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

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生物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背景 目的 准备 过程 拓展 评价

一、生物活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念的简述

(一)生物活动课程的概念

生物活动课程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或生物教研组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并综合运用学生所学或已有的生物学相关知识,开展多种活动方式的一门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指在学校或老师引导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生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最终通过学生置身参与,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创造意识、合作意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涉及的活动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二、生物活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联

生物活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一致的,都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的活动主体是学生。二者均通过综合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主动获取的新知,走出教室、校门,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确定活动内容,通过发现并解决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以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增进学生和社会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涉及的活动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综上所述可以分析得出,生物活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活动内容、活动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最终的目标上有许多的交集。因此在生物活动课程中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三、生物活动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方案及案例

在开展生物活动课程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并体现学生合作探究的主体地位,以最终实现开展此项活动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物活动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方案“六步”流程如下: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深化拓展活动评价。

第一步:活动背景

活动背景是指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要开展此项活动,即开展活动的基础和缘由。活动背景包括自然、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因素,通过活动背景的搜集、了解和掌握,对学生明确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以及对后期活动的准备、过程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活动背景的搜集和整理,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自身已有知识经验、认识水平,可通过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多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和信息,并通过小组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和学习,对所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最终通过综合分析,形成对此项活动背景的了解或认知。

案例:“调查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的活动背景

1.环境保护(简称环保)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包含至少三个层面的意思: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地球生物的保护对人类生活环境的保护。

2.环境保护的发展历史: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该书是20世纪环境生态学的标志性起点。

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联合国发起,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中国政府参加了这个会议,并共同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

1973年我国成立环境保护办公室,后来改为由国务院直属的部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8年“两会”后,环保总局升格为“环保部”。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并设立环保举报热线12369和网上12369中心,接受群众举报环境污染事件。

3.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地球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可逆的破坏,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化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增强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扩充学生们的环保知识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

第二步:活动目的

活动目的是指通过此项活动学生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活动的意义所在,是活动开展后所期待的发生的新的变化。活动目的的确定,应老师的指导下,以及在明确此项活动背景的前提基础上,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分析、研讨、总结、归纳而得出。

案例:“用样方法测定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

2.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通过调查周边植物,让学生走出教室,认识大自然;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情操,并主动关爱我们身边的自然和环境的价值观。

第三步: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主要包括教师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

教师准备主要体现在给学生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此项目标的达成一般可以通过开设讲座、指导学生上网查阅、阅读文献等,最终引导、培养、提升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并诱发学生探究的渴望。除此之外教师应事先确定此次活动的组织形式,确定好活动小组的人数,并提供相关活动方案的建议和要求。

学生准备主要是在指导老师的引导、安排和要求下,进行活动背景、知识的搜集、查阅、整理和储备,以及按要求合理、自由分组,选定组长等,最终确定活动的形式、时间、地点以及下一步具体实施的活动过程,以及准备活动开展过程中所需的用具和材料等。

案例:“用样方法测定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活动准备

1.教师讲解样方法的原理和用样方法测定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方法;

2.教师告知若遇上样方边界的压线个体,按左上原则处理(左侧或上方的压线个体),计入样方内;

3.调查前教师先进行实地考察,找出比较典型的地块。选择学生比较熟悉、容易识别而且分布比较均匀的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4.分活动小组,建议4~6人一组;

5.设计样方法调查记录表;

6.实验材料和用具:绳子、铁钉、皮尺、植物分类图鉴、记录本等。

第四步: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生物活动课程中的最关键环节,决定此次活动开展的成败。学生应根据小组集体设计的活动方案,展实地考察或调查研究,并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最终的成果。在学生开展活动中,教师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给予学生引领、指导和帮助。

在开展活动的具体过程中,学生应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如实记录活动过程,最终收集、整理活动中所获得的实证信息,并从中分析、讨论、归纳出此次活动的成果。除此之外,各活动小组的成员间,应保持密切的联系,并注意与家庭、指导老师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活动开展的安全性。

案例:“调查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的活动过程

1.通过家长、学校或小组成员与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确定调查对象。

2.实施调查,各小组同学分别到不同的社区,发放环保宣传单,并发放及回收环保调查表。

3.统计调查结果,讨论并提出建议

第五步:深化拓展

深化拓展这一步骤是为了在完成某项生物活动课程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析、应用和实践能力。深化拓展强调学生去感受学习,而不只是在课堂上听讲,让学生们主动地去体会,去解决问题,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去完成一种体验,进行自我反思,从而获得某些感悟和认知上的升华。

案例(一)“调查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的深化拓展

1.在学校开展一次宣传环保的橱窗展。

2.探究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

案例(二)“用样方法测定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深化拓展

1.如果你负责管理和养护一个人工草坪,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你会用什么方法调查杂草的密度?这些调查数据会对你的工作决策提供帮助吗?

2.设计用样方方法测定种群密度的模拟实验

材料用具:一张50cm×50cm的白纸、200粒米粒、直尺、铅笔等。

提示:(1)用铅笔在纸上绘制方格表如下图:

(2)将200粒米粒随机撒在纸上,代表某植物的分布。

第六步: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是开展与生物活动课程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在对学生开展的活动进行评价时,必须充分关注学生活动过程的态度,重视过程和方法,重视合作和交流,在评价方式印采取多样化,如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评价的最终结果应及时在全校进行反馈,以进一步调动今后相关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高峡 等.《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年.

[2] 刘恩山.《普通高中生物课程(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3] 施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必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 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6]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文件 教基[2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