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辅导员培训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辅导员培训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辅导员培训方案

大学辅导员培训方案范文1

关键词:独立学院 辅导员 培训体系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开展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科学研究,各高校负责对本校辅导员的系统培训。”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独立学院是普通高校利用本校教育资源并吸收社会资金举办的一种国有民办本科教育机构。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召开以后,独立学院这种新型的办学形式首先在江浙地区崛起,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独立学院在全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独立学院从创办至今已愈十年。至2008年,在校生已达186.6万,占民办高校的53.4%,至2009年5月,中国独立学院已达322所,招生规模占本科招生的三分之一。在独立学院发展的关键时刻,2009年教育部出台了《独立学院设置管理办法》,这是独立学院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规范化建设的问题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独立学院因其资金来源、办学体制和机制与公办院校有很多的不同,使它一方面,需要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需要一支职业素质高、业务素质硬的辅导员队伍,两者的有效契合,才能保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健康、快速的稳步发展。

一、独立学院辅导员培训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方面,独立学院现阶段发展的特点使得辅导员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自2005年至今,是独立学院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阶段逐步转变的时期,从2008年开始,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录取的本科新生,毕业时要统一授予独立学院学士学位,不再颁发母体高校的学位证书。至此,独立学院之间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也进入了关键阶段,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特色化将成为独立学院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一本层次学生而言,三本层次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薄弱,个性突出,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自我管理能力弱。独立学院的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更是为付出高额学费、代表学院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的第一直接提供者,因此,独立学院的辅导员不仅要有爱心、责任心等职业素养,更要有紧紧围绕独立学院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相比较普通高校而言,独立学院的办学历程短、校区新、学费高,大多数是年轻的校区,辅导员队伍缺少“以老带新”的经验传承,培训体系也极不完善,而且大多数独立学院最初选聘辅导员的目的,是为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招聘辅导员的学历层次以本专科为主,年龄层次也普遍在22~25岁。由于缺乏对职业的长期认同感,又找不到职业方向,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普遍呈现出了流动性大,极不稳定的状况。因此,目前的大多数独立学院在校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独立学院现阶段竞争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科学规范、与独立学院特色发展相适应的辅导员培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二、科学化、系统化是独立学院特色化的辅导员培训体系建设的前提

依据教育部24号和26号文件的精神,学生工作部门必须将辅导员培训工作作为中心重点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计划。在培训计划确定前先行进行需求分析,确立目标,分层次、分方向、有步骤地实施培训工作。我们必须首先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制度建设,来确保培训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辅导员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明确专门部门和相关责任人承担培训的方案设计和实施工作。而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工作规范、有效进行的前提。如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的制定,培训的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设计、培训的内容和模块设计、培训目标和培训效果的反馈制度,岗前培训和日常培训的制度建设,等等。具体举例来说,培训效果反馈不仅是反映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辅导员队伍建设质量的有效保证。因此,必须从培训效果的硬指标、软指标共同反馈培训的质量。鉴于高校和企业的不同,培训效果的硬指标可以设定为辅导员出勤率、培训内容的有效性等,软指标可以设定辅导员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上课方式、培训师上课风格的认可度等指标。每次培训结束后,一方面,我们都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分析培训中好的方面及不足之处,形成分析报告,以便在下面的培训中,加强对培训效果的控制;另一方面,为激励辅导员通过培训提升职业发展能力,我们将辅导员参加专题培训的情况明确纳入到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当中,鼓励辅导员认真研究参与培训内容,并将培训的重要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提升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能力。对积极参加各类校内专题型课程培训和各类交流型实践培训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辅导员将作为评优和外出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以此来有效提升培训效果,从而使辅导员培训工作能够科学化、系统化地构建。

三、特色化的培养目标和培训模块化设计

1.围绕独立学院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相适应的辅导员培训目标

辅导员的系统培训只是帮助辅导员厘定职业发展方向的重要策略。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化决定了辅导员培训目标也必须特色化,辅导员培训体系的构架和培养目标是否科学合理、有特色,最终将体现在对学生的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教育服务工作的水平上,亦能促进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特色化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培训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要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二是要有专门的工作领域;三是要强调专门的服务理念和职业伦理;四是要有专门的训练和教育培养的设施;五是要对职业能力有专门的测验和测试;六是要有过硬的专业团队;七是要具有企业家的创新进取精神。其中对职业能力有专门的测验和测试就需要辅导员获得相关专业资质的认定,才能从事相关的学生咨询服务工作。与此同时,获得相关专业资质认定也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激励辅导员朝职业化方向发展的有效策略。

2.建立多种多样的培训形式,进行特色化的培训模块设计

除鼓励辅导员进修高一级的学位以外,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培训应该更强调实践性和与社会需求的融合性。南航金城学院积极探索独立学院辅导员特色培训体系,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施,现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以模块化运作的培训体系。一方面,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辅导、人力资源管理四个方向为系统培训的着力点进行团队建设,每学期初形成专题培训方案,按学期对辅导员进行分方向的校内课程培训,在培训中实行学分制,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帮助辅导员系统的掌握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让辅导员结合个人的专业背景和学习兴趣选定自己的主修方向,从而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鼓励辅导员在该方向上进修高一级的学位或者取得相关的权威从业资质认定。另一方面,我们搭建了横向和纵向的团队交流学习平台,横向上建立辅导员年级组论坛制度,不仅加强了同年级不同专业辅导员之间的横向交流,帮助辅导员掌握各年级学生工作的共同特点及规律,而且能开拓辅导员的工作视野,汲取其他辅导员的成功经验,从而梳理出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纵向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辅导、人力资源管理四个职业发展方向组建团队,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为辅导员的学术研究和与企业社会的融合搭建平台。

仅靠简单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辅导员对培训效果的诉求,基于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性、经验性、业务型、开拓型等特点,我们在培训方法上还采用案例研讨、学术沙龙、《他山之石》简报制作、月讲评公开课、同行交流、走进企业、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发职业发展主题沙龙、地区家长会、企业家沙龙、校企合作见面会、辅导员暑期进企业进行社会实践等社会实践型的学习交流平台,及时帮助辅导员掌握专业知识,形成专业技能。

我们在实施辅导员专题培训的同时,与相关专业资质认定相结合,为辅导员的职业通道发展开辟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如在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等专业资质认定过程中,采用了校内资质认定和校外资质认定相结合的方式,鼓励辅导员在通过校内各类专题培训取得相关资质认定的基础上,推荐其参加职业指导师、全球职业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等省级和国家级专业资格的认证培训,费用由学校和个人共同承担。取得不同等级相关专业资质的辅导员可以承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或者开展不同等级的相关专业的工作坊、团体辅导、咨询等工作,增强了辅导员对工作的认同感和成就感,极大的激发了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增强了队伍的稳定性。

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构科学、合理的辅导员培训体系是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重要策略。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仍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有不断修正模块化的培训体系内容和形式,方可加快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进程,让辅导员们在培训中提高素质与能力,掌握新理念和新管理方法,不断推进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大学辅导员培训方案范文2

关键词: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014-02

辅导员是高校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和管理的重要骨干力量,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变化和改革,辅导员的工作领域和工作范围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辅导员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还得担负起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心理辅导帮助等任务。

一、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队伍的理论素养较欠缺。在很多高校当中,有些辅导员并没有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缺少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政治理论素养也不是很高,不能很专心地致力于这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往往表现为工作情绪低落,没有热爱本职工作的热情。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平时的辅导工作较零碎,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上了,在不经意间放松了自身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上,这也会导致他们工作速度较慢,理论水平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距离。这种理论知识的欠缺也势必会使得辅导员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解决突发事件等。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的扩招,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年轻教师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很难应付繁琐的工作,平时工作较忙,也就没有较多时间进行再学习,这些现象都会导致辅导员队伍建设缺乏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

2.辅导员工作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由于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都是兼职的,他们除了管理学生外,还得负担一门甚至几门课程的教授,这也会使得他们之间不能很好地沟通交流,缺少深入研究工作的时间和激情,辅导员应该做的工作做得不够扎实,不善于对管理工作进行规律和经验的总结。辅导员不能紧密地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在学生管理和学生学习之间存在着工作能力的欠缺,辅导员之间也不相互交流,不能深入研究和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和需求。还有一些辅导员片面地认为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缺乏了对学生学习、就业方面的指导,也不能很好地引导和教育学生要有一颗坚持不懈和勤奋刻苦的心,许多辅导员工作只是流于形式。还有些辅导员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份工作中,只把这份工作当成跳板,一旦有好的机会,就果断离开,非常地不负责任。

3.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涉及很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年龄结构的不合理。辅导员队伍年轻化程度较高,有生机活力、朝气蓬勃,但是却缺乏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丰富经验,没能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最佳比例。其次是学科结构的不合理。辅导员队伍中缺乏从事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科方面的专业教师,现在的一些辅导员往往多是有一腔热情,而且还得在老辅导员的带领、帮助下工作,没有深入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不能满足学生对新知识、新科技的强烈学习愿望,其说服力和影响力也就会被削弱,不能保证工作有效规范地进行。再者,辅导员队伍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理论知识不足,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有些辅导员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因此也就不能很好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二、解决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的对策

1.明确辅导员的地位和定位。高校要在思想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向,明确相互间的职责。辅导员在工作时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将学生的党建、团建、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和指导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辅导员担任着重要的服务性工作,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高校首先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和工作职责,将辅导员从学生的“保姆”中解脱出来,从日常繁琐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客观明确地规定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理顺辅导员与学校、学院各部门的职责,坚持分工合作原则,允许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学生情况,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辅导员的工作效果和方向。

2.完善辅导员聘用制度。建设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就要从源头抓起,把好“入口关”,建立和完善辅导员的聘用制度。一般来说,高校辅导员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品行端正,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热爱学生,熟悉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清晰、有条理,并有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在选聘时,高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工作,采用公开公平的方式进行选聘,成立专门的招聘考核领导小组,择优录用辅导员,在面试时,应针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提问、答辩。多渠道择优选聘辅导员,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必要时,可以从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拔,加强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认识。

3.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将辅导员的培训计划纳入到学校的师资力量培训计划中。对新上任的辅导员,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老辅导员的带领培养,并经过考核取得相关的上岗证书后,再允许其上岗。培训内容也要合理科学,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心理素质、业务培训、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再教育,教会新辅导员如何管理和教育大学生,如何驾驭全局和处理突发事件。加强辅导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开辟辅导员交流网站、论坛,定期组织辅导员研讨会议,为辅导员间的交流创造平台和机会,针对焦点问题、热点问题,交流彼此的处理方法和心得,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4.创新辅导员工作。在选聘辅导员时,要严格按照选聘程序,严格执行选聘制度,合理配置辅导员队伍,同时还要健全和完善辅导员工作考评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奖惩制度,将考评结果作为评优和奖励的重要依据。定期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品德修养、教学管理能力等进行考核,对优秀的辅导员给予奖励和表扬,激活用人机制,强化辅导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建立保障机制,提高辅导员的福利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辅导员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增强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促使优秀的教师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良性发展。强化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力度,高校应制定辅导员的培训计划和方案,让辅导员在培训的过程中创新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探索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三、结语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大事,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必然选择。辅导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稳定性高,有助于高校实现从规模化向内涵化方面转变,从重视学生数量向重视学生质量方面转变。为此,各高校首先必须要认识到当前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水平,努力构建打造良好的、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参考文献:

[1]文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05).

大学辅导员培训方案范文3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培育 问题 对策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亦是一项尚存在着诸多问题的尝试之旅,对于如何切实有效落实核心价值观,尚处于研究与探索阶段。笔者在结合工作实践和理论学习基础上,认为当前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难解之题,亦是切实推进培育工作的切入之口。对这些问题的总结、关注与破解是将核心价值观培育落到实处的必经之路。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二课堂剥离

第一课堂是大学生受教育、学知识的最主要、最直接渠道。因此,抓好第一课堂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尤为重要。第一课堂的课程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目前高校都开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在积极探索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途径。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全部课程设置中比例非常低,且通常只有一年级开设,在此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常又无法直接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而专业课则与大学生一路相伴,日益深入,影响巨大。当前的局面是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教育与核心价值观培育几乎脱钩,对专业水平与道德品质的培育投入是失衡的,专业学习的第一课堂与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联系也是不甚紧密的。造成了一种“重成绩、轻能力,重荣誉、轻德育”的惟“学霸”是瞻的局面。

(二)辅导员自身角色定位不明确

“角色定位”是“根据实际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征来限定主体的各种行为模式或培养主体的某种行为”。现实中有不少辅导员尚未完成这种角色定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培育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原因之一是长期的工作惯性使辅导员自身和社会对其的定位大多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保姆”、“服务者”、“管理者”等角色,且本已繁重的工作让他们更无暇顾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原因之二是一些高校并未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给予应有的重视,也没有强调辅导员在此过程中的重要角色,都认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是理论课教师的事。以上情况导致辅导员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角色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了“错位”乃至“缺位”现象的出现,不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三)辅导员积极性不高

即便明确了自身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角色定位,辅导员也普遍存在着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一是本身工作压力繁重,分身乏术;二是学校鲜有政策性保障与激励性措施支持辅导员开展工作;三是辅导员的研究者角色被压抑,高校普遍重视科研,但这些重视却集中在专业课教师身上。与学生接触广泛、一线工作经验丰富、教育背景日渐提高的辅导员的研究者角色却被长期忽视。综上,辅导员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压抑,不利于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开展。

(四)大学生积极性、自主性不强

在开展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系列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积极性、自主性不强的现象。大多是学校组织,学生被动参加的局面,鲜有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开展的以弘扬、培育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活动。直言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胜于五光十色的活动形式,学生的创新性与投入性重于活动场面的盛大华丽。主动地参与远胜于被动地动员,积极地投入绝强于消极地应付。学生的不同态度使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因而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是亟须探讨的问题。

(五)学校意图与学生意愿契合度不高

在推进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学校往往是从全局的高度明确方向、规划方案、制定政策、推动实施。而学生则是从个体的角度来考量一项活动对自身诉求的满足度。因而在对活动评估时,容易产生异见――学校认为一项活动有助于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而大力推进,学生则可能认为此活动对自身发展成长帮助不大而不愿参加。特别是如若出现强制学生参加的情况,学生的抵触情绪便更容易产生。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对学校活动惯性地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对策分析

笔者认为,作为推动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主要主体,高校应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各种可能统筹考虑,以集中有效资源,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有针对性地解决前文指出的各种问题,高效快捷地实现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一)构建全面覆盖的工作协作机制

核心价值观培育绝不仅仅是理论教师或学工部门或宣传部门或辅导员哪一支队伍的事情,而应是贯穿于学校科研、教学、管理、后勤、学生工作等各个环节的具有统领性、全面覆盖的工作。学校应在各个工作领域都着力强调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要求各部门在各自岗位上探索、创新基于本职工作的培育核心价值观新方法,要求各部门之间能够通力配合、协调工作、共同推进。

(二)完善学校规章制度

学校应按照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创造性地通过学校制度建设、发展规划、校规校纪、教师管理规定、学生守则公约等指导性、统领性的刚性政策制定,把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其中,使其成为学校生活的基本遵循。

(三)改革教学方案,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

改革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仅开设于一年级且内容单调的现状,改变仅要求学生取得思政课堂成绩的局面,将实践表现纳入教学方案中,成为获得学位证书的必备条件。

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改变以理论教授为主要方式、以书本阅读为主要依托的相对单调的教学方式,尝试将理论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课堂研讨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思想引领与素质培养相结合、学术研习与自我发展相结合。赋予传统思政课新的内涵与时代意义,使其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培育主阵地的作用。

(四)建立辅导员(包括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发展制度

1.为辅导员定期提供培训。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需要在辅导员对其有准确、深刻的理解后,对该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后,方能结合实际有效开展。因而,对辅导员的定期培训尤为重要。一方面,不断深化辅导员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以传播正确的信息给学生;另一方面,传递随着时展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最新理论内涵;一方面,在培训中不断强化辅导员担任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辅导员们在互相交流与借鉴培育工作心得体会过程中碰撞出新灵感;同时,且尤为重要的是,向学校反映在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利于学校及时调整政策,向学校传递学生意愿以更具针对性地推进工作。

2.为辅导员从事科研活动搭建平台。辅导员作为研究者的角色被长期压抑,严重影响力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实际上,辅导员进行科研活动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不仅能收集到最真实的学生动态与问题,还能最及时地用实践来检验研究成果;不仅能够把宏大的理论叙事以日常化、具体化和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还能把理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使其真正入脑、入心、入生活。基于此,学校应为辅导员从事科研活动搭建平台――提供科研立项机会及经费支持,提供辅导员进行科研的相关政策鼓励。

3.为辅导员个人发展提供激励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辅导员培育核心价值观工作考评和激励机制,将辅导员在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的表现作为辅导员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在此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给予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奖励,在个人晋升发展上也予以一定的考虑。使辅导员把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化为自觉的工作使命。

(五)建立完善的学生培养体系

将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培养、考核、评优的重要标准。现念中完善的学生培养体系不仅要培养出学业优秀的人才,更要在道德品质、责任意识、健康体魄等各方面都有所作为。因此,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学生培养体系,将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同学业上完成学分一样不可或缺、自然而然。

(六)高校深入调研,校内外有效联动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内化”,所谓“内化”,即“某种理论观点、主张或政策通过一定的方法、渠道、手段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使之接受,并逐步转化为人们观察、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而接受的最重要动力是符合受体的利益诉求,因此高校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切身需求、存在问题、成长困境等,从解决大学生诉求出发,制定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切实办法。

大学辅导员培训方案范文4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模式;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12-03

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形势下,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指导服务的中坚力量,正逐渐成为高校确保教学和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为保证环环相扣,新任辅导员作为辅导员队伍的新兴力量,对他们进行职业化、专业化的岗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在分析新任辅导员岗前培训现实意义、提出当前岗前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为导向,探索符合新任辅导员职业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培训模式。

一、高校新任辅导员岗前培训的现实意义

目前对于新任辅导员,高校普遍实施“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各片区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制订专门的培训计划,为高校新任辅导员提供一到两周的岗前培训。这一培训制度有其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帮助辅导员提高适应岗位的素质和能力,从而迅速完成角色转换;另一方面则有助于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

1. 有助于帮助新任辅导员进行角色转换

岗前培训是帮助新任辅导员尽快实现现有身份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转换的有效途径。大多数新任辅导员都是硕士毕业后直接走上o导员工作岗位,陌生的环境、全新的角色、密集的工作往往会使他们无所适从,迫切希望得到一定的引导和帮助。因此,有必要通过岗前培训来帮助他们完成从大学生到大学生辅导员角色的转换。从知识技能方面来看,岗前培训能使处于职业探求期的新任辅导员们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了解与工作相关的教育学、教育法、职业道德、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努力成为大学生成长关键时期的人生导师。从职业情感方面来看,大多数新任辅导员都很年轻,刚刚走出校园进入职场,尚处于适应社会、摸索工作、定位自我的心理调适期,对他们进行引导式归属化的岗前培训,能增强他们的职业情感,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自我的认同感。

2. 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为了创建高水平大学,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形成其特有的知识构架,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专业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优秀的师资是必备要素,即学校要完成大学生思想引导的重要任务,就必须拥有一支具备较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新任辅导员作为辅导员队伍的新兴力量,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需要发挥教育管理大学生、维护高校稳定的作用,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力军。然而新任辅导员中具备专业背景的比例并不高,有相当一部分未受到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训练,因而对新任辅导员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新任辅导员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培训,可以全面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管理指导大学生的水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相匹配。

二、高校新任辅导员岗前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方面,我国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各片区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都致力于为辅导员提供丰富的培训内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培训模式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 培训组班忽略差异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新任辅导员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的人员,来源范围很复杂,因而在岗前培训组班时,参训学员在性别、年龄层次、毕业学校、专业背景、经验程度、能力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往的集中式大班化培训虽然有涉及面广、培训人次多等优势,却很难满足参训学员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不利于真正有效提升辅导员的知识和能力,暴露出不足之处。

2. 培训方式固化单一

现阶段各个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采用的岗前培训方式,主要集中于利用辅导员上岗前一段时间进行课堂理论教学。这种培训方式固化单一,在单向的灌输中向新任辅导员传递教育知识,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

一方面,从学员接受度看,近年高校辅导员的来源主要是硕士研究生,不少辅导员还具有海外学历或海外研修背景,这些“新鲜血液”年轻、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注重自身思考领会的过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单一的课堂讲授法往往接受度较低。另一方面,从培训效果看,进行灌输式接受型教育模式能够对参训学员的知识和能力形成短期内的影响,但由于参训学员缺乏自主性,往往处于象征性参与或假性参与中,很难获得持久的培训效果,不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3. 培训评价流于形式

现有的高校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模式注重辅导员的知识性需求,不注重培训后的评价和激励,整个培训系统缺乏合理完善的评价机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训过程中即时评价环节的缺失,很难实现培训内容的当下反思和即时巩固;二是整个培训的终结性评价环节空洞敷衍、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中,参训学员很难在总结与反馈的过程中抓住提升自我的有效契机,培训成果得不到有效巩固,成员也缺乏积极参与培训的动机。

4. 培训跟进无法满足

新任辅导员岗前培训通常是在培训和研修基地学习1~2周,在这期间新任辅导员可获得对工作相关理论的一定认识。培训结束后,新任辅导员带着所学理论知识踏上工作岗位,却面临着很多无处求教的问题,如这些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实际,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相矛盾时该如何决断,无法套用理论知识的情形又该如何处理等。因此,大多数培训学员非常希望在岗前培训结束后仍能获得一定的指导帮助,特别是与一线优秀高校辅导员的交流的机会,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工作。但实际情况却是岗前培训结束后,辅导员回到各自就职的高校,便与辅导员基地断了联系,培训过后无任何跟进,辅导员们再咨询的强烈诉求无法得到满足。

三、高校新任辅导员岗前培训的模式创新

高校新任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是辅导员培训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而《能力标准》是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的基本依据,是引领辅导员适应岗位需求的导向性标准,可以为解决目前辅导员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的权威视角。根据《能力标准》的要求,可进一步深化对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的模式创新的研究。

1. 培训组班考虑差异性

为了体现出辅导员职业能力及发展的差异性,《能力标准》将辅导员分为初、中、高三个职业能力等级,对他们在职业功能上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面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工作要求,培训组班需要有一定调整,特别是在整体的构架与课时的安排上要特别强调尊重差异。因此,根据辅导员在专业背景、经验程度、能力水平和职业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实施分类培训,满足不同类型辅导员的现状和需求,应当成为今后辅导员培训的发展方向。培训模式可由集体式大班化向分散式小班化和菜单式个性化转变,参训学员根据自身情况进入不同的培训小班,学习个性化的培训课程,从而实现培训效果的最优化。

(1)小班化。小班化的培训模式即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特点分成小班,按照整体优化的原则统筹安排培训,对各班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培训流程等方面进行教学分化和细化,整合资源形成最佳的培训构架。例如,分班时可以根据专业背景差异,分为专业班和非专业班,以优化或弥补专业知识储备;也可以根据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经历差异,以经验程度为基础分为高级班和初级班,以升华经验或补充案例。

(2)个性化。考虑到即使按小班分化后,培训对象的背景仍有一定的差异性与层次性,培训模式可以进一步菜单式个性化,即提供职业领域的大量培训课程,将其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由参训学员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必修课在小班上,选修课在另外的组班上,最后修满一定学分即可。这样的修学方式满足了参训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可大大提升培训的实效。

2. 培训方式强化主体性

《能力标准》明确要求辅导员拓宽工作视野,积极参与实践。根据《能力标准》,中级辅导员应当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成果,高级辅导员则应当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由此可见,实践教育是辅导员职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反思,在实践中完善知识储备,在实践中升华理论研究,在实践中提高工作水平,是辅导员个人成长、队伍发展的必经之路。

新任辅导员岗前培训最重要的就是把培训主体定位为参训辅导员,根据辅导员队伍的发展需求,选择适应他们的实践型培训方式,提升培训实效。实践型培训要求学员主动进行实践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理论灌输,在学习过程中代入自我,及时内化与总结,构建起自己专属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1)案例探讨。新任辅导员更倾向于接受创新型的培训方式,乐意吸收通过互动教学、尤其是实际案例模拟探讨传达的培训理念。为此,培训基地可将培训内容有效融合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分组探讨和主题发言等形式,吸引参训学员的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案例探讨可让学员在实际问题中学,通过各类互动让学员向老师学、向同辈学员学,将简单的单向灌输局面转变为培训学员自觉自愿的探索,充分发挥了参训学员的主体性。

(2)技能比赛。辅导员职业技能比赛是一种较为特别而又十分有效的培训方式,对于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参考职业能力大赛的形式,可在培训过程中设置诸如主题演讲、案例分析、谈心谈话、模拟班会,乃至“巧记大学生名字的绝活”,和谐班级创建方案设计与演示等比赛环节。丰富多彩的职业技能比赛形式新颖、构思精妙、感染力强,横向上贴近大学生工作实际,纵向上接轨各层各级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既可检验参训学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又可进一步激活他们的思维,以赛促训,以赛代练,为他们日后正式走向工作岗位进行良好的垫。

(3)才艺展示。多才多艺、不退缩不怯场是辅导员的重要素质。这样的辅导员可以引领校园高雅文化,获得更多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无形中也会为他们有效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增添了分量和筹码。在日常培训之余,培训基地可通过组织文艺晚会、各校联谊、素质拓展等形式,为参训辅导员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对辅导员进行胆量训练、艺能训练,通过这样的形式增强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提高他们的形象和亲和力。

3. 培训评价注重激励性

《能力标准》明确规定了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具体内容,为推动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和各高校进一步制定完善辅导员队伍考核评价机制提供了基本的依据。构建合理的辅导员岗前评价体系主要是通过明确目的、评判过程、奖励先进来推动辅导员职业发展、提高新任辅导员岗位培训的实效性。

当前,辅导员的岗前培训需要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一方面,为避免评价流于形式,应适当减少或弱化成果提交中文字总结的比重;另一方面,为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促进激励作用,应增加即时评价环节,并注重终结性评价的激励性。

(1)形成性评价。在岗前培训过程中对新任辅导员的专业表现进行形成性评价,以激励教师不断完善自我。培训教师在每次小组讨论或个人表现之后尽快给予即时反馈,以表扬发言、鼓励思考为主,帮助新任辅导员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同时在岗前培训中建立信心。

(2)终结性评价。在岗前培训后对新任辅导员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方面能否达到合格辅导员的标准作出终结性评价,并配套高校各自的校本激励机制。将岗前培训的评价结果与辅导员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联系起来,评价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有助于直接提升辅导员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岗前培训的实效。

4. 培训跟进网络化

为了体现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阶段性和渐进性,《能力标准》将辅导员职业能力划分为三个等级,以帮助辅导员根据自身情况明确自己当前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和该阶段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从而进一步定位今后的发展目标,按照职业发展规律稳步提升。因此,完善的岗前培训制度需要通过后续跟进,持续激发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将外在要求与内在驱动力有机结合,保证培训效果持续长效。

可建设一个综合网络平台,在平台上帮助每位新任辅导员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建立培训成长记录档案,随时跟进新任辅导员职业发展和职业需求。可以在平台上建立各省优秀辅导员资料库,收集各高校的优秀辅导员个人简历及工作案例入库供辅导员共享。这一平台可以转变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仅仅作为“过路驿站”的形象,将培训和研修基地打造成为温暖的“港湾”,是辅导员长远发展过程中建档造册、成长记录的档案袋,疑难解答、朋辈交流的寻宝地,知识的增长园和能力的助长区。只有建立了岗前培训与后续跟进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实现阶段性与长效性统一,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才能真正做到名副其实。

四、结束语

高校新任辅导员岗前培训是一项在探索中日趋完善的工作,它虽仅为辅导员终身培训的一个环节,但这初始一环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辅导员的职业情感和能力基础,并关系到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稳定及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在职业能力视角下寻找创新型的岗前培训模式,是辅导员自身成长的需要,更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整体发展的要求。通过培训组班时考虑差异性、培训方式上强化主体性、培训评价中注重激励性、培训跟进时网络化,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实效性,可以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提升,从而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枫瑜.探索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新模式[J].高校辅导员,2012(05).

[2]李忠军.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4(12).

[3]唐仁郭,唐文红.高校辅导员培训模式发展趋势及其实践方略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

大学辅导员培训方案范文5

民办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新时代背景的新要求

辅导员长期坚守在阵地的前沿,必须时刻牢记“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担当意识,引导大学生在规划他们未来职业时,将他们个人职业生涯与国家民族发展绑在一起,以国为荣,以国为家,真正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民办本科院校,必须坚持培养积极向上的新青年,培养有担当、有责任的时代新人。因此,民办本科院校必须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承担起构建高校“德育共同体”重任的辅导员队伍。

学生成才的客观条件

随着现代社会互联网高科技技术的运用,辅导员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路人,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情感、心理、经济、就业创业及网贷等方面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就会给学生本人、学生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造成较大影响。辅导员不能只是处理学生事务,而是应该站在学生层面,给他们提供一些契合他们个性和需求的指导和服务,关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引路人。

民办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岗位职责认知存在误区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从思想层面到具体事务进行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并且把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放在了最明显的位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除了常见事务,如党团事务、班级建设、学风建设、职业规划以及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心理层面的发展和变化。但是,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往往又很难展现出较为直观的教育成果,并且无法量化,也很难得到大家对于辅导员工作岗位的认同,目前是难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职业能力发展存在局限缺乏有效的专业培训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辅导员不能只是掌握一些基本的课程理论,如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知识结构知识内容,而是应该加强这些日常的专业知识运用培训。另外,就辅导员自身而言,日常的繁琐工作,使他们很难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相关培训。就民办本科院校而言,对于辅导员的相关培训投入也是杯水车薪,导致很难有合适的培训机会。最后,对于学术科研,辅导员工作也很难得到相关的支持,本身从事的工作也较难产生科研成果,导致他们很难评职称,职业发展空间受到了较多的局限。此外,较低的职业认同感、过低的工资待遇等问题使得辅导员岗位难以招到优秀的人才,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制约其职业能力发展的局限。

师资力量存在不合理现象

1.年龄结构失衡以衡阳市民办本科院校为例,主要集中在30岁左右青年群体或55岁以上的退休人群,他们是能长期从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中以招生骨干为重要人群。这种年龄结构失衡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辅导员职业的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很难长期留住青年骨干,导致了辅导员年龄结构的失衡。2.性别结构失衡由于工资待遇低和社会认可度较低,在相当一部分民办本科院校,男性应聘选择辅导员者人数较少,男女比例不均衡。这也反映出辅导员职业亟需提升工资待遇和社会认可度。3.所受教育层次偏低民办高校辅导员学历虽然基本实现了本科化,但所受教育专业、层次等方面的限制,在学生的辅导工作方面欠缺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从而难以大面积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导致校园恋爱、校园贷、网贷等各种问题不能进行及时有效地解决,很难全面保障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此外,辅导员所接受的教育层次偏低,实际上也还是辅导员的岗位难以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种体现。

民办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探索

国家引导学院建立合理管理考核激励机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还应加大对教育政策扶持和教育环境建设的力度,从宏观政策方面影响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从民办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角度考虑,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引导。1.优化辅导员选聘管理体系从民办本科院校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选聘方案,综合衡量辅导员队伍整体年龄、性别、专业、职称及工作年限等情况,以保证新引进的辅导员是对现有辅导员队伍结构的优化。招聘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确保引进的辅导员是理论和实践能力兼备,并且具备良好的政治信念和师德师风。建立学生工作部门牵头,院系党委直管,工作岗位稳定,工作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并且充分尊重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上的主体地位。2.完善辅导员学历提升机制民办本科院校学历提升可从两个方面同时着手进行,一方面积极鼓励在职辅导员加强理论知识,学校出台配套激励制度加资金扶持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在职辅导员学历提升,无论是从薪资还是从学费上都给予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与公办学校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公办学校定向招收本校辅导员为研究生,以尽快提升现有辅导员队伍的学历及综合素质水平。3.完善辅导员科研考核机制鼓励辅导员开展关于大学生工作的科研活动,将科研业绩作为年终考核的指标之一,并限定辅导员获得每一级别职称所需的年限,以制度约束的方式,促使辅导员不断提升自己。其次学校可以用高薪从校外引进经验丰富、高职称的辅导员,在改变本校辅导员年龄结构的同时,还可以让这些高职称、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带领年轻的辅导员,提升科研水平与实践能力,尽快提升工作能力与职称,尽快平衡辅导员队伍的年龄与职称结构。4.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辅导员职称晋升制度和薪酬激励机制,通过辅导员学历提升,参加岗位培训、理论学习与实践和科研等多方面考察的工资和绩效制度,加大学校对辅导员岗位的重视程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民办院校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增加五险一金的上缴比例,提升幸福感指数,帮助解决他们因住房、疾病等产生的问题。

高校引导辅导员树立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办本科院校应在制度保障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的同时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切实从辅导员的立场出发,多角度搭建平台,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1.定期推出辅导员专项津贴辅导员岗位是服务性比较强的工作岗位,为了更好地激励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可以从学生工作出发,如生活管理、学习督促等多方面统一标准,定期由各大院校推出“学期辅导员之星”“年度辅导员之星”“辅导员标兵”等荣誉称号,并对于获得优秀称号的辅导员进行文字报道和专栏特写,并给予专项津贴,同时开设辅导员工作室、学生发展工作室等。这样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提升辅导员对于这份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激励辅导员认同扮演的角色学院成立专门的小组,深入辅导员队伍,定期和辅导员一起探讨职业发展问题,引导他们接受和认同教书育人和管理干部双重身份,认识并接受他们在高校中扮演的职业角色。辅导员要努力做学生德育知识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学生管理服务的“监督者”、学生成长发展的“朋友”以及学生人生道路开启的“导师”。在这些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辅导员是先受教育人群,是重新发现自我潜能人群,对职业角色的认同有利于他们主动发挥工作热情,加强职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课程学习,提升实践处理和应变问题的能力。3.培养辅导员“互联网+”思维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在,辅导员队伍应加强对于“互联网+”思维的培养。搭建“互联网+”平台,就是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其根本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务于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建设,一方面可以引导辅导员自身提高信息化技术素养,另一方面也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信息化服务平台往往能更加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动态,并且其对于紧急事态的处理有一定的帮助。合理使用信息化服务平台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凭借对该平台的了解,辅导员还可以在班级学生参加省级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时,给予一些必要的帮助,甚至可以带学生一起参加项目。

引导辅导员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辅导员岗位责任重,事务繁杂,而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学生思维方式多元化,如果辅导员缺少自身的职业定位,那么很难胜任这份工作。辅导员需从自身角度出发,在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下,在岗位上不断加强学习、进修、培训及评职称等活动,以积极心态和工作态度,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关系,从内心热爱自身职业。在众多职业中,辅导员职业面对的是高校学生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因为辅导员和学生接触的面更广,涉及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其地位和作用都十分重要。可以说,做好辅导员工作不仅促进辅导员个人自身的发展,更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长远的影响。学校应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任务提上日程,加大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投入,明确其晋升途径和培训方案,形成老带新的培养体系,并提高辅导员的普遍待遇,这样才能建立起稳定且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只有明确辅导员专业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的管理激励机制,让辅导员能够从职业过程中得到满足感、获得感,才会支撑和强化他们不断地创造新的职业价值以及获得新的职业体验。

参考文献

[1]刘亚军,张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及成因[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03):86-88.

[2]徐子良,董绍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8):91-92.

[3]王悦.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究[J].中国培训,2017(04):3-5.

[4]李文红.高校辅导员频繁流动的原因及对策——基于4所民办高校的调查[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5,15(06):100-104.

[5]王昂.构筑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考评指标体系[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13(02):36-40.

大学辅导员培训方案范文6

德育 绩效评价体系 思路 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高等教育也得到蓬勃发展,高职辅导员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高职辅导员的地位也得到明显提高。然而,一方面,传统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束缚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仍然存在,高职院校的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社会上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与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也对高职辅导员产生了直接影响,个别高职辅导员敬业精神下降、工作道德失范。这给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基本上是通过对高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聘任或者解聘、晋升、奖励或者处分高职辅导员的依据。目前,高职院校实行了高职辅导员职务聘任制,其基本原则是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合约管理、按劳取酬、优劳优酬,这一切工作都需要一个公正、客观的考核结果作为前提和基础,高职辅导员的绩效评价工作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具重要性。因此,高职院校在建设高素质的高职辅导员队伍过程中,能否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高职辅导员激励约束机制,关键就在于能否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高职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对高职辅导员的绩效进行公开、公平、科学、高效地评价。

一、构建高职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的目标

首先,从高职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目标分析,我们承认每一个高职辅导员都有追求其自身发展机会的需求。但需求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具备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体系,能够区分出优秀高职辅导员、合格高职辅导员、不合格高职辅导员,营造出一种竞争的氛围,才能给予合适人选相应的发展机会,包括给予其进一步发挥才能的机会、提升业务水平的培训机会、淘汰不合格高职辅导员的人事决策等,引导高职辅导员的努力方向,激励高职辅导员的行为,最终达成办学目标。

其次,科学的高职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得出的评价结果与高职院校的人事决策有密切的关系,包括晋升、薪酬的发放等,提供了学校人事管理科学决策的平台。

第三,学校的发展需要高职辅导员的努力。由于高职院校的基层管理工作是高职辅导员,高职辅导员素质的高低、积极性是否被调动,直接影响到各院系管理的水平。构建一个有效的高职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可以承认高职辅导员的贡献,并给予合理的报酬和各种发挥机会。

第四,学校地位的判断也需要高职辅导员的努力。一所大学要得到社会和同行的认可,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诸如教授知名度、科研成果水平、国际学生数量等,也包括毕业生被用人单位认可的程度、专家的总体评价等,这些因素背后都需要高职辅导员的努力。

二、构建高职辅导员绩效评价的流程和评价方法

推行严格的高职辅导员绩效量化绩效评价在许多高职院校往往作为学校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如果做得不好,将会打乱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部署。因此领导层和人事处必须对此非常重视,在实施绩效评价的前期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在设计绩效评价指标及制定评价标准时,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做法,广泛听取高职辅导员对绩效评价及其标准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由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等职能部门经过多次测算和反复修改,最终敲定整个评价体系。学校同时要召开绩效评价动员会,传达学校关于进行高职辅导员绩效评价的指导思想及实施方案,以期获得高职辅导员的认可与支持;在整个评价实施过程中,学校随时与高职辅导员沟通思想,收集高职辅导员反映的问题;评价结束后,有关职能部门及时统计分析评价结果数据,作为修订评价体系的依据。

另外,在实施评价体系过程中,学校需要出台一套绩效评价规章制度,以确保绩效评价能按公正、公平的原则及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进行,严惩弄虚作假行为,防止腐败现象,保证每个高职辅导员填写评价表格时做到实事求是。

三、充分运用评价结果并形成正面激励

根据评价结果,做到奖惩分明。对于评价结果优秀者,给予优先晋升工资,并作为聘任高一级职称的必要条件;同时学校一次性给予奖励。评价结果合格者各单位可以继续聘任,被聘任者享受学校相关岗位的一切待遇。对于评价结果不合格者,考虑到学校的稳定分两种情况处理。第一种是评价结果达到了合格分一半以上者,由本人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及目标,学院可以根据本人的态度及改进方案的可行性,考虑试聘一年。如一年后评价结果仍不合格者,学校要求学院做不聘或低聘处理。试聘期间不增加生活津贴,不晋升工资。第二种是对少数评价结果还达不到合格分数一半者,原则上不能按原工作岗位进行聘任,如属情况特殊者,需有其本人的工作总结、改进方案和学院领导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并经学校研究同意后方能聘任,一般情况都应低聘或试聘。

四、完善高职辅导员评价体系的进一步思考

加强高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办学目标的达成密切相关。没有高水平的高职辅导员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大。因此,加强高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始终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职院校的期望也随之提高,相应要求对高职辅导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手段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我认为在以下几方面需要进一步思考,研究新的高职辅导员绩效管理方案。

第一,如何进一步调动高职辅导员的积极性。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需要高职辅导员的努力工作的,而高职辅导员工作表现受制于主、客观的多种影响因素,即高职辅导员的激励、技能、环境与机会。鉴于各级政府对高职院校多年资源的大量投入,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已经大大改善,高职辅导员享有的发展机会也趋于公平,因此高职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成为高职辅导员绩效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调动高职辅导员的积极性除了奖惩性的绩效评价之外,还要引入具有长效功能的发展性评价模式。因此,如何体现以人为本,注重高职辅导员个体的特殊性和主观能动性,关注高职辅导员的事业发展目标,把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与高职辅导员的个人发展目标结合起来,通过绩效评价手段正确引导高职辅导员的长期努力方向,成为我们目前正在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

第二,如何从系统的角度开展高职辅导员评价体系的配套改革。目前的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各项改革是局部性、探索性进行,缺乏一个系统的改革方案。以高职辅导员聘任为例,由于没有进行符合高职辅导员胜任规律和胜任资格的科学研究,也没有市场化的高职辅导员聘任合约制度改革,导致招聘过程中的科学评价缺位,无法把握每年招聘的大量年轻高职辅导员其真实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也无法有效处理一些不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高职辅导员聘任关系。系统的高职辅导员管理制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有层次的系统,在高职辅导员招聘和聘任的环节就开始仔细评价,并给予一个固定期限的高职辅导员胜任能力评价周期,校方和高职辅导员都有进入和退出的选择权,把符合高职院校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配置在合适的岗位上。

第三,如何进一步完善高职辅导员评价体系。高职辅导员评价标准需要具备客观、公正、操作性强的特点。现在虽然有了一个较系统的、可操作的高职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但也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例如,从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设计方面,如何客观评价高职辅导员的师德、创新能力等高职辅导员综合素质和潜力;如何既强调数量,又重视质量;如何兼顾高职辅导员的管理成果;如何体现对年轻高职辅导员的培养和评价特征,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目前正在思考的难题。此外,评价的流程也需要不断完善,在评价的主导思想上和指标的设计上,发挥院系专家的才干和智慧,对各级高职辅导员聘任资格和工作表现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在评价结果的应用方面,需要建立反馈机制,使评价结果不仅体现在薪酬分配方案上,还体现在高职辅导员进修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让高职辅导员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构建高职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主、客观因素,也需要平衡各种目标,更需要动态地完善。因此,既不能脱离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引进一些评价体系,也不能过分强调困难,无所作为。总之,启动高职辅导员评价体系是关键的一步,正确把握方向,在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完善,才能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高职辅导员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建明.让辅导员工作成为充满活力的光彩事业[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15.

[2]陈垠亭.我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7):14.

[3]王健.构建高校辅导员誓词[J].思想教育研究,2007,(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