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分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分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分类

传统文化的分类范文1

德育资源在高校的利用与实践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但是思政学术界对德育资源做理论上的研究则是近些年的事,关于德育资源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系统探讨高校德育资源的文献依旧不算多,研究此问题大多都是集中在发表的论文里,虽然有一些关于德育资源的学术专著,但尚未有涉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高校中的开发与利用的专著。

现在关于高校德育资源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针对某一类德育资源的研究,例如德育课程资源、德育网络资源、德育红色资源、德育社区资源、德育隐性资源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等,研究主要围绕这些德育资源的特点、内涵、开发利用与整合等方面。

一、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问题的主要分类

1.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内涵的定义。内涵的研究是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的基石,也是高校德育资源研究最重要的研究项目之一。学术界目前对于高校德育资源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没有统一的定论,而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内涵的探讨尚未有所发现。例如彭清燕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指开发主体根据现代德育理念,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德育课程资源的深度挖掘、改造、创新或优化组合,转变成现实的德育教育资源并有效地运用于德育活动的动态过程。”[1]吴蓉则认为,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做广义的理解,“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无论是物质资源还是精神资源,只要是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资源都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之一。”[2]莫雪玲认为,“只要是能对德育目的的实现产生积极影响的一切因素,都可称之为德育资源。”并且她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德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德育能够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德育发展也能提供深厚动力。二者能够相互影响,相得益彰[3]。从学者对高校德育资源的解读,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高校德育资源是有利于高校德育目的的实现的各种要素。综上所述,笔者得出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指的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高校德育目的的实现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产生积极影响的一切现实和潜在因素的总和。

2.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学术界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有比较统一的标准,大致上都是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活习俗文化、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民族信仰文化等来分类,但随着研究主体的不同则会围绕研究主体来进行分类。例如徐雁认为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德育资源可以从政治道德、社会道德、生态伦理道德三方面来阐述[4]。何广寿则以网络德育为主体,探讨了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认为壮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勤劳智慧的开拓精神、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重礼守节的道德品格以及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等内容,对大学生网络德育是一个很有利的补充[5]。刘旭则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民族英雄史诗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节日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宗教信仰文化中的德育资源、革命历史的德育资源,并认为民族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资源,但同时我们的传授形式和载体也需要与时俱进[6]。张志巧则从民族地区生态德育资源这一方面展开论述,认为民族地区存在物质形态生态德育资源、价值形态生态德育资源以及制度形态生态德育资源[7]。从这些学者的观点里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呈现单一化的趋势,但针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分类方式略有差异。

3.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某一具体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例如何广寿就以网络德育为主体,探讨了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推动高校网络德育建设、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形式、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等方式多管齐下,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网络德育素质的目的[5]。张志巧则从民族生态德育出发,认为应树立生态德育开发的意识,依托丰富生态德育资源,构建地方特色生态的德育体系[7]。王泽应认为我们在尊重的前提下发掘适合当今时代的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并且有必要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做出现代诠释,使之与现实衔接起来,同时在去粗取精的过程中,我们要讲究方法,在精华较多的复合体中,仍然有不可忽视的糟粕;在糟粕较多的复合体中,也有某些可贵的精华[8]。其二,是从整体上论述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徐雁认为要将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并且在隐形德育环境中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也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意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原则[4]。隗峰、姚元全从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资源开发的紧迫性和价值入手,认为除了一般性的开发措施以外,应利用现实鲜活的生活渠道提升德育的实效性[9]。彭清燕则主要从课程中和课外两个方面论述了少数民族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1]。秦永芳认为,课堂才是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主要阵地,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有效途径,网络媒介是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共同作用,才是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机制的有效保证[10]。同时秦永芳从广西民间故事当中提取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文学资源,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她在《精神家园的守望与回眸――广西民间故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阐释》一书中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以及插图将广西地区民族民间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对实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通,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话语体系,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和软传播,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11]。王付欣认为要开发民族地区传统德育资源,要以民族地区的重建与调适为前提,并且认为对于民族地区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12]。

二、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问题研究的不足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体系尚不成熟。虽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究的领域涵盖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内涵、分类、开发利用等方面,但仍然有些领域值得我们去研究,例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功能、范围等,这些领域在现有的文献中尚未有重点的论述。因此,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还需不断的探索,尤其是涉及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理论,只有体系框架构建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该课题的发展。

传统文化的分类范文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提升,给平面设计带来了较好的发展契机和平台。但是我国的平面设计要想达到世界水平,就必须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在吸取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融入我国自身的文化因子和特色。孙德明与贾益民编写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一书恰恰是从这一理念和角度出发,对当代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设计中的展现、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融合的方法与途径以及全球化语境下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的结合趋势等进行了深入详实的阐释与研究。该书的特点鲜明:一是论述的多层次性、多角度和多面性。作者从国内外角度对平面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并从其中寻找文化因子的契合点。二是内容充实、细节详实,有理有据、案例丰富。例如在《典型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这一章中,作者分类阐释了李渔造物思想、王国维与当代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传承、梁思成与他的“新而中”的创作思想、汉斯瓦格纳与他的“中国椅”以及贝聿铭与他的“传统情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休闲种类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现代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将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对平面设计的一次改革,更是对文化软实力的一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一书的优点有许多,大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一是对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进行了系统性的结合,从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代平面设计的特征入手,明确了二者结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二是从传承与发展角度对当代平面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阐释,先是解读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思想和设计的契合点,再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气韵之说进行了理论支撑。三是该书的实践性强,在理论的基础之上为下一步的实践提供了时效性的意见和举措。作者采用矛盾分析的手法对平面设计和各种类型的现代时尚元素进行结合。四是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的细节元素的处理和分析。例如竹文化与当代设计的研究、传统榫卯结构与当代设计研究、“回青瓷”审美艺术与当代设计研究、流散中的客家审美文化与当代设计研究、传统茶文化与当代设计专题研究,等等。五是内容的组织严谨,各个章节的安排合理,重难点突出,内容较为丰满。各个章节的安排循序渐进,有一定的层次性和计划性。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概念的界定到问题的提出与分类,再到最终的举措和展望,有条不紊。

随着我国平面设计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艺术设计体系可以说已经初步形成了,当然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值得改进的方面,在较短的时间内,要进行较大的提升可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科学先进的设计理论对以后学术界对于现代平面设计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一书从长远的学术视角进行了分析,堪称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的图鉴,对于当代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将现代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有效融合具有长远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孙德明与贾益民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从理论上给予了读者较多的启示。该书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其不仅推进了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而且又丰富了现代平面设计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如果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的平面设计技术,虽然时尚与流行元素仍然占有较大的份额和市场,但是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已经开始在集体的设计过程中引入传统元素,增进传统审美元素和概念。平面设计虽然是一种现代商业行为,但是必须向消费群体提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消费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一书将二者进行巧妙的结合,对于探索未来的平面设计与软文化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娟娟/湖北科技职业学院讲师)

传统文化的分类范文3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1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等艺术教育也逐渐由精英化走向普及化和大众化。艺术类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具有大学生的普遍共性,还具有其特殊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目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对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视不够。因此,加强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

(一)西方外来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冲击。近年来,由于各种外来文化和新文化的侵袭,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西方价值观和非主流文化的严重挑战。在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下,青年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日渐冷淡消极,正逐渐失去应有的价值关怀。在不断强化“竞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环境较之以前也有了极大的不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过于注重孩子的智育培养,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文明教育却逐渐趋于淡化,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难堪的现象。

(二)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严重缺失。目前,从小学到大学,逐渐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但基本都未形成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更未建立起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在部分高校中,虽然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报告和讲座,但一般都因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实际作用可想而知。此外,作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两课”,从课程内容来看,政治理论内容所占比例过大,有关道德价值、传统文化、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内容也严重缺失。

(三)艺术类学生的内因问题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艺术类大学生由于其自身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显得更为严重。在众多艺术类学生中,有很多人起初并非因为专业爱好而选择艺术之路,而是因为学习成绩偏低无法实现正常升学的愿望,无奈走上了艺术之路。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和专业学习都缺乏必要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所以不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而且艺术追求也不够执着。虽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他们思维灵活,意识独立,追求个性,往往过于注重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不愿随从主流引导而喜欢放任自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法则有很强的逆反情结。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和集成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优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绘画、书法、园林建筑、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极为显赫的地位和影响力,而且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纵览世界文化的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艺术发展繁荣的背后,都有一个独特而优秀的文化做根基。正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假如我们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那么中国的艺术也将毫无生命和内在。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有效的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三、加强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培养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手段,建立一支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时效性。其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和知识的普及,借以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当代大学生作为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的承担者、体现者,必须摆脱盲目的自在状态而提升到自觉自为的水平。

(二)善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只通过一两门课程是无法做达到有效地教育目的的。这就需要整合教学资源,重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基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精心设计有代表性的教学专题,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和古今文化比较等方法,用“危机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注重古为今用,充分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的成果。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借此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通过艺术的提炼、加工和创作,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作品。这就一改过去“被动接收和灌输”为“主动汲取和提炼”,对艺术类大学生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加强艺术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质,对增强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思想道德水准、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等起着重要作用,还能够使之更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更清楚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与使命,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分类范文4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价值 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390-01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值得我们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的积极因素。[1]它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具有发展的连续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等特点,包含了传统文化精神,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勇于奉献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都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精神。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特点加以传承与发展,使其在当今社会体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全新文化价值体系。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国民族特色

一个民族,要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一种思想,要与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沟通思想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心灵,传统文化是极其重要的桥梁。来到中国后,与中国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从而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涵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国民族特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对理论和实践有着推动作用。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阐述,使其能够指导中国社会发展。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中国的民族性特色和最本初的文化基因,能够对“中国特色”做出最真切的解读和阐释。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使得主导价值观中的许多内容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导致主导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之间存在差异性,从而引发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形式下,文化多样化发展,为谋划不同文化之间和谐共处,就需要建立一个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仁爱”、“自然”等思想,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群众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古圣贤的思想充分融合,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价值实现定位在对他人、对群体、对社会的关爱和奉献上,从而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文化基因。[2]

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各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平与发展是全世界倡导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多方协调,共同努力,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思想上确立和平发展的理念。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倡导民主、自由、平等,“四海之内皆兄弟”、“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等和平思想深深嵌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也影响着与中国友好的各个国家。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促进人类和平,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民间传承

民间传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师徒传承、家族传承、行业传承等方式在进行延续。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手段的不断进步,一些年轻人对古老的民间文化失去了兴趣,导致一些传承无法得以延续;民间传承人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往往造成一些传承消失;同时,受经济利益驱使,一些民间文化活动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发生了走样、变形。因此,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完善民间传承方式,保护民间传承,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3]

2.学校教育传承

学校教育是最基本教育,影响着每一个人。目前我国的学习教育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做的还不够充分,对于传统文化知识涉及不多,应该充分发挥好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强化学校在传承中的阵地作用,针对不同教育层面,选择不同的传承内容和方式,开展文化传承工作,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每个人心中,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国文化事业发展。

3.文化场馆传承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是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主要阵地,对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群众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较为普遍,各文化场馆也逐步增加服务范围,开展各类的读者活动,为群众提供多姿多彩的读者服务,发挥其文化传承的作用。然而,文化场馆目前在国内的覆盖面还不是很广泛,一些地区的文化场馆建设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政府应该建立文化类、艺术类、自然类、民俗学和人类学等多类型的公共文化场馆,满足不同人群需要。同时,增加设施设备投入,完善各项方针政策,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场馆建设之中,提高文化传承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其深刻的精神实质,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进文化事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要将此项工作做实、做细,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更完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左康华,朱林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理论探讨,学术研究,2013(1).

[2]熊正良.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求是网,2014.10.17.

传统文化的分类范文5

一、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设计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我国文化的载体,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更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沉淀。它包括图腾、书法、汉字、绘画、剪纸、刺绣等等。传统文化符号所具有的多样丰富性以及民族乡,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视觉元素,更帮助我们客服当今设计的平庸和雷同。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将民族个性融入到设计中,那艺术设计才会具有灵活,才会在历史的潮流中生生不息。

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形态上的应用

形态,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对国家和民族的审美意识进行表达,在艺术造型中通过几何以及有机的对符号的线条和色彩等等进行处理,加上一定特殊的含义,来表达一定的地域文化。

1、色彩。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例如红色在我们中国,就被称为中国红,是吉祥喜庆的含义,尤其是在举办婚礼的时候,红色更是必不可少,因为这红色会带来浓浓的幸福。而红色在阿拉伯以及非洲一些地区,却是晦气的意思。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设计中,充分的考虑了传统色彩符号的应用。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奥运会系列标志中,大面积的使用中国红,这与其中少量的黑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红色和黑色都是人类食用最早的颜色,代表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更是向世人表达中国所富含的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厚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这是一个热性澎湃的勤劳民族在于世界人民进行心灵的互动。

2、造型。从传统中国文化符号中提取一些元素,将其应用到产品的造型上面,使其富有一定独特的文化含义。通过特定的文化、历史符号的片段、特定的历史题材、器物的符号等等,将其与现代化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来延续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国家体育馆的设计,由于比赛的场馆对于空间高度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国家体育馆的设计师们就选择了中国特有的折扇作为设计的原形,采用由南向北的波浪式造型,使得屋面轻盈富有动感。并且这波浪造型的屋面巧妙将平顶造型的水立方以及单曲面造型的国家会议中心进行衔接,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城市景观也因此达到了统一和协调。

(二)内涵上的应用

中国传统符号内涵的应用。是指从图形的引申含义以及产品的使用过程等等层面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以及被这种文化特征所影响的人们的人文和社会价值观。每个国家都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指导下,探索本国民族符号运用的方向,当然,中国作为古老的国度,拥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民族,岂有不运用传统文化符号之理。所以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尝试,北京奥运会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将中国传统特色、北京的特点以及奥林匹克运动元素进行巧妙的融合,会徽传达出的是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作为主要标志的主体图案,所采用的是中国红,喜庆的颜色,作为整个图案的基准色,寓意北京将能够举办历史上最为出色的一届奥运会的承诺。第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张开双臂欢迎世界的朋友,传递出的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的理念和精神。第三,弘扬我国以人为本的理念,将运动员作为奥运的中心,阐述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传统文化的分类范文6

关键词:文化视角 传统文化 西方文明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现代中国作家中一些目光如炬、洞察深刻的巨匠往往能透过中国积贫积弱的惨淡表象,从文化、国民性的视角探索民族衰落的病源,老舍无疑是其中卓越一员。人们大多将老舍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归为三类,即“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市民”,这三类市民各自体现了老舍对待文化态度的不同方面,代表老舍思考中国现代社会文化视角的三个分支。

一、以传统文化落后方面为视角,分析中国现代社会的积贫积弱

老舍把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方面作为探究现代中国的一个视角,将现代中国的积贫积弱的根源归为传统文化落后方面的积淀,其作品中的“老派市民形象”将这一视角演绎地尤为明显。

《四世同堂》创作于民族危亡的抗战时期,老舍在此阶段亲眼目睹了偌大的中华民族在外邦面前的“怯懦”。最典型的是作品中的祁家老太爷,他不问政治,更不关系国运,日本人进了北京,导致他成了亡国奴。不过这些在他看来并不十分要紧,无非就是自守自家大门,过自己的日子。老舍对于祁家老太爷这类人物主要是批判了他们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庸庸碌碌,投射的是一种“怒其不争”的态度。在老舍看来,是因为传统文化的落后方面千百年来积淀在中国人的心中,磨平了中国人的棱角,使中国人丧失了抗争的勇气。当屈膝不再被看做是耻辱,反抗已成为了“分外之事”,看似庞大的中国在岛国面前的不堪一击自然不足为奇。国运之所以维艰,是因为缺乏雄健的国民,而这一切正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习惯了的传统文化养成的逆来顺受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

传统文化的落后方面是老舍思考中国现代社会的视角之一,同样是解构着民族的悲剧,他并没有像当时许多左翼作家那样只是从悲剧表象中的看到了阶级分野。老舍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落后方面一直侵蚀着国民的灵魂,阻碍着国家的进步,这一视角承接了鲁迅探索国民性的主题,在三十年代文坛,为探索现代中国社会的病源提供了更多向度的开掘。

二、以西方文化的畸形影响为视角,思考现代中国新旧交替的阵痛

老舍的创作与同时代忧心国运的小说作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不仅把中国的衰落归因于广大国人的因循守旧,使批判的矛头单单指向传统文化,他认为中国的问题不止在于“老人迂腐”,同样源于“新人浅薄”,因此他对迅猛涌入的西方现代文明持一种谨慎、近似于排斥的态度,这种态度主要体现在作品中“新派市民”形象的塑造中。

《离婚》中的张天真便是此类人物,他表面上过着模仿西洋人的“现代生活”,然而骨子里的尽是纨绔子弟的不学无术,他虽然天天看报,然而不关心报上的国事,所感兴趣的也都是些低级趣味。国家的现代化需要国民思想上的真正觉醒,像张天真这样的“新派市民”并不是觉醒了的中国人,不过是在新时代中的堕落之辈,民族复兴的重任显然不能由此类人承担。老舍是一位身处于两种文化交替之中的知识分子,早年英国讲学经历让他看到了西方文明丑恶的一面,生于老北京的他对于传统文化也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发觉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半新不旧”的困境,现代中国人在传统文化落后积习和西方文化畸形影响下正承受着新旧交替的阵痛,因此仅仅依靠西方文化并不能使中国回到正确的复兴轨道。

三、以传统文化积极方面为视角,探索中国现代社会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