和鼓励让她感到很温暖、很幸福……闹闹妈加油啊,会越来越奸的!
珠海妈妈
4龄童国学之路唐琳君
国学说:“童蒙养正”,意即童年心智未开,心性未展,是开展性格教育和国学教育最好的时机。台湾幼儿国学教育推广人王财贵说:幼儿是开展国学教育的最好时期,幼儿理解记忆能力尚未发展起来,机械记忆,也就是右脑记忆则为读经奠定了基础。可能有人会说,幼儿连自己读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读半天有什么用?其实,幼儿诵读国学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提高朗读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及古文修养,更重要的在于将古代贤人的传统思维,伟大思想进行传承,使孩子们懂得爱,懂得孝,懂得义。
儿子皓天出生于2007年1月27日。出于对孩子的爱,我给他报了各种早教班,但是孩子的发展并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好。去年,孩子3岁多的时候,我接触到王财贵的幼儿国学教育思想,对我影响颇深。
于是我买来绍南文化出版的《论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国学教材,并辅以识字训练――要教一个3岁多的孩子读国学并认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子现在每天坚持读经半小时,引导他走入读经的正轨却花了我差不多一年时间。
刚开始时,儿子3岁多,主要是以听经为主。我让儿子一边玩,一边听CD机,或者一边玩,一边听我读,这个过程没坚持好,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儿子4岁时,我给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你可以边听边玩,但是也要跟着读,于是就变成了我读一句,他学一句。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进度仍然很慢。
认字方面也是,最初,每天认十几个字,一周换一次,用的是赖国全老师读经“137法”,就是凡事讲究七日往复,七天一循环。坚持了半年,儿子认的字还是不多,虽然在阅读方面有些进步,但我想,如果不能尽快进人到指读阶段,读经与认字的双重意义就不会体现出来。
儿子4岁4个月的时候,我又一次提出了明确要求:你必须跟着碟指读,时间长短可以商量。如今儿子4岁9个月了,识字量已突破一千,简单的书籍完全可以自己阅读,不能不说这是指读法的功劳。
在儿子读经步入正轨以后,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全天制的国学班夏令营,每天读经一个多小时,还辅以其他课程。据我了解,虽然读经班在全国各地都有星火燎原之势,但大部分都亏损。我儿子去的夏令营是混龄的,5、6岁的孩子居多,像我儿子这样4岁多的在那有点受欺负。而且班里强调的是读经教育,其他课程涉及较少,老师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我们上了一个半月的读经班,最后还是进入了传统的幼儿园,因为读经只是孩子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
学习国学重在坚持,上不上读经班不是关键,也别指望把孩子交给读经班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了,重点还在于家庭教育。有条件的家长最好能在家里督促孩子读经,时间不用太长,每天坚持半小时跟碟指读,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直接读,这样一直读到孩子初中毕业,对于孩子来讲可算是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沪上亲子访谈录姜惟越(男,7岁)
我很喜欢。我今天还当了老师呢,老师表。扬我了。妈妈也很高兴。通过学习,我变得更有礼貌了,还懂得孝敬长辈,尊重老师,我还认识了好多好多的汉字,知道了汉字是怎么变化来的,我最喜欢做小老师了,我还成为了老师的小帮手!在生活中,我会主动和大家打招呼,做个懂礼貌的小朋交,我还经常会帮妈妈洗碗和扫地,因为爸爸妈妈很辛苦,我们要多关心他们。我能在家里做小老师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弟子规》,我能把《弟子规》全背出来,不过老师说,不能骄傲,要更加努力。。
我们本身就很喜欢国学.感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国学会对孩子自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好处,所以就带孩子来学习国学。
我家孩子以前很调皮,学了一段时间国学之后。感觉慢慢地懂事了,老师都说孩子上课认
真多了,学习也进步了不少。
对对小朋友有这方面的教育吗?会的,考师不仅教孩子,也和家长们也成了好朋友,教家长怎样和孩子沟通,怎么教育孩子,所以生活中我们也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钮靖淇
喜欢。因为可以和小朋友一起上课,学知识。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向表现好的小朋友学习,知错必改;我还知道了古时候的人他们是怎样学习的,还知道了好多有趣的故事,有孟柯改过自新,还有黄香温席等,回家后,我还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些故事。我会帮助老人,上次我还给一个老奶奶让座呢。我还在幼儿园里面分享我学到的故事。国学很经典啊,《弟子规》、《三字经》都很好,对培养孩子的言行举止有很大帮助,还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比以前听话了,有时候我们做错事,孩子会反过来“教育”我们大人,真的变化很犬啊,我们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也很放心。在家里有时候我们会问孩子,这个对不对啊?为什么这样做啊?他不懂的,我们就启发他,想想老师是怎样说的。还告诉他要向英雄学习,比如民族英雄岳飞,等等。
罗诗允(女,8岁)
我很喜欢,因为可以听到很多的历史故事,原来中国历史有这么久了,其中还发生了好多的事情,学习使我的知识更多了,我很开心。通过国学班的学习,我知道了要孝顺父母,还要友爱小朋友,要养成好习惯。我会给爸爸妈妈倒水喝,说“你们辛苦了”,我还会和大家分享我的知识,我还要改掉自己的坏习惯,要多听爸爸妈妈的建议。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孩子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内在的修养。我们希望孩子在生活中培养谦和待人、谨慎待己、勤学好问等优良品行。希望国学老师能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的刚健人格,使他们成为内外兼修的中国儿童,成为未来的精英。
.我家孩子现在比以前懂规矩多了,能帮我做好多事情,以前对我们有时候还发脾气,现在懂得尊重苌辈了。虽然我们做家长的不是很专业,但我们也很注意这方面的教育,会买一些有益于孩子发展的图书、碟片,我们也能从-中受到很多启发,全家一起学,呵呵。
钟开乐(女,7岁)
喜欢,在古香古色的环境中,老师用经典诵读、汉字故事、动画故事、游戏互动、角色表演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给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老师为我们讲解《大学》中的第一段话,那堂课讲得很深,我们也都能听懂。其中讲到的“静”“定”学问让我受益匪浅。我是一个很活泼的人,以前很难静下来,我现在已基本能做到“静”和“定”了。回家后父母都说我变得稳重了。我觉得学习国学一点儿都不难,在夏令营中除了经典之外,我还学了茶艺。现在周末我还在继续学习国学课程。
为了让孩子轻轻松松提高自己的学习,提高内在修养。我们从积极正面的方向来培养孩子对国学的热爱,不是机械地恢复旧学,是通过国学让孩子明白做人的道理。
从她4岁起我同她一起读《论语》,共同成长。现在女儿可以背诵《论语》《老子》中很多句子。刚开始读的时候,她还不太明白,但随着一遍遍的重复,女儿和我都慢慢理解了其中的含义。觉得还是有很大收获的。
除了寥培训班进行国学鞠培训,在家里悠对小朋友有这方面的教育吗?还有其他的如民乐、茶艺方面的教育,这些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孩子在生活中秉承孔子的仁义精神,谦和待人、谨慎待己、勤学好问。
上海老师
让孩子在最宝贵的年龄读最有价值的书
为什么尽量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国学?
儿童的智力和性格在0~3岁间就完成了60%,这三年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3~6岁间完成了80%,6~8岁间完成了90%,8岁以后的发展则渐趋缓慢。到13岁左右,大恼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就基本结束了。这就表明孩子13岁之前是智力和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期,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这个关键时期,那么当孩子年龄越大,启发培养他们就会越费力,效果也就越差。
所以要让孩子在最宝贵的年龄读最有价值的书。
儿童学习经典,就如同师从贤哲,从人生的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从高起点展开人生。国学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文化知识,奠定孩子的人文底蕴,而且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孩子的儒雅、淳静气质,为孩子以后的“薄发”蓄积力量。
学习国学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益处?
1.记忆力加强,注意力集中,忍耐性加强;
2.语文程度提升,写怍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强;
3.带动其池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成绩面提高;
4.读书兴趣提高,增加对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知识的兴趣;
5.行为好转,心地向善,修养提高,变得知书达理,温文尔雅;
6.自信心增强,处世大方,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沈阳妈妈
讨论国学 阳阳妈hold不住了李丽娟
最近有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很兴学国学,你家孩子学国学了吗?报国学班了吗?我只能一劲摇头,说NO。国学,什么是国学,压根没想过,也没有慨念,可以说脑袋里对国学空空如也,完全不懂。更谈不上教给孩子,或者研究报什么国学班。汗!与这些潮妈们讨论国学,我这个不称职妈妈是hold不住了。
晚上趁儿子熟睡后,妈妈凭着对国学的初浅认识,尝试着想想,国学。啊!!!有了有了。虽然我们没有刻意去学国学,但是生活中的国学好象无处在呢,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了国学。
one,孩子看了两年多的画报里有个“弟子规故事”专栏,每月一期,故事专栏里,通过卡通人物演绎有趣的故事,简单易懂地给孩子解读传统文化。
two,卫视有档节目,尾部有个“中华礼仪之美”。节目里设置的人物有一位老先生和一位小徒弟,情节是小徒弟特别“认真”调皮的学习礼仪,总是弄得老先生哭笑不得,让人捧腹不已。想想,国学通过电视荧幕呈现给观众,是不错的推广方式;
three,妈妈天天玩的魔法卡片里都有国学的影子。魔法卡片“儒学天下”,把基础卡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集齐,最后炼成终极卡片“孔子”和“儒学”。
以上想到的、没想到的,这些应该都是国学吧?!之前妈妈自认为的没想过,没概念,是不准确的,并非脑袋里空空如也。
再简单说一自己对国学和是否给孩子报国学班的想法:
传统文化知识大全范文3
对个体来说,家庭教育是最初接受的教育,并且是伴随终身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涵盖习惯培养、道德规范、情绪管理等方方面面。家庭是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家庭在传承社会规范、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发掘儿童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助其成长。对家庭来说,家庭教育开展成功与否影响着夫妻关系、代际关系的健康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三十多年来,城市中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和投入都是前所未有的。家庭成员由于自身经历、教育程度及成长环境的差别,在家庭教育内容、理念、方式上常存在差异,处理好家庭教育上的分歧,并达成共识,对于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定增进家庭幸福。对国家和社会来说,家庭教育的质量,尤其是早期家庭教育开展的情况对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0~18岁儿童的总数是3亿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22.52%,可见,儿童的发展状况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世界各国都已经认识到了早期家庭教育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显示,至2005年全球半数以上的国家都开展了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研究。实践证明,政府对家庭教育的干预对促进儿童发展卓有成效。美国的“开端计划”就逐渐增加了基于家庭教育的支持项目。
二、社会变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的开展受到社会发展阶段和家庭自身状况的制约和影响。社会变迁、价值体系重建对于家庭教育的方向、目标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家庭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也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1.社会阶层分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方面,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2011年人均GDP已达到5432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另一方面,社会分配差距逐年增大,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悬殊。基尼系数是反映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基尼系数为0.474,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水平,表明当前国内居民贫富差距依然较大。由于人们占有的资源不均,社会分化出了不同阶层。市场化改革以来,各种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同阶层拥有不同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阶层间的间隔越来越明显,阶层间的流动也越来越困难。教育程度影响着家长对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接受程度和实践模式,经济状况也影响家长对教育的投入。虽然并非经济支出越多家庭教育质量就越高,但是,要满足基本的家庭教育投入,仍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不同阶层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也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开展。家庭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休闲方式影响着儿童观念的养成。在不同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儿童,有不同的个性和风格,阶层意识和阶层生活方式也会潜移默化地传承到下一代。阶层作为一种社会身份背景,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开展。2.社会价值体系重建家庭是道德传承的重要载体,家庭教育重在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和规范其道德行为。但是在社会转型期,旧的价值体系被打破,新的价值体系正在形成,部分家长对于正确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一方面,我们有“最美妈妈”吴菊萍和“当代雷锋”郭明义,但是“小悦悦”事件、老人倒地无人搀扶等也折射出了一些人的社会心态,出现了道德滑坡及“远离崇高”和“信仰缺失”的现象。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必然会心浮气躁,没有方向。家庭教育应肩负起传承优良传统的重任。传承与时俱进、适应时展的核心价值观,是家庭教育的使命。家庭教育中的道德传承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青少年中的恶性事件,深层次的根源在家庭,在于家庭教育。教育学者张春兴指出,不良少年的问题“病因源于家庭,病象显现在学校,社会使病情恶化”。3.人口流动加剧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城乡之间、城际之间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流动人口呈现出总量迅速增长和在城市居住时间不断延长的趋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为22143万人,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长82.89%。人口流动数量增多导致出现了数量庞大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同时也使家庭教育面临新问题。最新统计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已达2200万人。4.家庭自身日益复杂吉登斯说:“家庭是传统和现代性之间斗争的场所。”当代社会变迁激烈迅速,家庭面临许多危机与挑战,家庭特征的变化会给家庭教育带来深刻影响。一方面,家庭的稳定性在下降,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数量在增加。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离婚率持续上升,2010年的初离婚率从1979年的0.33‰上升到2.00‰,增加了约6倍。离婚对子女造成的心理影响以及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可能带来的青少年犯罪等问题更是受到了普遍重视。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焦虑也影响着代际沟通和家庭教育。转型期生活风险增多,家庭承受的压力在不断增大,家庭认知迷惘、家庭功能弱化以及两性婚姻关系的稳定性下降等都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心理冲突和精神焦虑,房奴、孩奴现象的出现更是凸显了现代家庭的压力。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状况也日益复杂,夫妻关系的矛盾,隔代教育的矛盾,都会折射到家庭教育中来,使儿童在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中成长。
三、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
社会转型引发的各种变化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很多新挑战和新问题。
1.家庭教育目标偏差
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健康、快乐和人格健全的儿童,但在现行的制度环境里,实质上仍然是分数导向,应试教育占据主流,虽然素质教育提倡了多年,但收效不大。现在家庭和学校,培养孩子的目标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职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报酬,能进入社会地位较高的社会阶层。家长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而对于孩子的人格形成和兴趣培养等方面关注较少。究其根源,这与现代社会的阶层分化紧密相关。教育是现代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接受良好的教育,更容易进入报酬较高的行业,实现代际间的向上流动。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就开始了漫长和焦灼的竞争,愈演愈烈的小升初、择校热正是这种状态的反映。社会底层家长担心孩子接受的教育差,“长大后你就成了我”,社会中上层家长则期望孩子“至少要拥有体面的人生”。在这样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孩子发挥天性和创造力的空间越来越少。社会上各种辅导班爆满,孩子的课余时间大部分都被这些辅导班占据。辅导班是体现家长焦虑和互相攀比的竞技场。各种兴趣辅导班对于孩子创造力和兴趣的培养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还难下定论。家庭教育应该以儿童为本,应该提供更多机会让孩子去接触自然,认识社会,学习与人相处和自我心理调整,而不是囿于应试教育,过于看重分数,限制孩子自由和天性。
2.家庭教育环境愈加复杂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家庭教育面临的环境也更加复杂。从整个社会心态来看,社会焦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家长的这种焦虑和浮躁,很容易影响到对子女的教育。大众传媒对诸如虎妈、狼爸等教育方式的一味吹捧,也会误导家长的教育理念。家庭中的个体千差万别,并没有一个适用所有孩子的家教方式。随着网络的普及及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灵活,更加快捷,孩子接受外界信息很多,但这些信息往往良莠不齐,儿童难以甄别。同时更多的人机对话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亲子沟通时间减少,造成孩子情感缺失和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孩子们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有自己的亚文化。如四年级小学生编写的“斗妈大全”、儿童间流行的“灰色儿歌”等都表达了孩子们心中的某种情绪,不容忽视,需要进行正确引导。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家长如何保持理性,寻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家长不断摸索和认真思考。
3.不同家庭教育者之间差距较大
在同一个家庭中,教育者可以是父母、祖辈,也可能是保姆等,但这些教育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孩子需要教育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了解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需求,能处理好亲子关系,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等等,做到这些不仅需要正确的理念,而且需要恰当的方法。恰当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不恰当的方法还会造成亲子关系恶化。年轻父母一般有较多的文化知识,能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祖辈多是根据以往经验来照看孩子。不同家庭的教育者差别也很大,表现在教育理念、方法和经济水平等方面。如果父母的经济能力强,可以提供的资源相对多一些,营养和智力发展投入较多,孩子成长的环境较为优越。但那些身处社会底层的父母要面对更多的困境,如贫苦的生活、失业和社会排斥等。底层父母对于教育孩子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费用都较少,迫于生计的压力还会影响到他们对孩子的教养态度。“穷二代”“富二代”等话题不断,很多问题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差异造成的,不同的家庭面临不同的问题。此外,父母对看护孩子投入的时间也是重要因素。很多亲子关系的问题是由于父母子女相处时间少导致的。由于父母都有自己的事业,没有充足的时间来照顾孩子,尤其是婴幼儿阶段,不可避免地需要有祖辈来参与孩子的抚养,致使隔代教养产生的问题较为突出。如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上海有50%~60%的孩子由祖辈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总数的一半。祖辈的教育理念、教育水平直接影响了孩子各方面的发展。父母早出晚归,与孩子相处时间很少,对于亲子关系的发展很不利。研究表明,0~3岁是儿童成长至关重要的时期,把握好这个时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4.家庭教育方式多元化带来选择困境
随着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家庭教育也出现了很多新奇、吸引眼球的方式,如美国的虎妈和中国的狼爸等。市场上关于的家庭教育的书籍琳琅满目,指导家庭教育的专家也比比皆是。家长们面对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感到迷惘,不知该作何选择。但是,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方式,都要以孩子为本。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家庭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在基本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每个家庭也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家长应该真正地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因材施教,顺应孩子的天性,摸索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切忌盲目跟风。
四、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