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环保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环保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企业 环境管理 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65-01
在我国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加强企业环境的科学管理,做好企业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对改善我国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的环境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企业对环境管理认识不足,理念落后,仍然把追求近期利益放在第一位。(2)企业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环境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未批先建”、不执行环保“三同时”政策的现象时有发生。(3)企业环境管理的方式落后,仍在采用传统的污染治理模式,即“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企业越来越不能忽视环境给其带来的巨大影响,一方面,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政府对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逐渐增强,而且公众对企业环境形象声誉以及产品环境友好性的态度直接影响企业利益。种种变化都表明了我国企业已经处于环保压力影响企业发展生存的新形势,其关乎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企业更有必要加强内部环境管理要,以应对环境给企业所带来的影响。笔者认为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主要要做好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全企业环保管理体系,细化环保管理制度
企业要适应新形势下的环保压力,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环保管理体系及相关环保管理制度。企业的环境管理应建立由厂长(总经理)总负责,生产副厂长(副总经理)具体负责,职能机构为环保部,环保部的主要职责可以概括为规划、管理、组织协调、监督、考核、统计。要设置监测机构,负责生产装置的排放监测和厂区的环境监测。企业分厂的厂长兼管环保,车间设有专职或兼职环保员。此外,还要加强企业环保管理制度的建设,如企业排污的管理、企业污染物防治设施的管理、企业危险废物的管理,企业职工的环保职责以及企业环保责任追究考核等等。企业还需要结合当地政府环保机构和企业自身特点制定企业近期或长期环保管理目标与计划,由企业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监管。通过企业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职工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增强职工的环保素质,规范企业的环保行为,达到最大限度生产经营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2 加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
近几年,国家突发环境事件频发,紫金矿业污水渗漏、大连海洋石油污染、吉林化工桶被冲入松花江、南京栖霞区化工厂爆炸等等,其不同于一般的污染事故,它总是突然发生,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处置难度大。在这些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过程中不仅给地区环境带来严重危害而且也给企业造成了经济利益与信誉的巨大损失。因此,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是现代企业环境管理的核心。
笔者认为加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首先要做到对企业的突发环境事故正确处理。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要按照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标准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并纳入当地政府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预案中要明确应急组织机构、报告方式、联系组织方式等。其次,企业应急物资要储备充足,有专人负责。对于应急物资的使用、应急处置、人员疏散要做好培训,并定期组织演练。对突发环境应急事故要科学处置,在污染区域要设置警示标志,对在事故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要严格控制,并要加强对污染区域的监控,防止发生二次污染。另外,企业还要与当地环保部门加强信息的互通,及时披露相关情况。总之,企业要全面地考虑到由环保方面带给企业发展的种种不确定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对策,进一步以较少的环境成本获得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3 持续推进清洁生产
现在企业管理者不理会环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由于我国环境管理的落后,大部分企业的环境管理仍然采用末端治理的方式,随着国家污染减排与防治工作形式的日益严峻,末端治理的潜力已经非常有限,因此企业要积极开展进清洁生产工作,实现从源头减少消耗,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清洁生产对企业的现状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诊断,了解企业目前所处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的水平和状况,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对本行业的各种技术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搜索和论证,为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指明方向,同时进行相应的技术方案的储备,依靠改进工艺技术、实施精细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杜绝各种浪费等措施,使企业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从而未达到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双赢”模式。
4 加强同当地环保部门的联系
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是环保法规、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机构,它对企业的环保工作行使监督、检查、指导和支持职能。企业的环境管理部门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企业同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加强联系可以及时了解到当地省、市、地区的环保法规的最新动态,有利于企业较好的开展环保工作。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对企业的例行监测数据为企业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可有针对性的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另外,加强同地方政府环保部门的联系,在其指导下进行政策扶持的环保工程项目建设,可申请环保项目专项补助资金,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必然趋势,企业也将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面对更大的环保压力,这就需要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利用新的理论方法进行充实和完善,让企业在新形势下能够更主动、更积极、更正面的应对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榕.加强企业环境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企业管理,2007,8:42-43.
企业环保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生物质电厂;安全;新技术及创新管理
1前言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大事。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对企业的最根本要求。安全管理是每个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全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主题,是生产的保证,也是员工效益的最大体现。生物质电厂作为新生行业,由于起步较晚,各项管理工作与常规火力发电项目相比,还处于追赶期,特别是安全等各类管理制度和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
2现状分析
2004年国家发改委开始核准了国内首批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实际投运发电在2007年左右,至今也就10年左右,整个行业发展历程较短。生物质发电项目与常规火力发电相比,由于燃料收购半径的问题,一般建设规模都不大,多为1.5~3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同时其燃料品种错综复杂,有稻麦秸秆、农林废弃物、稻壳、工业加工的边角木料以及蔗渣等生物质,体积庞大,且单批次运输量少,加工和周转工作量大。另外,当前对生物质电厂的特性认识不足。一方面,生产管理人员都一般来自常规火电厂,缺乏对生物质电厂安全管理经验;另一方面,生物质电厂燃料处理环节多,量大,且作业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工作随意性较大,给生物质电厂安全环保带来很大的隐患。当前普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生物质电厂普遍基于经营成本考虑,一些辅助工序(如燃料的倒运、破碎等)均采取外包模式。一方面,对外包单位安全管理往往采取降低安全标准或忽视了对外包公司的管理,形成“以包代管”;另一方面合作外包方的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作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差,易因自身原因造成安全事件的发生,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2)生物质电厂主要安全风险存在于卸货、破碎、车辆、检修等人身安全事故和燃料、粉尘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同时,生物质电厂现场作业过程中经常因治理不到位而出现不注重现场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如何利用安全环保新技术、优化人机配置等方法,来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是生物质电厂管理层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3)生物质电厂的安全环保培训、安全环保创建等工作仍在不断探索中,安全环保管理“软环境”还不够扎实。需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安全环保管理“软环境”来进一步构建多重防护保障,夯实生物质电厂安全环保管理工作。(4)生物质电厂的安全风险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责任保险还需进一下完善。
3建章立制,完善外包管理
3.1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做好生物质电厂安全环保管理的基础
新的《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条例》明确规定了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类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遵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把安全、职业健康防治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重新修订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全员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将全厂安全责任区分配到具体部门和个人,梳理安全违章考核条款,全面落实安全奖惩措施,依章从严治理,实行安全环保与绩效、薪酬、晋升挂钩。
3.2完善的外包管理,是生物质电厂安全管理不可忽视的内容
(1)完善外协单位常驻人员安全的管理。对进入现场的各类作业人员,建立包括年龄、过去职业、保险、培训考试等情况的档案,凭门禁卡进入现场上岗作业。建立健全公司、部门、外包单位安全环保管理制度,成立包括公司、部门、各外包单位安全环保“保证”和“监督”体系网络,将各外包单位纳入公司安全环保监管范畴。(2)引导临时外来作业人员规范施工作业。临时外来人员进入现场前必须经过安全审查和入厂安全教育和考试,并安排部门人员带入现场指定区域。在现场人员进行安全环保交底后方可作业,对作业完成后实行“工完、料尽、场地清”,确保规范作业。(3)加强外来人员安全环保违章监督考核。在所有进出现场的出入口及厂内的关键地段、路口,实行全天24小时视频监控。对所有现场安全环保管理人员配备流动视频记录仪,对违反公司相关安全环保管理规定的人员进行及时取证和处罚,大大加强了外来人员违章监督考核。
4创新安全技术应用,提升管理“软环境”
4.1创新安全技术应用,优化设备技改,是打造生物质电厂“本质安全”的主要支撑
当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安全环保技术、系统工程等在许多国家中已得到了迅速发展,事故预测控制和环保治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物质电厂应在生产过程中为防止各种伤害及环保污染。通过创新安全环保技术、改进设备、作业环境和操作方法,优化人机配置,不断向“本质安全”型企业发展,具体方法如下:(1)引进无线测温系统,实时监管燃料堆垛安全。采用料垛无线测温采集法,将料垛监测数据上传至信息化系统,同时设定报警,24小时不间断监控料垛温度,提高了料场的安全性。(2)引进消防水炮,确保短期控制火情。针对生物质燃料易自然,发生火灾难扑灭的特性,公司引进用于石油化工企业、储罐区、大型码头等场所使用的消防水炮,作为料场主力灭火设施。(3)引进厂区车辆低速测速仪,加强厂区交通安全监管。在厂区车辆较多地段引进厂区车辆低速测速仪,及时监测厂区送货车辆速度,提醒司机限速行驶。(4)引进激光在线粉尘监测仪,加强生物质粉尘防爆管理。根据生物质燃料产生粉尘的品种、颗粒物直径、爆炸极限等特点。在易产生粉尘区域,引进数字和光学技术相结合的生物质粉尘激光在线粉尘监测仪。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对生物质粉尘区域提供快速、可靠和准确的定量粉尘浓度测试和浓度超标报警。
4.2提升管理“软环境”,是促进生物质电厂安全管理的重要推力
以三个“改变”为载体开展的安全环保教育培训,有效的激发了员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安全环保主观能动性。(1)改变过去填鸭式安全环保教育。主要通过培训笔记、考试成绩、应用水平等启发式教育,及时掌握员工对培训实际接受和理解情况。(2)改变过去制度、规程讲的多,生产实际讲的少。带领员工了解现场危险因素,隐患讲解、措施分析等;组织技术人员拍摄“员工安全环保行为规范”、“秸秆破碎”、“料场作业”等安全宣传片等,使员工真正认识到所在工作场所的安全环保状态。(3)改变过去监督部门讲的多,职工自己讲的少。开展与职工面对面交流活动,结合实际,讲体会,谈措施,就现场安全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
5安全生产规范化,责任保险来保障
5.1“对标找差”,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
生物质电厂,参照常规火电厂的标准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从组织机构、安全环保投入、教育培训、装备设施、现场管理、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管理及绩效评定等方面对照标准制定完善实施方案,不断规范生物质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
5.2“以人为本”,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生物质电厂应“以人为本”,加大开展安全文化建活,制定全体员工和相关方所理解的安全方针、目标、理念。通过宣传,使企业逐步形成全员参与、群策群力的安全互联互通体系。持续不断的培育出,安全环保特点适合自身的、安全环保理论高度认同的、安全行为自觉践行的、安全环保要求行业领先的企业文化。内化思想,外化行为,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变得更规范!”的安全愿景,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为。
5.3完善安全责任保险,是生物质电厂构建安全防护层的有力保障
推行安全责任保险,可以保证对受害人进行足额及时赔付,从而有效保障受害人权益,同时也可以转嫁责任方的风险。对所有工作人员严格按国家劳动法规定的保险进行投保。要求外包方购买相应险种,作为入厂承包方资质审查的内容。
6结语
总体来讲,针对生物质电厂的安全管理,虽然生物质电厂还处于发展阶段,从技术和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必须坚持“生命安全是红线,安全法律是底线”的思维模式。打造生物质发电行业的本质安全,还需要做大量的实践论证,进一步探讨其管理措施,达到生物质发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启治,姚大宇,王晋伟.浅析安全生产的重要性[J].新农村,2013(6).
[2]杨己能.浅谈电厂安全文化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
企业环保管理制度范文3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阐述市政项目工程中的管理要点,论述了在市政项目建设过程中,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好项目、社会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抓住机遇, 狠抓管理, 实现质量、效益双丰收,经过实际工程中得不断验证,优化项目管理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途径。
1、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1.1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项目管理的广泛应用体现了项目管理的向专业化方向的发展,更突出的它的重要性,其表现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竞相发展、各种项目管理软件开发及研究咨询机构的出现等等,随之出现的行业项目管理专业化也是趋势。应该说这些专业化的探索与发展,也正是项目管理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而今的项目管理发展基本上有两个发展趋势,即如何将本学科领域的专业理论、方法应用于项目管理和如何把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应用到本行业中去。
2、市政项目管理
一个城市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是一种社会公益性投资工程建设,首先得从城市整体上对一项市政工程在结合城乡布局和城乡规划,在基础上作出其社会效益的可行性分析,最后才作出投资的决策,上述决策很大程度上是属于一种政府性决策行为,它属于一种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决策行为,重点分析其投资的社会效益。对于市政公司而言,市政工程建设是一种企业行为,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决策应该做到投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投资成本的最小化,重点分析其投资的经济效益。市政项目的财务投资规模巨大,资金需求量大,工期长,所以其资金的回收期长。对于一般的市政公司不可能有足够的资金以投资这种规模巨大的工程,所以这就需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来进行市政筹资,在足额筹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设计、投资、施工而后进行事后评价。
在市政建设项目管理方法上,建设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有主要有两种方法:项目管理方法和项目实施方法。市政项目管理方法主要是指如何进行市政项目管理的方法,是现在大部分市政项目中所应用和采纳的方法,它是对市政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而项目实施方法指的是在项目实施中为完成确定的目标如某项市政工程的设计、施工而采用的技术方法。项目实施方法所能适用的项目范围会更窄些,通常只能适用于具体市政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在市政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根据一定的优先次序关系组织资源去对具体市政项目进行设计、施工,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监理,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而不至于出现“停工待料”甚至是“推倒重来”的局面。因此,在一个合理的项目组织机构中,必须保证项目经理和体系结构设计师的有效配合。
3、市政项目管理中的若干建议
3.1 编制一个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
市政项目管理人员首先要编制一个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其方案内容和目标必须满足双方的合同( 以下简称合同) 要求。合同是有法律性约束的,双方必须遵守,不遵守就意味着违法。合同是编制实施方案的主要依据和纲领,承包商应尽的义务及责任在实施方案中必须体现出来。第二实施方案必须把追求最大的利润作为目标。企业的目的就是赢得最大的利润, 实施方案必须符合企业的最大利益。第三实施方案必须联系实际。首先是联系自己企业的实际, 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 最大限度地把人员、机械、材料等优化配置、减少浪费。二是联系施工现场的实际, 如地理、地貌、气候、道路、地方材料、运输能力、风俗民情等。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 避开不利的条件, 对项目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都要考虑进去。尤其在工期安排上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不利的因素以及不可预见的因素都要考虑得周全一些。三是联系社会实际, 现在是市场经济, 从工程开工到竣工一般要跨一至两三个年度, 施工期比较长, 市场的变因很多, 尤其是建筑材料的价格一天一个样。第四工程分包。在企业能获得最大利益的前提下, 在合同条款允许范围内或业主同意的情况下, 可找协作单位分包。分包时必须找既有实力又符合合同要求的企业。
3.2结合实情逐步落实
完整的项目管理还包括一系列专题管理,如: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变化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市政工程项目中的财务管理包括市政项目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等。这些专题管理并不完全停留在项目范畴内,它们的实施要依赖市政公司、政府部门等诸多相关部门的配合,如果一开始就准备在一项目实施中进行全面的项目管理 ,会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为就市政公司本身的内部运作还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全面项目管理,而且大部分人员也不可能在一开始就能全部领会这么多的内容。
要做到把项目管理真正进入实际业务运作中,要求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进行通常意义上的项目管理,对市政项目进行技术上的和经济上的分析,评价其可行性问题。并对合同进行深入的研究,做到可以清楚的定义项目管理的目标、范围及工作成果等,在这个阶段应该确保对项目管理方法和项目实施方法及体系结构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并掌握适当的项目管理工具;第二阶段,全面实施质量管理,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督,重点把握工程质量关,同时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第三阶段,全面实施变化管理,完善信息资料的整理,做好项目的竣工与评价工作。
3.3 制定一套好的管理制度
企业的管理制度就是企业最基本的管理方法,就是企业内部的法, 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一套好的管理制度是搞好企业的最重要前提之一。施工项目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施工项目管理制度首先应是合法的, 它的各项规定、基本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 二是必须是行之有效的。一个施工项目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 就等于没有管理。一个没有管理的施工项目肯定不是一个好项目, 而且还是一个亏本的项目; 三是必须符合施工项目的实际。制度并不是越多越细越严越好, 制度的制定要结合实际量力而行。该用制度规范的, 一定用制度规范, 该细致严格的, 一定要细致严格, 不该用制度规范的东西就不要用制度来规范。不管制定什么制度都得使大多数员工能接受, 多数员工能接受的制度才可能是有效的制度; 四是必须激励员工们积极上进。从制度上让员工感到企业的温暖, 激励员工热爱企业, 自觉遵守制度, 关心施工项目, 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制度上让员工知道干好干坏不一样, 干多干少不一样, 激励员工把自己的工作干得最好,做到奖罚严明。从制度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鼓励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使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使施工项目的效益实现最大化。
3.4全面落实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
风险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要求在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中把好质量关,同时做好市政工程的财务筹资与投资决策。
风险管理:从预防和分散风险两个角度来考虑。①从预防角度来考虑,市政公司应当在投资项目开始之前,通过加强可行性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投资项目进行认真分析。从宏观方面来讲,主要分析国家经济政策、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资源供求情况等内容,从而正确选择投资的时机;从微观方面来看,主要利用各种经济与技术分析指标,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测算各种投资的预期收益率、现金流量等指标,来选择正确的投资方案。②从分散风险的角度来考虑,由于风险是未来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控制风险的发生。
筹资与投资管理:筹资原则的确定是筹资决策的总的指导思想。市政工程建设筹资与其他用途筹资一样,必须进行成本、风险与效益的权衡,做到及时性、效益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同时做到筹资与投资管理的统一,即做到筹资的成本、风险与投资效益的权衡,在适度的风险下,做到筹资成本最低,投资效益最大,投资效益是一种事前的决策行为,它是在投资之前经过可行性分析的结果,因此,在筹资决策中,效益性原则就是做到筹资成本最低,在筹资财务上,筹资成本最低等价于筹资的结果将得到最优的财务资本结构。
3.5加强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
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是项目管理以人为本,更加人性化,更加进步的体现,是代表项目管理更加完善的一个里程杯,也是未来项目管理发展的方向标。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主要分两个方面:①强调在过程中和项目完成后对人的健康与安全的影响;②项目在过程中和项目完成后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这两方面中项目完成的影响主要由业主和设计在初期的综合分析的时候进行考虑。对于现场项目管理来说,只需要对过程中进行负责.在现在我国项目管理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对很多项目管理来说还是一片空白,即使存在也是不具备实际意义。因此要做好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应做到如下工作:在一个项目开始的时候,应对整个项目进行划分,将涉及到人健康安全与环保的工作进行分类汇总,并根据轻重等级制定切合实际的相应的预防及应急措施,上报相关单位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继续该项目。应制定相关的培训及教育机制,做到对每一个参加该项目建设的工人及管理员进行培训及教育,专职人员做好相关的记录并定期进行检查,各种防护工具及设备也定期进行检修,确保工具设备工作正常。对重点进行的观测数据应及时的进行整理分析,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应仔细分析清楚后方可继续进行该项目。
4、结束语
总之,市政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在项目工程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市政项目做具体的分析,在市政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事后评价上全面落实项目的风险管理,把好工程质量及健康安全与环保关,做到工程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企业环保管理制度范文4
通过对某铜冶炼企业所属的3个下属单位环保流程的梳理和现状分析,在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尽管强化了环保基础管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制约企业环保管理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缺乏专业管理人员或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足,对相关要求的学习不够,对法律法规及上级公司管理要求的理解、掌握不够,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环保管理制度、台帐等不完善,环保基础管理薄弱。
1.2是对推进污染防治相关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污染防治工作的研究思考和探索不多,资金投入不足,工作开展缺乏支持和动力,长期易造成相关工作滞后和较为被动。
1.3是监管要求趋严,企业内协同配合的要求较高,人员配备不足,岗位人员变动大,工作连续性不够,具体工作繁杂,易出现问题。
2强化铜冶炼企业环保管理的实践和探索
2.1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强化环保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环保规章制度和标准,细化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完善公司及企业环保管理体系,并组织企业落实;强化环保监督管理,充实专业力量,明确岗位责任,不断提高企业环保管理水平;严格实施企业法人环保责任制,将环保绩效纳入各级领导任期内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做好目标、指标的分解,加大考核力度,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制,确保责任、措施、投入到位;进一步加大环保监督检查力度,规范采选冶炼过程、建筑施工等的环境行为,对环保管理工作不到位、污染环境问题突出、破坏生态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确保有关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2.2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一方面推进清洁生产,源头防治环境污染。严格执行冶金、有色、危化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清洁生产相关标准,加快现有污染源的治理,通过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管理等措施,在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减少企业废水排放量。以先进实用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好冶金废渣、废水、尾矿等综合利用,促进再生资源的高效、集约化使用。另一方面,加大工业废气治理,提高脱硫效率。实施烟气脱硫工程,确保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时加大对环保设施运行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再就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推进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围绕提高“废水”综合回收利用水平开展工作,从源头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2.3强化固体废物治理及危险废物管理。加强工业固体废物防治。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推广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促进企业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加强固体废物源头控制和全过程监控管理,逐步建立综合利用与安全处置相结合的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体系,提高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严格落实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转移联单制度和经营许可证制度,加快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办理,强化危险废物的管理,确保处置过程依法依规,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加强各环节的登记运转工作,对处置不合规的要限期进行整改,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2.4全面提升保障能力,防范环境风险。一方面加强污染源管理,提高污染防治及减排工作科技支撑能力。重视排污申报登记、监测及排污许可等工作,及时依法申报登记,及时委托监测,掌握排污规律,加强各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另一方面就是强化环保管理人员建设,尤其是各企业基层专职环保队伍建设,做到环保工作有专职负责。适应环保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建立环保人才梯队,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履职能力,为企业环保工作提供保障。最后,立足于环境风险防范要求,全面加强环境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公司及所属企业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应急机构,加强环境安全应急人员培训、物资储备,加快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备案,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环境应急演练,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3结语
企业环保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人造板企业;清洁生产;管理制度;理论基础;问题;对策
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许多企业都在逐渐完成清洁生产管理制度的建设改革[1],其中也包括人造板制造企业。面对特殊的政策和挑战,人造板企业实行了新一轮清洁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清洁生产管理体制进行了完善,使得清洁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得到了历史性跨越[2],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3]。人造板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造板企业清洁生产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人造板企业的发展要符合城市经济的发展趋势[4],走科技化、环保化的道路。企业各级体制都做出了一些新的调整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清洁生产体制改革为人造板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动力。
1人造板企业建立清洁生产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1.1清洁生产管理制度涵义
清洁生产管理是一种利用企业权力进行环保性生产的管理活动,它是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清洁生产管理系统是一种组织系统,它还可以指所有企业的生产程序管理[5]。现如今经济建设、卫生效益和环境保护都是清洁生产管理的目标,所以清洁生产管理的目标越来越广泛。清洁生产管理系统涵盖了企业各级生产制造管理和运作,因此清洁生产管理系统基本上是一个集中反映企业是否进行了环保性生产的生产管理系统[6]。对于完善企业清洁生产管理体制,以及解决企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要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管理体制改革[7]。人造板企业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具体指的是企业生产管理监督权力的划分以及各监督部门及体系的建立,以作为确保各企业清洁生产管理健全的管理目标。
1.2企业管理体制改革重点
人造板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和清洁生产制度改革的条件,都是积极进行各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人造板企业清洁生产管理体制改革是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部分[8]。人造板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是促进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促进利润最大化和完善企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环保型人造板企业的引入和建立,企业家精神被引入。环保理论的作用是探索企业生产对环境影响的多样性。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多数人造板企业改革的特点是提高企业生产程序的环保性,大多都以治理理论为主导。虽然绝大部分企业在清洁生产对待方面是理性的[9],但就目前的企业治理而言还远远不够。简单的清洁生产治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形势。
2我国人造板企业清洁生产管理问题分析
2.1清洁生产意识不强
人造板企业的管理部门应该在切实关注企业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将环境保护作为核心[10]。加强人造板企业清洁管理和各生产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是企业建设的重要方面。例如,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生态的又一重要矛盾,由于清洁生产意识不强,导致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清洁生产。但其实这两者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企业在重视清洁生产的同时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11]。
2.2监督管理制度欠缺
人造板企业的生产车间(如图1所示)是企业整个生产车间中最基层的地方,若企业想达到清洁生产[12],就必须从生产车间抓起。而部分人造板企业都存在监督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缺乏纪律,清洁环保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并且还缺乏上级和社会大众的监督,这就造成了人造板企业在监督管理上存在很大的缺陷。部分人造板企业对于清洁生产意识不够强烈[13]。企业对于清洁生产监督常常存在形式主义,并不是特别关注清洁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对人造板企业的清洁生产进行监督和管理时,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按制度办事,进行有效督促。
2.3清洁生产事项过多
人造板企业在进行生产时,生产环节过多、程序复杂。对于复杂的生产工序和每一道清洁工序都应向上级部门提交备案,人造板繁琐的生产事项导致生产部门对于清洁生产的服务热情渐消[14]。因此,想要人造板企业达到清洁生产的标准[15],就应该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同时,将一些生产工序进行合并以简化清洁步骤,对于那些要保证环保生产的事项要有专门部门进行维护,以至于主要在注重清洁生产的同时降低产品产量。
3我国人造板企业建立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对策
3.1强化清洁生产宣传
作为社会的一员,人造板企业既是生产者也是一个清洁生产者,而且人造板企业首先是一个生产者其次才是一个清洁生产者。然而人造板企业现行的管理体系虽然也强调企业的全面发展和环境保护效益的提高,但实际上依旧是以偏重创造经济效益作为投入生产的主要目的[16],而作为社会的一员,清洁生产意识的提高对于企业本身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甚至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性。所以相关政府部门要通过宣传、讲座等形式,加强对企业的清洁生产意识管理,如清洁生产的基本理论,包括清洁生产计划的制定、清洁生产方式的选择等等。企业的清洁生产意识反映着企业对清洁生产活动意义的认知与态度,以及对清洁生产的选择与评价,它是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心、丰富企业的精神文化质量、提升企业文明程度、净化企业风气的重要方面[17],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3.2建立清洁生产制度
人造板企业必须建立规章制度、标准化体系来规范企业的清洁生产。在党的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后,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原有的生产漏洞,构建一个清洁监督的综合管理系统。在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清洁生产是企业创造生态效益科学、经济、有效的方法。清洁生产是企业生产的一部分[18],其监督质量与企业的环保程度和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政府相关环境保护部门将企业清洁生产管理视为重要的环保管理事件,并改善和规范了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加快清洁生产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的步伐,完善制度、规范企业生产行为,是环保部门和企业当下的首要职责,它充分体现了清洁生产监督管理的特殊要求[19]。
3.3加强企业人才培训
加强控制并启动清洁生产监督机制,需要人造板企业将清洁生产管理作为企业业务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还应加强清洁生产控制、实施责任制并进行评估,建立一种机制并实行奖惩措施,这样才能激发管理人员清洁生产的热情。做好清洁生产知识培训,对人造板企业的清洁生产具有重要价值。首先,由于企业的属性,清洁生产意识培训需要考虑两个关键点[20-25]。第一点是要在整个企业进行连续的清洁生产培训,该培训需要通过人力资源和技术信息部门共同管理。第二点是企业中大多数基层员工并不是专业人士,应对相关培训进行简化,接近员工的整体水平。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在对清洁生产知识进行培训的同时对于内部员工的清洁生产意识测试也很重要。企业应不断审查员工的安全知识并通过评估做出决定,以考虑需要进行何种培训以及如何进行培训。
企业环保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化工生产企业;环保管理;实践
工业化发展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复杂化,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带来严重哦环境问题,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工业化经济发展中不断凸显出矛盾,建立科学集约的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在企业污染管理上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化工生产企业在环保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仍是不利的,化工企业之间竞争不断加剧,在环保问题上也是关注的焦点,从污染物排放、污染物处理效率、环保技术等多个方面可以反映出化工企业的环保管理水平。化工企业节能环保工作在调整结构、强化节能管理、技术节能等方面有一定发展,将环保理念渗入生产过程中,对化工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化工生产企业管理现状
化工企业生产潜在的危险和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会带来更复杂的问题,化工企业环保意识不强,在经济利益面前,环保意识作出妥协,社会责任意识也会因为经济利益而降低,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环保管理意识淡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增加企业利润。在企业内部没有形成环保管理机制,在环保问题上的投入不够,相关技术和管理方法与企业发展不一致,在环保意识上没有长远意识。在环保机制上,缺乏科学的管理规划,对化工污染治理技术没有深入的落实,相关环境保护标准没有得到执行,在环境保护管理上没有明显效果。[1]在节能环保上,化工企业在节能减排上探索新能源、新技术应用,但在实际生产中,节能减排并没有实质性改进,一些化工企业在经济利益下对环保技术的重视不够,在环保管理上采取简单的处理方式应对相关环保部门的检查,这些环保技术和环保设备达不到环保标准,在化工生产发展中也很难应对更多复杂的环保问题。化工企业对环保理念没有深入的认识,在领导管理上没有将环保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在环保认识上,从上到下,企业内部要形成一致认识,对没有认识到环保的意义的问题,在企业安全生产中要承担更多责任,将环保可持续发展与企业长效发展机制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在生产中落实环保管理工作。
2化工生产企业环保管理对策
2.1提高化工生产企业环保意识
化工企业环保管理在认识上要树立环保意识,将环保意识落实到化工企业生产管理环节中,化工生产要绿色生产,将环保管理理念深入到企业发展之中,加大环保投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环保管理,开展管理阶层环保教育,将责任落实到相应的生产车间,对生产原料、成品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监督。改善企业生产环境,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环保意识,降低环保问题发生频率,从根源逐步改善环保问题。在生产阶段,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提高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认识。环保意识在化工企业生产中需要逐步深入到企业内部,意识先行对进一步深化环保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对环保意识的强化需要落实到化工生产中,在生产细节中让企业内部认识到环保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2]
2.2构建绿色科学的环保管理模式
化工企业环保管理上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在环保模式上从企业生产实际出发,对企业“三废”排放、环境监测、防污设施建设等进行明确的规范管理,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生产中废气处理、废水处理等都需要达到相关标准,环保管理上对生产过程中的排放问题在管理模式上改进相关措施,促进生产环保标准的实现。对现代化环保设施的投入应用加强部门合作,对高污染生产设备要及时关停、淘汰,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同时配备相应的消防应急器材,对环保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改造,为企业环保服务。在环保管理责任上,企业管理层、员工、领导等要明确环保管理职责权限,制定考核、监督、奖惩等相关制度,在环保上明确责任落实,对进一步实施环保管理有很大帮助。健全环保管理制度,在宣传、培训上建立更加完善的环保管理模式,加强企业内部环保管理力度,在经济利益和环保管理上实现共赢,将环保管理放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视角下进行长效机制建设。[3]
2.3提高环保管理的技术水平
化工企业要从根本上解决环保问题,在技术上要不断提高水平,降低环保成本,对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引进技术人才对化工企业环保管理贡献力量。环保技术上实现绿色生态发展,引进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将技术成果应用到环保管理上。氯乙烯生产中对设备和技术的更新要及时跟进,对在废弃物排放、治理上会减少更多复杂的治理问题,化工生产要有先进技术支撑,才能在企业生产中取得更大进步,规范企业生产体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环保技术投入,在人才引进的同时,重视企业职工能力水平的提升,提高内部整体技术水平。
3结语
化工企业在节能环保和经济利益上存在矛盾问题,在环保管理的落实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化工企业环保管理需要系统全面的管理体系,在创新管理模式、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增强环保意识、提高企业环保管理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环保管理模式,提高化工企业环保管理水平。
作者:张廷佑 单位:新疆中泰化学阜康能源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毛龙飞.化工企业中的环保管理[J].化工设计通讯,2016,04: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