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奖惩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室奖惩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室奖惩制度

手术室奖惩制度范文1

1 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精细管理措施

1.1 管理制度的建立

针对手术室可能存在的感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质量保障体系、核查制度、消毒灭菌制度以及保洁制度等,并明确每个手术室人员的职责,实行奖惩制度,一方面能够提高手术室人员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的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1.2 环境清洁与消毒

环境清洁与消毒作为手术室感染控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手术室感染控制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在手术前、手术后,对手术室环境进行有效的清洁,并进行消毒灭菌。在污染程度较低情况下,可利用清水对手术室内物体进行擦拭,同时利用消毒液对遗留在地面、物体表面的血液及体液等进行彻底清理,以防止污染源的扩散。

1.3 医疗物品管理 ①手术器械管理。将手术室内全部医疗器械放置于多酶液体中浸泡,然后利用机械进行清洗。当医疗器械清理后,对高压耐温医疗器械进行高温消毒灭菌,而对于耐温性、耐湿性的医疗器械,则进行低温消毒灭菌。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后,即可进行包装,并有专人进行质检,定期发放,以避免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过期无效。②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制定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计划,对一次性医疗物品进行统一的领取,并每天对储存箱和货架进行清理,同时定期对一次性医疗物品有效日期、剩余数量等进行严格检查,并将这些一次性医疗物品放置在适宜环境下,控制好存储环境的温度及相对湿度,同时进行有效消毒灭菌。

1.4 手术室人员的管理 为了预防和控制手术室感染,对手术室人员穿着要求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手术室人员进入手术室时,更换已经经过消毒灭菌的衣服、帽子、口罩及鞋子等,并要求手术室人员不可将头发、嘴巴、鼻子露出。由于人员数量与手术室感染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控制好手术室人员的数量。减少手术室门窗开启次数,以避免空气中细菌进入手术室,增加手术室感染率。

1.5 无菌操作管理 ①手术室巡回护士必须按照无菌操作管理要求,对患者进行输液或者输血,以避免医源性感染的产生。在对无菌台进行转移时,可利用台布进行包裹转移;及时给手术医师擦汗,避免汗液导致的手术室感染;手术参观人员应站在手术区域30~40 cm以外位置;在手术无菌台放置手术所需的医疗器械和敷料。②手术室器械护士对医疗器械无菌包名称、消毒灭菌时间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在手术野区域铺置无菌布单,以避免患者皮肤过于曝露,术野过于浸湿;对已经使用过医疗器械上的血液及体液进行及时擦拭,以抑制细菌生长;湿垫纱和纱布不能放置在无菌布单上,如果无菌布单受到血液或者水污染,则需及时增加两层或者两层以上无菌布单;禁止使用受到污染的医疗器械。

1.6 术后处理工作

①医疗器械与医疗物品处理。术后将医疗器械上血迹擦拭干净,然后利用密封性转移箱送至供应室进行处理;一次性医疗物品统一装入塑料袋,并进行密封,送至处理室,进行集中的焚烧;对手术室内吸引瓶、放置污染物物品进行浸泡消毒和清洗;对手术室物表及地面进行彻底的消毒灭菌,并利用消毒液,对人员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擦拭消毒。②医疗垃圾处理。在每个手术室内均设置有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及容器,可对医疗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然后密封送至供应室,进行集中处理。

手术室奖惩制度范文2

1.1一般资料回顾本院手术室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发生的护理纠纷事件,近两年来共发生护理纠纷事件82件。

1.2方法以统计表总结82件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总结防范对策。

2结果

2.1手术室方面因素手术室器械和仪器管理不当,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不断进步,手术室常引进新型器械和设备,而术前和术后仪器与器械摆放管理工作缺乏合理性,保养工作也难以贯彻落实,致器械设备生锈、损坏等,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

2.2护理人员方面①缺乏高度的责任意识。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有待提高,工作中粗心大意,未详细、准确、规范记录手术情况时有出现;使用药物、临时医嘱记录不全,给患者和医师带来问题;手术费用项目记录不全,使患者费用不明确,导致医患纠纷;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粗暴,导致患者疼痛;患者摆放不舒服,肢体局部受压太久引发压疮等。②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护理人员未掌握和认真学习护理知识,术中未很好配合医师,不能够很好适应术中突发事故;或部分护理人员未熟悉掌握手术室仪器,术中操作仪器出现问题,延长手术时间,引发护理纠纷。③服务意识较低。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较低,护理期间只局限于形式,多为表面文章,服务态度生硬,与患者、家属沟通较少,术前访视过于简单,只是交代需准备事项,尚未详细讲解术中注意事项,未有效安慰和支持患者;不能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引发患者和家属不满,造成护理纠纷的发生。④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有待提高。护理人员行为举止不和善、语言不当、态度不友好等,严重影响了患者情绪。部分护理人员因人而异,对农民、工人或经济较困难的患者,态度差、语言冷漠,诱发护理纠纷。⑤法律意识薄弱。部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认为医疗纠纷多是医生方面导致,忽视患者权利,造成护理纠纷。

3讨论

3.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成立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物品清点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防范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三查七对制度、器械管理制度、器械物品保养制度等,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做到有理有据、赏罚分明,以此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3.2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知识维护医院正常权利。手术室管理者应有计划、有目的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医疗法规教育和操作训练,严格考核。及时纠正平时和常规护理中不合理操作,严格按照工作常规办事,以免差错事故造成各护理人员相互推脱。

3.3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工作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教育工作,制定完善可靠的风险教育计划,定期组织风险教育工作,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及时发现异常问题有效处理。指导护理人员正确认识工作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掌握应急处理对策。

3.4增强护士责任意识,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使护理人员明确患者权利,掌握护理职责、义务及质量标准。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责任从送入手术室到送出病房,根据手术依据逐项查对,了解患者术前情况及全身皮肤情况,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不要说无关紧要的话,妥善保管手术器械、物品和标本,认真登记并查对。手术物品管理中,医生、护士责任缺一不可,做好手术物品管理工作。

3.5增强护理工作期间纠纷处理能力手术室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需要手术室人员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业务素质,如处理一些较为特殊存在传染性手术,如艾滋病、HBsAg阳性患者,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准备充足,不可大意。若手术患者同一时期出现成批类似感染患者,手术室需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护理人员应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操作规范等,以免操作不恰当给患者带来严重影响。且护理人员应以热情、友好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交流,积极解决患者疑问,与患者和家属随时沟通,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避免发生护理纠纷。

3.6完善手术操作过程建立严格交接制度,详细交接记录,认真核查手术申请单,仔细对照病历,确定患者无误后送入手术;同时术前与麻醉师、手术医师、巡回护士认真查对。术后要仔细检查器械物品,清点器械、纱布、线卷数目等,详细记录在手术清单上。接送患者时,保证接送车质量完好,准备车上备护栏、海绵垫、约束带等;保持床整、清洁、干燥,各项操作轻柔、快速、准确,以免给患者造成损害。

手术室奖惩制度范文3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日益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律意识也随之日益增强,影响护理工作不安全的因素也日益增多,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不仅要承担挽救患者生命的重任,还要面对诸多护理安全隐患。因此,探讨有效的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点。现将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以及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做如下总结:

1 护理安全隐患

1.1 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手术室护理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而原有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无法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要求。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1],严重影响到了手术成功率以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1.2 护理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新技术、新业务以及新的医疗设备的不断应用,对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技术及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工作中技术方面风险也有所加大, 护士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水平不高将会对护理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

1.3 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 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护士的责任心有很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会严重影响到护理安全,易引发医疗纠纷。例如:混淆手术患者及部位,清点手术器械时出现差错,用药时未注意核对药名、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输血、输液查对有误等。

1.4 手术室环境 手术室环境布置有与病房不同, 从色调到布局,以及麻醉机、吸引器等手术设备都给患者带来了陌生感,加之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疗设备带来的噪音,不仅增强了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恐惧感, 而且使医护人员造成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2]。

2 防范对策

2.1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 完善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如:术前访视制度、手术患者核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以及无菌操作制度等,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手术室应在醒目位置张贴相关的管理制度,由专门的质控小组监管护理人员的行为,并配套相关的奖惩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加强护理风险教育, 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 使每位护士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和自我保护[3],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护理安全。

2.2 夯实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面对手术室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引入,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才能完成繁重艰巨的护理任务,保证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应通过专家讲座、集中培训的方式对护士进行教育培训,介绍新的理论知识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技能操作大赛的方式,不断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对新进的护士要重视岗前专科培训工作,以胜任手术室护理工作,组织有潜力的护士去高级医院参观学习,学习理论知识、操作技巧以及手术室管理理念。

2.3 强化责任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手术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手术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导致重大的医疗事故发生,因此,责任心对手术是护士而言尤为重要。护士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细心谨慎,将安全意识贯穿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同时对患者也要有责任心,关心体贴患者,以亲切的口吻和患者交谈,加强护患沟通,消除患者术前的恐惧和术后的担忧,消除护患之间的距离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2.4 改善手术室环境,消除患者心理压力 舒适的手术室环境不仅可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积极配合手术的进行,还可以缓解医护人员的心情,提高工作效率[4]。首先,应对手术室各种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以降低噪声,消除患者患者的焦躁心理。其次,改变手术室单调的布局,墙面采用暖色系的颜色,并张贴温馨标语,增加患者安全感。再次,定期对手术室内空气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防范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3 讨论

手术室工作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 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风险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前提[5]。手术室管理者需以预防为主,制定科学的安全隐患防范对策,查找并及时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形成制度,持续质量改进,将可能的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6]。护理人员应强化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将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杨 柳.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及防范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360-361.

[2]黄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2010,(5):80-81.

[3]刘琼,江云英.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4):268-270.

[4]葛艳.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138-139.

手术室奖惩制度范文4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方法;措施

手术室是外科诊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室的新业务不断拓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投入使用,安全护理变成手术室管理的核心,是护理质量保证的重要标志。加上手术室工作量繁重,工作程序复杂,涉及较多的专业知识,出现差错的几率也就相对较大[1]。因此,对手术室的护理中进行安全管理刻不容缓。本文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回顾分析,找出现有的不安全因素与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探讨相关方法与措施,以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分析,找出当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与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①配备的医疗器械不合理,没有进行规范的灭菌工作,使得患者在手术中因为手术切口或者输液过程容易被感染。②没有定期保养医疗器械,使得器械的性能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耽误手术时间。③当接台手术的时间太长就很容易发生错开患者需要手术的部位或者接错患者的情况。④清点医疗物品时候不认真及时并且没有及时登记到物品清单中,就很容易造成物品不准确清点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特别是在手术中因患者大出血需要塞入纱布止血时,如果没有认真清点,就很容易把纱布留在患者的体内,从而需要进行二次手术。⑤在使用电刀的时候,如果没有找准电极板位置就会烫伤患者。⑥给患者输血时错输异型血或者是错用药物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危害。⑦标本丢失或者没有及时固定造成标本腐烂会对后期手术与治疗参照带来极大的麻烦。⑧手术室消毒不达标、没有合理使用、没有看护好患者致使患者坠床等都是手术室的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⑨因手术的不标准而引发并发症,如压疮与神经损伤等。⑩手术物品在准备的时候没有准备齐全,拖延了手术时间。11由于手术室的工作量较大,任务较繁重,医护人员因长期加班与过度疲劳等,容易出现差错。这些因素常常会影响手术效果与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引发医患纠纷[2]。

1.2防范方法措施

1.2.1加强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与操作能力 在手术室的护理中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与操作能力及护理素质对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制定明确的护理培训体系,加强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的培训,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其护理水平与操作能力,鼓励护理人员多参加医学讲座及教育活动,从而使护理人员在手术室的护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运用扎实的专业护理知识水平与熟练的操作能力,有效减少在手术室的护理中技术性护理失误的发生。

1.2.2合理优化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资源配置 为了保证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有效,在给手术室配备护理人员时要根据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配比,每一个相关技术的护理人员都要有配备,护理人员的数量要适当,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就会使得手术室人多手杂,工作安排混乱,过少就会使得人手不够用,导致一些手术无法正常进行。因此,要合理优化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资源配置,实行轮班制,减少护理工作的负荷,减少不安全因素[3]。

1.2.3加大手术室中护患沟通的力度 在手术室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为患者服务,积极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让患者和家属对手术室的工作有充分的了解,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增加患者和家属对手术室医护工作者的信任度,增加患者安全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间的矛盾纠纷。

1.2.4完善手术室中的护理机制 在手术室中要完善手术室的护理机制,强调每个护理人员要各司其职和各尽其责,建立责任负责机制,实施奖惩制度,对做得好的护理人员予以精神及物质的奖励,对在护理中失误的人员要予以相应的惩罚,写检讨或进行再教育等,抓住工作中存在的薄弱部分,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护理机制[4]。

1.2.5加强护理安全的法制教育 护理安全和法律法规的关系密切,要不断提高手术室中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下做好本分工作。医院要定期开展法制教育,使护理人员树立强烈的法制观念,严格按照法律制度办事,让护理人员懂得"有法可依、依法必严"的道理,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防止出现投机取巧或者得过且过的护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医患纠纷现象的发生[5]。

1.2.6执行手术安全的核查制度 按照手术的通知单认真的核对患者姓名、性别、手术时间、住院号、床号、诊断结果、手术类别及手术的部位等,并把患者送到预定的手术室中。由手术医生与巡回护士认真的清点手术需要的器械、纱布、纱布垫、棉球、缝针等相关物品的数目,并检查器械的螺丝有无松动,把物品单详细的记录下来。

1.2.7规范手术部位的标识及腕带的使用 在进行手术时,由于一些老年人的记忆力比较差,以及一些婴儿儿童等语言功能不成熟,因此有许多问题不能很好的回答手术医生,对其使用标志腕带,能够很好的识别出患者的身份与症状以及需要进行怎样的治疗等,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能够有效的防止接错患者或者开错手术的部位以及输错血液等所引起的医疗事故。

2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迅猛发展,护理的分工也越来越精细,加上当前医患纠纷越来越频繁,在手术室的护理中,安全护理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本文对手术室的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后,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加强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与操作能力、合理优化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资源配置、加大手术室中护患沟通的力度、完善手术室中的护理机制以及加强护理安全的法制教育,有效减少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减少了护理失误与医患纠纷,对手术室的安全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洪桂娣.手术室的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89-90.

手术室奖惩制度范文5

关键字:手术室;护理伦理道德;建设

1引言

护理伦理道德作为从事护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其建设对提高护理专业标准有重要作用,良好的护理伦理道德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在新形势下手术不同阶段中加强护理伦理道德建设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2 手术室护理伦理道德

2.1 护理伦理道德在手术室工作中的重要性

护理伦理道德是用于规范护理人员行为的准则,也是评价护理质量的标准。护理人员应当在促进健康和疾病预防、减轻患者痛苦、恢复患者健康等方面承担应负的责任。将珍视生命、尊重他人作为基本的原则,为社会提供高质的服务。

护理伦理道德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根本性因素,“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说法更加体现出护理工作在促进病人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护理人员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技艺和职业道德修养,做到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热爱医疗卫生事业,拥有同情心和责任心。在手术前应和患者沟通交流,了解病人身体情况,可以使手术更好的进行。此外,医疗人员还应是手术前将手术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这不仅可以保证手术的成功率,还可以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2.2 新形势下手术室护理的特点

传统生物医学护理知识在手术中采取护理措施,配合手术治疗步骤,但是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新形势下的手术室护理模式转变为了整体护理模式,其特点为:

(1)严格性和谨慎性

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危险和失误带来的后果是不可逆的,因此,在手术治疗前就应进行严格、谨慎的查对和护理准备工作,做好分工。在手术后要严格的监察,确保患者的健康。

(2)广泛性和综合性

由于新技术(如器官移植)的发展,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基本的护理基础,还需要提高专业技术。而躯体护理向心理护理的发展也要求护理人员开展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心理素质,促进身体恢复。此外,护理工作还向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发展,这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

(3)衔接性和协作性

护理工作一般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由不同的护理人员负责,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不同阶段护理工作的衔接,如手术中护士与手术前护士的配合,做好查对工作。而整个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要协调好,如麻醉师、医师的配合,护士与手术医师配合做好生命体征观察,以及其他医务人员在手术过程中都要紧密协作,严格把关,这样才能使手术顺利进行。

(4)标准性

在手术过程中,任何工作都有标准,相关标准包括工作制度、技术操作标准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工作,在工作交接的时候要主动讲解患者情况,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3 新形势下手术室护理伦理道德建设

3.1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手术室护士伦理道德

(1)护理人员应具备事业心

护理人员应当热爱护士专业,能够钻研护理科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做好手术室的护理工作。

(2)护理人员应具备责任心

责任心是做好患者护理工作的前提,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人员才能根据患者的需求做好护理工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3)护理人员应具备同情心

护理人员只有具备同情心,才能更加真诚的对待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温暖。护理人员应当做到从患者角度考虑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了解和满足患者对护理方的需求,对症下药。这样可以使患者心情愉悦,积极的进行治疗,配合手术工作,加快身体恢复进度。

(4)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新形势下,首先需要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训练护理人员学习新的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道德规范和相关标准展开护理工作,本着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原则,关爱患者,做好与麻醉师、医师和其他护理人员的协作,并配合质量检验人员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检验工作。不同资历的护理人员还应加强相互学习、交流,共同努力提高护理质量。

3.2 手术室护理伦理道德的建设

(1)建立领导和学习小组

目前,很多医院已经成立了领导和学习小组对护理伦理道德进行学习。针对不同护理人员知道不同的培训目标,可以使每个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都得到更好的提高。领导小组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进行整理,提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度方案,按照方案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护理工作的质量逐渐提高。

(2)加强手术环境安全建设

手术环境的安全是手术成功进行的前提。首先护理人员要保证手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备好各种需要的抢救物品,保证手术仪器能正常使用,确保手术完善、安全的进行。

(3)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技能,如能成功的进行静脉刺穿,准确的传递器械,手术完成时还应当做好物品的整理,患者的交接等工,手术后还应做好病人生命体检测、伤口检查等工作。对业务素质不达标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4)加强团结协作能力

手术的进行需要手术医师、麻醉师、护理人员(器械护理、巡回护士)等人员共同完成,此外还需要手术室外人员和家属的支持。因此,各方面人员做好团结协作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方人员应当加强团结协作能力,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5)建立护理人员目标责任制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明确不同岗位护理人员的责任。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并使护理人员根据业务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和学习目标。使护理人员学习到新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术。此外还可以采用定期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监督。

4总结

手术室护理伦理道德的建设对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新形势下的护理伦理道德不仅仅是躯体上的护理,还包括对患者心理、医疗器械等多方面的护理。为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在责任心、制度、业务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手术室奖惩制度范文6

关键词:手术器械;交接;原因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对诊疗器械实现集中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有50%~60%的工作量来源于手术室[1],彭雪梅等研究显示污染手术器械交接不合格率11.8%,其中主要矛盾来源于术后器械交接环节,此环节为防止交叉感染,保障手术器械正常、按时运转的重要保证,更与两科室工作人员间和谐健康的合作关系密切相关[2]。我院东区消毒供应中心自2014年8月启用后,先后承接了东、西区手术室、门诊手术室及部分临床科室污染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无菌物品的供应。由于工作量剧增、物品种类繁多、器械精密昂贵、工作人员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交接速度慢、交接质量不高,与手术室纠纷、矛盾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污染手术器械交接质量,科室成立QCC小组,在对污染手术器械交接存在问题现状调查基础上,归纳总结现污染手术器械交接存在主要问题,并进行相应原因分析。现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2015年10月1日~31日污染手术器械包,采用自制的查检表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器械不完整、器械混淆、功能不完善、数量不准确、配件不齐、预处理不当等。

2结果

共调查12810个手术器械包,不合格为269个,不合格率为2.1%,见表1。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器械交接不合格主要问题为:器械不完整、器械混淆、功能不完善、数量不完整、配件不齐等,原因分析如下:

3.1交接记录单记录不全或缺失 交接单上的器械种类与交接单上的不符、交接记录单上无时间、房间号、手术室护士的签名,器械记录不全、器械无编号、交接单缺失等,导致供应室与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反复沟通,器械周转率下降,加深手术室与供应室之间的矛盾。

3.2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器械的不熟悉 新上岗及轮转人员较多,消毒供应中心多数工作人员没有手术室的工作经验,加上培训不足和供应室护士工作经验不足,工作人员只注重数量清点而忽略质量检查,导致交接后发现器械不完整、混淆器械的情况时有发生。

3.3器械陈旧性缺陷 由于手术量大,器械自然耗损严重,缺损器械数量多,未进行登记,交接人员不统一等原因,导致交接时出现问题器械时不能确定是否为新出现的问题,反复与手术室沟通,影响了工作效率,给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室工作人员造成了很多麻烦与困扰。

3.4手术器械预处理不当 主要出现在急诊手术或接台手术后,由于护士急于应对手术而忽略了器械的预处理,导致器械的表面有血渍、污渍,减慢交接速度,降低交接质量。

3.5人员相对不足 消毒供应中心承接着东、西区手术室、门诊手术室及部分临床科室污染器械的接收,日手术量约为二百,每天接收近千个手术包。在工作量如此大的情况下,人员相对不足。

3.6交接流程不完善交接流程不完善,器械交接环节未指定统一规范,导致器械交接因人而异,影响交接过程。

3.7对部分专科器械掌握不到 由于手术复杂,基础器械包常与多个零件器械包同时使用,洗手护士术后未进行正确分类,交接时供应室工作人员对器械不够了解,未按照器械清点单清点,只清点数量,导致器械混淆情况较多。

3.8交接时夹带医疗废物 手术室护士将大部分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了手术配合方面,在高度集中的手术后,体力消耗较大,精神容易松懈,往往忽略了术后器械处理问题。因此,就容易将一次性用品,尖锐针头,废弃物,人体组织等夹杂在器械内送至供应室,这样不但影响了交接进度,也增加了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的危险性[3]。

3.9加急器械 加急器械是手术室需要尽快使用的器械,为不延误手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供应室护士在交接加急器械时为保证手术器械及时供应明显缩短了交接时间,导致质量检查上容易出现纰漏。

3.10环境影响 污染区相对封闭,各类仪器设备,如清洗消毒器、超声清洗机、水处理系统、气枪等会产生大量噪音,同时工作人员在交接时也会被人为干扰。

3.11检查工具不到位供应室与手术室交接通常是肉眼进行,然而对于眼科、耳鼻喉、心外等精细手术器械需要仔细检查齿纹、关节、刀刃有无毛刺裂缝等,检查工具的不完善容易导致交接不合格。

3.12管理制度不完善 质量评价没有形成统一标准,交接合格与否无法正确的评价。交接人员的不单一导致交接问题难以责任到人,此外,奖惩制度不完善也间接的影响着交接质量。

4结论

污染器械交接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第一步,交接器械不规范,交接器械不合格,导致科室之间矛盾和纠纷,并严重影响科室后续工作的进行,对手术器械交接问题的原因分析可以为以后解决交接问题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彭雪梅,邓英娣.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手术器械交接方法的改进与成效[J].护理学报,2013,20(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