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中的传统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春节中的传统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范文1

(一)什么是视觉符号

视觉符号是通过人类的视觉器官对真实物质的观察,再经过大脑思索成像,然后通过手写、绘画、雕刻、印刷下来的图像符号。它是人为绘制出来的图像,可以用肉眼看见,由各种各样的图形、图案和五颜缤纷的色彩组成,是具有代表性、说明性的图画。视觉符号具有强大的传播功能,是具体物质的客观反映,也是抽象事物的客观反映。它可以跨越不同的语言文字,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信息直接明了地传达出去。视觉符号的本质在于传达信息,易识别、易记忆、富有美感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是其本质特征。以至于视觉符号在传达信息过程中,能够与人们的精神进行交流,让人们在精神上达到共鸣。

(二)视觉符号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视觉符号首先通过人脑对事物进行记忆,然后创造出人眼可以具体识别的图形图像。视觉符号具有随意性和创造性,它可以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学科的文化相结合,相互传播,它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视觉符号向外界传播,让不懂中文的人们也可以了解中国文化,通过视觉化的图形和鲜明的色彩与视觉达成共鸣,融会贯通,达到内心感情世界的交流和抵触,最终达到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世界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传统文化要健康发展,就要顺应世界的发展潮流,要融入外来的先进文化,输出自己的文化精髓、相互交流、不断借鉴。视觉符号对民族文化传播起到传情达意的作用。

二、春节视觉符号的现状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春节的视觉符号是春节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形式多样。年画、门神、春联、“福”字、窗花、灯笼、烟花、鞭炮等都是人们对春节风俗习惯的物质表现和艺术表达。但是,现在春节有象征性的视觉符号越来越少,春节文化正逐渐地遗失。这些现象归根于:春节视觉符号仅限于自发性的符号,许多春节视觉符号的确是可以营造春节的喜庆的文化特点,但不完全专属于春节;春节视觉符号表现形式不统一,缺乏创新;太依赖传统艺术,缺乏时代感。当今春节的视觉符号存在缺陷,导致春节文化的传播颇有阻力,困难重重。

三、春节视觉符号的创新设计

针对当今春节视觉符号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在已有的视觉符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使其在民族文化传播中起到积极作用,让中国的民族文化发展更成熟,更富有个性。

(一)升华春节符号的文化内涵

春节活动形式多样,扫屋子、祭灶神、祭财神,祈祷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合家欢乐、风调雨顺、步步高升。这是为了感谢大自然,大神灵的保佑。体现了中华民族朴实踏实的精神,体现一种我敬畏自然,自然将敬畏我的朴实情感。因此,春节的视觉符号设计,要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可以通过提炼,升华民俗对象,使视觉符号生动形象,富有文化内涵。春节视觉符号应该是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符号,视觉符号要体现传统春节的民俗民风特点,要用图形艺术的审美神态观澜传统的春节文化,要用视觉传达的方式挖掘和表现传统春节及其习俗中的精彩典故和文化寓意。

(二)形式美法则在春节符号设计中的应用

春节符号设计以形象、色彩、纹样为主,注意疏密、大小、方圆、曲直、明暗、冷暖、动静、起伏等交错对比;通过对称,重组、特异等手段进行组合,形成统一的视觉符号。遵循统一与变化、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让春节的视觉符号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春节的视觉符号不仅要吸取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还要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让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春节符号更加深入人心。

(三)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统一

春节的视觉符号设计,不仅独具民族特色,还要融合现代的时尚元素,如采用鲜明、亮丽、高明度色彩,结合现代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并附加现代的材料、科技手段,实现传统元素与时尚元素的统一。对现有春节视觉符号进行适度删减,添加点、线、面、曲直转化,结合西方先进设计理念,赋予春节符号强烈的时代感。符合现代春节的视觉符号,还要积极容纳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在继承传统设计形式的同时积极创新,才能使中国的春节文化在全球化社会中健康快速地发展、传承。

四、视觉符号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创新

在这个国际视野中,视觉符号以其独特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视觉符号可以打破世界各国不同语言交流的禁锢,如一看到中国龙的形象,就会联想到中华民族。视觉符号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它可以将富有文化魅力的传统文化简单明了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用最直观的图案、图形、色彩代替繁杂的文字进行传播,易于发起联想,并形成深刻的记忆。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要顺应时代的步伐,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才会健康快速地发展。将中国的春节文化符号化,与图形、图案、色彩、文字相结合,设计出一套能够体现中国春节文化的视觉形象。广泛应用在杂志,标志、以及旅游开发、民族文化产业当中,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中国的春节文化。诸如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文化、还带有鲜明的现代特征的设计,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另外,春节文化符号还可以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媒介手段,形成更为多元化的传播形式,与艺术、生活、公共活动等多层次结合,将其独特的符号文化传达出来。

五、结束语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范文2

“策划孔学堂春节文化庙会之初,省委、省政府就要求此项活动既有内涵、有创意、有亮点、有特色,又要把传统文化中的“明礼知耻”等内容融入其中,寓教于乐。”孔学堂管理委员会主任蒋星恒介绍,“活动期间,前来参与的市民超过13万人,平均每天有1.38万人涌入孔学堂,元宵节当天游客人数超过了3万人,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渴求和向往,也说明了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并没有渐行渐远,而是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展现出无穷的活力。”

传统年俗增年味

“骏马追风扬气魄,寒梅傲雪见精神。”

1月28日,孔学堂礼仪广场,书法家欧阳寒松挥笔泼墨,写下这样一幅春联,横批“龙马精神”四个字尤为苍劲有力。市民罗宏粉把春联捧在手里,高兴地说:“回家就贴在门上!”

写春联、送春联,这是孔学堂春节文化庙会的开门活动。1400余名市民排队“点将”:草书“龙马气象”、隶书“新春吉祥”、篆书“财源滚滚”、楷书“福进家门”……

40余位书法家笔走龙蛇,一边为市民送出上千副春联,一边还得回答大家的提问:倒贴“福”字缘何而来?春联用纸有什么讲究?哪种字体写出来大气?有没有关于学业进步的新春佳联?

“腊月二十八就有这么多活动,感觉过年的氛围出来了,大年初一还要带着父母来逛逛。”家住小河的市民王松说。

跟王松抱有同样想法的人很多。大年初一,阳光明媚。刚过九点,前来参观的市民川流不息。大部分参观者是举家出行,扶着老人,牵着孩子,迎着孔子塑像拾阶而上。

与前几日相比,孔学堂的“年味”又增加了几分:2000条灯谜随风舞动,精美画板展示年俗,大红灯笼点缀着亭台楼阁。踏进大成门,有的奔向青铜钟鼓,拍鼓撞钟,祈福迎春;有的在广场上拍照留念;有的四处参观,感受孔学堂的文化氛围;更多的人,涌向了亲民厅、六艺学宫的过道回廊,拿着答题卡,对着一个个蕴含丰富的灯谜,琢磨谜底。

这厢,灯谜红底黑字格外喜庆,那边,锣鼓声声更是热闹非凡。

下午一点半,白云区的威风锣鼓表演队登场,激越的锣鼓、火辣的秧歌把观众都吸引到了礼仪广场上,舞台四周座无虚席,连两侧的石阶上都坐满了人。随后,15个曾在贵阳市广场文艺演出中获奖的歌舞节目连番登场,欢呼声、喝彩声不绝于耳。一位市民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好看!这是贵阳自己的‘春晚’。”

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再到正月十五,孔学堂文化庙会安排了歌舞、小品相声、双簧口技等9个专场演出,每天的节目都不重样,有的喜庆热闹、有的技艺娴熟、有的幽默欢乐,还有的寓意深刻。好戏连台,让观众目不暇接,不忍错过。家住花溪区的张燕老人,每天都来孔学堂看演出,用她的话说:“来孔学堂写春联、猜灯谜、看演出,特别有年味,热热闹闹的才叫过年!”

文化庙会扬国学

“以文化人”是孔学堂春节文化庙会活动最大的特点。

从初二到初七,孔学堂安排了六场精彩的国学讲座,邀请省内外国学名家以“春节”为主题现场讲学:贵州师范大学教授朱伟华开讲《春节的由来》,国家高级礼宾师朱珠亲身示范《春节礼俗》,省文联副主席包俊宜讲述《春联书写及赏析》,国家级茶艺师杨松主讲《茶文化与茶礼》,医学博士张诗军“问诊”《节日养生与饮食健康》,社科专家熊宗仁带来《贵州民族文化面面观》。六场讲座,以文化为内核,以国学为底蕴,以春节为主题,从多个方面让“春节”变得更加立体丰满。

在《茶文化与茶礼》讲座上,袅袅茶香吸引了无数爱好茶文化的市民。精彩的讲解,配上优美的茶艺展示,从茶文化的源起传说,到茶叶的品评,再到品茗的过程,让观众领略了中国茶文化的美丽。从清镇赶来的王先生就是茶文化的爱好者,他说,孔学堂举办的讲座,让自己受益匪浅,在过节期间“大享耳福”。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孔学堂还推出了“说书”。这项民俗活动在贵阳已“不闻其声久矣”,年轻一辈几乎没人听过。

正月十五上午10:30,能容纳360余人的明伦堂座无虚席。虽然大厅“四面来风”,温度较低,围聚在明伦堂外的市民却越来越多。11时,“说书”正式开始,黔籍艺人钟中跨上讲台,开讲《唐家的故事》。这是他第二次在孔学堂“说书”,好口才、好段子、好故事赢得听众阵阵掌声。此时,明伦堂外听讲的市民已经围了三层,毫不畏惧料峭寒风,一直坚持到“说书”结束才意犹未尽地散开。

元宵节恰逢情人节,对一些年轻人来说,一场“说书”表演的吸引力远胜于一顿大餐、一枝玫瑰。贵州姑娘小涂,带着从湖南来的男朋友小刘来逛庙会。两人都是第一次听“说书”。由于来晚了没找到座位,他们就在明伦堂外站了一个多小时。小涂说,双节合璧,来逛庙会、听说书,“感觉不一样,比别的活动更有意思”。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国学经典知识,这是孔学堂举办文化庙会活动的目的所在。通过“热在基层”、“热在群众”的庙会活动,孔学堂让无数市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博大、精深。

文明活动显风度

与其他地区的庙会相比,孔学堂举办的庙会“非同一般”:同样是热闹欢腾,却没有小吃、没有地摊、也没有娱乐设施,有的是说书表演、国学讲座和年俗活动;同样是人头攒动,却没有果皮纸屑、推搡争执、也没有嬉戏打闹,有的是秩序井然、相互礼让和认真研修。

文化庙会大大提升了孔学堂的影响力,让无数市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成为了展示贵阳形象、体现市民风范的窗口。

“这个庙会不一般,这个学堂不简单”,这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作出的评价。春节期间,省内外各大媒体,如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日报》等,均刊播了孔学堂春节文化庙会活动。镜头中,孔学堂干净整洁的地面、庄严肃穆的环境、年味浓郁的活动、满堂书香的讲座让人眼前一亮。

“有很多外地的朋友打电话来说,孔学堂的活动做得很精彩啊,你们贵阳的庙会真棒!”蒋星恒介绍,春节期间,贵阳孔学堂的文化庙会不仅在省内倍受好评,在省外也广受关注,包括山东曲阜在内的外省相关部门纷纷致电,希望与孔学堂加强合作交流。

受邀来讲课的专家学者也更新了对贵阳印象。中山大学教授、医学博士张诗军说,贵阳人真是太勤奋了,过春节那么早就来听讲座,这让他很感动。

无论是国际友人,还是外省来客,抑或是本地市民,对孔学堂文化庙会的氛围都连连称赞。家住荷塘月色小区的段炼老人,带着两个孙女来参加庙会。她说:“这样的活动特别好,文化氛围浓厚,没有小吃、商贩,既保护了清幽的环境,又让孩子专心学习传统文化,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庙会!”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范文3

网络是传统文化保存、传承的新平台。在信息时代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的急剧变化,让传统文化越来越消退。网络的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的生息演变带来了强大的助力和冲击,传统文化的命运与传承、网络文化的走向与未来,成为关乎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正在快速消亡,濒临灭绝。如何保存它们,除了传统的方法,新的数字化理念也开始使用。

2010年虎年春节前夕,由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协同第一视频、搜狐、网易、干橡互动(人人网、猫扑网)、凤凰新媒体、TOM网、千龙网、新浪网、百度等九家知名网站,共同策划了“风景这边独好・虎年网络大过年”大型民俗专题活动。从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到年三十,八家网站推出八个民俗主题日、通过八天的接力传递,为全球网民献上了八场春节民俗荟萃。八家网站专题总点击量突破2亿6千万次,独立IP超过2000万。境外独立IP接近60万,收到各类网民互动作品几千件,各类留言祝福1548万余条。参与网民遍布全国27个省份,以及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网络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的传播空间。

从皖南到东北,从苗寨到水乡,来自中华各地的网民集体通过互联网、重温了具有浓烈民族特色、地理风俗的传统春节文化,分享了自己的春节记忆。身居海外的华人网民也积极参与其中,网友“兼听则明”以图片形式展示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唐人街欢度中国年的热闹场面。定居澳大利亚的博友说“过年就是要把华人都聚起来,提醒我们仍然还是中国人。生活方式,信仰和语言可能已经改变,但是根本的精神没有变也无法变。”

此次活动以网络媒体为主导和推动,第一次将民俗传统文化与互动性这一特有网络传播方式相结合,以互联网站为平台和载体,将散落于民间的春节“记忆”进行数字化收集与整理,并对当下中国社会春节民俗进行原生态的记录与呈现,使传统文化主动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得到传承与发扬。

此外,世界各国文化机构和企业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欧洲积极致力于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数字化工程;美国则把开发利用世界上其它古老文明的遗产,作为展现其最新技术的内容载体。我国也已经开始启动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以及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数字西湖等遗产数字化工作。随着谷歌数字图书馆、电子书、文化保护数字化的普及,传播介质、传播方式的改变或许稀释了很多我们带有怀旧情结的乐趣,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网络技术使得传统文化获得了更广泛、更便捷的接受方式和适合于大众传播的新的应用平台。

网络是传统文化重塑、创新的新助力。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不仅能够适应时代潮流对信息传递的要求,而且与传统媒介相比,有其优越性。从传媒本身的特点看,网络可实现多媒体传播,使信息的传播方式从一元变为多元,将记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融为一体;网络可实现交互性传播,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直接交流信息,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间的距离,并能够在两者的互动过程中促进信息深度加工和整合。从受众角度看,网络使受众摆脱了时间、地点限制,使受众掌握了传递信息的主动权。

信息化时代网络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使传统民族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及双向选择。因此,中华民族文化只有重塑,抓住机遇,利用本民族的优势和网络这一新型传媒,才能挺进世界文化阵地而立于不败之地。

利用网络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化发展。要积极利用网络文化所提供的信息化手段,将传统文化作为内容,将数字化作为载体,用新的传播方式、先进的文化手段去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从多方面深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范文4

一、教学师资:不拘一格用人才

由于多年忽视,中小学国民教育中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非专业研究者很难胜任其传播重任。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但在专业队伍尚未建立之前,为了切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在教学师资上可以“不拘一格用人才”,如《纲要》所言,“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特设岗位”。

以四川的绵竹年画为例,绵竹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齐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被列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绵竹年画南派掌门人”的著名老艺人陈兴才,有民谣如此:“村名叫做射箭台,住个老汉陈兴才,伏羲南派他掌门,年画技艺传下来。”陈兴才10多岁时便师从父亲学习年画制作,在70多年绘画生涯里,其年画不仅被当地人在过春节时张贴,还被美国、日本、欧洲的爱好者收藏,如今他的手艺正在两个儿子手中发扬光大。此外,四川还有能在25秒内变14张脸的“变脸大师”彭登怀,有从事蜀绣50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有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这些或藏于民间或驻于馆内的大师,一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师进校园”并非难事,我校就曾在教师节、艺术节邀请过川剧院的艺术家为师生表演《贵妃醉酒》《三岔口》《昭君出塞》《拾玉镯》《盗库银》等传统剧目,共享国粹盛典。

二、教学形式:知行结合重入脑

《纲要》指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和督导机制,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通俗来讲,即以考试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与落实。如果考查中能避免死记硬背,注重方式的灵活多样,则可以有效引导中小学的教学。不过笔者以为,传统文化的教育重在激发兴趣、联系生活、入脑入心,只要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合理采用教学手段,有效抓住教学契机,用好多种社会资源,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体现学段特点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学科特点进行有机渗透,尤其是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除此之外,还应当“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灵活变换教学方式。小学阶段重在寓教于乐,多采用故事、游戏、歌谣等活泼有趣的形式。如石家庄市大谈小学以配乐、舞蹈的形式,编排了一套《三字经》课间操,孩子们一边诵读《三字经》,一边做操。中学阶段则可以采用文化讲座、实地参观、实践体验、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使传统文化的教育多样化、生动化。如北京四中设定专门的国学日,在当天开展祭孔活动和礼仪剧展演。

2.教学时间抓住契机,用好常态生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传统节日和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成人礼仪、祭祖礼仪等传统节庆和礼俗。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用好这些传统节日,组织学生进行文化探寻。如了解春节的来历,熟悉春节的习俗,学习春联的写作等等。又如在学生年满十八岁时举行成人礼仪,帮助了解古代的成人礼仪文化。成都的杜甫草堂每年正月初七都要举行祭拜诗圣活动,主祭人仪态庄重地完成净手、奠帛、诵读祭文等环节后,都会有中小学生集体诵读祭文。

3.教学场所物尽其用,开发社会资源《纲要》要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要利用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结合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要“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除了课堂这一固定场所,传统文化的教育还可以大力积极拓展教学场所,大力开发社会资源。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范文5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 学生 道德教育

现在情人节、圣诞节在商家大力宣传下,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而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习俗被淡化。很多节日都流于形式,甚至仅仅变成一种吃的节日。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如果我们连自己的节日都不了解,没有感情,那意味着文化记忆与传承的中断。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向孩子传播节日文化,让孩子们在节日文化的熏陶中了解历史、了解祖国的文化传统,养成良好的美德。

一、让孩子了解什么是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众多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一般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的。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这些传统的风俗体现了亲情、团聚,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民族礼仪等。历代的文人墨客们,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古往今来,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了太多的人文内涵。人们格外珍重这些节日的到来。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让孩子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加强对学生传统情感教育的前提。

三、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的学生存在着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学习懒惰,诚信缺失,考试作弊;有的学生“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攀比成风;有的学生不注重言行举止,把粗鲁无礼当作个性等等。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长此以往,必然会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思想道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下面谈谈我校是如何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

1.营造节日的校园氛围

每当传统节日快要来临之际,我们学校都会针对传统节日文化展开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晨会课、班会课等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再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台和教学楼门厅里的橱窗等在校内进行宣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每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传说、风俗习惯等,让学生时时感受浓烈的民族传统文化氛围。

在校内举行传统节日文化的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文诵读活动,为美丽的校园增添了浓浓的文化韵味。

2.利用课堂渗透节日人文教育

在《国学》课上通过对杜甫的《登高》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词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由来、象征意义、重阳节的节庆活动,让学生知道敬老日的由来,感受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逐步养成尊敬和关爱老人的好习惯。

3.在实践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由于许多传统节日小学生是在家里度过的,所以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在节前学校先与家长沟通,提出活动要求,分别给孩子和家长布置任务,指导家长有目的地开展活动。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人们的年俗庆祝活动异常丰富多彩。春节不仅仅是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那么简单。它更是人们对过去的一年,一家人劳动和生活的总结回顾,以及做出对来年的计划和打算。人们还要利用春节的闲暇走亲访友,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亲情、友情和乡情,这也是春节的一件大事。可近些年来,“年”味却越来越淡。因此,我校在寒假来临之际,让学生在家里和长辈们学着做馒头、包饺子,让学生感受到春节的饮食文化;学剪窗花体验民间艺术文化;收集春联,张贴春联了解春节的诗词文化;学生将一系列的活动拍摄成照片、录像,写体验日记。再通过上网、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了解春节的由来及习俗,在开学后与全班学生分享春节的传说,朗读、背诵有关春节的诗歌。这些活动,使学生更深地领略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

再如例如端午节,利用班会活动课,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带领学生包粽子、缝香袋透过碧绿的粽叶,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演一演端午的传说: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报国无门,他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故事的演绎让学生更深地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范文6

【关键词】学校 家庭 网络 弘扬民族精神 传统 内涵 民俗

2010年4月,我校有幸成为广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实验区实验学校之一。两年来,学校课题研究遵循着“依托活动,贴近生活,抓住兴趣,扎实推进”的原则,开展“弘扬民族传统节日 培养中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实践活动”研究。

一、针对现状,确定研究目标

我们学校属于一所九年义务学校,有学生2100多人,生源90%是周边的原企业单位下岗工人的子女,生活条件各方面不是很好。许多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赚钱养家糊口,无法顾及小孩,缺失家庭的温暖;小孩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居住,过分的溺爱、迁就,小孩孤僻、我行我素。逢年过节,父母不在身边,老人也只会弄好吃给孩子,至于节日的内涵及通过节日来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了。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而我们的中小学生,他们正处于奠定正确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基础的关键时期,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下,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皮亚杰曾经说过:“借助于具体事物支持的活动和活动中获得的教育研究是长久的。”为此,结合传统节日,通过课题的研究,挖掘教育的途径,引导中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节日活动中亲身感受、体会,从中受到教育。

二、实践与探索

根据对传统主要节庆的内涵提炼结合学校德育目标,将这些节日大致分类: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划归为文化类节日;重阳节为爱心类节日,清明节为纪念类节日等;根据节日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的德育教育。我们开展对学生的思想现状研究,从中发现问题,拟订节庆教育的认知目标和学生实践目标,并共同策划组织节庆活动。

(一)“节庆指南”引导小学生系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是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财富。因此,可以说,传统节日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核心价值观、加深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是集体的文化记忆。但一项关于民众了解节日文化渠道的调查中显示,近7成受调查者表示“听老一辈说的”,而真正能系统了解节日文化的,可谓少而又少,这就意味着我们这些流传千年、意蕴丰富的文化记忆,正在逐渐淡化,那些丰富的节日仪式里所蕴涵的对世界与人生的祈求和寄托和那种对节日的尊重与敬畏,也正在或已经消亡。

针对这种现实,在指导学生过春节、清明的实践活动中,我们课题组编辑了《欢欢喜喜过春节》《我们的节日――清明》《弘扬民族精神 共度和谐端午》节庆指南,实验家庭人手各一册,手册第一板块:节日的来由。第二板块:各地方节日的习俗,活动形式、内容,人们的饮食等等。第三板块:同学们你们家又是如何过节的?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你的快乐!(节日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饮食、居饰、游乐)第四板块:节庆剪影(附上说明)旨在引导家长和学生系统学习和了解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中时间跨度最长、形式最隆重、活动内容最丰富的春节的文化内涵;通过祭奠先烈、先人、先贤,引导学生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的孩子从中受到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事实证明,效果明显。

调查前曾显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印象中的过春节,主要内容就是吃年夜饭和收红包,清明节吃糯米饭,而春节、清明节过后,课题组回收的活动手册记录中显示:学生知道了春节的起源传说,了解了春节的居饰文化,熟知了春节的一些饮食文化,能讲述一些节日仪式的含义,同时还了解了本土的春节风俗习惯。比如:在本市内、市郊、老家又是如何过春节的,都有哪些民风民俗,并参与一些当地的活动,践行了一些春节期间的礼仪等。知道清明节的意义、习俗;和家人及同学一起去扫墓,家长配合收集、追溯家族历史和故事,朗诵有关清明的诗文,感受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魅力,奠定学生的中国根、民族根。

(二)亲历节庆引导小学生切实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多种多样,各项节庆仪式分别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敬畏自然、怀念祖先、维系情感、体现价值观等,这些都是节日文化的重要支撑。然而,快节奏的现代人过节,简化了节日仪式,大多几乎只剩下饮食这一方面了,因此,在中小学生印象中,清明节就是吃五色糯米饭,端午节就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至于缅怀先祖、家传祖训、纪念先贤、龙舟竞渡、把酒问月等美好意境,早已被各种娱乐活动所代替。因此,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也就没能在中小学生脑海中占有一席之地。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的节日。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节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以“传承民俗文化,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的清明节系列活动。(1)组织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大讨论活动。围绕怎样过清明,大家来评说,各班级召开了主题班队会,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们懂得了清明节的历史由来、民间习俗等知识,引导了学生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传统节日活动。(2)广泛宣传,氛围浓厚。学校借助黑板报、校园广播宣传清明节文化内涵,要求各班级出一期以“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为主题的黑板报,学校组织评比,使清明节活动深入人心。(3)组织学生开展“网上祭先烈”活动。与信息技术课相结合,在信息技术课上,专门抽出时间让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等相关网站,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学生们可以自由点击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并向烈士们献上鲜花、鞠躬,在留言栏上留言,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这种纪念活动不但让学生懂得了低碳环保的祭祀方式,而且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党爱国教育。(4)团委、少先队共同组织学生到人民英雄纪念碑进行扫墓活动。同学们向革命烈士鞠躬默哀寄托我们的哀思;向烈士敬献了花圈,队员代表发言表决心;向烈士庄严宣誓。回校后同学们还写了参加扫墓活动的感想,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此行的重要意义。(5)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我们的节日――清明》实验家庭手册:清明节意义、习俗;家庭清明节活动内容;了解家族历史和故事;收集、诵读有关清明时节的诗文。

从收集的资料来看:每一个同学都能从不同的程度认识到保护和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是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德体现,也是我们了解和感受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喜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如今的中小学生们热衷吃“肯德基”“麦当劳”,穿“米奇”“巴布豆”,看外国动画片……对传统的东西缺乏兴趣;如果能在吃这一方面吃出点传统的意味、吃出点对文化的理解,也未尝不可。问题是,就连这些节庆享用的食品都几乎是来自于商店,出于自家人之手的少而又少,一家大小都参与准备的情况就更不用奢望了。如果我们的活动仅仅停留在让孩子“看”的层面上,他们对节庆文化的理解仍然只是表面的、肤浅的,更别指望让孩子们从内心热爱这一传统文化。

学校课题组为了使学生感受端午节这个民族节庆的文化内涵。我们与北湖中社区一起开展端午节系列活动。请社区的领导、学生家长进来,我们买来了粽叶、粽米和赤豆,请学校食堂的师傅给学生传授包粽子的技艺,他们学得认真,也充分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气氛。同时在校内举行家庭包粽子比赛,活动中大家互相协作、体会亲情。既增进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社区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又从中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课题组布置的活动记录有让孩子们亲自动手,量力而为地参与到节庆的活动中去。有条件的孩子可以跟家长学习包粽子,哪怕只是看看煮粽子的火候也好;手巧的孩子可以帮助贴春联、贴福字画,哪怕只是扶扶梯子、刷刷浆糊也好;嘴巧的孩子可以为长辈讲讲春节的传说故事,哪怕平铺直叙不够生动也罢;有幸的孩子还可以到民间去跟村民大开眼界:庄严地看祭祀、点香烧纸,虔诚地叩头作揖、许愿,彬彬有礼去农家当客人、学礼数……孩子们回校后的反应几乎一致:学会过节,那绝对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

(四)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且辐射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但教育绝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情,这早已成为共识。但真正落到实处才是硬道理。如果只是布置让孩子们自己回去过好春节,体会我们的节庆文化的魅力,这无异于布置了一道无法完成的作业。因此,课题组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和网络的作用,让他们组织、引导、带领、帮助、利用,这才使得这次“欢欢喜喜过春节”“我们的节日――清明”“弘扬民族精神 共度和谐端午”等活动方案得已落实,教育合力的作用得已显现。

另外,以中小学生落实活动方案,反过来也促进了家长的参与,影响了更多的人对我国节庆传统文化的关注。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个民族在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被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所接受、所追求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它是中华文明的精粹和精华,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生生不息、延绵不断的精神支撑和精神所系。因此,结合传统节日,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促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民族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加强领导

通过课题研究,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 历史意义,增强迫切感、使命感,提高开展实验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同时,学校要积极主动与所在社区(北湖中社区)取得联系,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将此项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与内容、形式,向所在社区广泛宣传,取得社区领导和群众理解与支持。

(二)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网络主体化教育环境平台,形成民族民俗节日的意识调查与培养的模式

1. 学校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

(1)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2)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和重大节庆、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活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2. 家庭传统节日内涵的升华

(1)家长注重了过节的真正内涵。(2)亲情回归家庭,感恩落到实处。

3. 与社区网络搭建教育平台

(1)建立社区活动实践基地。(2)与社区联合活动。(3)借助网络教育资源,开展网络教育活动。

4. 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密切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把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家长的认同与配合。请家长共同参与活动,促进了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共同感悟、实践弘扬民族传统节日,培养中小学生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