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文1
一、如何看待现在的中学生
现在的中学生,他们大多出生在九十年代,独生子女多,家庭条件好。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多方面的影响,学生的性格各异,学习兴趣不一。有的家长比较重视学习,从正面积极引导自己的孩子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严格要求,成绩突出,进步很快。但有的事与愿违,虽然家长很重视自己的孩子,积极引导他们上进,努力学习走近道。然而有的学生自制能力差,不走正轨,反而背着家长和一些不三不四的小青年混在一起,把家长的叮嘱当作耳边风,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家庭,更害了社会。
二、看清形势奋发向上
现在各级政府特别重视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从2007年起全国中小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国家免除学杂费,住宿生免住宿费。这一举措,对那些学习优秀家庭又比较困难的学生是一个极大帮助。一部分学生,因家庭困难而面临失学的现状得到改变。既然国家这么重视我们当代中学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应心怀感激之情,吃苦耐劳、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学好现在所学的每一门基础课程,将来才能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三、正确评价每一位学生
现在我们学校有两类学生,一种是:心怀大志、吃苦耐劳、勤奋努力、扎扎实实学好老师教的每一门课程的学生。他们成绩优秀,顺利的从初中考入重点高中,到高中以后又经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可算是一帆风顺。毕业后去单位应聘有的很顶用,有的则能力差,即高分低能没有大出息。另一种是:他们现在学习目的不太明确,态度不端正。虽然脑子很聪明但成绩不理想,没有考入重点高中。但上高中后,有的学生知道努力,同样考入重点大学;另外有一部分人没进重点大学,而是上了高职专科,被人瞧不起;有的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干脆不报专科,放弃学业,经商或在社会上游手好闲,一无所获;而有的学生则不自暴自弃,顺利上完三年专科学一技之长,到工厂去应聘得到认可、得到重用、得到优厚待遇。
四、找准自己的位置努力拼搏
有的同学生活在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里,吃穿住都不愁。他们认为读书没什么用途。社会上有很多富翁,许多都没有上过大学,但他们的收入却比高级知识分子要高得多,知识和收入不成正比。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本,都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努力拼搏,不要看别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要有自己的主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我们要扬长避短,这样才能进步。不要一味追求金钱,同时也要追求精神生活,这样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
五、要全面考察每一位学生
实行素质教育,每位学生各方面都要全面发展。不能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他方面也和学习同样重要。社会上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有的学生虽然成绩好,但其他方面素质差。如: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较差,社会上不需要这样的人才。有的老师就喜欢学习好的同学,处处偏爱他们,而对学习差的学生则看成“眼中钉”,犯点小错误也小题大做,批评个没完。使这些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和老师产生对立面,结果成绩越来越差,耽误了不少学生,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我们教师,要全面考察每一位学生,无论学习怎样要同样对待,对学困生教师要耐心指导、关系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鼓起勇气努力学习。
六、多表扬少批评
如今的学生独生子女多,他们是家长的掌上明珠。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多数学生比较任性,不能容忍别人,我行我素。老师说轻了不上心,说重了又伤学生自尊,所以现在教师的工作不好做。要努力找学生的闪光点,尽量多表扬,少批评,使他们认识到老师是喜欢他们的。这样,他们就能积极配合老师,懂事、遵守纪律、积极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同时,引导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一定能取得显著成效。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文2
一、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解析
此次方案是在2006年北京市教委下发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京教基[2006]9号)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一)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方案指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初中阶段学生进行的全员、全方位、全程评价。其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全员包括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等;全方位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业成就、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发展六方面;全程包括初一至初三共6个学期的过程性评价。全面发展,即着重于全面素质中的基础性部分的发展。“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所需,也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所在。个性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下的个性化发展,在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出来。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需要引导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观念转变。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学生观和评价观,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实现师生的互动,引导并促进教师发展;引导家长和社会逐步形成科学的观念,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二)评价内容既考虑与高中阶段评价内容的衔接,又力求体现初中生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特点
确定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基本依据是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以及学科学习目标。同时在确定评价内容时既要考虑与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衔接,又要力求体现初中生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特点。因此,评价内容中一级指标由基础指标和发展指标两部分构成。基础指标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所有初中学生都应达到的目标,包括:思想道德(包括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学业成就(包括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业情感)、合作与交流(包括自我认识、人际交往、适应环境)、运动与健康(包括体育锻炼、卫生与保健、体质健康)、审美与表现(包括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等五方面。发展指标则旨在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如特长和有创意的成果等。
此外,在确定评价内容时应考虑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时代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性是指评价内容包含对于学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时代性是指评价内容要力求体现北京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可操作性是指评价内容要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使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具可行性。
(三)评价标准多样,关注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
“标准”是对事物进行评判的具体尺度,评价标准的确立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价值取向。评价结果可以是定性的,如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优劣评论和描述;也可是定量的,如测验分数。因此,在评价中应提出明确的评价标准,指导评价者给学生一个明确和准确的结论,采用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体系。绝对评价反映学生与客观标准的差距,相对评价呈现学生在集体中的相对位置。由于在实践中教师过多地运用相对评价标准,将同学和同学进行比较,因此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我们特别强调评价主体运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在充分认识学生成长环境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对学生若干侧面进行比较,及时发现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成长中的优点,真正达到以评促发展的理念。
(四)评价主体多元,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特别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本人、同学、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等都是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而且特别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是综合素质发展记录的主要记录者。一般来说学生本人根据自己在思想道德、学业成就、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发展等行为记录的数量、种类和来源。分析自己在这六方面发展的主要成绩、进步和问题。并做出评语描述,就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基本手段,也是学生自我诊断、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从评价类型上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形成性评价最重要,它记录了学生成长的过程。形成性评价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能为教师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供参考信息,也为学生和家长确定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提供参考依据。形成性评价过程记录中不仅要记录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记录学生个性的发展,记录学生成长中的需求,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反省的能力。总之,形成性评价是以促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
当然,方案中也指出终结性评价的主要用途:“一是为学生和家长选择适宜于学生发展的学校以及在高一级学校更好地学习提供参考;二是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及新生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三是为开展区域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提供信息依据。”然而在实践中,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关注如何依据终结性评价的结果选择学生等,往往显得功利性太强,反而丢失了教育本真和本质的东西。
二、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设计
上面提到形成性评价的过程记录,学校以纸质为主。当前,电子平台是服务于北京市初中学生发展的专业评价信息管理平台,是为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等多主体提供评价信息采集、存储、管理与监控的信息化平台。根据北京市的实际,项目组探索在信息化背景下以电子方式呈现评价结果,即:形成性评价在全市统一的电子平台上进行,必填的形成性评价结果必须按时通过网络传输到市级数据库中。这个在全国首先建立并不断完善的省级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库为开展区域和学校教育质量监控创造了条件。
(一)功能设计
1.从研究层面看,为市、区、校提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
2.从教育层面看,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能力:为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改进教育策略提供信息依据。
3.从技术层面看,电子平台系统集采集、存储、传递、汇总和应用等功能为一体,为采集、更新和维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性信息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呈现、传递提供了支撑。
4.从监控层面看,以评价来监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可分市、区县、学校、班级等不同层面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数据中的规律,为教育质量监控提供信息依据。
(二)栏目内容设置和权限要求
依据评价方案,电子平台设计共分为9个一级栏目,26个二级栏目。9个一级栏目包括:新学期伊始的我,学期结束时的我、思想道德、学业成就、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活动和个性发展;每个一级栏目又下设二级栏目,比如“新学期伊始的我”下设“刚开学时的我”和“我的发展目标”两个栏目。在设计中有必填的内容,也有鼓励填写的内容,不同评价主体针对不同栏目的权限不同,所填写的要求也不同。比如,表1是家长作为评价主体的权限及要求一览表,只有“家长评语和期望”内容是必填,1学期1次,并在学期结束后1周内完成:其他内容,家长可以有选择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
这是市级一级平台,全天开放。不同评价主体可以随时登录,查看或填写信息,不同的用户权限不同。目前电子平台与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CMIS)实现部分数据融通和共享。
三、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策略
为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更有效地实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让广大的干部教师和家长深刻认识评价的意义,在推进方式上应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一:在行政的支持下,开展初中干部教师层面综合素质评价理念培训
为了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工作贯彻下去,在市级层面上要根据需求召开全市主管主任和初中学校干部教师层面的培训会,一是要正确认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念和重要性;二是要以积极的心态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中去:三是电子平台只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如何通过过程性评价,多主体参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策略二:完善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机制
为了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核心业务,作为全体高中干部、教师的职务行为,学校层面必须建立两个层面的机制:
一是学校必须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由分管德育和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大队辅导员、年级主任组成,同时由一位副校长主管,监督、指导评价工作的实施。
二是以班级为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以班主任为主,组织科任教师、学生参加,并以适当的方式吸收家长加入。
策略三:以学校开展的评价为基础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北京市的方案毕竟是总纲性质的,电子平台填写的内容也有限,如何真正发挥学校的创造性,又能发挥学校的特色,最佳的办法就是结合学校已有的学生评价研究、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在继承和发扬中把此项工作进行下去。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文3
关键词 语文综合素质;过程性评价;质性评价
在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中,构建一个符合初中语文教育规律及学生心发展特点的综合评价体系是必要的。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评价模式。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标准,对学习的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过程性评价要求内外结合开放的评价方法,主张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评价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渗透。过程性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力和质量水平做出判断,找出不足,肯定成绩;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的评价,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作为终身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实现终身的可持续学习。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过程性评价依据科学的学生评价理论体系,是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动态的分析评价。“语文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养成、语言表达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创新能力几项内容,“过程性性评价”是一个多次综合动态综合分析并预见学生发展趋势的评价。
一、初中语文综合素质过程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通过“特色卡”给予关照和偏爱,倡导“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得有所长,无论哪些方面作出成绩都可得到肯定,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使其不断进步。
2.全面性原则
新课改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的。“特色卡”也正是为了实现这三维目标而设计的:从体现能力的优秀作品卡,到注重过程的精彩发言卡、创新思路卡以及培养正确情感态度、评价观的文明礼貌卡和积极合作卡,基本涵盖了课程目标,突出了课程评价的主体性、综合性和形成性,并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3.平等性原则
首先,“特色卡”中的十二项内容占分比重都一致,从客观上肯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特色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设计内容宽而广,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善待学生差异。“特色卡”面前人人平等,从而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4.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的时效性非常强,评价越及时,激励作用就越大,这样就要求评价的操作必须简单易行。课堂上学生妙语连珠的发言、灵感智慧的闪光、作业的认真、学习的进步,亦或课外文明礼貌的表现、热爱集体的努力,只要教师稍加注意,在这红色的荣誉卡背面签上字就可以发给这些表现优秀的学生了。学生整理好放入自己的成长袋,每月一统计,每学期一评比,非常便于操作。
二、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过程性评价的构建及实施步骤
1.等级评价框架的构建及实施
(1)框架的构建。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为核心,并结合中学各阶段语文的教育教学目标及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把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确定为评价的基本内容。根据以上内容在中学不同阶段语文素质评价中的重要性以及各阶段不同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与学生及有关人员充分互动的基础上,分阶段制定评价要点、标准和评价级别。
(2)实施步骤。首先,在单元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学生按照具体的评价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单元涉及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进行评价。考虑到多主体评价的实效性,在等级评价中不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淡化他们之间的等级比较,而是引导学生互相关注他们的长处和优点,避免产生互不服气的现象和把评价变成互相挑错和指责。如果在等级评价中,简单盲目地套用多主体评价,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还会在家长与教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造成误解,影响评价结果和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最终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对下一次评价的实施增加无形的阻力,所以在等级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的选择需要慎之又慎。依据中学语文的特点及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阅读项目定为认读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
然后教师把每次的现状评价结果记录到过程性评价表中,根据几个单元的评价结果分析判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发展趋势。
2.质性评价的构建及实施步骤
质性评价与等级评价同样要经过多次观察记录来完成,体现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结合。在语文教学及学习过程中,教师及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对学习专题与学习方法的选定过程、学习成果的展示,对某一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合作交流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及语文创新能力用叙述性语言进行记录。在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作品的描述和体察,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家长也可以通过观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对以上几个方面内容进行评价。学生本人也要通过自我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以找到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质性评价特别重视日常的观察和资料的收集,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变化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通过分析等级评价和质性评价结果,教师为每位学生的语文学习作出诊断,指出学习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预期学生的发展趋势和潜力,最后交给学生一张能反映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表。此表由学生本人保管,以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对照分析,充分挖掘潜力,扬长避短,使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不断地提高和进步。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文4
关键词:高中数学;素质;多元化;评价;发展
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从培养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学科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与合作意识入手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数学课堂中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紧扣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1.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
(1)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和课堂中教师创建的问题情境感兴趣,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
(2)课堂上思维活跃,与同伴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态度积极。
(3)在数学问题的探索研究当中,有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并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4)对教师设置的问题以及同学提出的不同的观点能有自己的见解,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
(5)数学来源于生活,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初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很难进行量化评价,教师可以设计表现性题目,从学生完成任务的不同表现中,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另外,我们可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习数学的感受,这样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
2.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高考是高中阶段数学教学的永恒主题,因此围绕考纲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1)课堂评价。精心设计考查内容。如通过编制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多种考查试题,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使学生逐渐养成活性思维的好习惯。
课堂评价的方法可以通过提问、互动讨论,也可以通过板演,或练习题中的“小试牛刀”来进行。总之,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检验学习的成果,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而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要努力去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
(2)作业评价。通过作业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习惯。教师通过对作业的批改,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作业应适度加以评价及时反馈。对作业不认真或有错误的学生,应加以提醒,能促进学生养成及时改正错误的学习习惯。并让学生准备错题本,及时查缺补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数学素养。
(3)考试与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是检验高中生所学知识技能是否过关的重要手段。考试时我们通常用分数来评价学生。如果在一次考试中学生由于某种原因觉得自己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我认为可允许他们再加试一次。这会使考试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并能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体验成功,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
3.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评价
在传统的评价中,我们只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学习过程的评价,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客观性测验,如选择题、判断题,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推理过程、知识的运用、假设的形成等这些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的东西,却被摒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这不仅有可能导致学生在探究知识过程中产生似是而非的思想,也不利于W生思维的发展,因而抑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评价内容的科学性,学生获取知识和探索研究的方式方法也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如帮助学生制作数学成长记录,记录中有自己特别的解题方法、学习体会,提出的有挑战性的问题,自己满意的作业以及自己在某一时期的数学学习中所取得进步等。同样教师也能通过这一方式发现学生的特别之处,从而改进教学方法。
二、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多元化评价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方式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和目标多元化等。
当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是从教师的角度进行的,但为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与完整性,我认为仅有教师的评价是不够的,还要有学生个体对自我的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等,这就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方式多元化是指,对学生评价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行为观察、学生口头表述、情景测试、项目合作、学习日记、调查问卷、成长记录等。对学生进行多种方式评价,能更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知水平及行为实践等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内容也应多元化。由单一评价学生成绩改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各方面进行考查评定,比如: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知识技能、审美与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目标多元化是因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在新课程理念下,学校、教师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的认知体系。学校不存在“差生”,每一位学生都是各有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对学生的评价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要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的前提下进行评价;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关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展情况。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文5
一、学校充分考虑了评价对学生的公平性与激励性。
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充满激励的氛围,只有在那样的氛围中,他们才能成长,不断进取,成为永不气馁的人才。从前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是一切围绕“应试”的需要。考什么教什么的封闭式教学,不仅舒服了学生的手脚,而且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采用这样教学模式教出来的学生一旦走出校门,就会感到书本上所学来的知识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很难适应极速变革的现代社会。因此,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个性特点与知识能力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根据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从而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学校注重了评价的可操作性。
在初始,我们问计教师,让班级代课教师组提出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班级方案并进行评价,在运行中,教师提出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不是太长,并不能充分了解学生,针对这个情况就应该专门召开研讨会,可用班级学习小组的小组长、班委会成员、学生家长、班级代课教师组、兴趣小组的负责教师、班主任来记载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各负其责,严格按照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操作。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基本上由学生自主管理,教师主要起督促指导作用。整个过程既是一个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过程。教师没有丝毫的负担,这也是这一实验能够得以迅速完善、羽翼丰满的主要原因。通过评价机制,课堂上的气氛、学生的积极性、精神风貌均有明显改变。后进的学生在迅速转变。但在运行过程中,我们也应注意到需要完善的地方:如长期加分学生会不会麻木不仁,会不会失去兴趣。家长的观念转变等,在家长会上我们要对全过程评价进行宣传,因为有一些家长还是滔滔不绝的大谈学习分数,不理解习惯的培养,采取一些非常强硬的手段逼孩子学习。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实验探索。
三、学校要求教师对学生评价应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
我们所实施的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我们说,不要吝啬表现,不要把表扬看成是给学生的赏赐,而是真诚的送一份赞许,这里我们提出在课堂上评价要研究学生的差异,分层加以鼓励。这就如同摘一棵树上的桃子,有的伸手就可够到,有的跳脚才能够到,有的需要踩高凳子。教师分层鼓励就是坚持每个学生都得分,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这样既重视了课堂的评价,使学生总处于“我能行”的积极状态中学习,又能在期末时对学习状态给予科学的评价,始终让学生处于喜悦的竞争状态中。
四、班级代课教师组充分利用德育栏实现了对学生评价的科学性。
新的《课标》对教学目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除了重视学生对认知任务的完成,而且还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评价,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等评价,全面评价学生。如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发言的次数,声音的洪亮程度、作业书写情况等都可以加以评价,使学生由某一点的肯定评价循序渐进走向全面肯定的评价,使学生在不断肯定中学习能力得到全方位发展。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文6
关键词::教学效率;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些新时代的要求与传统的教育思想的碰撞加剧了教育的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主题。传统课堂教学只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课堂评价只限于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与否或回答问题是否积极主动等方面。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教育的一系列改革,课堂教学中素质综合评价亟待更新,需要建立起能客观真实反映学生发展状态与水平的评价体系。从2009年下半年起我校开始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在借鉴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围场天卉中学教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校情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了“实施三种课型,落实七个环节,变换两种课堂,达到三个层级”的教学模式。同时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全面革新,制定并实施了有效课堂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评价体系。现在我们将实践中经验所得及存在问题谈一下,旨在抛砖引玉。
一、有效课堂教学中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1)能对学生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各方面学习行为表现进行真实评价。
(2)能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调控与评价。
(3)能对每位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作出客观评价。
2、发展性原则
(1)能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学校教育教学不断发展。
(2)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将随着学生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3、民主性原则
在学生的素质综合评价中,评价内容及评价指标确定与落实均由教师和学生协商、合作完成。做到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公开化,评价过程民主化,评价结果透明化。
4、主体性原则
评价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
5、差异性原则
要承认不同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异,允许学生之间存在发展水平、状态的差别。
二、有效课堂教学中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构建
有效课堂教学构建重要载体就是学习小组的建立,我们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把学习小组的建立分为两种形式,四人学习小组和六人学习小组。四人学习小组建立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异质结对”。如ABCD四人为一组,A、B属高层生,C属中层生,D属低层生,结对方式是A、D结对,B、C结对。六人学习小组建立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如A1A2B1B2C1C2六人为一组,A1、A2属高层生,B1、B2属中层生,C1、C2属低层生,结对方式是A1、A2结对,B1、B2结对,C1、C2结对。
优化评价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评价方法有:
1、即时性评价
即时性评价是有效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精准的有效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能够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即时性评价可分为定量即时评价和定性即时评价。定量即时评价可以采用百分制或级别方式,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如“你回答得太棒了,一百分。”“你这节课表现真是太好了,可以评为优”等。定性即时评价可以采用评语的形式,在评语中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如“你这节课认真听讲,回答问题准确,真是太好了。”“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针对学生发言 “不及格” 时,教师提醒学生:“假如你的语速放慢一点,声音洪亮一点,效果会更好!”
即时性评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又鼓励学生永远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久而久之,课堂教学自然会“活” 起来,“火”起来。
2、课上常态评价
教师按照课堂流程安排好小组合作学习工作后,对以下环节进行评价:
(1)独立或合作学习完成学案情况。
(2)展示的学生的板书、讲解。
(3)回答讲解的学生声音、语速、准确。
(4)聚焦能否迅速、安静、认真听讲。
(5)组内互学及师友帮扶情况。
(6)抢答、纠错、拓展
(7)组内展示的学生是否机会均等,还要加大中低层学生的赋分权重,以激励他们的课堂参与。
各科均用10分制对各组及组员评价,每节课各组得分及组员得分均控制在10分以内。一节课结束后,由学科班长,结合课堂情况,给各个小组打分,各个组内的学结合课堂表现给组员打分,并在班内指定位置公布成绩,各组的综合得分及组内成员得分情况一周汇总一次,在各班墙壁外面展示牌上集中排序公布。
3、课外常态评价
涉及自我管理的效度评价、参与有益活动主动程度评价、组织活动能力和效度评价、关心集体他人以及文明礼貌程度的评价、课堂外在社会上生活中学习能力的评价等。
4、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即月考评价。这种评价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学科教师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评价算法为及格率40%、优秀率30%、平均分为30%。第二种是班主任对学习小组各学科进行综合评价,算账方法及格率40%、优秀率30%、平均分占为5%,两种评价结果,按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并在班级醒目位置张贴公布,同时要设立优秀学习组和进步组,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三、有效课堂教学中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1、班容量过大,学生展示面狭窄,每节课对学生个体的评价照顾不够。
2、人力、物力消耗过大,学科班长给小组打分,学给组员打分,分散了学习精力,影响了听课和学习效率。学校主要任务是普及义务教育,教育经费不足,严重制约奖励机制,奖励机制不能及时落实到位,奖励机制收效甚微。
3、学生与教师对新的评价模式存有疑虑和畏难情绪,影响了这一评价体系落实与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