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1
(一)教材编排
教师要结合阿坝州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具体条件来进行教材的编撰。由于茶文化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教学,因此,要结合已有一些教材作为基础,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资料。教材:以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为底本,《茶艺百科知识手册》,和其他茶文化相关教材为资料,学校专职教师根据茶文化的相关资料结合阿坝州的具体情况进行编撰,确保实用。
(二)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多媒体演示配套设施、电脑、收录机、舒缓音乐等设备。
2.教学设备器具:茶具10套、玻璃杯若干只、各类茶叶若干、茶叶罐等。
3.教学场地:茶艺学多功能实训室、水磨映秀的羌芽基地、茶园、茶艺馆等。
(三)课程设置
茶文化的课程设置主要从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来考虑,课时的比例应该是1:1.茶文化理论讲解主要从茶的饮用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茶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融合以及充分利用茶的自然性,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羌族的特定的品茶方式等对茶艺和茶道的重点介绍。比如:客来敬茶,茶与民俗民风,茶与歌舞及楹联,茶会,茶馆与茶艺馆,茶的传说;茶与水,茶之具,茶的山水情结及旅游,品茶与茶艺,茶与茶艺,茶与文学,书画艺术欣赏等;茶性茶德,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诠释,茶道与饮茶,名家与茶,中日茶道史实比较;茶文化之当代实践,茶文化和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发展茶文化等。除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也是该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熟练的掌握基本技能,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从容流畅的介绍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旅游管理学生是否能够开发茶文化旅游品牌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内容,因此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同时需要到茶艺馆进行参观、学习各种茶叶的冲泡方法和茶艺的表演等技巧。学校还可以联系旅游公司让学生到相关场所进行顶岗实习,给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师资情况及学分计算
由于该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个性及交往中的表现形成对学生的认知,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中所暗含的信息,并根据期望的方向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校安排一个茶道方面专业技能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对茶艺的欣赏水平和茶艺表演的展示会感染、带动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创造自己的辉煌。该课程由于是新开设的课程,可以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的选修课,在大二的时候开设,时间为一年,共72个学分。
(五)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一是理论考试。这部分考核可以从平时的学习状态、课堂展示、学习心得、考勤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定;另一部分可以根据期末检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从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等方向让学生撰写论文或者开展课题研究。为确保论文的质量,提前四周布置论题范围,本人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生简要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规范要求,规定完成的论文不能少于五个参考文献。其次是操作考试,这部分的重点放在茶文化讲解和茶道茶艺实际操作的考核上。两种形式的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结论
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2
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人有“来客敬茶”的传统习惯,“茶”属于“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有“茶祖节”的习俗。茶文化正是中国树立文化产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倒是邻国日本却将茶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免再次出现中华传统被别国剽窃的现象。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
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
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
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
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的培养
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桂花茶;产业;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S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1-0078-03
桂花茶以广西桂林、湖北咸宁、四川成都、重庆等地产制最盛。桂林的桂花烘青、桂花红茶,福建安溪的桂花乌龙、四川贝培的桂花红茶均以桂花的馥郁芬芳衬托茶的醇厚滋味而别具一格,成为茶中珍品。
1桂林桂花茶产业现状
桂花是桂林市市花,桂林是桂花的原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桂花的五大产区之一, “桂树今生都几许,满城又见桂花香” [1]、“桂林桂林,桂树成林。桂林桂花,香飘万家。”[2]在桂林形容桂花的轶闻趣事很多。桂林种植和古桂花树数量位居中国之首,桂花树在桂林各县均有种植。目前桂林的桂花开发主要还是以绿化苗木为主,桂花产品开发了桂花糕、桂花酒、桂花糖、桂花茶等。桂花茶在桂林早有制作饮用,广西桂林茶叶研究所、桂林桂北农场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桂花烘青茶,并制定了产品标准,但产量和产值都不大,主要原因是经营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生产企业缺乏品牌意识。目前主要有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以生产高档桂花茶及外销产品为主),桂林漓江春茶叶公司以及以生产桂林旅游特色产品的桂林金顺昌食品有限公司等二十几家企业,无论从产品的科技含量还是市场开发上均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原本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本地特色产品却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第二届中国桂花展于2007年在桂林市举办,桂林黑山生态公园的桂花博览园的建成,使桂林桂花文化初步形成规模,将对桂花茶生产和今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近期,随着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获批以及桂林不断提升的软硬件环境,桂林的入境游客大增,桂林的旅游经济生机勃勃,作为旅游特产之一的桂花茶,其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同时,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市场的开放开发,使桂林桂花烘青茶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不断成长为海外的茶叶珍品,为桂花茶产业提供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2桂林桂花茶产业发展优势
2.1桂花资源优势
桂林市是桂花的主产地,“玫瑰香,茉莉香,比不过江南的桂花香。”在江南地区,这首歌广为流传,特别是因桂花而出名的桂林,更是家喻户晓,桂林七星公园是中外驰名的桂花公园,园中植有大桂花树6000余株,桂花品种繁多,质地优良,资源十分丰富[3],有百年桂花王之美称,为桂花茶提供极好的产业基础。桂花还可制作成的产品有桂花糕、桂花糖、桂花茶、桂花酒、桂花香水等, 是桂林有名的旅游馈赠品,吸引着中外游客,桂花产品是桂林旅游产品一支独秀。
2.2旅游资源优势
2.3历史文化与民族特色优势
桂林桂花茶在明朝就被崇祯皇帝所喜爱,作为绿茶系列的桂花茶利用地处西南少数民族聚集地的优势,避开同属绿茶的龙井、碧螺春等名茶,有着自身特色。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广西桂林桂花茶的展位,身着美丽别致的壮族服饰的茶仙子们,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前来品尝,对桂林桂花茶赞不绝口,赢得大众青睐。少数民族的神秘色彩吸引了大众对少数民族魅力特色的喜爱,为桂林桂花茶的品牌宣传打开了顺畅的通道[4],同时也为桂花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历史文化基础。
2.4具有较好的茶叶科研优势
在20世纪80年代,桂林从事茶叶研究的科研人员整合社会资源,研制的桂花茶多次获奖,并远销日本、欧盟等地区,而广西唯独的省级茶叶科研单位――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地处桂林市,具有相当的科研实力,同时具备较好的研究桂花茶科研平台。
3影响桂林桂花茶产业发展的因素
3.1市场缺乏龙头企业的导向作用
目前桂林市从事桂花种植、加工、销售的企业有27家,小品牌达80多个。在众多企业中,桂林茶科所、桂林漓江茶叶公司等引领桂花茶市场的生产和销售,但数量和品种比较单一。近几年随着桂林茶叶消费市场向多元化发展,国有企业、茶叶公司、茶叶分销店也开始注重茶叶的品种并进行了较好的规划,使桂林桂花茶在多元化消费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作为地方传统特色的优势茶类,所占市场份额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桂花茶产值不足茶叶的十分之一,市场空间极大。究其原因,一是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管理人才,从现有市场这块蛋糕上多分一点,还没有意识主动把蛋糕继续做大做强。二是近年来政府不够重视和引导,一些企业感觉自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对建设产品品牌意识较淡薄,缺乏打造“桂林桂花茶”这个非自己企业独占的产品品牌的意识,只注重包装自己的企业品牌,只是单纯的为了卖茶而卖茶,甚至产生恶性竞争,完全背离了茶产业的需求,导致桂林桂花茶一直没有发展成桂林市甚至广西优势茶叶品牌。
3.2品牌意识觉悟晚,市场宣传不力
茶叶是精致高雅的商品,美感要求、质量保证、清香沁人、品牌效应,成为消费者追求的标准。打造茶叶品牌,建立口碑和信用,是商品通路和连锁企业成功发展的重要途径。品牌的建立也是桂林桂花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法宝,没有品牌的商品,永远无法在市场上占有优势,更没有办法创造利润。实现商品品牌化才有机会成为品牌,才有发展的希望。因此,桂林桂花茶从桂林的优势来分析,应走品牌化道路,建立桂林的特色,成为桂林的又一宝。但是目前桂林桂花茶的生产与经营仍停留在较低水平,采用计划式生产,没有主动出击,仅依靠口碑宣传,地方政府品牌意识觉悟较晚,在茶叶市场上一直都是小打小闹的局面,不善于品牌经营,经营模式单一规模较小,满足于眼前的蝇头小利,缺乏共同打造品牌远见。
3.3桂花面积规模小,生产周期短
目前,桂花的生产种植大多停留在较低水平,种植生产面积较小,产量受到限制,桂花产出量偏低,使得原材料市场得不到保证。虽然桂林是国际旅游城市,但桂林市政府还未将桂花成园欣赏纳入旅游产业链条中,且多数只为绿化而种植,没有为采花而种植,而桂花的采摘受到季节的限制,造成原材料的产量和产出都受到明显的局限,人力资源也有很大浪费[5]。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桂林生产的桂花茶规模小,加之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与桂花茶市场极大的需求不相匹配,出现供需矛盾,直接影响了桂花茶的经济效益。
3.4茶文化缺失,桂花茶的独特功效没有被挖掘及宣传
纵观今日随处可见的现象发现,茶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老少皆宜的自我享乐或社交活动:年长者习惯饭后泡个老人茶,是亲朋来访聊天的最佳助兴剂;年轻人流行没事爱到便利商店买罐装茶或到茶铺点杯现调茶饮,是好友聚会用餐不可或缺的饮品,具有特色的风味茶馆也犹如雨后春笋。新兴的茶馆崇尚人文涵养或自然养生的休闲生活,发展出符合现代需求的新茶文化。但是相比于这些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新的茶文化,桂林茶企和茶人没有把桂花茶推向时代的前沿,至今还让其停留在原始与现代、创新与持续中固步自封,没有很好地将桂花茶的优势体现出来,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桂花茶自己独特的文化。另外,据考查,至今有关桂花茶的深度科技研究成果极少,使桂花茶的独特的茶类风格及保健功效没有更好的被大众认识和享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桂花茶产业的发展。
4桂林桂花茶产业发展建设意见
4.1确立桂花茶高雅的文化品味
茶文化的形成历史悠久,古人饮酒品茶,赋诗助兴,茶在每个时代都散发出自身的文化意识。桂林桂花茶,是一种名贵花茶,汤色金黄明亮、滋味甘爽醇和、香气幽雅,茶香花香并茂,有特异茶类品质风格,优质的桂花茶,冷香清雅持久,能愉悦心情,清新文雅,形似绿叶缀金花。其窨制技术与其它茶类不同,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及文化价值。与观光型和生态型相比,桂林桂花茶旅游资源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旅行时增长见识、文化寻根、体会异样文化的需求。以茶文化为中心,配以桂林旅游优势平台,把桂花茶纳入桂林茶文化建设中,使消费者感受到桂林浓浓的地方特色,使桂花茶深入人心,让茶客未品香茗,已闻茶香,全身心喜爱桂花茶,宣扬桂花茶。
4.1.1精行俭德的茶文化精髓, 高洁儒雅的茶叶品性, 是桂花茶产业开拓茶文化的重要途径倡导精致优雅的馈赠文化, 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桂花茶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一种文趣俱全、富有诗意的人生境界, 获得平静和自由的精神享受,使桂花茶成为桂林的馈赠佳品。
4.1.2立足生态文化,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桂花茶的科技附加值把桂花茶园建设成绿色、环保、生态天然、风景秀丽的良好环境,桂花与茶的潇洒出尘、自然天趣品格相称相谐。实施茶叶品种改良,积极引进新品种,合理调整产品结构,从根本上保证茶叶的品质,为桂花茶的生产提供优质的基础原料。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的生产,形成有机桂花茶为塔尖、绿色食品为塔身、无公害茶为塔底的桂林桂花茶生产的金字塔结构,丰富结构和档次。
4.1.3完善桂花茶旅游休闲产业链, 使桂花茶的价值得到延伸在现代的旅游产业中茶叶的休闲意义也成为旅游经济的推动力。桂花茶充分利用桂林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桂花茶融入旅游品牌的建设中(如建设有特色的桂花茶艺馆),不断演绎桂花茶品牌文化,有效促进旅游消费。
4.2政府支持,建立行业协会
要建设好一个品牌,政府支持至关重要,桂林桂花茶,是桂林的一个特色产品,应加大发展力度,找寻突破口,才充分发挥桂花茶品牌产业作用,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在相关企业运作下成立一个桂花茶行业协会,使其在桂花茶品牌建设中起到推动和引导作用。利用桂花茶协会,建立和规范桂花茶的生产和销售制度,制定桂花茶生产和销售的地方标准,共同打造桂花茶地方品牌,使桂林桂花茶生产发展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4.3桂花茶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
桂林桂花茶的发展,应朝向质量与品牌化、品种多样化、质精且具有地方茶叶特色发展方向。结合桂林国际旅游城市的特殊优势,使桂花茶融入旅游发展的战略中。
首先,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推出不同种类花茶产品。桂林山水是代表广西自然山水特色旅游的拳头品牌,进一步深度配合开发这些资源,结合当地民俗及土特产品,优化组合为新的特色旅游馈赠茶产品及旅游休闲光游线路。在此,可把桂林、柳州、河池连成一片、推出桂北山水民族风情旅游[6],这条线路可以桂林为起点,经阳朔、灵川、兴安、资源、龙胜、三江、融水到柳州,在旅游点中设置茶园欣赏,将桂花园与茶园结合组成观光休闲路线展现给游客们,挖掘和宣扬桂花文化和茶文化相溶合的新桂花茶文化;可以将印象刘三姐大型音乐剧目的表演与新桂花茶文化的展示融合起来,展现桂林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民俗化、生活化的一面;还可把桂花茶茶艺欣赏融入到乡村游、徒步游、自行车游、农家乐民俗游为主题的旅游节目中,满足不同爱好的游人,同时能极大促进桂花茶的品牌建设。
其次,桂花茶产业革命发展与旅游结合打造茶文化产品,助力企业抢占市场。在美感经验的过程中,主体因客体之美感特质所引起的情绪感觉,此为美感经验中的情感成分;另主体经思考与客体产生连结互动,则为有认知内涵的美感经验。而美感客体,狭义指观赏艺术所引发的情绪或经验;广义指扩及包含艺术领域之外的感触,皆可算是范畴。因此,对美的享受、对美的追求是每个人心中所向往的。根据桂花飘香的特性,将这些文化品种融入到桂花茶的生产制作过程以及营销过程中,可以使得消费者获得新的享受。比如,可以根据当前消费者对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乡村旅游的喜欢,将茶园观赏、茶文艺欣赏、烘焙茶艺等形式融入到旅游中,使得旅游者在参观游览的时候,能带给他们更多关于桂花茶的文化知识及享受。
4.4 加大科技研究力度,推进桂花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桂花茶的科学研究是使其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推进桂花茶产业发展强大的技术支撑力,例如研究筛选桂花茶适制品种;研究延长桂花茶保鲜期,从而延长桂花茶在销售过程中的货架期,保证桂花茶特有的鲜醇爽口;加强研究和推广桂花茶的清洁化自动化生产加工技术,更进一步进行有机桂花茶的生产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等方面,从而为桂花茶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不断丰富和完善桂花茶的产品种类,为桂花茶成为桂林市的地方名茶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和科技发展平台,在我国的茶产业当中占有相当的地位,为广西甚至中国的茶产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红豆树.借桂林窗口弘扬桂花文化 小桂花酝酿大产业. [EB/OL].http://. 2010,7.
[2] 黄莹,邓荣艳.中国桂花栽培与鉴赏.[M].北京: 北京金盾出出版社, 2011,7:176.
[3] 关传友.中国园林桂花造景历史及其文化意义[D].社会科学版.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北京), 2005,1.
[4] 林伟平.茶叶品牌战略研究――以宁海望海茶品牌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
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4
摘要: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来影响他们和引导他们,从而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政教育活动,则可以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下来影响和引导学生。进而,这应构成了教育界所关注的思政教育领域。茶文化在这里的辅导作用包括:缓解大学生的心绪、滋润大学生的心性、规范大学生的习惯。实施方案,则可以围绕着:反思思政教育的现状、整合茶文化显性元素、扶持大学生社团活动、形成茶文化学习氛围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教育;辅导作用;高校
高校思政工作主要从两条渠道来开展,即课堂教学和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相关活动。从目前的相关文献中可以知晓,不少作者都聚焦于高校政治理论教学,试图通过教改的方式来破解高校思政教育困境。不难发现,许多教改成果已经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了。但在这里笔者也需要强调,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来影响他们和引导他们,从而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政教育活动,则可以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下来影响和引导学生。进而,这也就构成了笔者所关注的思政教育领域。经验表明,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时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载体上,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魅力来影响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为此,探讨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辅导作用,便成为改进当前思政教育模式的议题之一。
1高校思政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聚焦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思政教育活动,当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1思政教育的仪式感过强
本文聚焦高校学工部在思政工作中的实施效果,那么从调研的结果来看,思政教育的仪式感过强。学工部在开展思政工作时,往往根据高校党委指示并结合中央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以主题班会、集体活动等形式来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尽管上述形式能够在校园中营造出一定的思想文化,但活动的群体指向性决定其更加重视思政教育的仪式性,这种仪式性能够被外界所观察到,从而也就能成为考察学工部工作绩效的评价对象。
1.2思政教育的个体性较弱
上文已经提到,学工部在思政工作开展上存在着群体指向,即主要关注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以及校园文化氛围。诚然,这种工作目的指向能够感染和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但却难以量化到大学生个体身上,这样就容易导致思政工作难以形成落地效应。之所以强调这项问题归因于,当前存在于部分大学中的逃课现象、行为失范现象等,都需要借助思政工作的个体指向,这样才能做到工作上的有的放矢。但现实表明,思政教育在针对上述问题还显得力度不够。
1.3思政教育的植根性不足
这里的植根性主要指向,思政教育应与大学生的切实需要相结合,如职业素养的构建、职业观的塑造等。但反观学工部所开展的思政工作,其主要以抓意识形态建设为主线,这样就与大学生当前的切实需要不相适应。另外,在活跃大学生文化生活上,学工部也会以各种文艺表现的形式来塑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但这种工作方向仍未能切入到职业素养所需具备的关键要件。
2茶文化在应对问题时的作用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待茶文化的作用:
2.1缓解大学生的心绪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相互交织也相互竞争,而这些思潮也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校园文化。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群体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因此,各种思潮相互碰撞而使得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焦躁的心理特征。再者,就业压力逐年高企,这就直接使大学生陷入到了焦虑的情绪之中。针对这一现状,茶文化所蕴含的“雅、淡、思”的思想内涵,便可以通过作用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而缓解他们的焦躁和焦虑的心绪。
2.2滋润大学生的心性
高校目前的思政教育并不关注学生的心性修养问题,从而就在教育中无视了学生的“人性”特质。事实上,大学生获得良好的心性修养,这将极大的助力他们在接人待物上的心态,以及面对挫折和挑战时的态度。从思政教育的植根性来看,上述职业素养的养成是十分必要的。为此,茶文化中的品茶、赏茶等项目,便能较好的滋润大学生的心性,使他们在体验中逐步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感悟和反思来理性的认识身处的社会环境。
2.3规范大学生的习惯
规范大学生的习惯,关键在于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以及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操守。不难看出,这对于他们走向社会是极为重要的。那么茶文化在这里的作用表现是怎样的呢。很显然,茶文化中的茶道活动则可以在有形的操作流程中,和无形的思想感悟中,培养大学生的上述习惯。以上从三个方面所做的作用分析表明,高校学工部应充分挖掘茶文化在充实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以一种创新的姿态来面对今后的工作难题。
3高校思政教育引入茶文化的思路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引入茶文化的思路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3.1解构茶文化蕴含的要件
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思政教育模式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这就为引入茶文化教学提供了便利。但茶文化所蕴含的内涵和内容博大精深,所以这里需要根据思政教育需要来进行提炼和解构。从上文所指出的三大作用出发,需要着重考察品茶、赏茶、茶道等要件对思政教育的推进功能。而且,在解构茶文化要件时还需要思考的是,这些要件在教学转换中能够较为容易的去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中支撑学工部的思政教育活动。
3.2创立茶文化引入的载体
在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下,仍然需要考虑创立茶文化引入的载体问题。具体来说,载体便是以怎样的组织来承接茶文化教学。这里需要重视的问题是,茶文化作用于大学生应形成潜移默化的效果,而不能以演示和模仿的短期效应来影响大学生。这就意味着,所开展的茶文化教学需要延伸到他们的校园生活之中。那么承接茶文化教学的载体,便可以选择大学生社团。另外,学工部又直接领导大学生社团的活动,所以这就进一步支撑了以上结论。
3.3营造学习茶文化的氛围
在引入茶文化教学上,还需要营造出学习氛围来。这里的氛围可以被看做是激励机制,能够激励大学生在业余生活中主动去品茶和赏茶,在有条件的地方则可以参与茶道活动。那么如何来营造这种学习氛围呢。从学工部的职能范围入手,可以举行有关茶文化的征文和主题活动,从而激发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社团活动来给予跟进,继续推动学习活动的开展。
4实施方案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方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反思思政教育的现状
高校学工部门承担着思政教育职能,而且从其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来看,其应具有比课堂教学更好的教育效果。但在高校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当下,现行的思政教育模式或许需要得到改观,改观的重点在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应从过去重视意识形态教育,转变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则应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为着力点。可见,学工部工作人员应与思政教师一同,理清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实现途径。
4.2整合茶文化显性元素
上文已经指出,需要将茶文化中的“雅、淡、思”的思想元素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去,进而就需要整合茶文化的显性元素。具体而言,需要将品茶、赏茶、茶道等文化元素在恰当的平台上进行展示,并促使学生能从中获得精神层面的启示和感悟,最终来调试自身的内心世界。整合的方式包括,学工部可以与高校专业院系合作,借助专业院系的实训场地来进行展示和体验。另外,茶道作为富含精神内涵的活动,则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的方式来传递出去。
4.3扶持大学生社团活动
大学生社团活动直接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也是能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重要载体。为此,学工部需要扶持与茶文化传播相联系的学生社团的活动。扶持的主要方式包括:第一,学工部派专人担任社团活动的指导教师,进而能完善社团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管理;第二,出面邀请茶文化专家或德育专家,开设茶文化与职业素养相关的讲座;第三,帮助社团协调活动的场地。通过这样三个方面的扶持,便能延伸思政教育维度。
4.4形成茶文化学习氛围
形成茶文化学习氛围的方式包括:第一,在校园网站上茶文化与职业素质养成相关的文章,使得在校学生能理性看待茶文化的作用;第二,以院系为单位组建茶文化兴趣小组,搭建本系学生的茶文化学习平台;第三,借助学生社团的职能作用,向在校学生发放茶文化宣传单。
5问题的拓展
这里再结合课堂教学,来谈谈实现茶文化辅导功能的作用途径:
5.1增强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意识
在具体的强化中,应将人本主义思想引入到他们对教学方法的改造中来。当然,主要是通过集体教学研究的方式,来加强教师之间的心得体会的交流,并也可以此为契机进行课题研究。
5.2改变教师权威式的教学姿态
改变教师权威式的教学姿态,而以非权力性影响力来感染学生则是人本思想所要求的。不难体会,多个行政班一同上课,学生个体必然受到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也难免存在逃课的动机,当然部分学生确实请假另有事情安排。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与教师拉近距离。最终,通过行为规范引导就能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6小结
本文认为,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政教育活动,可以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下来影响和引导学生,这应构成了教育界所关注的思政教育领域。茶文化在这里的辅导作用包括:缓解大学生的心绪、滋润大学生的心性、规范大学生的习惯。最后的实施方案为反思思政教育的现状、整合茶文化显性元素、扶持大学生社团活动、形成茶文化学习氛围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巫明川,王中正.手机上网与校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以温州地区大学生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4-35.
[2]武丽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谢文平,陆书建.关于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2.
[4]周卉.双向互动的高校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理论导报,2010(12):43-44.
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5
一、山地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简介
山地旅游的研究近些年来成为整个旅游学研究中较为活跃的一个领域,这与我国的旅游业尤其是山地旅游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关于山地旅游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山地旅游研究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当前的山地旅游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山地旅游地生命周期、山地旅游资源与开发、山地旅游市场分析、山地旅游空间容量以及旅游影响等方面。而与此同时在地理学的研究中,“文化转向”近些年内表现得尤为突出。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即在表面影响着旅游地的客源和旅游地形象,又在深层次影响着旅游地的进一步开发和长期发展。所以如何利用好山地旅游中的文化资源,将直接影响山地旅游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趋势。
文化旅游在近些年来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应与旅游文化作出区分。一般认为,文化旅游应侧重于一种参与的过程,旅游文化则强调一种共享的结果;动态的有形的文化旅游产生静态的无形的旅游文化,对这种概念和关系上的明确区分将有助于我们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而本文拟在对几种山地旅游中的文化资源的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山地旅游中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
而在此之前,我们应明确的是,文化资源的开发对山地旅游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山地旅游的深层价值,提升山地旅游的品位;另一方面,文化资源的开发,对山地旅游的自然资源是一个有效补充,二者相互结合,将使山地旅游的形象更加生动有活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扩大旅游地的影响力,提升其知名度。从这些方面考虑,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掘山地旅游中的文化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山地旅游的持续合理健康发展。
二、山地旅游中的几种文化资源
文化这个概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可以认为其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文化,应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人类的精神领域活动及其结果。在本文中我们采取广义的文化概念。文化从其层面上分析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从时间角度分析包括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而文化旅游可以理解为以文化为核心承载物并以文化体验作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魏小安提出在旅游业的竞争中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也是最低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的竞争;第二层次的竞争是质量的竞争;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
在山地旅游尤其是文化名山的旅游中,文化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以山地旅游中的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和茶文化为例,具体地介绍其在山地旅游中的地位、作用和具体表现。
(一)山地旅游中的宗教文化
宗教是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有其基本仪式、教规和核心思想的,以对神的崇拜和信仰为核心标志的文化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三大宗教,而在我国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五种主要宗教。我国的宗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宗教文化源远流长。而在山地地区,更是有十分丰富和极高质量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正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在我国的山地中,有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有四大道教名山――武当山、龙虎山、青城山和齐云山,这些名山集中而又突出地反映了我国的宗教文化在山地旅游中的独特而又重要的地位。
以九华山为例,可以对宗教文化在山地旅游中的角色及意义作出一般分析。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被世人公认为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地藏菩萨的道场,在海内外享有极高声誉。唐开元年间,朝鲜王室近族金乔觉东渡而来,驻锡九华山,其圆寂后,肉身不腐,众僧又观其貌正如佛典中所述之地藏菩萨,遂被认为是地藏菩萨化身,称为“金地藏”。这一典故如今已成为九华山开发旅游时最重要的文化招牌。不仅对世界各地的佛教徒有重大吸引力,而且对普通游客也是颇具吸引。这一典故可被认为是九华山宗教文化中的信仰资源。
每年农历的七月三十日(或二十九日)是地藏菩萨的诞辰,这一天遂成为九华山一项重大的宗教节日,即“地藏法会”,一般持续一周左右。自1978年以来,九华山每年都会举行“地藏法会”。届时,世界各地佛教徒及普通游客会聚一山,其场面甚为壮大。普通游客既能看到重大佛教节日的庄严场景,又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这一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九华山宗教文化中的节庆资源。步入九华山的名寺宝刹,充盈耳间的是悦耳动听的佛教音乐。这些音乐以吟诵唱和为主,辅以部分乐器,格调清新,旋律优美。其佛教音乐既是对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又整合了当地的民间音乐,整体上体现了其教俗融合的特点。从精神层面看,九华山佛教音乐实际上是对宗教精神的艺术化体现,它为实现人们与佛沟通的心态创设了极佳情境。九华山的佛教音乐可以被认为是九华山佛教文化中的艺术资源。
总之,九华山的宗教文化对当地的旅游开发总体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宗教文化的核心是体现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域不空,誓不成佛”的普世价值精神。这种宗教精神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催人奋进的人生观和劝人行善的价值观。对其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能从形式上促进九华山旅游的优化升级,又能从实质上推动当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二)山地旅游中的建筑文化
建筑既是人们对居住空间的创造性设计,又是人们对地表面貌的建设和改变。从时间上看,建筑应包括古代建筑和当代建筑;从形式上看,建筑主要有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而接下来要讨论的山地旅游中的建筑,主要指的是传统的古代建筑。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包含艺术家和工匠的精心设计和创造的建筑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别具一格,独领,形成了有东方特色的古典建筑艺术。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在名山大岳修建各式建筑的传统,从规模上看,既有宫殿式大建筑群,又有小型的单体建筑,从宫殿、寺庙、道观、别墅到普通民宅都有分布。而古人对山的崇拜,又造成客观上的一种刻意的塑造建筑意境,这种文化心态对山地建筑的发展和成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接下来以武当山为例,分析山地旅游中的建筑文化。武当山作为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传说中是真武神的修仙得道之所。自历代封建王朝尤其是明朝几位帝王的大力推动,武当山形成了极具规模的古典宗教建筑群,其作为明朝皇室家庙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全国道教中的地位。在游客看来,如此大规模的古建筑群不仅可以带来视觉上的极大冲击和享受,更可以带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感叹古人的建筑手法之高超精妙。
有史可查的武当山早期建筑始于唐初,当时只是作为地方的祈雨词;至宋时,才作为道教活动场所而兴建宫观建筑;到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成祖朱棣的大力扶持,武当山开始大兴土木,形成了九宫八观、十二亭、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连片成群的大型整体建筑群,迅速上升成全国道教中心。其建筑本身就记录了历史的痕迹,对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和政治的发展有深刻的反映。
武当山建筑的特点也很明显。作为明朝皇室的家庙,其建筑手法在很大程度上应用了皇家建筑的大气设计,全山形成以顶峰金殿为中心,周围建筑加以配合烘托,从而表现出帝王气概的特点。而武当山本身是道教名山,其建筑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更是宗教文化的直观反映,主要体现在其建筑在整体上与山势相适应,遵从了道教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观点,其规划在实际上体现了人间、仙山、天国的三者合一,即从古均州到天柱峰120华里的路程按照3:2:1的比例营造了人间、仙山、天国三种境界。
可见,,武当山建筑文化巧妙融合了封建帝制文化和宗教文化,将二者结合起来营造建筑,既能从宏观角度实现对整体建筑群的合理规划,又能从微观角度体现出其独具特点的文化品位。与此相类似,在我国的山地旅游中,可以归纳出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对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必将极大地丰富山地旅游的文化内涵。
(三)山地旅游中的茶文化
在我国的山地中,尤其是南方山地,往往随处可见大小茶园,山与茶几乎是相伴而生,名山与名茶二者的有机联系促进了多种旅游产品的出现。我国居民大多有饮茶之习,招待客人更是离不开茶。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内涵极为丰富的茶文化,山地旅游中的茶文化更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以安徽省为例,对山地旅游的茶文化可作出一般概括。安徽省是我国的产茶大省,其茶叶不仅产量大,而且质量好、种类多,在十大名茶中,安徽独占四席: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而这些名茶无一例外都产自山地区域,主要包括皖西的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两大茶区,如大别山区的六安瓜片、霍山黄芽,再如皖南山区的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等。
这些山地区域的茶文化也已发展为当地旅游业的重要特色产品。例如在九华山,将茶文化与当地的宗教文化相结合而创造的“九华佛茶”品牌,已成为九华山旅游的一大重要招牌,其关键之处在于将茶文化的修身养性与佛教文化的平心静气相融合,从而成为颇具吸引力的文化产品。而在古徽州也即现在的黄山地区,巧妙地将茶文化与当地的名山旅游相结合。在茶文化的具体形态方面有佛家茶、道家茶、农家茶、文士茶等。在具体的开发手段上,将种茶、采茶、制茶、品茶相结合,形成文化体验的全过程。而在宣传层面,则通过举办各种茶文化节、茶乡风情游等形式实现对游客的旅游宣传与促销。通过以上手段,可以实现山地旅游中茶文化的深度开发,以此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到茶文化旅游中。
应该指出的是,山地旅游中的茶文化是以资源的富集性为基础的,所以其开发也应是在对资源条件的客观分析基础之上,不具备条件的旅游地不可盲目模仿。而开发得当,就可使名山与名茶相得益彰,从而取得更好的预期效益。
三、开发策略
鉴于山地旅游中的文化资源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资源,其特殊性决定了其开发策略也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普通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故在其开发策略上,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我国的名山大川大多风景秀丽,在宜人的自然环境中往往孕育着众多颇具特色和美感的自然景观。而与此同时,我国又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历代文人雅士多喜登览大山名岳,所以我国的山岳旅游地往往是兼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正是由于这样的背景,所以在开发山地旅游的文化资源时,切不可就文化论文化,应充分与各地的自然风景相联系,将二者有机融合,做到寓情于景,由景及情。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让自然风光与文化资源的互补性更好地发挥,从而达到优化开发的目的。
(二)开发与保护并重
山地旅游的复杂性在于其本身往往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而在此生态系统之上又往往生成一个与此相适应的文化系统。而这种相对独立的特点决定了其脆弱性,所以在开发时应注意因地制宜,从自身条件出发。换言之,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也即开发与保护并重。在开发山地旅游文化资源时,一方面应尊重当地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也应符合当地的文化背景,推出文化产品时,应尽量做到修旧如旧,切忌修旧如新。只有做到此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生态旅游。
(三)深度开发,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在当前的旅游行业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即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太过流于形式,流于表面。这一点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大多旅游开发者无法准确把握文化的深层内涵。所以在山地旅游的文化产品开发时,更应做到注重发掘文化的深层含义,在深度开发上下功夫,从而力求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和自身文化品位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在当前的实践中,已有众多山岳旅游地开始从此点出发,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文化旅游发展道路,少数成功者已能吸引大量游客。
(四)培养专门的文化旅游人才
文化资源具有丰富性、复杂性等特点,对于一般游客而言,很难把握其内涵与外延。在此种情况下,就需要导游等旅游工作人员为游客提供更为细致和全面的旅游服务,包括导游词的完善在内的景点介绍是极为重要的环节。而当前的旅游专业院校在培养旅游人才时,往往过于注重服务的具体化、形式化,而对旅游人才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积淀则不够重视。在现阶段中国旅游产业面临产业升级的情况下,提出了对旅游人才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在文化旅游领域中,需要更多专门的文化旅游人才。所以,国内的旅游教育和培训机构应从此出发,转变理念,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化、专门化人才。
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6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oposed design policy on hall space of ancient village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eatures of fitting place, specifically taking the design of waterfront hall space of Ding Li Bay ancient village in Henan as an example. Through analyzing the key place features in ancient villages of water natural elements of Ding Li Bay, the village space elements, waterfront hall space elements etc., this paper will describe the design of waterfront hall space from points of extraction of tea culture, abstract form of mountain, space function design of waterfront hall etc., and summarize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village hall spac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fitting place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ancient village fall space design.
关键词: 厅空间;古村落;场所特征;丁李湾
Key words: hall space;ancient village;characteristics of place;Ding Li Bay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4-0032-04
0 引言
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公共空间,多以“厅空间”的形式出现,比如门厅、过厅、序厅、中厅(庭)、展厅等,又比如古老乡村村头的大榕树下、水井旁,那些乡亲们的聚集地,那些无形的厅空间等,每种厅空间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特点。门厅倾向于表达如何从室外过渡到室内,如何把人流分散至各个房间,展厅设计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展示作品,这些厅空间常常成为一座建筑或者是一个场所的重要公共空间。在古村落中,厅空间是重要的公共空间,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古村落的厅空间的设计?本文拟以豫南丁李湾村落厅空间的设计探讨为例,通过对古村落水乡自然要素、村落空间要素等场所特征进行分析,在契合场所特征的视角下,采用可意向性的建筑形象,重塑村民对茶文化的共同记忆。
丁李湾位于新县八里畈镇西北部的神留桥村,目前共有122户,415人。有资料显示,丁李湾初建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新县属古弦国,与同时期的息国(今息县)、黄国(今潢川)有很密切的商业往来,逐渐形成了南至麻城和武汉的“汉潢古道”,在这条古商道上形成了很多繁盛的古代城镇,比如丁李湾、千斤乡、周河乡毛铺村、白雀园镇等。由此不难发现,丁李湾的先祖决定从江西移民至此,一定考虑了当地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的特点[1]。丁李湾全村依山傍水,传统的空间格局和形态肌理基本保持完整,是豫南最具特色的古村落之一,2012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近年来,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丁李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来自物质方面,也来自结构方面,使得传统的历史风貌逐渐地凋零,面对这种形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更新工作。在当代环境背景下,如何使丁李湾厅空间可以在以契合场所特征的视角下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生机,是保护规划中最大的难题和挑战。
1 古村落厅空间的研究背景
欧洲的历史文化非常悠久,保留着很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即使面对经济的日益发展,欧洲人也没有放松过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可以说,欧洲已经形成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民保护意识。在世界范围内日本依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处于前列,早在1950年就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明确定义了文化财产的概念,并对其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进行了明确和规划,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国内对于古村落的关注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80年代中期,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在《中国江南水乡》、《江南古镇》、《护城纪实》等著作中提出了江南水乡的特点,水乡古镇保护的价值、意义以及保护的措施,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天津大学彭一刚教授则从景观建筑学角度对我国传统村镇进行了分析,《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中系统地对我国传统村镇形成的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美学角度、形态构成等方面做了辩证统一的解析。
东南大学段进教授在《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研究》中引入数学界中“结构主义”的原理,从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分析着手,运用整体研究的方法,研究古镇的形态特征及其规律。该研究以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太湖流域作为研究范围,从结构与形态两方面对该地区的古镇整体特点、空间构成、空间环境等进行较综合和全面的解析[2]。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古村落的保护和更新多以规划整治为主。本论文通过对村落厅空间内涵的提炼,在“契合场所特征”理念的指导下,为了唤醒村民对茶文化的共同记忆,将茶山的形态抽象出来,融入滨水厅空间,塑造“望月厅”,以此对村落厅空间进行设计探讨。
2 丁里湾的场所环境特征
古村落的场所环境特征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背景影响。因此实施设计策略前,应先深入调研和分析现有场所环境,明确其场所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2.1 村落自然要素
豫南传统古村落的形成与该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和中原文化休戚相关。由于丁李湾所处豫南南部地区,属于浅山丘陵地带,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所以该地区村落选址大多背山面水,选择较高地势的向阳山坡台地营建,且有自然溪流流经村落或从村前绕过[3]。丁李湾地处泼陂河水库上游,源自村西的一条泄洪沟从村前经稻田湿地向东蜿蜒曲折流入水库。《管子・乘马》中记载:“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村落选建于缓坡台地之上,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满足基本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的需求,还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洪涝之灾。另外,与平坦地形相比,在自然坡降的地形上建造庭院具有很多优势,比如采光更好,更节约土地等。丁李湾四周均有山丘护绕,植被葱郁,既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能调节小气候,获得一些薪柴。《阳宅十书》曰:“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古代堪舆学说的宗旨即是周密考察了解周围自然环境,并予以适当改造成为宜居环境[4]。村落先民在村前开挖两大小不一的水塘,村前水塘既便于浣洗,又可种植莲藕、养殖鱼虾,因其形态像弯弯的月牙,村民称为“望月塘”;与周围山丘、泄洪沟冲刷而成的小溪共呈山环水绕之势,联体宅院有机排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图1)。古代讲究的风水宝地的环境模式就是如此:南方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北面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若左右再有山丘围护,易守难攻,环境则更理想;中间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抱,这就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环境,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典型风水格局[5]。茶树是当地村民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望月塘”,郁郁葱葱的茶树,层层跌落的茶山成为丁李湾最典型的自然要素。
2.2 村落空间要素
丁里湾村落空间肌理沿东西向南由主街和次级巷道为骨架发展,形态完整清晰,主街东侧发端于桥头、池塘,次一级的巷道多与主街垂直而设,使村民方便到达主街并线性延伸至水边,形成以“主街”为主脊,“主街―小巷”两级体系构成的街巷系统,具有明确方向感和序列感的村落肌理。村内现仍居住有相当部分的原村民,通过长期的人际地缘关系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网络,形成独特的社区文化。村落中的巷道、院落、滨水空间成为村落中的客厅空间,是村民日常交往和维护邻里关系的主要空间节点。滨水空间是村落自然空间向人工空间的过渡空间,是村落空间序列的开端,成为村落整体建筑格局之门厅空间;“望月塘”曾收集从山上排下来的雨水,是村民生活饮用水的直接来源,村民在这里洗衣洗菜,聚集聊天,因此在村落空间要素中,滨水空间是村落的最主要公共空间。
3 厅空间设计策略
丁李湾厅空间设计的目标是唤醒村民对采茶饮茶文化的回忆,对村落滨水厅空间进行设计,丰富村落公共空间;临近“望月塘”的滨水空间是村落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我们决定通过提炼茶文化,对茶山的形象进行抽象的表达,结合当地村民的行为特征,对滨水空间进行设计,从而塑造“望月厅”(图2)。
3.1 茶的提炼――当地村民的集体记忆
自从茶树在气候温和的河南南部大别山信阳生根,种茶卖茶成为丁李湾村民的营生之道。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丁李湾村成为信阳毛尖茶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源供应基地之一,丁李湾周边的山上土地肥沃,村民种田种地,茶叶等经济作物快速地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这样定义一个场所即场所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着本质不同,它是人们在与建筑产生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概念――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场所精神(Spirit Place)一词源于拉丁语,场所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场所精神是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体现。当地村民不仅种茶卖茶,饮茶也是他们闲暇时的爱好。望月塘及其周边的滨水空间是村落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我们决定对其滨水空间进行设计,形成一个既融于村落公共生活又溶于山水环境的村落厅空间――望月厅。茶文化是深入丁李湾每个村名心中的集体记忆,“望月厅”的目的是唤醒场所精神,重塑这里的共同记忆,供村民在此饮茶,交流。
3.2 山的抽象――形态的可意向性表达
理论家凯文・林奇系统科学地调查分析了城市的可意向性[6],建筑理论家克里尔把广场和街道视为城市空间的要素,不仅是功能上的,还是形成城市意象的主要要素[7]。而相应的对于传统村落而言,同样存在这样的可意向性,因此传统村落的厅空间需要创造一种“鲜明而有特色,令人难忘的地点”。
本案设计面对的是一个典型的山水基地,四面山丘环绕,并与村落重要的水池为邻,是一个交通便捷、具有潜在地标性的村落界面节点。设计需体现与山水自然相匹配的个性。我们希望创造一种形态,使之既能凸显于山水村落,又能在形态和功能上融于其间。体现茶文化特征,很容易让人联想长满茶树的山间梯田,村落周边山丘围绕,种满茶树的梯田层层跌落,我们提取此景中最重要地体现茶文化的形态要素――山脉、梯田的形态――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模仿自然形态是建筑表现的一种方式,很多演绎都成为经典,证明这是对自然环境进行建筑构思的一种共性,同时比较各种不同的做法,最后希望根据特定的功能对梯田做不同的表现。在对山的形态抽象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提取山脉逶迤的线条,使线条进行交织形成面,根据功能的需求对交织而成的面进行虚实的变化,实的界面是人们进行活动的舞台,人们可以停留,坐卧,饮茶;虚的界面是水的舞台,人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感受水的波光潋滟(图3)。
3.3 厅的塑造――场所精神的现代演绎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亲水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望月塘”周边的滨水空间曾是村民聚集聊天的地方,自来水的普及使村民减少了对“望月塘”的依赖,加之只有两个位于池塘两端的石梯可供人们接近水面,人与水渐渐疏远。目前村民在闲暇时主要聚集在村落主干道处聊天休闲,由于缺乏公共设施,村民一般站着聊天或坐在石墩上聊天,十分不便。丹麦建筑师扬・盖尔在1971年发表的一书中认为公共空间户外活动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并指出每一种类型对物质环境的要求也不相同。设计中厅空间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这三种不同活动,相应的游憩、交通、交往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做了区分。“望月厅”的塑造目的是为村民提供亲水机会,使人可卧可坐可躺,惬意地进行交流的交往空间。
村落沿滨水方向的明清风格的建筑立面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价值,厅空间的设计决定在对原有建筑立面产生最小影响的前提下,利用主街道到水面之间的高差,进行三维空间的设计,将人们逐渐、逐级引入水面之中,使得整个区域在三维空间中变得丰富多彩。据当地居民介绍,水面与路面的高差随雨水有涨有落,涨水时高差约为一米,落水时约为一米五,为了迎合水的四季涨、落特性,从路面到水面,虚体界面越来越多,实体界面越来越少,这样达到了不管四季水面涨涨落落,人们总能触水、戏水、玩水。由于村民主要为留守老年人和儿童,我们将台阶设置为低矮的平台,使他们可以方便地从路面走到水面(图4)。远远看去,“望月厅”犹如一个穿越时空的舞台,人与人、人与山、人与茶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丁李湾村民世代种茶的历史场景,又展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4 结语
舒尔茨认为:我并不同意风土的或纪念性的建筑是一种奢侈品,或是某种“感动大众”的东西(如拉普普(A. Rapoport)所言)[8]。建筑没有什么不同的“种类”,只有不同的场所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藉以满足人生在实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此次设计通过对古村落场所特征进行分析,确定滨水厅空间在村落中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同时为了唤醒村民对茶文化的共同记忆,将茶山的形态抽象出来,融入滨水厅空间,塑造“望月厅”,使人们在自然与人工,历史与现在,个人和集体中寻求诗意的栖居。事实印证任何建筑都是由特定的场所下、针对不同矛盾体现的最佳契合。设计要求构思过程中,理性分析并定位目标及设计思想,以此进行设计,用具有独特性的空间组织去解决问题,去回应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信阳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信阳地区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2]王鹏.常熟古村落空间形态解析及其保护更新研究[T].2010.
[3]李大庆,李丽.豫南传统村落―丁李湾空间形态特征探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
[4]信阳市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信阳传统民居[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
[5]徐晓峰.浅论建筑风水文化的内涵与实用功能[J].中外建筑,2009(9):95-96.
[6]刘沛林.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J].地理研究,1998(3):32-33.
[7]刘传林.古村落空间格局在村庄规划中的延续[J].小城镇建设,2010(7):97-103.
[8]苏平.基于场所重建的岭南古村落更新策略――南湾古村案例探索[J].华中建筑,2012(6).
[9]郭琦,杨新海.呼唤新农村建设中的场所精神――以常州市西夏墅镇浦前村为例[J].规划师,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