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专题研究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专题研究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专题研究总结

幼儿园专题研究总结范文1

我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全区99处幼儿园,80%的园所为农村幼儿园,遍布于全区389平方千米的土地上;1006名教师中36%无教师资格证,且多半以上为非正规学前专业教师。在这种背景下,幼儿园地理位置偏僻,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匮乏、课程理念不明确、教育教学能力缺失等突出问题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这些问题并非经过一两次教研活动就能解决。因次,我区依托当前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重视之势,借助基层教师对教学研究的渴望之情,立足区域教研,尝试开启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之旅。

一、立足现状,建立教研机制

好的教研机制能保障工作规范、科学、持续发展,能为每所幼儿园的和谐发展、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平台。近几年来,我区立足学前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现状,创新思路,以制度先行,加强教学工作的研究与管理。

(一)理顺管理体制,确立发展方向。为加强学前教研工作力度,确保教学研究质量,2011年9月,我局将学前教学研究工作由托幼办调整至教科研与培训中心。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学习特点,实施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研究管理一体化,引领学前教学研究工作向规范、科学的轨道发展。

(二)建立研究机制,明确工作职责。为保障全区教学研究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我们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区学前教育教科研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崂山区幼儿园研究课、公开课活动的通知》等通知,明确职责,为教学研究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一是建立片区教研管理机制。根据各幼儿园地理位置、办园规模及发展需求,将各级各类幼儿园划分为5个教研片区。每个片区确立一处实验或中心幼儿园为示范园,公办民办一起抓;并聘请教学研究能力突出的园长为本片区教研组长。主要协助区教研员负责完成本片区教学研究工作。

二是成立区学科中心教研组。为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结合教师现有教学成绩和已有教学经验,根据各学科领域研究现状,成立了6个学科中心组。任命师德高尚、教学成绩突出者担任组长。主要负责定期组织各学科专题研究

三是拟定并实施《崂山区学前教科研工作过程考核细则》。主要目的通过考核,保障各项教学研究工作有序进行;依托评估,逐步提升教学研究质量,促进教师专业不断成长。

二、立足实际,确立教研内容

教学研究内容首先聚焦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教师当前发展的需要,找准教学研究的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逐步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研究内容上注重求真务实,寻找“真”问题,解决“真”困难。

(一)教研内容“寻”于幼儿园的共性问题。每学期初,我们从“寻找”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及时组织各幼儿园园长召开全区学前教研工作会议。在总结梳理的基础上交流已有工作经验和新学期计划,围绕计划提出存在的共性问题,明确思路,达成共识。例如,大部分幼儿园,尤其是集体性质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建设与开发方面成绩薄弱,研究方式与内容浅显。因此我们结合市教研室立项的《幼儿园课程开发的探索研究》省级课题,提出了“崂山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区级子课题。各片区中心园结合当地资源制定研究方案,并组织开展了子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经验交流。帮助园长、教师理清课题方案的制定和过程的实施。突出研究内容的真实性,体现研究成果的有效性。

(二)教研内容“寻”于教师群体中的共性问题。目前,我区36%的教师没有任职资格,且大多数为非专业教师,教师专业技能相对薄弱。因此,我区从教师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出发,分层次、分内容,由浅入深的开展专题研究。也就是聚焦教育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并让老师们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为让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能结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学会运用正确、适宜的教学方法,我们以举行区研究课为载体,通过理论测试、教学设计交流、教学现场研讨、教学活动展示等环节,开展了“集体教学活动中教法的运用”专题研究,大家集思广益,梳理汇总各学科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如社会领域中的情境陶冶法、参观访问法、经验迁移法等);为启发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我们开展了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策略的专题研究等。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中的“真”困难。

三、立足发展,明确教研形式

好的教研形式,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立足发展,主要采取“园际手拉手联盟式”和“课例研究分享式”教研活动,促教师专业成长。

(一)园际手拉手联盟式教研,拓宽教师的教研思路。“园际手拉手联盟式”教研是指在不同区域、不同级别、不同特色的幼儿园之间形成的结对友好单位,开展基于实践的园际交流教研活动。2012年,我区开展了“手拉手创优活动”,采取实验园带示范园、示范园带一类及以下园、城区园带郊区园手拉手结对方式,通过送教下乡、学习观摩、定期培训、共同活动等形式,实施手拉手联盟合作,有效放大了教研资源,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通过“园际手拉手联盟式”教研活动,达到经验分享、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教师们从中得到更多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二)课例研究分享式教研,让教师在合作中成长。“课例研究分享式”教研是指在不同领域之间分别围绕同一内容开展教研活动,并将各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分享、研讨碰撞,实现经验传递和共享。我区以市优质课评选、城乡课堂教学交流,区公开课和研究课评选为契机,以课例研究为切入点,把握一切考、研、评的机会提升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集体教育教学智慧。引导教师在观摩、学习之后相互讨论、研究,帮助执教教师梳理问题,提升经验。

在“课例研究分享式”教研活动中,教师们通过同伴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但丰富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现场及时的交流与反馈,获取了新技能,积累了新经验。“课例研究分享式”教研,彰显出合作研究中教师集体的智慧,让教师在合作中实现专业成长。

四、立足培训,实施专业引领

为深入研究、解决教学活动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化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智慧,我们注重更新理念,实施专业引领,提升保教质量。

(一)以解决教学活动中难点问题为切入点,为教师专业成长解“惑”。根据现阶段幼儿园教学研究现状,结合幼儿教师对当前说课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存在困惑:说课到底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等。以“如何进行说课”为题,组织全区部分园长、教师130余人进行了“说课”研讨交流活动。在研讨过程中,园长、教师们积极交流,踊跃回应现场提出的问题。

(二)以新理念为引导,实施专家专业引领,为教师专业成长加“油”。随着国家省市对一系列相关学前教育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我们采用集体与个别、专家引领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对已有教育经验进行重新梳理和加工。我区举行了“崂山区幼儿园课程在一日活动中有效实施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培训活动。邀请市教研室薛梅、辛明老师和市南区王贞桂主任三位幼教专家,对我区在课程实施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疑难或存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解惑,对新颁布的《指南》进行专题解读。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聚焦“课程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效实施”,通过专题研究寻找问题到聘请专家引领解决问题,我们采用“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螺旋上升研究形式,丰富教师新理念,为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加“油”。

五、立足科研,促进教研质量

通过调查了解,我区各幼儿园对省市教材的研究和使用已达100%,但在园本课程建设与开发方面存在不足,如园本课程内容一成不变,理念陈旧,形式单一等,为此,我们加强园本课程建设与开发,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一)注重园本课程建设,不断完善园本课程内涵。结合多年来我区在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进行的研究,我们注重各园建设园本课程的同时,分层次的完善园本课程质量,主要体现在一是分层次建立园本课程。如建议示范类以上的幼儿园建设独立的园本课程,一类及以下幼儿园可借鉴使用原街道园本课程,但必须结合市教材借鉴性的使用,并在原版上及时进行修改或标注。二是开展了以幼儿园课程研究为重点的教学研究,明确园本课程的组成部分,主题内容的确立等,园长、教师课程研究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将获得市一、二等奖优秀园本课程在全区进行移动式观摩学习。三是彰显园本课程特色,初步形成课改的典型园。如实验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金岭幼儿园《个性教育与快乐发展课程》、沙子口机关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等都各具特色。

(二)确立“崂山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子课题实施方案,营造课程资源研究的氛围。为加强园本课程建设与开发,我们依托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市教研室立项的省级课题研究为契机,确立了《崂山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子课题,加强园本课程建设与开发,在不同层面上逐步提高园本课程质量。因此,我们在初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子课题,其目的就是深入挖掘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园本化。各片区也确立了相关的研究课题,并组织了子课题研究方案交流活动。各片区教研组长结合本片区研究方案设计进行了交流研讨,相互学习、借鉴研究过程及经验。

这一子课题的实践和研究,使我区部分园本课程得到了丰富和完善,教师们充分认识到了乡土资源的重要价值,孩子们在这一主题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体验,对崂山的乡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大增强了爱家乡的情感。例如:实验幼儿园在中班《我是崂山娃》的主题活动中,对其原有的内容进行了完善和创编。诗歌“崂山就是我家乡”(见附件),这首童谣将崂山的风景、特产融为一体,用说快板的形式表现出来。另有由园长和老师合作词曲幼儿园园歌《我是快乐的崂山娃》,成为深受全园幼儿喜爱并广为流唱的儿童歌曲。还有沙子口机关幼儿园形成了《我是海边娃》、《山海休闲游》,金岭幼儿园《枯桃花卉美》、北宅沟崖幼儿园《樱桃红了》,王哥庄宁真幼儿园的《有机茶》等,凸现地方特色,课程研究内容异彩纷呈。

立足研究,创新机制,促教师专业成长,是我区教学研究工作中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我们将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实践、深化研究,促进教师专业不断成长。

附:

《崂山就是我的家》

海上崂山属名山,

人间仙境实在棒,

爬巨峰、游清宫,

石老人、北九水,

崂山风景美如画。

崂山的美食响当当,

农家宴、绿茶园,

红樱桃、大馒头,

还有沙子口的活海鲜。

幼儿园专题研究总结范文2

第一阶段:调查我区幼儿园数学教学现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共性问题,策划解决策略,查看相关理论与文献,从中提炼出能支持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教育思想,为课题研究作好充分的准备。第二阶段:理论学习阶段。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同时通过园本教研采用专题讲座和自主学习等方式,明确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基本内涵及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分段教育目标。第三阶段:课题实施与实践研究阶段。采用行动研究法,践行数学活动的操作策略和基本方法。在这过程中利用教研活动的多样性、教研主体的多元化、教研内容的专题化等策略提高教师数学教育的实践能力。在课题研究阶段,鼓励教师撰写教育实践案例,定期组织教师采用案例对比分析式的研究活动,解决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组织教育实践的现场研修活动,针对课题研究中的共性问题,鼓励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寻找答案。让教师在问题—反思—实践—反思—提升的过程中提高专业能力。在课题实施到一定阶段如每学期的期末,要求教师写出阶段性的课题研究小结,同时进行阶段性的专题成果展示活动。第四阶段:总结与提升阶段。整理、归纳教师的教育案例和活动设计并装订成册。课题负责人依据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同时将研究成果向全区幼儿园推广,使之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

二、专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理论引领,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理念

课题负责人带领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明确当今幼儿园数学教育改革态势以及幼儿数学教育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学习方式有引发兴趣导读、关键问题引读、自我问题细读等。通过学习教师达成以下共识:

1.学数学,是在学一种化繁为简、解决问题要有依据的数学思想,是在学一种思维方法。

2.数学是一种思考方式,也是一种实践能力,在学习、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需要数学活动过程的鲜活和生动。

3.充满智慧的数学、有魅力的数学应该是基于孩子的生活、伴随着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开始的,让孩子们在亲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亲自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力量与价值,并从中体验探究的快乐。

4.幼儿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发展幼儿的数学能力———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应用能力、推理能力,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独创性,关注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求知欲、成就动机、学习兴趣、自信心、学习习惯。

(二)梳理学科概念,提高教师本体性知识水平

课题负责人在翻阅大量幼儿数学相关书籍的基础上,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相关概念、不同发展阶段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和幼儿的学习发展进程,利用多媒体手段与教师分享,帮助教师澄清了相关的数学概念,明确了幼儿阶段所接受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内容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以及各年龄班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式与特点。同时结合区域幼儿园孩子数学发展情况,参考各种文献拟定了幼儿园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框架,为教师的实践性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通过学习和教育实践的反馈,理解了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以及10种数学关键经验的前后逻辑关系。

1.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1)幼儿学习数学首先依靠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这是由数学知识的抽象特点和幼儿本身思维逻辑的特点所决定的。幼儿在尚未达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时,不能仅靠教师的语言传授,或是直观演示来理解数学知识。幼儿真正理解数学是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和能动地建构数学关系。(2)幼儿(3~6岁)基本上是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思维的半逻辑,即思维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二是思维的逻辑建立在对客体的具体操作的基础上,需要通过作用于事物的动作去解答那些需要逻辑思维的问题。由于这两个特点的存在,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是依靠教师的语言传授,或是依靠直观演示是不能达到理解的。而且幼儿在接受和转换来自演示或讲解的信息时,都要经过自己内部认知结构的同化,受到已有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很可能不能完整地真实地再造演示过程和再现讲解内容。

2.数学关键经验的前后逻辑关系结合国内外数学专家研究的成果,课题负责人将蕴含在现有幼儿数学教育中的10种数量关系(如把学习“集合”作为计数的逻辑基础,以学习“等量判断”来促进幼儿“数量守恒”观念的获得等)以具体形象的方式让教师了解和掌握。

(三)以“园本教研”为途径,开展行动研究

以园本教研为突破口,在园本教研中增强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研究能力,从而改变无效的教学模式,形成与新理念相一致的教育行为方式。参加课题研究的幼儿园教学园长,在园本教研过程中,考虑教师的现有水平,建立教师数学活动专题研究档案,包括:专题教育随笔、专题教育活动设计、专题研究问题册等。教学园长定期对其进行批阅(面批、本批)起到专项指导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业务园长关注她们的教育行为,并在寻常时刻的教研中针对不同的问题以不同方式加以解决。

(四)在多样的教研方式中引领教师研究

1.在“类比同研”中,激活教师创新思维“类比同研”就是同类活动对比执教共同研讨。强调不断进步、有所创新。在教学现场先后展示两名教师的同类活动,参与研究的教师围绕着现场问题不断地思考并提出新设想。以思维接力的方式填补各自空白或发展自身的优势,使教师变换新视角,看到新层面,获得新思路。

2.以“自主性专题主讲”解决教师共同困惑的问题在深入实践常态的教学研究活动后,捕捉教师行为背后的成因与困惑问题。同时帮助负责主讲的教师有目的地寻找、收集有关方面的教育理论、实践案例,利用专题主讲的时间介绍与数学教育相关的内容……促进每个成员对所研究的专题进行思考,主动去收集资料,构思活动过程,整理主持思路……在解决教师困惑问题的同时教师的自主研究意识在逐渐增强。

3.在“案例研究”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在案例研究中强调关注教学的寻常时刻、关注课题研究的新招新法。以某一数学中的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反思、实践等方法进行反复的分析与研究,并将实践策略中典型的、适宜性强的招法推举出来,在教师群体的共享中,在教育实践的验证中得以推广。

4.以“换位体验”启迪教育智慧创造适宜的研究情境让教师亲身经历和体验孩子数学学习的过程,去感受数学活动组织与指导的适宜性与方式方法的有效性。结合教学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参与式研讨,促进教师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式教研能增进教师对数学活动的基本性质和关键经验的把握,“换位体验”增进了教师对幼儿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理解,进而让教师在体验中进一步转变观念最终落实在教育行为上。

5.以“跟进式教研”培育教师的研究精神通过采用一课多研与同课异构活动相结合,不断进行跟进式教研,以提升研究深度。对一个数学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开展多次研究,在多角度的比较中,实现思想的碰撞,达到相互学习借鉴的目的,提升专题研究的深度和质量。课题实施阶段,采取“同课异构”和“一课多研”的形式,即两位教师针对同一内容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设计组织活动,在逐一观摩后,对活动中教师观察与回应策略、教师与孩子间的互动等进行对比研讨,通过问题反馈,开拓思路,达成共识后,再由另一名教师进行二次实践,通过对比分析,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融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如郭永静老师的“感知交集”活动,程艳老师的“认识时钟”等同类活动在全区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受到一致好评。

(五)阶段研究成果的展示交流活动,促进成果的自觉转化

在课题研究到一定阶段,课题负责人对全区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调研与相对应的指导工作。同时,在期中、期末组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阶段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有教师的教育实践、园长的课题研究经验介绍、教学园长或课题负责人的教学点评,这些活动能有力地促进专题成果反馈运用到教育实践中,真正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

三、专题研究成果

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我区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明显得到改善与提升,教师的数学教育的执行能力不同程度地得以增强。幼儿的数学能力、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同时也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也就是说通过以上夯实的研究过程,从实践操作层面上看,教师能够较好地在数学本体性知识的支持下,依据自己所掌握的幼儿数学学习特点与规律等条件性知识,结合专题研究过程中的有效经验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提供有效的专业支持,从而实现数学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的数学兴趣与能力得到提高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在基于孩子学习数学特点的基础上,依据数学本身的内在逻辑关系,利用不同的教育途径,主要采用探索式的操作学习方式使孩子主动建构数学经验。适宜的教学方式与策略,满足了幼儿好奇、好探究的特性,在不同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幼儿能够带着一定的操作任务,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在与材料充分的互动中,不断地观察、尝试、思考、顿悟,不断地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调整,从而形成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同伴的操作方法与想法。因而幼儿的观察力、知识的迁移能力、操作水平以及思维的变通性、敏捷性及独创性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二)教师的教育信心与智慧得以提升

杜威曾经说过:“一个孩子仅仅把手伸进火焰,这还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遭受到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这才是经验。从此以后,他知道手伸进火焰意味着烫伤。”我们的课题研究就是让教师在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与成功中不断建立联系,并以此来指导未来的教育行动,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逐步具备了以下四种意识与能力来实现幼儿数学教育有效性的初衷。

1.对话意识与能力(1)与幼儿对话。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的学习情况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师们能够在日常活动中了解幼儿已有的认知状况和思维水平,以此作为数学活动的基础。教师们经常思考的是:孩子是否具备进行新的数学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经验?孩子的数学概念水平处于动作表征阶段、形象表征阶段、符号表征阶段的哪一阶段?怎样的教学方式能支持孩子数概念的建立?怎样的提问能给予孩子思维的空间?(2)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话。“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是教师指导自身教育实践的依据,同时教师们努力在教育实践中诠释这一教育理念。注重从孩子生活经验中捕捉数学教育元素、利用游戏的途径组织数学活动,已成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3)与内容对话。教学内容是实践教育目标的载体,教师们目前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数学学科概念的内涵,能够基于内容的性质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学习方式。比如面积守恒的教学,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探索操作式的学习方式,让孩子领悟守恒的实际意义;排序活动中教师能够采用情境体验式学习方式让孩子感知顺序与规律。(4)与共同体对话。与同伴、同事、园长、教研员就数学问题进行交流已成为课题组成员的一个习惯。大家对共性问题从不同角度的思考与建议,不同的想法与设想,都能给对方一些启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之间彼此和谐的学术交流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以幼儿为主体的意识与能力幼儿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们能够依据幼儿在探究、交流合作、获得新体验、师生平等交流、个性化需求、被认可等方面的需求设计与组织活动,力争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努力考虑幼儿的需求。同时,教师灵活运用情节性的数学教学游戏、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游戏、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教学游戏、口头数学教学游戏、竞赛性数学教学游戏、数学智力游戏,让幼儿感知数学、理解数学、喜欢数学,让幼儿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3.整合的意识与能力教师们在有效把握正规的数学教育活动以外,还十分注意渗透于其他教育活动和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无论是内容还是组织方式都十分丰富、灵活。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渗透,利用日常生活中充满数、量、形知识的内容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儿童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其他各领域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各领域的知识是相互有关系而渗透的,也就是说,除了数学以外的其他各领域教育活动都可以与数学教育相结合。在这些教育活动中结合数学教育,既是该教育内容本身的要求,也是完成数学教育任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能够巩固、加深、补充和促进幼儿数学概念的发展,能使幼儿数学学习更为生动和有效。游戏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之一,结合游戏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幼儿摆脱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和学习数学。

4.质量效率意识与能力的提高教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获得有益于终身发展的数学经验。两年的专题研究,教师能够做到:(1)目标切合实际。在目标的发展性上,教师首先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充分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在教育的有力促进下得到发展;在目标的全面性上,能思考在本活动内容和情境条件下“幼儿学会了什么”(知识目标)、“幼儿能学吗”(能力目标)、“幼儿学得有兴趣吗”(情感目标);在目标的针对性上,是具体的、可观察、可操作、可评价的。(2)方法策略恰当。在教学方法上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幼儿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并灵活有机地运用,如游戏法、实物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表达表述法等,激活数学教学的氛围和孩子的学习动机。同时为幼儿提供数学学习的不同情境:真实情境、模拟情境、故事情境,激发并维持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3)材料结构适宜。在数学材料的提供上力求做到多样性,以给幼儿丰富的感官刺激,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幼儿所熟悉的自然材料如石子、树叶、水……废旧材料如纸盒、易拉罐、果壳、冰糕棒……成品材料如扑克、积木、积塑玩具……都已成为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材料;在材料的丰富性上,教师能够做到保证有足够的材料供幼儿操作,使幼儿置身于材料中与材料进行“交流”;材料的层次性,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所致,幼儿间存在着个性、智力、能力上的差异,为了真正发挥操作材料的作用,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教师们注意了数学活动的操作材料难易结合、简复结合,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和使用材料,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现、自由探索、自我发展的目的;材料的操作性,让孩子通过“玩”材料,获得数学经验,保证材料易玩的功效;材料的教育性,在材料丰富多样具有层次性的基础上,教师还特别注意到,要让材料富于教育性,让材料暗含一定的数学教育目标。总之,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多途径的,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数学教育是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有效的数学启蒙教育,能为幼儿亲自参与各种数学活动并从中得到积极的数学经验提供机会、条件,能诱发幼儿主动学习、探索数学的天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渐产生对数学的持久兴趣,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专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幼儿园专题研究总结范文3

根据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2016年工作要点及实验幼儿园园务工作计划的要求,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准绳,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目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加强课题研究,凸现我园的特色教育。

二、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园共有18个班级,教师教学班级无变动,孩子均为原班生,上学期主题活动的开展主要以季节、节日以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为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教师们的教育观、教研观有了新的认识,但教研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周计划逐步完善,每天都进行活动后的反思记录,但存在个体差异较大,反思内容常停留在表面,效果不显著。教师们的水平不同,有的不是幼师专业,有时不知如何结合和实施教材,在选课上存在一定问题。部分教师对"纲要"和"指南"的理解还是比较缺乏。

教研组活动虽保证学习时间,但教师参与不强,学习、讨论氛围不热,教师本身不善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集体意识不强,自我反思、自我钻研缺乏。

幼儿的学习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自主性、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有了明显的转变,特别是孩子的问题意识增强了,敢于表达。但孩子记录水平较差,生活经验不丰富,收集各种信息能力差,表征过程中技能也较差,发现了问题如何去解决,也存在相当大的问题,观察效果不明显,很多孩子不会观察,随意性很强,对探索不感兴趣。

三、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善学习、善思考、重积累、勤反思。通过业务培训学习,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使教师之间融洽协作,形成一股凝聚力和向心力。全园教师只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进取才能与时俱进。

2、加强理论学习,以多种形式促进教师成长。根据幼儿园的发展目标,以发展和创新为动力,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我们将采取多种学习方法,鼓励教师不断充电、充实自我。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园内园外相结合、专业知识和业余知识相结合。

3、以年级组为中心,依托骨干教师,认真抓好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教研活动、示范课、听课评课、以老带新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开展教学评比活动,为教师成长搭建舞台。

(二)、继续深入学习"纲要"、"指南"的精神和理念,使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逐步改善"教"与"学"的方式。

1、深入学习教材,转变新的教材观,正确领会教材编写意义,积极实践教材。

2、利用多渠道的学习"纲要"的精神,结合"优质课"评选活动等开展系列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3、继续采用案例引导、对话讨论、引导探索、设疑问答、参与式培训方法进行有目的学习研讨。

4、创设外出、观摩学习机会,传达新信息,扩大新经验,提高教师对目前幼儿教育的进一步认识。

(三)、加强专题研究提升教科研水平。

领会课程理念,积极探索,乐于反思,善于总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专题研究,解决保教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质量。

1、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三大教研组,使活动更具灵活性、操作性,并有选择学习相关的知识,更有利于各组的研讨和交流。

2、区域活动以常规工作有序开展,并积极创设活动环境,有目的的投放区域材料,中途进行材料评比。

(四)。抓好幼小衔接工作,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1)平时运用故事、主题活动、游戏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幼儿的思想教育,从中激发幼儿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为同伴服务的好思想。

(2)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幼儿按时到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排队做到静、齐、快。诚实、不说谎话。同伴之间团结友爱。集体活动遵守秩序,不吵闹,认真参加活动。

(3)上课时做到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老师及其他小朋友的讲述,养成要说话先举手的好习惯。要求幼儿发言时要讲完整话、普通话、响亮话。爱护书本、学习用品等。

(五)重视检查反馈及时提高保教质量

1、以幼儿园各项活动计划为主线,进行有效检查。加强考核力度,注重活动效益。

2、经常进行日常工作、记录的检查,便于交流和学习。

(六)加强家园联系设立幼儿成长档案

1、开展多形式家园活动,为家长创设多渠道的沟通机会,认真填写家园联系手册。

2、及时与家长沟通、撮合,共同教育孩子成长,使孩子获得和谐、全面发展。

四、每月重点工作安排表:

二月

1、完成幼儿开学报名工作。

2、制定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计划。

3、开学工作会议、政治、业务学习。

三月

1、做好幼儿入园工作,安定幼儿情绪,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2、召开教研会议,学习本期教科研计划,明确学期任务。

3、年级组拟定教科研计划并在教研会上交流。

4、组织各年级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指南》学习交流、主题活动探讨及活动开展情况交流、一日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研讨解决等)

5、组织开展好"元宵节"、"三八节"、"植树节"等主题活动。

6、召开新学期幼儿家长会。

7、开展好推门课活动。

8、组织召开"幼小衔接"工作会。

9、三月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19、三月份教科研工作小结。

四月

1、组织各年级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指南》学习交流、主题活动探讨及活动开展情况交流、一日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研讨解决等)

2、组织开展好"清明节"主题活动。

3、开展好推门课活动。

4、组织开展春季"亲子运动会"活动。

5、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6、四月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7、四月份教科研工作小结。

五月

1、组织各年级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指南》学习交流、主题活动探讨及活动开展情况交流、一日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研讨解决等)

2、开展好推门课活动。

3、组织教师参加全市公民办幼儿园五项全能比赛。

4、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5、五月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6、五月份教科研工作小结。

六月

1、庆祝"六一节"活动

2、组织各年级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指南》学习交流、主题活动探讨及活动开展情况交流、一日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研讨解决等)

3、开展好推门课活动。

4、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5、组织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

6、六月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7、六月份教科研工作小结。

七月

1、配合完成期末教育教学考核工作。

幼儿园专题研究总结范文4

(日本大阪综合保育大学,大阪;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摘 要] 针对当前日本教师缺乏“实践指导能力”的现状,以培养保育员、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为主的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其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以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教育者为目的的“基础科目”和以培养实践指导能力为目的的“学科科目”两大类。一至四年级的系统实习指导体制是其教育课程编制的轴心,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每个学生“与孩子共度1700个小时的体验实习计划”与由专职教师每周指导实习学生一次、学生每周必须提交“体验实习日志”用于交流讨论的专题研讨会。同时学校还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个人学习档案卡”,根据学生的资质能力提供在校的学习指导以及毕业后的择业帮助。

[

关键词 ] 实践指导能力;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育课程

日本长期以来在教师培养课程中多注重理论,缺少与实践的融合,造成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弱的弊端。大学毕业被录用的新任保育员和教师,在保育教育现场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缺乏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0年9月公开发表的题为《重新评估提高教师资质对策》的研究报告显示,新毕业就职的保育员和教师往往无法很好地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学校校长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在回答“是否必须提高教师的资质能力”时,认为新任教师能力“不足”或“非常不足”的综合评分为62.1%,其中与“实践指导能力”相关的不足事项高达50%以上,如认为教师“指导儿童/学生的能力”不足者占58.7%;认为教师“班级组织能力”不足者占58.6%;认为教师“学习指导/授课能力”不足者占54.8%;认为教师“解释教材的能力”不足者占53.7%;认为教师“理解孩子的能力”不足者占51.6%。为解决上述问题,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新目标,要求2010年所有的学校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在师资力量培养方面则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20世纪80年代,日本把“实践指导能力”作为改革教师培养的

关键词 。1987年教育职员培养审议会的报告《有关提高教师资质能力的对策》就指出:对教师而言,应该深刻理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对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对幼儿、儿童和学生的教育要充满热爱,同时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品行教养以及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能力。这种资质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录取、培训、在职研修等各个阶段来完成。为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制定的各项对策也应综合考虑,使之能够贯穿于各个培训阶段的始终。

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大阪综合保育大学提出了具体的应对举措。对志愿选择教师职业的学生,除了重视作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互作用的重要场所”的教育实习外,还通过选修课、课外各项活动(福祉体验、义工体验、大自然体验)等,提供更多机会鼓励学生与孩子接触,了解观察孩子。为此,大阪综合保育大学与地方教育委员会、中小学校联合协作,保证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每周可去实习一天,以此作为学校的辅助课程。中国的教师教育同样存在着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弱的问题,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创办于2006年4月,是以培养保育员、幼稚园教师以及小学教师为目标的四年制专门大学。该大学在注重保育员、幼稚园教师以及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同时,还注重与保育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保育所、幼稚园和小学携手合作”(保幼小一体化)的呼声下,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设置了可以同时获取保育员、幼师以及小学教师三种资格的课程。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自创办以来发展顺利,根据2012年度的数据,学生由创办时的80名定员增加到现在的110名定员;能够取得的资格证除原来的保育员资格和幼稚园教师资格外,又增加了小学教师资格。该校根据障碍者权利条约的理念,构建了障碍儿童与健康儿童共同学习的“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体系。针对近年来患LD(学习障碍)、ADHD(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障碍的儿童增多的趋势,考虑到担当特殊教育的老师明显不够,该校还设立了一种为特殊支援学校服务的教师资格证。当然,对当今的日本大学来说,课程安排是有“上限制”(CAP制)的。为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该校规定了一个学年选修课程数量的上限,因此也不是全部的学生都能获取这四种资格证。但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还同时享受“上限制”的例外规定,即该校可根据学生一、二年级的成绩,为其提供获取四种资格证的可能性。例如,对没能取得特殊支援学校教师资格证的学生,只要认识到“全纳教育”的重要性,就可以得到奖励,获得与特殊支援教育相关的学分。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是培养从事婴幼儿/儿童教育的人才的专门大学,原则上要求学生必须获得保育员、幼师或小学教师中任意一种国家资格证作为毕业条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鼓励学生获取多种资格证。在日本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是在大学或者文部省指定的培养机构修完规定的课程,获得相应学分,完成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后,即可向大学所在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提出申请,由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审批同意后颁发教师资格证书。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要求毕业生必须修满124个学分以上,其中基础科目24个学分,学科科目100个学分。取得保育员资格的必须修满87个学分以上,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需修满64个学分以上,取得小学教师资格证需修满79个学分以上。学生取得规定的学分后,可向大阪府教育委员会提出获取教师资格证的申请,由大阪府教育委员会审批决定授予教师资格证。

二、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课程设置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以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教育者为目的的“基础科目”和以培养实践指导能力为目的的“学科科目”两大类。下面根据2012年度该大学的教育课程、儿童保育学部与儿童保育学科课程选修科目表对照讨论。

(一)以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教育者为目的的基础科目

基础科目是学生的必修课,共设14个科目,24个学分(见表1)。通过学习教育学概论、社会学、日本国宪法、儿童文学、信息处理、专题研究讨论等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宽广丰富的常识与教养,提高学生的对话交流能力(其中包括外语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还特别设有哲学科目,但不是纯哲学,而是作为实践哲学的伦理学、人间论。设置这些科目的目的是要把学生作为“人的教育者”来培养。

(二)以培养实践指导能力为目的的学科科目

学科科目设置主要分为保育系科目、幼儿园/小学相关科目、实习相关科目和特别研究科目四种。

1.保育系科目。

保育系科目是在保育所以及一些保育设施开设的实习课目,从大学二年级的下学期开始。一年级的课程和二年级的前期课程多以《保育原理》《保育内容(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综合表现、造型表现)》《表现技术(音乐、基础造型、儿童体育)》《幼儿保健》《幼儿饮食和营养》等为主,还设有与实习相关的科目。在四年级开设《家庭支援论》和《保育内容总论(I.Ⅱ)》,这样可以使学生以更加综合的视角来全面审视在课堂或实习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包括理论)。

2.幼儿园川、学相关科目。

与幼儿园/小学相关的科目,幼儿园及小学的教育实习都是从三年级开始的。有关各科实习的指导方法以及教育方法的研究,重点设置在二、三年级。学校对四年级的学生开设《保育指导法I - II》,作为实习后的指导;对2010年入学的学生,开设作为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教职实践专题研究讨论》。在此专题研讨会上,学生要回顾实习生活,查找自己成为一名教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哪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弥补,通过对自身的反思,为拓展未来提供机会。当然,在幼儿园/小学的相关科目中,还设置了其他课程,如为培养学生对教育职业的热爱与自豪感、一体感的科目《保育者论》《教育者论》;为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幼儿/儿童成长发展能力的科目《保育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为培养学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能力的科目《学校咨询》(I.II);为培养学生具备所需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的科目《保育指导法》《学生升学或就业的指导》等。

3.实习相关科目。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设置的实习相关科目,以培养具有高度专业化知识的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特殊支援学校教师为目标,十分重视课程的设置。学校从一年级至四年级的系统实习指导体制是教育课程编制的轴心。作为获取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特殊支援学校教师资格的必备实习条件,分别设有二年级(与保育相关设施/保育所)保育实习和三年级(与保育相关设施/保育所)保育实习两种。教育实习安排在三、四年级(幼儿园或小学)。特殊支援学校的教育实习将于四年级实施。

4.特别研究科目。

特别研究科目是与实习相关科目有着紧密联系的项目。一年级设有“综合基础专题研究讨论”,二年级设有“综合专题研究讨论”,三年级设有“毕业论文I”,四年级设有“毕业论文Ⅱ”。这些都是由专职教师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的小班授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来达到两者的融合。同时,它还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研究各种学习方法、培养不断钻研求索的学习态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三年级期末举行“毕业论文中期发表会”,四年级期末举行“毕业会”,学生发表各自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将此作为总结性的学习成绩。

三、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特色教育课程

如上所述,实习相关科目是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特色,一年级至四年级的系统实习指导体制是其教育课程编制的轴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孩子们的实际状态,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编制了理论与实践能够融合的教育课程。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往返于现场实习和学校理论学习之间,使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学校实施了被称为“与孩子共度1700个小时的体验实习计划”,同时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个人学习档案卡”。

(一)与孩子共度1700个小时的体验实习计划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特色实习课程,是在一年级设置的《保育实践学习I》、二年级设置的《保育实践学习II》,并且每周组织一次相应年级的学生到保育所、幼儿园、小学,进行“现场实践实习”。该大学还将另一种“保育/教育实习”置于重要地位——职前体验,就是为学生毕业后选择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或特殊支援学校教师等职业进行的择业前培训。学校与附近都道府县的教育委员会(大阪市、京都市、堺市、池田市、门真市、寝屋川市等)以及私立保育所或幼儿园签订协议,积极指导学生选择在被指定的保育所、幼稚园或小学进行“体验实践学习”。学校还负责与相关的公立和私立机关、保育相关设施的接受部门,确认条件、委托接受、掌握实习活动状况,应对解决体验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与“职业生活支援室”和相关授课(包含讨论科目)的单位共同合作,将职前体验培训纳入到学校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总的来说,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体验实习”具有以下特点:自一年级起就安排学生去体验实习;体验实习固定时间,每周一次;在一年时间里,每周去同一场所实习;通过一年的体验实习,学生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长,学会组织现场教学活动,熟悉相应的工作流程;学校对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体验实习,进行学分评定;每一学年有8位担当体验实习的教员,负责体验指导和实习体会的交流。

从一年级就开始的保育/现场教学的体验( Practice),是与各科理论课程的学习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达到融合两者的目的。体验实习计划被称为“与孩子共度1700个小时计划”。1700个小时包括获取毕业资格所需的740个小时以及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学生每周用时一天,总共960个小时(见表2)。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三、四年级的学生主动参加体验实习的时间在逐渐减少。这部分学生多采取在保育所、教育现场等做义工的方式,获取相应的学分和工作体验。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为保障体验实习取得更好的效果,作为相关的授课科目,在一年级设置《保育实践学习I》《综合基础专题研究讨论》;在二年级设置《保育实践学习Ⅱ》《综合专题研究讨论》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由专职教师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的小班教学(大概人数为14~15名),学生每周必须提交“体验实习日志”(日志以填写表格的形式提交,详细记载参加次数、学籍号码、实习生姓名;详细日期、当日天气、实习单位名、详细时间段;观察对象儿童、指导者/实习生的活动;考察与反省;指导担任者的指导意见等)。通过这样的总结和交流,加强学生对孩子、保育、教育的共同理解,从而使个人的体验能与他人共同分享。同时,通过体验实习,还能使学生对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的职务有基本的理解。主持研究讨论会的老师要对学生提交的“体验实习日志”给予点评和修改,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在下周的研究讨论会上反馈给学生,同时进行讲评,其评价基准为5分制,它将作为学生学分评定的依据之一。

(二)个人学习档案卡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充分发挥小规模学校的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每位学生定制了“个人学习档案卡”,内容包括学生的高中毕业校、毕业年份、合格人试种别、毕业后的去向、体验实习场所(单位)、实习单位的评价、希望取得的资格证的种类以及就职内定去向等。通过这张“个人学习档案卡”,学校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梦想与目标,还可根据学生的资质能力,提供在校的学习指导以及毕业后的择业帮助。学生通过体验实习和保育教育实习,与孩子面对面的相处,了解孩子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可以把握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理解不同孩子的要求,培养与孩子同喜同悲的情感,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指导和生活帮助。

四、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的特征

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大势所趋。虽然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教师培养改革刚刚起步,还在探索阶段,但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上述讨论我们不难看出,该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除理论课程学习外,体验实践的学习始终贯穿于四年的大学教育中。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互动,有助于达到融合两者的目的。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其一,其课程设置可以让学生同时获取保育员、幼师以及小学教师三种资格,同时学校尽可能鼓励学生获取多种资格证;其二,体验实践的学习始终贯穿于四年的大学教育中。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至四年级持续每周一次的体验实习和保育教育实习,为学生直接接触孩子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其三,为每位学生定制“个人学习档案卡”。从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根据学生的资质能力,提供在校的学习指导以及毕业后的择业帮助;其四,设置与体验实习相关的专题讨论课程。该课程由专职教师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小班教学。在体验实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及时在研究讨论会上,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分享、交流,解决问题,提高“实践指导能力”。

幼儿园专题研究总结范文5

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和“保持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居民不断增长的优质优教的需求。本着服务居民,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树立先进教育理念,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优异的教学质量和优质的教育服务,提高幼儿园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坚持教育创新,积极探索多层次、多元化办学、办园模式,满足幼儿及其家长不同的教育需求。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更新教育思想,确立现代育人观念,遵循幼儿身心发育和成长的基本规律,坚持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理论,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行为和与大家共享、和睦相处的优良品质及自主、自信的性格,启迪智慧,激发求知欲望促进幼儿轻松愉快、健康活泼的成长。 二、工作目标:

继2002年我园被评为山东省首届“十佳”幼儿园,2003年被评为管理局“名牌幼儿园”之后,2005年我园又被评为山东省第四届十佳幼儿园,并再次被评为管理局名牌幼儿园,充分说明我园各项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的目标是继续努力,在省十佳幼儿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突出优势,形成特色,创出品牌,开拓市场。逐步形成“两全”和“三以”的服务目标和办园特色。即为全体幼儿服务,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服务;以保教质量为核心,以思想建设为基础,以科学管理做保证,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加强软件建设,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运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加强家园工作,统合家长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家园共育。在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抓好科研工作,扎实有效地完成省、局级实验课题。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提高服务质量,确保“两率”提升。

当务之急,我们幼教工作者首先应该转变观念,以服务家长、奉献社会的服务理念,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来吸引幼儿,吸引幼儿家长。要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目标,努力实现健康首位,发展为本层次推进,崇尚创新的办园理念和面向全体,张扬个性,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教育思想。通过优质服务,使幼儿喜欢上幼儿园,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入幼儿园,把所有该入园的幼儿吸引过来。提高入园幼儿的出勤率和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满意率,双双达到90%。

(二)注重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随着胜荣小区住宅区的不断投产,幼儿班级、人数都在相应地增加,在职工总数不增,工作量加大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提高保教水平为目的,加大先进典型的选树力度,带动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辛勤耕耘,创建学习型团队,在全园上下培植一种讲学习、讲钻研、讲奉献讲成就的优良园风。

加强保教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强化职业角色意识,强化服务品牌意识,使广大保教人员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现能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1、认真组织好职工的政治学习,特别加强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努力做到学习要勤于群众,观念要新于群众,业务要精于群众,觉悟要高于群众,争做“三个代表”的践行者。

2、加强教职工的业务学习。

(1)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及课件制作能力的培训,使每个教师能根据活动需要设计制作课件。

(2)认真学习幼教理论,学习新教材,进行分析、研究、探讨。

(3)进一步加强《纲要》学习,吃透精神,贯彻于一日活动之中。

3、建设“名师”工程,发挥胜利名师、局学科带头教师、局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局教学能手、局教坛新秀及岗位明星的传帮作用,突出个人专长,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4、利用一切机会,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为保教人员提供进一步成长提高的机会,培养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精良、教育教学水平高的名牌保教队伍。组织全体保教人员到油田各先进园学习。

5、各岗位人员严格按照幼儿园制定的保教人员一日活动细则进行工作。

(三)结合现代独生子女的特点,培养健康、活泼、文明、礼貌自主、自信的幼儿。

1、抓好幼儿的常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让幼儿多动手,自己的事情尽可能自己做。

2、认真落实新《纲要》精神,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精神风貌和爱国家、爱幼儿园、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的情感。

3、充分发挥科学发现室、图书阅览室的作用,丰富幼儿知识,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完整儿童。

4、利用幼儿轮流当班长、做小组长的形式,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5、拓展教育途径,突出特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家园联系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通过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及家长会,共同商讨学园大事、要事,反馈家长对学园工作的建议、意见,沟通家园联系,向社会宣传幼儿园的作用,协助幼儿园共同搞好家园联系工作,促进幼儿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幼儿园管理,保教工作起监督、促进作用。

2、举行专题讲座活动,提高家长育儿知识,达到家园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3、家长通过预约谈话、开放日、亲子活动等进一步了解幼儿教育,提高教育幼儿的能力。

4、认真填写幼儿发展评估手册,做好家长问卷调查工作,及时掌握了解家长的想法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

5、鼓励家访,对连续一周不来园的幼儿要进行询问和看望。

(五)结合幼儿园及幼儿实际,做好教育教研工作。

1、要针对幼儿园及幼儿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情况,设立专题研究,真正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2、对省、油田立项的课题继续进行扎实有效、科学的研究和实施,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掌握和积累。

3、切实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各项课题的实验和研究工作,同时做好结题课题应用和推广工作,切实发挥实验园的教育辐射作用。

月工作重点

三月份:

1、庆三八亲子活动

2、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

3、召开职代会。

4、公开课评比。(第四周)

5、结合主题教学内容,更新班级环境。

6、充分发挥安全角的教育作用,每周进行一个安全教育内容。

7、认真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四月份

1、组织油田开放周参观学习活动。

2、结合养成教育,组织幼儿诗歌朗诵比赛。

五月份

1、组织形式多样的“庆六一”系列活动。

六月份

1、幼儿安全常识竞赛。

2、大班毕业典礼。

七月份

幼儿园专题研究总结范文6

2016秋季幼儿园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工作总结具体如下:

一、安全工作:

1.坚持每天晨检,保证幼儿不带危险物品入园,如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并教育幼儿,并与其家长沟通。

2.平时注意预防烫伤幼儿。把开水、汤等晾温后再提供给幼儿,并提醒幼儿随时注意别烫着。

3.坚持每天午检,防止幼儿带异物入寝室,防止异物进入耳、鼻、口的现象发生。中午值班,加倍照看好幼儿,不忽视午休的幼儿,尤其是服药幼儿和体弱幼儿。巡视幼儿是否有不良的睡眠习惯、是否生病等等,并及时给予妥善处理。

4.把好幼儿离园关,不认识的人来接幼儿,老师均有问清情况或者是与孩子父母取得联系确认无误后再放人。防止幼儿走失和拐骗幼儿现象发生。

5.严格执行卫生安全消毒制度,保证教室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干净;保证桌椅的安全、卫生;定期消毒玩具;保证幼儿的水杯和毛巾每天清洗消毒;保证寝室干净、并按时消毒,利用太阳无尽的能量,在天气好的时候晾晒被褥,及时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严格填写消毒记录,及时清点人数和物品。

6.户外活动时,认真检查活动场地的安全性,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幼儿安全,如发现大型玩具有松了的螺丝钉,报告主管领导,做到及时消灭不安全的隐患,保障幼儿安全。

7.教师离园时在班内各处检查,如:水、电、门、窗;晚接的孩子和值班老师做好交接,并交代其幼儿情况。

8.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注重安全教育在一日活动中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活动常规、自身安全和自我保护,以避开危险、避免自身伤害。安全,就是要有良好的秩序,良好秩序的形成则来源于幼儿一日生活行为规范的培养,我们严格要求幼儿,从一点一滴开始努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防范意识,让幼儿在有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时时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安全。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有关的安全知识,让幼儿知道110、120、119紧急呼叫电话的号码和用途,遇到紧急情况,能呼叫求救,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

9.安全宣传工作 (1.)本学期共召开三次安全宣传工作家长会提醒家长注意幼儿的各类安全教育问题。(2.)开展地震演练、消防演练、安全自救自护现场演练活动。(3.)在园内不定期张贴各类安全教育挂图,提醒教育引导幼儿注意各类安全问题。

二、教研工作:

加强理论培训,转变教师观念,育思想。

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理念的更新直接关系到保教质量的水平。我们坚持外学习、内研究的方法,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加强研究,从转变观念入手,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本学期参与各类培训如:9月2日一名业务园长参加安海镇健排舞培训。9月14日一名业务园长参加晋江经济报预防溺水安全度夏公益活动走进西安小学。9月11日一名业务园长参加晋江市名师讲堂第13期活动。9月20日一名老师参加校本教研专题讲座并将培训视频带回园内进行二次培训。10月11日一名业务园长参加养正中心小学片区《致加西亚的信》读书活动。10月19日-10月21日两名教师参加晋江市2012年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师岗位)培训活动回园后对园内老师进行二次培训。11月17日三名教师到安平皇家幼儿园一楼活动厅参加如何进行片断教学专题讲座。11月30日一名业务园长参加泉州雨润童心暨第一届有效教学 游戏教学 环境育人探究分享会。12月24日2名老师参加七彩幼儿园镇幼儿园半日活动并在园内进行二次培训。12月25日3名老师参加安海幼儿园一日活动开放活动。在理论培训方面,我们借助外出学习、网络、书刊的先进经验对教师进行各方面的理论培训。本学期全园执教教师均有到各个姐妹园或者是教委开展的各类培训活动参观学习,将先进的知识带回来,与大家共同学习分享。

另外,我们还通过每周四的公开课进行解剖分析,以问题的形式展开活动。这样经过大家的共同讨论,使整个案例分析的更直观、更形象。每周的周四公开课都实行每听必评,并且都以每次的公开课开展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进一步提升老师们的上课技能,通过培训,使教师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积极提出各种问题,使教师在学习中以问题为线索,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使教师逐渐形成了一种边学习、边研究、边反思、边提升的教研方式,让教研更加有效的服务教学。

我们还积极组织多项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成长,如:开展小班主题活动我喜欢的美食包扁食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孩子经过团、揉、捏、压等各种工序制作出来了各式各样的扁食,吃着自己制作的扁食别有一番乐趣;、冬至日开展全园搓汤圆活动、圣诞节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等并将这些活动拍照及活动开展情况张贴至宣传栏上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在园各种活动,并对幼儿园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三、保健工作:

1.本园幼儿所使用的碗、调羹,都是经过消毒柜及高温的水煮方式消毒。餐厅工作,后勤工作人员都进行餐餐打扫、消毒。

2.各班晨检工作都做的比较好,每天都能做好了幼儿的晨检登记,并每日将晨检情况传至教委办要求的邮箱。本学期各班幼儿出勤率都较高。本学期无发生传染病,说明了我们的保育员和老师们对卫生消毒方面做得特别好。

3.加强对厨房人员消毒意识,下学期我园将开展更全面的消毒工作。

四、保育工作:

1.本学期开学初购买了供幼儿专门备用的一些家庭式药品,方便幼儿突发性使用。

2.发现问题及时地与保育员交流,做好每一交接工作,希望在保育这块下更大的功夫,让保育员能够更加熟悉我们的工作,了解每一位孩子的性格发展特点,针对其特点给予正确的引导。

3.后勤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并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抓好后勤队伍建设,指导他们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管理。

6.开学前,老师们布置教室所需要的一些材料,及教师用品。

7.园内圣诞节游戏道具及幼儿礼品采购。

8.后勤采购,每天及时验收,保证了幼儿们每天的安全饮用。

五、存在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1.新老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不均衡。因此要继续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理解《纲要》精神,注重老教师的帮扶引导进一步开展传、帮、带等形式的培训,注重课后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观察、分析、评价的能力。

2. 下学期多开展各类家园联系活动,让家长能够多参与幼儿的成长,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家长对学园的工作理解与支持。

3.要注重幼儿观察、比较、口语表达等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

我们坚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严格按评估标准的各项指标要求,进一步规范管理,认真探索幼教工作规律,不断总结自身经验,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工作。

2016秋季幼儿园学期工作总结

20xx年已经过去,学期也接近尾声,在忙碌却有序的工作学习中,我们在成长,孩子在成长。

一、业务工作管理携手合作、分工不分家

本学期我们有了三个部,业务部门也有了三位成员,我们的队伍壮大了,力量也增加了。在一学期中我们的业务管理有分有合,关注减负增效。

1、以部为点,开展日常业务管理工作。三位成员分别负责三个部的日常业务管理工作,一个学期以来,我们的日常保教工作扎扎实实的得以顺利开展。虽说处于不同的地点,但是我们的课程是同步的,开展的日常教学工作是相同的。(体现的是我们工作的整合)。

2、以活动为抓手,推进保教工作质量提升。本学期我们开展了班级主页交流活动、环境评比活动、语言发展测试活动等等一系列的交流评比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三部同步开展,共同讨论活动方案,组织活动的开展,共同进行互动反思与评价。(体现的是我们工作的合。)

3、以组为基地,开展分层分类教师培养。三位成员分别负责三个层面教师的沙龙活动。分别是亭亭新芽组、快乐成长组、亭亭玉立组。三个组分别有不同的研讨重点和目标,因此各自为政,分头开展研讨。(体现的是我们工作的分)

二、保教工作关注有效、强调平衡

(一)平衡

课程平衡对每一位老师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关注课程平衡要关注的是一日活动中各个板块的大平衡,也要关注每个板块中内容的小平衡。

1、关注课程量的平衡。

量的保证是课程平衡的基础。一方面我们关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组织实施,因为遵守一日活动作息时间可以保证四大板块课程的正常实施。主要通过预设和调整来实现一日活动的平衡。预设主要通过教研组长例会、小组教研活动、家园之窗周日活动安排一步一步落实。比如:一周内容中学习活动的安排,关注各个领域的平衡;再比如:运动活动中关注各个动作发展的平衡;又比如:游戏活动中关注结构游戏、角色游戏、其他游戏的量的平衡。调整表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比如结构游戏开展一个阶段以后,我们发现以周为时间单位,开展班级结构游戏活动,在轮到的那一周孩子们的结构游戏经验得以较好的提升,但是一个学期只能轮到一次或是两次,孩子结构游戏的发展不能得以延续。这样对于孩子结构游戏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及时调整了结构游戏的时间与组织形式。除了保证每学期一周的结构游戏周,每个班级每一周中另安排一次建构游戏活动时间,以建构专用活动室活动和班级活动室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结构游戏活动。

2、关注课程质的提升。

通过过程性的指导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提升课程的实施的质量。过程性指导主要通过在课堂一线观察教育教学过程,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与意见,使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获得支持。在观察、讨论、提出建议的过程中,也让我们获得了提高。结果性评价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每月的资料、日常工作检查,学期末的考核课活动等等;另一方面是对孩子的评价。包括在各类活动中孩子能力、习惯的培养、学期末语言能力测试等等。通过过程性指导和结果性评价,我们看到了老师对课程实施中的进步和问题,也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下一阶段我们在课程实施方面的努力方向。

(二)有效

本学期,依托大组教研活动,重点对 教学有效性开展探索研讨,开展从目标达成度看教学的有效性、 环节架构的艺术促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说课训练:教学有效性评价等专题研讨交流,提升教师的反思评价的能力,促进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度。各教研组围绕教学有效性这个重点,根据各自年级组的研究需求,选择适合自己年龄段的小点开展教研实践专题研究。其中小班教研组的研究专题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小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中班的研究专题是以有效提问为研究重点,开展教学有效性的探索研究。 大班的研究专题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回应,绿亭小班教研组的主题是小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开展与专题研究相对应的教研实践课,通过集体备课实践观摩听课评课反思磨课的过程,丰富教师的课堂实践,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师资培训分层分类,按需培训

1、分层沙龙,为不同老师搭阶梯

第一年新教师培训亭亭新苗,小荷才露尖尖角

为了使新教师早日进入角色,尽快在教育教学方面步入轨道,尽快适应园所的发展需要,对新教师开展了较为完整、系统的培训活动。注重培训活动有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理论实践双管齐下。历经一个学期,新教师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在不断地感受成功的喜悦与体验失败的挫折中成长,在不断地迎接挑战与反思成败得失中成长。

第2-3年新教师快乐成长,花朵娇艳待开放

2-3年新教师正是教师成长的最佳时期,我们在19名2-3年新教师中选取了7位较有潜力的新教师组成了快乐成长组。本学期着力于优秀经典活动的翻版与再创造。新教师通过对经典活动的翻版,渐渐领悟活动设计的一些技巧。

3年以上骨干教师亭亭玉立,青果初结亦瑟瑟

以研磨优质活动为目标的亭亭玉立组,欲通过对集体活动的研磨,提高组员设计活动、组织活动的能力,从而提高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本学期我们共开展研讨活动三次,实践活动两次。由潘磊和陈钰梅进行了《蚯蚓的日记》的同课异构活动。通过活动我们对活动领域和活动价值点的选取、重点的把握、教学策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按需培训,送老师外出培训

本学期根据幼儿园发展需求和教师成长需要,共选送17名教师参加区、市两级研修班、培训班,包括李慰宜导学班、区教研组长研修班、白云结对跟岗、雏燕俱乐部等等。同时选送老师外出观摩听课30多次。

3、教育会诊问题入手,对症下药

根据幼儿园师资现实情况,我园立项了区级课题《运用教育会诊,促进新教师成长的实践研究》,并立项为区校本研修发展项目。旨在通过教育会诊手段,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探索实践、解决问题。本学期是课题研究的第一个学期,我们经过了课题的设计立项阶段,现正进入课题第二阶段,即实践研究阶段。在4个月左右的实践中,我们1-3年的新教师运用网络邮箱进行网上问诊,由教研组长和业务园长坐堂开方。同时运用师徒带教,进行面对面问诊,由新教师的带教老师负责解惑。两个月的实践中,我们梳理了新教师普遍突出的问题,并通过新教师培训、实践展示等方式解决问题。如:不少新教师觉得在音乐活动组织中常规培养有困难,我们开展了音乐活动实践展示活动。

四、其他工作关注整合、减负增效

1、结对共建工作

利用白云优秀资源我们扎实开展结对共建工作,涉及到幼儿园工作的许多方面。有教师层面、保育员营养员层面、教研组长层面的结对带教活动;有三园定期的结对共建交流活动尤其是教师的结对跟岗非常扎实有效,助推个别教师成长的同时,也辐射到全园,使我们的美术活动的序更加清晰,美术活动形式内容更加适宜。

2、信息工作。

信息工作扎实开展,做好了园园通测试工作、学校主页及班级主页的创建维护工作、完成信息部下达的各项任务。06网站上的点击率经常保持在10名之内,获得了市区两级信息部的肯定,并主动向我们约稿,由我撰写了的三个信息工作经验小案例。

3、语言文字工作。

围绕推普周,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出一期板报、开展一次文明用语宣传教育活动、悬挂一幅宣传标语、开展一次用规范字检查活动(啄木鸟行动)等等。

4、招生、分班工作。

开学初也是招生工作的尾声,虽说是尾声,但是由于今年的小班幼儿小学区划分等问题,使原本9月初完成的工作,一直延续到9月底才将这项繁杂的工作结束。尤其是最后个别幼儿的调整,我们考虑到家长的实际困难,认真审核谨慎协调。每一个孩子从一个部转到另一个部都是遵循学额允许、实际困难、登记先后等原则,逐一考虑,再三权衡。虽然过程繁琐,但平稳完成了招生工作,达到了世博年稳定第一的标准。

5、师训工作

本学期完成了十一五师训学分的申报工作,除了这学期转入的教师以外,08届及之前所有教师的学分都已经合格。

五、收获与不足

1、收获:

1)利用暑期进行了园本教研经验的梳理,撰写了《开展跟进式教研,提升园本教研质量》并被收录《松江区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幼儿园工作经验集锦》中;区级课题论文《幼儿美术活动指导策略》被收录《关注细节 优化教育》松江区2009年度课堂教学研究成果选编中。

2)课程资源的积累。9月我们梳理10学年第二学期美术集体教学活动中较为优质的活动,并装订成文本,丰富我园美术活动资源。

3)四位教师的年度区级课题获三等奖,获奖率达到100%。分别是张蓟、陈钰梅、沈燕红和谭燕。

2、不足与思考

1)环境创设进程缓慢

尤其是公共环境创设、专用活动室环境创设进程缓慢。小社会和结构游戏室环境到11月才开始投入使用,妨碍了幼儿游戏活动的正常开展。下一阶段,在专用活动室环境的调整,细节的布置上还要下功夫。尤其是建构活动室的布局还要进一步设计,以更好的推动幼儿建构游戏的发展。

公共环境创设还有许多空白点,有的已经做了一半,有的还在思考当中,在下一阶段也要尽快呈现。

2)区域活动(个别化学习)内容较少,价值点挖掘不够。我们更多关注集体教学活动内容的挖掘和平衡,对个别化学习内容的挖掘、设计比较随意。有的想到什么内容就提供什么,没有对个别化学习活动全盘的设计与思考。下一阶段希望老师能在主题推进的背景下,对班级个别化学习进行全盘的设计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