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危机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危机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危机管理

管理学危机管理范文1

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其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2011]1号)从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师资队伍、教学体系、活动体系、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规定“各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明确工作流程及相关部门的职责……高校应以预防为主,并应该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因此,各高校应当按照文件要求增强管理学生心理危机的能力。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是高校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术界和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不少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但是,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多发形势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明,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还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实际的需要。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预防机制、预警机制和干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的现状也并不乐观,无论是机构设置、制度保障、队伍建设,还是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和干预的具体措施,都存在很多的不足。本文拟主要从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两方面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管理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提出构建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设想。

2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个人或群体当自己的正常生活状态被危机事件打破进而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时,可能产生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指人们在遭遇到突然或重大的危机事件时所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这种危机事件可能是突发事件,也可能是重大的挫折或困难。处于这种心理失衡状态的人往往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自己的资源和应激方式来解决。心理危机管理是指由心理危机前的预防、预警、心理危机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心理危机发生后正常心理状态的恢复等环节构成的旨在预防心理危机、减轻心理危机的危害、降低心理危机造成的损失的管理系统,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动态管理过程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预防、协调、分级管理、以人为本和效率等基本原则。预防原则是指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预防。心理危机是可以避免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应当遵循“预防第一”的原则。加强心理危机早期预防工作,有助于将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有助于缩小心理危机可能带来的损失。协调原则是指高校在遇到学生心理危机时要发动多个部门和多方面的人员,各个部门和各方面人员要协调运作,形成合力,努力缩小心理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分级管理原则是指发生学生心理危机时,学校各级部门各司其职,积极负责,在努力采取有效措施的同时,逐级上报,由上级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做出决定,并积极配合专业人员的处理工作。以人为本原则是指高校各部门在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要将抢救学生的生命、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作为第一要务,同时也要保护参与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效率原则是指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过程通常变化迅速且危险大,高校对心理危机的处理过程要反应快,提高工作效率。总之,高校应当遵循上述原则,努力构建一个科学、高校的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

3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建构的基本内容

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可以按照心理危机发生的前、中、后的过程,构建以心理危机发生前的早期预防机制和危机预警机制、心理危机发生时的危机干预机制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后续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

3.1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预防机制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首要职能是预防学生的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早期预防是指在心理危机发生前进行预防,防止心理危机发生。最有效益的心理危机管理不是心理危机发生后的干预,而是排除可能诱发心理危机的各种因素,防患于未然。特别是心理危机发生后的危机管理,往往很难挽回危机导致的重大损害,一般只能尽可能缩小损失。因此,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预防机制是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工作放在第一位。

3.1.1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防工作人员的组

织和队伍建设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防工作人员的组织主要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防工作人员既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和辅导员,也包括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助手的部分学生组织中的学生。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是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中的主导力量。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要求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等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资格。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主体。他们开展的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防工作,主要有:(1)对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助手的部分学生组织中的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和管理;(2)对辅导员的培训和指导;(3)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热线电话、邮箱,接受心理咨询;(4)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定期向学校心理危机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和学校分管领导汇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其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危机预防机制中的关键力量。辅导员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辅导员一般从事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接触比较多,往往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如果辅导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就容易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可以采取措施将学生的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后,加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社团、学生会心理健康教育部和以班委会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为核心成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组的建设,培训社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和班委会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委员,发挥好他们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助手的重要作用。在学生群体中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助手是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机制效能的重要举措。学生离开父母,独立在学校生活,经常在一起或相互接触的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成了其社会关系的主要内容。同学、朋友之间容易发现对方心中潜伏的心理危机。同学、朋友之间往往更容易敞开心扉,倾诉内心话,发挥互助作用。由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的学生社团、学生会心理健康教育部和以班委会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组都是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防工作人员的组织和队伍,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针对同学们的具体情况,通过海报、展板、网站、论坛、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他们还可以将零散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小组、学生会心理健康教育部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社团联系起来,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发挥有效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作用。

3.1.2建设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防机制的具体措施

高校可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举办团体心理训练或辅导班、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加强心理危机早期预防各类工作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建设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防机制。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可以让高校学生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在高校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团体训练或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促进学生相互支持,彼此影响,使学生适应环境和生活,从而健康成长。高校学生辅导员和其他学生管理人员应从新生入学时起收集学生亲属的联系方式,熟悉学生的宿舍情况,逐步了解学生的社会交往状况。当发生学生心理危机时,与学生具有密切社会关系的学生亲属、同学、朋友、老师等人员的参与,有助于疏导和解决学生心理中的“结”,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危机的化解。

3.2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心理危机预警是指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发现和识别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予以心理疏导,必要时发出危机警报,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和扩散。提前发现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征兆是有效预防心理危机的重要措施,建立一套有效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对于防范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启动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有助于防止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或扩大,把心理危机消除在萌发状态。

3.2.1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人员的组织和队伍建设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业人员、辅导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助手的部分学生组织中的学生除了在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中发挥作用以外,还在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社团、学生会心理健康教育部和以班委会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为核心成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组除了在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中发挥作用以外,还是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不可缺少的工作组织。其中的社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和班委会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委员利用其特殊优势,容易深入了解同学心理情况,容易及时发现和识别同学中潜在的心理危机。他们一发现问题立即上报给辅导员,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及时开展,对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工作能起到有效作用。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学生管理者,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对上述学生组织上报的问题,可以进行及时的综合分析和科学判断,准确地评估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和问题的严重程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也是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中的主导力量。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对辅导员上报的心理排查情况做出自己的专业判断,进行分类处理,采取相应的下一步措施,并对辅导员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社团、学生会心理健康教育部和以班委会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为核心成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提供专业上的指导和帮助。

3.2.2建设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具体措施

第一,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高校应当在新生入学时对新生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试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通过对新生开展心理测试,可以筛查出一些有心理困扰或者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学生,区分出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必要的控制和指导措施。高校应在每年新学期为每位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和心理信息反馈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和跟踪回访,每年调整信息一次,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建立心理档案,可以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关注,当学生出现心理异常现象时,也可以翻查学生心理档案,提供相关的处理依据。第二,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和月报表制度。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是指根据预警对象的特点建立的有心理检测功能的指标体系。高校学生心理预警指标体系一般采用心理危机月报表形式。通过对心理危机月报表预警指标信息的分析,可以实现对高校学生心理状况的及时关注和对高危人群的有效监控,从而达到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的目标。运用心理危机月报表形式的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管理方式。第三,加强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人员及其组织的协作。在心理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中,各层级相关人员都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辅导员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社团、学生会心理健康教育部和以班委会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为核心成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组要坚持心理危机月报制度,对学生出现的心理异常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危机要及时上报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专业人员介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业人员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对心理危机月报表信息的分析,收集有关学生心理危机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的评估,确定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适时心理危机预警信号,做好相应的工作。心理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有助于指导学生理智认识心理危机,帮助学生抓住心理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并实现心理危机向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和转变。

3.3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当高校发生学生心理危机时,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就要及时启动,高效运作,各个部分各司其职,协调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事件当事人或人群进行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提供有效帮助。

3.3.1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人员的组织和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人员的组织和队伍主要包括学生心理危机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组、安全保卫与医疗救护组、联络协调工作组。学生心理危机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一般由学校分管领导、学生工作处领导、各二级院系党总支书记组成,是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中的指挥机构,主要负责在危机现场指导、协调各个工作组之间的关系,及时做出处理决策,指挥现场处理过程。专业工作组一般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业人员组成。专业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现场对当事学生或人群开展直接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心理援助。安全保卫与医疗救护组主要由高校的安全保卫部门和学校医院组成,负责维持现场秩序、控制危机人员和救护受伤人员。联络协调工作组一般由高校的院办或者校办的领导、二级院系党总支书记和辅导员等人员组成。负责联系各个部门和当事学生家长,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3.3.2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的原则和程序

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要遵循生命第一、多方参与和快速反应的原则。心理危机事件可能危及生命,在处理心理危机的过程中,首先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事,而是需要多个部门协同联动,分工合作,必要时还要发动与当事学生社会交往密切的亲属、同学、朋友、老师的参与和配合。心理危机事件常常具有突发性和危害性,发展变化比较快。心理危机事件一旦发生,时间非常紧迫,需要争分夺秒,快速反应,及时控制危机事态的发展。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程序和措施主要包括心理危机信息的收集与报告、心理危机信息的分析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决策、心理危机干预行动、心理危机干预信息的通报等方面。心理危机信息的收集与通报是指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危机事件的相关信息,包括事件的影响范围、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由、当事人的背景资料等,及时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联系当事学生的家长。心理危机信息的分析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决策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业人员分析心理危机信息,领导小组决定是否报警和启动心理危机处理预案。心理危机干预行动以专业人员实施心理危机干预为中心,学生心理危机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安全保卫组和联络协调工作组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心理危机干预信息的通报是指确定危机事件通报的内容和形式以及通告人员的范围,做好与社会媒体及有关行政管理机关的信息沟通。

3.4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后续处理

心理危机干预阶段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心理危机管理过程的结束。心理危机干预阶段一结束,心理危机的管理工作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心理危机干预的后续处理。这个阶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坚持对心理危机当事人的关心、帮助和心理辅导,做好善后工作。学生心理危机解决后留下的心理问题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而是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心理援助的过程。二是高校要以危机事件的解决为契机,筛查可能导致学生心理危机再发生的潜在问题,举一反三,巩固和扩大心理危机管理的成果。三是认真反思和分析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处理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改进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

4总结

管理学危机管理范文2

关键词: 高校;危机事件;SOP;校园稳定;学生管理

0 引言

高校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风向标,高校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助推器。经调研发现,近年高校突发事件频发且多集中在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科研管理、校园治安管理以及外部公共沟通等领域。这些领域几乎涵盖了高校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突发事件使高校除人财物受到损害之外,还会引发社会不良影响、高校形象受损、声誉下降等后果。

为有效维护校园稳定,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提供良好的秩序保障,众多教育学者已将科学高效的学生管理工作纳入研究范围。然而,针对高校学生危机管理机制构建层面的研究仍处于初探阶段,在危机管理的预防、应对、处置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如何更好地将学生危机管理从“事务经验型”向“科学规范型”转变,并在管理机制运行下有效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值得思考探究。

1 高校学生危机管理面临的问题

高校学生危机管理区别于普通学生事务管理,就涉及范围而言,危机管理牵涉的学校部门多、社会范围广。当前多数高校应急管理制度建设薄弱,组织体系不健全,应急处置模式滞后,需要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方能提高危机处理的水平。就校内管理体制而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师生安全理念不足,缺乏应急实践;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高校辅导员数量相对少、日常任务重、专业化程度低,在危机管理中缺乏科学化的梳理和总结等等。这些问题将导致高校学生危机潜在高发、应急处理低、水平重复,不能有效解决突发局面。因此,如何规范学生危机管理制度,形成标准化、责任制的管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2 构建高校学生危机管理SOP机制的意义

所谓SOP,是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三个单词的首字母,即“标准作业程序(标准操作程序)”,也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SOP的精髓,就是将细节进行量化,通俗地讲,SOP就是对某一程序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细化和量化。对于高校危机管理来说,SOP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危机管理高效完成,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和谐共进。

2.1 有助于提高学生管理者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能力

科学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积极化解事件对高校产生的冲击和威胁,是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危机产生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通过经验总结建立标准化处理流程,对学生管理队伍进行培训指导,在提升其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使学生管理人员在危机来临之时,能够做好积极应对,发挥重要作用。

2.2 有助于推动高校内部形成合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建设和谐校园,不仅仅是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任务,更是全校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实现的目标。通过建立高校学生危机管理SOP机制,成立危机处理领导小组,明确各方职责,协力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反应体系,才能快速恢复正常校园秩序,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2.3 有助于丰富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理论体系

SOP的建立和完善,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危机管理的处理速度和水平,更可丰富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理论内容,提供有力参考。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新一代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特点也在不断变化,通过SOP的建立和完善,能够为构建有效的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提供一定参考,分门别类,以不变应万变,是对高校突发事件处理研究的有效补充。

3 SOP在高校学生危机管理中的建立原则

3.1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美国著名的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说:“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高校学生危机管理SOP机制的建立,应以预防为主,建立良好的危机预防机制、教育引导机制,并在危机处理中时刻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财产、生命等利益的损失。

3.2 统一指挥,快速反应

通过SOP,建立危机处理领导协调小组,根据部门特点和目标明确责任,做好日常应急处理培训工作。在危机发生后能够积极沟通,有效处理,快速反应,减少危机的破坏性。

3.3 科学管理,透明公开

高校学生危机管理SOP机制的建立,应以科学管理为原则,建立公众协调小组,有效推动学生、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参与;并本着透明公开原则,积极做好社会应答预案,及时消除各种猜测、恐慌心理,争取得到公众的支持和信任。

4 系统构建高校学生危机管理SOP机制

对于高校而言,危机管理是在危机观念和危机意识的指导下,高校主要领导者组织相关人员,建立一个统一有序的危机管理专门机构,收集、预测并分析危机信息;拟定危机管理预案;培养危机应对能力,对校园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危机进行预防、处理、恢复及评价的系统化的应对过程。

4.1 以危机发生前、中、后为节点,健全危机管理、修复机制

4.1.1 建立完善的学生教育管理机制 高校危机事件的爆发具有偶然性、突发性,如果能够通过日常的教育管理,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出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一方面坚持全员育人,丰富教育内容,建立良好的家校、师生沟通流程机制;另一方面,积极加强危机意识教育,确立基层危机的防控意识,教育与训练相结合,最大限度地避免一些危机事件的发生。

4.1.2 建立有效的危机应急管理机制 为了更好地处理危机,需分门别类详细周全地制定SOP应急流程,根据事件特点分解任务事项,如学生日常事务(评优、资助、保研推免、休复学)、个人突发事件(心理、违纪、个人意外伤害)、(大型活动、自然灾害、疾病传播等),以此为基础,根据需求制定处理流程,建立沟通、培训、责权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加强信息收集与沟通,形成事件有突发就有应对,处理有分工就有合作的高效管理局面。如台湾华南大学,将学生日常活动以军训、课外活动、生活事务、卫生保健、学生辅导、学习管理、资源运用等方面进行系统分类,在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且制定有日常管理和突发应对的SOP流程,使学生的危机管理提前,有利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园稳定。

4.1.3 建立科学的危机修复机制 危机事件的后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要做好人文关怀机制的建立,根据事件的不同类别,通过集体关注和个人关注的方法,建立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关怀和服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教育、早解决,使危机中受到冲击的人员能够重新融入校园生活。另一反面,建立“分析总结完善”循环SOP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运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用标准化流程指导实践,用实践完善标准化流程,丰富危机管理理论内容。北京林业大学建有危机事件事后心理干预的标准化流程,形成校院两级分工协作,有计划地针对受突发事件影响人群进行干预,促使快速恢复正常生活学习。

4.2 以网络媒体为教育、引导平台,构建舆情预警及机制

目前社会处于自媒体时代,巧妙地运用网络媒体做好宣传教育及危机处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一,高校可以通过网络适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学生爱国爱校、诚实有信的精神风貌,提高全体师生的危机意识,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适时正能量消息及危机应对常识,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政教育;其二,高校可利用网络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公众网络对话、网络分享等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关怀和帮助,避免信息不通造成的忽视与误解;其三,利用网络做好舆情的监督管理,建立危机应对SOP流程,快速应对,正确引导;其四,在危机解决后期,借助网络媒体进行危机公关,说明情况,表明立场,阐明对策,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4.3 以明晰的流程为指导,建立标准化危机处理机制

SOP的制定建立须具备明晰的危机事件分类和详细的处理流程,在此基础上理清处理目的、范围、权责、程序,并附相关表单。建立由校、部(院)两级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理顺部门工作,明确分工,保证各类事件处理沟通无障碍、采取措施专业且有依据。在流程框架上做出相应的子流程图,把握每个程序的关键控制点,采取“肢解、分析模板法”进行控制点处理量化,加以图片或图例解释,使某些细节进行形象化和生动化,便于快速应对处理。此外,应注意SOP事件的前后对应,如学生奖惩管理,一方面要以学生奖惩管理制度作为日常工作准则;另一方面就要有对应的事件处理流程应对突况,预防有规则,处理有程序,方可促进危机管理的良好运行。

5 结语

现代社会处在一个快速变化和发展的阶段,只有不断了解新的时代背景,掌握高效有力的应对方法,运用标准化流程系统、快速做好学生危机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保障校园的安全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彦.高校学生管理危机研究:典型案例与处理机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马玉乐.构建网络平台加强高校危机管理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195-197.

[3]王向军.高校危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管理学危机管理范文3

工商管理教学里,危机管理处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过去,尽管很多院校的危机管理处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不管是实践上还是教学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而在社会对于工商管理人才需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必须加大对于危机管理处理的重视力度,不管是理论高度上还是实践的层次上,都要加大优化力度,在这一基础上推动危机管理处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工商管理;教学;危机管理处理;实践模式优化

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尽管现在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很多高校依然局限于理论学习层次上,没有重视实践教学,这样一来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提高,因此,要从现在的工商管理实际状况出发,进一步提高工商管理教学的实践性,这样才可以提高工商管理教学的水平。

1工商管理教学中危机管理处理的存在的问题

1.1过分重视理论培养,忽视了实践的引导

危机管理处理教学在工商管理教学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还配有相应的课程教学,从现在的工商管理教学来看,其依然停留在理论角度上,对于对不同情况下产生危机的原因、危机的主要表现以及危机处理方式上进行细致的分析。这种分析重点依靠课本案例实现的。这样一来,学生难以把握危机管理处理的理论体系,难以在工作里进行危机的监控和管理。对于危机管理处理工作来说,其实践性比较强,所以学生也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然而现在的危机管理处理上使用的是学生形成课题小组进行分析,容易出现学生仅仅是采用案例分析的套路解决危机管理处理相关案例问题,从实质看,学生仍然没有掌握危机管理处理的实践能力。

1.2危机管理处理的培养思路不清晰

对于现在很多高校来说,其危机管理处理已经初步具有思路,但是这些思路还存在不清晰的问题,没有明确学生要具有什么样的能力,也没有进一步明确学生要把握什么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其难以自己列举危机管理处理的关键,缺乏完善的学科知识结构,导致学生自身难以应对工商管理中的危机管理处理。由于缺乏清晰的培养思路,学生的危机管理处理能力难以提高。

2工商管理教学当中危机管理处理的改革措施分析

2.1明确危机管理处理教学内容

要想提高工商管理教学里危机管理处理的水平就要明确教学内容,完善自身的教学结构,从实际的教学来看,要体现对于公共危机的处理,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公共危机越来越频繁,其影响之大也不言而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都需要具有解决危机的团队,所以在高校的危机管理处理教学里,要培养学生辨识危机和掌握危机的能力,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解决危机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里要明确自身的教学思路,按照当前组织运营和管理过程当中的普遍案例进行提炼,结合中外有关企业组织危机分类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

2.2优化危机管理处理教学方式

要想提高危机管理处理教学水平就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事实上,理论教学也不是单纯的知识讲述,也要强调让学生参与进来,举例来看,在学习危机的分类内容时学生要按照课本收集相关的资料,在这一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分类观点。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潜在危机因素也越来越多,所以这就对于工商管理教学的危机管理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里也不再是教师一味的讲述,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危机管理处理教学质量。

2.3改良危机管理处理教学实践模式

要想提高危机管理处理教学质量就要不断改良危机管理处理教学实践模式,事实上,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高,所以即使是进入到企业里学生们也难以直接处理危机,他们的学习只是理论上的,实践能力并不足以应对企业的危机管理处理,因此就算具有足够的到社会上实践的机会,学生也不一定会表现很多。所以,要不断优化危机管理处理教学实践模式,使学生可以加入到社团或学生会当中进行管理,同时也可以假设一个危机让学生自主处理,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更加有效。

3结语

工商管理教学过程里,危机管理处理学习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学生来说,要在学习的过程里不断提高自己的危机管理处理能力就要具有一定的教学体系,因此,在实际的工商管理教学实践里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不断优化危机管理处理的教学方法,改良危机管理处理实践教学模式,使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进来,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准备好相关的素材,不断优化自身知识体系,在这一基础上完善危机管理处理教学结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文章通过分析工商管理教学中危机管理处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危机管理处理教学效果的措施,为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提供借鉴。

作者:王义龙 单位: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解丽颖,苏永志.地方高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5(17).

管理学危机管理范文4

关键词:班级管理 学生 主体意识 自我管理

笔者所在学校尽管是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但生源参差不齐,常常遇到学生难管的问题,笔者接手的正是一个处于中间层次的实验班,其中既有正取生,也有小半的高价生,其行为习惯等明显差于前者。如何管理,将是一个比较棘手而具体的问题。

魏书生曾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而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有绪,集体就会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也渴望介入生活,更渴望自己的才干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渴望自己获得成功品尝到成功后的喜悦。因此,我在工作别注意这一点,那就是给与学生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

一、参与制定班规,激发自主意识

班级管理不仅是教师管理班级,教师管理学生或者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前一种能力是工作能力,后一种能力是自我约束能力。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因此我在刚接手新班级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采取以法治班的做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指明意义。在开学第一课中,我就向每一位学生提出我们在高中阶段的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个人目标实现了,集体目标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其次,明确班规的作用。我先向学生讲述班规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一样,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灵活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们要达成一个目标必须要有制度上的保证。第三,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征集学生意见,征集“金点子”,然后确定班规,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他们,而是自己对自己约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第四,在班规基础上我们还共同制定了属于我们班的班级公约,并且让每个学生都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样就显得既庄重又严密,学生自然会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健全组织机构,坚持自我管理

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的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要调动其积极性,就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体现管理的主体性。

1.组建责任心强的班团委干部

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老师不必事事躬亲,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具体做法如下:采取个人毛遂自荐、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的做法。然后,由班长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有班干部负责。每个周学生对班委工作都有具体的反馈,表扬优秀的,而对一些做得不够的地方则提出善意的批评或指正。这样,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是非观也有很大的作用,班干部不能这样做,其他组员也自然会逐渐收敛一些不好的行为了。

2.“轮流执政”的一日班主任

一日班主任一职是我受初中时候我们班主任的影响而设置的,好处有二:其一有利于锻炼每一位同学的班级管理责任心,因为这是两个多月才轮流的一次,也能够锻炼大家的观察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其二有利于整体记载和把握班集体一天的全部情况,便于查阅。一日班主任从当天晚自习开始,到第二天晚自习前结束,班主任报告则是在晚自习前五分钟完成。同学们通过一天的工作,对一天中表现优秀的提出表扬,而对表现相对较差的提出批评,有利于惩恶扬善,树立良好的班风。

3、实行定期的小结制度

除了一日班主任的日常小结外,我们班还实行每个周周总结,每个学月月总结。主要从出勤、清洁卫生、纪律几个方面进行,以及形成的相应的操行分汇总。根据操行分的情况再对相关同学实行相应的奖惩措施。比如操行分必须在100分以上才有资格评优或者享受班级学校的一切奖励;而操行分在70分以下则要在家长知晓并协助教育情况下写检查1000字,并且罚扫地一个周、站一个周等。

4、开展形式多样的班团队活动

我们班的班会活动我从来不占用,都是事先安排学生确定一个主题,采取相应的形式来进行的。刚开学时一般就大致确定本期班会的几个大的主题,如果有变动再临时调整。如本学期我们班班会主题分别是:“新学期、新打算”,“为梦起航”,“煮酒论英雄”,“月考总结”,“我为班集体做什么”,“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我为读书狂”,“让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等,基本上符合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活动由班团委干部轮流负责组织,形式也由大家决定,每次我只是当观众,学生们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够得到不少的锻炼,也增强了班级责任感和荣誉感。

以上就是我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做法,在实际的运用中有一定成效,班集体在健康地运转着。但离我的预期值还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别学生自我约束力太差,容易反弹。这是我最头疼的问题,比如晚自习纪律,尽管老师很强调不能讲一句话,要安安静静独立完成作业。但有些同学有时候一松懈,就会习惯性地问一下别人该做什么题啊,借点什么东西啊等等,而在问的时候又不善于控制,往往就会辐射开去,有时候还会蔓延。

二、班干部的分工合作表现不太好,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体现还不明显。有时候老师看到的就记,老师没有看到的就不记;老师强调了的就做,老师没有及时强调的就忘了去做。这些都是工作不主动的表现,也是班级管理中的疏漏之处。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看来很有必要,也是我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班级管理无小事,因为每一个方面都涉及到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班级管理无大事,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都是基本的细节问题。通过这样的自我管理,我们班初步取得了成效,先后数次被年级和学校评为“常规管理先进班集体”和“两操管理先进班集体”。但是,问题也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在班级管理中随时也会有新的情况出现,但总体管理原则在,很多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这也正促使我对班级管理孜孜不倦地追求。

参考文献:

[1]吴国荣,杜天笋:班级动态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

1998,(Z2)

[2]李蓉蓉,韩向明:班级社会心理学研究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05)

[3]孙雁秋:班主任应致力于培养班级的凝聚力[J]宁夏教育,1998,(11)

[4]刘建:素质教育呼唤班级管理科学化[J]. 班主任,2004,(10)

[5]刘平:新课程召唤科学的"人本"规约――中学班集体建设管见[J]班主任,2005,(02)

管理学危机管理范文5

1、年级组长的主要工作对象是班级与学生,是班主任与备课组长,主要职责是执行和落实部门工作、具体实施重大教育活动、年级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行为规范的检查与反馈以及一般性的个体教育。

2、年级组长是年级领导团队的核心力量,是年级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年级教育品质的第一责任人、年级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年级安全文明的第一责任人。在部门层面,年级组长主要向学生工作部和教育管理部负责。

二、岗位职责:

1、模范遵守《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并有责任监督和帮助年级组教师知法守法。

2、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每一个班级的全面健康发展尽力。

①全面、深入地了解年级中每一个班级的综合表现,并指导其及时改进和提高。

②积极构建师生一对一帮教网络,帮助后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③能以发展的眼光,得体的语言,用心指导特殊学生的成长。

3、主动工作,积极沟通,能以民主的态度、法治的方法进行年级组日常管理。

①严谨治学,站住课堂。

②充分发挥年级核心领导团队的作用,以民主方式确立本年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能严格执行,务求赏罚分明。

③主动工作,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研修活动,凡事指导在前,反馈在后。

④精心组织各项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⑤重视年级组文化建设,提倡“积极沟通、宽严有度,效率至上”的年级组文化。

4、重视谈心工作,做好个性化教育与指导。

①在第一时间对违纪学生进行教育,准确填写《年级组长教育备忘录》,并向有关部门通报。

②定时开展谈心工作,及时了解重点学生的思想状况。

③密切关注本年级各个班级的表现,及时与有关班主任进行沟通。

5、重视家庭教育,以行动实践“孩子是我们的共同事业”这一教育理念。

①尊重家长,廉洁做人,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②坚持沟通,重在指导,讲究技巧,不简单抱怨,不推脱责任。

③召开家长会时,指导班主任精心准备有关内容,提高家校沟通的质量。

④关爱远郊(外地、外籍)学生,定期与其进行有效沟通。

6、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创建安全文明班集体。

①以有效方式,帮助每个班级学生树立“健康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②确定专人负责,制定具体制度,确保年级无重大伤害事故或其他安全事故。

③如因管理疏漏而致重大安全事故,要逐级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管理要求:

1、模范遵守岗位职责,主动开展年级工作,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2、准时出席年级组长例会或班主任例会等活动,不无故缺席。

3、按时上交年级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相关材料,不迟滞拖延。

4、重视班主任、备课组长的培训与指导工作,不无所作为。

5、积极发挥年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定期沟通。

6、积极实践,每学年撰写一个教育个案或学科德育案例。

管理学危机管理范文6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年工作要点,围绕后勤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强化后勤内部管理,全面提高后勤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使后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工作目标:

1、创建和谐平安校园。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强化智障学生的安全常识教育,确保学校本学期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

2、规范后勤采购,加强门卫、食堂和生辅的管理。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综治和安全管理工作。

配合区直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坚持每月20日的安全排查,按要求及时上报及隐患整改,确保校内师生安全。全面落实校舍、消防、交通、踩踏、溺水、传染病的教育与预防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二)强化后勤管理与服务。

进一步加强后勤人员的理论和业务学习,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教职工与学生。

1、生活辅导工作。

(1)清洁卫生。把生活区的清洁区域指定到人。每天起床后住宿学生开始打扫寝室、生辅室及走廊卫生。在用水拖地的时候,强调把拖把拧干,以免衣柜受潮。早餐后生活辅导人员带领寝食负责人及时检查,做好记载。

(2)宿舍摆放。在学生离开寝食后,生活辅导人员带领寝室负责人及时检查学生的被子是否叠整齐、床单是否拉平、毛巾是否挂好。

(3)男女厕所卫生。在学生离开后,生活辅导人员带领寝室负责人及时检查厕所地面是否干净,水桶是否摆放整齐。

(4)帮带工作。对新入学和年龄比较小的学生继续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使学生在生活自理能力上有所提高。

(5)做好记载。建议以日记的形式做好生辅日志的记载。如早中晚没有吃饭学生的名字,每天打扫卫生的情况,学生思想动态等。

2、食堂工作。

(1)清洁卫生。保持食堂内地面、墙面、天面、水池以及案板的清洁卫生。

(2)按时就餐。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就餐,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3)食品安全。注重食品采购的质量,做好食品加工的卫生以及开水和热水的供应,重视学生用热水的人身安全。

(4)做好记载。做好食品采购的记载,为食品安全提供依据。

3、门卫工作。

(1)做好内保与外保的衔接,保证在学校规定的工作时间内门口有保安人员值班。

(2)规范管理。随时开门锁门,星期五学生离校和星期日学生到校一定要学生签名,没有特殊情况不准学生外出。

(3)做好门前三包,保持门卫室的清洁。

(4)做好门卫日志的填写。

4、勤工俭学及房管工作:

(1)认真及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并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2)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完成相关的目标考核任务。

5、校舍管理及其他。

(1)加强校舍、校园管理,确保校舍安全。做好绿化剪枝、除草、栽培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