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项目经济管理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项目经济管理主要内容范文1
1.1成本预测
作为成本计划的基础,成本预测为成本控制目标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成本预测必须遵循施工合同、投标报价情况等相关内容,并与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科学、准确地预测,成本预测是建筑工程资金需求的真实体现。在成本计划科学性提升、成本降低及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中成本预测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此,相关部门、企业必须重视成本控制,做好成本预测工作。在成本预测中应对工程所需工、料、机费用进行科学预测,并对成本失控风险进行预防。
1.2成本计划
以货币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及降低成本选用的主要措施、规划的书面方案就是施工成本计划,其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成本控制与核算的基础上建立。建筑经济管理中,成本计划必须从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到竣工结算进行成本控制,作为建筑工程成本降低的指导性文件,成本计划是成本目标设置的依据,换言之,作为目标成本的一种形式,成本计划对建筑工程资金建设系统的完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3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企业遵循在一定时期进行成本管理目标的预先建立,在成本控制主体职权范围内,生产耗费前期与成本控制过程中,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为实现成本管理目标提供有利条件。
1.4成本核算
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及统计核算都是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会计核算主要是价值核算。是计量、记录、分析及检查一定单位经济业务的一种管理活动,通过会计核算,对企业经济管理环节进行监督,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业务核算是依据业务工作要求各业务部门建立的核算制度,其主要内容包含:原始记录、计算登记表等。统计核算是通过会计核算资料、业务核算资料,客观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数据,遵循统计原理,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整理,该方式可对建筑经济规律性进行充分展现。
1.5成本分析
比较法、比率法、因素分析法等都是建筑工程成本分析的方式,遵循成本核算提供的资料,可以分析成本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成本降低提供可靠的保障。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从帐薄、报表可对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充分反映,并能有效提升成本管理的透明度与可控性,是成本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成本管理水平的必备条件。
1.6成本考核
建筑经济管理中成本考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责、权、利三者的贯穿落实,推动成本管理的快速发展,为实现成本目标提供可靠的保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中最后一个环节为成本考核,其可分为以下两点含义:第一,企业考核项目经理部;第二,项目经理部考核相关部门、施工队及班组。利用各项考核,对项目经理、责任部门进行监督,确保其更快、更好地完成自身责任成本,进而达到成本目标的实现。
2建筑经济管理中成本管理水平提升的措施
2.1全员全过程参与动态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作为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全体员工来完成,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成本涉及各个部门,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加大成本控制意识,遵循定额、限额及计划等原则进行有效管理。从全方面多层次对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杜绝,避免浪费,形成完善的成本控制网。成本控制贯穿于建筑经济管理的整个过程,如施工组织设计、材料使用等。为此,建筑单位全体人员必须加以成本控制意识,积极参与成本管理工作,为贯彻落实成本控制,达到预期目标提供可靠的保障。
2.2人、料、机费用控制
1)做好建筑工程人工费控制。在工程建设中,人工费占据的比例为12%左右,伴随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变动,人工费将出现相应程度的变化。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树立成本意识,才能有效控制人工费。在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中,应根据施工相关规定,对用工数量进行合理规划,同时与市场人工单价相结合,对本月人工费进行计算,确保人工费控制指标的合理性。2)做好建筑施工材料费控制。在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材料费所占比例最高,达到总成本的65%到75%之间,对工程成本与经济效益起到决定性作用。为此,相关部门在确定价格、数量后,可进行台账管理。材料订购、材料价格与材料用量是材料费控制的主要内容。在订购材料时,应对资金时间价值进行充分考虑,尽可能对资金占用情况进行减少。在进货批量、批次合理确定下,必须对材料储备情况进行降低。根据材料不同,选用相应的采购原则与制度,为材料订购提供便利。3)做好建筑工程机械费控制。一般情况下机械使用费用小于1/10。遵循工程量清单报价数量参考定额对各种机械使用台数进行计算与确定,就是机械费的控制指标。在机械费合理控制中,必须合理调整机械设备配置情况,实现机械的有效利用。在配置机械设备中,应对设备维修养护人员、设备配件费用进行有效降低。加大机械养护力度,提高机械利用率,为成本控制提供可靠的保障。
2.3建立项目成本控制的三层组织保证体系
项目经济管理主要内容范文2
第一条为规范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强化技术创新管理,促进先进适用新产品的生产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根据《国家技术创新计划管理办法》、《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以及《江苏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实施细则(试行)》,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是指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技术创新活动中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性能、技术水平、试(投)产或在生产中试(使)用的可行性、市场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审查评价,作出相应的结论,并颁发《新产品新技术鉴定证书》。
第三条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在一定区域或行业范围内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适用性的产品。
第四条新技术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及新工艺装备等,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能降耗等某一方面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达到实用程度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技术。
第五条南京市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委)归口管理全市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验收工作。
第二章鉴定验收的范围和原则
第六条企业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项目开发单位要求组织鉴定的,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验收。
列入国家、省、市经济管理部门技术创新计划并获得财政资金补助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项目,须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验收。
第七条对于医药、医疗器械、食品、农药、计量器具、压力容器等涉及人身和社会安全以及国家需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和其他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结论是审查批准产品投产、申领生产许可证(准产证)、组织技术推广应用和转让、参加重大项目招投标、获得奖励以及享受有关扶持政策的依据。
第九条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具体分为新技术鉴定、新产品样品鉴定和新产品投产鉴定三类。
第三章新技术鉴定的内容、条件和技术文件资料
第十条新技术鉴定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提供鉴定的技术文件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
(二)、审查新技术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技术任务书的要求,评价其技术水平;
(三)、审查新技术推广应用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安全、卫生、环保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申请新技术鉴定应具备的条件:
(一)、已完成技术任务书规定的研究任务,新技术经过与相关技术的对比测试。
(二)、具备技术鉴定所需的全套技术文件资料。
(三)、新技术应用过程已执行环保、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
(四)、符合规定的鉴定申报程序。
第十二条申请新技术鉴定应提供的技术文件资料:
(一)、鉴定验收工作大纲:应写出新技术名称、规格型号、研制单位、项目来源、鉴定性质、鉴定依据、鉴定内容以及鉴定验收的组织与主持单位等。
(二)、技术任务书:提出技术指标,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度安排及责任人。
(三)、技术总结:主要内容为技术方案概述、技术指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对比,技术成熟程度,各项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法及结论,尚存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研制时间及进度。
(四)、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评价本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包括技术开发投入总额、成本、利润、社会效益、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分析,进一步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投入及内容。
(五)、技术条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经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审查备案的企业标准,或用户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需附签订的协议或合同)。
(六)、技术测试报告: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或用户出具的检测报告,或鉴定委员会专家现场检测出具的检测报告,或在鉴定委员会专家监督下企业质检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以上检测报告用于鉴定验收的有效期为一年。
(七)、其他:
1、涉及到鉴定结论在国内先进以上水平的,须出具查新报告。
2、涉及到列入国家、省、市经济管理部门技术创新计划并获得财政资金补助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项目验收的,须出具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投资财务决算书。
3、涉及到环保、劳保、安全、卫生的,须出具相应的法定检测报告或证明。
第四章新产品样品鉴定的内容、条件和技术文件资料
第十三条新产品样品鉴定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提供鉴定的技术文件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
(二)、审查样品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评价其技术水平;
(三)、考核新产品试产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安全、卫生、环保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四条申请新产品样品鉴定应具备的条件:
(一)、已完成样品试制计划,样品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
(二)、具备样品鉴定所需的全套技术文件资料。
(三)、样品已执行环保、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
(四)、符合规定的鉴定申报程序。
第十五条申请新产品样品鉴定应提供的技术文件资料:
(一)、鉴定验收工作大纲:应写出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试制单位、项目来源、鉴定性质、鉴定依据、鉴定内容以及鉴定验收的组织与主持单位等。
(二)、计划任务书:提出试制数量、进度安排、责任人、资金的筹措与使用。
(三)、技术任务书:提出样品要达到的技术指标,技术文件要达到的要求;试制过程中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度安排及责任人。
(四)、试制总结:主要内容为项目来源,市场前景分析预测;试制数量和时间;试制各阶段解决的问题;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五)、技术总结:主要内容为试制技术方案概述、样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各项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及结论,尚存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研制时间及进度。
(六)、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评价本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包括技术开发投入总额、成本、利润、社会效益、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分析,进一步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投入及内容。
(七)、技术条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经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审查备案的企业标准,或用户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需附签订的协议或合同)。
(八)、检测报告: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用于鉴定验收的有效期为一年。
(九)、标准化审查报告:主要写清新产品的种类、用途、特点;标准化系数及经济效果;贯彻各类标准及法令、法规的情况,未予贯彻哪些标准及原因和相应的过渡办法;标准化综合评价及结论(含与国际标准对照程度)。
(十)、产品图样:需要产品图样用于指导生产和订货的新产品应提供全套设计图样和产品零部件明细表及外购、外协件汇总表备查。
(十一)、工艺文件: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操作规程、检验规程、配方概要及工艺流程等。
(十二)、其他:
1、涉及到鉴定结论在国内先进以上水平的,须出具查新报告。
2、涉及到列入国家、省、市经济管理部门技术创新计划并获得财政资金补助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项目验收的,须出具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投资财务决算书。
3、涉及到环保、劳保、安全、卫生的,须出具相应的法定检测报告或证明。
第五章新产品投产鉴定的内容、条件和技术文件资料
第十六条新产品投产鉴定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生产管理用技术文件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评价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基础标准,作出是否可以指导批量生产的结论;
(二)、审查试制产品是否符合产品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评价其先进性;
(三)、审查生产设备、工艺工装、检测手段是否具备,安全、卫生、环保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七条申请新产品投产鉴定应具备的条件:
(一)、已完成项目开发任务或试产计划,试产的新产品已经法定检测单位按产品标准进行过全项型式试验,经2家以上用户试用。
(二)、具备投产鉴定所需的全套技术文件资料。
(三)、具备投产所需的工艺装备、产品出厂的测试设备及相关的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检验设备。
(四)、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已执行环保、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
(五)、符合规定的鉴定申报程序。
第十八条申请新产品投产鉴定应提供的技术文件资料:
(一)、鉴定验收工作大纲:应写出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试制单位、项目来源、鉴定性质、鉴定依据、鉴定内容以及鉴定验收的组织与主持单位等。
(二)、计划任务书:提出试产数量、进度安排、责任人、资金的筹措与使用。
(三)、技术任务书:提出试制产品要达到的技术指标,技术文件要达到的要求,设备、工装、检测手段要达到的要求,试产过程中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各阶段进度安排及责任人。
(四)、试制总结:主要内容为项目来源,市场前景分析预测;试制数量和时间、试验数量和时间、试用数量和时间;试制各阶段解决的问题;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五)、技术总结:主要内容为试制技术方案概述、试制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各项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及结论,尚存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研制时间及进度。
(六)、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评价本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包括技术开发投入总额、成本、利润、社会效益、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分析,进一步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投入及内容。
(七)、产品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经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审查备案的企业标准。
(八)、检测报告: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抽样检测报告(全项型式试验)。检测报告用于鉴定验收的有效期为一年。
(九)、标准化审查报告:主要写清新产品的种类、用途、特点;标准化系数及经济效果;贯彻各类标准及法令、法规的情况,未予贯彻哪些标准及原因和相应的过渡办法;标准化综合评价及结论(含与国际标准对照程度)。
(十)、用户使用报告:分析用户使用过程中产品的技术性能,评价是否满足用户的技术要求。须提供2家以上用户提供的使用报告。
(十一)、产品图样:需要产品图样用于指导生产和订货的新产品应提供全套设计图样和产品零部件明细表及外购、外协件汇总表备查。
(十二)、全套工艺文件: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操作规程、检验规程、配方概要及工艺流程等。
(十三)、其他:
1、涉及到鉴定结论在国内先进以上水平的,须出具查新报告。
2、涉及到列入国家、省、市经济管理部门技术创新计划并获得财政资金补助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项目验收的,须出具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投资财务决算书。
3、涉及到环保、劳保、安全、卫生的,须出具相应的法定检测报告或证明。
第六章鉴定验收的组织和管理
第十九条鉴定验收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一)、列入国家、省级技术创新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由国家、省经济管理部门组织鉴定,并由国家、省经济管理部门统一编号核发鉴定验收证书。
(二)、列入市级技术创新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以及计划外的新产品、新技术,企业可申请省经贸委或市经委组织鉴定验收工作,并由省经贸委或市经委统一编号核发鉴定验收证书。
(三)、国家、省级鉴定,市经委可接受委托主持鉴定;市级鉴定,由市经委直接主持鉴定或委托县区计经局主持鉴定。
第二十条鉴定的申请: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单位申请填写《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申请表》(见附件一)一式三份、全套鉴定验收技术文件资料和《新产品新技术鉴定证书(草案)》(见附件二)各一份,经企业主管部门初审并签署意见后报市经委;
部、省、市直属企业直接向市经委申请。
第二十一条鉴定申请的审批:
市经委收到企业鉴定申请表和鉴定技术文件资料后,在10个工作日内对全套鉴定技术文件资料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受理的答复。经审查合格后,分下列两种情况对鉴定作出安排:
(一)、对于申请省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的,转报省经贸委审批;
(二)、对于申请市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的,由市经委确定鉴定类别、主持单位、鉴定委员会成员以及鉴定时间。
第二十二条鉴定委员会的组成及主要职责:
鉴定委员会由鉴定组织单位组织七至十五位(单数)技术经济专家组成。专家必须具有高级职称。项目开发单位的人员原则上不得进入鉴定委员会。
鉴定委员会负责鉴定的技术评议过程,并最后形成鉴定结论及证书报批文件。
第二十三条鉴定会议议程:
(一)、鉴定主持单位主持:宣布鉴定委员会成员名单和主任委员;
(二)、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
1、由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单位宣读有关鉴定技术文件资料。
2、专家进行现场考察、观看演示或监督检测。
3、专家质疑:专家根据已审查的鉴定技术文件资料,提出质疑,新产品开发单位必须据实给予回答。
4、专家评议:由鉴定委员会独立评议,起草鉴定意见。鉴定组织主持单位列席会议,了解评议情况,但不发表评价意见。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单位原则上应回避专家评议会议。
5、鉴定委员会意见内容应包括:是否完成项目计划或合同书要求的指标,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正确、统一并符合规定,新产品的创新性、先进性和成熟程度,投产(推广)的条件、价值与前景,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6、鉴定委员会评议未通过的,鉴定委员会应写出未通过的理由。
7、主任委员在鉴定委员会意见原稿上签字,全体专家在鉴定委员会委员签字栏签字。
(三)、鉴定主持单位主持:由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宣读鉴定意见。
第二十四条鉴定证书的审批:
项目经济管理主要内容范文3
关键词:施工成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是施工项目的盈利,而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状况大都不是特别好,盈利的项目少,因此企业利润积累很少,增加了扩大再生产的难度。建筑施工企业实行项目法管理,向科学管理要效益,是加强施工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因此首先要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管理与控制,才能提高项目施工的盈利水平。
一、外部市场经济因素的预测
外部市场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用于构成工程实体的人工、材料、机械费用,以及工程项目应缴纳的各项规定费用。
1.人工、材料、机械费用预测
(1)人工费用预测时首先应分析工程项目所采用的人工费单价、具体项目施工人员的工资水平及社会劳务的市场行情,然后根据计划工期及准备投入的人员数量,测算该项工程合同价中人工费是否能涵盖工程投标中的人工费。
(2)材料费往往占建安费的比重极大,预测时应作为重点予以准确把握,应分别对主材、地材、辅材、其他材料费进行逐项分析,重新核定材料的供应地点、购买价、运输方式及装卸费,分析定额中规定的材料规格与实际采用的材料规格的不同,对比实际施工采用配合比的各项材料用量与定额用量的差异,并汇总分析预算中的其他材料费。
(3)机械使用费:投标施组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与工程施工实际采用的型号、数量有一定差异,工作效率也有所不同,因此测算时应以施工准备工作中拟将采用的机械为准计算机械使用费,同时,还应依据自有机械设备的数量,测算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及需新购置的机械设备费的摊销费,并对主要机械重新核定台班产量定额。
2.工程项目应缴纳的各项规费预测
规费是按照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此项费用预测时较容易,但应注意的是,预测规费时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费用比例进行计算,防止不合理套用取费比例。
二、影响施工成本的因素
1.施工方案与施工成本的关系
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作业组织形式、投入项目生产要素的组合以及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速度、保证施工安全等各种技术措施。施工方案制定及施工技术手段的采用,要考虑施工组织和经济方面的因素,施工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施工成本的高低。选用经济手段对施工方案的优劣进行定量的评价比较,可以克服以往制定方案只考虑施工技术先进,很少考虑制定方案的施工成本高低,是否突破承包额的缺陷。确定方案必须编制其施工成本的直接成本费用,然后与承包费用的直接成本进行比较。
经比较后施工方案的直接成本费用小于承包额,方案可确定,否则重新修改和调整方案直到满足为止。
实践表明,在施工方案确定后影响施工成本的关键是机械的配备、机械类型的选择、机械组合的匹配以及施工顺序和作业组织形式确定后劳动力的组织合理性。上述的组织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能否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和劳动者的工作效率,二者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施工成本中的机械和人工费用的高低。如在排水管道的施工中,将临时下管用的汽车式起重机改用正在现场作业的挖掘机代替,虽然挖掘机的台班费用比起重机单价稍高,但减少了起重机的进出场时间和费用,总体计算还是节约了成本。因此,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灵活调配现场施工机械,可有效地节约成本,降低施工费用。
2.施工进度与施工成本的关系
施工进度的快慢与投入资源数量的多少有关,投入资源的数量多,进度就快,否则就慢,如图I所示,二者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从图I看出,施工进度越快,直接成本费用增加,施工成本费用增加,点施工进度对应的C点成本是施工成本最低的,A点的进度是合理的,在施工过程中应按这一原理安排施工进度,否则在经济上将会受到损失,增加工程成本。盲目加快施工进度不能及时验工计价,没有资金继续保证施工进行,筹集资金势必贷款,贷款付利息加大了投资的时间价值投入,增大了施工成本。同时要求安排施工进度时只要满足合同工期要求,且施工成本等于或小于承包价的施工进度,才是合理的进度,也就是图1中A点附近的进度。
三、控制成本的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工程要干好,企业要增效。项目部在抓好项目管理时,要始终围绕“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认真分析影响施工成本的主要因素,强调项目在抓质量、抓进度的同时,必须抓好效益,对工程中的人、机、材费用实行“预测预控分析对比”的方法进行管理和控制,使项目施工成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为调动工程项目部降耗增效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安心组织生产,公司应制定相应措施,消除后顾之忧。
我国加入WT0后,在国际市场上,建筑施工企业几乎完全暴露在各种风险之中,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和开拓、创新、判断与应变能力,以工程合同为纽带,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总之,只有用科学的经济管理体系去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认真研究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经济管理体系文件、资源管理、内部审核、持续改进等方面的内容,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使企业的利润不能保持稳定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孙建华.基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区域生态经济管理体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5.6
[2]丁锋.知识经济时代的我国企业经济管理[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0.5
[3]彭成亮,张美忠.加入WTO后企业经济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J].经济师.2002.5
[4]任汉波,赵连登,沙明元.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项目经济管理主要内容范文4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基地
一、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出大量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型专业人才,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并具备良好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来说也应如此,其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明确的职业能力培养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在于培养更多的实践型专业人才,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而言,必须将明确的职业能力培养树立为教学目标,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始终围绕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应用性。对此,高职院校需要充分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要有有针对性,在专业教学全过程中能够贯彻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质等。
2.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
为了促使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出更多实践型专业人才,本专业须在教学内容上更好地突出职业应用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构建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首先,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不但能够使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针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知识、技能等情况进行教学,还会就学生今后相近岗位迁移培养其相应职业能力,从而更利于学生就业。其次,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构建中,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充分基于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制定出结构灵活的模块化课程。该模块化课程中除了经济管理基础知识教学模块外,还应包含诸如商务谈判、公关礼仪等专业技能模块。
3.仿真化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采取仿真化教学方法必不可少。仿真化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摒弃过度注重理论教学的理念,在教学中采取结合岗位需求的实践性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实现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加强实践。目前,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主要分为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类。首先,在校内实践中,教师应在本专业校内实践课程教学中结合岗位要求模拟出真实职业环境开展教学。其次,在校外实践中,高职院校应扩大与企业的合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校外实践创造机会。
二、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1.深化课程改革,重点突出实践型专业人才培养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的在于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就此对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予以深化,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课程。首先,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必需、实用、够用”的课程设置原则,对当前理论教学课程进行改革。简言之,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围绕实践开展,本专业实践需要什么样的理论,就合理设置这一理论的课程内容与课时。以本专业管理学原理这一理论教学课程为例,对学生来说该课程理论性较强且实用性偏低,因此学校应对该课程进行改革。例如,将管理学原理基础知识、重要管理理论等内容予以保留,而将管理学发展历程、流派等删除。通过这样深化课程,不但可以确保学生学到必要的管理学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实践教学课时比。其次,课程改革中应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比。目前,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主要有公共基础、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对此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中应在科学合理地压缩理论课程课时情况下,将实践教学课程课时提高,并确保该课程课时达到教育部所规定的40%的要求。
2.采取丰富的实践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达到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需求,采取丰富的实践教学至关重要。一般来说,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有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实验、实训、社会实践以及顶岗学习等内容,对此高职院校应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与岗位实际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仿真模拟、项目驱动法以及工作要素复合法等,将专业基础知识、技能与职业素质等贯彻到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中去,从而为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对高职院校来说,实训基地是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极其重要的环节,其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运用并提升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技能等。实训基地一般分为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两类,前者主要由学校教师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岗位需求等设置实训项目,其作用在于检验学生的所学成果。校外实训基地则指的是,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所建立起来的学生实习基地,其作用是通过真实的岗位工作使学生在准就业状态下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职业素质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职院校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必须满足校企需求互补、三方(学校、企业、学生)利益共享以及就近这三个原则,如此一来不但有助于高职院校建立起实训效果良好的基地,同时更为其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高迎迎 单位: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世宏.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职教论坛,2005(,5):62-64.
项目经济管理主要内容范文5
1现代化工程项目管理应具备的因素
(一)不同管理人才的配置情况
不同管理人才的配置情况主要包含经营型管理人才、项目经理管理人才、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不同工种技能方面的额人才。(1)经营型管理人才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中心,主要对工程项目内部的行政管理工作、人事安排等工作负责,主要对企业负责。(2)项目经理管理人才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执行者。对项目中不同专业技术的管理人才进行有效的安排等工作,主要负责工程项目。(3)不同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是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同工种配置的专业性技术人才。负责不同的专业技术以及工程质量。(4)不同工程技能人才是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同工种进行施工的专业性人才。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汇总的各个工序的有效落实、质量控制等负责。
(二)项目资金的配置情况
项目资金的配置情况主要分为材料费用、人工费用、以及管理费用。其实工程项目施工的根本,资金在使用的前期主要就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材料的采购情况,而且用量相对比较大;资金使用中后期主要就是人工费用、机械维修费用、以及项目管理费用等,资金的使用量相对比较小。
(三)材料的配置情况
材料的有效配备是工程项目施工材料组织、进场设计得以实施的主要过程,只有充分的对材料组织进行有效的安排,材料进场设计才能更具精准性与及时性的特点,施工材料的充分利用,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有积极的作用,促使资金周转到账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四)机械设备的配置方面
施工过程中机械配备情况的完善,能够提高工程项目中的施工进度,确保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难题能够顺利解决。同时,有利于对人工费用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资金、施工材料、施工机械的有效配置,为项目工程提高根本的保证,其共同的合作对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以及安全生产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2建筑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内涵分析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就是指与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相关的企业以及单位,在业主予以委托的情况下,对工程项目整个阶段的建设进行有效的经济管理与服务工作。其内涵涉及到工程项目的确定以及工程项目的竣工,通过对工程项目的精心策划以及严格的控制,促使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费用、工程进度、以及工程质量等相关目的的切实达到。
3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一)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经济管理中的现状
长时间以来,建筑企业在成本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中都存有一定程度的问题,相关部门推脱责任,认为成本管理应该由财务部门全权负责,还存在一部分工程管理者也将成本管理工作推脱到成本管理部门以及财务人员身上,导致技术人员单纯的负责工程技术与质量方面的施工,工程组织者只对施工生产与工程进度方面负责,管理材料的人员也单纯的对材料在采购、检查、发放等环节的工作负责,从表面而言,工程管理的责任划分还是非常具体的。但是却没有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与严格的管理。如若生产组织者盲目的为了将工期赶完,擅自使施工人员与施工器械大量增加,致使人工费、机械维修费用等不断增加,技术人员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不断提高,采用比较先进、但是费用却比较高的技术设备进行使用,也会致使成本不断的增加,这就需要相关环节中的所有工作人员,思想意识不断创新与提高,在责任划分的基础上,也要能够促进其能够协调发展,只有将这些内容充分的做到,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成本能够得到充分的控制。
(二)经济管理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项目经济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总体施工中都一直都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施工前的准备是建筑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的根本。在进行建筑工程时,要想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将施工前经济管理的准备要充分,通常工程项目在施工前的经济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有关图纸的充分分析、对施工人员的有效培训、管理制度的完善等等,只有将上述内容有效的完成,才能有利于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才能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合理的解决,充分的做到有效的预防与及时的解决。
(三)投标时未对自身成本进行有效地分析
对于现阶段建筑领域的激烈竞争,一些企业忽视自身的具体劳动力水平。建筑企业在投标阶段只是重视中标,对企业成本问题没有采取合理的分析,一些企业的报价甚至比成本价还要低进行投标,他们将希望工程中标后能够在工程后期获取利益,这种现象的后果会导致建筑企业出现亏损的现象;一些企业在对投标进行报价的过程中,单纯的按照自身的想法与经验对工程量进行估算再投标,这种现象的出现为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4项目经济管理手段的不断加强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投资金额较大的特点,在工程进行施工时,各个阶段中的各个工序都会存在资金浪费的现象,所以,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以及对其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研究,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时能够合理的开展。
(一)加强对工程总体成本的严格管理
工程在竣工后必须及时、准确的对全部项目中的相关费用的金额结算情况进行确定,对工程的整体与结果采用多角度、更全面的方式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将项目中成本存在的问题有效的查明,并且将造成问题的影响因素找出,对成本目标完成的项目进行有效分了解与掌握,从而降低成本的手段与方式充分的掌握。对成本的充分分析与掌握,有利于将项目成本具有的规律合理的掌握,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也有利于工程项目经济管理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项目经济管理在投标报价阶段的管理力度
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对于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程序以及施工工艺情况,投标报价人员必须要给予充分掌握,对项目利益情况与风险情况给予充分的重视,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对建筑企业本身全部项目中的相关费用情况进行精准的计算与充分的掌握,在对企业自身成本情况进行充分分析的过程汇总,将预算成本进行合理的编制,在满足条件的背景下,避免低成本中标现象的出现。
(三)对项目预决算阶段的成本给予严格的控制
在项目的预决算阶段中,只有加强对相关监理工作中管理制度有效的完善。对施工材料的采购环节,可以通过工程的精心技术,对招投标过程中的材料采取集中的方式进行合理的采购,有利于采购过程中的保管费用的节约,在工程项目施工中领用材料的环节中,领用物资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预算限额进行领取,相关的材料保管人员也必须要严格的艳照限额领料单进行材料的发放,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制度办事,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相关考核制度进行有效的完善,此外,增强施工人员的节约环保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将剩余的材料进行回收利用,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也避免材料出现浪费的现象。
5总结
项目经济管理主要内容范文6
关键词 水利施工 经济管理 研究分析 途径研究
一、引言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不断完善以及市场经济基本秩序制度不断健全的形势之下,各大企业要想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当中寻求发展的地位,就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内部的经济管理,加强资金的利用效率,并且完善经济建设项目各个环节的基本工作。同样的,对于我国的水利施工企业来讲,要想增强综合竞争力,需要结合自身企业的建设特点,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基本形势,同时制定出详细的加强对策和改进的途径。我国的水利施工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特点较为明显,需要针对生产、经营、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加强,并且充分地认识到水利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以此为途径加以提高。
二、水利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特征分析
为了进一步地落实并且完善水利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各项基本指标和建设的方案,还应当深入地对企业经济管理的特征进行分析,充分并且全面地认识到企业在各项经济活动当中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
首先,对于水利施工企业来讲,其经济管理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不仅包含有水利施工的生产和质量安全等环节工作,同时还包含有资金的管理、成本的控制、经营建设等几个不同环节的项目。另外,水利施工企业在经济管理工作当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学科也非常的广泛,需要管理人员首先具备扎实的专业经济科学管理能力和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另外还应当需要专业人员对我国水力系统建设的法律规定具有充分且全面的认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最后,在我国的水利施工各项活动之中,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较多,诸如直接的影响因素有成本控制不当、经营管理不善,如果出现上述的问题,则会导致水利施工企业的经济管理出现失控的情况,最终导致企业的效益急剧下降,严重的情况之下还会造成企业出现亏损的情况。所以,综合上述的分析,对于我国现代化的水利施工企业建设和发展来讲,要想确保生存的基本地位,就应当加强经济管理工作,充分地意识到经济管理项目的必要性,从根本的角度入手进行整改。
三、水利施工经济管理的措施综述
根据上文针对我国水利施工企业加强经济管理的基本目的和主要的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对相关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管理项目的重大意义有着全面的了解。下文将针对完善水利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基本对策和根本的途径进行探索,旨在不断地促进工作的开展。加强水利施工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应当从质量、成本、安全等几个环节入手进行强化。
(1)落实水利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首先,需要确保企业可以落实相关的资金管理,对于我国现代化的水利建设,尤其是各大水库的建设来讲,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量,所以,在实践的资金管理项目之中,需要建立起相应的资金管理账户,对应收的账款和相关的款项进行严格的控制,加强资金流量管理,并且在水库建设施工之中应当将资金的回笼放在首要的地位,这样不仅有益于企业开展资金统筹式规划管理,同时还可以全面地增加企业的资金保障,确保企业的施工建设利润。另外,对于水利施工企业来讲,还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坏账而带来的经济损失,针对应收账款的项目和形式进行合理的转变,可以将应收账款转变成为应收的票据,这样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保留水利施工企业的追索权益,进而减少坏账而带来的巨大损失,增强了企业的经济利润。
(2)加强资金成本控制。对于水利施工企业来讲,还应当加强资金和相关成本的控制。在水利企业之中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是需要重点探索和研究的项目,如果针对成本控制不妥善,则企业的核算就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并且还会进一步增加企业投标工作的风险,最终对利润形成直接影响。在实践的经济管理工作当中,应当首先对影响因子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控制,加强相关经济管理信息和资料的采集,加强控制方案的执行力度。另外还需要加强企业施工项目开展之前的目标成本制定,结合水利施工企业建设项目的基本特性,在施工的环节当中对诸多影响因子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加强对经营环境变化的预测和分析能力,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管控,进而使得目标的制定可以更加科学,确保水利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水利施工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同时加强水利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质量是各大施工项目生存和长久发展的关键点,更是全面保障人民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的根本方式。对于水利项目的建设来讲,应当加强安全的检查和安全管理,加强质量检查和分析,加强技术的操作监督,避免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在实践的工作当中每一项正式水利施工开始之前,需要深入对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诸如在水库的项目之中需要首先结合实际状况制定出基本的技术规程和施工组织计划,并且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另外还应当聘请专门的监督人员对质量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严把质量关,由专门的单位和部门统一对相关质量问题提出汇报和解决的途径,加强对问题的反馈和技术处理,力求每一道施工的工序都符合标准。
(4)水库施工经济管理。在水库的施工之中也应当完善经济管理的相关指标,增强水库建设的经济性与可靠性。首先,需要使用计算机对网络进度计划进行详细的制定,并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加以控制,提升施工的进度,力求各个分项目的施工均可以满足要求,促进经济性的提升。其次,还应当加强水库施工中质量指标的控制,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式,对出现质量缺陷的部位采用PDCA循环控制,力求确保各个分项目的工程均可以达到最佳的验收合格率,同时对相关的施工操作施行相关的奖惩制度,对施工的责任应当严格的施行责任管理制度,对施工的项目进行全面的质量监督,同时对违反操作规定的流程应当严格的制止,出现任何形式的违规现象均应当及时地停工改进,严重之时可以以罚款的形式来加以控制。对于施工之中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并且质量优异的项目应当予以奖励,可以采取奖金、表彰以及表扬等形式,确保施工的质量和水准。在水库施工之中经济管理相当重要,要想促进经济管理水准的提升还应当建立起相应的安全生产建设指标,全面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生产的奇偶碍于,并且针对重点的危险区域加以防护和管控,力求全面地降低伤亡事故,在施工之中严格地按照规定和设计形式进行现场的布置,促进施工水准的进步,减少返工,保障施工的经济性。
四、结束语
文章详细的地分析了现代化的水利施工经济管理工作的特点,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不断地促进水利施工的发展水准。水利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作为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除了要加强其资金、成本、安全以及质量管理外,还要妥善协调各方面关系,严格按规定办事,以保证各项管理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水利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单位为辽宁省汤河水库管理局)
参考文献
[1] 苏运华.试谈水利施(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3).
[2] 张全善.试论水利施工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J].山西经济资讯,2011(10):13-15.
[3] 蒋靖.浅议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体系[J].黑龙江财经资讯,2008(7):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