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改革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教育改革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教育改革方案

高中教育改革方案范文1

1 统计学教育现状

1.1 课程分布不够密切

高校为统计学科目安排的课程时数较少,一周之内学生们只能上几节统计学课,又缺少平时的实践训练及即时复习,导致学生们学到的知识无法进行巩固,简单的统计基础没有打成,自然而然,统计学的教育缺乏了相应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统计学与概率论的知识联系密切,可谓唇亡齿寒,某些高校并没有对此专业开通概率论课程教育,这使得单一的统计学教育缺乏概率的理论性与计算性支撑,无法被学生简单理解[1]。所以,学生在学习统计学时“听不懂”现象时常发生。

1.2 缺乏多角度教学方法

现今各高校的统计学教育只专注于课堂教育,就是所谓的教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死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单一无新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教学方式缺乏实际性,不能带动起学生们的思考讨论,只能要求他们死记硬背。例如在讲授回归分析的相关内容时,如果把重点放在介绍回归系数的计算公式,而忽略了回归系数含义的解释,就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和应用。统计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自然有其实践的意义。现今的教学方式不仅约束了学生们对于统计学实践操作的思考分析,而且局限了统计学的发展方向。

1.3 统计教学与科技的发展链接不上

随着中国科技不断壮大发展,计算机技术得到普遍应用,但是统计学技术依然停滞不前,这是极为不合理的,在计算机技术中,统计软件数不胜数,运用到教学的标准计算机软件也是应该有的,但是在众多高校中,统计学原始教学配备着计算机软件教学的形式少之又少,就无法对学生们进行专业的统计教育[2]。即使某些学校能够拥有足够的创新勘察力,开展了此类教学,但是想法是好的,行动总是差了一步,即教授对于这种教学方式的强调力度不足,导致学生们不够重视,使好好地发展方案付之东流。

2 统计学教育的改革方案

2.1 改革教学模式,多重教学

改革教学模式,高校在统计学教育的过程中要一改以往教学的单一性,在教授授课的时候可以配备计算机教学,上半节课进行理论教育,下半节课带领学生开始计算机实践操作,并且时时进行机上小考,以增强他们对于此类教育的重视程度;统计学在教学中需要大量运用数据、统计表、统计图,还会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数学计算。教授可以运用这种多媒体方式,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眼前一亮,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氛围。少去了书写各种公式计算步骤的过程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减少教师劳动力的消耗。更重要的是,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能更形象的表现出图表所代表的含义,更直观,更方便被学生理解,从而达成了多重教学的目的。

2.2 开展实践教学

统计学作为实践性强的学科,如果脱离了实践,就缺乏了开展课程的意义。教授要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讲解,即案例分析,将现实生活中的统计案件带到课堂上去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分析,使其对于实践统计有了初步的了解,不至于案件发生的时候手忙脚乱,同时舍弃古板的教学手段更容易使学生们理解并产生兴趣,也会相应的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统计的生命在于应用,统计学教师不仅要钻研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多涉猎一些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知识,并且有意识地将统计学的讲授和具体专业领域的内容相结合,引起学生的共鸣,能够让学生深切体会统计学的应用价值。学生们不仅需要课内的实践,还应该走出校园进行户外实践,例如教师可以就某个统计案件开展一个统计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亲自去实践并开展活动,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加深了此类统计知识在他们脑中的印象。

2.3 完善考核方式

虽然统计学考试不能全面证实学生的听课效果,但却在大方面上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对于统计学的掌握情况,所以考试还是必不可免的,不过老旧的考试内容是不可靠的,答案单一,内容枯燥一成不变,无法达到测试目的。这时新型的考试模式需要被启动开来,可以大胆地加入调查报告、专题论文、案例分析等考试形式。学生成绩的测评应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报告或论文、上机操作和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3]。这会极大的加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改过去的无精打采,时时刻刻都对统计学充满兴趣。

3 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切勿急躁

无论考核改革还是实践教学都是急不来的事情,这需要长时间的试探操作与修正,千万不要因为达不成效果,贸然急进,统计学的教育是需要一步一步进行的,只有走稳了上一步才能安心的进行下一步计划,如果不计后果苍蝇般乱撞,只会白白浪费了多时的准备;高校的领导班子也千万不可以因为老师的不理解,学生的不支持颓然放弃,改革就应敢于去面对各方面的争议,因此坚持下去,相信不久人们就会意识到它的好处,对改革的赞美声经久不绝。

3.2 不要雷声大、雨点小

现今高校统计学教育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所以当本校的改革教育方式既定下来后绝不要只是不断地宣传,而不进行实际的行动,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这是不被提倡的。过度的宣传只会使学校的教育学习氛围越来越稀薄。只有不断的改革,不断的对学校进行实践改善,才会让学生的学习交流充满活力生机。所以既然改革方案已经被确认下来,就去实践吧,不要怕失败这只是在不断尝试不断修正的过程,又不是谁都会不经实践就可以确定好改革方向。

高中教育改革方案范文2

2009这一年,来自民间的、官方的、高校的,大大小小的涉及高考的改革方案络绎不绝,各方都在为高考改革建言献策。综合比较不同版本的方案,改革的核心似乎都指向一点: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实行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

遗憾的是,这一年,尽管高考改革的热度不断升温,来自不同方面的政策与声音不断涌现,但是依然延续过去的路数,并缺少亮点。

民间方案:

有理念,可操作性不强

民间对高考的议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不满意者,把现行的高考制度批得体无完肤,甚至强烈呼吁取消高考,取消教育部;也有不满意却认可现实者,认为按照中国现阶段国情,高考制度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各方对高考改革的建议多,却无整体方案。

2009年6月,继2007年给出一个初步的高考改革方案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公布了一个更详尽的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这个民间方案有两个宗旨,一要“以学生为本”,二要促进教育公平。

与其他民间高考改革建议不同,这套方案的设计者希望突出可操作性,但实际上,方案依然过于理想化:它希望打破现有的高考利益集团的平衡,而这个平衡却不是教育部门一家可以决定的。

比如,民间方案明确提出降低英语分数的权重,提高对母语的要求。但它的执行难度相当大。一位曾经参加过某省自主命题的老师说,有一年,教育考试部门曾经有过降低英语权重的想法,并拿出方案讨论,最后因反对声音太大,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靠英语吃饭的人太多了,谁愿意丢掉这个大饭碗呢?

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是这套方案的重心。方案提出,要实行多轨道、分层次的统一考试,将高考科目分为多种组合,包括普通文科、理科、工程技术类、生物医学类等,每科考试内容区分不同难度,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与能力,选择不同类别、层次的考试。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可分别采用不同的考试科目。

方案忽略了一个客观事实:人往高处走。无论是学生和家长都希望能进最好的学校学习,他们不会仅仅把自己定位在普通本科院校,或者说,把自己定位为工程技术类就不考理科或者生物医学方向。他们都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按照这个方案,学生的考试成本会大大增加。

方案也提出院校录取方式的多元化,设计了“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招生”模式、“统一学科知识考试+集中录取”模式、自主考试等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院校可采取不同的录取模式,放大了高校的选拔录取权。

这个主意不算新。在2008年年底,浙江省提出自己的新课改高考方案中,就有类似的制度设计:对报考一本、二本和专科院校的学生,在三门主科相同的背景下,设置不同的附加科目的选择方案。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带着一个团队,从宪法的角度去考虑大学招生制度。他认为,宪法第33条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广义上国家的任何公权力机构不得对公民给予没有正当理由的区别对待。但是现行的招生指标体系违反了宪法平等的原则。最简单的事实是,各个高校在决定各省的生源比例时,都在为照顾本地考生提出一个可以接受的站得住的理由。

“中国各地的高校招生都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囚徒困境’。”张千帆说。他认为,在普遍歧视、人人自危的现实环境下,任何放弃自我保护、实行地域平等的省市显然都是“傻瓜”。无论是地方高校,还是部属院校,除了没有太多人关心的民办大学之外,每一所高校的招生方案都是地方保护主义的翻本。时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的徐显明曾经试图改变这一状况,并在2006年提出“中国政法大学不是北京的政法大学”这样响亮的口号,建议根据各地人口的多少来配置高校在各地的生源数量,但是当年,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招生数量也只是略有减少。

在张千帆看来,招生体制改革需要中央出手。这听起来有些不“与时俱进”:就高考而言,中央逐渐放权给地方,自主命题的省份越来越多,高校自己确定每年的招生人数。中央所做的,主要是确定当年全国的招生人数并进行总量控制。

依然是民间高考方案的理想状态:让更有力的部门来打破已经形成的高考利益平衡。当高考已经集中了太多的关注,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在年终总结时,都把高考当作自己的一项政绩的时候,一旦这种平衡要被打破,被损害的利益群体,比如说,减少北京、上海这些高教资源集中的城市的招生名额,当地如何安抚利益受损的本地考生?

官方方案:保守地前行

2004年,广东、海南、山东和宁夏四省区率先开始高考新课改实验。2007年,四省区执行了新课改后的高考改革方案,2009年底,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也相继公布自己的方案,至此,全国有15个省市区公布了新课改后的高考改革方案。

纵观这些实行新课改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其宗旨与民间改革方案基本一致:改变一考定终身,实行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

2007年,广东、海南等4个省区的高考改革方案基本奠定了以后改革方案的基础。在这一年,从科目设计而言,宁夏的科目设置是“3+小综合”,山东是“3+X+1”,海南是“3+3+基础会考”;宁夏、广东和海南都把综合素质评价列入参考行列。海南则规定,基础会考的成绩有10%计入总分。

这个基础会考,在以后各省市区的方案中基本都被称为学业水平测试。在2008年江苏的方案中,学业水平测试均按等级划分,分ABCD 4个等级。4门必修科目必须达到C级以上才能参加高考,两门选修科目必须达到B级以上才能报考本科。

这套方案在江苏引起轩然大波。据媒体报道,从江苏省来说,2008年参加高考人数为50.8万人,一本招生人数4.1万名,二本6万多人。全省达到二本要求的2B资格考生共有183594人,占总考生人数的36%,也就是说,64%的考生因为在选测科目中失利,直接被拦在了二本之外。

在进入录取阶段,新方案就遇到了麻烦。录取进行到一半时,江苏省教育厅紧急修改录取方案,规定1A、1C的考生只要进入投档线就可以投档,只要总分达到了学校最低录取线,学校必须无条件录取。为了解决一部分A、C型考生,教育部紧急追加了近5000个录取名额,才解决了改革带来的问题。

随后,实行新课改的各地在制定高考改革方案时,都吸取了江苏的教训,对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进行不同的规定,一般都是分级以后,达到一定级别就可以报考相应的高校,而不是像江苏那样复杂的计算。

各地在小心翼翼地进行着高考改革的创新:2008年,福建在提出下一年的改革方案时,把省属“211高校”也纳入自主招生的试点范围。高职高专则也在学业水平测试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招生。这一年浙江的方案则把一本、二本和专科的录取标准进行区分,除了语文、数学和外语3门主课及综合素质评价都是一样的之外,一本和二本都要求考文综或理综,专科则是技术类,一本还增加了一个自选科目。

纵观2009年五省市新公布的方案,基本是前三年10省市区方案经验的累积和延续,并无创新之处――所有的科目设置都是一种类型:“3+文综或理综+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而最能体现多元化评价方式改革的综合素质评价部分,各省基本都采用了相同的做法:不记分,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黑龙江省对重点高校有放权,允许他们在高考基础上,以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的自主考试做参考,自主招生的学校可自行规定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陕西的做法是高校可以对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有自己的要求,但是在招生中必须说明。黑龙江、北京和湖南则都对高职招生进行改革。湖南效仿福建的做法,把自主招生的范围,从部属高校扩展到省属“211高校”。此外,湖南今年实行平行志愿。

有人评价,高考改革并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上述改革的所谓“三位一体”录取,仍是将原来的高考科目拆分与重组,但集中录取制并没有变,学生与高中仍以分数为最高奋斗目标。

高校方案:基本与农村考生无关

高校能在高考改革中有作为的余地不大。实际上,现在对高考改革有发言权的,主要还是76所拥有自主招生特权的一本院校。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80所,教育部又新增了云南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和苏州大学4所大学的特权。

这个“特权”涉及的群体不大,按照规定,自主招生的比例不应该超过高校每年本科招生人数的5%。这个改革如同官方和民间的改革方案一样,也是在给多元化人才选拔模式探路。

2009年年底,这个探索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各出奇招延揽人才,名校对尖子学生的争夺提前开始了。

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北京大学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北大的校长推荐制每到一个阶段,都会引来舆论的关注,公众要看看这个实名推荐到底推荐了什么人?名单结果出来后,引来一声叹息:中学校长们小心翼翼,学习成绩依然是最重要的衡量标杆,最后仍然以推优为主。

有统计说,随着自主招生高校不断增多,自主招生名额在各高校招生计划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跨入大学门槛的考生也在6年间翻了6番。

全国有近2000所高校。自主招生所占的名额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这个制度从执行之初,倾向性就很明显:这个政策基本与农村学校无缘,与农村考生无缘。

从2003年教育部决定在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开始,各个高校谨慎地选择参与自主招生的中学。最保险的,当然莫过于直接选择那些一直是生源大户的高中,而这些中学在各地基本都是城市的重点中学。当年,中国政法大学要求,选拔对象必须出自省级以上重点中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把范围缩得更小,指定了若干所中学。实际上,为了慎重起见,当年几乎所有的试点高校在生源上都是一种选择――由指定的重点高中推荐。

2006年这种推荐到达“极致”:复旦大学的举动被称为创高校自主招生的“破冰之旅”,符合条件的上海学生可以自行报名,只要通过专家组的面试,就可以成为复旦的学生,尽管他们必须参加高考,但是成绩对他们的录取没有影响。

这一年的结果是,复旦大学录取的298名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上海各重点高中,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所占比例很低。而同样进行自主招生的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的300名幸运儿中,无一人不是重点高中学生。

为了彰显公平,很多学校都纷纷表示,中学生还可以选择自我推荐或者老师推荐的途径。问题是,这个看似公平的政策对农村学生却毫无意义:这套在城市里尚显时髦的推荐制,农村地区如何学得来呢?就算老师推荐,重点高校会认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没有名气的老师的推荐信吗?自主招生也是要算经济成本的。在推荐信之外,入选的学生还要到各地去参加各种形式的考试,要准备路费、食宿费。对农村学生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一位资深教育记者感慨:这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付出的成本。

几位在教育界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表示:2009年高考方案这么多,却让人失望,大家不过是在重复过去的老话题。他们希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尽快出台,能从国家层面给高考改革更多的制度支持,早日让有才者通过各种渠道彰显才能,让高考不再成为百姓的负担。

评论

高考改革为何总走回头路

新年前夕,2010年广东高考报名工作结束。尽管还未举行,但这次高考注定要在高考史上留下一笔:2010年,广东将实行新的高考方案。实行了11年的X科考试,退出了历史舞台。

除了广东的师生,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一变化,更无从知晓这意味着什么。但只要翻翻32年来的改革历程,就会明白,广东这次调整高考科目,实质上是宣告了被教育界寄予厚望的“3+X”科目设置改革的终结,高考基本上又回到了文理科各考6门的“大文大理”时代。

当然,教育部门不会作出这样的宣告,甚至还会否认这一结论,称现在的高考还是“3+X”模式。现在各地普遍实行的“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高考模式的确还挂着“3+X”的外衣,但其实质早已背离了“3+X”科目设置改革的宗旨。

1999年2月,教育部推出“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当年先在广东试行,之后试点范围逐步扩大,2002年起在全国普遍实行。本着“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三项原则而推进的这项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X”科目。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这样解释“X”科目:“X”指由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的高等学校志愿,参加高等学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

有人评价,这个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高校和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考试科目。但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省份都选择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所谓综合,不过只是3门课程的拼盘而已。

只有广东和河南采用过改革设计者最推崇的“3+大综合+1”的方案,但河南只实行了3年便改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据媒体当时的报道说,虽然教育部门和教师都认为“大综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生偏科,但客观上加重了学生负担,9门课程都要考,各科老师都想方设法挤占学生的时间。

此后,改革先锋广东一直孤独地扛着“3+X”的大旗,但2007年,该省也最终放弃了“大综合”,改为“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随着2009年高考的结束,在一片批评声中,被认为最能突出个性的“X”科走到了终点。

现在35岁以上参加过高考的人可能都还记得当年的高考科目,文科考6门,理科考7门,除了文理科都必考的数学、语文、外语和政治外,文科还要考历史和地理,理科要考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一模式从1977年恢复高考一直沿用到1992年。如今的“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和这一模式貌似不同,但对于考生而言并无太大区别,文科综合是历史、地理和政治共用一份试卷,理科综合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共用一份试卷。

至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考科目改来改去,又回到了老路上。

其实,32年来,高考改革没少走这样的回头路。2007年,在纪念30周年的时候,众多媒体和一些研究者曾经对此做过梳理。

比如,肩负着“打破一考定终身”使命的春季高考,2000年开始在北京和安徽试点时,曾经备受关注和期待,可走过10个年头之后,春季高考已经无声无息。当年参与试点的省份,只有上海还在坚守。前不久,上海媒体报道说,2010年上海春季高考招生计划数为580名,比2009年又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再创新低。而2009年春季高考,考生实际报到率只有 22.22%。

标准分制度,也是在广东率先实行。在当时的国家教委极力推广下,全国有不少省份也逐渐采用了这一制度。但由于换算复杂,家长和考生意见较大,这些省份又陆续改回了原始分。2007年,先行者广东也走了回头路,改回原始分。目前,全国只有海南一省还在使用标准分制度。

高考英语增加听力测试也是1999年发起的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中学英语教学重视听说能力培养。广东也是最先试点,2003年在全国普及,但因为听力测试实施过程中事故频出,所以2005年起出现了部分省区取消或淡化高考英语听力的现象。

这种从终点又绕回原点的改革还有保送生制度、广西的二次高考等。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在回顾后的改革进程时曾总结道:和技术相关的改革,大部分比较容易取得成功,而制度性的改革往往历经反复,走的是比较曲折的路。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高考改革时不时要射出回头箭,难免伤及自身。

江苏被认为是高考改革最频繁的省份之一,从该省考出来的江江和刘璐都戏称自己是拿来做实验的“小白鼠”,并认为高考套路的变化影响了自己的高考成绩。

而处于高考这座独木桥两端的中学和大学对于高考改革也是怨声载道。譬如,在“3+X”改革前,有段时间高考科目设置是“3+2”模式,文科不再考地理,理科不再考生物。在指挥棒的引导下,中学自然把地理生物打入冷宫,这两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只能赋闲。“3+X”实施后,很多中学一时间难觅教师,又急慌慌去师范院校对口专业找人。而生物在高考中的缺席则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物系的招生和生命科学的持久发展,以至于1996年8月,7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呼吁务必重视生命科学,提出“必须立即恢复理科高考中生物学应有的地位”。

高考改革为何如此曲折反复?2007年,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的中青特刊曾经刊文分析说:掌握话语权的精英阶层和由民间呼声构成的大众力量都在推动高考改革的试验,但“‘呼声’常常只代表某一个利益阶层的愿望,它不太可能有完整的系统性考虑,在‘呼声’推动下的改革,比较容易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决策偶然,上马仓促,轰轰烈烈推出,撑不了几年,悄无声息结束”。

2009年,要求改革高考的呼声仍不绝于耳,各种版本的民间改革方案也纷纷出笼,据说,正在起草的《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在制定高考改革方案。看来,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又将启程,在此,有必要提醒改革的设计者和决策者,好好总结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不要反复折腾。比如,现在全社会都在讨论“高中是否应该取消文理分科”,事实上,在推行“3+大综合+1”高考模式的时候,广东和河南都取消了文理分科,但最终没能成功。个中原因,社会大众可以不探寻,但改革者必须深究。

高中教育改革方案范文3

教育之于国家,是百年大计,高考对于个人,是梦想天梯。一个多月前,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答记者问,有如巨石投入湖面,它所产生的涟漪,牵动着人们的神经,它所溅起的水花,折射出希望的彩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招生制度改革

中国是一个有着千余年考试传统的国度,每一场大考都是一场庄严的盛宴。教育部释放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信息,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新一轮考试招生改革给予热切的关注:

从小升初到中考、高考,从义务教育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刘利民副部长的答记者问,成为近期报纸上、网络上、生活中的公共话题;

从小升初就近入学、九年一贯制,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从统一高考减少科目、高考不分文理科,到外语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从分类考试,到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从校长教师交流,到扩大办学自、管办评分离……这些新举措描绘出振奋人心的改革图景,这些新词句也让网络赚足了点击率;

从改革的指导思想到改革的总体目标,从改革的任务、路径,到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这样的一揽子制度设计,使新一轮考试招生改革迥异于以往的头痛医头、小补小修,而是力求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要求,教育改革当然也不例外。无论是从改革的立足点,还是从改革的辐射面来看,这次答记者问所透露的改革内容,都体现出鲜明的方向感、较强的系统性和较高的协同性。今天的教育,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已深度融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潮之中。

高考改革作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点、社会利益和公众情绪的聚合点,从来都备受关注。其实,从世纪之交到现在,高考改革一直没有停歇,从3+X到 3+文综、3+理综,从重知识考试到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考生和家长都感受到了高考形式和内容的明显变化。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上世纪末的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然而,在10多年的改革进程中,许多改得很成功,比如网上录取;有些改得不尽如人意,比如自主招生;还有些改过来又改回去,比如春考。常常是改了这方面的问题,又出现了那方面的问题,原因很复杂,但改革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一个重要原因。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仅是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教育体系自身完善,而且要与党的各项事业制度改革相互配合、协同攻关。”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文中说。

在谈到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时,袁贵仁部长还说:“相信这一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再跟进系列配套政策,将是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将显著扭转应试教育倾向,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彰显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理念,为亿万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搭建符合基本国情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如此明确的改革指导思想和原则,让人们对考试招生改革充满期待。

(二)改革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何时开启,推进高考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也成为岁末年初民众的兴奋点和纠结点。

“当前,全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经基本具备。”这是来自教育部的说法。从目前情况看,这一判断有其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充分的实践基础。

首先,新一轮高考改革,有着成熟的制度基础。在教育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对“探索个别科目一年多考”、“实行分类考试”等就已经达成广泛共识。当时,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在网上承诺,“2020年,如果高考还是文理分科,我请你吃饭。”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更是描绘了改革大方向,“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而且,改革时间表已经明确:2014年上半年,国家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其次,新一轮高考改革,也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经过30多年马拉松式的争论和交锋,社会公众在高考要坚持而不能废止、要改革而不是革命、要深化改革而不是另起炉灶等问题上,已达成了普遍共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给全体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社会财富和多元的发展空间,同时在各个领域积聚着种种矛盾和压力。不深化改革,利益就调整不下去;不深化改革,矛盾和压力就化解不了。教育领域同样如此。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面对人民群众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期盼,高考必须深化改革。

从制度本身的运行来看,任何一项制度,无论它的初衷多么美好,无论它的效果多么显著,经过一定的历史时期后,必然会产生一些弊端,有些甚至已经违背了它的初衷,就像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的那样,“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因此,对于高考制度,必须不断进行矫正和改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改革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再者,新一轮高考改革,更有着各地的实践基础。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已经在一些重点领域进行了3年的改革试验,充分发挥了基层的首创精神,积累了可供借鉴的改革经验。

目前,已有21个省(区、市)正式公布了2014年高考加分的相关政策和信息。与往年相比,今年高考加分项目整体缩减,加分分值也相应降低: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部分科技类竞赛获奖者的保送资格被取消,加分不超过20分;全国奥赛省赛区一等奖的保送和加分资格均被取消等等。山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山东将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外语听力不再纳入统一考试内容,甚至取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的户籍限制等七项措施;江苏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近日也发声,称当地新高考方案初步意见稿已形成,只欠东风。

可以说,一个既有顶层设计、又摸着石头过河的良好局面正在到来;一个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的态势已经形成。

(三)高考改革已经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改革时机既已成熟,政策缘何引而不发?窃以为,箭在弦上引弓不发,其中蕴蓄的强大势能,会给政策制定者一个思维沉淀的空间,也给社会公众一个舆论回旋的余地。毕竟,高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教育有自己的周期性,高考等重大改革要充分考虑这一点,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提前一定时间公布,使目前在校高中生不受影响,给考生和社会以明确稳定的预期。这些,都需要审慎操作,充分考虑现有改革基础,充分考虑相关实施主体对改革的实现能力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更重要的是从制度层面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在重大教育改革实施前,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根据需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行使顺畅,为重大教育改革付诸实施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袁贵仁部长表示。

诚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所言:理论上的正确,并不等于实践上的可行。作为一项政策,只有可行,才会有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要选择条件较好的或较合适的高校进行试点改革,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开,这样才能使高考改革积极稳妥。

有一点是必须承认的,无论多好的改革方案,都不可能使所有人满意,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现在高考改革顶层设计呼之欲出,如何才能达到顶层设计所标示的图景?还有待于踏石留印般的一步步去落实。

无论如何,作为教育综合改革关键环节的高考改革,已经箭在弦上。

(来源:《人民日报》)

【链 接】

各省市高考改革进行时

“减少英语考试分值,提高听力比重”、“控制特长生招生比例”……万众瞩目的中高考改革,出人意料地在北京打响了“头炮”,并随之引发了教育界专家学者的热议。

2013年1月,教育部“1号文件”《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的首要内容。此后,包括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地都相继传来酝酿中高考改革方案的消息。2013年10月22日,北京市《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和《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有专家指出,北京此次公布改革思路,预示着酝酿多年的我国各地中高考改革终于破冰。

北京:降低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

高考五科目除了数学分值没变外,其他四个科目的分值均有调整。此次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将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其中,2016年起中考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

高考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文科综合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理科综合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

2014年高考报名将不再采集市级以上科技发明创造奖获得者和市级以上单学科竞赛优胜者这两项信息。此外,从2014年起,高中阶段获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的应届生将不再享受加分投档,少数民族考生由加10分投档调整为加5分投档,烈士子女则由加10分投档调整为加20分投档。

山东:听力考试取消

2011年起不再分文理科的高中生2014年毕业,山东夏季高考也将随之进行变革,考试采用“3+综合”模式,“3”指语文、数学(分数学1和数学2)和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综合分为综合1(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和综合2(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考生可根据特长兴趣自主选考。高考时间由两天半缩短为两天。外语听力不再纳入统一考试内容。

山东春季高考将首次增加现场专业技能测试,今后,初中毕业生可以兼报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探索在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实现学分互认、学籍互转。

浙江:高考改革也在探索中

高中教育改革方案范文4

2012年10月10日下午,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高一学生陈奇超,走进了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西餐实训室。

当其他高中生在教室里学数理化时,他却在这里和一堆瓶瓶罐罐为伍,有滋有味地学调酒。陈奇超此刻学的是正经八百的高中课程——一门包含调酒技艺的“西餐厨艺”课,刚刚被写进萧山六中的选修课表。

今年9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实施新课改,其中一大变化,就是学生必须在选修课上拿到足够学分。

六大措施深化课改

刚过去的这个暑假,省教育厅负责深化课改的处室,全省高中校长、教研室主任、主课教研员、骨干教师,过得都不轻松。

他们在不同会议室,反反复复开研讨会——关于这个学期在全省推行的深化高中课改方案: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每个学生可以有不同课程表;学有余力者高二就可毕业参加高考;学生实行走班走校上课……

这样的改革探索,全国有很多实践,但都在单个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在一个省份全面推行,浙江在全国领先。

早在2006年,浙江省已经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2011年4月,全省30所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深化改革方案的试点。经过1年的试点及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讨论,今年6月,省教育厅正式《浙江省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据悉,这次推出的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是一个系统性改造和完善高中课程的方案。主要有六方面的内容:

第一,调整优化课程结构,适当减少必修,切实加强选修。必修学分从116分减至96分,选修学分从28分增至48分。

第二,凸显个性,加强选修课程的建设与实施。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四类,学校可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建设满足本校学生发展需要的选修课程。

第三,发展特长,全面实施选课制和弹性学制。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鼓励学生制定个人修习计划。实施弹性学制,学生应在3年内完成学业,同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

第四,培育特色,进一步扩大学校课程自。规定在确保每学期开设思想政治、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必修课程,每周在校课堂教学时间不得超过26小时的前提下,学校可自主制定学校课程开设计划。

第五,改革评价,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高中会考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11门必修课程,每年开考一次,分别在1月、6月施考。学生参加同一科目考试次数最多2次,以最好成绩录入。

第六,强化保障,逐步实行普通高中学分制收费。将学费分为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实行学分制收费。在2012—2013学年选择若干普通高中进行试点。2014年秋季,争取在全省全面执行普通高中学分制收费制度。

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

整个课改方案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选择性,选择是这次课改深化方案的主旋律。即通过有效减少必修,全面加强选修,把更多的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选择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选择权交给学校。

“今后全省将不再有统一课表。”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说,在确保每学期必修课程、每周在校课堂教学时间不超过26小时的前提下,学校可自主制订课程开设计划,并鼓励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在达到规定的毕业要求后,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我们希望通过深化课程改革,让孩子能多学些自己想学、自己有能力学、自己学得好且对实现自己志向有用的东西,让每一名孩子都能多品尝一些学习和成功的快乐,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向着全面而有个性的方向发展,推动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多样化人才。”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在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道。

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鲁林岳认为,一直以来,固定的课程让学生鲜有机会去了解自己的兴趣,这也导致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少学生盲目选择专业。浙江的改革,为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记者了解到,开学前,浙江大部分高中都已经制订了自己的开课计划。宁波效实中学校长周千红表示,由于学校之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校本课程,目前已经为新学期高一学生准备了70多门选修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课程,学校在开学初的两周对学生进行辅导,并在9月中旬进行选课。

脱钩高考,课改会否动力不足?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课改明确宣布暂不与高考招生挂钩,这引来了一些家长的质疑,也有一些教师担心改革会因此动力不足。有关专家亦表示,从全国其他地区的经验看,如果缺少与高考制度的衔接,改革恐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对此,韩平认为,高中课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立刻与高考挂钩,选修课程很有可能会变成“必修”,从而加重学生负担。“‘暂不挂钩’是防止选修课被‘异化’。”

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2011年4月,浙江省教育厅在全省30所高中进行了选修课程试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选修课沦为必修课的现象并不鲜见。浙大城市学院一名大一学生告诉记者,自己上高中时,选修课就成了必修课,不喜欢的课程也要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

刘希平认为,不能为增加改革的动力,就硬性规定选修课程在高考中占有一定比例。事实上,随着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步伐加快,高中课改完全可以与之实现“柔性衔接”。

近年来,浙江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一直在推进,并于今年探索实施了“三位一体”高校招生录取试点,即高校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面试成绩三项综合来录取考生。

据介绍,浙江省参与“三位一体”试点的高校已有17所,基本囊括了比较好的省属高校,计划招收学生1600余名,报名学生超过1万人。“尽管与全省31万考生数量相比,录取人数还很有限,但影响还是很大的。”刘希平说,目前高校面试已经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专业兴趣、潜质和素养的考察上,这体现了一种明确的导向性,与高中选修课建设形成了对接。

2012年10月10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正式与萧山第六高级中学签订协议,为普高生开设多门选修课。据悉,萧山六中学生在浙江旅职院选修的课程学分,在该校的自主招生中将享有加分政策,并有望带入大学。这种高中和大学之间的“学分互认”,也将成为课改的新方向。

“开设哪些课程主要考虑了3个因素,一是紧贴生活技能,争取让学生学有所用;二是对接高中的学习知识,希望让学生的高中必修课和选修课能够相辅相成,比如,导游课程涉及到高中地理、生物知识,中西餐烹饪则有专门的烹饪化学环节,与高一、高二的化学学习密切相关;三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职业倾向。”

浙江旅职院副院长王忠林透露,目前,高中与大学的学分互认政策已在制订中,旅职院还会根据自身情况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接下去,浙江旅职院还将与杭二中等合作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

警惕新的城乡教育差距

开设选修课程,不仅需要学校有相应的师资,学校所在地的教育资源也至关重要。由此,有人担心,这对农村学校来说是一个挑战,改革可能会造成新的城乡教育差距。

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方红峰表示,全省普通高中总体上都具备了开设选修课程的条件,但城乡差距确实存在,一些教学条件相对薄弱的村镇学校,确实面临能否开出足够选修课的问题。

为此,开学前,由浙江省教育厅组织建设的113门选修课网络课程也通过专家审议正式上线。“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网站中提供的选修课,有电子教材,有教学课件,还有教学视频。

通过这个网站,浙江省普通高中的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选修课程进行学习了。与此同时,学校则可以利用网络课程直接组织教学,或利用网络课程提供的丰富资源开发新的校本选修课程。

另外,教育厅还将重点加强对农村普通高中及城镇薄弱学校校长课程领导能力、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训,组织城市优质高中与这些学校共同开发选修课。

韩平表示,农村高中尽管课程资源不如城市学校丰富,但找准自己的定位,也可以开发出有特色的课程。

高中教育改革方案范文5

就全国大多数普通高中而言,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攻坚阶段,诸多探索开始深化,需要引领;诸多问题已经呈现,需要回应;诸多矛盾已经显露,需要解决。就重庆而言,2010年是普通高中新课改的起步之年:为什么改,怎么改,怎样具体实施已摆在我们面前。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高中课改先进经验,2010年5月7日,县政府组织了酉阳四所高完中课改考察团一行16人,在县政府督导室和县教委以及教研室领导下,赴高中课改已取得初步成效的山东和广东考察新课改实施情况。这次考察历时10天,重点考察了山东青岛一中、深圳实验中学、深圳新安中学和广东省实验中学。我们以听取专家讲座、召开座谈会、老师介绍、课堂观察等形式,认真学习兄弟学校新课改实施中的成功经验和对课改中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进行交流。这次考察既有点的深度,又有线的长度和面的广度,确实收获颇丰。在此,我将自己考察所见所感向学校领导及全体老师汇报,以共勉。

山东省青岛市一中是山东实验中学刘校长3月28日作报告时重点推介的在山东享有很高知名度的的示范性高中,按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标准建设,教学区、生活区错落有致,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运动场建设有典型性,学校离市区不远,环境优美,交通方便。

青岛一中的主要经验有:

山东省是2004年最早进入高中新课改的4个省市之一,当时换汤不换药,没有真正课改,从08年起课改动真格。

规范办学行为:首先规范作息时间,不允许补课,杜绝加班加点,否则降低学校档次。

课程设置:开足开齐课程,领域全学,分模块考试,高三只准模拟考一次,这有利于城市学校的升学,不利农村学校升学。从高一起制定高中三年课程设置计划,高一、高二主要是必修模块,成立综合实践教研组,专门用一周进行研究性学习,同时开发校本课程。

高考模式:3+X+1,3即语数外各150分,X即文(理)科综合各240分,1即(文科必修+理科必修+技术)60分,总分750分,很符合素质教育,有利于课改,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现在是学生学什么,高考考什么,更主要是高考方案的改革。

严格学籍学分管理:每年每期均按时上报,一旦上报,不可改动,学分认定非常重要,采用百分制,学生综合表现用ABCD等形式表示。

选修和必修:高一、高二基本是必修,每周共35节课,高二下期开始选修,加大选修课时。

行政班和教学班:先保证行政班,单元走班时设教学班主任,采用青年党团员导师制,减轻行政班主任负担,重点培养人。

教师考核:前三期考核行政班,后三期考核教学班。

教学方法:课时受限制,只有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推行学案导学制,脱离教辅,减少班级间的差别,但也强调注重课程讲解的程度、内容、方法,过去老传统好的不能丢,不能打着新课改名义给自己和学生放松。

深圳清华实验中学的经验另有特色:

该中学的周杰校长和解巨钊副校长是清华大学附中的副校长前来任该校校长,故他们的管理是继承了清华办学理念并逐步适应深圳的教育要求。

①关于课改:早已进入课改,不仅要注重形式,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理念,更注重内涵,踏踏实实课改,挖掘以往工作中符合课改的部分并放大。

②关于课程:国家课程、素质课程、选修课程分步实施。

③以不变应万变,多年成功经验应继承并发扬;

④课改三层面:教师理念、课堂整合、教学行为,教学要满足学生需求、家长需求、国家需求,以学生为本,不为上,只为实,只为真,以往高中是精英教育,现在是大众教育,教育只要适应学生需要,就是新课改;

⑤评价:成绩和学生满意度调查,看是否增加学生负担;

⑥幸福感:学生自发组织社团,学生根据需要是否请老师指导,多给学生老师的空间,以提升幸福感,职业感和成就感。

我们参观了校园,学生陶艺、书法、绘画、形体训练、体育课外活动,了解到已有约6名学生提前被清华大学录取等,漫步在清华实验中学校园,巨大的职业反差涌上心间。酉阳籍刘全明专家给予了精彩点评和总结。

在高考竞争激烈的广东省,深圳新民中学和广东省实验中学的办学是非常成功的,他们十分重视新一轮课程改革,并把它作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强化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有效途径来予以实施的。

深圳新安中学高校长、朗老师和周主任重点介绍了他们的经验。

高校长是广东省新课改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广东只做不说,主动要求课改,愿意做事和总结,做了再说,一直做下去,理解不理解先做,因为是国家意志,新课改按国际行进,照顾行进,不照顾落后,课改是好东西,早改比晚改好。

①地位:课改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地位上升了,教师下降了,家长参与课堂管理,民主、公平意识更强烈了。

②教材:山东教材跳跃性大,人教版呈现方式较好,但各有优缺点,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

③课程管理:学生所学领域深入到课堂中去,学生老师从接受到不接受再到接受有一个过程。

④素质教育: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上,要教给学生一些终身受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素质。

⑤教师层面:不适应新课改的有老教师和科研水平不高的老师及女老师,主要抓课改理念,课堂教学,抓教师队伍建设。

⑥模块教学:一个模块几乎是一本书,综合性大,跨度大,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开放性,并且逻辑递进关系、横向并列关系间联系不紧密。

⑦呈现的困惑:课改是先进的,且具有不可操作性,有超前性,国际综合性。45岁以上的老师用传统办法实施新课改,且知识面较窄。大班额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矛盾较突出。教学质量监控缺乏,缺乏很好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广东省实验中学是广东省新课改的排头兵,其新课改的实施和高考所取得的成绩是其他学校难以望其项背。广东教育杂志社社长和广东省教科院的领导和陈校长热情接待了我们一行,并作了《锐意创新实验、铸就示范品牌》――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让我们受益匪浅。

①秉承优良传统,提炼校园文化内涵。

②抓校本教研,提升教师品味,打造专业团队。

③实施青蓝工程: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教学骨干,五年初成绩。

④改革评价方式,强化素质教育,其中对学生评价是:60%考试,30%平时,10%作业。

高考改革方案包括考纲,虽然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真正意义的指挥棒是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各学科的高考改革方案的指挥棒是各领域和学科的课程标准,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才是指导我们工作的真正指挥棒,它上可指挥高考,下可指挥教学改革,把二者从本质上联系起来,在路径上把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变成一个因果关系,可认为有什么样的课程方案就有什么样的考试方案和考试标准,有什么样的教学就有什么样的考试,因而当务之急就是很好地研读课改方案和课改标准,吃透它并很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提高在课标精神下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就不必担心在以后的高考中吃亏。

①转变教育观念:新课程不仅体现在物化形态上――新的课程计划,新的标准,新的教材,更为本质、最有价值的是体现在新的课程文化理念,新的课程机制和追求上。

②提高课堂效率:新课改的内容多,时间紧,一定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灵活处理各种教学方法和授课内容的关系,尽快适应以模块为特征的教材体系,提高对教材的整合与二次开发能力,同时反对借新课改名义搞“放松”工程,不深钻教材,不认真备课,不亲自批阅作业等。

③搞好模块教学: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新课改中的作用,认真研读本组的课程标准,统筹本科目在不同学段的内容及复习时间安排,开展好教研教改活动。

高中教育改革方案范文6

【关 键 词】县师培中心;创生;推广;地方教育理论

世纪之交,随着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完成,县教师进修校收益逐渐衰退。为了更好的生存,各县纷纷将教研室、教仪站、电大工作站等并入县教师进修校,组建成具有综合功能的教师培训中心。时至今日,这些教师培训中心中的少数并入了当地高职院校,多数则办起了初中、高中并向普通学校转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尽管师培中心具有了多功能的结构,但由于其管理者的办学思想仍停留在教师培训和学历教育上,对其引领县域教育改革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其创生并推广县域教育理论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一、新形势下师培中心推创地方教育理论的紧迫性

1. 新形势下,县域教育改革急需地方教育理论指导。本文的地方教育理论是指应用一般教育原理,借助解决地方教育实践重大问题形成的,既有科学根据又有当地教育实践经验支撑的县域教育改革系统知识和思想。晏阳初的定县教育实验理论、汨罗的素质教育理论就是其代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目标、任务、功能等相应地发生了质的变化。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这些变化,对直接负责中小学师资培训,并参与指导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师培中心来说,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表明,通识性理论已经非常系统,而且也易于为教师所掌握。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怎样结合本地实际,应用通识性理论和学科教学论有效地推进本地新课改。因为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理念、先进经验等,在走向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西部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中存在着“水土不服”现象:一是因为发达国家硬件设施、师资水平比我们先进很多;二是因为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的巨大差异;三是人事与分配制度等社会环境反差巨大。这些因素导致了情境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经验在移植和推广过程中必须结合本地实际,经过实验与总结提升,才能转变为具有针对性的地方教育理论,而后才能真正指导地方教育实践。因此,地方教育理论必须立足地方情境,由师培中心的教研人员,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可能的条件进行创生和推广。

2. 新形势下,教育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教育理论建设急需创生出既能联系普遍教育理论,又与当地教育经验有着血肉关系的中层教育理论。现有教育理论研究中,一方面,学科教育理论建设者乐于以学科范畴和体系演绎理论,在走向实践中却遭遇了实践群体的抵制;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蕴含了大量鲜活教育经验的总结、个案、教育故事等,又因沉醉于琐碎的细节赘述之中,缺乏理论概括力,因此很难在较大的范围内推广。这两方面的困境,造成了外来教育理论与当地教师经验之间联系的障碍。为此,急需建构起能有效实现二者沟通的中介,即地方性教育理论。已有研究者指出“建构中层理论可能会成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第三条道路。”[1]因为地方教育理论是以普遍教育理论为基础,再结合县域教育改革经验支撑形成的,专门针对地方教育改革实践的教育理论。这样的教育理论,不仅坚持了普遍教育理论的基本精神,而且因其切合地方教育实际,容易得到当地师生的认同,具有将普遍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群体缄默教育理论的中介作用。此外,地方教育理论还可以通过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影响,以区域教育改革方案、教育局文件和市县政府教育法规等形式借助行政力量推广,从而直接增强其实践生命力。

3. 新形势下,师培中心走出困境的急需。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教师进修校完成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任务后,其发展就跌入了低谷。因师培中心理论水平低于普通院校等原因,在新一轮竞争中必然被淘汰出局。面对这样的艰难处境,诸多师培中心办起了普通中学,以解燃眉之急。就其短期效益看的确具有可行性,但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普通中学间竞争的加剧,师培中心势必又会面临因生源下滑的生存困境。从师培中心的独特功能和竞争优势看,还是应充分发挥进修学校、教仪站、教研室多家组合的优势,立足本县实际展开地方教育理论研究。这样不仅可以展示出其在实践中创新理论的功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而且还能够受到县教育局等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而增加财政投入。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在中小学教师中的威信,有助于拓展培训新项目,从根本上改善生存处境。县师培中心的成立,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在结构上更加完整和统一,成了集师资培训、校长培训、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育条件装备及教育信息网络管理于一身的机构。这样的机构便于直接协助县教育局做好辖区内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的组织、教师职务评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选、新教师的考核定级、省市重点课题结题和选送、全县教育信息网的管理、中小学教育条件的配置及使用情况的检查等工作,收到了“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功效,具备了推广教育理论并借此适度改变其困境的条件。

二、师培中心在创生地方教育理论中焕发生命力

1. 在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中创生地方教育理论。首先,明确地方教育理论的研究对象。地方教育理论是应实际需要之运而生,其学术取向理所当然地校定在地方教育研究的方位上,更多的“本土意识”致使其贴近本地的芸芸众生。[2]地方教育中较大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教学成果与教研活动等的“过去时”、“现在进行时”、乃至“将来时”,都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从不同方面得到研究。其次,组建起与研究目标相匹配的研究队伍。师培中心需要根据本县教育改革需要,对应各科室职能进行明确的研究领域划分。然后,以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网络为蓝本,结合师培中心“四位一体”结构特征,[3]整合下面的中小学教科室和学科教研组,组成具有立体布局的研究课题网,组建起层次清晰,研究领域与各科室主管线条相匹配的课题攻坚队伍。第三,分层开展立足本县实际的地方教育理论研究。一是狠抓重大课题研究,形成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理论。要根据本县素质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推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系列重大课题攻关研究。这类课题一般由教育局负责人牵头,师培中心负责业务上的研究,以此形成具有引领全县教育改革的可操作性理论体系,以彰显创生地方教育理论的魅力。对涉及学科教改中的专业教学问题,要由师培中心学科教研员牵头组织专题研究,并深入到各校教研组形成系列教学科研成果。二是帮助学校领导解决改革中的现实问题。目前,校本培训在教师培训中作用很大,师培中心必须深入中小学积极引领,指导中小学加强校本研究,形成解决学校层面问题的地方性教育理论。三是,针对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具体问题,为教师提供地方性教育理论。师培中心要充分发挥创生地方教育理论的作用,设身处地从中小教师角度思考教改中的问题,积极为中小学教师排忧解难。在解决教师的具体问题中,创生适合地方教师教学与管理的理论,切实为中小学教师服好务。

2. 在引进外来教育理论中创生地方教育理论。广西隆林县师资培训中心,为利用外来教育理论转化为地方教育理论提供了成功的案例。[4]其具体做法:一是抓好“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合作项目工作。“爱生学校”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个实验项目。2006年,该县被指定作为省级项目县进入该项实验,实验周期为5年(即2006~2010年)。该县将爱生学校的基本精神与当地尊师重教的古朴民风结合起来,组织师培中心教师下到项目学校指导工作,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到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材料收集等,全方位地体现出具有民族风情的爱生精神。还结合本县大面积推进的实践,创造出插旗标示的做法激励县域内的学校积极参与。每实验成功一所爱生学校,就在师培中心的规划图上插上一面红旗。最后,将爱生学校的红旗插遍了隆林县2/3的学校。二是借助“教师支持服务体系”项目,建立以导师制为依托的教师支持服务体系。隆林县师培中心遵照自治区项目办的指示,立足本县民族自治县的实际条件,出台了县级工作方案和相关制度,组建了县级导师团队,积极开展项目工作。在开展项目实验中,结合本县情况积累了大面积开展项目研究的经验,形成了系列推广项目的实施程序,学到了如何将外来先进经验应用于指导本县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三是以本土项目深化和推广地方教育理论。2007年,该师培中心参与了广西地方创新项目,即“有效教学”课题实验。通过该项目的开展,师培中心加强了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以科学的新思路给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从而深化了本县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大面积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展,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师培中心在推广地方教育理论中展示生命力

1. 借助行政助推力,大力推广地方教育理论。师培中心不仅是教师培训的主阵地,更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指挥部,县教育局的参谋部。因此,具有将地方教育理论借助教师培训和行政力量推广的先天优势。首先,巩固教育决策参谋地位,积极发挥服务职能。教师培训中心应结合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困难,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为提高地方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其次,是强化教师培训功能。师培中心应以培训部为主阵地,组建县、乡、校三级教师培训网络,由师培中心主任、各乡校长及进修学员,组成一个有效的教师培训系统运作机制,确保组织管理程序规范化,责任具体化。[5]可以乡、校为单位,分学科建立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实行跟踪管理,分档提高。第三,在发挥教改指挥和导向功能中应用好地方教育理论。师培中心在指导教学改革中,既要有全县推进教育改革的宏观整体筹划,又要有微观细节的具体指导。在制定教学策略、备课、讲课、辅导、作业批改、检测等各个环节中,全面渗透最新的适合本县的新理论、新经验,并力求指挥到位,责任到人。

2. 全方位推广地方教育理论。首先,是加强推广地方教育理论的针对性。在进行岗位培训时,根据教师学历和任职要求的不同特点,提取地方教育理论中切合学员岗位实际的专题讲座,针对其岗位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提供相关地方教育理论予以解决,引导学员观看代表了地方教学水平的优秀教师录相,借此观摩课开展研讨,提升学员的认识。其次,指导学员撰写经验论文,借此使受训教师在教育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将地方教育理论内化为其信奉的缄默性理论。第三,立足现实教学改革,在现场培训中推广地方教育理论。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既是县师培中心不同于普通师范院校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广和落实地方教育理论的有效方法。为此,师培中心的教研部门要把本中心创生的地方教育理论,及时地用来指导现场教学的培训工作。最后,要将师培中心培训抓手,全面覆盖到每所学校的教师中。培训中心领导和教师要经常到辖区内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各种专题讲座,开展听课和评课指导,使培训工作更能切合教育教学实际。以这种送教上门的诚心,在帮助一线教师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动并促使其自觉地应用地方教育理论。

总之,师培中心应充分利用其“四位一体”的结构优势,将普遍教育理论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积极参与外来教育理论地方化研究,不断深化创建县域教育理论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还应借助给地方教育行政提供决策咨询之机,通过提供本地教育改革方案,参与教学评估等多种途径,来全方位地推广地方教育理论,借此增加收费性参培项目,最终达到既成就了地方教育理论的创生,又实现了不断增收的目标。

注释:

[1]柳海民,王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第三条道路——建构中层理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

[2]胡途古夫.论地方教育理论期刊的困境与对策[J].云梦学刊,2007,(2).

[3]方名耀.“四位一体”县级教师教育机构体制改革的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