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高三历史复习 应用
如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因为它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和传递速度,还能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引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对教学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很自然地寓教于乐,进而增强学习效果。高三历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三尤其需要使用这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融合多版本的教材,扩大高三历史教学的容量。
高三历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课堂容量大,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三个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穿、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选修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由于教材版本的不同,知识点不能面面俱到,需要补充的部分内容,如果仅靠老师课上的口头讲述,学生就很难有直观的认知和理解,这样的课堂就会毫无生气,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佳。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其他版本教材的部分内容展示出来,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具有直观性,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反馈。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使学生全面了解知识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由于历史学科的过去性、客观性等特点,有些内容难以用语言讲清楚,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很难突破。然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课件,则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进而加深理解形成记忆。
例如必修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一课,讲到隋唐时期曲辕犁出现,便于调节犁铧深浅。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即使使用图片教学也是静态观看,记忆效果不佳,如果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将《耒耜经》上记载的“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动态效果,就能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其清楚地记住曲辕犁的进步之处。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提高他们宏观把握历史的能力。
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而以往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根据高考的考试说明,简单地将考点罗列,学生很难理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在复习背诵时费时费事费力,记忆不准确。如果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制作成课件,并将知识结构图示化、形象化,边提问、边归纳,不仅能加强知识点的识记,更能通过知识结构图明确彼此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宏观把握历史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复习必修一《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时,由于人民版教材将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和中国军民的反抗分成两课时进行,学生不能很好地将侵略和反侵略事件对应上,如果用多媒体课件以画数轴的方式将各大历史事件展示出来,这样既系统地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节省课堂时间,又使学生加强对近代中国史的宏观感知,深切感受到历史的体系性、整体性和延续性。
两条线索:①列强不断入侵;②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又如在学习完必修三第三专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我利用表格的形式把本专题的重要知识点归纳出来,包括不同阶级、不同派别、不同学习内容、不同特点、不同实践活动和不同的学习层次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异同点,从而归纳总结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与救亡相结合的、由浅入深的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归纳总结,学生感受到近代国人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习热情,对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表格如下。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历史解题方法和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增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所以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堂课”的方式容易忘记,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容易记住,只有真正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解题中,才能理解。
使用多媒体技术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进行分类,从这两种题型中找出典型进行分析。选择题部分,可以先用EXCEL统计学生答题选A、B、C、D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习题的讲解,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原题,然后将其中的关键时间、关键词等重点显示出来引导学生抓住解题的关键,随后展示同类题型加强训练,加强学生对该类题目的熟练掌握。解答材料题时,使用屏幕投影显示材料,在重要的语句下划线或是闪现,从材料的出处、材料的段落大意或是材料的重点语句等各方面信息的总汇,准确提取材料中关键的有效信息,正确答题。或者也可以将个别学生的答题结果挑选出来,作为典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在发现别人问题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失误并加以改正,这样既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可在此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材料解析题的答题训练比较适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
总的来说,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直观又增大课堂容量,可以及时进行反馈,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2
一、结合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PBL教学模式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问题构建。要是所设置的问题的开放性不高,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结合根据历史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改的要求,创设相应的问题。并且教师的问题应该保证开放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够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思考和探讨,是学生通过类比发现知识之间的不同之处。很显然,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历史知识。比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第一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采取PBL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创设问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和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相关,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比如“不同的地方,风俗习惯也会不同。大家可以分别说说各地的风俗吗?”这个问题具有很高的开放度,同时还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结论,比如“回族人民不吃猪肉”这个风俗。在学生讨论完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相互探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过程,从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创设了相应的问题之后,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不然就使得问题的创设失去了真正的意义。PBL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对教师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负责组织和协调,帮助学生探究所创设的问题。同时,在学生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主动参与进来。如果学生在讨论中遇到问题,或者对某些方面不太理解,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使学生的探讨过程变得更加高效。比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中第二章“追寻生命的起源”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命是从何而来”这个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进行提问。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生命通过演化而来,教师就可以接着问“此演变过程是怎样发生的”。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事实上融入了这部分所要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对产生了学习兴趣。同时,教师根据这一点,进行问题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三、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历史;高考;知识点;连接点
从历年的高考大纲,验证高考过后的逐年试题,我们得出一个不争的结论:学好课本,课堂上讲好课本,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课本知识的纵横相交叉的知识点、连接点,是学好历史,考好历史的基础。为了以后的教学工作,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新课程的新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学好高中历史紧扣课本探索新知识的重要性。
1. 高考试题全面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在新课改下,共有四个版本的教材,这就意味着,教材只不过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依托,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教材这个依托,紧紧围绕着课标,实现三维目标。而新课程下的高考试题,完全体现了这一理念。具体表现在:
命题虽然以教材主干知识为依托,但无论是选择题的题干,还是后面的主观题,都大量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这些材料有的是以教材作为切入点,有的完全脱离教材,考察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甚至逻辑推理能力。这些材料所考察的知识,仅仅依靠对教材的死记硬背是无法应对的。如2009年宁夏高考试题选择题的第26题中“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就是以教材中的“均田制”为切入点,但又高于教材,需要学生对教材知识“封建土地所有制耕作方式”进行迁移。
2. 注重基础知识考察,中等难度题为主
但对纯知识的考察较少,更多的是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与其他课改地区的试题相比,宁夏卷试题的难度还是明显偏大,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且都不易得分。选择题偏难,如28题总觉得和历史关系不大,也不知如何下手。主观题阅读量大不说,甚至是超纲,如主观题的四个选修题中,44和47两个题都是超纲的。
3. 加大试题的思维含量
只有准确理解题干材料,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如选择题25题中的“公天下”的理解,如28题的“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的含义等。如果理解不好,就会作出错误判断。尤其是28题,更是难解。
4. 不回避热点
如出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索马里海盗、新能源、人大选举法等热点问题。而且对周年热点问题也不回避,如2010年是年70周年,如2010年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60周年等等。这些热点,在试题中都有所体现。
5. 加强同高校知识的衔接,体现了高校选择人才的标准
这有可能也与命题者有关,高考命题者大部分是高校教授,所以在命题时难免有所倾向。但毫无疑问,对我们的学生无疑是极大的考验。
6. 突出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
如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往往作为材料题取材的重点。这也是新课改的一个趋向和目标。
7. 注重对史学方法和史学研究的考察
如加强对什么是直接史料、什么是间接史料,如何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等历史研究方法的考察等等。
针对上述高考试题的特点,加强复习策略:
(1)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大量引入新史料,新观点,逐渐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能力、解题能力、思维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积累。
(2) 在夯实教材基础的同时更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现在的高考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3) 由于新课改是以课标为基准,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做好“加减法”,找好“交并集”,即对四个版本的教材加以整合,对“交集”部分加以重点讲解,对于“并集”部分适当的加以取舍。
(4) 打乱教材板块的结构模式,按照通史的顺序重新梳理教材,并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加以整合,梳理好三册必修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基本的史学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更直观、更形象、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5)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实事的变化不断加入热点问题,如3月4日至3月14日的“两会”问题,无疑是今年的热点。在“两会”中,代表们所提出的一些重要的建议,如教育、医疗、住房等涉及到民生的重大问题,都可以引入我们的课堂,加以讨论,甚至可以和历史中的相似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如3月11日日本的大地震问题,可以涉及到核问题,环境问题,地质问题等。另外,不要忽视周年问题,如今年是100周年纪念,无论台湾还是大陆都将以各自极其重要的方式加以庆祝,这也是无法回避的热点,以此为切入点,可以设计出关于近代中国求民主、关于、关于两岸关系、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等等重要的问题。
(6) 挖掘教材隐性知识,抓大放小,总结规律,同时加大练习,向40分钟要效率。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4
一、做“运筹帷幄巧预设”的将军
如果课堂是千军万马的部队,那么教师就是一名指挥作战的将军,他不仅要纵观全局,还要知己知彼、运筹帷幄。只有这样,才能有获胜的把握。首先,灌输思想意识,明确早读的重要性。“一日之际在于晨。”高一文化课有9门,历史课一般一周只有3课时,这就需要早读课来弥补课时的不足;高二文科班选修历史,成绩要纳入高考,而理科班即将进行小高考,且理科学生又不擅长背书;而高三就需要早读课来备战高考。因此,每周一次的早读课必须要合理利用起来。叶圣陶先生说:“须在心与眼之外,且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其次,改变“早读无味”的现状,增强早读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搞好早读,争取历史学习的“第一时间”,内容和形式要求“新”、求“好”,最好有“层次感”。只要有兴趣,学生读起来就会有声音,脑细胞就活起来了,书本知识也就能理解,知识也就容易记住了,良性循环也就形成。最后,加强早读指导,明确课堂任务。早晨的校园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然而有些教师就像过去的私塾先生一样,很威严地说:“读书!”学生戒于教师的威严,虽然在读,至于读什么、怎么读,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活动,应在每次早读课前一天就安排好早读课的任务,如复习某一旧课内容,朗诵某一目录提纲,背诵某一新课知识等。这样,让学生有的放矢,有目标可寻,学习效率自然也提高了。
二、做“竹影扫阶尘不动”的仁者
教师仅仅把自己定位于“将军”是不够的,他更应该“任其竹影飘摇,悄然隐身,淡化自己,做一个静静的倾听者”,充分让学生享受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乐趣,自由地进行探究学习,主动获取知识。一是“背诵默写”式。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要确立每节晨读课的目标,且不能好高骛远。常规做法是背诵上完的新课知识点,即早读课前20分钟学生自由背,后10分钟由教师监督默写,默写10道题,每题10分,默写必须满70分,不到70分的同学要到教师那里去重新再背。鉴于学生一般都比较害怕去教师那里背书,所以早读课时他们基本都能有效地背诵。二是“朗诵目录”式。目录是对一本书或某一专题内容的概括和总结,简洁扼要,符合现在考试要求。教师要告诉学生就目录边读边背、边背边想,想此目录在书本上的相关知识点。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目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生一读到此就想到分封制、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等;看到第三课目录“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立刻就能想到汉到元每个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由于目录较固定,同学之间提问起来也较为方便,能得心应手地提问对方,学生也比较能产生成就感,所以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加学生读书的情趣。三是“齐声朗读”式。
此种方法通常为预习课文时和学完课文后整体感知性的两种朗读。学前预习朗读,即选定书中某一特殊重要的段落,如像启蒙运动的影响等(这种段落一般很重要,但较难以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学生的这种朗读,可以了解将要上课的大概内容,还可以培养一个班集体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后感知朗读,此种朗读主要是尝试读学案(学案是每一课的知识剪辑,大家同步),一张一张地读、一课一课地读,直到读出理解、读出味道、读出感觉。方式有多种,贵在教师要善于总结,找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新课改;选修课程;教学理念;合作学习
传统教学依然是应试教育,为了得高分,往往只重视必修课程忽视了选修课程,只是笼统地勾画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新课改要求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选修课程的教学也应该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重视选修课程。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谈谈有关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要实现从必修课到选修课教学理念的转变
高中历史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选修课程在于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理念是不一样的。
选修课的教学理念应以学生的“学”为主,要使学生借助必修课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来选择性地学习,以发展自己的个性。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选修课应该让学生自己“学完”,而不是由教师来“教完”。教师只有真正进行这样的教学观念的转变,选修课的教学才能真正变得有价值、有意义。例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这节课时,先让学生通读教材,把握好教材的脉络;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通过谈话法、问答法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特别是在学习了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这个内容后,我进一步将内容拓展,提出“面对经济危机为什么美国未走上法西斯道路”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从政治、经济各个角度阐释了自己的观点,这样教学既拓展了学生思维,又将必修知识与选修知识联系起来。
二、教学目标要有选择性和侧重性
选修课的教学不能像必修课的教学那样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选择性和侧重性。所谓选择性是指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合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学习能力。即尊重和突出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习愿望,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注意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空间。这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理念,也是设计、构拟选修课程的初衷。重要目的是强化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培养学生有特色的学业素养和人格特征,使不同的学生发挥各自的才华和特长,获取多样化的成功。例如,我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在六本选修中选择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这两本,一方面学生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容易调动积极性;另一方面在高考中也比较容易取得较高的分数。
三、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
由于选修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选择性的学习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因此,在具体教学时应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只有在课堂上充分保障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才能充分地加以运用,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新课改下突出的是能力要求,特别是在历史材料方面提取、理解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不断练习,所以在历史选修的教学中我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选修课本就是材料,我向学生提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经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最后归纳总结。例如,在学习“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一内容时,让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然后学生叙述珍珠港事件,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中的材料,引导学生提炼出珍珠港事件的影响。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教学目的明确,学生不仅很轻松地学到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能力。
四、要努力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究和讨论
在历史教学中,特别是选修课课程中,讨论是经常用到的学习方法。探究和讨论是一种重要的历史运用能力,它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学习精神,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把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向纵深发展,真正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
2.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延伸拓展
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我们应经常引导学生对那些散乱而又有内在联系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并从中进行纵横联系。找到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恰当地进行拓展延伸,不仅有助于把握知识的脉络,对历史知识更清晰,而且这将大大拓展我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会大有裨益。
3.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总结学习成果
新课改倡导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养成相互交流的习惯。一方面可以增长知识,丰富自己,另一方面又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多角度的看问题。
新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当前教学的重要内容。能否适应新课程理念,历史选修内容关系重大。而当前选修课程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历史选修教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钻研教学,利用新的教学思路和理念,把选修课程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6
所以,历史课本上的目录是极为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透彻地理解历史教科书中的具体内容,理清历史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抓住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另外,通过分析目录,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换言之,抓住了目录,就抓住了历史知识的主干,抓住了教学与学习的主线索。
然而,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基础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最大特点是“零散”,零零落落的知识点似乎都知道,但是却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知道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所掌握的知识像“散落的珠子”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找到一根“线”把“珠子”穿成串,把“沙子”归成陇、编成队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到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教会学生看目录。拿到一本历史教材,看目录,做整体上了解,这样就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基本线索。比如《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旧人教版),除第五章专题介绍近代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与阶段划分无关外,其余四章的目录就明确标示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四个阶段,依次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世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从节题上看,第一章包括两方面内容: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及其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早期殖民活动;第二章包括三方面内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到来、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第三、四章均包括资本主义发展、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列强的殖民扩张和争夺四个方面的内容。综合分析四章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世界近代史的四条基本线索:资本主义发展史、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民族解放运动史、国际关系史,其中第一条线索是起主导作用的,体现历史发展进程本质的主流,因此说,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我教学生在每个章节前后进行总结时一定要看目录,通过分析目录中章节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时间的联系来整理知识。然后再把目录逐个展开,从整体到局部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一是要让学生先抓住主干知识,二是要总结归纳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常常让学生在给出的时间内归纳一节课的要点,尤其是在新课讲授前对上一章的内容进行整体介绍和归纳,新课全部完成后再对整册书做归纳总结。这就是“找线串珠子”。比如在《世界近现代史》的教学中,在整个近代史内容学习完之后,我采取的是在一条“时间线”上把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壮大、成熟四个阶段的知识和内在联系“画”出来的办法。先是给时间让学生们自己“画”。一开始学生们都很懵,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画的是五花八门。然后我挑出画得好一点的,逐个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比较后互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规范的给予表扬,不太理想的给予鼓励。最后我把自己做的“画”在大屏幕上一笔一笔地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画在出来,又在每个阶段内进行知识分类汇总,找出不同阶段的历史发展的具体特征。这样学生们轻松愉快地形成了小专题、大综合,核心知识体系得以完整地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