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草原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范文1

艺海斑斓,舒展草原文艺优美画卷

千帆竞秀,百舸争流,我们的思绪在科尔沁草原上安代的顿踏和密林深处生命的朴实与宁静中驻足;洗尽铅华,余音绕梁,我们的心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和古朴的民歌荡漾。乡音俗语的风趣,诗情画意的熏染,这是艺术之花的绽放,这是草原文化之风在绿色大地上的普惠。文化节从草原文化理论研究、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文艺精品创作和地方特色文艺作品展演等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展示展现了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实践中民族文化建设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我们舒展了一幅优美的草原文艺画卷。

《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展览》于6月27日在内蒙古博物院开幕。此次展览将28幅大型历史题材油画与100余件(组)出土文物相结合,对比展现匈奴与中原的不同文化风貌及文明碰撞、交融的历史,油画的丰富性、感染力与文物的真实性、实证性相结合使展览更具观赏性与说服力。将油画展与文物展相互印证与说明,是文物展览形式的一个有益的探索,也是此次展览的最大亮点与创新。其实,整个文化节中,从草原文化节开闭幕式简约而经典的形式,草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化与发展,舞台剧创作与市场化的对接,乃至灯光、舞美的调试与设置等无不显现着创新的痕迹。创新是艺术永恒生命力的源泉,创新是保持草原文化节清新形象的保证。乌力格尔主题晚会在充分表现蒙语说唱艺术的同时,配以音乐、舞蹈等,经过重新组合,使表现形式变得鲜活,表现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体现了这一古老艺术的融合力和艺术张力,为我们拯救和传承这一艺术形式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鄂伦春自治旗将展览与演出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参与文化节的自觉与自信,也使草原文化节展现民族文化更加多元、立体。

7月2日晚,《“聆听草原”——马头琴专场音乐会》在乌兰恰特上演,万马奔腾的气势,风吹草原的,沙场秋点兵的肃杀,春回大地的生机,在鼓、筝、口琴、钢琴等乐器的配合下,辅以华丽多彩的灯光背景,马头琴以其独有的民族风格,让所有的观众感受一次心灵的震撼。作为民族乐器,马头琴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将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作品集中展示在一场音乐会上,通过独奏、重奏、齐奏、合奏等多种表现形式为我们展现了马头琴独特的演奏风格、技巧和方法,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让我们的思绪如流云般在草原上徜徉,仿佛看见了牧民与草原一起沉醉在蔚蓝的故乡。一朝展示百年功。文化节所有活动都注重高雅的文化品位和健康的文化追求,都经过精心的筛选和反复的排演,饱含着各项目组工作人员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今年展演的4台入选剧目是从29台申报剧目中筛选出来的,与往届相比,参演作品无论是在舞美、音乐的制作上还是戏剧性的体现上普遍有了较大的提高。经典民歌演唱会选取具有民族、区域、体裁和题材代表性的民歌作品40多首,经过近一个月的排演排练,全面、真实、生动地集中展现我区丰富多彩的民歌艺术,展现了民间艺术强劲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精彩的内容让人回味,而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则体现了草原文化节组委会对于繁荣我区文艺创作和提升文化惠民质量与水平的长远考虑。本届草原文化节对于适合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牧区演出,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进行了集中展演,既为了调动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了检阅服务基层、服务农牧民的实力和水平。小戏小品优秀作品展演在考虑地域特点的同时兼顾蒙语创作,共筛选了2010年以来创作的新作品15部(汉语7部,蒙语8部),由14支基层乌兰牧骑和剧团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魂牵梦绕二人台”精品晚会通过传统二人台经典、改编二人台经典、新创二人台优秀剧目的巧妙结合,融入现代创作理念,利用现代舞台表现手法,多方位、多角度地将二人台艺术进行展示,是这一艺术形式的一次大检验、大练兵。

艺术之花,只有绽放在人民大众的土壤上才能更加清新芬芳。文化节精美而丰富的节目,为全区各族群众献上了文化的盛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直接观看剧(节)目演出的观众达到1万人次以上,而观看展览、电影的群众多达60万人次,通过优秀剧(节)目巡演和展播,文化节将惠及全区大部分各族群众。

硕果累累,彰显宏观政策引导活力

草原文化范文2

一、用纪录片的真实,激发对草原文化最深层次的思考

纪录片:纪录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没有缝完的蒙古袍》中,娜仁图雅由于坚持手工缝制的传统,使得服装公司因没有经济效益而解体。当要缝制一件凤袍时,有着城市生活气息的女儿与老一辈在观念上有明显的不同:女儿认为机器缝制的更快,而母亲仍然坚持一针一线的手工缝制,认为传统 “手艺”才更能显示蒙古族妇女的贤惠与才智。

草原文化的传统因素与现代的碰撞,激发着人们对民族文化意义和历史积淀下来的人文财富继承的深深思考。此时,历经岁月磨砺、两鬓斑斑的老人们,就是最无可替代和急需“抢救”的瑰宝。

用影像纪录下本民族的和草原化的生活、思想,就是用现代的技术手段赋予草原文化传统因素以永恒的生命。草原纪录片需要在城市化中保持最原生态的民族传统,同时走进那些远离草原的城市居民的视野和心田。在城市化中,我们需要用心地去纪录这些可能正在消逝的传统。

纪录片:纪录传承与变革的碰撞。《蒙古马的故事・白音锡勒的希望》新型锡林郭勒马带来了蒙古马的希望:蒙古马与纯血马融合,同时具有两者的优点,不仅身材高大,而且善于长途奔跑;同时,发挥了现代马业的经济型特点,解决了牧民养马收益不高的问题。蒙古马的发展也离不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因素,我们应当借鉴世界马业发展经验,推动中国蒙古马的产业化发展。

纪录片真实地纪录了文化传承如何适应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发展,并彼此融合,用直观和丰富的信息拓展了思考的深度。草原纪录片展示了牧民与城市、牧民与市民的微妙关系:虽然远离城市,但城市化的影响已经渐渐渗透。可以说,草原纪录片也正在纪录和思考着城市化中的草原和城市化中的草原文化。

纪录片:纪录最质朴的民族之美。《蒙古马的故事・寻访牧马人》中,有倒贴1000元也要养马的牧马人,只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蒙古马。《蒙古马的故事・布和额尔敦的事业》中,有主人公对他家有功的马的祭祀场景,洁白的奶食抛洒在天空和大地,带去的是牧人的思念和感恩。马儿被葬在水草最丰美的地方,马头面对着家里的蒙古包,永远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获 2012年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社会类最佳短纪录片奖”的《阿妈的宝贝》中,苏米雅阿妈搬到城镇居住,孤单而又先天不足的小骆驼被阿妈带到城市定居,对小骆驼像孩子般宠爱,展示了城市化中牧民对于草原文化的一份执着与坚守。草原纪录片记录下了草原人最为质朴的民族之美。

纪录片:纪录最自然的和谐之美。《大河套》中,河套地区在改革开放后实现了“人进沙退”,诞生了世界第一个“草方格”治沙奇迹,成为沙漠绿化的典型和沙产业创新的模范。美丽的黄沙古渡、响沙湾等,也以迷人的姿态带给草原人无尽的欣喜和希望。

草原纪录片的很多画面都洋溢着自然和谐的美景,蓝天、白云、绿草,纯净的原野上是自由的草原人和草原精神。天人合一般的和谐之美、身心相融般的和谐之美、情景相合的和谐之美,都在草原纪录片的画面中蕴含、显现、升腾。

二、用纪录片的真实,推动草原文化在更广的范围的发展

(一)培养受众,让纪录片走进学校、社区、机关。郭雨桥,内蒙古文联作家,中国十大文化守望者之一。2009年,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行走内蒙古各地之后含泪说:“文化消逝之快让人伤痛,有些东西再也找不回来了。”东乌珠穆沁旗的一位老人对着镜头说:“多拍几张照片吧,再过几代人就不会做了,我要把照片放大,让将来的孩子们知道他们的老奶奶是会做奶豆腐的……”

当养马的人越来越少,就连马鞍也成为牧民家中一件最值得炫耀的纪念性“工艺品”时,当进入城市定居的草原人越来越多、民族的传统和元素在生活中越来越少时,当老一辈牧民的记忆也越来越少时,我们迫切需要让城市人知道真正的蒙古族牧民是如何生活、养马、放牧的。这种鲜活的、真实的细节只有纪录片才能客观而又有思想性地保存下来。所以,在电视栏目中、在学校教育中,要重视培养人们对于草原的感情和感性认识,草原纪录片以其诗意的画面、悠远的音乐、现实的故事充当了有效的载体和教材。

学校中可以开设草原纪录片赏鉴课,在课堂欣赏之余,让学生讨论、写作、演讲,发挥草原纪录片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的特点。以社区为单位欣赏后,可以开展重温牧民生活、帮助牧民解决困难的活动,用旅游、志愿者活动等直接支持牧民。机关干部欣赏后,更能激发深入牧区、深入基层的工作热情和思考。

草原纪录片就如同一份草原文化的生命之水,让草原文化的传统、精神和希望在草原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永葆青春的活力。草原纪录片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在于欣赏者、爱好者的数量。受众的培养,要从学校抓起、从青少年抓起、从市民抓起、从公职人员抓起,受众越多,草原文化的影响也就越大。

(二) 发现人才,让民间有志于纪录片创作的人士脱颖而出。纪录片的重要特点就是其现实性与社会性,这就需要激发社会参与草原纪录片创作的热情。要通过设立和推荐人们参与草原纪录片评比大赛(如中国草原纪录片大赛),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优秀的草原纪录片要通过电视、网络的播放平台大力进行推介。

一个成功的案例是2013“青春的纪录”――环太平洋大学生微纪录作品大赛。大赛在北京启动,两岸四地高校的学生和海外中国留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纪录青春,成为中国青年纪录片史上的盛事。参赛作品由参赛者本人参与创作,优秀作品参与展映,并推荐给专业频道收购与播出。大赛鼓励青年学生深入社会、观察生活、纪录现实、思考人生,提升了大学生纪录片创作水平,发掘和选拔了纪录片创作优秀人才。

从民间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让纪录片最大限度地纪录现实、纪录生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界人士的参与热情。以定位精准的选题和近距离的拍摄,拉近草原纪录片和群众的感情,让草原纪录片感动草原人,成为草原人审美、学习、思考生活的一部分。

(三) 融入国际化,让草原纪录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内蒙古电视台纪录片在对外合作和推广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以国际视野、国际水平来拍摄顶级的纪录片精品,是扩大草原文化影响的一个有效途径。

草原文化范文3

关键词:全球化;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

近些年来,推动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提高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成功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不仅需要草原人民做好充足的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准备工作以及传承与发展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过程中的细心认真,还需要做好后期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以此来达到预期的草原景观效果和绿化效果。这不仅有利于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式,还能提升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的综合价值。

1.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状况及意义

1.1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状况

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作为实现全球空气质量净化、环境改善的一项重要工程。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具有生命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还具有自然景观与生态景观的协调性特征。提升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目标。[1]这不仅仅有利于保持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稳定性,还有利于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绿化工作的长期保持,因而草原居民需要将全球化背景下的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相结合。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坚持适地保护草原、合理搭配和草原绿化的基本原则,构建科学的草原生态体系;科学安排好草原的绿化时间,平整全球化背景下草原的发展。同时草原居民应当综合考虑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规律等因素,提升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的综合价值,进而实现美化生活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的环境保护目标。当今社会随着人类文明的飞快发展,草原文化的全球化正在以一种不可逆的形式无声息地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尤其要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崛起。全球化背景下异种文化的交流发展使得草原文化历史发展处在不停地发展演变过程中,相对弱势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容易出现被强势文化同化的问题,这不利于实现人类社会的科学化发展,使得草原少数民族承受着空前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因而,没有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自身发展总是容易出现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使得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不利于为草原文化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契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性使得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存在着经济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巨大改变,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使得其提高文化竞争力至关重要。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使得民族未来的发展道路十分不平坦,尤其缺乏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张力,不利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因而草原居民应当在坚守已有文化的同时积极汲取有利于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积极元素。

1.2推广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义

在进行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应当根据生态环境的理念确定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范围和创新方案,高效合理地利用好自然资源和草原环境,这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环境舒适、环保等使用功能的需求,达到节能降耗、可特续发展的目的,为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量。在草原的绿化过程中,草原人民应当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深入贯彻好科学发展观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推动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的科学发展,推动我国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实现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的综合发展目标。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发展由性质各异的草原个体因素镶嵌而成,因而不同的草原环境具有不同的草原文化景观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而且草原景观结构与生态功能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作为生物栖息地和人类居住地的草原景观和人文景观处在生态系统的上方,因而具有尺度新和价值多重的特点,即集经济、文化、生态价值于一体,综合性的特点十分突出。为了创建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系统,草原居民不仅要在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保持生态景观、草原景观、人文景观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还要提升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景观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负荷能力,实现草原生态系统内部各功能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功能价值,改善草原居民的居住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草原居民在进行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时,还应当结合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特点,综合考虑地理环境、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等因素,合理规划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案。

2.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

草原居民推广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在进行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草原居民往往忽视了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准备工作,使得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法得到科学的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环节的细节极其容易被忽视。因而提高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水平是保障草原文化质量的首要因素。草原居民不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做好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十分不利于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不利于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计划,不利于合理安排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发展的单一性使得草原文化很难实现科学的创新。我国历史上的草原文化往往经历过几次重要的变迁和社会化转型,而且正在以传统自在的方式完成。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发展的每一次变迁和转型往往受到社会条件、人口因素、历史条件的影响,并且在发挥着一种没有超越自在文化创新的发展范畴。明清以来,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入严重影响了传统草原文化的草原居民的信仰,并引导着社会结构和草原居民的价值取向,使得草原居民和边疆居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汉文化对草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人们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认识不断增多,并出现与日俱增的问题,导致草原民族的风俗民情、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学艺术等诸多要素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多元化全球化背景下的草原文化使得文化形态丰富多样,但形式却不断趋于单一化,使得草原文化无法出现科学的转型。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转型并无法改变草原文化的本质属性和自在特性,使得一些缺乏自觉的文化精神的草原居民很难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创新和多元化发展。草原居民往往不严格按照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模式,忽略了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性的综合考虑,使得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无法得到有效保存,不利于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草原居民不严格按照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信仰,做好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工作的行为,往往导致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无法一并移植到草原居民的生活中,不利于按照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整体美观性和自然性。

3.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动力

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草原居民往往忽视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本性的保持。在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草原居民往往忽略了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标准,从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工作的有效推进。[2]由于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受地理环境、社会因素的影响比较深远,使得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景观很少出现荒漠化问题,因而在进行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草原居民不能直接继承全球化背景下的草原文化,而要采取扬弃的手段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继承,保持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发展的完整性,不利于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进行有效发展,保持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创新性和多样性,不利于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策略,做好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对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十分关键。为了做好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应当加强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需要根据草原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好专项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方案,并采取科学、合理、规范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措施来实现草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此外,还应当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草原文化进行全面考察工作,如果发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发展出现阻力,应当及时寻求解决策略,进而有效预防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出现。

4.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传承和发展方向

社会作为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文化传承载体,社会应当积极发挥其调解职能,不断拓宽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发展路径,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有效传承,不断拓宽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发展空间,使得社会充当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保护者的作用。由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因而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积累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社会的发展发挥着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作用。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草原文化法律、规章和条例对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化转型和草原文化的保护至关重要。保持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高度,可以有效改进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生存环境,使得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不能有效的实现。草原法律保障给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关保护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文化传承等规章制度,能够有效推动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有效执行力,这有利于草原文化的可持续生存发展目标。特殊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发展环境使得草原民族的生活范围处在孤立地位,无法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生存提供有效的保障。此外,加强草原人民的文化保护意识是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认同感的关键举措,以草原文化为重心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引导草原居民恪守信义、崇尚自然、不断实现价值观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原有草原居民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节奏十分紧蹙,这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重心,不利于提高草原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强草原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同时,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承载的个体也会自动形成一种对草原文化的保护力量,使得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问题,不利于加强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保护意识。设置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保护区对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指导经济的良性运行使得社会角色很难弥补因经济发展带来的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的不利影响。因而充分调动社会文化工作参与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的积极性对影响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利于提升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

5.结语

综上所述,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工作进行不断完善是保障生态绿化工程的关键环节。草原居民在进行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不同特性等因素。提高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手段,对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使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范围不断得到扩大,使得草原文化的环境价值和文化价值得以充分的发挥,草原居民应当将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完美结合起来,提高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整体价值,进而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工作。这不仅有利于使草原文化的综合价值得以充分发挥,还能够实现全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草原文化范文4

关键词:游牧民族草原文化舞蹈

【中图分类号】G712

草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孕育了无数生命,也成全了内蒙古这样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它具有伟大的艺术创造力。而在北方游牧民族众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中,舞蹈占有重要地位,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一、草原文化导致的游牧民族之间差异

从古至今,在草原上生活的民族共同努力创造,经过多年的繁衍生息,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整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草原文化,草原由于自身的广阔有着许多自身的矛盾与差异。

1、草原地大物博,哪里有水有草哪里就有游牧民族,他们像一个个部落一样,永远寻找自己的生命之源,这注定使游牧民族在于其他守在一处的民族之间有着不一样的地域性差异。

2、北方游牧民族的信仰是萨满,在后期喇嘛教的传人又使萨满进入了没落,在信徒的眼中,舞蹈要为宗教服务,所以他们在舞蹈的创作上会有一些宗教元素在里面。

二、游牧民族民间舞蹈与草原文化

任何事物都具有自身的融合与判断性,在游牧民族民间舞蹈与草原文化之间,我们已经很难分辨出到底是草原文化孕育了游牧民族民间舞蹈,还是游牧民族民间舞蹈为草原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所以草原文化与游牧民族民间舞蹈室相辅相成的,他们作为单一的个体的同时,又包涵并且融入了对方。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草原文化繁衍出蒙古汉子桀骜不驯、直率洒脱的性格,也通过它自身的广阔孕育出了众多艺术形式,骑马,摔跤、射箭、跳舞,我相信这是人们听到内蒙古的第一印象。在众多艺术当中,舞蹈可谓是在内蒙古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北方游牧民族长期驰骋在草原上,把蓝天当做帐篷,把绿野作为毡毯,这是怎样的豪迈气概。蒙古族就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他们生活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所以牧民们的心胸开阔、坦荡,他们的感情也是质朴、豪放的。放牧与狩猎生活,正好与农耕民族的安土重迁、乐天知命的性格迥异,他们练就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和勇往直前、桀骜不驯、乐观豁达的性格。在他们的民间舞蹈中,不难寻找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草原上的游牧生活大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他们只是追逐着水源和草来进行放牧,生活在可以随时搬迁的毡房之中。除了部落联盟、祭天庆典、欢庆胜利等大型活动外,牧民们都很少聚集在一起。北方游牧民族在“庆祝缔结部落联盟”、“庆祝新可汗即位”,或者战争胜利后一般要举行“欢跳庆贺之舞”。至今蒙古地区仍保存有在一年一度的那达幕大会上欢聚尽情歌舞的风习。

三、游牧民族民间舞蹈在草原文化中的地位与发展

在草原文化的大背景下、作为游牧生活的民族,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舞蹈艺术,为草原文化增色生辉做出巨大贡献,它不仅值得而且迫切需要去系统研究的课题。而我国舞蹈历史的发展进程主要由三大源泉汇聚而成:一是以北方草原、森林、戈壁为代表的游牧型舞蹈文化;二是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中原农耕型舞蹈文化;三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渔猎型舞蹈文化。从艺术起源的角度分析,这三大舞蹈文化体系,特别是农耕民族舞蹈与游牧民族舞蹈之间,从未存在过孰先孰后的统属关系问题,而是由分别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古代人民,各自按照自己的经济形态和文化历史发展轨迹独立创造而成的。其后,才在长期交流融汇、互动发展的过程中,构成了中华民族舞蹈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文化历史发展格局。我们站在草原文化的角度,分别对这种既保持着水融的必然联系,又各自沿着不同历史文化轨迹自成体系发展的舞蹈艺术,进行分门别类地探讨和阐释,将对促进中华民族舞蹈文化的共同进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北方游牧民族自古便是一个自成的世界,一个拥有独立体系的游牧文化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浩瀚的蒙古高原,曾经是众多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摇篮和驰骋的舞台。他们不仅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创造了文明,延续了文化,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多样发展做出过辉煌贡献,同时也创造出了具有纵深的历史性、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的地域性的独具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特质的舞蹈艺术。以蒙古民族为代表的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舞蹈艺术,作为表达游牧民族文化精神和思想感情的艺术载体,草原文化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既是对传统游牧舞蹈文化类型的延续,也是对当今时代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草原文化的形象诠释。

四、游牧民族民间舞蹈与宗教

北方游牧民族的最初信仰是萨满教,早期北方游牧民族受萨满教祭神活动的影响明显。十二世纪初,由于喇嘛教传入蒙古草原,排挤了比较原始而落后的萨满教。从此喇嘛教不仅夺取了萨满教的地位,并且也利用舞蹈为其宗教目的服务,同时喇嘛教的文化也影响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舞蹈。

五、游牧民族民间舞蹈的地区差异及特点

北方游牧民族人口众多,生活地域广阔,在我国除内蒙古地区外,还有东北地区、新疆、云南等都有游牧民族的聚居地。分布于不同地区的北方游牧民族群体,由于历史、地域等方面的原因,他们的文化具有较多的差异,即使是内蒙古地区、东部北方游牧民族和西部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差异也是很明显的。所以各个地区的舞蹈还有各自的风格。

结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游牧民族民间舞蹈,承续下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给我们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和深入探讨的话题。以现代的视角和理念审视解读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舞蹈和北方游牧民族舞蹈的起源与发展、延续与演进、拓展与延伸,将会给我们带来许多超乎艺术之外的遐想和启迪。民族舞蹈艺术的历史原本就是民族文化的历史,保护民族舞蹈文化遗产,弘扬民族舞蹈文化,就是保护和弘扬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参教文献

[1] 金春昌袁志敏:论北方游牧民族舞蹈风格的形成及教学中的训练与把握[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2] 卫平:新世纪北方游牧民族舞蹈发展略述[J],内蒙古艺术,2002年第1期

[3]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第1版

草原文化范文5

关键词:旅游酒店 建筑风格 文化氛围 营造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17-0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酒店业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作为旅游消费主体的旅游者,其需求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我国传统酒店提供的旅游产品同质化较严重,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需求,应运而生的主题酒店,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主题酒店是以所在地最有影响力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质为素材,通过建筑风格、装饰艺术、文化品位、市场定位和特色服务等载体,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带给消费者有价值的、难忘的、快乐体验的酒店。

在内蒙古地区以反映蒙古族民俗风情的草原文化主题酒店受到了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欢迎。草原文化通常指由东北亚各民族,特别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游牧民族在自然生存和发展状态下共同创造、逐步形成的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流,以其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文化理念,成为内蒙古得天独厚、极具特色的资源优势。

酒店的外观形式可以传递文化内涵,可以反映出当地的历史传统、人文风貌、民族习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建筑外观营造草原文化

在内蒙古酒店院内集中建筑了八个蒙古包,被称为城市中的“斡尔朵”。共有八个建筑物,分别代表以铁木真、窝阔台、拔都、拖雷等八位可汗的名字命名的八个蒙古包。整个建筑群体现了草原宫殿宏大、壮美的独特风格。九杆“苏鲁锭”长矛在道路一侧依次排列,与高大的“敖包”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草原生活画面,给游客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呈现出鲜明的蒙古民族特色。

内蒙古酒店以“天人合一”为理念,在主体建筑上加盖了蒙古包作为整体建筑的独特穹顶,民族特色一目了然。不仅适合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和蒙古民族游牧征战的社会生活,同时体现了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思想智慧,是草原文化的结晶。

酒店大堂的中心是成吉思汗汉白玉雕塑,大堂背景墙的设计也一改以往一成不变的以世界主要城市时间为主的做法,改用蒙古族传统头饰中巴尔虎头饰作为原型, 再辅以珊瑚、绿松石、玛瑙为点缀,创造出别具蒙古民族风情的装饰效果。

通过民族化的酒店外观,营造出了地方传统建筑的神韵,达到了以建筑形式唤起地方文化与历史含义的境界。让游客领略到不同的文化和民俗,使酒店更富有历史文化人文美。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有地方特色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二、通过建筑图案展示草原文化

蒙古族民俗文化中丰富多彩的图案,是体现蒙古族文化的活化石。是劳动群众创造的民间文化艺术,是蒙古族文化艺术的母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1.植物题材图案纹样。蒙古民族对草的依赖与热爱直接而鲜明

卷草纹。是以花草为基础构成的波曲状的花草纹样,细叶卷曲相互穿插。卷草图案委婉多姿,富有流动感和连续感,优美生动,具有连绵不断的韵律感,传递出生生不息的意义。

花卉纹。一类是宗教气息较浓的,如莲花、宝相花(朱赤花)、佛手等;一类是非游牧地区的蒙古族生活环境气息较浓的,如桃、杏花、石榴等。

2.动物题材图案纹样

蒙古民族对于动物的喜爱、依赖、敬畏,都构成了美感生成的基础,各类动物被艺术化为蒙古民族生活中的各种装饰图案。

五畜图案(牛、马、山羊、绵羊、骆驼)、鹿、狼、狮子、龙、凤等各种动物图案的采用,充分体现了蒙古民族广取博纳的品质及草原文化的开放性特征。

3.几何图案纹样

蒙古族家具常用的几何图案纹样,如云纹、盘肠纹、回纹图案等,多是实物形态与几何形体完美结合而形成的,它是自然状态与内心规则相融而生的美的体现。

以盘肠纹而言,盘肠本为佛教八宝之一,按照佛家解释,盘肠为回环贯彻,一切通明,本身含有事事顺、路路通的意思。同时,其图案本身盘曲连接,无头无尾,无休无止,显示出绵延不断的连续感,称为吉祥结,作为连绵不断和长寿的象征。盘肠纹饰在蒙古族生活中的实用性很强,各种变形的盘肠纹与卷草纹结合形成变化多样的图案,或为单独纹样,或为二方连续纹样,在蒙古包、召庙建筑、家具上使用较多。

蒙古族图案作为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内容,通过民俗学、考古学和历史文献相互结合、互相印证的方法,深入到草原文化的本源哲学的深层领域。

三、通过建筑色彩映射草原文化

蒙古民族是一个崇尚色彩、热爱生活,善于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民族。他们崇尚白、蓝、红、黄等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颜色。

1.尚白。在《蒙鞑备录》中有“成吉思汗之仪卫建大纯白旗以为认识,此外另无他旗”的记载。白色在这里传递的是纯洁、神圣、高贵的精神特质,这与蒙古民族生活的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如白色的乳汁、白色的羊群、白色的蒙古包、白色的蒙古袍、白色的哈达、祭奠成吉思汗的“八白室”……美化装饰了生活,又传达出吉祥美好的祝福,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2.崇蓝。蓝色象征睿智、诚实、博大、永恒,在蒙古民族的生活中受到热爱并被广泛应用。蒙古民族信仰的萨满教把蓝天比作“长生天”,通过拜天、祭天的方式,期盼自己的族群象“长生天”一样长盛不衰、永远兴旺。这种思想表现到日常生活中,就有了蓝色的蒙古袍、蓝色的哈达、蓝色的装饰图形等实际应用。13世纪中叶,出使蒙古的法国传教士曾有记述“……所有的妇女都跨骑马上……用一块天蓝色的绸料在腰部把她们的长袍束起来……”自13世纪开始,蒙古族把自己的故乡称之为“蓝色的故乡”,“蓝色的蒙古高原”。现在的首府名为“呼和浩特”即“青色的城”之意,其中“呼和”就是蓝色。

3.喜红。红色是火的颜色、朝阳的颜色。火是蒙古民族用以驱魔避邪的神圣之物,是纯洁的象征,是幸福和财富的赐予者。蒙古民族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通过祭火的习俗,表达对火神的敬畏,祈求火神的佑护。所以红色的蒙古袍、红色的哈达、红色的帽子便在服饰中被大量采用。

4.重金。蒙古民族敬重象征着崇高和永恒的金黄色,他们认为这是太阳、月亮、星星的颜色,具有神圣、高贵的象征意义。这主要是源于“黄教”对蒙古民族的影响,反映到他们的服饰中,就是把黄色作为配色来使用,在袍子、坎肩等大量的服饰中以金色镶边作装饰。

草原文化范文6

【关键词】工艺美术;草原文化;创新发展

内蒙古的工艺美术作为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可以看作是草原民族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内蒙古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其蕴含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反映出了内蒙古草原文化独特的文化。内蒙古工艺美术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与此同时,也具有实用性和文化价值,是将人类审美与实用融为一体的创新产品。

一、内蒙古工艺美术的品种及几大特色

近年来,内蒙古的工艺美术业不断发展,其衍生出来的美术品不仅仅是草原民族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一种生产用品。生活用品主要有民族特色服饰、民族特色饰品、民族碗筷酒具、各种挂饰摆件、蒙古包以及皮艺等;而生产用品主要有运输、挤奶以及剪羊毛、烙马印等。结合对内蒙古美术的相关普查报告结果,可以将工艺美术品按照材质进行分类,包括草木、混合材质、皮革以及骨角等。其中,金属工艺品主要包括马鞍子、各种摆件、蒙古刀等美术工艺品。金属工艺品的特点就是工艺十分精湛,且外部图形也较为富力。蒙镶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其做工精美,蕴含着浓郁的特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金银制品的制作中[1]。

二、内蒙古工艺美术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工艺美术业有着十分悠久的传统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艺美术业也加快了发展步伐。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内蒙古工艺美术业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传统的工艺美术怎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针对此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两大方面:即创新和传承。在传承方面,内蒙古的工艺美术是一种传统的技艺,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积累着精华,而这种精华该如何传承,怎样从草原文化的角度解析这种技艺;在传统工艺美术中,怎样将经典传承下去,更好地将草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怎样结合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将传统的精湛工艺传承下去,这些成为了内蒙古工艺美术业需要思考的问题,需要从草原文化的视角,整体地进行观察和分析[2]。在创新方面,民族的生活生产需求是传统的内蒙古工艺美术品不断创造和发展的动力。群体创造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工艺品的设计师也是产品的使用者,而产品的使用者也是设计师。工艺品就是产品,而产品的用途就是方便自己和大家使用。现代内蒙古工艺美术产品虽然样式繁多,但是设计师缺少对草原文化的理解,也缺少生活实践,其设计产品能否满足草原民族的需求,能否符合人们的审美,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三、内蒙古工艺美术业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

内蒙古工艺美术业想要发展创新,首先需要对传统的继承,只有先传承才有之后的创新。首先,传承方面。对于内蒙古的工艺美术来讲,其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草原文化传统的继承,其发展是随着草原文化发展而逐渐演变而来的。工艺美术产品不仅仅需要满足草原民族的生活生产需求,其内容需要体现出草原文化的理念,产品是草原民族精神寄托的表现。因此,在文化层次方面,工艺美术品需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其次,创新方面。工业美术业的创新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首先需要对草原文化蕴含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草原文化是工艺美术业的设计源泉,工业美术的发展需要对草原文化进行详细的解读,对草原民族的文化形式加以理解,以此为核心,将理念融入到设计中,不断创新,进行深一层的艺术创造;在形式创新方面,将创新逐步融入到产品的创作理念中,结合时代的特色,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创新;在技艺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以引入新的材料和新的创造工艺,例如,在银碗的制作上,可以应用数控技术进行银碗的雕刻技艺,不仅能够保持特色,增加艺术效果,还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3]。

四、结语

内蒙古工艺美术业是草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传承方面,无论是文化、形式还是技艺都需要以传统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深刻感受草原民族的精神,在对设计的阐述及技艺方面寻找新的途径。除此之外,可以制定相关的美术品保护条例,保持内蒙古美术工艺品的个性生产,促进工艺美术业草原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庆著.工艺美术行业普查报告[J].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

[2]国庆,郑宏奎.发挥民族地方特色、繁荣工艺美术事业——发展内蒙古工艺美术产业的思路与对策[J].美术大观,2011.

上一篇择业心理

下一篇责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