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的过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包装设计的过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包装设计的过程范文1

为了促进专业竞赛内容向实践教学的转化,我们专业于2009年重新规划了课程结构,调整后的课程结构表现为以四种竞赛类型为导向的纵向结构,即“平面广告竞赛”、“书籍装帧竞赛”、“包装设计竞赛”以及“多媒体设计竞赛”(见图1)。然后根据2、3年级学生的意愿和潜力,对应4种竞赛类型将他们分成4组,每组30人左右,按年级高低和个人能力实行阶梯搭配,并由一个在此方面具有专长的教师带队,在创作竞赛作品过程中确定学生组长,负责任务的分工与管理。此举为不同年级学生的交流合作创造了环境,有利于2年级学生较早地积累竞赛经验,从而养成适度的紧张感,为3年级的竞赛创作乃至4年级的实训就业打下了宽厚的实践基础。

我们现以“平面广告竞赛”组为例。该组学生在2年级两个学期除了学习一些共同课程之外,而只需要学习“CorelDraw矢量绘图”和“SPSS统计基础”两门软件课(第3学期),以及标志设计(第3学期)、VI设计(第3学期)、广告设计(第4学期)、招贴设计(第4学期)4门专业课,而调整前的2年级学生除了要学习上述5门课程之外,还要学习书籍装帧、包装设计、网页设计等相关课程。课程种类多,因此单个课程课时量相对要少,学生往往刚找到学习门路,课程就结束了。而在调整后的课程体系中,每组学生应学课程的种类同以往相比有着明显的减少,但是单个课程的课时变长,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深入研究设计对象。

我们在新课程结构内实行了4条新的举措:

第一,设置自学课程。方法是新开或将原先几个课时长、学习门槛低或内容与其他课程重复的课程降格为自学课程;对自学课程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则由专业教师确定;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或利用社会培训资源来掌握知识,例如原先培养方案中一年级的“Photoshop基础”、“Dreamweaver(html)”因学习门槛较低,以及内容上与“Photoshop高级”有重叠的“Firework”,都被调整为自学课程。

第二,整合老化课程资源。按照自学课程的设置思路,我们删除了几门指向不明确的美术技法课,将几门内容重叠的理论课合为一门课程,使调整后的基础理论课内容更精练、目标更突出。

第三,更新课程。我们利用节余出的200多节课时开设了4门有助于学生拓展设计思路和提高分析手段的软件课程。例如“Indesign排版设计”、“Dreamweaver(Div+CSS3+JavaScript)”,以及从工业设计专业引进的打通课程“Rhino初/高级”和从我校统计学专业引进的“SPSS统计基础”(用于广告市场调研和文案创作中对调研样本的数据统计分析,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客观分析与评价方法)。

第四,组织院内专业竞赛。组织院内专业竞赛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自学课程成果和提升竞赛意识,“手绘海报竞赛”、“电子书设计竞赛”分别是视传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书籍装帧竞赛”组学生参加的竞赛,其中“电子书设计竞赛”要求学生自学“Ebookworkshop”和“ZineMaker”两个软件之后进行创作。从这些举措的实施效果来看,专业课程、自学课程、专业打通课程与院内竞赛之间形成了较好的互补关系,而且也能有效地对学生课外活动进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先学生课内作业与课外生活严格分开的状况。许多学生反映实行分组之后,花在上网、打游戏等娱乐活动上的时间大大减少,学生普遍感到了紧张与压力,变得忙碌起来。

包装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过程分析

以下就“包装设计竞赛”组为例,探讨课程的实施过程以及结构调整后的效果。包装设计以“包装设计(一)”和“包装设计(二)”两门课程为主,辅以“Rhino初/高级”和一些共同课程。

在调整后的培养方案中两门课程共增加到256个课时和6个学分,分别设置在第3学期和第4学期各128个学时。包装组的学生一年级时就进行了造型设计、文字设计、图形设计、“Photoshop基础”和“摄影基础”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的训练,在一年级第2学期的“造型设计”课程设计中,我们就有意识地引入纸雕创作、陶艺造型等专题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三维立体空间意识与造型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此点以往是视传专业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它可为二年级分组打下基础。

比如陶艺的造型练习偏向学生的空间想像和制作工艺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验室完成陶艺作业,实验室派专门的人员负责学生技术方面的教学(如材料、设备使用等问题),解决学生的设计表现和如何表现的问题。学生需要的设备设施、实验材料则由学校统一提供。课程的题目也比较宽泛,如用陶艺技法表达“容器”的概念,从具象的茶壶到抽象的表达都合乎要求;课堂讨论主要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当然有老师的评价,也有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的发言很踊跃,互动性很强。于是每个课题从创意到最终完成,都要经过好几轮的评价,最后的作品就会比较成熟和完整。纸雕创作也和陶艺造型专题训练类似,但不安排学生做盒型练习。盒型练习在二年级第3学期的“包装设计(一)”中另有安排。此外,考虑到学习的阶段性要求,二年级分组后还可以针对竞赛要求扩充金属、玻璃方面的训练。

“包装设计(一)”为128个学时,分两个阶段,各64个学时。在第一阶段,学生要进行大量的盒型练习,然后上交至少8个盒型作业;教师鼓励学生做一些超越实用性的探索,做的东西不一定有实用价值,但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一定的启发和引导作用。第一阶段成果评价上依然沿袭教师主评和学生互评的方式。在第二阶段,学生只要求完成一个作业,即独立设计完整的商品包装,具体选题既可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整个制作过程同样要经过好几轮的评价。学生要利用图形、文字、色彩和造型语言,通过艺术手法传达商品信息;学院为此购入了精雕机、快速成型机等工艺设备,建立了模型工作室确保了实施创意的技术条件。比如有个作业要求学生用纸板给保龄球做一个便于携带的包装,要求学生用Rhino建模,输出图纸,然后在快速切割机上切割,通过设备以辅助制作,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品质,也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自信心。

“包装设计(一)”对学生的定位培养上与普通的职业技术教育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要求学生从包装观念、设计方法、材料运用和促销的角度,对包装设计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启发学生具备全局观念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院和大贺(中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印刷公司、南京精益印刷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生在课程上会有一段时间被安排到这些企业实践,期间学生可以实际操作一些“UV上光”、“电化铝烫印箔”等学校无法提供的工艺技术,耗材费用则由学院从学生实验费中提供部分补贴。

在这里需要一提的是,“包装设计(一)”的课程目标还包括了让学生了解销售包装设计、运输包装设计以及包装工艺设计的区别,所有的包装设计都力求实现包装的自然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完美结合,这是一个整体的设计概念。而平面设计只是包装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我们不可能按照平面设计的观念完成商品包装的整体功能设计。为适应现代包装设计与包装教育,学院必须树立包装整体系统化设计的观念,进行包装的整体系统化设计。这个目标在“包装设计(二)”中让学生有着更为深入的学习与体验。

二年级下学期的“包装设计(二)”同样是128个学时,两个阶段分别为64个学时。第一阶段安排容器的制作,第二阶段完成外包装设计制作。课程设置更加整体系统。从消费者心理与包装定位、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包括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测试、包装装潢设计、包装造型设计、包装机械、包装印刷及Rhino高级建模)等各个方面扩充学生的知识体系。具体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完成企业实题或竞赛课题。企业实题一般由老师提供,师生共同为企业设计包装。比如2010年的“包装设计(二)”,教师提供了南京“海尔曼斯”蚕丝毛衫包装设计的企业实题,以及13th全国大学生设计“大师奖”暨张江杯“视觉城市”主题设计大赛之“城市产品形象设计”两个竞赛课题,学生可任选一题。

我们以“城市产品形象设计”中的茶(叶)器包装为例,由一位陶艺老师、一位平面广告老师共同负责,从消费者心理、包装定位再到包装造型设计、后期制作等方面和学生一起共同创作。课程安排得十分紧凑,信息量大,具有很强的操作意义。要想跟上节奏,学生还得利用课余时间的努力才能完成。有了“包装设计(一)”的基础,学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容器造型的设计创新上,在包装结构上追求大胆创新,打破传统常规造型,提倡借鉴民间包装结构方式,重新变化解构使之为己所用。

在外包装造型上,学生在老师启发下尝试使用茅草、藤条、木材、彩色花纹织锦、土纸及金属等材料;在外包装的色彩应用上,充分发挥纸、线、竹、麻和木等自然的色彩与图案的主体色彩之间的巧妙和谐与对比关系,每个人选择自己的独特感受去应用这些因素,大胆想象,组合成新的包装色彩语言。

作品之中有黄瓦红墙的“紫禁城”,有黑瓦白墙的“江南园林”,有精致华美的“官窑瓷器”,也有朴实稚拙的“粗陶大碗”。在销售环节设计上,有的学生把握消费心理设计出边卖边包的方式,使全套包装获得了一定的附加值。其中一位学生的作品从大赛7000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优秀奖。

实践教学与成果展示

包装设计的过程范文2

关键词:空分装置 珠光砂 冷箱 安全

中图分类号: TQ 055.8 文献标识码: A

Security Protection of Perlite Spray in Air Separation Unit Coldbox Design

Zhu MingYanPeng DeLong

Air Liquide (HangZhou) Co.,Ltd , HangZhou 31001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perlite’s characteristics, security issues of perlite usage in air separation units are introduced. After a detailed analysis of accident reason and harm, the precautions for perlite spray accident during design ofair separation unit are proposed. Proposals for safe usage of perlite in air separation industry are also presented.

Keywords: Air separation unit ; Perlite; Cold box; Security

前言

膨胀珍珠岩( 珠光砂)具有低堆积密度和良好的隔热性能, 是空分装置中冷箱的首选绝热保冷材料。特别是现代空分装置愈来愈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空分设备冷箱的装砂容量也增至 6000 以上, 甚至更多。这么高的珠光砂填充量也带来了新的不安全因素。如近几年来,我国大型空分设备冷箱先后出现了多起因冷箱内设备和管道漏液引起的“砂爆”事件,造成了多起人身伤亡事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空分装置设计时,如何防范空分冷箱的“砂爆”事件是确保大型空分设备安全运行和保障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安全保障。

1. 空分装置冷箱发生“砂爆”的成因分析

空分装置冷箱出现的“砂爆”可分为两种:一是空分设备正在运行时发生的喷砂;二是空分设备停车检修扒砂时发生的喷砂。出现喷砂主要原因是由于珠光砂的特性决定的,由于珠光砂具有低堆积密度,强吸水性及小粒度等自身安全问题,故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会直接导致“砂爆”:

珠光砂放散速度过快;

放砂过程中存在珠光砂中部篷聚;

珠光砂温度低, 甚至含有一定量的低温液体;

扒砂时冷箱内压力较高, 加速喷涌速度;

冷箱内有较大漏点和未停止加热就安排扒砂等;

珠光砂透气性太差, 主要是由于粒度过小或珠光砂受潮板结;

2.爆砂的事故危害

2.1一般喷砂事故

小规模喷砂, 影响较小, 只会造成周围一定范围内环境污染问题。大多是因为放散过快以及冷箱内珠光砂篷聚流动不畅, 突然坍塌引起。这种情况下, 设备的损害程度轻, 仅对部分仪表管线形威胁, 对人员有一定的侵害, 珠光砂散落范围小,

2.2较重喷砂事故

低温液体汽化压力导致冷箱面板发生鼓胀变形。反复多次喷泄形成的作用力将冷箱上爬梯、平台与冷箱的连接部拉开, 平台隔栅变形。冷箱鼓胀应力使内部钢梁、框架变形, 塔器的定位拉架断裂, 部分管道断裂。珠光砂现场散落范围较大。

2.3严重喷砂事故危害

冷箱面板发生严重鼓胀变形, 甚至开裂, 冷箱内钢结构变形, 冷箱上爬梯、平台与冷箱的连接部位被拉开, 人员无法上下爬梯进行操作, 平台隔栅严重变形; 冷箱内框架变形, 固定塔器的定位拉架断裂, 塔体倾斜, 管道变形断裂, 珠光砂进入设备, 修复周期长; 有人员伤亡; 珠光砂散落范围广, 可回收量少。

2.4特大喷砂事故

发生爆炸事故, 冷箱严重开裂变形, 塔内塔器严重倾斜, 管路大量损坏变形, 难以修复或修复周期很长; 并出现群体性伤亡事故。珠光砂散落范围较广, 可回收量少。

3.预防”砂爆”的安全设计

3.1 对于空分设备冷箱充氮压力的监测

在冷箱设计时应给予高度重视。建议在冷箱顶部设置冷箱内压超压泄放安全装置;同时大家还需注意随着内压缩流程的发展, 液氧、液氩返流和板翅式换热器隔箱内压力监控也是很必要的。

3.2 冷箱内基础温度的测点应多点平衡布置

因为这是检测冷箱内微量低温液体泄漏的重要手段, 所以一定要布置。空分塔冷箱底部应装有供珠光砂加温的管道,有液体的容器,管道的下部应设置加温管道,便于漏液时,采取有效的加温措施。加温管道口径和小孔总面积应与加温液体的流量相适应。

3.3 重视空分设备放砂设计

应向机械化、工程化方向发展, 利用抽吸式机械从上到下逐层放砂, 这样更安全、更环保。利用人工放砂, 不安全因素太多, 易造成事故;

3.4 科学合理设计放砂口

建议空分塔冷箱高度大于40m的应在20m左右设置珠光砂装卸口,装卸口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一般在0.3~0.4。

3.5 进行管道柔性分析

充分考虑管道的热胀冷缩引起管道补偿问题,防止管道拉裂、拉断;引入科学的工程设计方法保证管道运行状态安全可靠。比如采用管道柔性计算的设计方法。

3.6 提高焊缝探伤技术要求

建议在冷箱内的容器,管道等有可能产生液体泄漏部位的焊缝都要100%的无损探伤合格,必要时提高探伤等级。

3.7 避免冷箱内管道法兰连接

空分塔冷箱内低温管道、容器、连接尽可能采用焊接结构,尽可能避免法兰结构;

3.8 优化结构支撑设计

空分塔下塔座应设置基础,并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造支座和底脚螺钉,防止漏液时会使碳钢支座冻裂,使上下塔整体倒塌;

3.9合理设计通风机构

空分塔冷箱顶盖应在四角和中间设600×600人孔和超压泄放安全装置,珠光砂加温时便于打开,使汽流均匀的通过珠光砂;

3.10 技术文档齐备

在操作说明书上应增加珠光砂层加温的方法和合格的标准,装卸珠光砂的安全注意事项。

四、总结

科学的设计是避免发生“砂爆”的最根本措施,可以从运行,维护等方面杜绝发生伤害人员和事故的可能。如果能从本文所述的各个环节强化设计控制和实施,有效的避免“砂爆”事故是完全可能的。

从另一个方面看待“砂爆”的产生,科学合理的安装和检修措施以及安全控制也是必须引起各生产单位高度重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姜忠烈. 空分塔内珠光砂冻结的原因分析[J]. 冶金动力. 1991(03)

包装设计的过程范文3

设计是对生活方式的再创造,纵观人类历史,设计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独立活动。所以在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学生对包装设计有准确的认知,对传统元素在包装设计中可以准确使用。首先,在包装设计的教学中由于对传统元素的广泛使用,对其理解出现了偏差,导致现在各大高校和专科院校的包装设计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缺乏创新,设计的作品过于传统化,失去了时尚感。比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包装设计中的传统元素的大量使用,使很多学生没有充分理解传统元素的含义,忽略了民族自身的文化特点,大量单一的运用传统元素,设计成果缺乏创新性,也没能体现传统民族特色,设计的包装产品只是起到了简单的装饰作用,失去了包装设计的意义。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过分注重包装设计的结构造型,而在教学中忽略了对传统元素的相结合,只考虑了实用性,却缺少了艺术性,使包装设计没有视觉冲击力,不能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所以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当下的教学。

就如同,我们运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培养出梵高,用徐悲鸿的方法难以塑造下一个贝律铭,设计中的造型训练并不完全适应包装设计的教学,只有巧妙运用传统元素才能促进包装教学的前进。最后,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中,没有过多的考虑对学生进行实践培训,致使学生空有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包装设计离不开生活,缺少对生活的理解与发现,包装设计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使理论知识更好的为设计的创新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运用传统元素的特殊含义结合产品特性,更好的展示产品,又可以让包装造型美观、时尚,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又可以跟的上国际流行的趋势,所以让学生可以将传统元素的更好的运用在包装设计中,实践对于包装设计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如何将传统元素应用到包装设计的教学中

1.包装设计教学中材料的应用

包装设计中的造型设计,不但可以体现产品的特性,而且特殊材质的造型可以更加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例如,各地土特产的包装材料大都是就地取材,通过对这些自然材料的简单加工甚至不加工,体现当地土特产的包装特色。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包装设计创作时多采用传统元素的特色材质作为包装造型材料,使其更易传达包装对象的地域信息,更好的传达产品特色。那么学生在用特殊材料进行包装设计时,要凸显包装产品的特色,通过包装设计展现民族特色文化。此外,学生在利用传统材料进行包装设计时还要避免盲目性,要正确区分现代包装艺术和传统包装艺术,在进行包装设计的学习时,适时改变进行不断创新,才能促进包装设计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2.包装设计教学中色彩的应用

色彩作为产品性质的特征元素,是对美感的直接体现,易于引起人们情感的反应和变化。因此,在包装设计的教学中,色彩的编排设计尤为重要。国际上对色彩的心理定位,也和各个国家对某些颜色的特殊含义有所区别。例如,中国人喜好红色,红色热情且奔放,象征着吉祥、幸福和喜庆,而在国际上红色是一种具有警示、警告意味的颜色。而在包装设计中运用红色可以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尤其是中国传统节日的礼品包装,对红色体现出了极度的热爱。例如,中国传统的婚礼产品主要采用红色进行包装设计,突出喜气祥和的氛围,再如,月饼包装的设计,大多产用以红色为主与传统的图案相结合,体现节日的喜庆。准确的色彩包装定位,不但可以刺激产品销售,而且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产品特色。

3.包装设计教学中图形的运用

中国的传统图形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喻意。正如,鸳鸯戏水和龙凤呈祥都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并蕴含美好的寓意。传统图形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联想和夸张的表现手法弥补了现实中的不足。在包装设计学习中,要对传统图案有认知,根据图案特有的含义和寓意准确的使用在包装设计中,实现民族艺术与包装设计的有机结合。为此,在包装设计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传统图形的鉴赏和分析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灵活应用传统图形表现自己的包装设计思想。

三、结语

包装设计的过程范文4

在广告学专业中,包装设计教学必然需结合专业特性,结合其广告传播以及市场需求展开。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中,系统性规范性贯穿其中。包装设计课程设计通常按部就班从包装基本形态到应用设计逐步进行。但在结合广告学专业特性,尤其要求审美与使用结合的前提下,若仍一成不变得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包装设计如何面向传统和未来,不仅要培养学生设计审美的水平,但也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方面进行包装设计创造力的教学。我们需要认清专业课堂教学与课程体系在社会实践中的关系。市场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当下社会实际状况。包装设计课程中有许多细微的环节并没有做到从市场、实用以及整体的角度去把握包装设计,比如学生对包装材料认识的缺失———相当部分可利用材料已经成熟运作在产品包装中,但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并没有更新这部分教学内容,学生当然也无法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包装设计课程不仅要体现出科学性、综合性、先进性,还要充分考虑到可操作性以及设计教学与市场研究的关系。

二、广告学专业教学中包装设计课程的建设的建议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包装设计是与市场及产品非常贴合的课程,这需要我们在包装设计课程过程中加强对市场的勘探了解。作为以现代设计为导向的设计课程,不论我们在设计理论中,还是实践操作中,现代包装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都要了然于心,而且这个过程是不断发展不断跟进的。这也是对于设计类课程教学来说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这并不是简单的几分问卷调查,也不是纸上谈兵,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市场发展,还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包装设计的现代化,做到包装的超前设计。课程教学需要把握包装设计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包装设计并非孤立地做好保护产品和视觉美观就够了,它在广告学专业中是作为一个环节一个链条存在的。课程教学需要带动学生宏观得观察包装设计的意义并思考包装设计要与企业品牌的关系,将包装设计课程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将“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的理念注入教学设计。“绿色包装”等环保观念在包装设计发展中常被提及,实际上有些设计也已经将此付诸市场。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还是一个挑战。有些学生在错误的引导下盲目地追求“绿色包装”,结果导致设计成品甚至比非“绿色”更昂贵。这种形式主义在教学中确实需要我们深思,正确引导,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

(二)课程结构的调整

要想为学生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将丰富的知识内容教学与实践制作教学视作同等重要。包装设计课程需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地实践操作,包装设计教学并不能止于学生的电脑样稿或者手绘概念图,它需要学生熟悉相应的材料和工艺,熟悉包装制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尤其是在课程中后期,实践制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学生是否将包装理论知识转化成设计能力并提高了设计素养,最终这些专业知识通过实践环节将有利于他们今后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式的优化

包装设计的过程范文5

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中,系统性规范性贯穿其中。包装设计课程设计通常按部就班从包装基本形态到应用设计逐步进行。但在结合广告学专业特性,尤其要求审美与使用结合的前提下,若仍一成不变得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包装设计如何面向传统和未来,不仅要培养学生设计审美的水平,但也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方面进行包装设计创造力的教学。我们需要认清专业课堂教学与课程体系在社会实践中的关系。市场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当下社会实际状况。包装设计课程中有许多细微的环节并没有做到从市场、实用以及整体的角度去把握包装设计,比如学生对包装材料认识的缺失———相当部分可利用材料已经成熟运作在产品包装中,但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并没有更新这部分教学内容,学生当然也无法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包装设计课程不仅要体现出科学性、综合性、先进性,还要充分考虑到可操作性以及设计教学与市场研究的关系。

二、广告学专业教学中包装设计课程的建设的建议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包装设计是与市场及产品非常贴合的课程,这需要我们在包装设计课程过程中加强对市场的勘探了解。作为以现代设计为导向的设计课程,不论我们在设计理论中,还是实践操作中,现代包装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都要了然于心,而且这个过程是不断发展不断跟进的。这也是对于设计类课程教学来说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这并不是简单的几分问卷调查,也不是纸上谈兵,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市场发展,还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包装设计的现代化,做到包装的超前设计。课程教学需要把握包装设计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包装设计并非孤立地做好保护产品和视觉美观就够了,它在广告学专业中是作为一个环节一个链条存在的。课程教学需要带动学生宏观得观察包装设计的意义并思考包装设计要与企业品牌的关系,将包装设计课程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将“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的理念注入教学设计。“绿色包装”等环保观念在包装设计发展中常被提及,实际上有些设计也已经将此付诸市场。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还是一个挑战。有些学生在错误的引导下盲目地追求“绿色包装”,结果导致设计成品甚至比非“绿色”更昂贵。这种形式主义在教学中确实需要我们深思,正确引导,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

(二)课程结构的调整

要想为学生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将丰富的知识内容教学与实践制作教学视作同等重要。包装设计课程需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地实践操作,包装设计教学并不能止于学生的电脑样稿或者手绘概念图,它需要学生熟悉相应的材料和工艺,熟悉包装制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尤其是在课程中后期,实践制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学生是否将包装理论知识转化成设计能力并提高了设计素养,最终这些专业知识通过实践环节将有利于他们今后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式的优化

包装设计的过程范文6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包装设计课程 应用

包装设计课程是技校广告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它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强的课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将这门课程以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呈现,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学完课程后虽然能够对包装设计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依然没有学会如何灵活运用各种软件、工具进行作品的创作,未能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鉴于这种现状,笔者学院在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项目教学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锻炼了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分析专业岗位要求,设定教学目标

包装设计课程的针对性非常强,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应该能够担当包装设计师,即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包装设计。具体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1)最终目标: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包装艺术设计。

(2)促成目标:熟悉包装设计的基本流程,理解客户对包装设计的需求,根据需求进行创意设计,采用合理的表现方法进行包装设计制作(包括平面展开图及立体效果图)。

2.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包装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课程特点,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学校将这门课程中的设计项目采用并列式编排,并以开放式项目为主,具体的项目编排为:模块一饮品包装设计,其中有四个项目,分别是葡萄酒包装盒设计、柠檬冰茶包装设计、雪糕包装设计、中式茶叶包装设计;模块二食品包装设计,其中有四个项目,分别是月饼包装礼盒设计、椰子糖包装设计、陈醋包装设计、桶装米粉包装盒设计;模块三日用品包装设计,其中有三个项目,分别是梦丝卫生纸包装设计、液体香皂包装瓶设计、迅达牙膏包装设计;模块四药品包装设计,其中有两个项目,分别是保健品包装盒设计、西药包装设计。

3.项目教学法的课堂实施

根据包装设计这门专业课程的特点,项目教学法在进行课堂实施时,可以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下面以“柠檬冰茶饮品包装项目”为例,具体展开说明项目教学法实施的七个步骤。

教师下达项目任务书。一开始,教师先向学生下达项目任务书,指出项目的具体要求。

学生制定项目方案。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充分利用资源制定项目方案,包括:项目计划,确定实施步骤和程序、时间安排。

方案评估。根据学生制定的项目方案,由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实施计划。根据可行性方案,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形式,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方案和程序开展工作。

项目施工。对于较复杂的项目或所需时间较长的项目,学生要记好工作日志,并填写项目任务书。

成果展示。项目结束后,学生将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向全体同学进行演示、讲解。

评估总结。教师根据每位学生在该项目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可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

4.改变评价方式

项目教学法指向现实项目,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和自觉行动,使其个性发展成为可能。教学既注重教学结果,又注重教学过程。因此,笔者在评价中安排了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两个纬度以及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三个经度。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