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

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公共危机;常态化;认识与责任

一、公共危机相关概念的界定

近年来,国际范围内危机事件的发生频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公共危机事件在我国也不断出现,其频发度和危害性亦呈明显上升趋势。"9·11"事件及"非典"事件的发生,使公共危机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极大关注。

1、公共危机概念探析

近年来,各类危机事件频繁发生,"9·11"事件,SARS病毒,印度洋海啸,中国汶川地震,日本"3·11"事件。这些都在告诫我们,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共同利益和稳定性的公共危机,正以一种常态化趋势呈现。对于危机的理解,学界们各抒己见,其中被普遍接受的是美国学者罗森塔尔的观点,他认为危机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做出的关键性决策的事件。与危机相比,公共危机是主要以公共领域为主,以公共利益为目标,需要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或者公共组织甚至公民个人参与应对的突发的紧急状态。由此我们知道,公共危机是一种突发的、非常规出现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共利益受到极大损害,需要以公共部门为核心,非公共部门甚至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应对的紧急状态。

2、对公共危机常态化的认识

迄今为止,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初步的危机应对体系,从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到预案的出台,再到法律的出台,这一系列的危机管理法律法规的出台,大大加强了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公共危机正以一种蝴蝶效应般态势进行着一系列的活动,其变化日趋于常态化。为此,作为应对主体的政府、媒介与公众,更应该明确公共危机常态化的含义。从公共危机常态化形成因素上讲,我们认为公共危机常态化是指由于全球化、风险社会、社会转型、非传统安全等因素的存在与常态化发展,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孕育而生的一种常态化的公共危机状态。

二、公共危机常态化趋势的形成因素

自"9·11事件"及SARS疾病至今,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公共危机事件如蝴蝶效应般,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扇而不可收拾。无论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所致,公共危机常态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从理论视角分析,公共危机常态化趋势有其必然性因素,全球化、风险社会、非传统安全、社会转型以及危机管理等因素促成了其常态化的发展。

1、风险社会催生了公共危机的常态化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了"风险社会",此后,许多学者在论述公共危机时很自然地将其与风险紧密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大量的风险都是在讨论可能发生的危机,所以风险社会主要是在讨论可能发生的公共危机。现今,我们进行着各种科技创新性的活动,不断取得着前所未有的成果,创造着不可预知的新社会,向着更高的要求迈进。但与此同时,各个领域的风险也纷纷涌现,危及着人类整体利益。种种的风险将不可避免地孕育着危及人类整体利益的公共危机的到来。风险的常态化趋势也就催化着公共危机的常态化趋势。

2、全球化加快了公共危机常态化的蔓延速度

随着各种电子媒介的出现,各种现代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全球化趋势不言其中。它是一种广泛、深入的变革,涉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教育等几乎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其影响的全球性,波及着整个人类。全球化是公共危机常态化的基础,全球化的连接,促进了风险社会的形成,并且促成了风险社会的规模,从而进一步演化为全球性的危机。为应对危机,国际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剧全球化的进程,这也为危机的全球化蔓延做好了铺垫,这种循环往复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趋势。

3、非传统安全奠定了公共危机常态化的量的积累

非传统安全问题所涉及的领域众多,除军事武力安全之外,包括自然灾害、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多方领域,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各国关注的焦点一直在变化,但人口,粮食,环境,经济的安全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这也是而非传统安全关注的焦点所在。这些问题一旦处理不当,便会引发连锁反应,形成全球性的公共危机。它们并非间断性发生,而是长期性存在的问题,呈现着常态化的发展趋势。可见,非传统安全理论下不断涌现的个案发生为公共危机常态化趋势做好了铺垫和量的积累。

4、社会转型奠定了公共危机常态化管理的时代背景

从1992年开始,社会转型概念引起了学术热潮,体制转型,社会结构的变动,社会形态的变迁,很好的诠释着当时的社会转变。近年来,社会转型的表现更加深刻,如中国家加入了世贸,迎来了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结构复杂;人口问题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等等。在一个集中的时间段内如此多的重要转变同时出现,其难度之大和风险之高都是所有国家以往未曾遇到过的。转型期引发的问题有些可能已经在某些方面引发了公共危机,有些方面正潜在着公共危机。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危机是多层次的,无论哪一种,在中国出现都会是大问题。总体来看,转型期中国可能面临的公共危机是常态的,因此有必要建立常态的应对体系。

5、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完善朝着常态化方向发展

自9·11事件和非典事件后,世界各国对公共危机的认识开始逐渐加深,我国也不例外。近年来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接连不断,我们从中看到政府、媒介和公众的危机意识在不断加强,危机管理理论不断深入人心,并不断被实践所证明。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从中我们看到公共危机的巨大破坏性,但从政府和社会的角度,我们看到了危机管理能力在不断强化,从日本的3·11事件我们看到危机应对体系的不断完善。危机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应着全球化、风险社会和非传统安全等因素的存在而存在的,是与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年来,各国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完善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公共危机的常态化发展趋势。所以这更足以说明伴随着公共危机的常态化趋势,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也在不断地朝着常态化趋势发展。

三、政府、媒介与公众对公共危机常态化的责任

公共危机事件从发生到解决的过程考验着政府的行政效率,处理问题的公信力;监督着媒介对公共危机事件报道的及时性、高效性和准确性;同时,面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常态化趋势,作为备受公共危机影响的公众,更意识到其常态化趋势的严峻性,对公共利益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损害的严重性。为此,作为公共危机应对主体的政府、媒介与公众,应该树立起正确的危机意识,承担起应对公共危机常态化的责任。

1、政府转变观念,变应急管理为公共危机常态化管理

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严重考验着政府的行政效率,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关乎人民对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有必要重新理解一下当前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在我国得到重视并规范起来是近几年的事情,并逐渐模式化,但仍然存在些许不足。首先是政府在思维上主要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并出台相应的应对条例与法规。虽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但在发生的频率和规律上是有章可循的,是可以找到其共同点的,所以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建立危机预防机制,这样才能更好的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与破坏性,更好的保证公共利益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其次是缺少危机的常态化管理。在巨大自然灾害或重大人为事故面前,任何技术上的应对都是滞后的。所以,政府在进行预防后,要变应对管理为积极进行危机常态化管理,善于居安思危,用危机管理的思维进行常态化的管理。日本的地震预防危机管理体系给世人以深刻的印象,作为我国政府,应去粗取精,真正意识到预防危机常态化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法制化的重要意义。

2、媒介基于公共危机问题的合理舆论导向

如何准确、及时、高效的报道公共危机事件,一直是媒介头疼的问题。以至于在危机爆发时,本应该是媒体大展身手的时候,却往往被坐了冷板凳,有时候甚至出现媒体集体性沉默。这其中的问题在于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媒体在危机报道方面存在着缺失甚至误导现象,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损害了国家的形象,甚至伤害了受众对媒体的信任。为化解这种情况,媒体必须通过加倍的努力,创新自身的报道,重塑媒体的威望和诚信,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了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媒体应在合理调节政府与受众的关系之下,准确、迅速、及时地向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成为危急时刻社会价值的塑造者与正确舆论的引导者。

媒介是政府重要的形象代言,真正的主角在于政府。政府能否做到既让民众正确了解相关信息,又能引导民众向有利于危机解决的方向发展是考验一个政府处理危机事件成熟与否的关键。因此,正确认识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信息自由与媒体舆论合理导向的关系,对于妥善处理危机事件意义重大。

3、公众正确认识公共危机常态化,并树立正确的国民危机意识

公众作为最广大的利益群体,其生命财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作为利益群体的自身,公众自身也要树立起危机意识,正确理解公共危机常态化的含义。

从日本3·11事件公众应对地震的从容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政府预防危机体系的健全,也看到了公众应对危机时的从容与镇定,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公众对危机的认识比较深刻与透彻,并且处于常态化的预防状态之中。作为我国国民,应该具备危机意识。

首先,国家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危机学习和教育机制,对国民进行经常性的危机意识教育和培养。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在平时就通过各种渠道,向民众普及各类危机应对知识,并定期组织危机演习活动,以提高民众的危机应对能力。其次,作为公众权利赋予者-各级政府要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危机管理的重大意义。一方面,尽快开展在岗人员的危机应对情景训练,另一方面,及早开展对普通民众的危机应对教育和危机情势模拟,培养政府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了解各种灾难发生的科学过程,掌握一定自我保护的方法,时刻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和物质准备。总之,公共危机常态化趋势已经日趋明显,作为政府、媒介和公众,应认清现状,理好思路,各司其职,加强预防、应对和恢复等阶段的准备,为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Rosenthal Uriel,Charles Michael T.ed.Coping with Crisis:Themanagement of Disasters,Roitsand Terrorism.Spring field:Charles C.Thomas,1989.p.10

[2]华斌.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0(21)

[3]华斌.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0(21)

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范文2

一、概念解析:公民、危机和公共危机

从根本上讲,公民是一个人在公共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公民是他的称谓,公民身份才是本质。[1]公民身份是个人在一民族国家中,在特定平等水平上,具有一定普遍性权利和义务的被动及主动的成员身份。[2]一个“好公民”在出现公共危机时应具备权责意识、互信意识、公共利益意识以及宽容意识的品质。[3]危机一词,首先是出现在企业管理中的概念。罗森塔尔等人认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管理者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国内学者张茜认为“危机是指个人、群体或者组织其正常的生存与发展受到破坏或严重威胁的状态”。公共危机一词,美国劳伦斯·巴顿定义为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国内学者张成福认为公共危机是来自社会经济运行过程内部的不确定性及由此导致的各种危机。或者说它是这样一种紧急事件或紧急状态,它的出现和爆发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严重影响,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4]所以,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以及危害性等特征,发生后急需快速做出决策,人员、物资以及处理时间都非常有限。

二、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

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政府会采取一系列急救措施,但由于危机的突发性以及对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害程度等多重因素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危机的持续恶化,使得这些应急性的急救措施很难立即发挥作用。而正在此时,广大公民参与并且理解和配合政府采取各项危机管理措施,或出人出力或捐钱捐物,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救援工作,为政府开展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也相当程度地控制了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危机管理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政府的作用,而且受制于公民参与的有序性。因此,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难实现危机应对的快速、高效和灵活,而公民本身具备参与危机管理的能力,并且拥有最广泛的社会资源,其有效的参与,是政府危机管理中预防危机发生、减轻危机危害、维护公共利益的内在保证。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有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一)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社会意义

公共危机事件在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生命、财产等物质损失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心理、生活方式以及公众价值观带来深刻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对于危机的恐惧远远超过危机本身,尤其在信息不畅通的情况下,更容易引起公民的忧虑与恐慌。由于公民本身是公共危机最直接的作用对象,所以希望了解和掌握危机处理的进程和现状以及想表达自身的意见和想法。如果让公民参与到危机管理中,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把公众各方面的诉求通过合理的渠道和方式表达出来,从而架构起政府和民众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通过公民的参与,可以使他们了解危机的真相,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减少参与传播谣言以及危机现场的抢夺等不合作行为的发生,从而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公共危机事件对公民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可分为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两种情况。一方面,负面影响主要是危机造成人们物资的匮乏,可能造成各种混乱,使社会处于无序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危机的发生都是和人类生活方式相联系的,是人类长期不当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出于预防危机产生的目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向着更加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革除许多陋习,形成新的良好的习惯,同时会自觉学习并掌握应对危机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广泛而有序的公民参与,更能体会到危机的危害,从而调整今后的生活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危机事件爆发的频率,同时减少危机可能造成的混乱和损失。

公共危机事件对公民价值观也会有所影响,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在处理价值关系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人们内心深处究竟相信什么、需要什么,是价值观所特有的内容,普遍渗透在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和文化领域,以及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之间的行为往往是不合作的,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的安全和便利,而忽视了与他人的合作,结果是没有了秩序,有的只是混乱和无序,而这种无序和混乱,往往又会使人们的行为效果极差。但在危机时刻,公民更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一刻,心很容易走到一起,其行为就会被重新考虑,彼此都会认识到只有信任和合作才能共同度过危机。[5]

(二)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经济价值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除自身积极参与并发挥主导作用外,更应注重公民的参与,一方面,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可以建立起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公民不再是被动地了解和执行决策结果,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参与危机管理的机会和更多的知情权。通过公众参与,可以建立起强有力的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网络,对危机决策和决策执行的失误进行及时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有助于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充分了解和重视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和愿望,同时及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使危机决策得以迅速实施。另一方面,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公民的有序参与能够及时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效缓解由于危机造成的物质损失和心理伤害,从而大幅度地降低危机管理成本。[6]

三、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方式

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类型有很多种,而按照其形式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

(一)出劳力

一般来说,公共危机中会有许多重要的基础设施被破坏,且范围广、受损严重,所以,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应对。公共危机发生的救援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实施,而消防、武警等国家相关部门的人员毕竟是相对少数,很难及时有效地解决重大危机;况且,有些特殊的工种也并不一定能够及时招募到。这时,如果公民使出自己的劳力,在政府的指导下积极有序地参与自救与互救,能够极大地减轻政府救援人员的工作量,有利于政府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重点工作上,这将大大提高解决危机的效率。

(二)传播信息

信息的及时交流与共享是政府与社会公众合作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前提。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建立了完整的信息输入与输出系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危机的最新信息。当然,信息的传递并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常常需要经过多次的搜集、整理、传输、反馈、确认和输出才能完成。这样,在信息的逐级传递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信息的失真问题。公民是信息的重要来源,由于陷于危机中的公民或者与他们有密切联系的公民对于危机的情况较为了解,他们所掌握、提供的信息往往更真实、准确和及时,所以,公民参与传播信息有利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工作。

(三)捐赠

公民的捐赠是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形式,包括捐物和捐款两种形式。物资是解决危机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物资,也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像食品、饮料、药品、衣服等物资是危机过后灾民急需的东西,虽然政府危机管理所会有存储的物资,但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现实的需要,且能否及时将物资送达也因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很难确定,这个时候公民及时地捐物对于受灾群众来说,往往是能够决定生死的。所以,公民平常就要准备应急物资,一旦危机爆发,可以拿出来自救或互救。

公民的捐款也是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应对公共危机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购买物资,政府在制订危机预案时虽已有一定的应急经费,但由于公共危机的严重程度不易在事前就能进行准确估量,应急经费往往很难与实际需求相符,所以,来自民间的资金就成了重要补充。而且公民提供的经费虽然比较零散,却很灵活,可以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起到及时应对危机的作用,这就有效地控制了危机的进一步恶化,给政府应对危机赢得了时间。[7][8]

四、增强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效果的途径

(一)培养公民的危机意识

公民危机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处理公共危机的效果,因而要对公民进行经常性的危机意识培养。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同时,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以人的实践行为为载体,“指导人们去积极地改变世界”。即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根植于意识。因此,培养全体公民的公共危机意识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具备良好的公共危机意识,才能真正提高公民个人的应急能力。全社会良好的危机意识是预防公共危机的前提,也是改善公共危机管理、增进社会安全的基础。要培养公民的危机意识,需通过学校教育、电视、网络等各种形式,对公民就潜在威胁较大的危机形式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危机教育,让公民了解公共危机知识,识别生活中的危机警示,掌握应对危机的正确方法,从而使公共危机意识根植于公民之心。另外,要树立牢固的公共危机意识,还需对公众的公共危机意识加以强化,可通过大量的广泛宣传,营造出相应环境,使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能感受到相关信息,通过广泛宣传,大造舆论,使危机应对、减灾防灾等信息家喻户晓,强化公众公共危机意识。总之,公共危机不可避免,全社会必须摒弃侥幸心理,树立牢固的公共危机意识,常备不懈,做好预防,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二)改变公民的盲目性、自发性、零散性等缺陷,建立非政府组织

政府作为社会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公民的危机意识和各种专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团结习惯,造就更具社会责任感、更大行为能力的人,其有效途径即建立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包括各种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各种自治组织以及知识性、专业性较强的组织等,多以服务大众为宗旨,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在危机发生时,非政府组织的公益性宗旨使其能够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凝聚民间资本,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其成员的力量投入到危机应对工作中。同时一些志愿性组织也可吸引大批的志愿者,他们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做好群众疏导和后勤保障工作,弥补政府在人力资源汲取方面的部分缺陷。非政府组织力量的壮大,可以有效地降低危机处理的成本,同时也有助于从源头清除危机的诱因,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广泛而有序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对于提高社会成员的危机意识与应对危机的能力、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公共危机管理中,非政府组织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9]

(三)建立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激励机制

激励有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有效的激励是人们行为的动力保证,促使他们行为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前面我们提到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有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因而若能让公民积极参与到公共危机管理中来,其效果会更好,所以很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范文3

1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种突发事件、危机事件层出不穷,不仅给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而且有的还会危害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如何有效地应对各种公共危机事件,对各国政府管理提出了重大挑战,考验着各国政府的应急处理能力,从而使公共危机管理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逐渐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我们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纷纷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为适应政府应急管理的需要,不少高校开始在行政管理等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了公共危机管理这门课程。

由于绝大多数高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时间都不长,大家对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还一直处于摸索阶段。比如,采用肖鹏军主编的《公共危机管理导论》作为教材的某校就提出,开设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时代社会背景及其在当今时展过程,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与运行机制,以及在当代中国尤其是2003 年SARS 事件以来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社会实践与探索,促使学生了解当今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危机预防、应对措施与善后处理机制,公众的参与程度与媒体沟通等,培育学生的危机管理意识和当最坏的情况发生时应发突发事件的素质与能力。

而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则提出开设公共危机管理选修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公共危机管理基础理论、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公共危机决策、应急管理体系、媒体沟通在公共危机中的作用、应急知识的宣教培训等方面的知识,使其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有深刻的认识。由此可见,大部分高校的公共危机管理课程主要是一种认知教育,通过教学达到让学生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任务,知道公共危机管理要做什么、怎么做,而由于受课时、实践条件的限制,却难以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怎么做的技巧。

我们都清楚,现在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毕业后都较难进入行政机关,学过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也不一定能在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也就是说他们其实很难成为一名公共危机的管理者。不过,公共危机的公共威胁性决定了公共危机的应对需要社会公众广泛而积极的参与,作为学过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理应比一般公众能够更为积极和有效的参与公共危机的应对,这种积极性和有效性既有赖于他们较强的公共危机意识,更需要他们具有超过一般公民的公共危机应对素质和能力。可以说,公共危机应对的积极而有效地参与者,正应该是行政管理专业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2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明确了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之后,紧接着就应该确定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而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材,正是体现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我们在选择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材时,通过教材和图书网站搜索名叫公共危机管理的教材,也就10 本左右,其中最早的一本是肖鹏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7 月出版的《公共危机管理导论》(以下简称肖编教材),最新的一本是王宏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年1 月出版的《公共危机管理概论》(以下简称王编教材)。由于肖鹏军主编的《公共危机管理导论》曾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我们用过多轮,但因其一直没有修订,我们也曾换用过张永理和李程伟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年12 月出版的《公共危机管理》(以下简称张编教材)。从这三本教材的章节目录,大致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如何确定的。

肖编教材共分17 章,各章分别是公共危机概述(公共危机的内涵、分类、特征等)、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与模式、公共危机管理的识别与评估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调查评价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领导体系、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参与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体系、公共危机管理的沟通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信息管理机制、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共危机教育、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公共危机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

张编教材共分11 章,各章分别是公共危机管理基础知识、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公共危机决策、预防和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共沟通、公共危机管理保障体系、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公共危机管理展望。

王编教材共分10 章,各章分别是导论(公共危机的界定、公共危机的特征与分类、公共危机管理的阶段与原则)、公共危机风险管理与减缓、公共危机应急准备、公共危机预测预警、公共危机应急响应、公共危机恢复、公共危机社会动员、公共危机救灾捐赠管理、公共危机应急沟通与网络舆情、公共危机协调与合作。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就是围绕一案三制(预案、体制、机制、法制)的建设来进行的。从肖编、张编和王编教材的目录来看,公共危机管理教材的内容也基本上是按照一案三制的框架来编写的,其中重点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问题,在这一点上肖编教材体现得最直接最明显,有关机制内容的就有10 章之多。不过很明显,不管是哪个主编的教材,几乎都是站在公共危机的管理者角度来写的,也就是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应该要做的事情和政府应该怎么做这些事情。要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以后能进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工作,这样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就大有裨益。可正如前面我们所说,他们绝大多数都不可能成为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者,所以这样的内容对于他们未来作为社会的普通成员参与公共危机应对,作用就并不是很大。

那么,公共危机管理课程到底教授哪些内容比较合适呢?的确,作为公共管理类的课程,公共危机管理不让学生知道政府是如何管理公共危机的,那与这门课程的性质有所不符,自然这门课程的教学也就不能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但也不应当只有这方面的内容。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公共危机管理课程,就应当承担起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任务。因此,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除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机制的介绍外,还应当包括常见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产生原因、发展规律、避险知识与方法等,以增强学生应对公共危机的意识和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共危机管理参与者。

3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

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范文4

(一)公共危机的内涵

罗森塔尔认为:“危机就是对—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有学者认为公共危机是指‘由于内部和外部的高度不确定的变化因素,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和紧急状态。那么,能够引起这种危险境况和紧急状态的事件就是公共危机事件”。简单的讲,公共危机就是—个事件突然发生并对一定范围大众的正常生活、工作、生命财产以及正常的计会秩序构成威胁的状态。

要理解公共危机的内涵,必须要认识到其所具备的几大要素:一是公共性,只有对公共领域产生影响的危机才属于公共危机;二是突发性,绝大多数的公共危机都是突然发生的,人们很难提前预料到;三是破坏性,公共危机具有扩散性,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若处理不当就会演变成巨大的灾难。公共危机从类型上,可以分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从它的影响范围上,可以分为全球性危机、国际性危机、国家危机、地方性危机。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危机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由于公共危机所具有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导致其所产生的危害不仅表现为物质方面的巨大损失,而且表现在社会公众心理层面上的恐慌和不安全感,进而引发对政府能力的怀疑和不信任。后者的危害往往更为深远和强大。

据统计,2005年,中国共发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540万起,造成约20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253亿元.。截至2月12日,2008年中国遭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已造成107人死亡,8人失踪,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人民币。这些公共事件的发生对我国政府形象塑造提出了挑战。

(二)政府形象的内涵

胡宁生学者认为:政府形象是政府这一组织系统在运作中,即在自身的行为与活动中产生出来的总体表现与客观效应,以及公众对这种总体表现与客观效应所作的较为稳定与公认的评价。通常来讲,政府形象指社会公众在了解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政府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状况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既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评价,又是政府客观表现的反映。政府形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它虽然不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但对政府影响力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政府影响力体现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心理关系,是决定政府的目标、意图、倾向能否为公众所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的一项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心理、行为或行为倾向。

政府形象由政府理念、政府行为以及公众的直观感受构成。其中,政府理念主要包括政府的法律体系、价值体系、道德与文化体系等方面。政府行为则是政府在各项公共事务上的实际作为。除由政府起主导作用的这两方面外,政府形象还具备另一客观要素,即公众的直观感受。政府形象是理念、行为和形象受体认知的统一。公众作为政府形象的最终受体,通过政府理念与行为感受到的政府形象,将最终决定政府进行形象塑造的有效性。因此,政府形象融合了主观与客观双方面因素,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动态性”、“综合性”等特征。

(三)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特征的变化

1、政府形象在常态下具有稳定性

因为政府形象是在一段较长的历史时期中公众对政府总的看法和评价的积淀,这就决定了政府形象在稳定的情况下是相对稳定和缓慢变化的。这种常态下的渐变源自政府理念与行为的统一,在常态下政府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这种例行不变的常规职责决定了其表现的政府形象是稳定的。同时,对公众而言,社会在正常运转时,公众对政府这一“管家”是不会过多关注的。这意味着,公众对政府形象的评价在常态下是稳定的、逐渐变化的。不可否认,政府形象所具有的常态稳定性,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转。但是,这也就更突出了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形象的变动也就显得更加醒目。

2、政府形象在非常态下具有易损性

公众在面对突发事件,尤其是比较严重的事件时,首先想到的直接责任对象就是政府。由于人们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紧张感,甚至不能认清现状、怨天尤人,以试图通过此种途径摆脱内心的焦虑不安,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归因现象”,这时政府就成了公众发泄情绪的目标。同时,由于受“近因效应”的影响,导致公众比较容易受到政府近期的或者重大的行为影响从而改变对政府的看法,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公众对政府的形象评价就会下降。我们把这称之为政府形象的“易损性”。而这种易损性持续的时间和强度则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行为表现。易损性一方面体现了政府作为公众代言人和公共事务承担者的被依赖的角色,同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政府形象作为万众瞩目的对象时所表现出来的脆弱性,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往往会由不关注而突然转为不满与抱怨。

(四)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管理的原则

在处理突发危机时,政府面对社会公众,既要承认所处困境,又不能过于强调所面对的困难而推卸应负的责任。为了赢得更好的政府形象,政府应始终保持积极的公共关系意识,并坚持以下原则:

1、信息及时公开,口径前后一致

在危机事件中,相较于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政府是危机信息的最先获得者。

就政府来说,公开事件的真相既包括公开已知的信息,也要说明政府目前尚未完全掌握的内容。这样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公开信息来及时稳定群众的情绪,并且建立起与公众之间较好的沟通和理解,也让公众能以更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认识危机事件的程度和危害,并尽量克服内心的恐慌、不安及对政府的误解和不满。从而政府可以尽快的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将危机可能带来的损失和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公众在得到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后,会更为理智冷静,他们会通过政府负责任的态度、快速专业的反应以及和公众及时有效的沟通,而感受到透明诚信、一心为民的政府形象。

在公开关于危机事件信息的同时,政府还要注意自身态度、行为的前后一致性。为了赢取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支持以及保持政府的公信力,政府在危机事件中必须做到言行一致,用自身行动证明政府部门所传播信息的可靠性,并且让事实真相打破存在的不实谣言。只有这样,公众才会彻底相信并依赖政府,政府才能树立诚信、责任的政府形象。

2、及时快速反应,广泛有效参与

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必须在尽可能最短的时间里依靠已经掌握的有限信息对形势做出正确估计,找到危机的要害和关键因素,并根据危机形势的改变及时调整对策。政府应该通过及时有效的决策,积极迅速的应对危机,并尽力缩小、化解危机,以避免并尽可能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使社会尽快的重新恢复正常运转。危机发生后,公众的心理处于极度不稳定状态,这时需要用强烈的信号和最直接的措施来表明政府的信心和决心,并通过连续不断的行动来影响强化公众的感受,从而给公众留下一个坚定果断、反应快速的政府形象。

在处理危机时,政府始终处于主导、负责任的位置,但不可忽视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力量,因此政府要有效的调动广大公民的参与。这样做有利于政府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决策,也能在决策制度的过程中更多的考虑和体现公众的意愿。同时,公众的广泛参与更好的发挥集体智慧,也能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体系都有面对各种危机的挑战。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并且呈现出多样化、高频次、规模大、破坏性大的特点。这就是我国在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塑造所面对严峻现实。

(一)政府理念重发展职能而忽视服务职能

我国政府一直比较重视平稳状态下对政府形象的构建,而忽视甚至没有意识到非常态状况下政府形象的易损性。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把社会发展的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发展方面,政府的危机处理意识淡薄甚至在危机发生后采取回避、置之不顾的态度。许多部门和官员考虑到自己的政绩,在向上级报告工作时采取“报喜不报忧”的策略,对发生的危机避而不谈,甚至在危机已经发生后,还采取瞒报、谎报的策略。这种做法导致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中处于被动,这不仅贻误了对危机事件的及时处理,而且不利于对政府应对危机能力的建设。

(二)政府行为存在“官本位”思想

我国政府部门在以往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时,总是存在一种固定的思维来指导政府的行为,即采取先对危机事件的信息进行保密控制,然后等待时机对其加以处理。不可否认,这种做法有时的确是政府有关部门考虑到国家利益和政府形象而不得已的措施。一旦公共危机出现,政府就将事情控制住,并试图在保密的状态下将事情处理。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因为有些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和仕途,而故意耍手段,欺上瞒下,隐瞒事件的真实情况。这种做法不仅危害到公众的切身利益,对公民的知情权造成了侵犯,而且也侵害了政府的形象,甚至导致政府失信于民。

(三)政府与公众之间缺乏信息沟通

沟通是在个人与群体间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与互通信息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危机管理过程就是政府维护、巩固或重新塑造自身良好形象的过程,同样获得了良好形象的政府又能够强化自身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在公共危机事件出现时,许多突如其来的状况必须靠“沟通”与“协调”来解决,许多危机管理成败的关键在于第一时间的沟通。

我国的政府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强势政府,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公开性程度不够,所以当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有些地方明显缺乏危机治理方面有效的信息支持和信息沟通机制,信息采集、处理和传递的能力不强,不能及时地、准确地向公众公布信息,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造成公众的恐慌与猜疑,产生政府信任危机。总之,如果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没有回应、责任丧失,缺乏沟通,就会造成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紧张关系。

公关意识不强,没有专门的危机处理部门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通过与社会各界公众的双向沟通,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理解和支持的自觉活动。政府公共关系在我国建设透明政府以及提升公众参与政府治理的过程中,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对公共关系的研究较晚,对政府形象的塑造起重要作用的政府公共关系的研究更是还处在发展和完善中,这就导致了政府公共理念理念的缺失。当公共危机发生时,政府部门很少能运用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从客观情况和公众的整体利益出发,来发挥政府公共关系在信息、决策、外交及沟通方面的功能,并且及时宣传、引导公众来贯彻执行政府的有关决策。

同时政府部门还缺少公共危机意识,尤其是有些政府干部对公关活动的理解过于狭隘,认为政府公关无非是召开新闻会,只是表面上形式化的东西。这种观念导致他们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认为政府的工作不需要对外宣传、沟通,只要政府做出决策,其他部门和公众贯彻执行决策即可,这使政府部门在处理危机时经常脱离实际,主观意识过强,并且贻误处理危机的最佳时机。另外,目前很多政府没有专门的危机处理部门,缺乏对危机的不确定因素、危机爆发征兆、信号和结果等知识缺乏应有的了解和认识,若危机事件一旦发生,政府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公共危机事件也变得较为复杂,若只采用以前的工作方法,单凭少数人的经验显然已经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矛盾,这需要有专门的工作者队伍去管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但是我国目前尚未设立一个专门的公共关系机构,这就使公共危机发生后,政府不能与国内外公众以及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准确地信息,一些不实的传言会损害政府的形象。我国政府及其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政府形象的重要性,并把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放在工作的首位。

我国政府部门在公共危机发生时,惯用的做法是谎报或隐瞒危机信息,甚至撒谎来欺骗公众,这就造成谣言四起,引起公众的惊恐、不满、抱怨,导致公共危机扩大化。例如在SARS事件初期,许多地方政府就没有与公众和媒体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准确快速的相关信息,而是采取封锁消息的战略,这使政府的形象大大受损,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也给我国政府形象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暴露了我国政府部门处理危机信息的缺陷。虽然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我国政府在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信度方面得到了提升,但是还是存在不少信息不实或者封锁信息的情况。

公共危机直接涉及到人们的生活,公众面很广,一旦发生危机,后果比较严重,甚至是恶劣的影响,如非典、地震等。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危机事件没有灵敏的预警机制和预防措施,从而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反应迟钝,处理混乱,同时在危机管理中缺乏严格的监控系统,对危机处理盲目行事,监管不力。实际上危机并不是不能防止的,它的发生也是一些社会冲突不断升级,由量变发展到质变的结果。建立良好的危机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把危机扼杀在萌芽阶段,是控制危机花费最少、最简便的方法。

坚持良好的行政理念是一个政府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是政府形象的内在灵魂。政府的这种内在精神状态对于其行政作为具有价值观上的指导作用,树立良好的行政理念,就是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有效引导,保证政府日常管理和危机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1、政府要形成公仆意识,把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政府的权利来自公众的信任和委托,政府不仅仅是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占有者,而且还是需要公正有效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以真正实现为人们服务的公仆。这就要求政府及其官员避免在日常管理和危机管理中的为己谋私和腐化堕落的行为,始终把公众的利益放于首位。在制定决策、落实决策时要从公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尽最大可能为公众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2、坚持在“公共治理”的理念下塑造政府形象

目前各国政府的政治中心正在从“统治”转向“治理”,从以前政府只是单纯的发号施令进行统治变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进行“公共治理”。这要求政府的观念要与时俱进,适应形势的转变,认识到政府不是万能的,而是有限政府,需要借助于市场、社会的力量才进行社会管理。同时各政府部门应该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府的管理,不能仅看到部门利益而应该看到公众的整体利益,因为谋求公众利益的最大化是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公共治理”理念下政府应该加强与民众和媒体的沟通,与公共机构的合作也要具体和透明化,政府务实、负责的施政态度和理念,这不仅有利于塑造责任政府形象,还有可能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和行政体制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是公众对政府进行评价时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也是政府形象最为直观的反映。因此要通过提高政府政策和战略的有效性、提高行政工作开展的科技含量、提高政府对于各项有效资源的利用率、开拓政府及公务员的视野及远见来实现政府整体运作水平的提升,构建效率政府。

1、政府在制定和落实政策前,需开展实地调研

通过实地调研,使政府对该项政策所针对的对象进行考察,并在此过程中咨询和采纳有关的专家和公众的意见,从而保证政策的推行能够有效维护和保障公众利益的同时,还要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政府要广泛应用电子政务等信息化运作方式

政府采用电子政务等现代化手段,不仅可以有效的传递信息,建设中间不必要的行政环节,还可以通过网络数据预算和模拟各项即将要实施的政策或方案的可行性及效应。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对政府的运作开展网上调研或反馈,这就可以根据民意及时调整和规范各项行政行为。

3、政府应发挥好沟通桥梁的作用

政府首先要建立好与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各地区、各层次之间政府的交流与相互学习,从而寻求更为有效的行政方式,也可以开拓政府与公务员的视野,增强其发展和创新意识,提高政府在各项管理活动中的应变能力;其次,政府要努力发掘自身之外的有效社会资源,通过成立专家咨询机构、开展民意调查等方式,来调动社会团体和公众治参与的积极性等,从而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来推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三)政府要树立危机公关意识,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1.树立危机公关意识

公共危机重在防范,但是没有危机公关意识,单纯的“危机预警系统”是没有效力的,超前、全面的危机意识才是组织防范危机最坚固的防线。危机公关的目的就在于使组织预防和化解危机,使组织形象转危为安。危机公关首先要求政府组织对内部人员进行危机管理教育,树立积极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公关意识,掌握危机出现后应采取的公关措施和技术。良好的危机公关意识对于在危机中快速有效的处理危机,巩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满意度和支持率,减轻政府决策压力,增强反危机能力,从而修复政府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成立专门危机公关机构

在公共危机情况下,如果没有专门的公共危机处理机构,公共危机的处理就会显得比较盲目和混乱,效率不高,所以可以由相应的危机处理机构来承担起部分公共关系职能。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心的任务就是为内部和外部公众提供信息,为媒体提供新闻信息,建立信息咨询部门回答问讯和控制谣言的传播。通过专门的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心,可以及时了解政府工作的对象的需求和现实要求,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对于政府形象建设,功不可没。当前,我国的政府公关关系危机处理机构可以由各级政府内的部门、政府办公室以及新闻和预警部门联合组成,便于对问题的协调。

3、建立和完善政府危机应对体制

当政府形象面临灾难时,一个经过精心准备、积极主动的危机应对体制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对政府声誉的破坏。为快速高效地处理危机,我国必须建立一个职能明确、责权分明、组织健全、运行灵活、统一高效的危机应对体制,并用法制化的手段明晰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以实现应对危机时各部门间的高效协调运作。在中央政府建立常设性危机管理的领导、指挥和协调机构,定期就某一领域中当年或者更长时间内可能产生的危机进行预警分析和风险评估,并据此制定危机应对的战略、政策和规划;危机发生时,它应当转为国务院处理有关紧急事务的具体指挥和协调机构,针对已经发生的突发性危机事件权威地分配资源,并发挥协调有关部门的核心作用。

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范文5

一、地方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员”

公共危机管理重在“防”,这样可以花少量的钱做大量的事。预防公共危机就是要及早善于发现和查找可能引起公共危机事件的诱因、征兆和隐患,防止其蔓延扩散。地方政府要重视公共危机的预防,做好公共危机的“预防员”。

构建危机预警系统,防患于未然。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充分暴露了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上的漏洞和能力的欠缺:被动式、回应式的管理,停留在亡羊补牢的层面,缺乏对危机的事前防范意识。由于公共危机具有破坏性、突发性、不确定性、扩散性等特征,因此能否及早发现与控制公共危机成为政府能否及早采取行动、消除危机的关键。处于公共危机前沿的地方政府应建立一套能够感应危机来临的预警系统,提前发出危机警报,尽可能地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培养公民的危机意识与抗危机能力,形成全民防御的文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公民的危机意识与抗危机能力是危机预警和防控的基础。长期稳定的社会氛围使得人们缺乏危机意识,对能够引起公共危机事件的诱因、征兆和隐患缺乏敏感性,以致漠视星星之火可能导致燎原之灾的公共危机的发生。地方政府要做好公共危机的“预防员”,就要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社会成员模拟危机情景反复演练,通过全民的危机教育、灾难自救培训、实地演习,增强政府与全民的危机意识和抗危机能力。

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做到有章可循。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计划安排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加强地方性法规、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工作,为全国构建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框架提供实践依据。

二、地方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信息员”

信息化社会中的客观信息非常重要,它是社会及其成员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使危机信息管理贯穿于危机管理全过程。

加强公共危机信息的过程管理。公共危机爆发前,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加强信息处理,以用于危机预警和危机防范。公共危机一旦爆发,地方政府必须对危机现实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掌握具体的地点、危害程度、扩散状况、所需资源等,以增强危机管理的针对性。建立具有知识库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决策支持系统,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和分析能力对危机管理决策进行支持,并集中专家资源,制定最有效的应急方案。提供监督和评估方案的执行情况,确立调整方案的流程。为避免谣言,赢得社会公众的支持与信任,及时公共危机信息。在公共危机结束后,信息管理工作进入到善后处理阶段,加强信息跟踪反馈,收集危机破坏方面的信息,做好危机损失评估工作,得出全面而准确的损失汇总信息,以提交上级部门和向社会公布。制定灾后重建计划,完善危机治理预案,全面总结公共危机的经验与教训,加强地方危机预警工作。

与此同时,构建全面整合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地方政府应急联动中心、地理信息系统、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资产和后勤信息管理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知识系统等,为战胜公共危机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三、地方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消防员”

公共危机的突发性、破坏性以及与此相连的紧急性要求地方政府迅速履行公共危机管理的消防员角色,即一旦危机事件形成或者爆发,政府应该快捷、准确、有效地控制危机。

快速反应,展现地方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应急能力。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管理学家福斯特将快速反应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特征。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主要领导亲临现场进行指挥,控制局面:同时快速开展紧急救援,实施控制隔离,紧急疏散居民,评估灾难程度,进行社会动员,向公众及时报告危机状况和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提供基本的公共设施和安全保障等,将危机造成的损失和冲击降至最低点。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坚持宁快勿慢原则,切忌拖拉敷衍,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机关报告,并通知同级机关,切忌因为事件对本部门或本地区不利就采取相应的隐瞒和遮掩措施;二是进行本地区全民社会动员,力戒全能政府思维和政府单打独斗,要充分发挥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等在处理公共危机中的作用;三是要依法进行紧急处置,避免。

四、地方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者

危机的结束不等于危机处理的结束,当公共危机被有效控制而趋于稳定并逐渐消除后,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重点应该转向对公共危机的善后处理。恢复民众的生产生活秩序,使社会组织及其成员尽早地从危机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

第一,有步骤地恢复重建与危机后果评估并行。公共危机逐渐消除后,为了减少恢复时间,减轻人们的紧张心理,地方政府应该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使危机反应和恢复行为更加切实可行,有步骤地开展恢复重建工作。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对于恐怖危机、骚乱危机及主要由于人为因素引发的灾害危机造成的损失,由于与政府的监测、预警、预防措施不到位直接相关,政府有必要为此而承担相应的责任:有关社会或商业保险理赔也应及时跟上,这样有利于维护地方稳定,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

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信息公开;“8.12” 爆炸事件

【分类号】:D630

引 言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共危机接踪而来。我国近年以来发生的03年非典事件、08年汶川地震、14年昆明火车站案等公共危机事件,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经济的平稳运行,这些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和极大危害性的事件给政府管理敲响了警钟,政府面对频繁发生的公共危机,怎样提高应对危机的效率,降低危机造成的损失,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快速高效的政府信息公开至关重要。政府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全面性,直接影响政府对整个危机事件的管理,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的同时,也是应对未来将要发生的危机做充分的准备。

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

在我国,公共危机的管理体制是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的,目前,已经形成了公共危机分级管理的体制。公共危机管理的最高行政机构是国务院,各类突发事故的预防处理都是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在公共危机发生后,根据事故的规模和范围大小,先期进行既定的处理预案,并上报国务院,在国务院领导下各部门及地区按照各自职能进行配合协调工作。根据危机的不同类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其他部门进行必要的配合与支持,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危机信息由各部门负责的新闻发言人及时向社会民众进行公布。

二、反思天津港“8.12”爆炸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1、政府信息公开缺乏时效性

天津港“8.12”爆炸事件发生后,政府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危机的信息公开,而是进行了信息封锁,由于种种原因,在事件发生之时不仅没有及时公布爆炸的真相,反而驱赶相关记者。面对危机事件的突发性、破坏性特征,社会已经爆发了极大的负面舆论。与此同时,中国的主流媒体集体“失声”,结果给了某些敌对份子可趁之机,引来众多不明真相的西方媒体抢在中国媒体前于第一时间报道了这起事件。几天后,政府进行了事实真相报道,公布了爆炸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图片,但此时政府错过了信息公开的最佳时期。

2、危机信息的系统管理不健全

危机信息不同于普通的信息,危机信息的必须具有及时性、全面性,这对于有效的进行危机管理至关重要。在天津港“8.12”爆炸事件中,政府部门对信息收集和舆情引导能力偏弱,不能及时回应公众的信息诉求;政府信息的管理体制薄弱,缺乏统一规范的信息管理和机构。更多情况下,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形象和政绩考虑,将应该公开的信息不向上级报告或对社会公布,对危机事件的负面信息进行封锁和隐瞒,导致上下级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影响了公共危机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三、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的几点建议

1、完善危机的信息预警制度

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信息预计制度方面不够完善,信息预警并没有归入危机的可持续管理之中。其一表现在对于危机前夕的信息收集上,政府处于被动状态,没有对危机信息进行加工研究,以致无法清醒得认识到危机的破坏性,使得危机在萌芽中逐渐成熟;其二表现在政府没有加强公众的危机意识教育,公众对于危机的认识懵懵懂懂,对于危机的具体表现似是而非,在危机真正来临时慌乱不堪,无法自我救助。从法律制定的层面,可以进行统一的紧急状态法的制定,当然这只是一种纲领性的规范,要进行细化实施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紧急状态法的规范是对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促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及时性,确保危机信息的全面性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的信息公开,对于危机管理至关重要,危机信息的及时,有利于政府进行正确的舆论方向引导,破解无事实根据的谣言,激发公众的抗击危机的意识;在及时危机信息的同时,确保危机信息的全面性、真实可靠性,有利于政府加强对危机的准确把握,把危机有效的置于掌控之下,与公众进行危机信息的沟通交流,增强公众战胜危机的信心,及早的平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将及早平复公众的恐慌心理当作公共危机处理的方法,也是可行的,因为笔者在实施信息保全和信息完全整体的问题上已经提出,要以全面的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没有了解完全的信息,就必然导致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政府信息公开就不能做到及时性,因为这个时候,连政府都不能确定哪个信息是真的,哪个信息是假的,那么全面了解信息显得尤其重要。

3、调整政府与大众媒体的关系,有效利用大众媒体做好信息的传播

单一的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只能片面接收信息,而不能发表自己的言论,而通过媒体政府的信息不仅能及时,正确的媒体舆论也能帮助政府提升危机管理效率。因为有了媒体的帮助,媒体在危机发生后也可以收集民意,及时向政府提供宝贵信息及建议,二者相互促进。政府只有充分重视媒体在危机信息公开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与媒体合作,有效利用媒体,才能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与透明性,通过媒体达到政府与公众间的良性互动。通过互动,公众实时了解危机信息,积极配合政府工作,使危机管理更加顺畅的进行。调整政府和大众媒体的关系,本身就是在积极引导媒体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过程,之所以要这样认识,我们的依据在于信息媒体由国家新闻媒体主管部门进行规范,通过政策性的指令和经济性的诱导,完全可以实现对媒体的特殊管理,而这种特殊管理不能所示违法,而是在职权范围内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媒体提出要求。

结语

伴随着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化大环境,面对频发的公共危机事件,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只有更加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提升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的同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设,才能把危机所来的破坏性降到最低。天津港“8.12”爆炸事件是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个案,但也是公共危机管理重要案例,这需要个性到共性的提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主题,那么就公共危机管理的立法和执法,还需要更多的探讨,坚持以国家政治发展的导向,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民众利益为宗旨,这样带能确保危机信息公开探索道路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宋炳辉、王成、金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