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业专题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业专题研究范文1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工业园区 用工问题。
2008 年 5 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实施了“双转移”战略,引导珠江三角洲的传统产业向粤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转移,粤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 以下简称“东西北地区”或“欠发达地区”) 各市县通过与珠三角各市、区、专业镇对口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来承接产业转移。当前,产业转移工业园是珠三角和东西北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是东西北新一轮工业建设的主战场。近年,园区用工问题突出,部分园区用工形势严峻。笔者去年 10 月以来对全省产业转移园的企业用工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共调查省级园区 12 个,其他工业园区或开发区( 亦挂产业转移工业园牌子) 4 个,其中市办园和县( 区) 办园各8 个,东、西、北、珠三角各 4 个。每园随机抽取企业职工 20 ~ 25 人,最终有效样本为 332 人,平均年龄 33. 6 岁; 每园走访企业 2 ~ 4 家,共 47 家。现梳理出园区用工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对策。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观察、破解全国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用工问题,都具有一定意义。
一、主要表现和主要影响。
1. 进园企业招工难,开工不足。
在 47 家企业( 均系已完成一期建设并投产的项目) 中,有 28 家投产后存在比较明显的用工问题,主要是符合企业需求的员工比较难招或非常难招。有的企业天天往当地的人力资源市场跑,每次往往只能招到三五个人,有时连续两三次一个人也招不到。有的企业出于无奈,只好返回珠三角原地招人。有的企业不仅生产缺工,管理、技术、采购、质检、销售、包装、仓储、搬运等各个环节都缺工,甚至连人事部门亦缺工。
部分园区招工难的现象正在从季节性向全年性演变,从个别行业、个别企业向多数行业、多数企业蔓延。招工难导致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 有的企业有订单却不敢多接; 有的企业想增资扩产,尽快完成第二、三期的投资计划,却因用工制约而作罢; 有的企业因用工因素放慢了建设进度或压缩了投资规模。
2. 园区人力资源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偏低。
部分园区专业化、年青化、技能型、创业型的劳动力十分紧缺,只能大量招用低学历、大龄化、杂工型、流动型的农村劳动力。据有关统计,目前各产业转移园劳动力本地化比重超过 70%,部分园区主要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这些农村转移劳动力多为小学或初中学历,年龄普遍在 30 岁以上。有的企业鉴于招工难甚至将招工对象的年龄放宽到 40 多岁,学历放宽到能基本识字。这些劳动力上岗前都只是经过了简单的技能培训,很多人进厂前为家庭主妇或村里闲杂人员,工作纪律、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处理生产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均较差。特别是有些员工沾染一些恶习,不服从企业管理,依仗自己是本地人、势力大,与企业对抗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现有职工群体文化素质、技能基础普遍很差,即使通过后续教育和技能提升培训,也很难有较大提高,因而各园区要想尽快改变人力资源层次偏低的问题非常困难。
3. 职工流失率和误工率居高不下。
如前所述,部分进园企业都是大量招用当地的农村转移劳动力( 农民工) ,但由于这些人既要务工,又要务农; 白天到厂做工,晚上回村照顾家庭,往往农闲时来上班,农忙时就辞工; 家庭无事时来上班,有点事就请假,给企业生产、管理带来很大不便。有些职工进厂才一两个月,刚结束岗前培训就辞工,弄得企业又要重新招人、重新组织培训。有些员工接受企业资助的订单培训,但培训刚完、进厂数天就要辞工。很多职工选厂只看工资高低,哪个厂工资高就往哪个厂跳,毫不顾及企业培训投入和生产需要。有些企业几乎留不住年青工人和管理人才。员工频繁误工、缺工严重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而居高不下的流失率则抬高了企业招工和培训成本,制约着生产率的提高。有些企业本来很重视职工培训,但鉴于职工频繁跳槽,转而尽量减少培训活动或压缩培训时间。
4. 企业提升用工竞争力难度大。
用工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劳动环境、薪酬福利、发展机会、生活质量等指标对劳动者吸引力的综合评价水平。目前,受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国内企业用工的区域竞争、行业竞争、个体竞争日趋激烈。但部分园区、部分进园企业的用工竞争力薄弱,未来五年提升用工竞争力的难度也很大。在 47 家进园企业中,有 25 家企业表示提升用工竞争力的空间不大。
①这种状态可能使园区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更趋严重。
5. 用工问题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一是影响项目建设,削弱了企业转移发展的适应性。项目受用工制约,产能和效益上不去。而项目不能提升产能和效益,既不敢涨薪,又不敢满员聘用,陷于“经营难 - 招工难 -经营更难 - 招工更难”的恶习循环。有的项目是通过贷款建成的,因效益不好,直接影响到还贷能力,进而影响到金融机构对园区项目融资环境的信心。二是影响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积极性。珠三角部分地区和企业看到产业转移园的用工问题,加重了对产业转移的顾虑,从而降低了推进产业转移的力度。三是影响到东西北的投资形象。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等一系列难题使这些地区的后发制约更显突出,增加了实现追赶和跨越发展的难度。
二、原因分析。
1.“重商轻工”是根本原因。
过去,欠发达地区搞招商引资很难,那种“千工易得、一商难求”的印记至今都挥之不去,以致形成了“重商轻工”的思想。受这一思想的支配,部分地区和园区往往只重视客商的需求,轻视职工的需求。客商有需求,忙前又忙后; 职工有困难,没有谁去管。有些园区服务配套不足,职工生活条件简陋,生活单调枯燥,上班面对机器,下班无处可去。调查发现,在日常生活学习的 24 项基本需求中,②各园区的设施( 设备)存备率和职工认可率都很低。
③设施存备率不足 20% 的有 8项,不足40%的有19 项; 有21 项服务项目的职工认可率不到20% 。园区服务配套跟不上虽然对职工生活影响很大,但对企业老板影响并不大,因为老板对很多需求可驱车到市区或外地获得满足。笔者发现,部分地区和园区并非没有资金去改善服务配套、尤其是职工生活学习条件,而是不想花这个钱。“重商轻工”的思想直接导致园区建设起点低、配套差、吸引力不足。有些园区现在想改善服务配套,但因规划问题和用地问题而为时已晚。
2. 项目层次偏低、实力偏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用工环境。
部分进园项目层次不高、实力较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用工环境。项目层次和实力,通过其生产环境和工资水平即可看出。生产环境方面,在332 名职工中,有79. 2%反映生产车间存在油污、噪音、废气和其他刺激性气味、灰尘污染和闷热情况,有 49. 1% 反映车间污染比较严重; 有 37. 8% 反映还是站立作业; 有 56. 9% 反映还是处于早上七八点上班、晚上七八点下班的工时安排; 有 31. 3% 反映劳动强度大。职工收入方面,332 名职工的平均月收入为 1949 元( 其中部分行业的职工月薪只有约 1400 ~ 1600 元) ,但平均期望收入则为3360 元,总体相差高达 1411 元。很多务工者报怨: 现在在农村打散工,如帮别人插秧、收割、植树、采茶、挖地、搬运、砌墙、做宴席等,一天的工钱都有上百元或一百多元,而在工厂里干一整天才得五六十元。面对职工要求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工资待遇的情况,很多企业显得力不从心。部分企业转移后,看似增强了成本优势,实际上是因成本压力迫不得已,而转移过程对于企业更是伤筋动骨,回归正常生产需经历很长的适应期,在此期间,没有能力对生产环境和职工待遇进行大的改善。
④调查还发现,发达地区近年出现的“涨薪潮”对这些企业的招用工构成了巨大压力,使这些企业人心浮动,招工难、留人更难。
3. 地方政府和园区对企业用工缺乏长远规划。
部分地区解决企业用工问题表面上非常重视,实际上是权宜之计。常见做法有以下四种。一是通过频繁地举办招聘会或投放招工广告,直接为企业招工服务。有的企业在当地的名声并不好,当地人对他们并不感兴趣。二是政府或园区的劳动部门亲自替企业到市外、省外招人。三是要求当地的职业院校( 技工学校) 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四是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向企业输入农民工。有的地区百般无奈,把村委会都调动起来,让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村民进厂做工。多数地区和园区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建设、住房建设等方面,没有把用工因素深入考虑进去,用工问题一来,任务层层分解; 企业招到工,担子就放松,以致用工问题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
4. 企业维持廉价生产方式,人力资源投入普遍不足。
企业人力资源投入一般包括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工资投入和福利投入,这些投入共同构成了用工成本。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千方百计维持以往的廉价生产方式。例如,不惜代价购地盖新厂房,购置新设备,却舍不得花钱聘用新员工、尤其是高水平员工,以致新设备亮晶晶,生产线冷清清。另外,对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普遍不够重视。例如,有些企业整厂从珠三角转移到东西北,原有的职工队伍彻底瓦解,但进园后对重新构建职工队伍并未采取有力措施,部分企业甚至没有及时、认真组建人事部门和培训部门,仅有三四个人在负责招聘和工资管理等工作,而职工培训、后勤、企业文化等工作都无人抓,人事工作显得粗放无力。部分企业( 即使是购地建厂、规模较大的企业) 没有培训设施,完全依赖园区公共培训平台,而园区的公共培训平台只能举办一些共性培训项目,无法举办企业特定的培训项目。
产业专题研究范文2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产业转移按照其特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转移主体的性质,转移的内在机理的差别,区域产业转移划分为市场扩展型与成本节约型;根据转移的客体差别,产业转移可以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根据转移的空间流动方式,区域产业转移可以划分为垂直转移与水平转移;按照产业转移涉及的地域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和城乡产业转移等类型。
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类型主要是成本节约型、劳动密集型的垂直区际产业转移。成本节约型是由外部竞争和内部调整压力围绕成本节约目的而进行的战略性迁移。劳动密集型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垂直转移是在存在梯度的异质区域之间转移。由不同经济地理空间存在的“成长差”与不同区域产业主体之间的相关“利益差”共同构成“产业差”是产业转移的基础,正是由于“利益差”的存在,各类产业总是向着能获取最大利益的区域转移。由于东西部区域差距所造成的势差,给区域间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由于在工资、房租、地租、原材料价格、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区域差,产业主动或被迫向低成本地区流动以控制成本上升。在撤退产业转移中,发达区域的衰退性产业是主体,而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消长转换则是衰退性产业空间移动的内在根源和基本动机。引起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大产业转移的因素: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追求经营资源的边际效益最大化;三是企业成长的需要。
根据上述的理论分析,我省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是正确处理承接与选择的关系。一是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全力承接产业转移。要充分意识到产业转移的机遇稍纵即逝,要搞好我省的“一化三基”来与转移产业对接,要解放思想,做好各方面软环境的优化,为产业转移做好服务。诸如土地、税收、工商、金融等方面的服务,要立足湖南实际推出各项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同时要清醒的认识到,产业转移的产业承接地在垂直型分工格局中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不能天然地推动技术进步,并会产生拉大转出区域与承接地之间技术差距,因此,在承接中要审慎对待。要有选择,要选择有利于发挥本地优势的产业,要选择技术含量高,符合环保要求的产业;要选择附加值高,工艺进先的产业;要选择吸纳就业人员多,有利于提高我省就业水平的产业和行业来我省发展。
另一方面是处理好承接与发展的关系。这里所说的是要避免招商时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而一旦企业进来以后就冷冰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就对企业在发展中的问题不闻不问,甚至对企业进行刁难和个别工作人员索、拿、卡、要的行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即要热情承接,又要精心培育和呵护所转移来的企业,这样才能使企业呆的住、有发展、有收益、有贡献。
产业专题研究范文3
关键词:城郊农业;生产方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6月12日
一、建设现代城郊型农业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现代城郊型农业是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买方市场的形成,农产品供求关系从总量矛盾向结构性矛盾转变,农业可持续发展从资源约束向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围绕市场需求,建设现代城郊农业,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装备水平,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解决农业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以及农产品的品牌、质量、加工、流通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是顺应形势、争取主动、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二)建设现代城郊型农业是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现代化大城市的郊县,应该是现代的农业、富裕的农民、繁荣的农村。加快现代城郊农业生产方式转型,通过重点发展城需型农产品生产,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农副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需求,不仅能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而且能促进农村经济的较快增长和农村面貌的尽快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才能与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相协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才能如期或提前实现。
(三)发展城郊农业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劳动力过剩是当前农业主要的矛盾,同时也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区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失地农民数量大幅增加。尽管政府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安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受财力和企业用工条件的限制,失地农民的问题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形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发展郊区农业可以稳定部分农民。农业就业的成本相对较低,劳动力在农业就业,生产资料投入较小,生活成本很低,对劳动力素质的包容空间大。农业就业人员相对于二三产业而言,对专业技术和从业素质的要求不是太高,资金投入也较低,可以使那些有种植技能无其他专长的失地农民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土地,发展农业,有效缓解社会压力,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四)发展城郊农业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业示范作用的需要。城郊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农民思想比较解放,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的理念正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他们积极围绕市场求发展,调整产业结构,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经营方式。2014年全国城郊农民人均纯收已突破9,000元,很多村民人均纯收入将近万元。而现在固着在土地上的中国农民的绝大多数仍沿袭着传统的做法,经济欠发达地区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刚刚突破4,000元,在偏僻或较落后农村工作的同志深切感到农村发展太难了,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重道远,需要城郊农业做出示范。
二、现代城郊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一)城郊农业发展的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交通运输方便。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赋予城郊农业独特的自然与交通优势。根据城市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城市一般都在江河湖海相汇或山水田林兼备的地方。在那里,交通四通八达,资源丰富多样,城郊土地肥沃,交通方便。由于城郊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生产地接近消费地,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的前景广阔,所以城郊农业自然成为为城市服务的副食品生产基地。这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城郊自然特点发展的必然结果。
2、生产的聚集性大,集约化水平高。聚集性是指生产诸要素的集中程度。城郊农业与一般农业相比,其人口、劳力、资金都比较集中,而且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农业劳动力也集中在城郊。同时,城郊还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得到城市的物质技术力量的支持。城郊农业生产的集聚性还表现在自身资金积累的迅速增加和城市对郊区资金的集聚。从而生产的集约化水平也高。城郊农业受城区大市场的影响,生产上为城区人民提供大量的蔬菜、肉蛋奶等副食品,农业生产效益上也要与城区市民收入相抗衡,使得它在生产方式的选择上要优于乡村农业。
3、装备机械化,工艺设施化。城郊具备技术、资金上的优势,又有向城区进行劳动力转移的便利。城郊农业劳动力相对紧张,那么实现城郊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城郊土地有限,城郊农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从事蔬菜、花卉园艺生产必须加强设施建设。设施园艺正从简易塑料大棚向玻璃温室过渡,逐渐克服热量(温度)对植物生产发育的限制,提高产量和质量。在栽培介质上也正从有土栽培向无土栽培过渡,逐渐克服土壤限制因素,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对养分和水分的要求,生产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4、设施高效化,生产自动化。随着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加上生产要素的稀缺,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城郊农业。比如,城郊农业设施由人工调控单一植物生长条件(如温度)向自动化控制全部植物生产条件(光、热、肥料、水及机械支持等)的方向发展。发展到这一阶段后,作物的生产就像在工厂内进行,此阶段称为植物工厂化生产,使植物达到最高产量。在畜禽生产方面,城郊畜禽养殖业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并实现家畜个体管理。既降低饲料成本,减少医药开支,又极大地提高了养殖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城郊农业面临的挑战
1、可用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空间不断向城郊拓展,城郊农业发展的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相对减少,农业生产的总量扩大受到制约。资源利用主体也由集体转为农户,并有城市企业介入。城郊农业本是调节城市生态、气候,保障城市生态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屏障。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郊工业开发力度加大,受到工业的外源污染,造成目前资源短缺、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同时,城郊农业人多地少的矛盾比一般农区更突出,而交通、资金和机械化等方面又有相对便利的条件,更是大规模地使用化肥、农药,甚至将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与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密集度和资本密集度联系起来。造成使用效率低下、生产成本增加,还造成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产品中的有害有毒残留物增加,降低了环境质量和农产品品质,给人的健康带来了较大威胁,影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2、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经营粗放式。粗放式的经营仍为城郊农业的主要特征。一是城郊农业劳动力要素粗放投入,整体效益不高。我国城郊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劳动生产率、土地报酬率、资金报酬率、农产品加工增值率等,都低于世界农业发展的平均水平,更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水平,处于粗放式增长阶段;二是城郊农业的技术含量较低,机械化水平不高。除少数地区外,大多数地区还未完全改变采用人工和畜力的传统生产方式。农机具的研制滞后,农机具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也影响了城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三是城郊农业的结构效益较低,还未实现向质量型转变。目前城郊农业农产品优质率低、名特优产品生产未形成规模、农产品加工程度不高,还未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3、不能适应农产品技术壁垒和食品安全保障的国际标准化要求。城郊农业是城市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是城市鲜活农产品的供应基地。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应对农产品出口的技术壁垒,必须提倡无公害生产与绿色食品生产,采用标准化生产技术,在不断改进产品内在品质的同时,注重提高商品的外观品质,生产安全、卫生、符合标准的农产品与食品,增强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城郊农业的粗放式经营决定了其产品质量与国际化的要求相差太远。
4、城郊农民素质有待提高。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大部分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都外出打工或弃农经商了,现留在农村的多为老、弱、病、残者,城郊农民的素质不高,受过农业技术正规教育的很少,他们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较差,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再是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师水平不能适应发展要求,使得城郊农村的基础教育落后于城市。职业培训“阳光工程”的阳光还不能普照城郊。这一切严重影响城郊农民素质的提高。
三、现代城郊农业生产方式转型途径
(一)思维方式的转型。长期以来人们对农业发展的思维方式还是从资源条件和历史习惯出发的顺向思维方式,认为农业的自然属性大,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因此发展中人们关注的是资源条件,季节变化等自然因素。在市场经济下,要发展城郊农业首先要把出发点调整到市场需求上,要了解市场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确定发展重点,实施逆向开发,要把发展农业的思维方式由注重季节变迁、资源分布等自然的时空观调整到注重市场变化、需求空间等经济的时空观上来。这是一个观念的根本转变,也是发展城郊农业的基本前提。
(二)市场定位的转型。郊区处于城市的边沿,是城市的延伸地带,城郊农业作为一种城市的地缘农业类型,由于与城市毗邻,其发展要依托城市,服务城市,找准城市需求的切入点。随着城市居民食物消费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城郊农业应由定位于供应城市居民鲜副食品和部分粮食的功能逐步向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繁荣经济、优化生态为宗旨的多功能形态农业转化。这是市场农业定位的转变,更是城郊农业发展指导思想的转变。
(三)产业结构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转型要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这是发展现代城郊农业的核心问题。大中城市消费需求的特点就是需求档次高、结构升级快,这就决定了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由量的扩张转移到质的提高上来。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非常丰富,既要优化种植业品种、质量和区域布局,又要突出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城郊应围绕发展生态、环保、旅游为一体的农业生产链条,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拓展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郊农民的流动就业,拉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动城郊经济、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四)生产技术的转型。加大城郊农业科技投入。用现代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充实育种科学、营养科学、土肥学、环境保护、种养技术、水利工程、机械工程、品质监测鉴定、动植物防疫灭病等,导入与城郊型农业有关的其他非农科技成果,包括加工包装保鲜、运输配送、工厂化生产设施设计制造、电子自动化控制、现代化市场设施设计制造、市场信息电子网络和信息库建设等,使城郊型农业逐步转变为以技术、资本为基础的知识农业。
产业专题研究范文4
凤翔泥塑向动漫产业转型的趋势和影响
(一)凤翔泥塑向动漫产业转型的趋势
动漫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服装、影音制品、餐饮业、书籍等十几个行业,产业潜力巨大。而现代,泥塑作为一项传统的民间技艺,呈现出向动漫产业转型的趋势,通过电视节目、网络信息平台等方式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如2008年7月由伸展书城电子出版公司出品的泥塑动画《嘻嘻,芒克》获得“2008TBSDigicon6”大奖赛中国赛区专业组提名,让传统民间艺术通过动画的形式焕发生机。凤翔泥塑作为陕西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虽然在造型、色彩、文化内涵等特点上与其他泥塑有明显的不同,但在其经济价值开发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向动漫产业转型的趋势。有诸多因素推动了这种趋势的形成:(1)动漫产业市场广阔,附加值高。传统凤翔泥塑的进入,能够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增加衍生品的开发,从而提高凤翔泥塑产品的价值,改变其传统的发展模式。(2)政策的支持。从2004-2011年,国务院、广电总局、文化部等部门陆续推出十几部行政法规、部门性法规,支持动漫产业的发展。《2011年陕西蓝皮书》也指出,在“十二五”期间,陕西要不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政策的倾斜为凤翔泥塑向动漫产业转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3)凤翔泥塑自身特点易于向动漫产业转型。凤翔泥塑的造型生动丰满,色彩匀称,多以十二生肖、神仙为主,其可爱的动漫形象的开发更能迎合市场需求,尤其是儿童市场。
(二)凤翔泥塑向动漫产业转型的影响
1.对凤翔泥塑的影响。富有立体感和夸张感的凤翔泥塑的动漫形象能够吸引广大儿童,其表现形式突破传统的手工工艺品,令人耳目一新。同时,动漫产业能促进凤翔泥塑文化的传播。通过动漫的形式,凤翔泥塑能够走出传统的展柜、作坊,使人们更为容易地了解凤翔泥塑文化,从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使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2.对动漫产业的影响。动漫产业的核心在于动漫作品的内涵价值,而内涵价值的高低则决定于动漫形象的创意和故事设计。而基于凤翔泥塑传统的艺术特点,对其进行动漫形象的创意开发能够挖掘出富含中国西部元素的传统文化,提高作品的内涵价值,形成独特风格的动漫作品。
凤翔泥塑向动漫产业转型中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
在现行的TRIPS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凤翔泥塑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这使得凤翔泥塑在向动漫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的知识产权问题。
1.凤翔泥塑的自身特点使得其在转型中难以得到全面保护。凤翔泥塑具有传统民间艺术地域性、社群性、传统性的特点。在作者的确定问题上,由于凤翔泥塑是古老的民间艺术,其最初的创作人因历史久远而无法考证,即便泥塑是由当地居民共同创作形成的,也是需要确定作者的,而这一点难以做到;在保护期限的长短上,凤翔泥塑有几千年的历史,而无论是著作权还是专利权,其保护期限都是有限的,无法给予其长久的保护;在保护形式上,凤翔泥塑是以特定的外观造型所表现出来的,而现行的法律制度主要是通过著作权等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而对于传统的非文学民间艺术却缺乏相应的保护。
2.现行的知识产权体系在凤翔泥塑向动漫产业转型方面缺乏合理全面的保护制度。在向动漫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凤翔泥塑必然要面临其传统形象被利用于开发出新的卡通形象,并用于商业性目的的处境。在现行的知识产权体系下,动漫制作人在此过程中无需经过泥塑村村民的授权便可将传统的泥塑形象用于开发新的动漫形象,并不必支付任何费用,可谓是“自由免费的原材料”。而当动漫作品上映或出版后,动漫制片人或创作人由于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并承担作品风险而成为现行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动漫作品的权利人,对其所制作的动漫作品包括动漫形象享有知识产权。其后无论是票房收入或是销售收入以及授权衍生品制造商利用其作品而获得的收入都完全属于动漫作品权利人,无需给予村民任何报酬,即“成功的产成品”所得利益由动漫作品权利人独享。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不公正之处:动漫作品制作者在现行知识产权体系下无偿使用凤翔泥塑的传统形象用于开发新的动漫形象,成功后又可以受到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并获取丰厚利润,使得知识产权法律成为保护“原材料使用者”,忽视“原材料提供者”的法律,这是不合理的。倘若凤翔泥塑被外国无偿使用于开发动漫形象并获取知识产权,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中华民族都是巨大的损失。
3.凤翔泥塑传承人法律保护意识缺乏,对凤翔泥塑采取消极保护。当地村民由于受传统的人情观念、邻里关系的影响,在主观上认为不应当采取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手段独占由先辈们流传下来的技艺,觉得这是“自私”的表现,如当地某知名艺人将自己的作品申请注册商标的行为便无法得到村里其他艺人的认可。这种令人堪忧的保护现状,为凤翔泥塑向动漫产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擅自使用某种特定样式、抢注商标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提供了可能。
完善凤翔泥塑向动漫产业转型的保护制度
凤翔泥塑向动漫产业转型的过程中问题丛生而又亟待解决。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下列措施以实现凤翔泥塑在向动漫产业转型过程中保护制度的完善。
(一)加紧推出有关保护凤翔泥塑等传统民间艺术的专门立法,完善法律机制从法理的角度看,法律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现公平正义,促进利益的合理分配,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并未将凤翔泥塑的转型开发完全纳入到其保护范围之内,使得动漫制作者可以无偿使用凤翔泥塑的传统形象,开发后的形象又可以受到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导致在动漫制作者与凤翔泥塑技艺传承人之间产生了不公平的现象。从保护对象的特点上看,凤翔泥塑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一方面权利主体一般为不确定的多数人,另一方面权利客体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财产,而权利内容上缺乏明确而全面的法律规定,因此,亟待专门的法律对其进行保护。
(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符合实际情况,为转型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现行政策主要是基于“抢救第一”的原则制定的,只是简单地将其置于政府的庇护之下,保证其能够得以存续,而对于其在开发利用、维护原住民的权利、提高传承的积极性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是却十分薄弱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应只是停留在静态的保护上,更应该为其动态的发展与转型提供更为完善的保护机制。同时,凤翔泥塑在转型过程中的保护、鼓励政策应当与动漫产业的产业特点和产业扶持政策相结合,从而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增强传承人对凤翔泥塑的法律保护意识,处理好人情观念和法律保护的关系传承人的法律意识的提高,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然而,在民间尤其是农村,主要是依靠人情、道德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一味强调对凤翔泥塑的法律保护超越了人们传统的人情观念而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同,那么如何处理好人情观念和法律保护之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传承人之间的人情观念主要是基于血缘、邻里等关系形成的,能使传承人较为容易的形成共同体。对于外部,作为共同体之中的传承人可以成立统一的协会或集体组织,通过法律手段如地理标志、商标权等对凤翔泥塑进行保护,共同抵制外部的侵权行为;对于内部,可以基于传统的人情观念、劳动创造等因素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维护内部团结,激励劳动创造,主张依靠非强制性手段规范传承人内部行为。
(四)改善相关部门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司法状况,规范动漫产业的创制开发行为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应提高执法效率,及时贯彻对凤翔泥塑转型过程中的保护和鼓励政策,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司法方面,司法机关应保证权利人诉权得到有效实现,维护诉讼程序的公平正义,合理采用诉前禁令等措施制止侵权行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
产业专题研究范文5
[关键词] 产业结构;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2013年人文社科立项项目“产业结构深入调整背景下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潜力研究”(项目编号:2013CSCDKY009)的专题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188-1
一、产业结构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有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带来最佳效益的产业结构,具体表现为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本文的产业结构调整仅仅指产业结构合理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由于这群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以称为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解放带来了农村迅速蓬勃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各方面因素已发生变化。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一次新的结构调整,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产业结构调整下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一)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小,难度较大。我国乡镇企业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进入9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作用逐渐弱化:一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乡镇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出现了乡镇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金趋密,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二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中低档产品市场趋于饱和,近年来金融危机对乡镇企业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使得乡镇企业不仅不招工,反而大量裁员。三是没有把兴建中小城镇与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与结合起来,以乡镇工业园区带动小城镇建设。
(二)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影响了农民在城市就业范围和领域。在城市,农民工的主要就业领域在建筑、运输、保洁、搬运等行业从一些粗笨的体力劳动外,其他领域就业的人数奇少无比。由于目前市场不景气,城市失业下岗队伍日益庞大、城乡劳动者争饭碗的矛盾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有些城市甚至为了保护城镇居民的就业,曾出台一系列保护性劳动就业措施,对农民工就业的行业领域及工种作了进一步限制,使得农民工就业范围和领域狭小。
(三)农村内部产业结构不健全。西部地区农产品结构单一,优质农产品少,农产品加工率不高,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对农民就业的需求量减少,同时由于西部农村文化教育落后,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与劳动技能低,在农村也很难改变落后的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健全导致农业领域对农民劳动力的吸收过少,使得剩余劳动力不能就地转移。
三、产业结构调整下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农业产业结构的内部调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们不能忽略其在我国经济占的主导地位。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空间,增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进程,吸纳农村劳动力。
(二)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把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作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小城镇,进一步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能力。从产业结构上看,要特别强调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逐步理顺产业结构,以改变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结构上的趋同现象。目前,我国劳动力就业构成中,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换滞后,大大偏离于其他国家的普遍情况。从世界各国情况看,绝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一般高于其产值比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使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另外要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通过调整和优化乡镇企业的布局,改革乡镇企业的企业产权制度,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乡镇企业继续发挥大容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我国第三产业的不少行业发育程度仍很低,乡镇企业要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再次创业的突破口,重点是发展农产品流通业、交通、通讯、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开发农村房地产和旅游等新兴产业。
(三)全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现状。通过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和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适度的规模经济,增强土地的经济功能,并实现由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与跨越。政府要积极地、渐进式地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合法地、自由地迁入到城市中,这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来说,具有战略作用。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方面,需要逐渐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下岗职工与农民工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另外,在子女入学、税收、购买住房方面给予其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规范政府行为,禁止和取消政府机关对外地劳工的一切收费。
参考文献:
[1]都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估计及其含义[N].广州大学学报,2010,(4).
[2]周丽萍.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与趋势[J].江苏社会科学,2013,(01).
产业专题研究范文6
关键词:工业产品设计;探索教学;设计;工业产品
0前 言
人类对于改善生活条件而进行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会产生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而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外观造型和思维创新。目前国内对于工业产品设计的教学来说,它并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真正的运用到实际应用当中,这使得学而无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学校在这个基础上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跟上社会的脚步,开拓创新出新的教学体系,让学生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教学,学更多实用的知识以便于用于社会需求方面。本文借助校企合作为平台,基于企业实际设计项目,研究工业产品设计教学方法,提出探索性设计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环节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1 传统教学与探索教学的不同
我们通过和校企合作,将工业产品设计的学生分为了两个班级,对真实的工业产品设计进行指导教学,并且在课业后让他们上交一份学业报告和作品展示。
(1)传统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传统教学方法就是照本宣科的讲解专业课本上所需的知识,将这些主要的知识通过叙述的方式灌输到学生的耳朵里,然后让其自行理解并且做出总结。通过自己的理解总结完成作业项目。其间教师会随时接受学生的提问会给予指导指教。
(2)探索教学方法,在探索教学中,教师并不急于一时讲解所需学到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们一个大致普通的例子,从中让他们自行提问与探索,为了开拓他们的创新,将几个人共同的分在一个小组内,几个人互相帮助学习,观察别人的工业产品设计是什么样的,学生通过不断地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慢慢地将所学的东西教授至学生的大脑中,在合作中学生们也不再拘泥于自己的世界,看到了别人的思维和自己的思维不同点,能够更好的完善工业产品的制作。
传统教学所教育的学生在工业产品设计方面比较单一,没有更多的心意,有些照本宣科的雷同性,同时在完成工业产品设计作业时用时较长,完成度不高,即便有老师的指点,作品完成的也相对困难。而相反,探索教学所教育的学生前期虽然懵懂,但是他们的作品不仅富有创新性,也更加有心意、创意及诚意,他们的工业产品设计在相互帮助下,很好很顺利的完成了。
2 探索教学体系
工业产品设计是一项需要多方知识考量的一项专业,所有的工业产品设计都需要大量的思维创新。工业产品设计的构思一定要从实际生活中出发,有句话说:艺术源于生活到时高于生活。但是要确定一定的可行性,利用形态、色彩、材质、空间等设计语汇,利用加法、减法、挤压法、变形夸张等语法,在美学原则的指导下完成产品造型设计。这些对于学校来讲都是不可忽视的,高效有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一个学生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艺术创新能力,能否做出合格实用靓丽的工业产品设计作品。我们讲探索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简单容易了解知识技能,并且达到深入的理解与掌握,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也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在探索教学体系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有主体地位的,但同时还需要有教师的引导、帮助与支持。也就是说,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涉及两个方面――既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要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离开其中任何一方,探究性学习都不可能有良好效果。可见,“主导―主体相结合”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3 结束语
工业产品设计作品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今的社会,不少作品做出来并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这也表明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今的社会,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教育出来的学生不能够设计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可以说此种教学体系埋没了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广泛应用工业产品设计探索性教学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通过实际教学例子可以表明这项教学方法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更适用于现今社会。作为教育工作者,用更好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是不庸置疑的责任,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让他们做为课本的复制品,也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们需要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从而让工业产品设计有更好的教学体系,让学生们可以学到完善、实用的知识,将他们的潜力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徐平,章勇.对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产品设计)课程的思考[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9(01):75-76.
[2]郁舒兰,吴智慧.创新驱动社会经济需求下的工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再构建[J].学术探索・理论研究,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