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的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思维的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思维的知识

科学思维的知识范文1

关键词:创新思维;知识可视化;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53-03

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知识可视化教学法

1.知识可视化教学法的定义。知识可视化是指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其实质是将人们的个体知识以图解的手段表示出来,形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知识外在表现形式,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2]。知识可视化教学法是指利用知识可视化工具改善教学过程,使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2.知识可视化工具。知识可视化工具包括概念图、思维导图、认知地图、语义网络等。其中,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两个工具。概念图是由美国人Joseph D.Novak于1970年提出来的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这是一种知识以及知识之间关系的网络图形化表征。概念图可以一目了然地表现出知识体系结构,突出表现知识的层次结构,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思维导图是由英国人Tony Buzan于上世纪60年代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借助图像、颜色和符号来帮助人们记忆,增加创造力,是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具象。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对知识的表现能力、表现形式和应用场合上略有不同。在教学上,不必对二者加以细分,可以综合运用它们的优点,服务于教学和学习。本文以思维导图为例来介绍知识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特征[3]:一是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二是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三是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四是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

3.知识可视化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人的左右脑结构相同,功能和分工却大不一样。以语言文字为主的传统思考与认知方式多依赖于左脑,造成左脑认知负荷过重。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右脑的潜能,将知识以合理的逻辑顺序、图文并茂地表达出来,充分调动右脑参与认知和思考,促进全脑思维。由左脑负责加工节点文字,右脑负责把握整体图形关系,左右脑分工协作,能够大大提高认知、思考、记忆的质量与效率。思维导图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环节。运用思维导图来帮助思考,能让学生无所羁绊地将思维发散开来,对问题的了解和探讨不断深入,解决方案也越来越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②培养发散思维是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思维导图的特点就是从图形中央逐步向四周放射,本身就是发散性思维的外在表现。因此,思维导图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最好方法。③培养直觉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环节。所谓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而迅速地对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做出合理反映的思维。思维导图的初期制作是头脑风暴的产物,即让思想完全放松,没有任何顾虑,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力求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提出想法。以灵感、直觉和顿悟为主的头脑风暴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新观念和新设想[4]。

二、知识可视化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一个人讲,学生听。而在知识可视化教学中,教学活动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对话关系,即知识是在教学双方对问题的探讨中不断生成的,从而形成互动式教学过程,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共同学习中分享经验、体验成功、开拓视野。

图1是作者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而绘制的思维导图。图中以离散傅里叶变换为主题,各个分支标明了与傅里叶变换相关的内容,不同分支间关联的概念则用箭头连接。图中运用了图形、表情符号、箭头连接等,强调了重要知识点的在联系,也说明了离散傅里叶变换便于计算机实现的特点。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符号、清晰的层次结构,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作者将该图用于复习课,在较短时间就能够全面地讲清知识点,且能突出重点,课堂气氛非常好。

2.指导学生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在以前的复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局限于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无法站在一定的高度从整个课程的结构体系上来学习各个知识点,结果花了很多时间去复习却仍然一头雾水,事倍功半。利用知识可视化工具进行复习,既能复习各个知识点的内容,又能够理解该知识点在整门课程中的位置。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将头脑中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可感的画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智能的开发。知识可视化工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与记忆力,增强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启发学生的联想力与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最终熟练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图2是一名学生制作的关于场论的思维导图。他将场论中的主要概念以“三毛”的四肢、头发等身体结构的形式表现出来,既能达到快速掌握核心内容的目的,又寓学于乐,提升记忆力,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3.师生共同建立课程的知识体系。专业课程具体内容很多,也很繁杂,但在本质上是有紧密联系的。为了让学生能认识到这一点,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使学生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个人的知识框架体系。在每节课的小结部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使用思维导图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每一章结束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整章内容的思维导图;每一个知识模块学完,可以画出这个模块的思维导图;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整门课程的思维导图,建立课程的知识体系。在知识可视化教学中,教师平等参与学生的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知识主动的建构者和探索者[5]。学习是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探索与交流中进行的,知识的交流是双向的。

三、可视化教学法应用效果分析

为了验证可视化教学法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我们以河南理工大学08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三个班为实验班,以08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三个班为对照班,比较分析了两个学期的若干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成绩差异。由于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设置大体相同,任课教师相同,考试所用的试卷也是相同的,因此,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图3是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的对比。图中课程从1至8依次为:《大学物理》、《电路理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息论与编码》、《数字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和《通信原理》。

本次研究共选择八门课程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从第四门课程开始引入可视化教学法。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未引入可视化教学法前,实验班成绩与对照班成绩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在教学中使用可视化教学法后,两班成绩的差距显著缩小。从而说明,可视化教学法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

综上所述,知识可视化工具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思维工具,可以帮助本科生学习、思考以及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开发大脑潜能。通过运用知识可视化教学法,将指导学生运用可视化工具,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建立团结合作的教学机制,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成长、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震.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风向标[J].中国校外教育,2010,(4):123.

[2]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11(1):23-27.

[3][英]东尼·博赞,巴利·博赞.思维导图[M].叶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4]罗辉.打开智慧的魔盒——思维导图、概念图应用宝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汤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思维导图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科学思维的知识范文2

为什么还需要第一大方面的工作?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首先,从平时做人来讲,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先是一个好人,然后才是一位合格的,并且优秀的教师,是一位认真、负责、敢于并善于管理学生,能全心付出的好老师。换言之,是一位能够亲情投资,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并能赢得学生尊重的好老师,著名教育家卢勤说过:“如果你想让一名孩子有成就,你就往死里夸奖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亲其师,信其道”。亲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沟通心灵的桥梁,能缩短师生距离,增强信任度,凝聚师生群体力量,对课堂教学,知识交流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从备课来讲,作为育人、授业的灵魂工程师,教师必须依据课标,科学规划,精心准备。对于备课,我想从四点来说明一下:第一点,备教材。一定要对课本知识点及课外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并且弄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于课本所有的栏目各自的作用也要心中有数;同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调整内容,甚至自编教学内容。第二点,备学生。根据平时所掌握的信息,了解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或个性问题。第三点,备教法,在上述基础上,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法。举例法、阅题法、讲解法等。第四点,备练习题,这是现代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二大方面,侧重课堂教学中。

1.课堂氛围要民主,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角色,“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主体,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主体,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师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

2.教学过程要适时质疑,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认知心理学认为:环境不变,对于学习着就没有新的挑战,任务也枯燥无味。常言道,思维活跃在疑路的交叉点,“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质疑中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对答案的处理,教师千万不能把学生当成容器,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排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进行主动的创造”。鼓励学生向学生质疑,向老师质疑,不迷信权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

3.实施开放教学,不拘一格。(1)一节课纵然有预设,但毕竟还有生成,因而,一节课有时会成为谈心课、交流课;(2)不论是教师设疑,还是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教师需争取使人人都动脑,人人都能成功,不要有偏见,更不能歧视差贫生。“允许落后,鼓励冒尖”。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通过引导、鼓励,树立自尊、自信。(3)上课要有艺术味道。如人情味、幽默味、情趣味,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之以爱,导之以行,引之以趣”。要注意自悟味,在学生获得科学理论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同时,引导他们分析社会热点、难点,从而使其调整视角、转变观念,升华思想,提高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能力。

4.讲课一定要务实。杜绝“假、大、空”。如果学生不能认同,反而会引起反感。

科学思维的知识范文3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思维 直觉思维 直观 培养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总喜欢用“跟着感觉走”这句话,事实上这句话在教学理论上就是学生的“直觉思维”,只是教师在教学中还未将其上升为教学理论观点。初中数学的教学,教师应将学生的直觉思维“摆放”在课堂上,并制定具体的培养直觉思维的方法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一、直觉思维的含义

直觉思维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的整体及本质直接领悟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为对事物及事物之间关系的敏锐、迅速的识别和整体上的把握,是一种非逻辑的思维形式。比如说足球员一瞬间把握全球场的情况,将球踢进球门,这就是直觉思维的表现。在数学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刚刚将题目写在黑板上还没有进行任何讲解,就有学生马上说出答案,这个学生的成绩并不一定优秀,但是凭着自己的直觉就可以知道正确答案,老师接着问你怎么知道答案的,他可能会回答是“我想就是这个结果吧”,有学生会笑他是蒙对的,但这就是学生直觉思维的表现。灵感现象就是直觉思维的结果。

二、初中生直觉思维的发展特点

数学是一个逻辑严密性强的学科,然而直觉思维却属于非逻辑思维一种形式,看似矛盾,它们之间却有着某种联系。

(一)偶然性

数学中的直觉思维是一种潜意识的思维活动,不是自觉、有意识的思维活动,灵感就是直觉思维的一种表现,使学生在偶然的情况下得到的启发,比如说牛顿如何发现地球引力这一个小故事,当获得一个信息的启发就会很快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简约性

数学的直觉思维过程是对整体的把握,舍弃部分、细节,通过想象和猜测,有时直接从已知条件到达解决问题结果上,中间的细节是模糊的,对整体的确定和对细节的不确定性是直觉思维的一个特点。

直觉思维不仅具有偶然性、简约性,还具有自由性、灵活性、创造性、自发性、似真性等特点。

三、初中数学的直觉思维培养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在平常的教学中进行渗透,教师要坚信培养学生的任何能力不是几节课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教师的长期努力和不断实践,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形式,运用新课程理念,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一)直觉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知识

直觉虽说具有偶然性,但是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牛顿不可能单靠从树上掉一个苹果就发现了地球引力”,更不是凭空想象来的,没有知识,一切幻想都是空想,没有任何价值。一个数学问题的证明需要具体的分析过程;牛顿的地球引力理论发表是经过大量的实验证实的,是需要足够多的经验证实的,证明自己的直觉是正确的。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开放、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给予学生大胆想象的空间并肯定学生的直觉设想,对合理的直觉给予鼓励和爱护,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保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悟性。比如几何中论证“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就可以给学生创设教学情景:在日常交通中经常出现行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屡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就会回答行人是图路近才会这样,同时教育学生不能单图路近而冒险违法交通规则。再比如小猫小狗看到不远处的鱼肉吃时会怎么走?学生会回答走直线。教师追问为什么选择直线而不是曲线,学生就会回答“因为最近最快就可以吃到了”,难道动物也懂数学?不,这正是数学中的直觉思维。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开放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在简单的生活中寻求验证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注重课堂解题训练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就必须组织学生在教学中进行合理积极的讨论交流活动,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筛选,选择与题目有关的信息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初中数学题有选择、填空、计算、证明等类型,教师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要选择合适的题型,有利于学生的直觉思维发展。例如,选择题就可以利用学生的直觉思维进行合理的选择,不一定苛求学生必须经过具体论证才能进行选择答案。

四、结语

教师在教学中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数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正确答案和题目的完整性上,允许学生的跳跃性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创造性解决问题要给予肯定,从而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参考文献:

[1]张玉香.从发掘教材入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2)

科学思维的知识范文4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科学;隐性知识;应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帮助我们思维和记忆的有效方法,也是一种全新的笔记模式,它以直观形象的框架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将知识结构图像化。思维导图也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科学思维导图是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应用思维导图为主的科学教学方法和科学学习方法。使用科学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时,把握全局;分析习题时,理清思路;梳理知识时,突出重点;解决问题时,抓住关键。

科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是指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新课程改革以来,《科学课程标准》和科学中考的《考试说明》都越来越强调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隐性知识”的挖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科学知识框架的构建巩固和学习科学能力的提升,更直接影响到科学学习的效果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如果把知识比作一场盛宴,显性知识就是能够用眼睛观察直接获得的用料、数量、色泽等部分,而隐性知识则是美食的具体口感、香味、咸淡,非品尝不能获得。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科学思维导图是学习隐性知识的有效认知工具,它能将隐形知识的隐蔽性显示出来,便于我们进行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本文主要从科学教材中章节的引言、专题的标题、教材图表图画、课标、教材中的实验等问题,运用科学思维导图的方法,以案例的形式将初中科学隐性知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思维导图在隐性知识学习中的应用

(一)梳理知识,建构网络浙教版《科学》教材七年级上第4章在引言中有如下描述:“我们认识了地球、月球、太阳和星星…...物质有哪些存在的状态?物质存在的状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不同物质有什么不同的特性?”设置这样的引言目的是使学生在开始学习本单元时,能够迅速抓住核心问题,在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增强了教材的启发性和引导性。但短短的几句话里,包含着很多的隐性知识,一般学生在自学教材的时候,往往并不注意,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一笔带过,觉得没有多少值得讲解或可以讲解的东西,没有使引言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我们在新课学习或者复习中,适时地使用思维导图都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本章知识的引言,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思维导图:

(二)纵横拓展,挖掘提升

利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将教材知识往细处挖掘、往宽处拓展、往高处提升。

浙教版《科学》教材八年级下第4章第2节“电生磁”中有如下内容:

学校的电铃是怎么响起来的?磁悬浮高速列车是怎么“悬浮”的?我们还是从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rsted)对电流磁现象的发现说起。下列是模仿奥斯特在1820年时的实验。

活动:

1.在小磁针的上方拉一根与小磁针平行的直导线,当直导线上通电时,你观察到了______

改变电流的方向,观察小磁针的稍转方向______

2.在有机玻璃板上穿一个孔,一根直导线垂直穿过小孔,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一些铁屑。给直导线通电后,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

通电导线的周围和磁铁一样也存在磁场。电流的磁场与电流方向有关,改变电流方向,磁场的方向也随之改变。

直线电流磁场的分布规律是:______这是著名的奥斯特实验,教材显性的知识是:一是通电导体周围确实存在磁场,通电导体下方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小磁针受到“力的作用”,而这个“力”就是通电导体产生的磁场对小磁针的作用;二是通电导体产生的磁场是以导体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即可以用图4-20的直线电流的磁场实验来模拟显示。但对于学生来说,隐藏在活动背后的隐性知识却是很多,并且既给学生激发了好奇,但也带来了很多疑问,这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疑问建立如下思维导图。通过将学生头脑中的疑问化为显性的知识,将学生难以表述的问题以框架结构得到了呈现,将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问题引导给予强调。这样不仅使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得到了显性化的呈现,拓展了教材中的隐性课程资源,也使学生的学习困难明显下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动力。

(三)突破重点,解读难点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2章第3节“大气的压强”中,有一个实验,如图,“覆杯时纸片为什么掉不下来”?教材安排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但在实验的背后却隐含着包括大气压的作用方向、大气压的大小、液体压强等知识,这是一个难点,不仅在于实验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并且关系到学生能否全面思考、能否根据实验现象对以上的隐性知识进行联

想及了解。如果,我们在进行该实验时,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展开了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就能清晰地将其中的隐性知识展现出来。

关于大气压强知识的教学,从学生认知的角度看,认为纸片不会掉下来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只是一个假说,而不是结论。学生可能提出的“纸片被水粘住了”猜想,对学生来说更具有直接的生活经验。如何化解这一猜想中错误的前概念,使学生真正在心理上和认知上接受正确的认识,建立科学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和重点。在这一教学案例中,以思维导图为线索,结合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过程,配以教师的分析和学生的提问讨论,明显地更有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4.化零为整,形神皆备

科学学科的知识错综复杂,但有关知识之间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隐藏着密切的内部联系。因此,只要善于繁中抓简,乱中抽线,就能抓住跳动在科学知识中脉搏。隐性知识大至整册书,小到一章一节,无所不在。我们结合综合的实际知识,运用思维导图,设计了一堂“汽车上的科学”复习课,将各知识点进行了有机的联系。

通过这样一张思维导图,既将整节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他们深入学习和理解,细化他们自己觉得尚有欠缺的内容,补充和梳理相互关系;也为他们在复习其他内容时,提供了一个复习的样本,可以模仿进行类似的知识归纳、分类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更体现了科学学科的综合性和实际性,使得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往往是有不同体现的,也是综合性的表现的,我们的学习只是为了方便,而将知识分拆成不同的概念、规律,实际运用时,要将多个知识综合性地思考。

二、利用思维导图开发隐性知识的方法

(一)抓住主要问题

要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思维导图,关键要抓住主要的问题。在学习概念中,思维导图就要围绕概念展开,在分析问题时,就要将问题全面展现,在操作实验时,就要将实验的难处、关键处点到、分析清楚,在复习旧知识时,要将知识的脉络完整地呈现,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和着力处。

(二)构建知识网络

正如前面提到的“科学学科的知识错综复杂,但有关知识之间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隐藏着密切的内部联系。”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很好的对科学知识及其关系进行重新整合、分析、归纳和概括,教师可以通过专题复习或单元复习的途径,加强对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构建科学知识的网络体系。

(三)注重讲练结合

科学思维的知识范文5

【摘 要】微课以教学时间短、资源容量小等特点深受师生欢迎,已是当今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文章以制作高中历史微课并参与评选活动为出发点,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 高中;历史;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11-02

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福建省举办“第二届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教师‘微课堂’网络评选”活动,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并制作了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一微课《理学简史》。该活动吸引了各级各类学校参赛作品5549个,其中高中组作品1435个。在如此海量的微课作品中,参赛者相互观映借鉴、砥砺前行,引发笔者深入思考:高中历史微课制作应该遵守怎样的“道”(基本理论原则)与“器”(基本制作技术)?

一、微课《理学简史》基本情况

1.设计初衷。通过对中国古学的概念、产生、性质、流派、演变、地位与影响等六个方面内容的讲述,使学生对古学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形成对必修3《宋明理学》章节学习奠定“居高临下”的视野,更好地完成“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的课标要求。

2.制作过程。根据设计初衷,拟定台本,设计PPT,用软件“SnagIt8.01版”进行录屏与同期录音,再用“会声会影”进行后期编辑与配乐(古琴曲《广陵散》片断)合成,生成2.06GB的.mpg视频文件,最后用“格式工厂”转化为53.1MB的.rmvb视频文件(因赛事要求上传视频必须≤100MB)。

3.微课内容。详见微课《理学简史》细目表。

二、高中历史微课制作的应守之“道”

所谓应守之“道”,即高中历史微课制作应当坚守的基本理论原则。

1.兼顾“微”与“不微”原则。微课制作要充分体现出“微”的特征,即时间要短(常为5~8分钟)、知识点要少(仅涉及一两个)、步子要慢。不能将单个微课制作成45分钟课堂的视频版、不能贪大求全、不能一味“赶”课。与此同时,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追求的是一个微课只要且必须能解决一个问题,由此决定了微课富含的意义、承担的教学期待和集腋成裘的积累性作用却一点儿都“不微”,甚至是巨大的,故而“微”是其外在呈现形式,“不微”却是其担负的实质内涵与作用。因此,高中历史微课制作必须兼顾“微”与“不微”的协调性。

以此视之,微课《理学简史》制作反思:①片长11′18″,显然“超时”,易使观者“坐不住”;②讲述了理学的概念、产生、性质、流派、演变,以及地位与影响等六大方面,内容亦显然“超载”,易使观者“头昏眼花”,吃之不下;③为了不过分超时而语速略快,“赶”课明显,时间上“留白”不足,观者无法及时独立回味,效果大打折扣。由于高中历史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制作微课时易陷入内容与承担意义的“不微”之面,忽略了化繁为简的“微”的突出,导致未能体现微课的技术优势。在制作实践中,应当将“微”与“不微”进行科学、合理地协调,用“微”的技术特性展示高中历史学科内涵的“不微”。

2.兼顾学科性与技术性原则。制作高中历史微课必须凸显“高中历史”的学科性与“微课”制作形式的技术性。学科性“指微课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学术性和真实性。微课是传播知识的,其中的任何一点都必须严格遵循科学体系和教学要求”,技术性则指“微课是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展示和传播的,因而技术对于微课来说非常重要,恰当和充分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是一个成功微课的重要基础”。由是,高中历史微课制作追求的就是利用声光电画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历史原因、历史过程、历史借鉴等以可视化、可感触的形式呈现,以提高历史学习效率。二者在结合过程中,应当是用技术服务学科,用学科驾驭技术。如果只见学科不用技术,就不能称之为“微课”;相应地,只见技术不见学科,则亦不能称之为“历史微课”。所以必须将学科性与技术性进行有机无缝融合,做到浑然一体。

以此视之,微课《理学简史》制作反思:偏重于学科性的设计,将理学的概念、产生、性质、流派、演变以及地位与影响等六大方面进行条分缕析式的阐述,娓娓道来,系统完整。但在呈现过程中,技术性结合应用不足,只是连续PPT,“文字+图片”,形式单一,未见图表、动画、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机利用,沦为演讲稿,确实出现了微课制作过程中的大忌,应当反思改进。

3.兼顾独立性与系列性原则。因微课体量小,通常仅为5~8分钟,着眼于解决一两个教学知识点,追求的是便于学习且易于掌握,这是成为“微”课的重要特征。但囿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有时仅用5~8分钟难以一次性解决一个历史知识专题,这就必须处理好历史微课的独立性与系列性协调问题。需要将一个历史知识专题科学地拆分成几个历史知识小片断,分别制作成独立的微课,各独立微课之间又有内在的知识逻辑关系,形成微课群、微课系列。这样,既体现了单个微课的知识独立性,又保证了数个微课间的知识系列化。

以此视之,微课《理学简史》制作反思:由于单个微课片长过长,知识点太多,可以考虑科学地拆解为至少两个独立的微课,如《理学简史(一)概说》介绍理学的概念、产生与性质;《理学简史(二)评介》介绍理学的流派、演变以及地位与影响。如此切割后,既保证两个微课都能独立成篇,而合二为一后又是个完整的知识专题,很好地兼顾了独立性与系列性原则。

三、高中历史微课制作的应遵之“器”

所谓应遵之“器”,即高中历史微课制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制作技术。

1.录屏的技术要求,要有片头片尾。不论使用何种软件,帧频不低于24fps,不出现闪屏、花屏等瑕疵,视觉观感良好。音频视频有良好同步,无杂音,声线声调相对稳定。生成的视频格式为flv、mp4,尽量不用avi格式,视频尺寸最好为640*480或320*240。

2.PPT的技术要求。字体字形需基本统一,整体不超过三种,保持视觉效果整体统一性。单张PPT中的文字图片与留白比例不超过7 ∶ 3,画面感轻松不压抑。配色不宜过于花哨,整体不超过三种。底版纯净,清除无关的图形、线条、文字等。

3.应有配套辅助资料。一个完整的微课除视频文件外,至少还应有《学习导航》(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导航性指导)和《针对练习》(需配备参考答案,便于学生自测巩固)。

高中历史微课制作的“道”与“器”(即基本理论原则与基本制作技术)二者中,“道”保证了高中历史微课制作的方向性标准,“器”保证了高中历史微课制作的操作性标准。重道轻器,则微课的技术先进性缺乏,重入录像教学窠臼;重器轻道,则微课的学科性缺乏,易沦为技术炫耀。因此,高中历史微课制作的最优选择是道器并重,以“道”驭“器”,以“器”践“道”。

参考文献:

[1]张一春.微课的“四微特点”[EB/OL].blog.sina.com.cn/s/blog_8dfa9ca20101shyl.html,2013-10-6.

科学思维的知识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生;求异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一、何谓求异思维

所谓的求异思维是不苟于传统的或一般的常规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各方面来思考一个问题,这种思维常常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都是运用这种求异思维的典范。

二、求异思维的培养

1、以疑问求结果,鼓励学生勤于思考

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启动思维,俗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上教师设置的种种疑问都能有效地燃起学生思维的火星,激起学生思维的热潮,引起学生求异能力的萌发。

如教学“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内容时,先请学生谈谈自己对“上帝”享有权利的理解,自己在实际生活中享有的权利如何?然后以教材中的“顾客是‘上帝’”漫画为情境,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你认为生产商和经消商的行为对吗?为什么?如此对待“上帝”会对上帝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又会对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这种质疑,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集中到分散。由此,学生的思维被激起,求异思维能力得到展现。

2、以结果求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方法、思维技能、思维技巧的训练与培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还要传授吸取知识的方法,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例如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这节时,在针对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有所掌握之后,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去年夏天,我们发现三明河西的广告牌,晚上时间只亮一部分,而且是间隔亮的。这是为什么?是不是另一部分的灯坏了?学生七嘴八舌,有不少同学认为这是为了节约用电,并说明了理由。接着,我又提出:这符合我国建设什么类型社会的要求?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什么发展观相适应?在我们身边存在哪些违背这种社会要求的行为?应该如何克服?学生们纷纷抢着回答,使课堂教学进入了。

如讲“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个问题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可以采取这样的提问方式,也许效果会好些:①按“劳”是怎么体现的?②“多种”分配方式体现在几方面?③为什么是按“劳”分配,而不是平均分配或按需分配?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所有制形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这种“求证”式的问题,有助于对学生思维过程的高度调动,求异的能力得到升华。这种以“求证”来获取问题的方式,学生既可以较完整地掌握知识,又掌握了“求证”的方式方法。

3、以事例求体验,养成学生发散思考习惯

课堂上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能使学生保持心情愉快,在潜意识中不知不觉接受知识,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教学“诚信是金”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特点和行为习惯,设置“失约”的情境:小刚想谋一份工作,与某公司张经理约好上午8:30在经理办公室面试,时间超过半小时,小刚姗姗来迟到了经理办公室,张经理对小刚说本次面试取消,我不需要一个不守时间的员工。小刚说:不就晚了一会儿吗?要求学生用幽默的语言、灰谐的动作,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演出来。通过观看形象的表演,认识到“失约”不只是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是在检测学生的道德品质。作为一名中学生,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做起,自觉培养践约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质,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并进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学习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讲诚信的陋习,如借别人的钱物不还、欠交作业、迟到、撤谎和考试作弊等。让学生出主意、想办法,帮助纠正不良习惯,尝试从这些小事做起,自觉磨砺意志,培养诚信的优良品质。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学生亲身参与了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将课堂教学和自己日常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学生由这件事联想到那件事时,他就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了,使学生养成一问多思、一问多答、一问多解、此问联系彼问的习惯,善于进行广泛的联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

4、以疑惑求解证,唤起学生探索欲望

课堂中教师要善于针对教学内容制造“矛盾”,设置悬念的场面,这样暂时能凝固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形成一种疑惑感,诱发其探求的欲望,唤起其求异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如讲“学会理财、合理消费”这节时,教师可以用一个事例引入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有位小伙子准备2007年5月1日结婚。可他近段时间却非常焦虑,原来是他丈母娘要他拿出10000元聘金,否则婚事以后再说,此时他仅有6000元。2007后正值社会掀起炒股热,他考虑再三决定开户买股票,以搏回那差额的聘金。”什么是股票?什么是债券?什么是基金?他这一搏能搏回那差额的聘金吗?这一连串的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探索激情,思维的大门被打开。当然什么是股票、什么是债券等知识学生也就迎韧而解了。

5、以好奇求否定,培养学生批判精神

好奇心是学生探索欲望的动力源,只有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才能激起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一题多问,以最新颖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目的。教育学生对教师设置的问题提出不足之处,进行质疑,培养学生能挑战教师的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