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危机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危机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危机管理

教育危机管理范文1

关键词:教育;培训机构;危机管理;品牌维护

一、绪言

社会上的教育培训机构以非学历教育作为主要业务给非学历人群进行充电。他们不同于传统型学历教育,较多采用现代企业化的运营管理模式。因为其运营管理的日趋复杂使得教育培训机构无论是在声誉、人才、信息以及经营管理活动等方面都形成巨大的压力与危机,使教育培训机构的形象、品牌、人员、设施、资源等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品牌形象作为教育培训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关系到教育培训机构的经济效益。所以,如何有效地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危机管理,如何维护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关系到教育培训机构的生死存亡,有必要高度重视并探寻其有效的发展策略。

二、教育培训机构危机管理和品牌维护概述

(一)什么是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指的是“组织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危机而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的一个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或者消除可能出现的危机给组织所带来的威胁与损失。”“危机管理”作为一门专门的管理学科,他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应对可能突发的危机事件或者抗拒突发的灾难,尽量使损害降到最低点。

(二)什么是品牌维护

品牌维护指的是一个企业针对外部环境可能引发的变化而对企业品牌所带来的影响而进行的维护,主要是该企业的品牌形象,尽量避免品牌的负面影响,消除品牌的负面影响给品牌所带来的损害,维护该企业的品牌的市场地位与品牌所具有的价值的一系列活动的统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状况下,一个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能够使该企业于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和地位。因此,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也需要经营和维护。

三、教育培训机构的危机类型

(一)品牌上的危机

首先,缺乏品牌带来的危机。因为有些教育培训机构没有在教育培训特色上有出众的品牌,再加上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起步时间较短,没有来得及形成自己的教育培训品牌,这些因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缺乏品牌,而其带来的危机是缺乏知名度、缺乏大众的认同感。

其次,虚假品牌带来的危机。不少教育培训机构的经费主要是自己筹集,所以他们在践行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时,为了效益的最大化,难免出现失衡,导致社会公众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负面印象。往往缺乏战略性思考,导致对培训机构里的师资鱼龙混杂。并且对该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认识不到位,总是在宣传单上虚假罗列名师,往往忽视培训机构师资对教育质量的对应性,使得该培训机构的品牌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及地位下降。

(二)经营上的危机

首先,规模太小带来的危机。规模小的教育培训机构资本和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一旦遭受到经济危机或者市场变故,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有的甚至会导致停产或倒闭,由于规模小,资金少,一时难以抵御风险,难以恢复元气。

其次,管理粗放带来的危机。其培训机构的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比较简单,缺乏科学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培训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经营管理上往往带有个人的随意性,没有形成严格的管理环节、步骤、程序,这就导致了教育培训机构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其抗风险能力不强,一旦该培训机构遭受外部市场环境的巨大冲击时将出现严重的经营管理危机。

(三)诚信上的危机

首先,师资以次充好带来的危机。例如,在一对一的教育辅导中,有些本应该配置专职教师,却配置了普通大学生,这就造成了客户对师资的不信赖等问题的出现。其次,教材粗制滥造带来的危机。教材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材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事关民族的未来。现在教材中虚假的东西参差不齐,有些根本找不到出处,出现胡编乱造的现象。有些东西是东拼西凑,让人看了触目惊心。最后,教学偷工减料带来的危机。 例如“教学过程偷工减料与粗制滥造”、“敷衍学生”、有时出现收了钱之后不负责等现象,从而导致教育培训机构的诚信危机的出现,人们对此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四、如何加强教育培训机构的危机管理和品牌维护

(一)强化危机意识

有些教育培训机构的人员来于教育培训机构所面临或者发生的危机,通常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部分人认为危机管理就是“公关”或者危机出现了才需要管理等,这就形成了一种“惰性”心理,缺乏“防患于未然”的危机意识,所以不管是宏观上还是细节上都应该两手抓强化教育培训机构的危机意识。尤其在组织教育培训活动时,需注意细节,居安思危,对教育培训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对可能存在的危机隐患要坚持“预防为主,惩治结合”的方针,及时做出预案,进而使危机防患于未然,并以全新的思维方式构建教育培训机构的危机管理机制,消除不和谐的因素。

(二)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危机管理的理想状态是把一切具有可能发展成为危机事件的情况消灭在潜伏期,以减少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所以应该将“危机预警体系”引入到教育培训机构的运营管理上来,通过教育培训机构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实现不定时或定时地对社会环境进行监控,有效地预防并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并且结合教育培训机构的业务状况及时调整有可能会出现的危机事件,展开预测、分析、评价,并启用预警方案来应对危机,尽可能地把问题遏止在未然状态。可以尝试建立危机管理机制,由领导班子领导负责并设立协调机构处理日常事务;完善日常危机管理工作机制,对每天培训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危机评估、筛选、识别、及时报告、初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事态扩大或者妥善处理危机事件,此外还要做好危机信息反馈,防止负面舆论向谣言和事实背面转化;加强危机管理的预案与流程的健全,熟练掌握应对媒体报道的方法等。通过完善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从而提高应对危机的意识。

(三)协调情感、利益与价值的关系

一旦危机发生了,大家通常会重点关注到利益、情感、价值三者身上。首先,及时协调好利益关系。教育培训机构应该本着诚信的态度,多想想公众的利益,并且能够有主动承担责任的心态,重新挽回公众对其的信任。在利益纠纷上,教育培训机构应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权衡本机构和公众的利益,实现双赢效果。其次,及时照顾好情感。对于情感问题,教育培训机构对公众表示安慰,并通过一定渠道对其公开道歉,从而解决深层次的心理、情感的问题,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即使受害者在事故中负有一定的责任,教育培训机构也不宜过多追究,应该宽容一点,消除公众的误解。最后,及时体现好价值。对于价值问题,教育培训结构在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教育培训机构的公益性与社会责任。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能够适当对公益性做出贡献,并且能够主动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这将更有利于教育培训机构价值的实现。

(四)加大监管力度

首先,加大对整体运营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机构的整体监管,需要完善其运营方案,严格落实监管职责。制订有效的监管配套措施,建立扶优限劣的考核奖惩制度。确保教育培训机构规范经营、规范教育培训等,最终确保整体运营的有效性。其次,加大对重点项目的监管力度。对教育培训机构的重点、主要教育培训项目加强监管,防止危机的出现或者降低危机对主要、重点业务的危害。可建立预警机制,重点加强监管,充分了解权责以及风险,明确争端解决机制,有效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加大对品牌业务的监管力度。要真正形成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坚决维护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形象,遏制弄虚作假的宣传、以次充好的师资、教材东拼西凑等行为,并且在与第三方合作时,避免因合作关系处理不当而对教育培训机构品牌产生伤害。

参考文献

教育危机管理范文2

关键词:金融危 高校毕业生 就业前景

引言

2009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届时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其中一增一失是就业两大难题来源。一增指的是,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一失即800万下岗失业人员,这两大群体构成了2009年就业工作的主要部分。此外还有其他人员300多万人需要等待就业安置。据统计预测,明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0万,加上历年没有就业人员,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目前,用人单位招聘意愿明显下降,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尖锐,直接影响就业局势的稳定。

一、调整工作重心,应对严峻就业形势

从短期来看,在未来几年内,除了落实实施教育管理改革的重大方针政策,要将实际工作中的重心向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上来。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应抓紧思考如何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就业水平,提高毕业生适应社会、适应职场能力要求的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实践中,尽可能多的掌握新本领、新技能、新知识,为未来增强就业竞争力做好充分准备。在校务行政工作、日常教学工作、学生社团工作中,积极、及时地调整工作内容和关注点,将就业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导向和主要目标之一。一方面实时跟踪观察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的新变化,新动向,做好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和宣传工作;另一方面保持与学生的畅通的沟通机制与渠道,全面、及时、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态、职业理想、职业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情况。

二、对当前形势的深入分析

(一)金融危机为我市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将面临较大压力。首先,出口方面呈现出递减的趋势,鉴于港口在我市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天津港总吞吐量加速下降不仅会直接影响港口本身的繁荣程度和经济效益,而且将逐步影响来料加工制造、商贸物流及其他相关服务行业等,对这些行业的就业造成影响。其次,当前我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外资企业收缩形势严峻,将为我市利用外资的增长带来压力,外资企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必将下降。第三,我市支柱产业的制造业面临着产值增加减缓、清理库存压力加大、利润摊薄趋势明显的严峻局势,同时化工园、大火箭等先进制造业尚处于在建阶段,短期内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的能力有限。

(二)新形势下我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从支柱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预测来看,滨海新区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利用外资金额、外贸出口总额均低于以往,内外部经济形势或多或少地会影响滨海新区的建设。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有较为明显的减速,外贸出口加速的趋势也在减缓,前者主要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后者主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外部环境影响。另外,直接利用外资总额增幅偏低,也成为制约未来新区就业状况的一个潜在因素。

外贸对我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近年来我市的出口依存度一直保持在60%左右。但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外贸企业遇到发展“瓶颈”,我市外贸出口增幅明显趋缓,甚至出现出口负增长,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使企业利润率下降。据统计,绝大多数外贸企业利润同比下降,不少企业降幅达60%以上。

服装纺织品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对于本市的就业状况的影响远大于其经济占比。自2007年以来,纺织、服装类企业的出口变得“无利可图”,散失掉很大的市场份额,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下滑,商品需求下降,使得问题雪上加霜。如果外贸瓶颈得不到改善,将可能进一步影响我市其他制造业的发展和就业水平。

三、对当前教育管理工作的反思

对于当前的教育管理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第一,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专业性”与“多样性”的关系需要再权衡。毋容置疑,高校作为培养中高级知识分子的重要场所语阵地,专业性的学科设置时必须的,专业性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栋梁。然而,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可以考虑让学生在“专业”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和多样,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例如,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也要具备相关学科如工程管理等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具备工商管理等应用学科的知识等。

第二,当前就业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随着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影响的加深,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加深,提示我们拓宽就业渠道,从根本上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面。

第三,当前存在两个客观的现实:一则,由于经济周期、行业成长周期、市场波动的因素的影响,对一些学科专业的人才需求会出现短时期内的需求过旺或需求冷淡,与对应专业的人才供给水平不相适应;二则,当前高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环境适应能力并不理想。这两者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那么,就要思考,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学生对各种岗位、各种行业的适应能力,将就业风险降到最低。

四、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对策思考

当前,就业总体形势的严峻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势必对我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造成不小的冲击,另一方面,形势也远远没有坏到我们无计可施,提示我们思考新形势下教育管理改革的新空间和新方向,为我们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教育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方法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完善教学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帮助学生形成强劲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根本和基础。事实上,通过教育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改革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改进,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教学效率也在不断提高。然而,不断变化的高校外部环境告诉我们,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改进将是永无止境的,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应时应景。当前,面临严峻的就业环境,教学知识结构也要作出及时和充分的调整,体现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导向的思想。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现有的知识体系结构:一是改进现有课程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训练,提高原有课程的教学效果;二是增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观察实际现象、思考现实问题、解决现实困难的能力;三是考虑增加就业辅导相关的公共课程,直接就经济形势、就业市场、行业发展情况、职业能力培养等学生就业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灌输、常识宣传,与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解答他们在思考就业问题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和困惑。

(二)提供多样化的实习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进行知识结构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充足的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将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认识,学以致用,从而将专业知识迅速转变为实用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与所在实习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在认识实习单位的同时也会加深实习单位对学生自身能力特长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被实习单位留用的几率。

这就要求,高校作为学生的管理者,要加强同社会企事业机关单位的沟通、协调与合作。不断探索合作的新思维、新方式,将高年级在校生尽可能多地、将尽可能早地推荐到这些社会企事业单位中,提高实践能力,提高这些企事业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认可程度。同时,加强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督促其提高实践学习的效率,切实落实社会实践的效果。对于一些难以到校外实习的专业,可以考虑在校内创造条件,加大相关教学资源的投入,帮助其在校内进行“模拟实习”,从而实现各专业就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就业心理辅导和就业前职场辅导

当前,就业形势和经济环境的恶化不仅引起了高校领导、教师及工作人员的充分重视,同时也在学生中,尤其是高年级在校生中引起了相当的关注,这种关注既带来了激励和启发,同时也容易带来一些不良情绪,诸如紧张、抑郁、消极厌世等。根据以往的一些案例,学生的这些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消除,将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因此应予以重视,开展广泛、扎实、有效的就业心理辅导和就业前职场辅导工作。

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了解学生作为关注和忧虑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大人力及精力的投入,扩大心理辅导的范围,从学生总体角度,增加职业前心理辅导、挫折心理辅导等课程和讲座的数量和次数,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从个体的角度,注意观察发现急需个别心理辅导和心理救助的学生,及时进行转门的心理干预,帮助学生迅速走出心理困境。总之,心理辅导工作应覆盖全面、重点突出。

参考文献:

[1] 远宁.次贷危机历程简记.大经贸,2008年第3期.

[2] 李琦.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根源及启示.金融经济,2008年第3期.

[3]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4] 宋福进.我国高校不同层次毕业生供求的经济学分析.《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第3期.

教育危机管理范文3

关键词:多媒体;教育;管理方案;维修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政府逐渐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教学领域中加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方式。很多院校都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其中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液晶投影仪、数字视频展示台、中央控制系统、投影屏幕、监控设备、音响设备等多种现代教学设备的组成,虽然它的成分比较复杂,但是现今的科学技术将其体积控制在很小的范围之内,教师在运用设备时也十分方便。但是这些教学设备也是有一定的寿命,教师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维护,并且设置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维修。

1 多媒体教室的功能

1.1 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多媒体教室为教学提供了非常优越的学习环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内所有的机械设备来增加可得趣味性和简易性,试图以最直接的方式来让学生领会到教师所要传达的学识,而多媒体教师提供了这种可能,教师可以用画面、声音、视屏、网络等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理念,远远比用传统的教学工具来表达要来的更加清楚、直白、生动和丰富。

1.2 多媒体教室设备的功效。多媒体教室配有很多与多媒体相关的先进的设备,它们发挥着各自的功效,它们共同组成了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在多媒体教室设备中的地位就相当于人的大脑,它指挥着其他设备的运行。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计算机配置有一定的要求,计算机的配置越高,其运转的速度就越快,教师才能更好的运用;液晶投影仪相当于人的眼睛,它将教师所准备的课件放大,让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能够听到、看到,因此投影仪的质量会影响到学生所看到课件的清晰度,从而影响到上课的质量;数字视频显示台是将教师准备的实体资料向学生进行展示的工具;影碟机是将教师准备的视频资料通过此设备播放,如果是不叫珍贵的资料在网上很难找的相关的视频或者资料,但是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搜集整理,很有可具有自己的“小金库”,像是图书、纸质资料、影碟之类的资料,就可以通过数字视频显示台和影碟机放给学生看,这是一个与学生分享自己智慧很好的工具;音响设备发挥的作用是将计算机的声音放大,也更加具有空间感,使整个教室的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影像的魅力;中央控制系统在教师在上大课堂时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教师可以同时控制多间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但是因为控制的范围教师单间多媒体教室要复杂,因此在设备操作是也是力求简单直接,更加便于教师的操作,不易过于复杂,以至于分散教师的注意力,一个想到教师的上课效率,这时的教师就相当于一个“导播”,控制着所有课堂上的节奏和内容;投影屏幕是多媒体教室必不可少的设备,所有的画面、视频、资料都是在投影屏幕上展示给学生看,投影屏幕要求必须是白色的材料制成,还有就是感光的性能必须好,最容易出问题的是投影屏幕经常在使用过程中升降收缩,因此升降机的质量一定要过关,并且也要经常维护,它是多媒体教室最终呈献给学生的设备,学生也是通过投影屏幕来接受教室的备课成果等。多媒体内有很多的设备共同组成,它们“各司其职”,使多媒体教室成为教师的“小帮手”。

2 多媒体计算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分工不明确。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分工不明确,造成很多设备的不管或者多管的现象,很多时候都是在教师使用过程中才发现问题,才找技术人员进行维修,打破了正常的上课节奏,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上课质量。

多媒体的管理分为很多方面,学校应该根据技术人员的特长而进行合理分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多媒体设备。像是多媒体的基础设备桌椅等设备的维修不需要过高的技术技能,完全不需要浪费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可以将座椅的维修交给后勤人员,只要工作人员的负责和细心就完全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对于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更换和添加,完全可以交给采购部门去进行采购,他们较之技术人员更加了解设备的市场;最后就是多媒体的核心设备出现技术方面的问题,一般都是交给技术部的人员负责,技术的员工也应该负责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尽可能避免因为设备的问题影响教师课堂的质量。

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一定要分工明确,杜绝员工当出现问题是互相推卸,拖延问题解决的时间,因为认为的因素影响多媒体的使用,从而影响教师的课堂质量。

2.2 日常维护不到位。多媒体的使用现状仍然是出了问题技术人员才会出现,而不是在平时下功夫,对多媒体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教师对其的正常使用。多媒体的中心设备也就是计算机、投影仪和音响,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也是经常使用到,这些个设备也是经常出现问题,在日常的维护中应该重点。计算机的维护十分重要,他的“罢工”直接造成教师无法继续上课的结果。教师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硬盘或者U盘等一定设备的安全性能,以免计算机中毒,造成计算机的“瘫痪”,并且技术人员在进行杀毒和重装系统十分耗时长,耽误教师大量的课堂时间,因此一定要重视多媒体计算机的维护。

2.3 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多媒体教室普及的同时却没有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技能的普及,很多多媒体故障都是因为教师对其不恰当的使用造成,因此学校应该培育教师对多媒体熟练使用,普及多媒体使用的常识。避免教师使用不当而带给下一位教师的不便,每一位教师应对多媒体设备爱护,它就像传统教学的书本和黑板等都是教师的教学工具,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对其十分爱惜和维护,方便自己下一次使用,也是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室的功能提升教学质量。

3 多媒体教室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多媒体管理分工明确。多媒体设备复杂,应将其维修的部分“对号入座”,使管理维修职员清楚自身的职责所在,负责自身设备的正常使用就可以,不用像以前,管理人员什么都管,却什么都没有管理到位,导致多媒体教室状况频出,严重影响教师的正常上课秩序。将多媒体的各个设备的维修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分工明确,这样才能及时、高效的对其进行维护。

3.2 建立完善的多媒体管理体制。多媒体的管理并不是无规章无制度,而是具有其本身的管理和维修的规律可循。学校应对技术人员充分利用根据每一位技术人员的特长和时间安全制定管理和维修的流程表,使每一个员工进行轮班,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保证员工以最佳的状态履行自身的职责。制度的完善,在对其管理上也更加有章可循,有章必依,多媒体管理体制也更加的正规化,合理化。

3.2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多媒体教室的故障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教师不正常的使用,因此学校有必要对其进行培训,尤其是对没有接触多媒体设备的新入职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告知其在使用多媒体时的注意事项和正确使用程序,以及常见的小为题的简易处理方案,尽可能家底多媒体故障对其课堂的影响程度。这类培训不必要占用教师过多的实践,只要教师对其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就可以了,学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去解决复杂的多媒体技术方面的问题,只要教师对其能够正确使用就可以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计算机的管理和维修不仅仅是在出现故障的时候得以解决,更重要的是保证教师的正常使用,重视多媒体教室的日常维护。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多媒体教室进行大检查,以保证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正常使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林翠岗.学校教室电脑及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实践探讨[J].新课程(教师),2010(03).

[2]胡晓燕.高校多媒体教师计算机维护方案[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01).

[3]张华.如何做好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与维护[J].教育学,2012(06).

教育危机管理范文4

【关键词】 医院管理 管理人才 继续教育

医院管理的主体在人,人才的引进与培育是医院管理的核心,特别是管理人才。如何进行管理人才的继续教育,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已经吸引了大量学者的广泛研究。针对新时期医疗市场面临的激烈竞争,梁骥就提出了入世后医院管理人员必须强化危机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价格意识,依靠品牌、质量和价格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梁骥,2002)。更有研究人员预言在未来的几年里医院将实行企业化管理,相应的提出了职业医院管理者的概念。张建认为,职业医院管理者应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自己所负责管理的事物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医院工作的全部流程,并且具有管理者相应的综合素质(张建,2003)。

一、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思路。医院的管理人才之所以需要进行继续教育,是因为医院出现了或未来将会出现某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或是由管理人才造成的,通过继续教育能够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或是可以依靠管理人才来解决的。这就出现了教育需求的压力点与增长点,压力导致教育需求出现可能,而增长点直接促使教育需求成为现实。例如,因工资低导致的管理人员流失率偏高,虽然是一个医院面临的人员管理问题,但却不能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再教育来解决。所以,在进行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的需求分析时,必须考虑需求出现的压力点和增长点两方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关于分析的内容,包括组织层面与个人层面,其中组织层面是从医院整体角度,而个人层面是指决策层、职能层、操作层三方面的管理人才主体。方法上,本文将借鉴麦吉和塞耶提出的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三重分析法,提炼出通过对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能够解决的国内医院的现实问题。

2、需求分析实施。加入WTO以来,医疗市场环境急剧变化,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伴随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各种特殊、复杂病例逐年产生和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院服务能力表现出更高的期待;医疗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医院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作为决策层管理人才,更多的是关心医院目前的效益和长远发展;职能层管理人才,则从医院面临的任务需求出发将任务细分到各个责任部门;而操作层管理人才更专注于任务的执行,直接与基层医务人员沟通。具体的管理人才继续教育的需求分析,如表1。

二、教育原则

1、教育理念上坚持人本原理。医疗事业直接面对的是老百姓的生老病死,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医院承担着神圣且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院管理人才的继续教育,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管理人员在政策的制定中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任务的安排中把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具体服务过程中更是切实做到“依靠人、尊重人、关心人、为了人”。医疗市场的竞争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代价,相反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响应和支持才能形成良性发展。

2、内容制定上遵循ERG理论。通过对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修正,克雷顿・阿尔德弗提出了包括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三个层次的ERG理论。对于医院管理人才的继续教育中,我们首先将管理人才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决策层、职能层和操作层,然后根据每个层次管理人才的需求类型,针对性的进行继续教育,使之实现现阶段需求的同时产生更高层次需求,从而激励管理人员不断自我提升。这也是医院培养高、中、低各层次管理人才互补的梯队能级结构,降低医院管理人才流失率的重要举措。

3、过程控制上借鉴公平理论。医院管理人才的继续教育是对在职管理人员进行的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这种非正规教育如何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键在于激励力度。一方面,受教育主体会进行纵向对比,即继续教育之后与之前的收益和投入的比率比较,因而继续教育必须给予受训主体想要而之前没有的;另一方面,还会进行横向对比,即自己与他人所获得的收益和投入的比率比较,这就要求设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奖惩机制,使受教育者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感。

三、实施方法

从卡茨(Robert LKatz)的管理者技能理论来看,管理者需要的基本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随着管理者所处的管理层次的提高,所需要的概念技能越来越多,而技术技能越来越少。现以A医院的管理人才为例,从总体来看:管理层次越高,年龄结构偏高,学历结构偏低,职称级别偏高,如表2。

1、决策层。这类管理群体一般从资深的专业人员中选,有系统的医学知识结构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但是,他们缺乏系统的医院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主要是通过自我学习和凭经验管理。针对此类管理人才主要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最新医院管理理论和案例,运用现代管理知识对医院发展进行战略性思维。在可操作的条件下,还可以使用网络教育法,使决策层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快更直接地接受更新更大量的信息。

2、职能层。包括办公室主任与一般管理人员。其中主任与决策层结构相似,但面临的是较中观的任务,可确定一个共同面临的问题为主题,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讨论,畅所欲言集中每个人的思想和智慧,在交流中互相学习。而一般管理者相对年龄和学历偏低,可采用案例分析法,让他们独立的分析真实案例,然后再与其他受训者一起讨论,从而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3、操作层。科主任更关心的是实际操作层面的管理,因而可以采取工作模拟法,利用基层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实际使用的设备、面临的环境等进行模拟,使管理者感受真实工作并作出更切实际的决策。相比科主任,书记或科护士长的学历和职称明显偏低,所以对于后者,一方面可以采用学徒教育的方式,快速弥补他们实践经验的不足,另外还可以进行工作轮换,丰富书记、科护士长的工作经验,扩展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四、效果评估

1、柯氏评估模型。效果评估不仅可以监控此次继续教育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还有助于下一次活动的改进和优化。一般地,我们可以借鉴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评估模型,即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四重标准进行评估。在实际操作中,可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方式。具体的,反应层评估在于反馈管理人员对此次继续教育的印象,是否满意;学习层评估需要了解管理人员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是否获得;行为层评估关注管理人员在接受继续教育之后的工作行为,是否变化;结果层评估则考核管理人员或者医院的绩效,是否改善。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用三次评估方式,即从继续教育本身、内容、实际效果三个层次来考量,这三个层次也包含了柯氏四方面内容。

2、“三位一体”机制。医院管理人才的继续教育必须系统规划,依据特定的程序进行,包括需求分析,继续教育原则,实施方法以及后期效果评估。而在每部分实施过程中,又必须以管理人才的三个层次为核心,并区别分析,依此建立决策层、职能层、操作层管理人才“三位一体”的继续教育机制,如图1。

【参考文献】

[1] 梁骥:入世后医院管理者必须强化四种意识[J].中国医院管理,2002(10).

教育危机管理范文5

系统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都广泛存在着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系统。旅游系统是各种旅游事象的集合体,是通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使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实现旅游价值的整体功能。因此,旅游系统论把旅游视为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综合体来研究能够分析出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影响,是一种全面的、整体的考虑问题的方式。

2景区旅游系统

虽然景区的外在形态表现千差万别,但还是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李洪波提出了景区系统的概念,构建了景区系统。他认为景区系统由居民、经营者、游客、吸引物和当地政府构成。但是这个系统没有明确指出景区系统的内部运行,而且没有考虑环境对景区经营管理的影响,忽略了外部支持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田世政则认为景区系统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生态环境、旅游者、旅游经营管理者、社区居民、旅游服务等要素的有机构成。把在景区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土地、自然环境、原住居民、旅游资源称为原生要素,把经过开发之后产生的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者、景区经营管理与服务者称为再生要素。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并指出了景区与外部系统之间存在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关系。

在前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景区旅游系统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对象)、旅游介体(旅游服务机构)、旅游载体(旅游环境)4个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其中,旅游主体指的是景区旅游者,旅游介体指的是提供旅游产品的一系列组织的总和,包括旅行社和旅游交通部门,涉及到的人员是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客体即旅游对象,包括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旅游载体指的是保证旅游活动正常开展的旅游环境,包括旅游景区的内部环境、景区的运作环境和宏观的外部环境。

从景区旅游系统中也可以清晰的看出景区旅游危机的成因:不安全的旅游环境和不安全的旅游行为,其中不安全的旅游环境包括景区内部环境、景区的运作环境和宏观的外部环境;不安全的旅游行为包括旅游者的不安全行为、旅游从业者的不安全行为和当地居民的不安全行为。

3基于景区旅游系统的旅游危机防控管理系统的构建

景区旅游系统涉及的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载体,因此基于景区旅游系统角度思考的景区防控管理系统更注重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载体的考虑,危机事件的发生即是旅游环境发生了变化,也就是旅游载体发生了改变,在危机防控管理系统构建方面危机事件和旅游载体可以结合起来考虑,因此可以把景区旅游危机防控管理系统的建构归结为3个子系统的建构:旅游主体子系统、旅游危机事件子系统和旅游客体子系统。3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一个要素出现问题,都会对其他要素产生影响。根据三者存在的关系,可以把防控管理系统建构如图2所示。

3.1旅游主体子系统

旅游主体指的是旅游者,但是旅游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管理者和当地居民。旅游主体是3个系统中最活跃的,同时对旅游管理过程而言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旅游主体子系统指的是对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管理者和当地居民的危机意识的培养和行为的控制。通过宣传教育,强化旅游者的危机意识和保险意识,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旅游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的内容除了完成旅游服务之外,还应包括应对旅游危机事件的旅游安全救援知识和基本的救护知识,并对旅游事故进行警示和演练,不断的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管理人员的安全观念。当地居民对环境比较熟悉,在旅游危机救援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3.2旅游危机事件子系统

旅游危机事件对人(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以及当地居民)起着警示的作用,同时对物(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设备)产生影响,也是导致人和物造成实际损失的主要原因。根据旅游危机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危机的处理过程,将旅游危机事件分为3个阶段:危机前的预防、危机中的应对和危机后的恢复,这3个环节都涉及到人和物,需要“人”来执行,并受到“物”的制约,同时对两者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3.2.1预警系统

危机前的预警系统是预防的表现,也是旅游危机事件子系统的起始步骤,是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原则的重要体现,对景区旅游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危机带来的危害后果。减小危机影响的最佳方法就是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因此危机预警系统对旅游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景区危机预警系统是一种对景区危机进行超前管理的系统,致力于从根本上防止危机的形成和爆发。

3.2.2应急救援系统

应急救援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根据危机事件发生之前制定的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的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能够迅速的控制事态的发展,尽可能的减弱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害,将危机事件对旅游者和旅游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3.2.3善后处理系统

善后处理指的是在应急救援处理完之后,对事发现场的进一步处理,使景区的旅游形象得到尽快的恢复,恢复旅游者的旅游信心。旅游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对旅游者、旅游景区造成负面的影响,而善后处理是减少危机事件负面影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3.3旅游客体系统

教育危机管理范文6

一、化惩戒为“人性化”激励的背景

面对学生成长的现状,我们对教育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近年来,“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激励教育”成了教育的亮点和主流。与此同时,惩戒似乎成了教师敏感和困惑的问题,加上媒体、家长和社会的关注,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慎之又慎,面对个别犯错的学生,有时会出现道理说尽而收效甚微的情况。

对于违反了校规校纪的犯错学生,学校和教师无疑是要坚决给予纠正的。那么,当学生犯了错误时,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既能纠正其错误,又不致伤害其自信与自尊,还能激发学生努力上进的欲望,便成了我校探索尝试和实践应用的一个重要德育课题。基于此认识,我校实施合理温情的惩戒教育,把惩戒化作“人性化”的激励,使学生能够在惩戒教育中改正错误,把错误压力转化为正确成长的动力。

二、德育学分管理措施的实施

为有效推行德育学分管理,我校从组织、宣传、机制、评定方面做了如下努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依据上级相关文件、法律法规,经教代会同意,制订了相关制度,并依据制度进行加减分。

二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学校将《德育学分实施细则》制作成宣传版面,组织学生创办了德育学分管理手抄报、黑板报,强化学生遵规守纪的意识。

三是构建立体的监督机制。成立了教师监督团队和学生课间巡查小分队。实行一日常规监督,并依据《细则》对违规违纪学生扣分,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加分,有效达到了激励学生遵规守纪、努力向上的目的。

四是实施多层次学分激励评定。班主任每周一小结,学校每月一汇总,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加减分变化,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加分欲望。

三、实施“人性化”德育的具体做法

近年来,我校在“人性化”德育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建章立制,保证惩戒教育有法可依。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以法制副校长、政教主任为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制度、计划制订和活动开展。

二是制定实施细则。我校制订了《峡山二中学生惩戒条例》《峡山二中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草案)等,印发到每一位师生手中,班主任组织学生逐条学习领会,并让学生带回家,征求家长意见,学校于2011年9月正式出台了《峡山二中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作为对学生进行惩戒的主要制度。

三是印发《德育学分登记手册》。我们印制了《德育学分登记手册》,全校学生人手一册,《手册》设置学生基本信息、德育学分制的指导思想、评定范围、德育学分内容、考核计分细则、学生奖惩内容及标准、扣分加分的说明、登记手册空白页等栏目。由班主任收存,班级、级部、学校三个层面使用,随时记录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好的方面和违纪违规等差的方面,依据《细则》进行加减分,学期末汇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其次,开展以人为本的德育学分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德育学分活动注重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和谐发展放在核心位置,务求实效。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为了让《德育学分实施细则》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我们将其放置在校同的显要位置,让学生随时可以学习。

二是为了让学生将《德育学分实施细则》的内容熟记于心,落实于行,学校组织开展了“德育学分知识竞赛”活动和演讲活动。

三是组织学生开展了对照《德育学分制》谈认识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诫勉。

四是组织学生开展系列征文活动,促进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学校开展了“我解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征文活动。

最后,实施德育学分考评,让学生在激励中受到惩戒。学分考评是激励机制的重要杠杆,我们在实施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在分数激励下的反馈信息,不断强化学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一是构建立体的监督机制。班级成立监督小组。根据学生每天的表现情况,值日班干部及纪律委员坚持以加减分的形式登记,每天放学前由值日班长公示每位同学当天的扣分和加分情况,并到班主任处记录在《德育学分手册》上。

学校组建学生课间巡查小分队。学校政教处于每学期初,从各班级中选出5名责任心强、工作认真、客观公正的优秀学生,组成课间巡查小分队,对学生日常行为实行监督,并依据《峡山二中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扣分,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实行加分。

教师组成监督队,轮流值勤。学校每天安排一名领导和两名教师组成教师监督队,在早、午、晚和课间等时段进行巡查,实行加分和扣分管理。

二是实施多层次学分激励评定。班主任每周进行两次小结,利用班会指出有哪些学生因什么违纪现象被扣分,并提出来进行批评教育,要求大家引以为戒。

政教处每天将教师、学生的巡查结果统一汇总,每周对各班级进行量化排名,在每周例会上公布。班主任根据学校的公布结果,对班级内违纪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惩戒教育,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三是学生的成长过程使用学分来总结。学校每月一次对学生一段时间的表现进行汇总,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对每个学生的行为状况进行分析打分。班主任根据自己的了解和多方调查,查明原因,与相关学生交流,落实情况,告知家长,对比较严重的违纪行为则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以警策学生努力改正。

学期末,让学生自我分析一学期以来自己的奖分情况、扣分情况及原因、有哪些收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