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防灾减灾培训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防灾减灾培训教案范文1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对能力 提高方法
一、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法,加强小学生对突发事件认知及应对的教育
针对幼儿园及小学生学习任务较轻、好奇心较强的特点,从入校之初,学校就应以小学生为重点对象,进行突发事件的宣教。加强小学生对突发事件认知及应对的教育,组织学生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特殊的日子里提高对自身安全的重视程度,开展学习教育部《守护生命十大黄金法则》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活动,使师生了解掌握地震、火灾、洪水、台风、泥石流、雷击、暴雪、龙卷风、疫情、防化十种安全自救知识,使应急避险教育走进课堂。同时通过宣传橱窗、电子屏幕、黑板报、手抄报、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等渠道,宣传《守护生命十大黄金法则》,加大宣传,营造知识守护生命的浓厚氛围。此外,结合实际,关注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细节。经常性地开展中小学安全检查及整改工作,高度重视大型集体活动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深入开展消防、防震等逃生演练活动,在学生中普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身心安全等知识,切实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开设生命教育课
从幼儿园、小学开始设置生命教育课程,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学会在各种情况下有效保护自己。通过学校和家长的联合互动教育,重视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等。近几年,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了生命教育相关课程,每周安排一定课时,结合地域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编选合适的安全教育读本作为地方课程必修教材。要求学生的安全教育课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课时,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的要求,将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其中包括生命教育的内容)列为必修课程,每周分别安排适当课时,统一选用省教育厅审查通过的教科书。同时,在德育管理体系中加强对学校生命教育工作的考核,要求学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班校会、纪念日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把生命教育有机融入学生的生活,充分挖掘与利用未成年人的生活经验和家庭教育资源,开展经常性的生命教育活动。采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的方法,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科研,研究生命教育规律,总结生命教育经验,提高生命教育水平。
三、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由各级政府牵头,应急协调指挥中心督导,各有关部门负责对学校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培训,使教师更好地适应生命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因平时的教育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时间比较紧张,多数教师对教育教学以外的安全教育产生了忽视、不重视的心理,对学校安排的各项安全检查等各项工作多敷衍了事,这种麻痹大意的思想应引起重视,坚决杜绝此类现象。只有教师重视了,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在应对、预防、处理安全事故时,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或确保生命安全无恙。
四、加强安全教育演练工作
建议以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和流程为指导,在常规性小范围内对小学生进行突发事件模拟演练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大规模的演练活动,提高安全教育实效。为了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安市教育部门牵头组织了多项逃生演练活动。为了增强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范自救能力,我市利用春节火灾隐患多发的季节,举行了城市中小学消防逃生演练现场会,进行了火情报警、消防疏散、营救被困师生等项目的演练。为了缅怀“5.12”大地震的遇难同胞,增强师生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普及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应急疏散逃生技能,每年5月12日下午,组织全市中小学开展减灾宣传教育及应急演练活动。
五、建立长效机制
防灾减灾培训教案范文2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地理教学 融合应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发明和知识更新更加突飞猛进,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刻。同样,对教育的影响、对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也是全面深刻的,已成为推动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如何探析信息技术与地理教育的深度融合策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从事地理教育的工作者永远探索不止的问题。
一、加强对地理教师的培训,掌握信息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互联网的不断延伸覆盖、计算机运算能力速度的提升、智能手段在诸多领域的推广应用,给每个人获取信息提供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利用“千里眼”和“顺风耳”。由于受地域、文化程度、环境、年龄、爱好、个人素质等的影响,有的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教案、课件、资料,开发软件,统计数据,制作模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负担,享受了信息技术的实用、高效和快乐。有的教师却是信息技术的“文盲”,不能很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再好的设备只能是“摆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不能及时获取教育教学信息,观念守旧,思维僵化,知识匮乏,方法单一,效率低下,往往成为不爱学生欢迎的教师。因此,可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校内新、老教师结对的校本培训效果很好,原因是面对面、手把手,不懂随时问,突破部分中老年教师不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这个制约教师业务发展的“瓶颈”。
二、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方便互动学习交流
教师在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仅为其提供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要想让其成为名优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必不可少,要不断用新知识、新技能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何获取新知识?就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让教师在互动学习中交流经验,反思不足,取长补短,不断进步。一要建立各级教育信息网,组织网上远程教育培训活动。如近几年国家组织的各类针对中小学教师的新课程远程教育学习培训,网上既有政策、作业、学习资料、互动交流、考试,又有全国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培训教师收获较大。二要建立校园网站,上传学科课件资料。特别是国家、省市示范性高中应建立自己的网站,上传专家、名优骨干教师的讲座和课件资料,及时更新,不设浏览限制门槛,方便薄弱学校教师学习提高。三是校内网站公开学科骨干教师的导学案、课件、教学视频,方便本校薄弱教师学习提高。四是建立学科教师QQ群,方便在线互动交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支持作用。
三、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所有手段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不论如何应用教学手段,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释疑解惑;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印象深刻,清楚明白,不留疑惑,在一节课40分钟内有最大收获。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地理教学时,一定要切合教学内容。地理教学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我们应根据不同内容选择教学手段。一是不能追求过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造成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变幻多端,而抓不住教学重难点,光有形式不解决问题。二是对学生熟知的地理事物、规律、成因不需过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渲染,浪费时间。如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化、环境问题、人口增长等教学内容中不宜过多使用多媒体工具,冲淡对地理事物和规律的掌握。三是对抽象、陌生的地理事物、规律、成因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变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熟悉,变疑惑为易懂,变静态为动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借助感性知识理解理性规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如在世界气候类型、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气旋与反气旋、月像变化、全球大气环流等内容教学中应选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切身感受变化过程和规律,让难以讲清讲明白的东西一看就清楚明白。教师轻松,学生易懂。常说的“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这个道理。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提前布置课前预习提纲,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有关资料,生动事例,丰富感性知识,化空洞为具体。利用信息教育知识制作学件,提高自学能力,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学互动,培养学科兴趣,解决有关问题。二是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国防教育知识,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国防教育。三是利用信息教育手段研究省情、县情,开展区域地理研究,撰写乡土教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四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点和地理要素空间时间分布情况,指导当地工农业生产,应用先进农业技术防灾减灾,培养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事业,提高工农业生产水平。五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细心观察,积累素材,得出结论,培养一定的观察、搜集、分析、研究能力。六是积极撰写科技小论文,参加各类网络征文活动,将学科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七是动员学生在网上参与“世界环境日”、“我们共有一个地球”等纪念活动和“绿色学校”、“文明学校”等创建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建设美好环境。
五、树立绿色环保理念,提倡信息技术办公
防灾减灾培训教案范文3
(湖州师范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摘要: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快速多元化发展、网络尤其是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的飞速普及以及学生层次质量等差距的进一步加大,对高校安全教育的形式、载体、内容及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研究大学生安全教育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旨在提升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普及性和实效性.文章从微课程模式入手,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资源的整合、平台的建设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微课程资源的平台功能应该包括核心教育服务、增值信息服务和在线互动服务等.
关键词 :大学生;安全教育;微课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22-02
大学生安全素养不仅是衡量学校安全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正成为高校文明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数.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主力军,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安全知识体系和提高基本的安全防范技能.一方面,大学生在高中及以前的学习中多以文化知识为主,无更多时间更多精力深入细致地涉猎安全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实现社会化是大学期间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一过程会面临诸多安全隐患;另外大学生不单纯是知识的学习者,而应该成为知识和技能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尤其是在安全教育领域,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高校应该如何拓展安全教育领域,整合安全教育课程资源,搭建安全知识技能推广平台,以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安全素养,值得深入系统的研究.
1 理论综述
作为一个新概念,微课程的定义在不断演变和深化.微课程是以简短、完整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半结构化、情景化、可动态生成与交互的课程资源.它可分为讲授型、实验型、答疑型、解题型等多种类别.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特定主题的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主题相关的学习指导单、教学设计(微教案)、素材课件(微课件)、练习测试(微测验)、学生反馈(微反馈)、教师反思(微反思)等教学辅助资源.微课程具有主题明确、内容简短、交互性强、模块化、半结构化等特点.[1]金陵认为微课程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2]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广泛、涉及面广以及难成体系,与微课程具有形式多样化、内容普及化、使用群体广泛、渠道多样、传播效果裂变、交流互动及时等特点高度契合.最具代表性的微课程应用平台是可汗学院(Khan Academy),该网站基于线上MOOC环境的建设,对安全教育微课程资源开发与应对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 大学生安全教育微课程平台的功能定位
大学生安全教育微课程平台以其跨行业、跨地域、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多方参与、系统扩展性强、开放性好的特点对大学生安全管理与教育构成了有力支持.教育部门可以利用大学生安全教育平台丰富的资料库以及开放性的互动平台实现国家安全教育、治安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卫生安全教育、自然灾害逃生教育等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大学生安全教育平台承担安全管理过程中不同实体间的信息交换枢纽支持,提供多类核心信息服务及增值信息共享等功能服务,还提供在线互动交流功能等,详见下图:
其主要功能诠释如下:
2.1 核心教育服务
包括国家安全教育、治安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卫生安全教育、自然灾害逃生教育等,同时提供各类信息的实时查询功能,实现信息共享与交互.其中国家安全教育主要包括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增强国防意识等;治安安全教育主要包括防盗抢、防诈骗、防滋扰、维护正常治安秩序等;消防安全教育主要包括消防基础知识、高校典型的火灾案例、如何防止火灾事故发生、易燃易爆品保管和使用、火灾的扑救与报警、疏散逃生技巧等;交通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交通法律法规教育等;网络安全教育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教育、网络文明教育等;卫生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卫生安全知识、身体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等;自然灾害逃生教育主要包括地震、核辐射、雷电、洪水等.在核心教育服务模块,平台将采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多样的形式介绍各类安全教育知识和案例,避免安全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单调性和枯燥性,增加其全面性及趣味性.
2.2 增值信息服务
包括专家在线讲座、游戏模拟演练、实战演练、工具下载、安全认证等,同时,平台将实时提供最新的行业资讯、完善的政策法规及各类实用工具等相关信息,为教师与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安全教育增值服务,达到“一站式”服务的便捷高效.其中专家在线讲座将根据实际情况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做客网站,为会员提供最新的安全教育等;游戏模拟演练将安全教育和网页游戏相结合,坚持寓教于乐的理念,使枯燥而重要的安全教育娱乐化,让用户在玩中学到实用的减灾防灾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等;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安全意识及安全能力仍然只停留在表面,因此,平台为一些学生提供参与安全实战演练的机会,定期组织开展参观各类安全主管部门,接受参加各类演练的预约,通过实战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技能;对于网络安全等方面,平台将实时更新网络安全的预防技巧及安全工具下载,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与技能等.
2.3 在线互动服务
包括智能搜索引擎服务、热点问题深度剖析、专家在线咨询服务及安全事件实时评论等功能,其中智能搜索引擎服务将根据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最优学习套餐搭配及分级学习安全技能等服务;平台将通过收集整理相关安全教育的信息数据,针对社会热点问题邀请相关专家讲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对其进行深度剖析,提升学生对安全问题的分析力等;专家在线咨询服务将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采取在线咨询、排疑解难的方式帮助学生实时解答心理问题等;安全事件实时评论将针对突发的安全事件提供交流互动平台,在分析事件本身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3 大学生安全教育微课程平台的逻辑构架——以消防安全教育为例
大学生安全教育微课程平台提供一个统一的界面供用户登陆,登陆之后,不同用户进入不同的界面选择自己需要的功能,整个网络平台的底层支持在于安全教育资源库.
大学生安全教育网络平台中的消防子系统包括三个模块:消防安全员模块、会员模块、管理员模块.其中会员模块除基本功能模块外,还应包括增值信息服务模块和在线互动模块,以会员基本功能模块为例,具体应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3.1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第一,日常生活中的隐患检查,如学生寝室内不能使用大功率用电器、使用台灯要远离易燃物、使用完电器应关闭电源、使用蚊香需摆放在开阔区域、不在宿舍内焚烧杂物等等.第二,新环境的消防检查,如到宾馆住宿首先要留意房间门后的疏散示意图,到娱乐场所活动要检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到大会堂或报告厅参加活动要确保“安全出口”指示灯正常工作且各安全出口处于开启状态,到大型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要留意消火栓和灭火器的位置.第三,工作中消防安全检查,如下班后确保用电设备的电源均已关闭,工作环境内的消火栓能正常供水、水枪和水带不缺少且能正常使用、灭火器数量和质量均能得到保证等.
3.2 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第一,认识火灾,熟知火灾的种类,掌握火灾发展过程的时间与温度关系图,了解黄金的扑救时间是火灾初起的七分钟.第二,熟悉灭火器的类型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第三,熟知各类物质着火的应对方法,一旦出现火险知道如何应对,会使用灭火器,会报火警.
3.3 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第一,各类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如学生公寓、教室、实验室、食堂、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地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第二,各类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组织流程.第三,各类预案的模拟演练.
3.4 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
第一,以职能部门的政策法规为主要内容,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对广大师生进行宣传教育.第二,以案例分析为载体,让会员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找到应对各类消防事件的最佳途径.第三,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自救,如简易防护法、结绳滑降法、休氏跳楼法、固守待援法等等.
如上所述的“四个能力”建设内容,可以通过漫画、动画、图片、文字、视频、游戏等形式,将教育内容具体化、趣味化.由于大学生安全教育平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习支持与管理系统,对于在WEB环境下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摸索出更好的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安全教育工作将成为高校安全教育的主流方式.
4 结束语
作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平台,微课程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APP技术的日臻完善,安全教育必将通过微课程模式在大学生的日常信息摄取中占到一席之地.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形式的学习,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及将来走向社会加上一道安全屏障.在社会向多元化高速发展的未来,安全教育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会变得更加重要,也会在更多人的关注和努力下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