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

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文1

论文摘要: 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优势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专业知识,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水平。 

 

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主要是指让学生在学习中采取边探索、边领悟、边总结的学习方式,是目前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过程、情感体验、交流合作等。探究性学习和常规的接受性学习相比,具有突出的自身特点:它把原来教学中,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解、被动地接受知识、重记忆、轻思考,改变为学生在经历观察、收集、归纳、分析、推理等多种探究过程后,以主题演讲、论文、调查报告、展板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学习过程。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其计算机专业知识,而且强化了其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其交流与表达等综合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现实教学中,教学方式的选择要因教学内容而异,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我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将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配合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专业英语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有计划地安排了三次探究性学习活动,每次大约3周左右,其中2周时间进行课下准备,然后用2个课时(90分钟)进行课堂演讲和讨论。具体探究内容和过程如下: 

1.在阅读了关于计算机病毒的文章后,我组织学生研讨关于计算机病毒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就计算机病毒的起 

源、发展过程、种类、传播途径、特征、造成的破坏、防治方法,你受过什么样的病毒侵害,如何防范的,目前反病毒软件的种类和原理,你是怎么看待黑客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要求整个过程都尽量用英文完成。我把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上述两三个研讨题目,在两周的课后时间内查资料,小组内明确分工和任务,然后分头行动,再讨论汇总,做好英文的ppt后在课堂上集体登台,先由代表人宣讲,其他人作补充发言,最后组织班级讨论,再由老师进行点评。由于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大量的课上参与和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反映热烈,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他们通过这种方法迅速有效地掌握了大量的专业词汇,并形成了长期记忆;同时还提高了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了解了各种防范方法。有个别学生认为黑客技术超群,值得崇拜效仿,通过课堂上的研讨,懂得了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不能以对社会体系的破坏为衡量标准,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洗礼,培养了学生遵守计算机职业道德的意识。 

专业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使用,通过上述方式使学生计算机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有些学生第一次不好意思上台演讲,但在后续的课程中很快变得十分积极,要求上台主讲,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在阅读了关于数据库的文章后,我要求学生:收集、查找sql server,oracle,db2,mysql,sybase,access,ingres等数据库的发展过程、目前的技术水平、应用范围、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内容。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使学生迅速接触、熟悉、掌握大量数据库方面的专业词汇。此前学生一般只学过其中一两种数据库,由于各小组的题目不同,分别介绍后,使全班学生开阔了眼界。学生不仅对已学过的数据库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而且掌握了其它几种数据库的性能和特点,对目前流行的数据库及其发展方向也有了新的认识。 

3.针对计算机游戏展开专题讨论。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题目,学生情绪高涨,每个人都有很多感言要讲。我提出的要求是:玩游戏学到了哪些英文单词、游戏开发需要什么技术、游戏有哪些种类、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如何评价游戏的优劣、怎样控制玩游戏的时间、未来的计算机游戏会是什么,等等。通过这些问题,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由于要求是英文回答,也促进了他们英文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不但要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选择和确定学生感兴趣、能产生探求渴望的探究专题,并且是课堂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然后,提出对学生有意义、有针对性的问题来丰富学生的探究活动,同时也要引导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要把握问题的深度,并给学生留出思考、准备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针对讨论交流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掌握指导发言的节奏和方向。有些小组的论述多为奇闻轶事,对核心问题回答的篇幅太少、不完整,虽然比较生动,但专业内容不足、跑题;有些小组ppt做得不规范,背景过于花哨,表达不清晰,每页内容太多、不醒目、观点、重点不突出;还有些小组代表锻炼少,准备不足,发言时比较紧张,讲不出内容;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注意及时指导,掌握节奏和方向,以便学生在后续的活动中改进。 

3.有效地组织探究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在探究性学习初期分组时,很多学生要求自由组合,但我还是坚持把他们按学号分组。这样做的目的是:每个人走入工作岗位后,是不可能总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工作的,因此,学生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共同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学习成果。有些学生还因此改善了关系。因为按学号分组,规定小组每个成员的成绩都是一样的,所以任何一个人不尽力,小组成绩都不会好,从而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了众人拾柴的道理。 

4.探究性学习中还要注重阶段性成果的评价。在收集相关资料时,考查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在问题探究阶段,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总结、汇报、交流阶段,考查学生的综合表达和汇总能力。这主要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相互评价和老师的评价三方面来完成。期末时把每一次的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学期考试的总成绩当中。 

探究性学习不但改善了计算机英语的教学效果,而且改善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些已经毕业的学生反映,经过这样的锻炼,他们在找工作和走入工作岗位时,变得很从容、很自信。 

实践证明,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它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在较大程度上帮助实现了计算机英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兴宏.关于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上海教育科研,2000,(1). 

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文2

该同志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专业知识基础扎实,钻研业务,干劲足,经过自身刻苦努力,97年通过了全国经济师资格统考,取得了经济师职称资格。经过在外经委约六年的工作实践,能担负起外经委诸多科室的组织管理工作。在99年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中,经群众推荐,民主测评,领导考核,竞争担任了经贸科科长职务。

该同志毕业于计算机专业,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开发、软件应用、操作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具有青年人的朝气,富有乐于助人的精神。每年协助办公室完成人事、工资年报、工资晋升等实际操作。协助项目科、企管科完成数据统计的无纸化上报。是三资企业统计人员培训的专职老师。

94年,编制了某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软件,以电脑统计汇总代替手工统计。同时,因“三资”企业队伍的不断扩大,为方便企业统计表报的收缴,组建了各乡镇外资企业专管员队伍。

95年,根据工作需要,多次参加了市统计局、市外经贸委的业务知识培训。事后,能及时将培训内容贯彻落实到各企业。自己勇敢地承担讲课老师。

96年始,每年参加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的换证,负责数据采集信息汇总及证书的打印工作。

某的外向型经济在区委、区府的领导下,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委的业务量也随之巨增。97年至99年分别完成了对1043家和1152家外商投资企业的联合年检。这项工作琐碎复杂,必须与统计、工商、税务、海关、外汇等部门密切协作。各类数据必须相互吻合,在他的指导和自身努力下,历年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两年共清理出441家不合格企业,及时吊销了他们的经营资格。另外,两年共累计完成对12096家次企业的销售、利润、创汇等生产经营状况的统计和出口拨交值的统计。

99年在担任经贸科副科长期间,为适应经贸部新的加工贸易审批制度,合同审批由电脑替代原先手工审批,吴相峰同志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熟练的特点,总指挥近500家外资企业举办了8期电脑操作培训,为以后的电脑审批制度的顺利运转打下了扎实基础。随着软件版本的升级,又及时对企业进行培训辅导。9月,完成了编制商品代码库的更新维护工作,使企业的加工贸易业务得以顺利展开。通过电脑培训,目前100%的加工贸易企业能以软盘形式申报加工贸易合同,缩短了审批时间,99年共审批合同5500份,涉及合同金额21亿美元。2000年全区共审批加工贸易合同6000份,涉及金额27.4亿美元,为某创汇近10.7亿美元。

99年,为做好全区外商投资企业的直接出口创汇和拨交值的统计,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便于及时了解全区直接出口创汇情况。某主动与某集团下属上海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合作,编制安装了《海关数据查询系统》。使某所有进出口业务的数据每日及时准确地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从海关传输到本委,使数据彻底摆脱了统计中造成的误差。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了正确及时的数据。

为鼓励民营企业出口创汇,帮助民营经济出口型企业的海关编码登记。99年下半年,会同区商委、某海关分期分批对民营企业进行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组织现场办公,方便了民营企业申办海关编码的登记工作。截止2000年度,已有逾400家民营企业办理了《加工能力审核证明》。并积极帮助出口量较大的民营企业申办直接出口经营权。至目前,已有6家民营企业经过努力申办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开创全区出口企业多样化的新格局。

某同志在本委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为本委的业务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经本委民主推荐,21名推荐人中有3名推荐他为副处级后备干部。

存在不足:

1.工作有时往往重业务,轻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

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文3

理论的内容实践化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注重实际操作和应用的学科,而高一的课本相当一部分篇幅在介绍计算机理论知识,这对高一新生来说,学习上有一定困难,如没有很好解决这一问题,会导致学生一接触计算机课程就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解决把理论的知识说得浅显易懂呢?我认为,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的内容实践化,让学生对知识有个感性上的认识,将理论上学生难懂的知识内容用实践的操作来说明和阐述,使学生容易理解。如果只是采用一些抽象的理论课教学,教师讲得再多,大部分学生也是听不太明白,或者兴趣不高。

如《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一节中,重点是介绍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基础知识,专业术语较多,以往新生在这段课程的学习上,学习兴趣都不高,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只在理论上跟学生谈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及计算机五大部件的工作原理会显得很抽象,在黑板上跟学生谈总线、CPU、主板上的各种插槽也显得很抽象,不易理解,听了半天,学生也没搞明白计算机中数据和信息是如何流动的,各配件是怎么样谐调工作的。因此,我校在进行多年思索和改革后,在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时,对高一新生增设了硬件课,并专门为该硬件课程设置了硬件实验室,分小班教学,做到人手一台裸机。剖开机箱,同学们完全看到了实物,神秘的计算机原来就由这些亲眼所见的电子部件组成,主板以及上面的各种插槽,配备的CPU、内存条、声卡,网卡,显卡及软驱、硬盘和各种数据线是如何和主板连接的,它们之间是怎样进行数据交换的,老师可以在实验课上很直观地跟学生讲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让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实践化,让学生做到眼见为实,并亲自动手把零散的各配件组装成整机。老师在课堂上用实物讲解理论的同时,还能让学生直接参与操作,不正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很好体现吗?

这样的课堂教学,很容易联系到当今的市场信息,再给学生介绍各配件的主要品牌、价位,如何根据需要合理地选购配置一台计算机。这样,即让学生轻松学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又让学生亲自动手,还让学生扩展了知识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了。这对高一新生学习专业课程来说,不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吗?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让学生自己组装的机子能够通电运行,继续完成硬盘的分区、格式化和系统软件的安装,不是让学生学到比课本理论更多、更完整的知识吗?这种实践教学法,做到理、实一体化,一定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这样的教学,我校已在高一年级初试了三年,实践证明,是切实有效的。实际上,计算机课程中的许多知识点和章节,都可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总之,把抽象的理论联系到实践生活中进行教学,应是职专计算机专业课的主要手段。

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在高一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中,许多内容很抽象,不具体,教师在教学时有很多知识点不易表达,难以传达给学生,其实,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把它变成十分具体的、实在明了的问题,就便于描述和传达了。如高一《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很重要的一个模块Word文字处理软件教学中,就可实行这种方法。教师可拿一张具有代表性版面的报纸或海报。分析、引入和阐述编辑排版该对象所用到的大量的Word中抽象概念,(如分节、页面、分栏、栏空、段落、行距、下沉、文本框、艺术字等)待学生基本掌握各知识点后,再给学生分配任务,让他们以一个主题设计精美的版面,采用分组评比的方式,互相学习讨论,让课堂充满生机。这样把本应在课堂上讲的条条框框,应用到具体的任务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教师表达和传达,使知识易于接受和理解,从而提高了效果。

同时,这种具体化实现起来,不需要特别的硬件设备,容易实现,只需教师多动脑筋,多思考钻研,挖掘素材即可。

枯燥的内容趣味化

计算机课程教学也同其他学科一样,存在着某些难理解、难记忆、枯燥乏味的零散的内容,对这些内容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听了只会索然无味,失去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好,若是在教学中,能根据内容的特点做趣味性处理,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如在五笔字型字根的教学中,若教师仅按照课本讲述字根的分布及助记词,然后让学生去记忆,那么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也非常难记,因为这些字根及其分布的规律性不强,逻辑性也不强。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字根及助记词中存在着许多有趣的内容。如,D(13)这个键位上的助记词为“大犬三羊古石厂”讲解时可向学生解说:有三只羊和一只大狗跑到古老的采石厂里去。又如,J(22)这个键位的助记词为:日早两竖与虫依。讲解时可说:今日早起看到两棵树上有虫在叫。再如K(33)这个键名为“口”,可向学生解释谐音,即“口”的语音的声母为“K”。如此等等,还可举出很多。把枯燥零散的内容趣味化,在计算机教学中,确实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由于教材本身及其它的一些原因,使得许多知识内容在教材中不连贯而显得分散,同时也缺乏系统性。对这些内容,教师如果按部就班,以教材的设置前后逐个讲授,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十分零乱。因此,教师应将这些处于不同章节中的内容归纳起来,向学生做统一系统的讲解,以便学生集中理解和记忆。在高一计算机基础的Windows XP教学中,教师就可对很多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做个系统的讲授。如在文件的“复制”与“移动”的教学中,在许多教材中都没有将各种操作方法集中起来,教师应该把各种方法加以分类归纳(比如用鼠标和菜单),系统性地向学生介绍各种方法的操作过程。然后布置上机作业让学生上机时把各种方法都实践多次,进行对比和整理。这样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这些分散在教材不同位置的具有相同知识内容的知识了。

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的关键在于教师把分布在不同章节的具有相关内容的知识点归纳集中起来,系统性地跟学生讲解,把精炼的结果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在高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内容多,结构复杂,教师讲授时很难讲清楚,学生接受起来也很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不能照本宣科,如果沿着它本身的复杂路线施教,那结果会越来越复杂,让学生听了会不着边际,教学效果当然不理想。其实,对复杂的问题,可以从简单入手,如在高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系统设置”一节中,CMOS设置是较难理解的内容。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先从软驱、日期与时间、口令设置等几个较易理解且感兴趣的项目入手,使学生感到CMOS设置比较有趣且容易操作,由此开始逐步引入硬盘的检测,芯片组的设置等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再进一步要求他们思考、探索、活学活用,使他们在系统配置上找到一个优化系统的方法。这样,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可以把学生一步步引入教学目标,又使学生在学习上不掉队,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效果激励化

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文4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其中更应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即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知识与能力的创新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方式,是高职院校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实现校企“双赢”目标的有效途径及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将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培养大量合格的有用人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产学研合作教育名称是从合作教育演化而来的。合作教育是个外来名词,即Cooperative Education的中文译名。目前,我国的“十一五”计划确定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育部曾一再深刻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的指导性方向。”我国从1985年引入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期间,成立了产学研工作领导小组,教育部主要领导作为重要成员积极参与试点工作的建设。在近二十年的探索中,我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试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经验。在2004~2007年近4年中,我国将在一百所高职学院建设一批培养社会紧缺人才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目前,首批国家级数控基地的建设现正在全国各地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作为培养学生特色专业技能的场所,其创建过程正是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这是适应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技能实训普遍实施了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如美国的合作教育,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行业参与TAFE学院办学的全过程;德国的“双元制”,学生的实习实训都是在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中培训的。有关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一直是国外职业教育探索的重要课题,在合作教育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运行模式,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三具体实践过程

1主要内容及基本思路

本课题立足于黑龙江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针对企业创新型人才需求特点,从以下几方面研究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

一是招生对象及学制。为了贯彻执行终身教育思想和高等职业教育学分制改革,产学研合作院校的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中专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职业技能学校毕业生等,同时,还应放宽考生入学年龄限制。由于产学研合作院校涉及到在校内日常学习和到企业顶岗实习的结合,所以在学制方面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尤其是现在一些高职院校处在由三年制向两年制专科过渡的时期,更应适当延长和放宽学制年限,即实行弹性学制。同时,在学分制制订中,采取一些灵活机制,如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化素质课等一系列实用课程等,配合学分制的推行。

二是专业设置。专业是我国社会职业的“职业群”、“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一种“科学编码”,是一种建立在对职业分析基础上的全新的教育“载体”。产学研合作院校的招生对象是学习了一定专业知识的学生,专业的设置涉及到与相关行业、相关领域的企业合作,涉及到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到社会的适应能力。黑龙江职业学院现有的计算机类专业主要由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构成。在专业设置上,首先,针对IT产业发展的形势,针对市场需求,培养社会急需的、专门的计算机类职业技术人才。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是在我国大力推进网络产业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次,树立人才职业化的思想。明确高职计算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IT职业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职业人才,要以职业需求带动教学,按照职业的要求设计课程体系。

在专业设置上,首先,进行广泛地社会调研,准确把握我国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了解行业企业中主要职业岗位、相关职业岗位和相应的就业前景等。其次,积极主动、灵活多样地适应相关专业及其行业、企业的用人需要,以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为中心,既考虑其岗位针对性,又要兼顾超前性,根据行业、职业的发展动态进行调整。

三是结合市场需要,确定创新方向,修订课程计划。专业的设置直接决定了课程的设置,它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产学研合作院校的课程设置遵循职业院校常规的课程设置,打破了长期以来效仿普通高等院校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设置,摆脱了追求学科体系化或理论系统化的倾向,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通过对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职业任务的深入分析,找出其职业所需的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而后在对每一个专项能力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教学分析,并最终确定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实训课程。

四是活跃课堂教学,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在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激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关键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选取何种教学方法。特别是我国职业教育中理论知识的教学,在生源素质、质量不高的情况下,一味进行枯燥地理论讲授,很难达到其实际的教学目的。因此,在使用教学方法时,首先是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兴趣点,其次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使师生在教学互动中拉近距离并掌握知识。再次是加强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并积极进行探索,将这些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融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是改革命题方式,创新考评体制,激发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进入企业接受真实的顶岗实习前期和后期,由高职院校实行有组织的、有针对性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主要由高职院校来完成学生的考核评价。同时,有些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对学生提出一些额外具体的要求,经过适当地考核加以选拔。在顶岗实习结束之后,学校根据企业的反馈和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

六是抓住实习实训环节,力求创新。产学研合作院校实践教学的设置根据其实施的场所不同进行不同的划分,一个是在校内完成的实践教学,另一个是在企业完成的实践教学,两者的实施有着本质的不同。滤清它们的不同之处是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

2研究重点与方法

本课题将研究重点放在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制定上。针对计算机专业特点,制定产学研合作培养计划,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及创新能力。

本课题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针对目前计算机专业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座谈法、比较法、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黑龙江职业学院以及国内有关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一是文献法。在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国内外的发展模式,为本研究打下前期的研究基础,并提供更为客观、详实的理论依据。

二是调查法。调研相关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调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调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调研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的成功经验。

三是比较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国外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背景与趋势,与我国校企合作教育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和不足,并给该研究方法的继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是座谈法。在课题研究阶段,组织成员与有关专家及学者进行座谈、交流。例如组织网络专业教师到哈尔滨圣大齐天公司进行技术座谈,把握企业动向,为学生提供就业参考。同时组织参与制定产学研合作培养方案的相关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座谈。

五是分析法。进行资料汇总分析,用综合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地进行汇总、分析,初步形成各个方面的报告。

3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制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为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模式提供有力依据。

二是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下的实践教学创新。在研究过程中,将实践教学从学校转向用人单位,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建立长期有效的产学研培养机制。

4研究的实际价值

本研究适应当前发展高职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实际情况,符合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规律、学科性质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符合教育科学的要求。对同类院校培养计算机专业创新技术型人才具有借鉴意义。改变了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加快了发展黑龙江职业学院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步伐,为其他专业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提供了有力依据。通过试验研究,不仅学生提高了实践技能与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增强了岗位技能,使“教”与“学”有了良性循环。

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文5

一、建立“企业ERP系统”

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已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延伸到通信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运筹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的推广应用不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系统,而是正朝着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方向发展,甚至发展成为不同企业之间跨地区、跨行业相互链接的大网络系统。

通过几年来在基层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所积累的经验,要想实现真正的财务管理现代化,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ERP系统”。通过把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企业内部综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在业务量比较大的几个部门建立独立的资源子网。比如:财务管理信息子网、物资管理信息子网、生产管理信息子网等。各子网要以财务资源子网为中心,通过网间联合与财务管理局域网相连接,其它部门可采用电信线路用单机挂接方式或者通过光缆与财务管理局域网连接。同时,制定一套“财务管理局域网管理规范”,规范各资源子网的数据结构、操作规范,安全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确保“企业ERP系统”运行畅通无阻,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资源共享。

二、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开发更具实用性的会计软件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财务部门使用的会计软件,一种是外国公司开发的经过汉化的会计软件,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设计的,适用于西方资本主义管理体系,而不适用于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国内企业开发的商品化会计软件,这种软件由于受知识产权的影响,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商品化软件维护起来比较麻烦,使用它势必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当然后一种商品化软件是由各方面专家共同开发的,软件比较规范、功能比较齐全、操作也相对简便,而且软件实施周期短、见效快,因此,对于缺乏软件开发队伍的单位采用商品化软件是比较明智的。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同行业之间组织力量开发适用于某行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行集中开发、集中管理和维护,共同使用,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而且行业之间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共上级部门可直接进行汇总处理,而不必再开发专用的汇总软件,这是我们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既经济又适用的捷径。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财务会计知识,建立一套科学的财会综合管理体系和会计电算化软件发展规划,采用在行业内部或同行业之间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建立行业计算机技术开发公关小组,开发适合行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各财会部门推广应用。达到集中开发共同使用的目的,缩短软件开发应用的周期,同时在应用管理上也可纵观全局,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一套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长远发展规划。走出仅限于统计报表管理和数据存储管理的初级探索阶段,向大规模数值计算的专用软件、面向问题和过程分析及判断推理的高层次软件综合开发阶段迈进。由单机单用户、联机终端网络向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络结构,更大程度地共享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辅助管理专家系统和智能系统,使计算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向更广泛更深层次发展。为企业领导和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情报,编制出合理的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报表及财务报表。有效地控制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浪费,加快资金流通,降低资金占用消耗和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创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以自己的软件开发队伍为中心,实现企业自己的智能化信息与专家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路子。

三、搞好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关键是应用,特别是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决定本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水平,他们中有多少人会使用计算机,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工作,甚至有多少人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机软件编程工作都对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会计电算化工作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必须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全员管理就是动员企业内部从事各项管理工作的工程师、会计师、管理师、统计师、会计员、技术员及一般管理人员等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肘,协同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人员一起研究学习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和其它管理科学的知识,应用计算机去从事各项管理工作。把计算机同现代化的管理科学融合在一起,培养出大批能从事多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一个企业内部全体上下相互协作,同心协力的全员学电脑、用电脑的局面,让更多的人去学习计算机知识,用学到的知识去为管理服务,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文6

关键词:会计管理;制度;实施

一、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立

管理制度是保证单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电算化会计工作成功的基础。实行电算化会计后,会计核算工具与程序、会计数据与信息的表现形式、会计档案的保管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制定电算化会计管理制度时,除了要遵守手工会计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外,还要考虑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点。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是:①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要根据自身单位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企业管理结构、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开发的特点,划分电算化会计岗位,明确系统内各类人员的职责与权限。②电算化会计操作管理制度。通过对系统操作的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进行,完成会计核算工作。③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该项管理制度内容是做好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的维护,以保证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进行。④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是以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会计数据与信息的,具有磁性化和不可见的特点。应根据这些特点和手工会计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本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管理制度,做到科学管理、安全保密、查找方便、严防损失。

二、电算化会计软件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财务部门使用的会计软件,一种是外国公司开发的经过汉化的会计软件,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设计的,适用于西方资本主义管理体系,而不适用于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国内企业开发的商品化会计软件,这种软件由于受知识产权的影响,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商品化软件维护起来比较麻烦,使用它势必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当然后一种商品化软件是由各方面专家共同开发的,软件比较规范、功能比较齐全、操作也相对简便,而且软件实施周期短、见效快,因此,对于缺乏软件开发队伍的单位采用商品化软件是比较明智的。另外,还可以在同行业之间组织力量开发适用于某行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行集中开发、集中管理和维护,共同使用,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而且行业之间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可供上级部门直接进行汇总处理,而不必再开发专用的汇总软件,这是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既经济又适用的捷径。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财务会计知识,建立一套科学的财会综合管理体系和会计电算化软件发展规划,采用在行业内部或同行业之间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建立行业计算机技术开发公关小组,开发适合行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各财会部门推广应用。达到集中开发共同使用的目的,缩短软件开发应用的周期,同时在应用管理上也可纵观全局。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一套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长远发展规划。走出仅限于统计报表管理和数据存储管理的初级探索阶段,向大规模数值计算的专用软件、面向问题和过程分析及判断推理的高层次软件综合开发阶段迈进。由单机单用户、联机终端网络向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络结构,更大程度地共享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辅助管理专家系统和智能系统,使计算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向更广泛、更深层次发展。为企业领导和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情报,编制出合理的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报表及财务报表。有效地控制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浪费,加快资金流通,降低资金占用消耗和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创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以自己的软件开发队伍为中心,实现企业自己的智能化信息与专家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路子。

三、走全员化管理道路是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关键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关键是应用,特别是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决定本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水平,他们中有多少人会使用计算机,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工作,甚至有多少人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机软件编程工作都对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会计电算化工作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必须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全员管理就是动员企业内部从事各项管理工作的工程师、会计师、管理师、统计师、会计员、技术员及一般管理人员等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人员一起研究学习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和其它管理科学的知识,应用计算机去从事各项管理工作。把计算机同现代化的管理科学融合在一起,培养出大批能从事多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企业内部全体上下相互协作,同心协力的全员学电脑、用电脑的局面,让更多的人去学习计算机知识,用学到的知识去为管理服务,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