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的传统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中的传统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中的传统文化

数学中的传统文化范文1

关键词:中医 传统文化 调查 图书馆

以古代多学科知识为背景的中医学,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丰富内涵,具有很强的人文特征,综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医药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修养是学好中医学专业的基础和条件。中医药高等教育要培养坚持中医传统理念,具备传统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中医人才,培养真正把握中国传统思维方法,真正体悟中医真谛和实践中医的人才,就要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教育模式。提高中医药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是中医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内容。然而,实际教育中重视西医、轻视中医,重视专业业务、轻人文素质,重西方时尚文化、轻中国传统文化的状况令人堪忧,中医药大学生存在专业思想不牢固、中国传统文化缺失、中医思维未养成,中医技能不熟练,文字书写错别字多,不工整,标点不规范,语法逻辑混乱,语言表述的知识肤浅、语词匮乏及条理不清等缺乏“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中医药高等人才的培养和中医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图书馆是高校文化教育的重要机构,在提高中医药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现状,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2011年4月,我们三校图书馆对云南中医学院(简称云中)、湖南中医药大学(简称湖中)、长春中医药大学(简称长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对于帮助图书馆制定辅助和促进教学的方案和措施,寻找更多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加强中医药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以下就调查结果和如何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等问题作分析和思考。

1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方面的基础和认识,以及欠缺和需求的方面,获取知识的途径等设置问题,三校共发出问卷900份,每校300份,收回825份,其中云中294份,湖中300份,长中231份。理科学生占55.6%,文科学生占41.57%,调查的几个主要问题结果如下:

1.1 “进入大学前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选项中,有3.27%的人选择“系统丰富”,20.46%的人选择“较为丰富”,64.29%的人选择“常识性了解”,11.99%人感到“非常欠缺”。说明新生进入中医药院校时与专业相关的文化积淀明显薄弱,不足以满足中医药专业学习的需要。

1.2 “你认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选项中,认为“非常紧密不可分割”的有56.92%,认为“有一定关系”的占38.96%,认为“没有关系”的占4.13%。说明多数学生对此问题的认识较为明确,但还有极少数学生对中医的学科特征认识不清。

1.3 “你认为你目前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学习中医学”选项中,49.88%的人“比较欠缺”,8.76%的人“非常欠缺”,34.67%的人“能触类旁通”,只有6.69%的人认为“已经足够”。在“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项,14.8%的人“非常需要”,53.31%的人“还想深入了解”,29.96%的人“需要,但不知道怎么学习,学习哪些”,只有1.93%的人“不需要”。以上说明多数学生能够感到自身此方面知识的欠缺,有普遍的学习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学生想学习,但不知道怎么学,学习哪些。这为我们教育者提出了问题,应当筛选出中医药大学生必须学习和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开辟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帮助他们获取知识。

1.4 “在专业课学习中,授课老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情况,13.84%的学生感到“很注重、经常性”,61.25%的学生感到“一般性、内容不多”,有23.33%的学生感到“很少”,还有1.69%的学生感到“从来没有”。这说明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虽然有,但还不够,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课时紧,不允许教师展开更多教材外的内容,考试也不会涉及;还有教师的教学意识不够强,自身知识底蕴不够丰富,收放自如的能力有限等原因。

1.5 “你现在获得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37.2%的人是通过“阅读书报杂志”,31.64%的人是在“专业类课程学习中”,15.17%的人是在“人文社科类课堂教学中”,还有12.09%的人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说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相关知识的比例不低,图书馆应当是他们学习资料的主要提供者。

1.6 “你最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哪一方面的内容”,按比例高低依次是:古代诗歌占37.73%,古代历史占28.42%,古代文学占17.29%,古代哲学占11.85%,书法占3.14%,无兴趣不了解的占1.57%。说明学生从幼儿教育阶段到大学前教育阶段接触到的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代文学艺术作品相对较多,比较熟悉;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过中国古代史。对于与中医学有很深渊源关系的古代哲学知识反映出非常缺乏,是大学阶段需要重点加强的内容,不成“大儒”,将难成“大医”。

在三校学生的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差异,各校在调查中比例较高的选项有:长中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认为“系统丰富”和“较为丰富”的共有126人,占本校被测的54.55%;云中有49人感到“非常欠缺”,占本校被测人数的16.67%。“进入大学后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增加”的情况,湖中有93人认为“几乎没有增加”,占本校被测的31%。“在专业课学习,授课老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情况,湖中有118个学生认为“很少”,占本校被测人数的39.3%。“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云中最多,56人表示“非常需要”,占本校被测人数的18.67%。“你现在获得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的主要途径”,湖中有165人是通过阅读书报杂志,占本校被测人数的55%,长中有136人主要是从专业类课程中获得,占本校被测人数的58.87%。云中有8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无兴趣,占本校被测人数的8.27%。

2 以图书馆为主导,搭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平台

对于调查反映出的状况,是早已存在的,稍作搜索便可得知。同道们在担忧的同时,不断发出呼吁和建议,不少高校一直在努力,优化课程设置,尽可能地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等相关课程,加强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等等。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形成教育体系,全方位、多途径地培养与中医学相适应的文化素质。但以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为主体的体系构架,要彻底创新和改革,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冲突,在五年的本科教育中,同时要完成中医和西医二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学内容,课程科目多,课时满,有的学校甚至不得已将中医四大经典课程压缩,很多重要内容讲不深学不透,若要再增加传统人文课程几乎没有空间。那么,要努力弥补教育的缺失,除了对现有课程进行优化、教材改革、师资建设等,还应将着重点放在学生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上挖掘潜力。作为拥有诸多资源的图书馆,在学生课外学习活动中应当发挥应有的作用,搭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平台,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系统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为专业学习夯实基础。

2.1 图书馆的优势和条件

人文修养既是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学好中医药专业的重要条件。系统全面地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义不容辞。组织学生学习并非完全要求图书馆员站到讲台上去授课,而是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和手段,通过筛选、整合、加工资源,制作分门别类的“学习库”;组织开展各种综合学习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质,具有可操作性和良好的效果预期。

资源优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浩如烟海,孕育和熏陶中医学的不仅有哲学、历史、文学,还有天文、地理、社会、宗教、军事等。在教学计划中不可能设置大量的课程来学习这些内容,学校的师资也有限,只有通过课堂之外的学习来补充和提高,这些学习资料在图书馆大多都有馆藏,并且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补充和建全。信息载体的多元化,如图书、期刊、视频、图片、课件等,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在问卷调查中,40.81%的学生是通过阅读书报获得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反馈出图书馆资源是满足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源。尤其是近几年专业公司开发的学习视频库,如《超星名师讲坛》、《网上报告厅》等,其中很多国内一流专家学者的讲座,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聚集所有,视频库却足不出户就能接触到高水平的教学,应将这些优质资源整合为我们的网络课程内容供学生学习。

网络和信息优势:每个图书馆都有自已的局域网,所有的馆藏资源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检索入口查询借阅。图书馆本身作为信息中心,收集和信息是常项工作,图书馆在整合馆藏资源的同时,及时收集网络虚拟资源,信息传播最快。图书馆的信息管理职能要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优势和多功能:图书馆是学校最具学习氛围的场所,很多学校近几年陆续地建成新馆,功能全面、合理分区,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普遍设有书报阅览室、自修室、电子阅览室、学术报告厅、展览区、检索课教室、讨论区,以及专题研究室、书吧等,是一个综合的文化建筑体,在这里开展各种静态和动态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广泛效应和良好效果。

公益优势:图书馆的资源为全校师生共用共享,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可同在一室学习,跨学院跨专业的师生也容易在这里汇聚交流。图书馆应当充当起联系师生、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联系资源与需求者的纽带作用,即传统意义的“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图书馆开办各种形式的文化学习活动能惠及全校学生,信息传递最快,媒体手段最多,参与面最广,受众面最大。

2.2 图书馆搭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平台的主要内容

在图书馆网站上专设“中国传统文化自主学习平台”,其中的内容包括:

(1)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筛选出对中医药具有重要影射作用以及中医药大学生必需具备的知识内容,编成《中医药大学生必读传统文化推荐书目》、《馆藏中医文化书目提要数据库》等,放在网站上供学生查询,方便借阅,并且要求在校学习期间应当达到一定的借阅数量。在整理馆藏的基础上,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发现馆藏不足,进而有目的的补充。

(2)将不同载体的资源整合制作成一个个专题资料库和“立体化学习库”,开设网上学习课堂。以文献的种类建设特色库,如“中医文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专家讲坛视频库”;以学科内容建设专题库,如根据中医学的多学科内涵特点,建设中国古代哲学、历史、文学、诗歌、古代天文、地理、历算、古代军事等学习库,充分利用海量的互联网资源,通过图书馆后台的搜索、整序、链接,以专题目录网提供给用户,各取所需;汇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网站”,方便浏览。建设网络考试题库和考试平台,随机组卷考试。

2.3 图书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学习活动

配合网上自主平台的学习,图书馆要尽可能多地开展专题读书活动,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检验学习效果。如“读名著,品中医”活动,将作品中的有关疾病知识、医林人物、养生防病等内容挖掘出来,譬如读过《红楼梦》之后找出其中的中药方剂和药名,并分析处方用药时的人文意境;读过《三国》之后联系思考周瑜、曹操、华佗等人物情节中的中医药治病知识;在唐诗中学习中医药知识;读《孙子兵法》等联系想象“中医方剂君臣佐使配伍、用药如用兵”等战略思想。通过品读文学作品,不仅能直接学习到古代医学知识,还能充分感受到“医艺同源”和中医药学的多学科背景,彰显出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

围绕中医古典医籍开展教学辅助活动。以中医四大经典为代表的古典医籍是中医大学生的必修课,其中孕含的医理医道和文字的音韵美是中华文化的高度结合,对经典的熟读熟记也是学好经典、用好经典的基础,图书馆联合相关的教学部门组织开展围绕经典的课外活动非常有意义,如经典条文、段落的诵读比赛,知识竞赛、书法比赛等等,加深、加强学习的效果,学生将受益终生。

图书馆专辟宣传栏、文化墙展示传统文化的内容,适时更新,使人们一进入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就能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氛围。还可通过馆办刊物、举办讲座、学术报告、读者报告会、展览会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2.4 学习效果的管理和认定

目前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能够象选修课一样纳入学分制管理。自主学习并非自由学习,需要制定学习的范围任务,并建立考核机制。图书馆联合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将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学习的方式以自主学习为主,根据学生网上学习的时数和完成相关的测试情况、借阅推荐书目的数量、积极参加专题读书活动考勤、学习竞赛的得奖情况等,各项综合计算学分,自主性和规定性相结合,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数学中的传统文化范文2

关键词:中原本土文化资源 民间艺术 教育传承 美术教育 方法与模式 体验与创作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共同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4/2005年度重点课题《当代城市儿童美术教育与本土文化的传承》。相关的教学活动从2006年开始启动。鉴于课题前期所进行的教学实践研究工作情况。总课题组于2007年7月3~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青少年宫举办了课题中期成果研讨会及师资培训。

我作为子课题组成员有幸随同郑州西雨绘画艺术中心的近十名子课题组成员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展出了河南地区子课题组中期教学成果。会议及培训宗旨在于倡导鼓励儿童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以积极的学术实践探讨普及推广儿童美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理念、方法和模式以及课程设置与实践,推动儿童美术教育在国家文化遗产事业及本土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

通过对①美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互动、美术课程设置个案研究;②地域文化资源田野考察方法及其个案;③地域文化资源的调查、提炼与美术课程内容的转换;④从地域文化元素到美术教学元素;⑤配合培训,活动期间在四川省美术馆举办儿童美术展览;⑥各地区老师教学成果的交流学习,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传承。

河南地区课题组立足于河南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璀璨锦绣的中原文化为背景,结合当代的大众性、兼容性以及多元化的综合形式,以“新年祈福”、“少林武韵”、“梨园传承”、“水情土意――淮阳泥泥狗”、“木版意趣――朱仙镇木版年画”、“饮食郑州”等主题教学活动将传统文化符号、视觉文本纳入到当代的语言符号模式之中,尝试引导少儿美术教学,并为当前校外美术教育提供一种新的视觉和新的传承模式。在这里我将近两年来的相关教学探索回顾一下,以交流促进发展。

1、课题活动之:“新年的祈福”――与庙会的对话。“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不同的风俗习惯使渊源于各地风土习俗的民间庙会显现出浓郁的乡土地方特色,构成了各地丰富多彩的庙会文化。

河南地处中原,自夏商周以来,直至北宋一千多年间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时的庙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北魏时期,洛阳的关林庙会已成气候。到了北宋登封庙会已有万人规模时至明清,伴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河南庙会不仅数量上日益增多,规模也逐渐扩大,人们除了春祈秋报,求得精神寄托,同时也得到艺术娱乐方面的享受,商品贸易在庙会活动中更是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成为河南城乡民众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中国老百姓往往还把求生、趋利、避害等功利意愿寄托在种种被认为有神机的自然或人为事物上,对自然变化规律的适应,构成了国人的思维模式、精神信仰和行为方式的基本特征,形成了民间众多与节气、时令、气候、水土有关的祭祀、纪念、迎送等庙会风俗活动。信仰与世俗功利、意愿的结合,是庙会艺术的精神渊源。多重性的庙会文化内涵,对于生长在这种文化氛围内的庙会文化艺术来说,不仅是一种艺术价值理想,更是一种实际现象,各地庙会循节应时、随风入俗的现象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人情意味,其表现性和自然性的和谐统一,显现出存在方式意义上的文化性。

庙会的形成、形式多与民俗活动密切关联,存在方式的依附性表明庙会艺术的文化内涵与社会行为的广泛精神背景的交织,意味着庙会艺术的创造动机和价值意义,很大程度地直接缘自民间信仰和伦理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伦理文化具有复杂的礼仪规范和严肃的道德准则,它所确立的人生价值理想,既在尽性亦在尽善,由此,庙会文化艺术的内涵也因此浸透了旨在启蒙化育人之德行的伦理道德因素,庙会活动旨在表彰宣扬、圣贤风度、忠孝模范、善良品行、侠义行为等等。老百姓往往把民间传说、历史典故作为庙会艺术的造型主题,如:河南淮阳庙会太昊陵的伏羲、郑州城隍庙庙会的纪信等等。

同时我们注意到庙会艺术的内在含义还不能单纯归结为祈福、祭祀、娱乐等要求,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借助审美力量和群众膜拜方式宣道施教的物化,形式,活跃在中原民间各地的大小庙会,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还兼具认知、教化、传授、健身等多重功效。祭祀、社火、玩具等艺术形式不仅以其所表现的人文知识和审美理想使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对稚朴心灵构成的深刻影响,更为民间文化艺术的普遍认同和持久传承造就了心理基础。

庙会文化资源对儿童美术活动的启示:

1.1中原庙会中可借鉴的文化资源类型。

1.2庙会蕴涵着多种文化“基因”,能启发学生感知文化的多元性,体味本土文化的独特性。

1.3整和优质的庙会文化资源,组织课堂教学方法与途径。

①剖析庙会艺术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②分析对比不同的文化背景,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和学习空间。

课例展示(一):《欢腾中原过大年》

导言:“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各地都有许多独特的过年风俗习惯:逛庙会、办年货、贴春联、守岁、走亲戚等等年文化,这不仅仅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同时也能体现各族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独特的生活习俗。你想知道中原人是怎么逛庙会过大年的吗?一起来吧!

教学目标:

1:围绕春节民风民俗主题的探询使学生了解中原各地年文化的悠久及传统文化的魅力。

2:该课题使学生重点关注中原各地庙会文化的风俗特色和细节。

教学准备:

1:春节前预先安排学生在寒假对过大年进行照相、DV、文字资料、选购实物等不同形式的采风活动。

2:整理春节相关的图片、文字、实物、影像等资料。

3:学生工具:红色彩纸、剪刀、双面胶

方法:通过对春节相关的民俗民谣照片、文字等资料的整理,欣赏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用剪纸、绘画等形式来表现中原各地过大年的场景与习俗。

教学实施:

1:体验:安排在寒假中,针对中原各地过大年的风俗进行资料搜集,形式、照片、文字、实物不限。

2:资料汇总整理:通过赏析相关资料选择适合的二度创作的素材和表现形式。

3:作品创作:

(1)依据所选择的各个主题进行创作构思、构图。

(2)用剪纸、绘画的形式进行作品表现,侧重体现豫西传统剪纸质朴简约的特点。

教学成果:图片略

2、课题活动之“木版意趣”――朱仙镇考察活动与学生体验。2007年暑假7月26~27日,我们五百余名师生和家长一起来到位于开封县西南20余公里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基地,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进行体验。该项活动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一种自我反省,在尽到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家长参与到教学课程中,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在后来的反馈中,不仅是孩子,连家长也学到了很多,民间艺人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因为家庭的参与也促进了传统艺术的再生。我们这种传承模式,扩大了教育的影响,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影响社区,带动了社会对艺术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认知。

数学中的传统文化范文3

关健词:佤族 计数方法 几何知识 度量衡 熟语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佤族自然科学教育教学研究(09C0225)

佤族是跨中国和缅甸两个国家的古老民族之一,我国佤族人口较多,集中居住在沧源、西盟两个佤族自治县。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共有佤族35万多人,其中沧源约12万人,西盟5万多人,这两个县佤族人口约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50%。佤族主要居住地区约为东经99°~100°北纬22°~24°,在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怒江山脉南段舒展的地带。这里山岭连绵,平坝很少,故称为阿佤山乡〔1〕,古称“葫芦园”(《清朝文献通考・四商考》)。佤族过去没有文字,民族文化依赖于口语传承,影响着佤族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了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充分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学习了解数学文化,并将其渗透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学习。〔2〕我们广泛查阅一些有关佤族书籍,深入阿佤山寨,从佤族传统生活中的计数方法、几何知识应用、度量衡、熟语等方面进行梳理,希望对佤族地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一些资料。

1 计数方法

佤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平均海拨为1500米至2000米的平坝较少,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山区。他们对数学的认识长期处于常量数学的初期阶段,佤族人民根据生产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计数方法。

1.1 刻木计数

这是佤族先民使用比较早的一种计数方法。佤族没有文字,不得不用刻木、结绳等方法,作为表示数字或事件的记录方式。佤族的刻木一般用半寸或一寸宽长度不等的竹片,边上刻刀口以示意或记时日或记其他的数量。

1.2 算筹计数

佤族先民常借用作物种子、石子、竹、木和草段等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物品的凭证。这种计算方法沿用至今。据说,建国初期,一个佤族青年向人民报告敌情时,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把草棒,草棒的根数就是他所见到敌人的人数。

1.3 偶数计数

佤族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是按偶数的基本概念来计数的。《达赛玛的传说》中有这样一段:“他拿出一把蜡烛,在长老前额上点一对,每只手腕上各点一对,胸前点一对,两只脚上各点一对,然后把剩下一对点燃拿在自己的手上。”〔3〕暗示着佤族能用偶数来计数。这种以“对”来计数较大数目的方法使用简便,经久不衰,至今还在佤族地区中留存着。如每当佤族的重大节日,他们欢举在一起,摆长宴习,把一捆竹筷以“双”为计数单位,发放给乡民们,即“1双、2双、3双、4双、……”这样数下去,看起来是按基数词的顺序来读数,实际上是用偶数“2、4、6、8……”来计数的。

2 度量衡

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佤族创造了自己的度量衡,但比较原始,且由于居住的环境不同,村寨又分散,佤族度量衡使用的情况各地不尽相同。

2.1 度

佤族关于距离远近的表述较模糊。佤族先民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很封闭,他们对这里的地区地势山名、河名非常熟悉,当说到某个地点时,总是能在脑子里清楚地出现一张地图。所以他们在需要表示距离时,只要表明是哪个地点说就行了。有时他们也用副词和形容词来表示距离。如:远,佤语singāi(西埃);稍远,佤语nlai,singāi(若西埃);特别远,佤语gīad singāi(可西埃)。有时用太阳的变化来表示距离的远近,如以早上出来时太阳刚出来,到达目的地时,太阳已落山,来说明路程比较远〔4〕。

关于物的高低,往往用一竹杆高,一掌楼台作尺度来表示。

关于长短,佤族经常以人体自然关节作为尺度,有时使用皮索、牛绳、麻线等工具,虽然这些方法比较原始,但它是佤族丈量木材、土地宽度、建筑物、布匹等物时,随时随地可利用的天然计量单位。所以在佤族地区又是相当普遍的方法。

常用的计量单位

以上用来表示长度单位的量词,是佤族量词传统中最早产生的、生命力也最强,到现在有的佤族地区还在使用这类方法。如佤族传说中,有一位巨人是“人九庹脸九肘”,一顿能吃一箩米。

2.2 量

在佤族先民的采集、狩猎、战争、祭祀和生产中,集体合伙的生产方式最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对收获物的分配,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佤族便创造了箩、篮、碗、罐等早期的计量工具,量器各地又有所不同。

常用容量单位

换算方法:1刊=2箩=10盛=20半盛=30大筒=40小筒;1盛=2半盛=3箩=4小筒;1大刊=2大箩=1.2刊=12盛;1大箩=6盛。

上述量器因是各户所制大小不一,没有一个准确的统一计算的标准,量的单位进制有二进制、四进制、十二进制等,但估计收获量和分配物件时,它又是最方便易行的计量工具,于是到现在佤族人民仍在使用这些量器(具体运用在佤族熟语中说明)。

2.3 衡

佤族使用的衡器有土制的和来自傣制的两种。土衡器较简单,以直木条作杆,以小石块或铁块作秤锤,木条上面任意制上几道口子作为记号,中间系上吊绳,石块和分配或交换的物品分别吊在两端,这种秤法,也没有固定的单位,只作分配或借贷时称量的一个标准而已。来自傣族所制衡器有戥子和“石匕”两种单位。

常用的计量单位

现在佤族生活中,仍使用这些计量单位。如佤族结婚时的聘礼为:盐白三石匕,黄牛驮三条。

3 黄金比例在佤族生活中的表现

佤族服饰是为适应山区生产、生活特点而形成的,在式样和装饰上反映着本民族文化特色。明、清时期的佤族男女服饰是“青蓝布短衣裤”配“以红滕缠腰”。〔6〕近代佤族服饰崇尚黑色,男子服饰一般由包头、无领左衽短衣和短而肥大的长裤组成。妇女服饰可分为短衣长裙、短衣短裙、短衣长裤裙和短衣长统裙四种类型。〔7〕

佤族服饰的裁缝是以“手指为基本尺度的”,服饰的样子轮廓是衣长与裤长或裙长的比例为2:3;上衣胸围大体上相当于衣服全长的2:3;袖子是直筒式,袖子的宽与长度的比例为1:3;肩宽和裙围的宽度的比例为1:3。可见佤族服饰结构的比例关系大致有1:3或2:3。其中2:3是人类最完美的黄金比的近似值,而1:3正是2:3的一种补充。从视角的角度来说,1:3的比例结构也是很美的。

图案是佤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民间艺术珍品,他们的刀把上、耳环、头箍、筒帕、童帽等上都有几何图案,或花、草、星云、动物等的图纹。常见的有:三角形、方形、矩形、圆形、菱形、平行线、十字纹、万字纹、水波纹等。就菱形而言有两种,一是两对角线相等,二是较短的对角线与较长的对角线之比值近似黄金比0.618。

佤族服饰图纹中得出的这些结论,佤族变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格式塔心理学发现知觉活动本身有一种压倒一切的简化倾向。它尽量将外部刺激简化,以组织成各种最简化的形式,如简单的三角形、菱形、圆等。知觉之所以有这种倾向,有多方面的原因。从生物―物理层面上看,外部世界的物理力、化学力和生物的生长力,都具有简化式样生成的倾向,而决定大脑活动的皮层中生理电场内部力同样具有这个倾向,从这个方面上来说,内外是对应同构的;从心理―生理层面上来看,外部世界的简化式样本身是稳定的,而在人类的长期实践活动史,这种简化式样为它提供安全、舒适的感受,久而久之,简化的心理定式便生成了〔8〕。只要条件允许,知觉就化繁为简,在佤族传统文化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其次,从自然界层面上看,能领悟到更深层的奥秘。如向日葵的外形和树叶片间的角度;人的头至肚脐长度与人的垂直高度的比例,人的大腿和小腿的比例等都包含了黄金分割的原理。佤族在千百年的实践中,以人类自己为代表的比例形体最熟悉和亲切,所以,凡是符号这一规律的事物,自然而然使人产生美感和舒适感。也就是说,数学美学思想对佤族赋予了创造自己文化的灵感。

4 简单几何知识的应用

佤族先民早在3000多年前创造的沧源涯画中,就已广泛应用了简单的几何图形,虽然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专门记载,我们可从多面的事例和实物进行分析考证。

4.1 沧源崖画

沧源崖画目前共发现有15个点,1000多个图象,其中1个村寨、1条道路,75间房屋,187个动物,785个人物,还有35个各式各样的表意符号,表现了佤族先民狩猎、采集、战争、舞蹈和祭祀等多种场面。崖画中人物以正面律作图,由简单几何图形的组合而成:画个椭圆就是女儿身,画个三角形就是男子汉,加上粗粗的线条就是手和脚;短线是手,长线是脚,直线是站立,折线是行走,弯线是飞跑,弧线是起舞〔9〕……。人物中的头饰、耳饰、尾饰,以及使用的弓、驽、矛、盾等器物均用圆形、方形、内弧形、外弧形、三角形、短线等几何图形表示出来。较大较复杂的舞蹈,村落等的内容,采用“散点透视法”进行构图。崖画中广泛应用几何图形,画面很好地表现出数学的对称美、简洁美与和谐美,它可算是佤族几何发展史一个有力物证。

佤族地区的民居建筑、木鼓、瓜形棋、牛角棋,以及民间中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如编织、制陶、木雕、纺织、银饰等,不论是大物还是小件,都有不少的几何图形,特别地制陶工艺中,能利用慢轮的转动,使陶器表面光滑,应该说佤族也认识慢轮运动的轨迹是圆。说明几何观念大量地蕴藏在佤族人民的现实生活中。

4.2 齿轮

佤族早期就会进行棉花种植,为了脱棉籽的需要,发明了齿轮,制作出脱棉机,称之为“考干更”。“考干更”由“两根长50公分和两根35公分,直径约为5公分的木条制成长方形的木框。在50公分长的两根长条上端各挖两个小圆孔,加上两根小圆木,两根圆木并扰,两端各刻有4~5个齿的木齿轮[10]。这似乎暗示在很早的时期佤族人们已具备了将圆周作若干等分的能力。

上述的事例和实物中,表明早期的佤族人民不仅有了几何图形的观念,而且知道怎样作出它们,也隐隐约约地知道这些图形的特点,还应用这些基本几何知识加工工具。如制陶工艺、“齿轮”的出现,反映出佤族关于圆的知识更丰富一些。

5 佤族熟语中的数学知识

高尔基有句名言:“如果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那就不可能懂得劳动人民的真正历史”。佤族过去没有文字,许多有关佤族社会历史,风俗人情,典章制度、道德观念,以及生产活动中的情况和经验,为了便于表达记忆和传诵,都编成骈俪语,即佤族熟语[11]。据搜集整理的佤族4240条熟语中发现,有很多涉及数,他们有时用数来夸张,有时用数打比喻,在这里数的用途广泛。现从中摘录一些例句说明。

从这些熟语中,可见佤族人民善于用数来表述生产生活情况和经验,通过数的应用把事情精炼、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描述出来。例句中还夹有乘法口诀,如二个八、二个九、三个五十、五个一百等等。表明佤族在很早的时候就懂得了九九表,显示出佤族在四则运算中的另一个侧面。

通过深入佤乡山寨考察,查阅有关书籍,对搜集到的一些资料的初步分折,认为佤族因其所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只相当于初等数学的早期水平,内容相对零碎且贫乏,不具系统性,但注重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10]魏德明.佤族文化史[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页,第308页,第333页.

[2]叶立军.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3]王世雄.云南佤族民间舞蹈[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第223页.

[4][5][6][7]赵岩社.佤族生活方式[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7页,第29页,第96页,第97页.

[8]腾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85年,第341页.

数学中的传统文化范文4

1 他山之石――吸取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学美术教育的现实需求

传统文化对锻造人文素养、完善人格的作用不可小觑。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生态,并且难能可贵地有机统一、相互融合。古往今来,教育都强调“文道结合”,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培养道德品质,中学美术教育除了注重知识传播和技能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的熏陶砥砺道德品质、完善人格修养,实现对人精神世界的塑造。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传统文化积淀的精神财富则是取之不尽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中闪耀着崇高的人性光辉,胸怀、仁爱、诚信、修身、立志、廉洁、牺牲……这些美德都是传统文化的信仰,也同样应该成为我们锻造人文素养、完善人格的信仰。

传统文化对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大有裨益。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了哲学和艺术的结晶,在中医、科技、文学、艺术、教育各个领域积淀了无数令人为之倾倒的作品,其形态、功能、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状态,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财富。脱离传统文化的积淀空谈艺术修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人们欣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时,如果对《洛神赋》毫不知晓,则很难对画中展现的情节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进而体会其巨大的艺术价值,更无法进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同样,如果不了解“云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在古代建筑、雕塑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其代表的“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理念,那么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诞生也是不可想象的。传统文化和中学美术教育间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关系,是美术学习和创作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入更深的艺术境界。

2 传承发展――当今中学美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亟待加强

“重知识,轻素养”根深蒂固。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在提升人文素养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重知识,轻素养”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一是注重美术技能传授,忽视审美感受培养;二是注重美术形式学习,忽视文化底蕴积累;三是注重美术学科本身,忽视跨学科交流。这种局面下,美术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学生文化素质苍白、难以厚积薄发,因此,强化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汲取精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积累文化功底,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重洋轻土”一度普遍存在。毋庸讳言,当前我国中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重洋轻土”的现象,表现为大量采用西方的美术教学模式,侧重西方美术能力锻炼,比如绘画上过分重视素描、色彩(水粉、水彩、油画)、速写等西方画种教育,忽略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和形式。重视这些并无不妥之处,西方的焦点透视、解剖学、光影素描等能力的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妥的是厚此薄彼、“重洋轻土”。这种情况下,容易使人在文化意识尚且模糊的状态下,盲目追求“中西结合”,追求表面形式,忽视精神内涵,这对培养真正优秀的美术人才并无益处。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是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我们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拿来”得更理直气壮,避免陷入盲从和消极。

3 多措并举――立足传统文化土壤实现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升

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立一个兼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社会,在各个方面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将大有裨益,对中学美术教育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在优化课程设置上下功夫

课堂教学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可以考虑在中学美术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课程的比例,加大跨学科交流的力度,把优秀艺术作品引入课堂,充分利用课程设置的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广泛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欣赏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

3.2在创新教育模式上下功夫

美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可以让优秀的内容走进课堂,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美术馆,走进节日风俗、祭祀仪式,有条件的中学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行社会实践,到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实地考察感受,了解我们国家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进而进行保护和传承。同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和交流也是创新教育模式的应有之义,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也应相应扩展,发展充分交流、合作、激励的互动教育关系。

3.3 在搭建交流平台上下功夫

数学中的传统文化范文5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及对外交流的深入,外来文化正日益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尤为强烈,因而就目前针对艺术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成了不太好把握尺度的内容。就这一问题我们在此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希望以此找到问题的结症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目前设计专业学生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内容的设计项目时,少部分学生能较好的理解设计内容和设计目的,同时能比较主动的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素材,并进行相关市场调研,从而使设计作品表现得比较到位。而同时也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化元素的积累并不是很深入,往往流于表面的了解,因而设计出的作品效果肤浅,内涵不足,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体现,这样的设计往往是归于失败的。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文化归属感薄弱

文化归属感应是在文化氛围之内接受一定程度的熏陶后积累形成的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的青少年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对本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日益薄弱。哈韩哈日,欧美流行风是当下大多数现代青少年关注的文化趋势和热衷追逐得对象,多元文化的冲击慢慢淡化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思想中的地位,因而形成了上面所述的在目前艺术院校当中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游离感”,这种“游离感”的形成使学生对于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设计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往往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点到为止。

二、设计手法运用的模仿和设计元素的套用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陈汉民、靳埭强先生为代表的内地及港澳台的一批设计师将中国传统元素符号以极致的手法运用到标志、招贴、包装等设计项目中,将传统文化的韵味体现得深厚悠远,他们的这一举动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领域中的重新兴起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针对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设计主题的设计课题,在艺术院校设计专业中也在一时间兴起,大家都以“传统”为对象,但学生设计出的作品绝大多数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1)设计手法运用的模仿。学生在学习设计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对优秀的设计作品印象深刻,同时也容易在思维上陷入某一模式,因而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类似于”的作品,这些作品“依葫芦画瓢”,缺少个性,往往能从中看到某些作品的痕迹。这种没有经过借鉴、消化的一味模仿是难以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2)设计元素的套用。这一问题主要是学生对设计主题理解不到位,同时对于设计元素只知是“传统”而没有理解其出处、关联、寓意等,从而不能从深层次发掘出具有内涵的精髓,只是将元素直接搬用,照贴在画面中。同时也反映了艺术院校在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掌握,即自身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在教学当中能剖析案例,解读文化元素符号,旁征博引,给学生确立正确的赏析方法和思维方式;其次,在学生设计过程中教师能对其作品进行指导,这里所谓的指导是指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层面思考,避免学生流于表面的作品出现。因此,教师的把关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方式、敢于大胆思考,勇于创新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中国设计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与加强

设计史讲述的是设计发展的历史,中国设计史主要讲述中国自原始社会人类使用工具开始自近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的设计,顺着其发展的脉络可以清晰的看到优秀文化绽放的光芒。因此,中国设计史是我们接触和了解中国优秀设计文化的开始。

目前全国各类艺术类院校均基本设置有中国设计史方面的教学内容,目的是加强学生对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优秀设计文化的了解,培养理论修养和鉴赏能力。

但是,随着设计史课程的结束,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课程结束后一段时间,学生基本对课程的内容没留有太多的印象,以至在接触专业课程后进行相关内容的考核时发现基础的理论知识已基本被淡忘,这其中是教师用什么样的教授方法提起学生学习中国设计史兴趣的问题。中国设计史理论教学给学生的感觉基本上是比较枯燥无味的,所以教师应当要尽力避免用“填鸭式”和“照本宣科”的方法来教授课程,那样的方式导致的结果只能是“老师完成任务,学生印象不足”,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

2、专业块题教学中对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设计专业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理论内容的掌握与设计的结合在专业学习中会体现得比较突出,因此,专业教师应当在设计该项内容的课题时可侧重某一类内容进行设定,比如以具体造型元素方面的如“剪纸”为主题来进行设计,整个课题必须以“剪纸”图形为主体,在相应的设计项目中均体现出来;以传统文化引申语意内涵方面的如“道”为主题,从字面中充分发掘文字内涵,将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内容提炼出来,这些内容有可能是具象的也可能是抽象的,比如“仁”、“礼”、“义”、“智”都可以从“道”中引申出来,这是一个可以拓展含义的文字,是抽象的。当学生可以从类似的块题设计中自觉的调动手、眼、脑来收集、了解、分析与主题相关资料的同时,他们已经在学习中自觉的探寻中国文化的根源和了解文化的发展了,这对学生提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修养和知识的积累是不无裨益的。

3、“走出去”与“请进来”

设计专业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知识的积累并不局限于书籍和教师教授的内容,在艺术院校中,“采风”是很好的“走出去”收集第一手资料的途径。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有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这些文化艺术有些被发掘出来进行了整理展出,有些则隐匿在民坊间,需要通过影像资料和写生、文字记录等方法去深入收集。

每个学生看待同一事物可能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即使是同样的元素符号在不同的学生处理应用后会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这正体现了学生学会透过事物的表面深入本质的过程。

再则,“走出去”不仅仅是走入民间,还应当是走入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即所谓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大部分是理论知识,课堂设计过程中表面的、抽象的、唯美的、自我的东西比较多,这些设计大多经不起社会应用实践的考验,学生一旦接触到具体的设计项目时往往会手足无措,或者即使设计出来了也难以达到客户的要求,与实际脱节。因此,鼓励学生在有所积累的前提下到实践中去锻炼提高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如何应用到实际当中的途径。

数学中的传统文化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校加入到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行列,并且越发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然而,因我国传统文化年代久远、内容较多、深奥复杂,美术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分布零散、形式单一,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应加强实践探索。

一、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旨在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来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加深美术积淀,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在其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应确保课程结构合理、均衡,全面贯彻美术课标中的要求,深入研究。参照针对美术教材的调查统计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教材中的总比重应为25%左右,这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还能确保教材结构分布合理。另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开发模式,这是由新课标以及学生自身特点共同决定的。创新模式是指应自主创新,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补充与适当创新;整合模式是指将美术课程与音乐等基础课程进行全面整合;调试模式是指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编排等应进行调试。其中课时安排主要包含单个课例和主题单元,对于单个课例,应参照学校要求,联系学生的掌握情况,提炼个别内容,利用一节课进行讲解。为确保美术知识结构的统一协调,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例如,剪纸单元。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应严格参照学生的实际特点,对于掌握难度较大的内容,应适当降低难度,有时也可将其删减;对于简单内容,应尽量缩减课时;选择模式是指从其余美术教材中适当选择。

二、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实践

1.实践策略

首先,加强理论研究,若想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小学美术教材中,这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大力充电,广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其次,教师应借助现代教学手段,还原传统文化。因传统文化距离当代较远,且深奥复杂,外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较少、认知水平不高,长此以往,将会出现厌烦感,削弱学习兴趣。然而,信息技术可全方位展现传统文化,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例如,在《青花瓷》赏析课程中,教师可先播放青花瓷这首歌曲,创设美轮美奂的教学情境,讲述相关历史典故,以此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青花瓷,刺激爱国情感,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最后,合理设计学习卡片。为便于学生构建文化认知框架,有助于课后巩固复习,应合理设计学习卡片,学习卡片中应包含传统文化的基本信息。

2.实践效果

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均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美术课程,还有一部分学生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创作,只有很小一部分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美术课程具有难度,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作品,教学效果显著,不仅能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提供内在动力,还能提高资源建设的影响程度。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尝试,广泛搜集各种资源,综合加工,全面处理,这有助于文化知识的积累,并能增强科研反思力。通过光盘刻录,将科研成果进行存储,还可借助网络信息资源,构建平台,便于研究成果的分享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长河中的璀璨之星,它深深影响着世界文化。因此,在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应有效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合理筹划,适当结合传统经典与当代元素,课程设计应别出心裁,贴近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