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范文1

一、 回归教材研读考纲,复习基础知识

很多高三学生在高考语文复习的时候都会感到无从下手,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太多,一时间找不到头绪。针对这样的情况,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明确的具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从而提高学生复习效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归语文教材,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知识点,加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尤其是名篇名句的默写和文言文的理解等。无论高考语文题型怎么变换,只要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就一定可以轻松面对。

苏教版语文教材在课文选编上进行着不断的尝试和改进,所选课文都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知识性,对高中生学习语文知识具有引导作用。在语文高考复习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研读高考考纲,考纲是高考语文复习的依据,也是对苏教版语文教材知识点的深度归纳。在研读考纲时,教师不仅要关注高考语文的考试范围和新增内容,还要关注高考语文的各种题型及命题走向,让高中生可以灵活开展语文复习。

二、 重温历年高考真题,明确命题方向

在高考语文复习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历年高考真题,带领学生重温历年真题,让学生有效把握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和命题方向等,增强学生的语文解题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选择近三年的本省高考语文真题和一些有价值的外省高考语文真题作为学生复习的重要材料,来检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提升自身语文水平的有效方式。

尤其是在高考备考的最后阶段,学生心理压力大,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调整状态,保证高考时良好的精神状态。教师可以将做语文高考真题的时间调整到每天上午,这样就与高考语文的考试时间相仿,可以促进高中生合理调节生物钟。在高中语文复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纠错本,将做真题时易出错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并经常翻看,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避免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再次出现。

三、 培养阅读习惯,拓宽写作思路

高考语文复习要注重阅读训练,学生不仅要全面阅读语文教材,还要阅读与高考有关的各类文章,包括现代文、文言文等。只要高中生在语文复习的时候突出重点,发挥自身的优势,一定可以提高语文成绩。

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深入阅读苏教版语文教材,扫除字词以及语文知识结构的障碍,查漏补缺,训练他们的知识归纳能力,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在阅读语文教材时要着重体会语音知识、文学常识、修辞手法、标点知识、写作知识、文言知识等。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语文教师开展全面复习,也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语文学习的头绪。

其次,教师还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文章。比如阅读现代文不仅可以提高语感,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还能够增加高中生的写作素材,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阅读符合高中生认知水平的文言文,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文学素养,提升文言文语感。而且高考语文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大多是开放性的,并不是孤立的,所以高中生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语文知识专题复习,重视模拟考试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高考已经迫在眉睫,但是在复习的时候仍需要把握系统性和合理性原则,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要灵活运用各种语文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文高考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专题复习,按照专题进行详细的讲解,以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教师要充分结合苏教版语文教材,根据语文学科的考试特点和近年来的试题特点,选择有层次性的训练内容。

同时,教师还要提高学生对语文模拟考试的重视程度,让他们把每一次模拟考试都当作高考。很多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复习时总是喜欢题海战术,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让学生反感。因此,教师要尽量做到精讲精练,大胆舍弃无用的复习资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对学生来说,必须要有充分的耐心和毅力,勇于面对高考,自觉去学习语文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范文2

如何进行语文复习才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升华,有利于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呢?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是能妥当地安排好语文复习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认为复习不复习一个样,随意复习,连考试范围,有多少个知识点都不闻不问。

方法:为了赶进度,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堂堂填,天天灌,学生无暇动脑与动手;复习无计划,见到什么复习什么;只练不讲评,公布答案就完事。

资料:滥发资料,整天做练习,消化不良。

时间:为赶进度“开快车”,煮“夹生饭”;“老牛拖破车”,考试日期到了还未复习完一个循环;无计划无目的,听其自然,复习到哪里算哪里。

二、控制论及其核心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曾说过,所谓控制就是“根据过去操作情况去调整未来的行为”。控制论的核心是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人们要实现主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就得有意识地对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调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反馈信息主要是通过评价发生的,并进而提出了诊断性评价(学生入学时对学生的认识和情感评价)、形成性评价(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对整个教学过程所取得的较大成果进行更为全面的评定)。通过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转换,形成“螺旋式”反馈信息网,教学信息能够及时反馈调节,教学不断向最优化发展。

三、高考语文复习中的控制思想

将控制论思想运用到高考语文复习中,就是要随时通过反馈来掌握复习现状与目标间的距离,以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优化。为此,在复习过程中,应经常搜集学生对复习内容、方法的看法,可采用个别谈话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便及时调整复习节奏、方法等。

传统的语文复习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安排学生做练习的单向信息传递的过程,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觉得语文复习不复习一个样。如图一:

定向讲知识(师)做练习(生)讲评(师)

而采用反馈式复习,则有助于教学双方充分的信息反馈,能使学生从被动的接收状态转变为富于强烈的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便形成能力,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如图二:

(附图{图})

四、教学实践

根据反馈原理,要实现语文复习过程的最优化,就必须对复习信息实行目标控制、结构控制和数量质量控制,即定向、定量、定势、定序和定度。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谈谈笔者在高考复习中的一些探索。

(一)定向控制

所谓定向控制,就是指每一阶段的教学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来说“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就是教学目标。我们在复习中常常会发问,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地耕耘,却收获不多?为什么有些人没我投入多,而收获却大于我?实际上,这是在复习中做了不少无用功的缘故。

严格按照考试说明来指导我们的复习与训练,是大面积提高高考质量的有效途径。要知道,高考命题的唯一依据就是“考试说明”的30条要求。它是命题的指挥棒,代表了社会,也代表了高等院校在具体学科上对考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的质量要求。我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首先组织学生学习“考试说明”。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时,明确“考试说明”中有何规定,从而懂得考什么和不考什么,知道哪些内容在历次高考中已经出现过,哪些还没有露过面。比如不少的高考复习资料中都设计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专项训练,实际上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考试说明”明文规定“不考名词术语”。高考也多年未考单纯词和合成词了。又比如1995年“考试说明”删去了“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常用的字典词典”一项,于是我们复习字典词典的时间就可大大减少。总之,只要按照“考试说明”来复习和训练,我们就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率。

(二)定量控制

所谓定量控制,就是对课时量、课堂教学容量及训练量要进行控制。量次不足,固然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量次过于频繁,学生不胜负担,同样也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现在在定量控制上分歧最大的是训练量的控制。到了后期,我的做法是:以练评为主,一日一小练,一周一中练,一月一大练。练后必讲评,而练习和评讲都安排语文课堂上,不占用课外时间。有的教师常常说要“精讲多练”“多读多写”。但讲多少为精,练(读写)多少为多,缺乏一定的标准,缺乏量的依据。还有“题海战术”。到底做多少题才成其为“海”,也不得而知。我的理解是,只要不再做“重复劳动”的练习,就不是“题海战术”。为衡量是不是“重复劳动”,我设计了一个表,如下所示:

(附图{图})

每次考试后,我都用它来统计测验情况,凡正确率高于80%的题目,就认为该知识点和能力点已达到要求,以后就可少做此类练习;正确率低于80%的题目,就认为该知识点和能力点未达要求,评讲时更细,以后就可多做此类练习。这样,使训练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无效劳动。

(三)定度控制

定度控制,其实就是如何遵循量力性原则的问题。量力性原则告诉我们:教学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处在一定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其身心发展既有共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因此高考语文复习也要因材施教。

对于语文差生,必须加强课外辅导,每次考试后,我都对差生进行单独辅导,指出其试卷中存在的知识和能力问题,提高语文成绩的途径,以及解题的方法,并激励他们拼搏的信心,在高考中收效颇大。

在复习期间,我通过个别谈话发现,一部分学生对单一的语言训练已露出厌倦情绪,这是个危险信号,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复习效果。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根据量力性原则,重复的单一劳动会引起大脑疲劳。根据学生实际,在一堂课开头的三至五分钟,我开辟了一个小栏目——“时文美文欣赏”。那些针砭时弊的杂文、引人入胜的散文、出人意料的微型小说、幽默风趣的笑话、贴切生动的广告,博得了学生的阵阵笑声,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激发了学好语言的强烈愿望。

(四)定序控制

所谓定序控制,就是指对进入流动过程的信息在程序上进行科学组合,它是优化学生思维流程的重要手段。

我在高考复习和训练中是这样安排的:以两个星期为一个单元,把语文复习分为四部分进行:语言知识及其运用4课时,文言阅读2课时,现代文阅读3课时,作文3课时。这四部分交叉进行,而都以“考试说明”为根据。为了巩固分项复习的成果,强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综合检测成绩,每月还安排了一次综合考试,并做好讲评工作。到了后期,综合检测和专项练习(难点疑点训练)交叉进行。

高考复习不但要有宏观上的总体安排,还要有微观上的局部操作程序。比如作文的复习和训练,就要全方位地规范化地进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都要练;命题作文要练,材料作文也要练;整篇文章要写,片断训练也要搞,甚至文章修改也不能放松。要用一定的课时来进行审题训练,并努力提高作文讲评课的质量。同时,对书写训练,要经常提醒,不断检查。这不仅是为了高考,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了控制好学生的规范化作文训练,多年来,我一直进行卡片作文教学,如下图所示:

(附图{图})

这样,有利于克服写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利于高考,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五)定势控制

所谓定势控制,就是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过程中的思维趋势、思想感情的控制。当学生的思想感情与教学内容不协调时,教师要加以诱导,使之与教学内容相协调;当学生思维不是处于积极状态时,教师应通过口头语言、态势语言以及所创设的情景使之兴奋。

在进行复习和训练过程中,要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高考前的压力很大,有的急得坐卧不安,有的到处猜题押题,有的变得焦躁、失眠,不思茶饭,有的则破罐子破摔。这些都是心理素质不好的体现,会影响学生语文水平的发挥。因而平时必须注意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我的做法是:从总体上加强班集体管理,以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要求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找每个学生分别进行单独谈话,分析其答题时的心理障碍,提出下次测试时的要求。

五、教学效果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范文3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学生学法指导为突破,追求既有“山的沉稳”,又有“水的灵动”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研,努力提高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水平,巩固并提升我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在全省的地位,初步形成具有苏州区域特色的普通高中语文教育风气,不断扩大我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研工作在全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工作思路

1.坚持“一个中心”

即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在全省高中教学“减负”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地位愈加明显。

一方面,要争取、保证语文教学应有、足够的课时(如文科班课时);另一方面,要在既有课时基础上做文章,有效、优效、高效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再一个方面,也要研究课堂45分钟如何向课外延伸。

在教师层面,要引导研究不同类别的课堂教学,如周一语文课如何对学生双休自学进行检测,高三课如何把新授课与复习课区别开来,作文课如何把作前指导、当堂作文、作后讲评、学生修改、二次讲评等贯穿起来,试卷讲评课如何体现知识梳理、错题整理,名著导读课如何体现讲练结合……

在教研组备课组层面,要引导重视三个层面的课堂教学,即常态课(随堂课、推门课),研究课(专题复习研究、一课三教等),展示课(名特教师、学科带头人展示)。

2.抓住“两条主线”

一条主线是阅读,一条主线是作文。两条腿走路,要走得均衡,缺一不可。

关于阅读教学。三个反对:反对“泛语文”,反对“伪讨论”,反对“去文体”。

三个主张:主张课前预习,主张课堂点拨,主张文本细读。三个提倡:提倡读写结合,提倡课外延展,提倡专题学习。

关于作文教学。抓住“对不对”和“好不好”开展训练,前者是审题,后者是立意、结构、内容、语言、文体等,循序渐进地解决“写什么像什么”“写什么有什么”“写什么亮什么”这三个问题。要重视作文批改和讲评方式的变革。基本分拿不到,一律重写。

3.加强“三项研究”

即研究学生,研究高考,研究教法和学法。

研究学生。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状态远大于方法,方法远大于苦干;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看有无存在漏洞,需要不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全;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看是否方法到位,事半功倍。在不同层次(指学习基础)的学校和班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分层教学,甚至是个别教学。

研究高考。要研究高考命题,《语文考试大纲》,《语文考试说明》,江苏、全国、上海、福建等地高考语文试卷,特别注意2011年大小阅读命题变化;要研究高考阅卷,如文言文翻译给分模式变化;作文阅卷五类卷变为六类卷,记叙类文章再次得到强调。

研究教法和学法。特别是高三复习课,如何激趣导入,如何讲述考点,如何分析例题,如何教授解题方法,如何做好当堂练习,如何当堂讲评总结,如何布置课外作业,一定要成竹在胸。

4.落实“四大机制”

(1)区域联动机制。以学科研究中心(设在苏州市第十中学)为基地,在全市范围内抽调骨干教师,分别组成2011届高一高二高三语文学科中心组,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资料汇编等活动。在此基础上,举办全市高中各个年段的教学研讨活动。全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及重点学校高三备课组长外出学习并落实学习报告制度。对张家港和昆山两市进行教研考察,总结经验。市直属、高新区、工业园区、相城区高三教学研究共同体继续活动,高三原则上每月安排一次,高一高二原则上每学期安排两次活动。

(2)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苏州市高中语文qq群等阵地,实现高中教学尤其是高三教学资源的共享。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以上传课例和课件为主;苏州市高中语文qq群(高一高二群群号51770895,高三群群号69136369)共享空间以上传专题复习资料为主。此外,继续编印《苏州市普通高中作文指导材料》《苏州市高中语文悦读》等。

(3)过程管理机制。强调高中三年是一个过程,要循序渐进。强调高三一轮、二轮复习是一个过程,避免复习无计划,见资料就用、逢题目就做、复习课就练、练过只讲答案的低效做法。

(4)信息反馈机制。做好数据汇总服务,帮助学校具体分析,落实到人,落实到学科专项;做好高考最新信息搜集和应对的服务。

三、本学期几项具体工作

1.暑期学生自学能力竞赛。9月13日-14日,高二高三,市区集中在苏大附中、苏州外国语学校。

2.高三备课组长会议(高三复习研讨会)。

3.高一语文教学研讨会。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范文4

关键词之一:四面出击

现行《考纲》明确规定,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和写作,是目前高考语文的四大板块内容。尽管每个板块赋分不同,甚至分差悬殊,但任何一个板块都是备考复习的重点。鉴此,所谓“四面出击”,指的是根据四大板块的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针对每个板块按部就班脚踏实地不偏不倚滴水不漏地部署备考复习。当然,依据复习目标和备考性质,“四面出击”当着重体现在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还有,“四面出击”不等于通常意义的“面面俱到”,“出击”的重点不在“出”而在“击”,不但主动灵活,而且目标明确,追求实效。

“语言文字运用”之“面”,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占据的比重不算大,却十分关键。我们浙江卷共10个客观题(选择题),有一半出现在此板块。语音、字形、词语、语病和衔接等,看似都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能力,难度不大,但历年高考结果表明,这些也绝非轻而易举之题、唾手可得之分。尤其是“词语运用”和“语病甄别”,可以十拿九稳自信满满的考生甚少,更多的则是望而生畏诚惶诚恐。至于“简答题(表述题)”部分,堪称高考命题的“试验田”,没有常态,充满“变数”,无论是“扩展”“压缩”,还是“选用”“仿用”“变换”,倘融合了“修辞”和语言运用的“六要素”,以“百变不穷”“千变万化”喻之并无丝毫夸张之意。备考复习理应依据考查要求,针对考生薄弱环节提高“出击”频率,力求夯实基础,稳定阵脚,提振信心。

“现代文阅读”之“面”,理论上一般不可能被忽视,而实际上则另当别论。这一板块的材料特点和能力要求,决定了“阅读”难度不大,而“解答”难度不小。近几年我省的“论述类文本”一直采用“客观题+主观题”的考查形式,能力层级定位在理解和分析(综合)。随着“文本细读”与“深度理解”等现代阅读理念的强势渗透和定向体现,多数考生越来越心无定数,胸无良策,颇感无奈。而“文学作品阅读”则难以挣脱“一看就懂,一答便错”的悖论,尤其对于“鉴赏”“探究”等考题,由于对象、要素、定位和方式的不确定,考生所掌握的“十八般武艺”也难以充分施展。即使“凑合”着完成了解答,也根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胜算可言。因而备考复习绝对不能畏难消极,理当以积极姿态,使用重拳“出击”,敲打此“面”,以求实效。

“古代诗文阅读”之“面”,目前涉及“文言文”“古诗词”“《论语》”和“默写”等四个题块,分值之高仅次于写作。我们知道,在考场上要完全“读懂”文言文根本不可能,只能运用“猜读”“跳读”等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因而重视“似懂非懂”的解读状态,不是放低要求,而是贴近实际。我省的文言文阅读规定了“赏析”的考查,但千万不可“神经过敏”:一是近年的试题多是“理解”,并非货真价实的“赏析”;二是即使把所有的复习时间和精力“空投”给“赏析”,也只能是白白浪费“资源”而已,不会如愿以偿的。至于“古诗词”的“鉴赏”考查,关键在于将“鉴赏”请下“神坛”,明白“鉴赏”无非就是“理解+分析”的随机组合和灵活变化。“《论语》”曾是我省的特色考题,但很快将成为“高考记忆”,不会再起波澜,按常规熟悉课文和把握“评析”足矣。“默写”是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意义最为深远的高考试题,“识记”是关键,为对抗“遗忘规律”,重在打好“组合拳”,既需要“过度”诵读,还得及时“温故”和正确书写。

“写作”之“面”,分值之高,在中国高考学科中乃当之无愧的“首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不用担心被小觑。可是“高处不胜寒”,理论上言之凿凿,非常重视写作,而真正付诸行动且不折不扣落实的便少之又少了。这绝不是语文教师和众多考生冥顽不化,而是“过于聪明”之故,因为“写作”属于语文学科费时费力而收效甚微的“贫瘠之地”,大多也不愿与之“亲密接触”,纠缠不休。也许我省并不乐意接受“新材料作文”,但这种写作考查模式还是低调“登陆”在线了。各地学校和考生适应“新材料作文”的现状如何,不敢蠡测妄言。根据笔者初步了解,目前“新材料作文”的备考指导课堂,至少有一半存在问题和严重问题。部分高三语文教师甚至“不得其门而入”,多少给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感觉。足见“写作”之“面”尚待切实给力,既不能观望等待,更不能畏缩退却,应当全力“出击”,突破困境,走向“柳暗花明”。

关键词之二:刚柔相济

目前通行的高考语文试卷,均以“客观题+主观题”两大基本题型构成。客观题(选择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又采用智能阅卷,完全可以实现“零差错”的理想结果。只要考生的答案选择(填涂)正确,分数就不会丢失,我们习惯将选择题(客观题)称之为“刚性题”。与之相对的便是“主观题”,语文学科的主观题主要包括简答题(表述题)、翻译题、填空题(默写题)和写作题等。这些考题,出于学科性质和考查目标的考虑,“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凝固的,加之还无法进行智能阅卷,必须依靠人工操作,受到阅卷教师的素质、数量、考题设置、时间限定等多种因素制约,显得“柔有余而刚不足”,命题、解答、阅卷之间难以达成完美统一。

所谓“刚柔相济”,就是“刚性题”和“柔性题”两者兼顾,不可偏废。虽然语文学科的“刚性题”不多,约仅占总分值的20%。但唯其“刚性”,答案一旦生成,便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左右,显得很硬朗,只有“必然”没有“或然”,对所有考生都公平,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技能相对薄弱的考生,更需要避“柔”趋“刚”,在实现“四面出击”之后,可把“刚性题”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尽量在“刚性题”方面多下功夫,力求以“刚”补“柔”。

当然,语文学科并无纯“刚性”的考题,看似“刚”的形式(结果)往往依托于“柔”的内容(过程)。以文言文的“实词”为例,选择题的考查形式无疑是“刚性”的,A、B、C、D只有一项是符合题干要求,但“选择(解答)”的运思过程却未必那么“刚性”,不但需要回忆、再认有关实词(词语)的本义、引申义等,而且还需要仔细揣摩其“当下”的“语境义”,这就不仅仅是指向于某个实词,而是衍化、扩大成为“区间性”的阅读理解,包括故事情节、人物言行、场景态势、句子结构等许多要素的考虑和把握了,而这些“考虑和把握”则都是“柔性”的。由此不难推知,语文学科的“刚性题”更多的属于“形式”而非“内容”,即“外刚内柔”是也。

“刚柔相济”既是一种备考策略,更是踏实的复习行为。只“刚”无“柔”不行,只“柔”无“刚”也不行,笔者以为,立足于“柔”,瞄准于“刚”,以柔克刚,“软”“硬”兼施,方能高效优质,稳操胜券。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有不少“半柔半刚”的考查内容,如“名篇名句”的默写、“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以及若干填充式采分点,唯有“刚柔相济”才能获得理想的复习成效。传统考题“默写名篇名句”系“主观题中的客观题”,即以“柔性”形式考查“刚性”内容,答案是确定而唯一的;而“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结果(翻译)呈现貌似“面目全非”,其实仍是“刚性”大于“柔性”,虽然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不能要求考生呈现的答案(译文)完全相同,但其中重要信息(姓名、地点、官职等)和关键词语(实词、虚词)的翻译、句意的表达应该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便是“刚性”的体现。至于“压缩语段”之类的概括性考题,答案可以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但有关要点是不能遗漏的,“刚性”也是很突出的。如去年我省的第6题,答案为“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其中“不承担”“推诿”“误事”就是三个要点,即“刚性”要求,遗漏任何一个都会被扣分。其他“半柔半刚”的考题亦类似,恕不展开。

关键词之三:多管齐下

若以“战争”比喻,高考不是“局部冲突”,而是“全方位战争”,仅凭局部的优势都不足以决定战争的胜负。因而需要以“四面出击”战略挺进为基本前提,然后再实施“多管齐下”的纵深穿插和精确打击,才可能真正打赢这场没有硝烟而又堡垒密布壕堑纵横的战争。

如果“四面出击”主要着眼于知识(考点)的层面,那么“多管齐下”则更多侧重于能力的维度。顾名思义,“多管齐下”指的是从不同能力维度着力提升考生的语文实力和应试技能。“多管”自然不止一“管”,而是包摄了从“识记”到“探究”6个能力层级,每个能力层级都“下”一番扎扎实实的真功夫,不疏忽,不马虎,不浮躁。根据笔者了解,语文备考常常会陷入这种“宿命”式“怪圈”――第一轮复习“据纲依本,条理井然”,第二轮复习“题海扑腾,手忙脚乱”,第三轮复习则“东敲西击,无所适从”。临近高考,备考目标不是清晰反而模糊,方寸全乱。

或许生发此现象的内在原因有很多,但笔者以为,根本缺失在于未能落实“多管齐下”之故。依照高考性质和复习惯例,语文学科从第二轮开始就应当把重点锁定在优化“能力”之上――高考从来都是针对“能力”的考查,《考纲》指定的6种能力才是备考复习的重中之重。而且,语文能力形成和提升的过程是“渐变”而非“突变”,无法一气呵成,一蹴而就,“循序渐进”是其无法超越的客观规律。还有,跟许多能力一样,语文能力也是“用则进,不用则废”,假如缺乏时常而足够的操练、砥砺,予以熟练和强化,必然会出现退化和萎缩,根本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屡试不爽。无论是“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还是“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各种能力均需要想方设法进行不断加固和逐渐提升。以最容易被忽视的“识记”为例,尽管正面考查的高考试题不多,但“识记”是各种语文能力得以“萌芽”和“拔节”的土壤,解答任何语文高考试题都离不开“识记”。再看“理解”能力,《考纲》将其定义为“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这种阐释其实不够确切。“理解”是阅读的灵魂,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能力,都是由“理解”延伸、深入和升格而形成的;没有“理解”,所谓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等无疑是痴人说梦,“理解”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整体语文实力。还有便是“表达应用”,简言之,就是借助语言文字、按照规定要求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即“目的性外化”,常见形式便是简答题和(文章)写作。“表达应用”属于综合性最强的语文能力,也是语文学科的“标志性”能力,如今高考语文70%的赋分跟这种能力直接相关,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根据“多管齐下”的备考理念,除了“识记”“理解”和“表达应用”,也不能冷落“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这些语文能力层级相对较高,掌握和运用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常常成为备考复习的“瓶颈”。但由于高考设置了针对性考题,如“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词鉴赏”和“《论语》评价”等,因而切不可消极无为或坐以待毙。笔者以为,备考复习必须理直气壮地为“分数”而拼搏,用当今的一句流行语表达便是“只要还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只要我们确实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定点发力,踏实操练,认真总结,不断改进,反复强化,即使收效不及预期,但必定能够有所起色和长进,绝不会劳而无功,将大大胜过那些偃旗息鼓、弃城溃逃的“不作为”。

关键词之四:重点突破

仅倡导“四面出击”“刚柔相济”和“多管齐下”等,有可能引起误解或落下话柄,以为备考复习就是不分轩轾,等量齐观,平铺直叙,均衡使力。其实不然。备考复习既需要重视“面”,也应当强调“点”。“面”是整体,“点”系局部,理当先“面”后“点”,“面”的铺开可以为“点”的突破创设条件。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面”与“点”的辩证关系,也是备考制胜的重要方略。

根据我省高考语文的试卷结构,“刚性”试题并非重点突破的对象。每年高考阅卷给笔者的深切感受是,谁赢得了“作文”谁就赢得了语文。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局外人(也包括一些不知情的语文同行)对高考作文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识,认为作文评分几乎没有多少区分度,写好写坏一个样,大家得分都差不多,拉不开档次。毋庸讳言,这种现象的确存在过,但笔者以为,问题的症结并不在评分操作,主要在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多年来作文一直被“不公正”对待,似乎不能有满分,每篇作文扣除相当比重的分数理所当然;二是作文评分标准定位完美化,要求过分拔高,致使绝大多数考生可望不可即;三是作文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短板”,学校和师生日常的重视、投入均不够,导致不少考生写作能力滞留在低层级徘徊不前,考场上只能拉扯拼凑,勉强成文,多是质量平平甚或平庸之作,鲜有佳作美文,高分实在也打不上去。

然而,作文的分量毕竟太重,毫无疑问是备考复习的“核心工程”,即使有怨言有困惑有难度,也必须积极尝试,认真探索,奋力突破。根据近年全国和我省高考作文命题改革走向,写作备考无疑当以“新材料作文”为重点。如实而言,由于多种原因,我省关注“新材料作文”相对滞后,重视和准备明显不够,整体备考现状不容乐观。其实“新材料作文”早已不怎么“新”了,2006年就在全国卷“闪亮登场”,我省2009年首次新课程高考也尝试过此题型。笔者固执认为,写作备考应当围绕“新材料作文”展开,如果“新材料作文”没有问题,那么其他写作题型便可迎刃而解。“新材料作文”的考查要求表明,审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和写作提示,并把握三大要素――内容、含意和角度,即如何正确理解、分析和确定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怎样“选好”写作“角度”。既要指导考生全面了解“新材料作文”的8大特点,又要让考生切实把握“主题的层级性”“立意的发散性”“角度的价位性”等重点。具体指导可以以“三大要素”为基本定位――“内容”是材料的语表信息(浅层语义),“含意”是语里信息(深层意蕴),“角度”则是写作取向的确定。简言之,由“含意”切入可归纳“中心角度”,从“内容”考虑能提取“重要角度”,这些都“符合题意”的写作角度;在此基础上,考生再结合自身实际而确定其中之一就是“选好角度”。“新材料作文”的备考指导,只有紧扣“三大要素”,对感性材料作理性分析,将整体判断和具体解读妥善结合,才能弹无虚发,矢矢中的。否则,难免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然而令人担忧的现状则是,迄今为止,仍有不少同行未能策马扬鞭,与时俱进,还是在运用诸如“抓关键(词)句”“因果分析”等方法指导学生审题,且搁置其他不说,仅就学理层面而言,也是很不应该的。例如我省高考近两年“新材料作文”的试题材料,2012年的材料中设置了甲、乙、丙三位“网民的议论”,即“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人人坐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这些观点都是平起平坐的,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如何“抓”得“关键句”呢?再看去年的命题材料,三位中外作家的话语构成了“非连续文本”,彼此根本不存在“因果”关系,又怎样“分析因果”呢?俗话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抓关键(词)句”等并非“万能钥匙”,“新材料作文”审题,还得使用合适的“新钥匙”。

关键词之五:披沙沥金

没有资料的备考复习无异于纸上谈兵,笼中走马,运用各种资料(特别是仿真性练习题)巩固和熟练解题能力,是备考复习的必由之路,成功之道。复习实践屡屡表明,习题(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备考的效率和质量。然而,题海茫茫,良莠不齐,究竟选用哪些资料供考生操练才能获得理想效果,“倒逼”着诸位指导教师“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去粗取精。

复习资料犹如考生的“保健品”,只有挑选优质而合适的“保健品”,才能收到理想的保健效果。面对琳琅满目的“保健品”,不能来者不拒,兼收并蓄,应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于是乎,“精选资料”成为备考的“口头禅”之一。道理似乎大家都懂,但真正要把“精选”做到位似乎并不简单。司空见惯的现象就是,许多学校和教师缺乏自信和“定力”,盲目追求“品牌”效应,迷信于所谓的“名师名校”。其实,正如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精彩动人的章节也只有部分而已,绝大多数的试卷(习题),倘能出现几个质量较为上乘的试题已经很不错了。何况市场上有不少原本就是粗制滥造的产物,无论出自哪位名师、何所名校,都不值得追捧,自然更缺乏供考生操练之价值。极而言之,就是正规的高考试卷,由于多种原因,也并非字字玑珠、题题铮亮,有一些试题并不怎样,何况是那些未经认真“打磨”、试做反馈和精心修改的“模拟”“仿真”呢。“沥金”必须“披沙”,精挑细选没商量,笔者以为,要从泥沙夹杂的试卷中选取金子般的好题,通常得着眼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并注意以下若干要点。

1.规范。“规范”是试卷的“立身之本”,不守“规范”的试卷似难有优质可言。首先从“内容”的层面比对,判断其是否符合《考纲》规定和现行高考试卷的基本题型等。譬如,我省高考语文试卷的第3题(词语运用)既考查成语,也考查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实词和虚词;“小阅读”选用的是“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文言文”“古诗词”等的选文是否经典、“陌生化”程度又怎样;第18题(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能力层级应该是“赏析”,而不是“理解和分析”;“《论语》的理解和评价”至少有一个语段出自课内;“新材料作文”材料的具体性、丰富性和“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等如何;等等。其次从“形式”层面观照,除了整体结构(布局)外,可以着重考虑其“吻合性”和“技术性”两个维度。如“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跟“选好角度”“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等吻合程度怎样;有关文本的长度是否适宜,如“小阅读”“大阅读”和“文言文”的文本长度通常应分别控制在800~900字、1200~1500字和600~700字。当然,从“技术性”维度更容易“掂量”出试卷命题的“看家本领”,如选择题各选肢(特别是第8、9、18题)是否精当、整齐,文言文(包括古诗词)的注释是否得当(包括针对性、提示性和数量等)、能力是否重复考查,等等。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范文5

一、能力与生活立意走向明晰,实用性和人文性取向兼顾

1 字音、字形、成语等基础题“很基础”,客观题题量越来越“精干”。

最常见题型仍是以字音、字形、词语辨析、成语、病句、衔接、文学常识等为主。偏重识记的字音、字形、成语等题目难度不大,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吻合的。拼音是以常见形近字和多音字为主,江苏卷除了“软着陆、处方药、复辟”等多音字稍微容易混淆外,其他都不难。江苏卷今年没有考字形和病句,这与江苏语基客观题的轮流考查、缩减题量的理念是一致的。字形仍以双音节词、成语为主。北京卷的字形题中没有出现一个生僻字词,安徽卷和山东卷的“摄像机、节骨眼、终身制、元宵节”等三字词语,也都是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江苏卷的成语题涉及“移花接木、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巧成拙、弄假成真”等成语,题型略有新意,分组式的选择使难度明显降低。福建卷通过选择恰当的成语解读一幅漫画的寓意,题型很新颖。新课标卷的“芝三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可以用排除法比较辨析。重庆卷和福建卷对病句的考查回归到修改语病的形式,更能考查出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直接以选择题命题的字音、字形、词语辨析、成语、病句、衔接、文学常识等内容越来越少。江苏卷的“语基”选择题只有宇音和成语两道题共6分。16套试题中,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上述7项内容的题目刚刚过半,客观题的题量也越来越“精干”。语言运用表达题闪亮登场,占据大半江山。

2 语言运用题的题型新颖、选材鲜活,实用性和人文性比翼齐飞。

语用题的素材和题型都令人耳目一新。比如江苏卷第3题,园艺师一段话深层含意的解读和第4题对漫画的解读,像作文题“忧与爱”一样蕴涵着优雅的人文气息。福建省的文学名著与文化经典阅读、湖北省的读书月宣传语和用对偶句表述宝黛初会的情景等题目,体现了浓浓的文学味。北京卷文学常识的命题摈弃了作家朝代、国籍和代表作品等纯识记性的选择题考查,而是要求考生对作品内容、文字风格和写作手法的描述进行判断,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和感悟文学作品。

语用题的选材越来越鲜活。例如广东卷的“招聘启事”和“摄影展前言”,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福建卷“对于纸笔书写与电脑输入的看法”和浙江卷中对“离父母很远的看法”等,体现了浓郁的生活味和人文味。鲜活的素材不仅使试题具有浓厚的时代和生活气息,还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用性和人文性特点。这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的真谛很有帮助。“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样的命题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和语文学习现状的。当下学生不会说话、不能规范使用母语、不会主动思考的现象比较普遍。在高考语言运用题上多搞一些创新,有利于更客观地检测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答题强化三种意识,字斟句酌提高正确率

语文学习的材料越来越融入现实生活,这给语文学习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如果只是埋头于题海,而不关注社会生活,就会与语文学习的本意渐行渐远。语用题相对独立性强,学生答题的分值差异也很大,如果认真揣摩,做到字斟句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考生答题的角度看,需要培养三种意识:

1 要有二次审题意识。考生在语用题答题过程中常常犯审题不清的错误。审题有两个层次,不仅要理解题目明确的要求和提示,还要理解文字素材背后的能力考查点。例如湖北卷的用对偶句表达《红楼梦》宝黛初会的情景,“宝黛初会”的素材已经提供,用对偶句表达也不难,但是如何从文字中寻找对偶的切入点,比接下来的对偶语言组织更重要:“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如果不从黛玉和宝玉这两个角度考虑,而从贾母等角度来思考,就难以解答了。江苏卷第四题是“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写出合适的一句话”并不是答题的明确提示,要从“是非”角度看漫画,才能读出漫画的寓意来,从而理解“形象地提醒人们”的含义:“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审题贯穿答题始终,多一次审题就可能多一分收获。

2 要有二次答题意识。很多考生在做语用题时没有看明白题目的意图就匆忙答题,结果大而化之,或者犯方向性错误,或者会而不能全对,留下遗憾。比如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字”。审准题之后先初步组织答案,然后针对要求和题目内容对答案进行重组,核查信息点是否与要求对应、是否有遗漏等,还要注意答题的字数要合适。

3 要具有文化理解意识。语言运用题的素材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以湖北卷第20题为例:

2012年4月9日,湖北省“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阅读月正式启动,为配合这次读书月活动,请从《楚辞》和《史记》两本书中任选一本,写一则阅读宣传语。要求:联系概述内容,表达简明得体,字数不超过40字。

这道题本身就充满着文化意蕴。如果对屈原及其经历没有一定的理解,对对联等宣传语的样式没有一定的积累,就难以写出“著《离骚》屈子行吟泽畔,书香荆楚传华章;读《楚辞》楚人再诵乡音,文化湖北续辉煌”之类的答案。这是仅靠死记硬背文学常识的考生无法回答的。从另外的角度说,这类语言表达题又是可遇不可求、不可复制的,关键是理解它的精髓:文化理解下的语言表达。

三、从容面对:与其陷入茫茫题海不能自拔,不如拓宽阅读视野畅游书海

1 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反思意识,善于从日常的语言素材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锤炼理解和认识能力。对处于紧张复习阶段的高三学生来说,应该有一点时间安排阅读报章,关注和思考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在日常的语言运用中学会积累和表达。浙江卷中对“离父母很远”的看法和福建卷“对于纸笔书写与电脑输入-’的看法,都是源于生活实际的认识与评价,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能力要求。

“语基”复习不在于做多少题目,而在于明晰类型,训练到位。在字音、字形、成语等基础知识上的复习不必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只要抓好常见常用的字词就可以了。“经典”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平庸”,与其对所谓的“经典”复习资料全盘照搬,不如根据学生的需求大胆取舍,自编素材和讲义,也没有必要对模拟试卷亦步亦趋。“语基”复习与其陷入茫茫题海不能自拔,不如拓宽阅读视野畅游书海。从日常的生活和阅读素材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也许事半功倍,一举多得。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范文6

关键词:高三语文;阅读课;必要性;有效性

一、 高三语文阅读课开设的必要性

   1、开设阅读课是新课程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在实际的高三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的老师往往把学生锁定在成套的复习资料和复杂的题海之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成为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的常态。因此开设阅读课,把阅读还给学生,还学生一片自由的蓝天,这既有利于改变高三课堂单一陈旧的复习模式,更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提出的“通过阅读和欣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的要求。

   2、开设阅读课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美国学者隆恩·弗莱在《有效阅读》中指出:“当你是一个优秀的会读书的人,这个世界将归你所掌握……”而我国著名学者、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也说“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一个人获取文化知识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一个人文化底蕴的深浅,首先取决于阅读素质的优劣,一个人,如果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终身受益。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开设阅读课对涵养学生的性情,健康学生的心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3、开设阅读课,是改变高三语文教学现状的要求,具有深厚的现实意义

开设阅读课,激发学阅读兴趣,是增加高三学生语文学习时间,改变语文“副科”窘境的有效途径

在现行的高考模式下,语文虽然作为三大科之一,但学生对于语文课的重视度绝对在数学、外语之后。许多高三学生都说“语文学不学都一样”,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学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要改变这种状况,单靠发试卷抢时间肯定不行,聪明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学语文成为其内在的要求。其实我们的高三学生对语文学习也有着非常大的需求:他们想了解社会,关心天下事;他们想在繁重的课业中,寻求解脱,愉悦心情;他们还想提高修养,涵养气质。这些精神需求正是引导学生投入课外阅读的内在有利因素。因此开设阅读课,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自然会把语文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自然会利用一切空闲的时间来关注语文学习。

4、开设阅读课,是帮助高三学生走出“题海战”,“轻松”复习的好方法

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期认为:“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而我们现行的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就是“老师苦讲,学生苦练”最终师生都“难逃苦海”。这种疲于奔命,忙于应付的做法,结果“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而要把学生从机械的、枯燥的、低效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实现“教少学多”,其重要的方法就是增加开放式的“不讲、多读、多悟”的阅读课。

   5、开设阅读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是提高高考成绩的有效方法

目前的语文高考命题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个层次。从这五个方面可见高考考查的就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从每年高考结果看,阅读题和作文成为学生成绩的瓶颈。为了有效突破这些瓶颈,许多高三老师都会搜集大量的“高考真题”进行“集中突破”,侧重从“命题特点”、“解题技巧”、“答题模式”等操作表层去训练,指望通过“冲刺训练”迅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告诉我:任何的方法技巧离开了学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离开了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离开了学生丰厚的知识文化积淀,都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开设阅读课对于高考来说不是“背驰”而是“神合”。我们一线的高三老师完全有理由在高三大搞阅读课,因为只有踏实的阅读,才是真正打通语文高考阅读和作文“瓶颈”的一条有效途径。我想,一个有着较高阅读能力、较深文化底蕴的学生,一个掌握了“活”的语文素养的学生怎么可能对付不了几道高考考题?

二、提高高三阅读课有效性的策略

1、利用趋利心理,激发阅读兴趣,是提高高三阅读课有效性的前提

     高三的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重视程度较之高一高二有了较大提高,这种改变是学生趋利心理起了作用,毕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高考语文能考出一个好成绩。 教师此时要充分利用好学生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给学生明确:高考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阅读的竞争,“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成绩的提高绝不是上课听一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的,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自己的积淀、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才能在高考考场上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同时也跟学生强调:阅读是学生的终身的行为,阅读能力的高下将对你们踏入社会后能力的高下起重大作用。我想有了我们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将“功利性阅读”慢慢变为“自主性阅读”,最终转化为其内在的需求。

2、精选阅读材料,是提高高三阅读课有效性的基础

现在的高三学生阅读的品位普遍不高,漫画类、娱乐资讯类、奇幻小说类、言情小说类等低品位报刊书籍成为争相阅读的内容,虽然也“开卷”了,但未必有益,或者说未必有效。作为高三学生,时间何其宝贵,如果在阅读课上阅读这些内容,恐 怕我们的教师难辞其咎。

因此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应该成为高三阅读课的宗旨。但是高三毕竟时间紧负担重,要学生阅读大部头的文学经典恐怕不太现实,而阅读文质兼美,篇幅较短的文章,恐怕是明智的选择。教师可以精选一些名家散文,如国学大师季羡林洞察世间万物的散文、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周国平的哲理散文。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几本杂志,如《杂文选刊》、《随笔》、《书摘》、《读者》。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较好的人物传记,让学生从传主的人生轨迹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总之教师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必须慎重,因为这是提高阅读课有效性的基础。

3、原生态阅读,是提高高三阅读课有效性的关键

 所谓的原生态阅读就是要让学生独立阅读、自主阅读和个性化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同时“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那么学生的“探究能力”从何而来?我想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来自于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因此在阅读课上,我们的教师不应怕学生读不懂、读不快、读不深而对学生的阅读横加干涉,而应充分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知识构成、情感体验、审美理想,对文本进行独特的、有个性的阅读。唯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和保持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让阅读成为学生能力提升的阶梯。

   4、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提高高三阅读课有效性的保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度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作为高三学生的阅读课,教师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应该有一定的目标性,既要注意避免学生阅读的随意性,又要注意指导的科学性、系统性与持续性。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课的有效性。具体我们可以从根据阅读物的不同,指导学生灵活掌握以下阅读方法:

   (1)浏览性的泛读。浏览,即粗略地看一遍,也就是略观大意。如读文章的前言目录,文章的开头结尾、文章的过渡段关键句等。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一目数行,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有效信息。

   (2)探求性的速读。有时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要进行跳跃式探究性阅读。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某种需要摘取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是探究性阅读的主要特征。这种阅读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作用巨大。

   (3)品味性的精读。精读,就是对优秀作品的精彩段落、关键语句,反复诵读、体会和领悟。精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句读语词,理清了内容梗概,体悟了思想情感,更让学生在汲取知识中,获得审美体验。可以说学会了精读就学会了全面把握文章的方法。

5、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提高高三阅读课有效性的核心

  我们知道“读”与“写”从来是不分家的,只有读书破万卷方能下笔如有神。作为高三的阅读课,我们都不可避免的有一个目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以读带写”不但没有对“读”的要求有所降低,反而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以读带写”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反而更激发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写”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成就感,而“读”让学生在写中更有独立思考真知灼见。读中悟写、写中促读,读写结合才能让阅读课焕发生命力。

    综上所述,阅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我们的高三教师只有勇于打破原有的高三语文复习模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踏踏实实地开设好我们高三阅读课,才能最终赢得学生语文素养和高考成绩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