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择业心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择业心理范文1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于农村,他们的就业牵系着无数农民家庭。因此,我们需要关心和了解当前农业院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千方百计攻克就业难关。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社会背景下,有86.8%的毕业生感觉就业压力增大[1],压力同人们的心理适应和健康密切相关,如果不加以适当调控,就会进一步引起焦虑等一些不良的负性情绪,甚至会阻碍人们人格和行为的正常发展[2]。因此,及时关注农业院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进行及时适度的引导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院校毕业生择业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我们对全国农业院校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用分类抽样、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仲恺农学院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0份。华南农业大学发放2500份,仲恺农学院500份,回收2865份,回收率达95.5%;广东省外的农业院校采用网上投递的方式,发出了3000份问卷,回收1986份,回收率达66.2%。调查结果表明,在目前经济形势下,69%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同意“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择业标准也趋于理性化,但是暴露出很多择业心理不健全的问题,统计分析如下:
(一)择业动机急功近利。
据调查,48.6%的毕业生仍把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人才拥挤、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85%的毕业生希望留在城市工作,32%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目的是能在城市找到好工作,6.8%的毕业生打算回原籍工作,仅有12%的毕业生愿意到人才匮乏的西北地区发展。在“你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及近年一些地方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的计划等举措的态度”一问中,有59.8%的毕业生赞成,但不愿意去,12%不赞成。这也说明薪水仍是决定选择何种工作的因素之一。可见,大学生在择业中普遍追求较高工资的单位,即使对到基层工作表示赞成,也不愿意去。如果毕业生抱着非中心城市、发达地区不就业的观念,将导致无业可就。
(二)择业期望盲目乐观。
毕业生考虑职业往往从个人的愿望出发,一厢情愿,自以为择业意愿都可以很顺利地得到满足。在调查中有61%的毕业生集中精力寻求稳定工作,比如考公务员和应聘事业单位工作;愿意从事一线工人、服务行业、销售类工作的占被调查人数的15.6%;准备自主创业的占5.2%;45%的毕业生希望自己在5年后“能够成为领导或项目经理”,即成为管理者;仅有21.4%的人将“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他们对岗位标准、收入要求等过高,对择业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的条件和社会形势都很好。
(三)择业过程消极依赖。
毕业生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时,往往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缺乏自主选择的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去竞争、推销自己,择业信心不足,“看、等、靠”的思想严重。在校期间没有真正充分地参与到社会中,面临就业往往存在消极应对的情绪;另外,部分毕业生对公平竞争不抱很大的希望,一味依靠父母、亲戚、朋友等的帮忙,存在依赖心理。在“你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一问中,有57.6%的毕业生选择了“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
(四)择业压力难以缓释。
调查中,63.2%的毕业生对未来的就业形势保持乐观态度;55.6%的毕业生表示曾在求职中遇到挫折,但仍能调整心态积极寻找机会就业;51.8%的毕业生表示感受到竞争的激烈,决心在未来的工作中每天都会很努力;40.6%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就业自信心不高,怕胜任不了工作;32%的毕业生认为不善于人际交往,怕处不好同事与上下级关系;55.4%的毕业生存在就业困难,存在紧张、焦虑心理;40.6%的毕业生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以上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择业过程中出现焦虑、自卑、怯懦等心理问题,产生较大的就业心理压力。
二、影响农业院校毕业生择业心理的原因探析
毕业生择业心理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企业、家庭和个人均是重要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是社会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它在时间和空间上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就业起激励、约束、导向作用。毕业生就业总是受到政策设置、经济状况、社会心理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传统的就业理论和现时流行的就业意识形成了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心理环境,毕业生就业动机急功近利,究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是城乡、地区、行业收入差距扩大,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社会价值导向与现实的冲突[3]。
(二)学校教育因素。
大学以前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亦是素质教育。但在我国由于高考的指挥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素质教育变成了一种应试教育,紧紧围绕考试来设置教育内容和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也以应试的学习方式来接受教育,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养成了一种依附性的学习习惯,这种结果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发展。从大学教育来看,大学教育是按照专业门类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因此,大学生所受的专业教育直接制约着其职业适应的范围。如果大学生所学的专业面较窄,其职业适应的范围就小;反之,职业适应的范围就相对宽广。目前,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开设了很多新专业,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脱节,高校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与市场也有脱节倾向;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不成熟,重理论轻实践,个性化指导业不够,介入实践之后,缺乏统筹规划等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
(三)企业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个人职业发展机会多,易让人产生成就感。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企业对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即对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外语能力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讲,就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综合素质决定了就业质量。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对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提升的能力指出了方向,但高校人才培养的时间滞后性,导致大学生对相应能力的培养不够,影响了就业,挫伤了大学生就业的自信心。
(四)家庭因素。
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积淀,子女与父母之间依赖与被依赖、控制与被控制性较强。受不同情况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中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缺乏自主的勇气,依赖于父母的经验,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岗位由父母作主;有的父母怕子女缺乏经验,生活阅历浅,控制子女的择业行为,不允许其自己作主;有的父母支持和鼓励子女主动选择,自己作主,并提供参考意见。这几种影响方式,对毕业生择业所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毕业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或受父母控制的程度更深。也有的毕业生因为父母的从业境况或能力欠缺等原因,让较有影响的亲友作主或征求其意见,根据其认同与否决定自己的择业去向。另外,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子女性格、爱好、兴趣等的培养和熏陶,直接影响其职业能力的发展。
(五)个人因素。
目前,据用人单位反馈,应届毕业生到岗工作,对所学专业实际知识应用率低,多数毕业生所学过的知识根本无法转化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而且存在就业理念滞后,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存在“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 等认识误区,价值判断盲目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往往使自己与很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还存在自卑自负心理,使毕业生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求才若渴的用人单位,甚至把自身的长处也退化成了短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
三、改善高校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对策研究
在当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社会、企业、高校、家庭、学生个人五个方面的积极协调和配合,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克服不良的择业心理。
(一)政府担当毕业生就业后盾,创造健康的社会就业环境。
解决大学生的择业问题,需要健康的社会就业环境。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的创造要求政府成为毕业生就业后盾,提供政策支持,破除就业壁垒;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便于人才流通;建立一种政府“埋单”的人才储备机制;通过立法,明确用人单位承担就业责任等。同时运用社会舆论大力宣传社会责任意识,弘扬奉献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引导观念的更新;引导大学生把人生理想同国家需要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自身选择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自觉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破除“高端意识”到中小企业去,修正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就业动机。
(二)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校企合作,广开就业渠道。
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有:目前社会大环境不理想;毕业生多,就业岗位少;成绩欠佳,怕吃闭门羹;找个工作不难,找个好单位难;家在农村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一定的经济实力;父母对自己就业期望过高;所学专业不能对口;对现实社会有恐惧感,怀疑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担心自己就业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关系[4],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等。企业作为就业强有力的吸纳力量,应加强校企业合作,广开就业渠道。企业提供人才需求能力要求为高校提供培养方向;高校开设相应能力和素质培养课程;培养的人才可以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实践和就业,让高校毕业生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奋斗目标,就业压力就会大大降低。
(三)高校加强教育改革,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学生正确择业观。
高校要不断地根据社会职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或对业已形成的专业结构进行调整,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强其适应能力。针对毕业生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动手能力不强、组织管理能力不高等问题,高校应努力通过改革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以培养专才与通才相结合、文理交叉、工管相兼的复合型人才。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与否对大学生求职、获得工作和适应工作的能力有重大关联[5]。因此,高校应抓住机遇,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强化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因素。高校也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努力克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处理好就业与择业的关系,处理好择业“三要素”的关系,引导其把为社会尽义务、作贡献放在首位,以寻找到建功立业的最佳位置,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尤其是农业院校要加强学农爱农教育。
(四)家庭发挥协力作用,助高校完成择业观教育。
大学生所受的来自家庭教育和大学期间不同内容的教育诸如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指导等,都具有互补性。前一阶段所受教育的欠缺,可能得到后一阶段的补充;各种教育内容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可以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家庭应发挥协力作用,帮助高校完成择业观教育。同时,大学生应当自觉认识自己成长的家庭环境与受教育的条件对其个性形成的影响,并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自己的不利因素,全面提高素质,为求职择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五)毕业生自身应主动提高素质,结合实际,调整就业心态。
毕业生应正确评价自己,了解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清晰地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影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一次就业能够解决一辈子工作问题的现象不复存在,还可能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处境等。应学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能力和素质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努力通过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增强就业能力,摆脱依赖心理,自立自强。毕业生要明确求职择业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社会、接触社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锻炼和健全自己的人格,了解自己人格的不足和缺陷,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和完善;要积极参与竞争,不怕挫折,在竞争中寻找自己的位置,靠真才实学,在竞争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实现职业理想。
因此,目前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心理方面存在一些不健全的方面,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大学生还要加强学农爱农和深入基层发展的教育,以树立正确的择业心理,这需要国家、社会、企业、高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汪歙萍.上海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5,4:25-28.
[2]何莹.大学生及其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
[3]盘意文.大学生择业观的社会反思[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1):105-109.
择业心理范文2
关键词:男护士;择业心理;职业优势
自从南丁格尔创建现代护理事业以来,护理工作就不断是以女性为主导的职业。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服务模式的改变,如今在全国不少医院里悄然出现了"护士先生"。由于受到长期以来"女护士一统天下"这种传统观念以及目前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不理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的男护士很难终身于护理岗位,这就造成了男护士短缺的现象。
通过对我院10名男护生的择业观念、角色适应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多数男护生选择护理专业并非他们第一志愿,认为传统观念中,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而护理工作多是琐碎的生活护理工作,这与传统中的男性应当做的事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他们在社会交往中不自信。通过分析男护士职业优势,以及社会对男护士的需求,使医疗单位、患者和家属及男护士自身正确认识男性在护理领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而树立起男护士的社会职业形象。
1 介绍两位男护士
1.1中国第一位获得南丁格尔奖的男护士(巴桑邓珠) 巴桑邓珠,四川省甘孜州人民医院副院长。数十年来,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倍受广大患者的厚爱,在实际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8月,被授予南丁格尔奖奖章。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南丁格尔奖的男护士。
1.2中国第一位男护士长(徐国彬) 徐国彬,江苏兴化县人,1986年考入南京医科大学,志愿表上填的是"服从分配",所以"服从"到了高级护理专业。1998年,徐国彬成为脑科医院精神病区护士长,2002年成为神经科护士长,也是我国第一位科班出身的男护士长。
徐国彬说:"每种工作都需要人去做,我觉得男人做护士也没什么不好,至少我可以帮助患者不放弃男人般抵抗的意志,我要他们体会到来自一个男性对他们生命的最高尊重。"
2 我院男护生临床带教调查分析
对我院10名大专以上学历的男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10名男护生中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只有3人,在校期间参加专套本的有6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被调查者根据主题罗列选择护理专业的相关原因,以及实习期间的心理和角色转变。根据所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并结合临床带教经验总结如下:
2.1和患者主动交流少 大部分患者很少在临床上见过男护士,往往把男护士当成实习医师,不会主动询问有关疾病的护理知识,而男护生又不愿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的身份及疾病的健康教育。
2.2和带教老师交流少 男护生很少主动向带教老师请教和提出问题,普遍存在"无问题可问"的心理。很多老师也认为男护生将来改行的可能性大,指导也不如女护生更细心。
2.3自尊心极强 由于男护生对自身角色有一定的排斥心理,介意患者及家属对其选择护理专业的好奇,他们会对此类问题的询问产生反感。对测量体温、整理床单位、生活护理等基础性操作主动性低,他们认为这些应是女护士的工作。
3 男护生临床带教思路
3.1宣传男护士的职业优势 男护生的力气大,处理突发事件比较稳重,在为瘫痪患者翻身、抢救危重患者时让他们参与,使患者、家属及男护生自己充分认识到他们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3.2鼓励男护生主动与患者交流 平时多与男护生沟通,突破心理障碍,让他们知道择业的优越及患者的需求,主动与患者交流。
3.3列举我院男护士发展前景 我院近年来招进数十名男护士,分别在急诊科、ICU、手术室等重要科室,医院及护理部领导都很重视。
4 男护士的职业优势
男性从事高压性、高体力强度的护理行业,在某些方面具有女性无法比拟的优势。无论是从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的角度,还是从护理科研的角度,护理专业均会因为男性的加入而更趋完善、更加合理、更加科学。
4.1男护士的身体素质明显强于女护士 护士是一个劳动强度很大的职业,由于女性担任的社会角色过多,精力和时间受到限制,而男性则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我科室09床李邦华是一位长期卧床的患者,体型偏胖,床上移动及每2h翻身1次需要几名女护士同时协作,若有男护士参与便能减少一半人力。
4.2男护士遇突发事情控制能力强、决策能力强 医院的ICU、急诊科、精神科、手术室等很需求男护士,在突发状况时男护士更能及时、果断地处理。比如在精神科,部分患者有兴奋、躁动情况,存在自伤、伤人和毁物的可能,女护士很难对他们施行维护性约束,而男护士则能很好地处置并控制紊乱场面。
4.3某些特殊操作更适合男护士 由于性别因素,当涉及某些男性患者特殊的护理(如隐蔽性操作:导尿)时,有90.5%的男性患者表示更愿意接受男护士的护理。同性护理可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
4.4有利于护理团队的开展 男护士的参加有利于树立一个均衡、高效的护理团队。女护士们都乐于与男护士共同值班,不但能够减轻心理压力,还可防止同性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纠葛。护理工作是一项集脑力、体力于一身的需24h连续效劳的行业,男护士的参加无疑会使临床护理资源得到优化组合。
4.5科研管理优势 男护士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逻辑思维强,在科研和管理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在专业广度和深度等方面会主动钻研。他们善于组织管理、分析决策、敢想敢干,影响力普遍强于女性。由于男性处事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与女性的差异,使男护士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医院体制的改革,为护理事业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5 建议
5.1我院可与随州市的中学组成合作单位,让即将毕业的中学生志愿来医院学习,亲自感受临床护士一天的工作。增加他们对护理行业的认知,扩大护理院校男生的生源。
5.2我院可以组建男护士协会,让他们有种专业归属感,护理管理者要重视男护士的心理健康,使他们从容面对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协会还可做些招募宣传活动,鼓励我院男护士邀请身边的男性朋友加入护士行业。
5.3有必要在护理教材中加入男护士发展历史以及男护士对护理行业所做出的贡献。
择业心理范文3
关键词:工科生;择业指导;职业辅导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116-03
一、成才意识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
大学生一进校就要让他们确立成人成才意识。首先,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教育方针的教育,要让他们感觉到党和人民对他们所寄予的殷切期望,使他们知道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从而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其次,要让大学生明白在成人成才的关系问题上首先要成人,然后才是成才。只有成为一个热爱祖国、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诚实守信、讲究公德、遵章守纪的人,他的才才会对社会有益,否则,就可能是才越高对社会的危害越大,这样的人才社会是不需要的。
利用入学教育的机会对大学新生进行专业思想的教育。第一,要明确本专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让学生意识到选择、学习本专业的价值,从而对专业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第二,要让学生知道本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有哪些,以便学生将来择业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从而树立起择业、就业的信心。第三,要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目前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有哪些难题需要去攻关解决,以及国家的政策导向,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目标性。第四,要让学生知道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需要学习哪些具体课程以及这些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2] ,以便学生能够在脑海形成一个知识结构图,最终把这门专业学好、学活。
让学生多了解些目前生产工艺或生产过程的状况,使大学生在择业时增强成功的信心。在开始学习专业课的时候,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本门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哪些用品或现象是与本门课中的知识相关的,目前生产中普遍采用的工艺或过程是什么,有哪些技术属于高新技术,有哪些难题还在研究或探索之中,这些难题破解之后将会产生多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生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就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也就不会枯燥无味,由于对生产实践有较深入的了解,所以,在择业时就不至于出现想求职又不敢应聘的现象(即恐惧心理)[3],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也能很快将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自己获得成就感,工作也就会越来越愉快、越干越有劲,自然也就会取得成功。有了成就就不必担心淘汰,即便遭遇淘汰,也会因为有了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的经验在下一次的择业中顺利地找到归宿。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合适的就业期望值。
第一,目前大学生就业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用人单位面对众多的应聘者当然就有更多的选择了。物稀为贵,物丰价廉。一是在提供的薪酬标准不降的情况下可以对应聘者的学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在对应聘者的要求不提高的情况下,具有了降低薪酬的空间。面对如此的形势,毕业生还要坚持低于什么样的待遇不去、达不到什么样的环境不去的话,那么毕业生的这种择业期望就是不合时宜了,必然就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单位了[4]。另外,由于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5]
第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从业观,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所服务的单位负责。对自己负责,就是要使自己的专业特长得到发挥,使自己的所学得到巩固和提高,为长远的发展提供一些知识和能力的积累[6]。对所服务的单位负责,就是要体谅到单位在用人方面的成本,包括进入人才市场的费用、培养人才的费用以及为人才提供的配套设施的费用,虽然毕业生本人并没有直接得到这些费用,但单位却是因为毕业生才付出了这些费用,而且是必须的。作为毕业生应该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工作中应该加倍努力以报答单位的知遇之恩[7],不辜负单位对自己的期望。
第三,鼓励动员学生面向艰苦地区、边远地区择业,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对于高校毕业生以从事自由职业、短期职业、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各级政府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服务,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8]
第四,作为工科生,思想教育中还要教育学生深刻理解工科专业的特点和能力要求。工科专业十分注重实践经验[9~10],工科生只有进入生产实践,所学专业知识才能变成活的知识,也只有进入生产实践才能真正锻炼和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11]。由此可见,工科生能否得到实践的平台就十分重要,而最好的实践平台就是工业企业。
择业心理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就业;心理错位;心理调适
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从择业到就业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据有效统计,70%以上的大学生能够给自己合理定位,积极应对就业,并在求职择业中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但仍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在面对择业就业时准备不足,产生心理错位。从而呈现出焦虑、无所适从的现象,以致陷入择业误区,造成盲目就业。如何避免大学生陷入就业心理误区,更好应对就业,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择业就业过程心理错位表现
受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及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策的影响,大学生择业观念在社会需求、高校教育、家庭观念及个人意向等方面之间很难做到平衡。一旦处理不当就容易陷入就业心理误区。
(一)关注自我满足,忽略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就业政策的变化和自主就业制度的推行,部分大学生将满足自我需求作为择业的动力,误将自我价值实现理解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把自主择业等同于自由择业,进而忽略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宁可抛弃自己的专业也不愿意到艰苦的行业就业。即使响应国家号召参加西部志愿项目及“三支一扶”活动,部分学生也是为了国家对研究生和公务员考试提出的优惠政策。这种功利性极强的择业方式往往将学生的视野禁锢在一个狭隘的利益范围,忽略集体意识的心理也使得大学生在就业后很难踏实工作,既耽误了个人事业的长远发展也使得国家和集体事业受到影响。
(二)个人期望过高,忽略现实环境
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高校大学生较社会其他职业者在观念上有着较多的优越感,多年苦读奋斗与大量费用支出理应有较好回报已成为大学生普遍的择业心态。因此在择业过程中往往期望较高,过多地考虑就业的地域环境、职务高低和效益好坏,希望一步到位,却很少考虑个人能力是否达到应聘要求,及所应聘职务的现实招聘情况。较浓的自我主观意识很容易使学生滋生明显的功利性心理,造成我去择业而非职业择我的错误意识,这与目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双向择业的趋势是相违背的。
(三)心理准备不足,情绪消极懈怠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逐年增大。学长们就业的悲观思想往往会感染到应届毕业班的学生,使他们对自己专业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前景盲目悲观,产生消极懈怠的就业心理。另外,部分学生由于平时学习不认真和就业准备不充分等原因,在多次求职经历失败后产生自卑心理,对择业就业产生恐惧情绪,缺乏适时推荐自己积极参与竞争的勇气,无法正常面对求职择业,以致最终影响自己顺利就业。
(四)缺乏自立能力,过多依赖他人
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格局及家庭教育关系,部分大学生的处事能力较差,依赖倾向较明显。因此,在择业就业过程中,也将希望过多的寄托于父母、亲戚、朋友的努力或者学校“保姆式”的就业指导上。以致出现本人不急于就业而家长和学校着急的大学生“被就业”的怪圈。这种缺乏自我独断能力,过分依赖他人的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伴随出现的消极等待心理,一定程度上缺失了把握时机创造就业的机会。
二、择业就业心理错位原因分析
在现有的社会市场经济体系和高校教育体制下,造成大学生出现择业就业心理错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体制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有“攀高求稳”的心理倾向,将找到“铁饭碗”式的职业看作是初入社会的脸面和谋生保障,而不是将职业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价值体现方式。另外,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导致大学生从众式地往沿海大城市寻求发展机会,个人利益价值观念仍占主导地位,社会舆论尚未形成有利于大学生择业就业的正确价值导向。
(二)制度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和高校在就业工作部署中还不能紧随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需要,相关的就业制度及配套改革跟不上,体制上还存在着一些弊端。随着“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就业体制的推广,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但现有地区和行业保护政策带来的种种弊端却限制了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公平性。生源地限制、行业准入限制、户口限制等不合理政策的延续极易导致大学生陷入择业就业的误区。
(三)学校原因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及输出单位,一直将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放在首位,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没有跟上社会的人才需求标准。部分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还比较滞后,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择业就业知识和技巧。此外,部分高校一味追求学校建设规模化发展,不顾社会就业需求的盲目扩招无形中也加大了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压力,导致大学生对择业就业产生悲观心态。
(四)家庭及个人原因
家庭教育对学生个人发展影响很大,父母的观念很容易左右大学生的择业就业方向。部分家长凭直觉给孩子确定的就业目标和方向,往往脱离现实需要,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大学生本身个人学习、工作能力存在差异,性格倾向与心理状态也各有不同,应在不同领域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但由于大学生的集体生活环境使得他们之间不顾个人情况相互比较、相互攀比,无形中给自己就业增加巨大的心理压力。 转贴于 三、大学生择业就业心理错位调适
对于高校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方面存在的种种心理误区,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及有关部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努力创造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择业就业指导工作,让在校大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加强就业指导,树立正确择业观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有用人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而高校的择业就业教育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最后关键环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校应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大学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课程的开设和就业指导课程的普及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保持正常的就业心态。适时帮助毕业生分析社会就业形势,提供及时的招聘信息,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使毕业生树立起健康的择业心理和敢于面对竞争、善于求职的饱满精神。
(二)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提高高校大学生择业就业工作水平的关键是加强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面对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只有大学生自身的文化学习、实践能力、个人素养得到加强提高,才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才是应对大学生就业积极、有效的途径。高校通过开设企业家论坛、家长讲坛等方式贯穿大学生教育课堂,做好理论素养培养工作;通过建立实践基地、校企合作来加强大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举办技能创新、创业大赛来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开发;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和文化素养系列讲座来增强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三)开展心理教育,加强逆商能力培养
毕业生的心理素质状态直接影响到其择业就业能力的水平。高校大学生接触社会较少,在应对择业就业方面的心理准备不足,若不加强心理方面的辅导和教育极易产生心理问题。高校应在毕业生教育方面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课程和心理咨询讲座,为毕业生配备就业导师,准确了解他们在择业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和挫折,给予及时的辅导以排解心理压力,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自身的心理特点及规律,提高挫折应对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逆商能力培养,塑造健康人格,合理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状态来迎接择业就业的考验。
(四)争取家长配合,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在大学生择业就业期间,家庭观念的影响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家长在大学生择业就业期间应给予一定的关心和帮助,与高校一起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引导学生自觉加强个人择业能力的培养,避免主观专断包揽一切,给孩子灌输一些非主流思想,造成择业观念混乱。另外,应尽量使学生摆脱不必要的烦恼,以正常的、健康的心态从容面对就业。
面对择业就业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只单方面强调就业率的高低会使高校发展走入歧途。高校以培养人才为主要使命,使大学生有一个理想的、健康的就业状态应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又一标准,但这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努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共同配合。
参考文献
[1]丁翠玲.论大学生择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 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8).
[2]王伶俐.大学生择业心理的错位与调试[J].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9,(1).
[3]傅涛.心理学视角的大学毕业生择业错位与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吉明明,沈风雷.大学生择业误区及对策[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择业心理范文5
关键词: 毕业生 择业 心理误区
在竞争激烈的求职过程中,作为“未出茅庐”的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必须走出择业的心理误区,克服盲目从众、求全求美、求闲怕苦、消极依赖、虚荣攀比、急功近利等不良的心理干扰,了解这些心理误区,才能找到有效的对策,进而以正确的心态就业。
1.盲目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表现为人受大多数人的影响,思想、行为等出现的趋同。在大学生求职中,追求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等热门职业,求职的人数越多,求职者对这些地区和职业的渴望越大,这就是从众心理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表现。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忽视了对社会需要和求职单位的了解,忽视了对自己特长特点的分析,盲目地跟着大家走,他们错误地认为,大家都想去的城市、想从事的职业,应该没错,结果导致有些毕业生就业屡屡受挫,有些人盲目地进了单位后才发现学无用武之地,造成极大的人才浪费。近年来出现的“沿海地区热”、“电信金融业热”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2.求全求美心理
有些毕业生在择业时标准很高,既要单位的地理位置优越,又要求工资待遇丰厚,还要考虑专业对口,有发展机会,总而言之,想要鱼和熊掌兼而得之。如有些毕业生酷爱自己的专业,又怕过苦行僧式的生活;有些毕业生意识到基层单位很需要人才,最能锻炼人才,又觉得基层小单位声誉不高、工作条件艰苦;有些毕业生把福利待遇好作为择业标准,同时又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抱负。但往往事与愿违,很难尽善尽美,导致毕业生面对择业时犹豫不决,常常错过良好的择业机会。
3.求闲怕苦心理
求闲怕苦心理是指在择业中毕业生片面追求工作舒适清闲的心理现象。在求闲怕苦心理的驱使下,有些毕业生要求未来的职业要轻松一点,工作环境要舒适一点,不用下车间、跑外勤,最好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哪怕打杂也行;有些毕业生要求未来单位管理要松一点,弹性工作制,不用坐班,有充分的自由;甚至有些毕业生要求单位离家近一点,离城市中心近一点,他们不愿独闯天下,不愿离开父母,不愿离开大都市。不难发现,求闲怕苦心理往往会导致毕业生择业面窄,求职困难,即使找到单位,也常常会因为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影响个人的长远发展。
4.消极依赖心理
有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职业能力、择业技巧上,而极端地认为求职的竞争就是关系的竞争,择业与自身素质关系不大,把希望寄托于托关系、走后门,寄托于父母和亲友身上,怀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消极依赖心理。他们一方面希望找到称心的工作,另一方面不愿意四处奔波,于是求助于父母亲友,千方百计找关系、递帖子、托门子,甚至不惜代价请客送礼。消极依赖心理驱使下的择业行为,极大地扰乱了公平竞争的良好择业秩序,也使毕业生失去了一次在择业中检验自己、磨炼意志、了解和适应社会的机会。
5.虚荣攀比心理
虚荣攀比心理实际上是一种求名心理,即片面追求单位或职业的牌子,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如有些毕业生择业中不考虑自己的主客观条件,不深入了解职业的内在要求,追求单位名望好一点,牌子响一点,坚持“宁做大单位的一条虫,不做小单位的一条龙”的择业标准。有些毕业生过高地估计自己,看到其他同学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心里就不服气,总认为自己不能比别人差,择业中这山望着那山高,一心要找到一份让别人羡慕的工作。其结果是要么因超越现实而失败,要么进单位后才能无法施展,不得不重新就业。
择业心理范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 择业心理 就业指导
大学生群体是由青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心理延续尝负期”、“边缘人”地位。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无论与个体的其他生命阶段还是和其他同龄社会群体相比,都有明显差距。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强,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最严重的心理问题之一,日益引起公众关注,亟待妥善引导和解决。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整个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重要部分,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既是理论认知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应该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的基础之上,构建系统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再发挥学生工作者在择业辅导中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高职院校学生择业心理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与一般高等学校学生的择业心理特征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显著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焦虑、恐慌、茫然。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在面对就业时,存在着诸如孤独、失落、焦虑、急躁、抑郁等情绪障碍。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毕业生的专业、性别、家庭经济条件、生源地的城乡差异等都会影响毕业生的情绪,引发种种情绪障碍。数据显示,有20%的毕业生在择业中出现明显的焦虑状态,这表明,出现情绪障碍已经在毕业生中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
其次,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我。由于生理、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也会产生自卑、怯弱、自负、急功近利等心理,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面对择业时往往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只关注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很少考虑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最终会失去很多就业机会。
再次,自信不足,心理素质较差。高职院校毕业生相对于大学毕业生年龄稍小,综合能力相对薄弱,他们对外界的环境抱有畏惧心理,缺乏大胆尝试的勇气。有时不自觉地放弃面试机会,或在面试时不能全面展示自我,因而不被用人单位录用,如此反复,使自信心受挫。部分大学生在遭遇挫折后无法正视失败,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从而选择逃避,不思进取。他们缺乏自主择业意识,不愿参与市场竞争,寄希望于父母与亲朋好友,缺乏应有的处事和办事能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
1.社会因素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报告显示,200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200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73.56万的失业大学生中,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9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人无工作也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被称为啃老族。另外,目前我国经济体制仍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事业单位裁员、政府机关缩编等,不仅大学生就业难,全社会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2.高校因素
首先,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但许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师资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及时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造成结构性失业。其次,许多高校的职业发展教育中还存在缺乏系统性、协调性与科学性的问题,职业发展教育只局限于毕业生这个群体,只局限在择业这一个环节,而对择业之外的环节包括心理健康等问题,则缺乏系统的指导与帮助,特别是如何在择业中面对压力、面对挫折的心理教育更是缺乏。最后,就业指导的相关人员大多还仅凭过去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业信息收集与工作甚至行政工作的经验开展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缺乏相应的科学理论指导。
3.家庭因素
尽管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但是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值并没有下降,多数家庭都希望子女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能够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可,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在这种期望值下,家庭投入的教育资本持续增加,如毕业时难以就业,大部分家长和学生必然会感到不可理解和不能接受,势必会给大学生造成心理挫折。
(二)内在主观因素的影响。
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毕业生心理挫折的产生,不仅与外在客观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内在主观因素的作用。毕业生心理挫折的产生主要与下列几种主观因素有关:
1.青年期心理特点
处在大学毕业阶段的青年多是在20―25周岁,他们接受新事物快,自我意识强,多幻想、好冲动,知识结构还不完善,生活体验也存在差别,部分毕业生心理和生理发展不同步,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稳定,所以在求职择业中表现出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2.对挫折的容忍能力不强
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物质生活上受到家人关照较多,也较少经历挫折教育,意志力相对薄弱,对挫折的容忍能力差,对困难缺乏较深的体验和感觉,因此在面对困难时容易产生心理负担和阴影。
3.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对社会了解不多,因而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缺乏理性的思考。在择业的过程中,一旦个人目标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实现,便容易产生挫折感。
三、高职院校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一)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559万,2009年将超过600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同时也带来了竞争。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毕业生应牢固树立市场竞争的观念,树立求职过程就是竞争过程的观念,树立有竞争就会有风险的观念,在就业过程中学会以平常心面对就业形势,冷静地作出选择,正确排除择业心理挫折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打破陈旧的择业观念,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求职过程中正视择业压力,并将这种压力变成动力,积极行动起来,避免心理过度焦躁不安对发挥主观能动性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认识与悦纳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
大学生就业中的许多心理困扰都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悦纳职业自我有关,因此正确认识自我的职业心理特点并悦纳自我是调节择业心理的重要途径,并可以帮助毕业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要引导毕业生承认不够完美的现状,学会扬长避短,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自己,力争今后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发展自己。
(三)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
对于求职时出现的一些不健康心态没有必要过度担心,但要学会主动调适。学生可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排解心中烦闷,放松心情,同时运用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励自己,帮助自己度过难关,也可以向朋友、老师倾诉,寻求安慰与支持,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和专家的帮助。通过对自己在择业时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弥补人格缺陷,积极改变自己、发展自我,促进自身人格更加成熟。
四、探索高职院校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辅导模式和途径
(一)开展系统的职业指导课。
职业指导课程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学生就业,这是当前社会和学校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学生要实现就业,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懂得求职就业的有关知识和技巧(面试技巧和就业政策)。因此,“职业指导课”的内容应以就业为目标,以求职知识和技巧为内容,以调整择业心态为主线,让学生充分认识我国的就业形势,掌握求职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找到自己的职业位置,并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个阶段主要通过职业咨询、心理辅导、开展讲座等措施,使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二)以企业为依托,以学生社团为纽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可以实现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价值观、职业能力、敬业精神等的培养。让学生利用集中休息时间通过参与行业公益活动、社会调查、企业经营活动等方式,深入未来从事的行业,真切地感受社会行业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改变自己、塑造自己。教育工作者应该即时跟踪、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加强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引导,并收集第一手资料,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对学生的主要考核指标。
在具体操作中,学校激发引导学生社团组合,使其成为校企联合指导就业的纽带,以点带面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建立与未来所从事行业的多渠道联系,通过假期兼职、参加座谈会、调查研究、帮助策划企业活动、邀请企业人士作报告等手段来增加对行业的理解,把握行业规范和用人标准。这种形式的交往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因而更有效。
(三)以人为本,正确指导,加强挫折教育。
首先,高职院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到就业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至于在求职过程中因遭遇挫折而采取过激行为。大学生因遭遇求职挫折而采取过激行为,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我们给予人文关怀,帮助遇到问题的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化解心理矛盾,顺利就业。
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近年来,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重要性,一部分高校还勇于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逐渐探索出一些适合我国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理论、观念与方法,取得了重要的成绩。然而,这些成果大都仅局限于关注毕业生群体和就业这个环节。职业发展教育必须从新生入手,进行全程化教育,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认识行业、认识企业,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并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参加社会竞争。从而使大学生在了解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自我探索,确定职业目标。
再次,高职院校要全面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高职院校除了给予大学生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外,还有必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一是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中增加就业挫折教育的内容。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调适心理,学会应对。二是在后期职业指导中,增加法律法规教育,使学生树立对法律法规的敬畏心理,以及培养对自己生命的热爱与敬仰,引导学生以阳光、健康的心态面对挫折。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成才。在现实生活中,高职院校毕业生面对择业时的心理是复杂而多变的,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面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这些心理上的矛盾、误区和障碍,学校应多渠道开展职业辅导工作,从而使学生借助学到的知识技能极大程度地服务于社会,创造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姚少怀,梁瑞升.论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6,(13).
[2]郭志海,沈巧明,王良佐等主编.大学生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6.
[3]李红英,王蕴.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指导教师的工作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4]刘远武著.职业总动员――择业、求职与就业指导.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