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危机管理切割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危机管理切割理论范文1
关键词:知识管理 核心竞争力 知识磁性 磁效应
分类号:G356.8
1、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如何通过知识管理实现对知识、信息的体系化处理和整合,将知识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促成其他业务单元的高效运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目前不少学者对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展开了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系统构建、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知识价值链、知识联盟、个人知识和企业知识管理等领域。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知识的磁性视角全面阐释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分析面向知识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以及面向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管理,创造性地在知识管理中引入磁场的概念,并论证知识磁性和知识磁场的存在,分析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磁效应作用机理,为全面系统地分析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间的关联作用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
2、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2.1 面向知识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自1990年被普拉哈拉德(c.K.Pra-hald)和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之后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进步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众多企业确定其知识专长和境域的聚焦镜,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著名学者巴顿将核心竞争力赋予知识的内涵,指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过程中,不断学习、积累、沉淀知识所形成的难以模仿的、具有企业特性且不易被交易的,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是企业所独有的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因此,面向知识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即是指以知识为中心,着力于企业知识资产、知识体系的培育和更新,将知识管理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构建企业独有的知识体系,从而形成带有企业鲜明特征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基于企业知识管理的,在此过程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获得成长的动力,得到不断提升和发展。
2.2 面向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管理
近年来,知识领域的相关研究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知识管理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得到快速发展。达文・波特认为知识管理的关键涵义在于在充分肯定知识对企业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信息技术,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外部的知识信息以形成个人知识,并支持、鼓励个人将知识应用、整合到组织产品和服务中去,最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对市场反应速度的管理理论和实践。因此,面向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管理是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发展为目标,通过构建企业知识库,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企业内外部知识网络互动,拓展企业知识容量,疏通企业知识传输渠道,在知识共享、整合、创新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在知识创造、积累、运用和扩散中,提高企业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知识磁性的确立依据及相关概念
3.1 知识磁性的内涵
物理学中把能够吸引铁、钴、镍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之为磁体。这里的磁体是自然界存在的物质,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步证实一切物质都具有磁性,特别是生物体的磁性得到了较多的研究。学者通过对知识管理的深入研究认为企业知识同生物体一样也存在生命周期。知识的生命周期是由知识积累(产生)到知识共享、整合(发展)再到知识价值的增值(繁荣)再到知识更新、再积累(重生)的生命过程。在一个生命周期中,企业不断从内外部获取、吸收和积累知识,进行知识共享、整合和创新,实现知识在应用过程中的增值,然后企业在现有知识积累基础上获取新知识,重复进行企业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增值。因此,可以将知识看成一种特殊的生命体,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中一切物质都具有磁性的观点,本文认为知识存在磁性,将其称之为知识磁性。但知识磁性与物理学中物质的磁性有所不同,在本文中指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知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由于知识具有波粒二象性,因此知识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显性知识,另一种是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主要体现的是知识粒子的性质,而隐性知识主要体现了知识波的性质。所谓显性知识,就是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是可以传播和共享并且有规律可循的;而隐性知识是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图1所示:
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中,又分别可以分为编码知识和未编码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在整个知识管理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它是隐含的、未编码、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是企业创新的关键,其外显化的过程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表达的过程。因此,知识磁性主要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其相互转化过程中,划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知识吸收、知识创新、知识整合和知识应用的4个阶段都存在着显、隐性知识不同程度的相互转化,所以知识管理过程也是知识磁性发挥作用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过程。
3.2 知识磁场的形成
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而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在浩瀚的宇宙中,一些物质借助磁场向对方施加强大的影响。对磁体磁场的分析往往借助于磁极以及虚拟磁感线。知识作为一种磁体其周围也存在着知识磁场,那么知识磁体的磁极以及磁感线的界定就尤为重要。
在知识磁体中,旧知识和整合之后的新知识分别是磁体中的两个磁极,知识整合的过程形成磁体中从旧知识磁极指向新知识磁极的若干条磁感线,那么旧知识体系、新知识体系以及知识整合过程三者便构成了知识磁场的主要部分,而知识创新是切割磁感线的线圈,创新过程也是线圈切割磁感线形成电流的过程,促进磁场中“知识电流”的产生,这样就形成了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发电机。知识发电机将产生的能量不断对外输送,实现知识的应用和生成,促进企业知识体系的形成,将知识显性化于产品,并使知识电流通过企业“能力用电器”,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各个维度能力的提升。知识电流从企业知识发电机不断流出,将知识转化为企业能量对外输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产品质量得到提升、成本有所降低,企业管理水平、营销水平、生产能力、服务能力等各方面能力构成的核心竞争力则充当了回路中的用电器,这个过程即形成企业内部知识回路。知识磁场的形成和企业内部知识
回路分别如图2、图3所示:
3.3 知识磁效应
物理学中将物质磁状态的变化引起的物质其他性能的变化以及其他性能变化所带来的物质磁性的变化统称为磁效应。磁效应是物理学中的概念,主要指磁铁、电流的磁效应以及热磁效应,但随着科技发展,发现生物体广泛具有磁效应,并且大量非生物体也具有磁效应。而磁效应这一概念也逐步延伸,从物理学逐步延伸至经济管理领域。但目前经济管理领域的学者对磁效应的研究还不多见,也没有明确对知识磁效应的内涵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只在相关文章中引入磁效应和场的概念。本文认为,知识磁效应是知识管理在知识体系形成过程、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企业知识不断更新以及企业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形成企业自有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改变和提升。
生物体在生命过程中产生的磁场随生物体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发生变化,知识磁场也会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知识的这种磁效应是在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逐步发挥作用的,知识的磁效应也就是知识管理对核心竞争力的磁效应。知识是通过知识管理过程的知识吸收、知识创新、知识整合以及知识应用4个阶段形成知识发电机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磁效应的。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吸收外界的知识在知识体系中进行整合,融入知识创新元素,形成新知识,并将新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各个能力维度的提升。在危机事件中,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磁效应会显得尤为突出,对企业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有积极作用。危机事件对企业的知识磁场产生一定的干扰,企业吸收危机的信息并根据危机事件的类型以及危害程度,在企业知识体系中进行知识整合和创新,提出应对危机事件的新思路,发掘企业在危机事件中急需提高的能力,通过知识管理过程提升企业能力,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危机事件的进一步扩散和蔓延,从而使企业在处理危机事件的同时也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4、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磁效应
4.1 知识吸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磁效应
知识吸收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首要环节,是企业从内外部环境中获取和积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过程。企业通过已有的知识路径,识别对企业有利的知识和信息,对知识进行学习,加强对外部环境的认知、掌握、运用和开发,发掘竞争对手的外溢知识信息,在知识吸收过程中不断提高企业对知识和信息的识别能力以及对自身知识的驾驭能力,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知识吸收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性。
知识吸收对核心竞争力的磁效应表现为知识吸收改变了企业知识磁体的磁极。企业通过对新知识的吸收,丰富了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使知识磁体的磁极不断增强。知识吸收的过程实现了企业的知识更新,有利于企业知识结构的改善和知识存量的增加,使知识磁场的磁极和知识磁体的磁力均有所增强,并增加知识电流的产生,为企业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提供持续的创新动力。同时,知识吸收过程也是企业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知识吸收使企业了解外部环境信息,及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特别是有利于提高企业对突发危机事件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反应能力,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多次正向循环和强化,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2 知识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磁效应
知识创新是对知识磁场中磁感线的切割过程。在物理学中,对磁感线进行切割会形成电流,那么知识创新对知识磁场中磁感线的切割就会产生知识电流,进而在企业内部形成知识发电机。知识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的基础,企业通过知识创新带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难以模仿性。
知识创新通过切割知识磁场的磁感线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磁效应。当内外部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吸收新知识,并进行知识创新和利用,产生切割磁感线的动力,知识线圈连续转动,从而产生知识电流。但是随着企业遇到的内外部环境的不同,企业知识吸收的状况有异,知识磁场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产生的电流强度也不同。核心竞争力作为这个电路中的唯一用电器,在不同强度的知识电流作用下,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个能力,如生产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营销能力、服务能力等的创新、改进和提升,并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创新不断切割知识磁场的磁感线,产生知识电流,带动知识线圈不断转动,并由此产生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动力。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正向变动使企业长期处于竞争优势地位。
4.3 知识整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磁效应
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单元,不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都需要通过知识的整合才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知识整合是知识积累的延伸和知识共享的深化。企业仅仅进行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知识进行整合/r能充分发挥知识体系蕴含的巨大价值。知识整合过程是形成知识磁场中知识磁感线回路的过程。知识整合将企业吸收的新知识、创新的知识以及原有的旧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内外部的组合,在知识体系内部形成由旧知识磁极指向新知识磁极的磁感线。进行外部整合以构建企业适应环境所需的竞争能力,进行内部整合以夯实企业的知识基础和完善企业的管理系统,不断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源和知识细胞,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性和延展性。
知识整合的范围、效率以及弹性大小直接决定了知识磁感线的强度和密度。其范围越广,知识磁感线的辐射范围越大;其效率越高,知识磁感线的排布密度就越大;其弹性越大,知识磁感线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范围就越广、作用力越大,知识的磁效应越强。知识的磁效应越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越强;作用范围越广,对企业的发展就越有利。因此,知识整合的效率、范围和弹性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性和延展性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4.4 知识应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磁效应
知识应用是企业在经历了知识吸收、知识创新、知识整合三个环节之后,具体运用知识指导实践的过程。它是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磁效应的外化体现,是知识管理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直接接受市场竞争考验的关键环节。知识应用即将知识融入企业管理实践、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的过程,有利于企业形成模块化的生产方式、特色销售方式和服务模式,从而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有效地保持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质性。
知识应用环节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磁效应是隐性的,通过将一个个知识元融入到产品或管理环节实现。知识应用将企业知识体系融合为若干不同功能的小知识元,这些知识元在企业的管理以及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环节进行集聚和融合,形成若干个知识磁场,使企业在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都能及时掌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迅速将知识和信息传导至企业管理层。管理层快速响应新的市场环境,加快企业对新环境的适应速度,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抢先,占据竞争的绝对优势地位。知识应用对企业的营销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企业通过营销知识和服务知识的应用,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以及顾客满意度的提升,从而形成企业的特色营销文化和服务文化,同时也带动企业以企业文化为载体的隐性知识能力的丰富和提升,进而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危机管理切割理论范文2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创新;金融监管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supervision enlightenment
TianZhongJing MouXiaoWei jilin university Chinese state-owned economy research center in changchun, jilin 130012
Abstract: the United States financial crisis sweeping the globe, crisis exposed behind is innovation and supervision serious disorder. In essence this is not financial innovation itself, but the problem of supervision. This paper analyzes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gulatory system supervision vacancy reasons, and based on this, how to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policy Suggestions.
Keywords: financial crisis; Financial innovation; Financial supervision
一、引言
2008年9月,次贷危机迭起,引发了美国“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从贝尔斯登到“两房”,到雷曼兄弟,再到美林、AIG的一系列事件,强烈冲击着全球金融秩序。
危机背后,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失调。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品创新、工具创新、市场创新、交易方式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等层出不穷,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效率,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次金融危机是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环环相扣后由一个“蝴蝶效应”所引发,而其本身就属于一个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但本质上并不是金融创新本身的问题,而是监管的问题。
二、监管缺位的原因分析
1.市场监管被历史形成的利益切割
美国金融市场的不同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导致银行、保险、证券等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监管。与此同时,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务又相互渗透组合,造成“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尴尬局面,利益的交叉和牵扯大量产生盲区和死角,加大了监管的难度。
2.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被利益集团合法渗透
如美国国家金融监管机构之一——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其下属的全球市场咨询委员会主要成员包括J·P·摩根、花旗、巴克莱、高盛和瑞银等金融巨头的代表。
3.监管人员知识手段不足
随着金融创新迅猛发展,对风险集中程度的识别、划分、评估日趋复杂,大量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及其表外业务不断增加,是金融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大打折扣,监管当局对监管对象和品种越来越搞不懂,只能按照监管对象提供的模型和数据,在监管对象的指导下进行监管,这样的监管形同虚设。
4.评级机构失职
衍生产品经层层包装日趋复杂,广大投资者只能依赖信用评级的专业眼光。然而,错误的数据假设、迟缓的信用级别更新导致了误差巨大的评级结果。更有甚者,许多评级机构对于违约率这一放贷关键数据,使用的居然是2001—2003年低利率环境下的历史数据。另一方面,评级机构被市场行为暗中操纵,最著名的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大评级机构,一直向评级对象收取费用,高评级收费是低评级的2倍。
三、对策建议
从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趋势来看,金融创新作为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整体金融监管体制所应鼓励而不是限制的。但在放松金融管制以刺激金融创新的过程中,金融监管如何加强对金融创新的引领与拓展,促进金融稳定和金融创新共同发展,则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的挑战。
1.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
建立和完善国内财政、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机制, 提高监管效率, 共同维护金融稳定。加强不同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 必须建立和完善监管联席制度与风险联合处置机制, 避免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叠现象。建立和完善监管部门内部工作协调机制,通过强化监管的组织领导和系统化管理, 明确各级机构和内部各职能部门、各监管岗位的职责, 完善工作协调机制, 保证监管系统的高效运行。
2.进一步健全完善信用评级体系
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风险管理不善,商业银行降低房贷标准,给没有足够收入证明的人发放贷款,甚至不要求首付,以此吸引大批高风险客户。商业银行在发放次级贷款之后,以次级债券方式转嫁风险,由于多次包装难以进行合理信用评级,最终引发系统性风险。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正在探索建立信用体系,但并不完善。进一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说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3.提高金融信息透明度
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金融信息透明度应该成为完善外部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明确各类机构的作用、运作规范,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金融体系透明度的要求,对金融机构特别是金融创新方面,实行必要的强制性信息披露措施,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管理,提高金融运行、金融风险、金融创新产品的透明度。
4.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
要通过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计划, 探索建立多途径的人才培养机制, 提高监管队伍素质。建立和完善适合银行监管工作特点的选贤任能机制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机制。同时要注意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预防滥用监管权利等腐败问题。抓紧对监管人员进行培训, 重点培训财务会计、信贷业务和衍生金融业务的实务操作。银监会可在现有监管部门的基础上, 吸收优秀商业银行人员, 充实自身的监管队伍, 建立激励性的工资和人事制度,从多方面来提高监管人员的监管素质。
四、总结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建设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创新活动必然越来越多,从而对金融监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金融监管机关在积极应对金融创新所产生的新的风险的同时,应努力加强自身的监管思路、监管方式、监管手段的创新,通过提高监管水平,提升监管层次,有效确保金融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立王元: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宏观经济管理.2009(1).
[2]王佳佳: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完善.理论界.2009(1).
危机管理切割理论范文3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合作研发;地方产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5-0267-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5.130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直到现在还在严重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不少企业陆续裁减员工,不少的企业破产关门。危机的同时又给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了大好的时机,各个企业都开始致力改进生产技术,开展产业技术革新工作,产业升级、转型与技术提升成为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产业升级服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各职业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教育部在2015年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也适时提出了“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注重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指导性工作方针,配合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转型与技术提升发展需要。而勒流职业技术学校顺应时势的发展,把握社会经济形势发展提供的难得机遇,积极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通过开设技术研究项目,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促使学校的办学借机、用势纵深发展。
1 创设良好的校企研发合作环境
1.1 专业(群)对接园区产业(群)
专业立校是我们重要的办学思想,专业的发展只有对接园区产业的发展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根据国家“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的指导思想。2012年,学校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了15位企业专家作为会计电算化等5个骨干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人,作为学校对接企业园区的组织机构,实现与勒流支柱型、引领型、实力雄厚的园区企业紧密对接。学校将坚持主动适应、适时调整、自我改造、积极开拓的专业建设原则,充分利用专业建设发展委员会的作用,听取各位企业专家的意见,对学校重点发展的专业做出准确的定位,打造贴近产业发展的品牌专业。如根据新兴汽车产业是勒流发展的支柱及优势产业、LED产业是勒流重点培育产业的地方经济发展的态势出发,学校将汽修专业及电子专业作为学校新的打造的骨干专业,从而壮大了专业的发展。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杨建国经理把他的工厂――杨锐非标自动化设备厂搬迁到我校,为我校电子类学生创造了宝贵的实习平台。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先后引进了三家企业作为我校的校内实训基地。
1.2 教学实施空间对接企业生产车间
我们将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行业紧密联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争取行业和企业对学校实训实验设备的更新和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提供指导和支持,实行教学实施空间对接企业生产车间。尝试将学校专业实训教学或实习环节内置到对口的模型企业,将学生课堂搬到企业,专业课根据企业设备、行业特点重新整合,使教学环境置身于真实企业。形成学生学徒化、教师技术主管化、企业师傅教师化的以实践为重的教学环境。培养出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熟练的岗位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2014年,我校在原有校企合作先进模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育人策略,以电气运行、模具制造等专业为试点,借鉴“现代学徒制”理念,在凯恒电机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企业课堂”,实行了学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企业课堂”模式将课堂设立在工厂中,将理论和实践融合在生产现场的真实环境之中,在现场讲解实际操作和解决生产问题,真学真做,真正体现了“学习即是工作,上课就是上班”的现代职教内涵。在“企业课堂”模式中,突显了“四个合一”,即“课堂与车间合一、师傅与教师合一、学生身份与学徒合一、学生的作品与产品合一”。改善了学校办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密切了校企间的合作。
1.3 推行教师工作室对接企业研发室
学校将以成立的六大教师工作室为平台,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将聘请一批兼职的企业的技术人员,并让这些企业骨干与学校培养的名师进行学习结对,加强与企业研发室的合作。将学校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相融合,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丰富了学校教学的内涵。每年派出40多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和开展产学研工作,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调动工作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利用好本校的设备、人才、技术等优势,开发勤工俭学、联合经营的新项目,深化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1.4 校企结合,进行共同创业
按照“前专业后产业”的思路,学校坚持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引进企业进驻学校,企业按生产要求提供建设生产车间的标准、加工产品的原材料和产品的销售,学校提供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环境、场地和设备,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享受校办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选派人员管理基地生产经营,指导师生的生产、实践和实习实训,帮助学校建立实训课程体系;学校按照生产要求,将实训课程纳入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安排学生到基地顶岗实习,派教师到基地实践,输送优秀毕业生充实企业员工队伍,解决了职校缺乏真实生产场地和师生真刀真枪参加生产的双重矛盾。如与精壹模具有限公司合作办模具校内实训基地,生产的模具部分出口到澳洲和加拿大,该车间已成为学校模具专业重要的实训基地;学校还引进了“万里畅”汽修厂,该厂向外提供汽车美容,汽车维修等服务,成为学校汽修专业学生的实训基地,为我校学生能在佛山市取得“中职汽修竞赛二等奖”提供了大量的实训的机会;学校与广东牛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通过租赁设备的形式把牛力的生产车间引入学校,通过这种合作方式来增加我校师生的实操机会及提升实操能力,又减少了学校的实训生产的原材料的投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备设施为企业服务。通过这些举措,不断完善模具生产车间和汽车维修美容中心建设,使教学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
2 校企合作研况
第一,项目驱动,给企业的技术革新注入了活力,提升了教师的研发能力,让学校在当地行业、企业有了一定的影响力。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调动一线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开设技术研究项目,任命一线老师做校企合作的项目经理,由其负责管理、维护、拓展项目。三年来,学校共派出了80多名专业教师到各企业实习和开展产学研工作。这些教师工作在生产车间的第一线,由老师变成了学生,经历生产实践的磨练,深化了教师的教学认识,更新了教学观念,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技能实操及指导水平。企业成了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催化剂”、“练兵场”,进行教学研究的“课题库”。2011年以来,为罗格朗电器有限公司开发了低压开关使用寿命检测仪器;为顺德勒流富盈汽车配件厂设计汽车自动臂检验台的电气控制和信息采集系统;为广州盛唐乐器公司开发了“激光切割机仿四轴机”;为勒流正羚五金电器有限公司的6轴机械手开发应用焊接生产技术等十几项的技术研发工作。这些举措促进了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赞扬,促进了学校产学研工作的发展。
校企合作开发的部分产品如下:
2008年1月为罗格朗电器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按钮开关破坏性检测仪”,该产品主要用于对按钮开关的使用寿命进行测试,可同时对两种规格的开关进行测试,全数字显示和设置,使用效果和功能优于市面产品。
2012年7月为福田电工设计制造的“多级开关自动检测仪”。该产品主要对按钮开关进行出厂质量检测,可分别对6种开关进行质量检测、全数字显示和功能设置。主要安装在生产线的终端,生产效率提高50%左右。
2013年7月为恒鹰塑料印刷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气泡塑料袋自动分割机”。该产品主要对气泡塑料进行分割和封口并按一定数量整齐堆放,便于包装,可自由设置塑料袋的尺寸和生产速度。
2014年10月为广州盛唐乐器公司设计制造的“激光切割机仿四轴机”。该设备主要用于在激光切割机上对管料进行圆周切割及圆周雕刻加工,投入使用后运行稳定,加工效率有很大提高,同时该设备在2012年2月18日获省外一家企业的定单制作一台。
此外,还有与顺德勒流楚艺自动化设备厂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研发工作,为工厂提供电子、电气技术服务,并帮助该厂成功开发了自动剪板机(伺服系统)、全自动车床、多配方选择伺服系统电饭煲底盘自动螺丝紧固机等自动化设备的电气控制部分;为顺德勒流李工自动化设备厂编制自动化机械设备的程序,并协助调试机械设备,为提升工厂机械设备自动化制造做出了努力;樗车吕樟鞲挥汽车配件厂进行产业升级,帮助该厂设计汽车自动臂检验台的电气控制和信息采集系。
第二,组建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带头人参加的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专业辅助教材开发等课题研究成效大。学校积极把带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或开展科研协作中的收获用来充实教育、教学内容,把遇到的问题带回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如学校2009年立项的省级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素质有效培养研究》的研究课题,就是学校在校企合作中针对学生在社会企业实习时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存在问题而引发的如何与企业一体化开展做好新时期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的研究课题,该课题一申报便得到了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等各级部门的重视立项。并获得顺德区2009年教育科研专项资金5万元的研究资助,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3 讨论
近年来,学校先后聘请了10多家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学校给学生上课,这些技术人员的上课能结合社会实际、职业实际、生产实际开展教学,将学校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相融合,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的教学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还与学校的教师一起合编了《会计实务》等校本教材,丰富了学校教学的内涵。各专业根据本校实际制订好实施性教学课程计划,依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及企业人才需求、知识技能结构进行了滚动调整,已组织编写了校本辅助教材39本。在2013年1月,佛山市中等职业教育网络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评比中,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体现学校专业教师良好的专业水平及课程开发的能力。
勒流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进行科研产品转化工作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效,校企合作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危机管理切割理论范文4
美国的按揭贷款市场依据借款人信用评分和还款能力高低分为优质贷款市场,次优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其中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对象普遍是低收入、少数族群、受教育水平低、金融只是匮乏的家庭和个人。其基本特征有:
1.个人信用记录较差。
2.贷款房产价值比和月供收入比较高。
3.拖欠率和取消抵押赎回权比率较高。
此外,银行和房贷公司还开发出无本金贷款、可调整利率贷款和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等贷款产品。这些产品大多针对次级贷款者而设计,具有前几年供款额低(只需支付利息甚至少于利息),后期还款额突增的特点。而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来的相关债券和结构性产品也能获得稳定和可观的收益。巨大的还款压力,也无法像往常一样通过房产增值、重新融资来减轻债务负担。
二、次贷危机后面的交易链条
要了解次贷危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并由此获得一定的思考,我们首先要了解这场危机后面错综复杂的交易链条。
整个交易链条大致覆盖三个金融市场:抵押贷款市场、债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
1.抵押贷款市场和债券市场
首先,借款人(房屋购买者)从商业银行获得抵押贷款,这些抵押贷款被按照信用等级分为优级、次优级和次级三种。然而这些贷款的期限大部分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为了尽快套现并转移风险,银行通常会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这些贷款从资产负债表上剥离。
这些按揭贷款通常被卖给三大政府抵押协会和随着房贷市场的繁荣而兴起的房贷公司。这些机构将买来的抵押贷款按信用等级和偿还期限等标准分类打包成为债券并向二级市场销售,叫做抵押贷款支撑债券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其中由次级抵押贷款打包而来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次级抵押贷款债券。
然而,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正如华尔街一句名言所说:“只要有未来的现金流,就要把它做成证券”。
2.衍生品市场
投资银行将这些次级MBS按照可能出现的拖欠几率切割成不同的块,这就是所谓的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债务抵押凭证。其中风险最低的叫“高级品CDO”(Senior tranche,大约占80%),风险中等的叫“中级品CDO”(Mezzanine,大约占10%),风险最高的叫“普通品CDO”(Equity,大约占10%)。高级品CDO接着会被投资银行家拿到评级公司进行评级,在投行家们设计的复杂数学模型的包装下,这些产品很快就能获得很好的评级。
然而对于中级和普通级的CDO,要获得评级公司的认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对于这些烫手的山芋,投资银行家们又想出了另一个方法将它们剥离出去――成立对冲基金。这些投行旗下的对冲基金以“高价”将这些次级CDO从自己的本家投行买入,并在监管部门的允许下以自己内部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作为资产评估的标准。
三、危机爆发谁之过
仔细审视这次危机爆发的全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它展示出了历史上所有金融危机共有的一种常规模式,即资产价格上升、信贷扩张、投机、过剩,然后资产价格下降、违约、最终市场出现恐慌。但正如任何一场金融危机,从它的潜伏到爆发,到最后对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都不可能归咎于单方的面力量。我认为,在这次次贷危机中,从监管当局到金融机构,从借款人到投资者都负有责任。以下我想按照影响的程度对各方在这场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过错做简要评述。
1.美联储和美国政府
尽管有人曾用太阳黑子理论来解释经济周期如“自然灾害”般的不可抗性,但作为拥有全世界最发达的资本市场和最好的金融环境的美国,这样大型的危机却未能在大规模爆发前得到有效遏制,人祸大于“天灾”,美国监管当局不能不说要在此承担重大的责任。
其实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风险运作并非秘密,贷款机构“零首付”、“零利息”、“无需信用证明”的广告曾随处可见。但联储出席伯南克和美财长鲍尔森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念叨着“信贷市场危机尽在控制之下”。美国国会2005年底原本打算推出一部信贷市场监督法案,但一些议员却说,市场自身调控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单纯依赖市场情况下,受伤者总是那些无法从信贷市场当初“火爆”中获得任何利益的普通人。损害铸就之际,就是政府监管失败之时。
此外,政府当局对次级债涉及的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力度也明显不够。他们把这些衍生品的评估和监督责任完全抛给私人债券评级机构甚至是产品开发者,给这些私人机构留下太多操作空间,但不管是出于产品本身的复杂性还是自身利益的驱使,这些机构采用的模型与评级标准并不十分可靠。
2.贷款银行
在除政府之外的所有金融机构中,负有最大责任的便是给买房者贷款的商业银行。他们在宽松监管的纵容下肆意扩张信贷,降低放贷标准,并采用一些欺骗性的宣传手法诱使基本没有金融知识的次级贷款者接受贷款。但这些公司大多为私人机构,资本金比率很低,经营杠杆极大,抗风险能力不高,因此在危机爆发时也是首当其冲地倒下。
3.投资银行
从前面对次贷信用链条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投资银行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证券化链条上的每一次扩张都有投资银行的推动:从产品的设计,定价模型的开发,取得评级认定到最后的承销,所有的过程无不伴随这这些金融巨头的影子。而在每个流程后面,投资银行都要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4.评级公司
评级公司在这次次贷事件中恐怕是收媒体指责最多了。大家分分把矛头指向穆迪、标普和惠誉,指责它们没有对CDO等相关产品的风险性给予客观的评估,高估了这些产品的投资价值和可靠性。
5.投资者
在这次事件中,很多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认为投资者过分依赖于评级机构的评级而不注重自己的分析,应该对自己的损失负责。大型投资机构暂且不谈,但对于那些中小投资者而言,他们有能力对那些连专家都摸不清头脑的复杂产品进行“自己”的分析吗?他们不依赖于专业的评级机构,还有更多的信息来源吗?中小投资者无疑站在了这场信息不对称中受害者的一方。
6.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在这次危机中扮演的角色有两个:一是在投资银行的保护下,他们作为那些最高级别风险的衍生产品“仓储式”的吸收地,给这些产品源源不断的生产提供了“温床”,二是对冲基金与生俱来的高杠杆高风险性,他们不许要很多资本就能撬动很大的资金力量,从而大大增加了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
7.借款人
虽然以低收入低教育程度的底层群众为主的次级贷款者是这次次贷危机的最大受害者,但我认为,他们在大力谴责银行欺骗性营销的同时也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承担部分责任。在投机心态的驱使下,加上金融知识的匮乏,他们盲目地签下了许多大大超过自己支付能力的贷款合约,也推动了这个市场非理性的膨胀。
四、给中国的思考与启示
时下,次贷危机已经开始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微妙的影响。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出口贸易,都开始感受到大洋彼岸这只“蝴蝶”的振翅。2007年,中国股市与世界经济之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1月15日,花旗集团宣布第四季度亏损98亿美元,次日,上证综指便暴跌153点,跌幅达2.81%,深成指下跌682点,跌幅达3.58%。而之后美林和瑞银相继宣布的99亿美元和114亿的单季巨亏也给中国资本市场笼上了不少的阴云。那么,随着我国金融体系不断开放,我们十分有必要从这次次贷危机中寻求一些启示和反思,以便我们未来在面对类似的挑战时能够多几分沉稳,少走些弯路。
1.关于金融创新与监管
次级抵押贷款质量的恶化本来是银行系统内部的事情,但这次次贷风波却能产生如此之广的波及面,这要“归功”于资产证券化的运用。于是,近期我国有很多学者将矛头指向了资产证券化,并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出警告和忧虑,甚至有人对这一金融创新是否应该在中国推行提出质疑。说道底,这是一个关于金融体系混业与分业、风险共担与风险集中的权衡问题。金融创新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摸索和试错的过程,也正是伴随着这个过程我们的经济才会呈现出有起有落的周期性。
2.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启示
危机管理切割理论范文5
一、电信产业与物联网产品接轨的意义
物联网是现有网络的拓展应用和延伸形成的新型基础设施,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的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
2010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定义,即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等四大特征的新兴产业,其中,物联网就成为中国政府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同时强调,要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在宏观环境上给电信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物联网是互联网和信息化应用的延伸和拓展,有助于加速形成产业链和形成规模聚合效应。电信产业与物联网产业的接轨,可以为电信产业建立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传统通信用户的争夺已经白热化,开拓新市场是电信运营商面临的巨大挑战。物联网开辟了全新的市场,蕴藏了丰富的、低离网率、高ARPU值的用户资源,可以为电信运营商带来客户资源,带来新的业务领域。相对于传统增值业务局限于娱乐资讯,物联网面对的是更广泛的行业应用,渗透到企业生产链条中,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一个发展迅速、规模巨大的市场,其终端数量的极大提高,必将拉动总体通信业务收入的上升。
二、电信产业和物联网产业接轨的主导力量
产业发展依赖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必须以生产力的发展为主要内容。从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科技进步在电信系统的各个要素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其核心网、承载网、移动网、传送网和接入网的核心技术的升级与进步,这些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进步带来的决定性的生产力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成为主流。作为经济危机后兴起的物联网,其应用空间和发展空间巨大,在产业规模、投资、技术产品等方面处于增长的趋势,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物联网和互联网共同的地方就在于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融合构成了新的生产力,物联网产业和电信产业的接轨成为科技进步在生产力标志意义下的主要实体,也成为电信产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因此,科学发展成为电信产业和物联网产业接轨的主导,电信产业要发展就必须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与物联网进行接轨,其必然性是由科学发展的内容决定的,这两种产业运转模式的一致性也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
三、电信产业和物联网产业经济增长的接轨体制
一种产业的增长在相关意义上可以导致另一种产业的增长。电信产业和物联网产业的相关度比较高。两种产业的经济增长的接轨主要体现在共性方面。电信产业经济的增长是具有一定的阶段和限度的。经济的阶段性和限度性是经济增长的量变属性。要实现与物联网的顺利接轨,就必须注意增长的阶段性,主要表现在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率,以便创造必要的物质产品基础。其次,要建立起能带动整个电信产业发展的主导部门,这个部门就是核心产品研发部门,只有在技术研发上下功夫才能顺利地与物联网产业接轨,同时,在阶段性发展状况上与物联网保持一致甚至超前发展。再次,要发展电信产品的规模经济以产生规模效应,保持电信产品在移动物联网市场的垄断地位,最大限度地增加资本的积累,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四、电信产业与物联网产业接轨后的发展思路
物联网产业带有许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导致了发展的随机性,甚至连统一的产品标准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因此,要实现接轨,就要利用电信产业在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稳定性,解决与物联网接轨的不稳定性,使得新的稳定经济增长点出现后,再扩大增长的范围,逐步构建和谐的稳定发展环境,以此为基础,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发展循环经济,从而更有效地实施战略性操作方案。
电信产业与物联网接轨便形成移动物联网,主要表现在发展的态势、业务网络规模的持续增长性、新的业务、新的技术的应用、服务、网络的优化、业务的支撑以及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等方面。要使之出现质的改变和飞跃,就必须统筹规划网络,提升网络的整体能力;整合网络资源,提高利用率;加强技术创新,适时引进新技术;加快网络建设,开展宽带降价提速,适应宽带业务发展;建立有效的指标调控体系,调整产业结构。目前,初步的结构已经基本形成,新的业务和领域正在建构中。经过一个渐进的、连续的、和谐的、累计的经济增长过程后,与物联网产业接轨将会为电信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生机。
五、电信产业与物联网产业接轨后推出的新产品
目前,模拟的有线电视系统一般传送50余套射频调制的电视信号,在完成数字化双向改造后,为了给高清数字信号和更多的频道传输腾出频点,也为了强迫用户接受数字化产品,有线电视台会大量关停模拟信号。
电信运营商适时推出了IPTV机顶盒业务。IPTV以实时直播电视节目作为切入点,强化时移、回看等新型互动功能等卖点,利用“装宽带送电视”的策略,不仅切合了用户需求,价格低廉,还避免了和广电网络公司的正面竞争,创造了和谐共存的局面。IPTV除了实现传统电视节目的直播之外,基于双向网络的互动性体验更是要强化的卖点,充分体现电信业务的互动性强和计费受理的方便性,对于直播节目来说,IPTV可以给用户提供暂停、后退和快进功能,利用一定容量的存储系统对各套电视节目进行实时播出中的录制,在用户暂停或者后退时,平滑从直播流切换到点播流,此时用户可以方便地像操作影碟机一样暂停、后退和快进,等快进追上实时直播时,再平滑切换到直播流。
这个过程需要利用网络存储将电视节目实时进行录制,然后把录制后的电视节目按照节目单进行切割,从而实现回看和点播。在对电视进行时移和回看时,一是足够量的存储所必需的,要对一套2M码流的标清电视信号4小时时移,就需要至少28G的存储容量。二是平台对机顶盒的兼容性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机顶盒的价格和质量是阻挡用户选择业务的主要门槛,只有把机顶盒通用化才能有效降低成本,为预存使用费赠送机顶盒提供可能性。三是丰富的电视节目源。广电总局在相关文件中强调,目前IPTV试点省份采用二级播控平台模式,一级播控由央视和上海文广掌握,二级播控平台由一级播控机构和各省广电部门合作负责,电信部门作为信号传输和用户服务机构。集成播控平台建成后,将负责节目的统一集成和播出监控,负责电子节目指南、用户端、计费、版权等管理。电信企业与广电部门协商确定用户端和计费管理,电信企业也可提供节目和电子节目指南条目,经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审查后,可统一纳入节目源指南。
从上海和江苏的运营情况来看,某电信运营商的IPTV系统已经实现了50-70套节目的时移和回看,维护节目单和按节目切割视频的工作由广电部门完成。除了部分收视率不高的卫视和本地节目外,多数频道的暂停、后退、回看、点播功能很受用户欢迎。
危机管理切割理论范文6
[关键词]政策性银行;关键转型期 ;政策取向;发展模式
一、三年来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转型的实践
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开行)成立于1994年,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成立16年来,开行的业务领域从“两基一支”等重大建设项目,扩展到历届政府所关注和力争解决的中小企业、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三农”、助学贷款等社会民生领域和国际业务,成为我国中长期投融资领域和对外合作的主力银行。截至2010年3月底,开行的资产总额4.6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3.2万亿元,外汇贷款余额超过1010亿美元,金融债券余额3.3万亿元,资本充足率11.6%,不良贷款率仅为0.9%,拨备覆盖率达到277%,2009年实现净利润超过300亿元,[1]保持了优良的经营业绩。
2007年,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国家开发银行开始推行商业化运作。3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开行充分发挥中长期投融资在逆经济周期波动中的调节作用,积极贯彻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部署,成为政府应对危机的重要政策工具;与此同时,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资源价格大幅下跌的历史机遇,成功运作了中俄石油、中巴石油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贷款换资源、贷款换能源、贷款换市场”的战略性重大项目,充分体现了开发性金融的独特优势和机构价值。在此期间,逆势中推进的商业化运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得以改进,科学决策机制不断优化,综合化经营的业务协同优势更加明显,在商业化改革中没有剥离一分钱的不良资产。但实事求是 的讲,3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开行面临的新风险不断凸显,深层次矛盾不断积累,改革成本和制度转换成本不断加大,开行的商业化转型进入到关键转折期。
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进入关键转型期的本质特征
(一)国际因素: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政策性金融机构、国家信用、市场化运作重 新出现相互交织融合的新动向
一是欧美各国政府重视采用政府信用,甚至采用注资、担保、增信、接管、购买债务等直接 救市手段,增强金融机构,特别是带有政府背景的金融机构的信用,并迅速 稳定了金融体系。比如英国政府向皇家苏格兰银行注资455亿英镑,使其国有化比例达到84% ;美国政府向花旗银行注资450亿美元,并对其3060亿美元的有毒资产提供担保,接管了陷 入困境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维持其准级的机构债信,取消了对其未来三年的资 助上限。
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进一步显现。比如作为日本“国策银行”①――日本兴业银行 虽然早 从2000年开始民营化转型(后更名为瑞穗实业银行),但在债券筹资和拓展海外业务上,仍 然享有日本政府强有力的隐形信用支持。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日本政府的授意和窗口 指导下,瑞穗实业银行对陷入危机的大型企业和实体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性救助措施。
2010年1月,根据日本政府“必须保证航空业继续正常运行"的要求,瑞穗实业银行牵头组成 银团向困境之中的日本航空公司(JAL)提供2000亿日元的贷款承诺,并为其债务提供担保 ,成为日本政府应对日航危机的重要金融工具。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向危机中 的金融机构提供了122亿欧元的援助,并负责管理德国政府1000亿欧元的企业救助基金。
反思和借鉴应对危机的经验教训,各国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并重新定位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 与价值,特别是在经济危机时期的制度安排。欧美各国政府对政策性金融体系的重构,直 接影响到中国金融改革的决策层和金融监管机构对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方向和最终定位,并导 致目前改革方向的暂时“缺失”。
(二)制度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对储蓄类商业银行的制度安排比较健全,但却一直没有建 立与开发性、中长期、批发性、债券融资等与政策性金融特征相适应的制度安排、监管标准 和法律规定,比如对承担政府使命的业务缺乏明确的政策补偿、缺乏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和 渠道、对债券银行的债信缺乏全面的通盘规划和制度说明、对中长期批发性业务缺乏区别于 商业银行差异化的监管指标和评价标准、对开发性金融的创新模式缺乏专利保护等。这些 制度安排的“缺失”,导致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得不到持续的制度保障,改革方向不断出现 争议和偏离,改革的成本和隐含的危机不断累积和扩大。
(三)改革关键转型期的本质特征
改革方向的 “暂时缺失”与外部制度安排的 “长期缺 失”,这“两个缺失”的同时并存是国家开发银行改革进入关键转型期的本质特征。导致出 现“两个缺失”并存的根本原因,是后危机时代中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探索性、复杂性和 艰巨性的经济规律使然,而并非人为因素。这时候,如果在改革方向上不予以明晰,在 外部制度安排上不予以明确的话,国家开发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甚至生存都将处于危险的边 缘,甚至影响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三、 对处于关键转型期的国家开发银行改革的分析与评价
毫无疑问,处于关键转型期的国家开发银行,国家银行的性质没有变,其服务于国家中长期战略的目标没有变,从事“两基一支”、基层民生金融、“走出去”的开发性业务没有变,债券银行的筹资渠道没有变、中长期批发性的业务模式没有变。“国家开发银行”的名称和定位,决定了开行就是要用开发性金融的方法,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围绕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目标发挥作用,切实实现和维护好国家核心利益,这是开行的责任和价值所在。[3]但是,为完成这一任务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和外部的环境发生了变化。2007年之前,开行一直在立足于政策性银行框架下从事开发性业务,2007年之后,开行则要不断适应在商业银行框 架下从事开发性业务。但无论在哪种框架下,有四点是必须要予以澄清的。
(一)政策性银行的商业化转型不是简单的“去政府信用化”
实践表明,政府信用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火墙,它具有不随市场波动的能力, 是保持市场系统性稳定的基础。总结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转轨实践,反思这次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我们得到的基本经验就是: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开发性金融机构是政府信用的重要载体,是嫁接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桥梁,是平抑经济周期波动、稳定市场信心的重要手段。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我们不仅要考虑经济增长时期,而且更要考虑在经济下行和危机时期的制度安排。通过政府信用和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有效融合,达到既防控风险、又体现政府意图的目的。比如作为日本“国策银行”①――日本兴业银行从2000年开始民 营化转型(后更名为瑞穗实业银行),但在债券筹资和拓展海外业务上仍然享有日本政府强有力的隐形信用支持。[4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日本政府的授意下,瑞穗实业银行对陷入危机的大型企业和实体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的救助措施。2010年1月,根据日本政府“必须保证航空业继续正常运行"的要求,瑞穗实业银行牵头组成银团向困境之中的日本航空公司(JAL)提供2000亿日元的贷款承诺(约21亿美元),并为其债务提供担保,成为日本政府应对日航危机的重要金融工具。
政府信用在国家开发银行的商业化转型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开行是中国最大的金融债券发行行,如果简单的“去政府信用化”,硬性切割国家信用在开行转型期和转型后的连续性,必将造成3.3万亿存量债券的大幅贬值,数千亿新增债券的发行困难,开行资金链的断裂将波及整个金融系统,形成系统性风险,进而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
(二)开发性业务与商业化运作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兼容
开发性业务就是在中国目前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下,把政府的组织优势和开行的融资优势相结合,把服务国家战略和商业化运作相结合,通过构造市场化融资平台,发挥融资先导作用,以融资推动整合资源,打通和培育商业金融不愿进入的瓶颈领域,变为商业运作和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成熟领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为实现国家战略和政府意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5]简单的讲,开发性业务就是政府财政力所不及、商业银行不愿意做、资 本市场无法覆盖,没有成熟的信用、机构、制度、市场建设的战略性或导向性业务。商业化运作,通俗的讲就是按照银行规律办事、防范风险、讲求效益、确保贷款项目阳光运作,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多年来,开行良好的经营业绩以及在电力市场、城建领域、 助学贷款、国际合作业务的成功实践表明,无论是在政策性银行框架下,还是在商业银行框架下,开发性业务与商业化运作能够有效融合、相互兼容,发挥协同作用的,这也必将是政策性银行商业化转型后的必经之路。
(三)开发性业务在中国现阶段不是或有或无,而是大有作为
1.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将长期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建设阶段,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消费经济阶段的金融需求有根本不同。开发性金融机构在中长期投融资领域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在推进中国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此外,与中长期债券融资相匹配的中长期大额信贷投资 ,有效避免了商业银行“短贷长借”的期限错配风险。
2.开发性金融机构“保本微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经营理念和上市后的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有根本不同。因此,开发性金融机构在融资支持基层民生业务、中西部、“三农”、资源开发等薄弱环节和瓶颈领域,在融资推动信用建设、构建健康市场主体的制度领域,具有天然的内生动力。
3.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样性,决定了金融生态和金融体系的多样性。实践证明,功能完善的金融体系既要有中短期的储蓄银行,又要有中长期债券银行。中国不缺乏同质化的零售银行和储蓄银行,过度竞争理论告诉我们:清一色商业银行之间的过度竞争反而不利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体系运行效率的提高。开发性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特点有根本不同,它承接了中长期投融资领域内的优势,保持了中长期债券银行的特点,贯彻国家意图,缓解社会瓶颈,有利于形成分工合理的金融布局,有利于在经济下行期平抑经济非理性波动,稳定市场信心。[7]
4.开发性金融机构具有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的特殊优势。国际市场中“贷款换资源、换能源”重大项目多是国家战略性、政策性业务,中资企业的国际并购业务和资本、产品与服务的国际化往往受到西方国家在政治、外交、经济上的重重阻拦。工、农、中、建等商业银行大多已经上市,受外资股东、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的限制,不适合承担此类业务。而开行具有中长期项目运作优势,具有国际惯例所认可的开发性机构优势,具有成功运作多个重大项目的先行优势。目前正是中西方力量此消彼长,我国在经济上争夺更大话语权的历史契机,也是算政治利益帐、算国家战略帐、算利益全局大帐的关键时刻,如果能给予开行大额外资资金来源等政策支持,则一定能够为国家谋求更大利益。
(四)处于关键转型期的开行改革具有制度性和系统性特征
处于关键转型期的国家开发银行,其改革是具有制度性和系统性特征的。任何单一层面上的举措,都不可能使转型顺利进行。我们分析的逻辑为:
1.通常业务模式举措得当,能使开行进入新的“利润空间"。但是,国家信用的缺失、持续的资金来源与资本补充机制的缺位,足以使得开行开创的新事业和提升的高效率化为乌有。
2.新定位的调整和重构,可以明确改革方向,释放组织效率。但是,定位的调整和重构存 在着一条底线,这就是与中长期、债券类银行向适应的制度安排和监管标准。缺失或背离这条底线,将无法激活现有模式的活力,无法客观评价真实绩效,导致开行竞争能力下降甚至影响生存,为进一步的改革设置障碍。或者说,今天取得的所谓“改革成果”,将成为下一步改革的对象。
3.对“商业性”机构属性考虑的过多,可能会导致短时间内效率的提高。但是,离开了开发性金融业务,我们无法告诉各部门做什么是正确的,怎样做是合理的,做到何种程度是可以接受的,这使得“商业化”的改革难以到位,不足以形成组织力量,去实现整体的战略目标。
鉴于此,处于关键转折期的开行改革路径也变得清晰,那就是:必须从机构定位、制度安排、监管标准、业务重点、发展模式等多个层次上做出系统的思考,才能抓住关键,找到系统的突破口,成功地走向未来。[8]
四、 国家开发银行成功走向未来的政策选择和发展模式
(一)主管部门应明确国家开发银行的定位和改革方向
定位:开发性金融机构,而非单纯的商业银行;改革方向:在商业银行框架下,开发性 业务的商业化运作。在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定位下,开发是国有全资的,主要从事中长期投融资领域,保持中长期债券银行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开发性业务与商业化运作的协同作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长期目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缓解社会发展瓶颈制约。
(二)保持国家信用的连续性,建立与中长期、债券银行相适应的制度安排
从目前开行改革的风险看,债信和国家信用的连续性问题是最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第一,对债券银行给予政府信用支持,既是保障债券银行稳定运行的基础,又是国际惯例的通行做法。考虑到未来经济形势面临极大不确定性,为保持我国债券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建议继续保持政府信用在开行债券筹资中的连续性。第二,扩大开行债券筹资的发行渠道,直接吸纳社会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提高资金来源的稳定性。第三,对大额外汇资金来源给予政策支持。
(三)建立稳定的资本金补偿机制,近期内不宜上市或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
开行作为国有全资的政府的金融机构,担负开发性业务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职能,资本市场高盈利回报的要求和信息披露的限制与开行的机构定位不符合,外资股东的掣肘也不利于开行贯彻国家战略。因此,建议在资本金补充机制上,一方面采取“放水养鱼”的政策,给予税收返还、减少分红、股东持续增资等扶持措施;另一方面“广开财路”,积极引入社保基金 、地方政府注资等带有国家性质的战略投资者,增强开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建立区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
1.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贷款集中度、收益率等核心监管指标方面,建立与储蓄类商业银行差异化的监管标准。
2.完善与支持发展、承担社会责任相适应的非经济因素的评价体系。
3.完善与“走出去”和国际合作业务相匹配的监管标准。
4.完善对混业经营模式下的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标准。
(五)业务模式上大力推动银团贷款业务
大力拓展银团贷款业务是开行在信贷限额约束下迅速做大资产规模和突破贷款集中度约束的现实选择。借鉴日本兴业银行等国外政策性银行的转型经验,第一,成立独立的银团业务部门专业推动银团业务;第二,采用双重记帐的利益分配制度实现不同部门的密切合作;第三,通过人员交叉派遣和双重考核机制的人事制度打破不同部门利益界限和框框。[9]
(六)打造国际一流的、金融控股公司下的混业经营的发展模式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推动了金融机构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国际一流金融集团大多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框架下的混业经营模式。比如日本瑞穗金融集团,包含银行、证券、信托、其他业务等四大板块,以及瑞穗实业银行、瑞穗银行、瑞穗证券、瑞穗信托四大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核心子公司。②
借鉴从国际一流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国家开发银行改革的现实选择必然是从政策性银行走向商业银行框架下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从单一信贷业务走向混业经营,从国内优秀银行走向国际一流金融机构的历程。其发展模式,要走“混业经营 + 资本经营 + 国际化经营”之路;在组织结构上,要采取金融控股公司下“银行母公司―非银行子公司”的模式;在经营策略上,主要从事中长期业务和基层金融民生业务,通过打造完整的金融产业链,形成“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管理资产”的业务模式。
注 释:
①日本兴业银行由于具有政策性背景的中长期信用业务又被称为“国策银行”,即贯彻政府政策,介于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又被称为准政策性银行。
②瑞穗实业银行在中长期信用和大客户融资中具有优势,主要从事公司业务和海外业务;瑞穗银行则在日本国内零售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中保持着领先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2009年国家开发银行年报,[N/OL]. 省略,2010.04.07
[2]陈 元. 后经济危机阶段:加速发展路径的强制性变迁 [J]. 管理世界,2009(9).
[3]蒋超良在国家开发银行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会答谢词,[N/OL]. ,2010.04.07
[4]日本瑞穗实业银行瑞穗综合研究所. 关于原日本兴业银行的资金筹措及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ALM) ,[R],2008.03,7-9
[5]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 开发性金融论纲 [M].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陈 元.后经济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N]. 金融时报,2009-12-4.
[7]姚中民.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型的思考[J].理论前沿. 2006(9).
[8]孙 杰.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运作的框架性构想[J].金融研究,2007(4).
[9]贺 晨,孙 杰.瑞穗金融集团整合经验和转型历程[J].现代日本经济,2009(1) .
The Policy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China Development Bank in the key Transition Period
―― The Reform Strategy of Chinese Policy-Related Bank
He Chen1 Sun Ji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