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资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资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

教资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1

(一)、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工作计划

1、通过课题研究结题交流汇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课题交

流结题工作为契机,加强总结提炼,使课题研究的小成果尽快转化为教学策略,力求实现用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效果。

2、通过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九月份,小学品德

与生活(社会)、科学、信息技术学科将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研室举办的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以大赛为动力,推动品德学科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3、组织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的优秀教师

将参加全市的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向优秀教师学习,提高教师解读教材、设计教学的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积极参与校本研训,采取以讲公开课进行听评课的形式,以解决问题为载体,探索校本研训新途径。

5、深化网络教研工作,利用网络组织学科研讨活动,实现网络教研专题化,提高网络教研实效性。

(二)、科学教研工作计划

1、加强教学研究活动的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以活动促教学。通过研究教材、探究教法,使科学课教师在教研活动中逐步提高教学能力。

2、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抓好常规教学。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发挥我校科学学科教研组的作用,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3、利用各项资源,针对科学教学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小型培训活动,促进我校科学教师专业成长。

4、利用公开观摩研讨等活动对教师有意识地加以重点培养与锻炼,建立一支学科骨干队伍,从而带动整个科学学科的发展。

5、充分利用我们自己的学科网页,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库,让教师便捷地获取教学资料,为教师教学做好服务工作。

(三)、体育教研工作计划

1、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新课标研讨课的竞赛活动

2、体育教师配合教研组长组织开展好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

3、要进一步抓好广播操的训练工作,提高质量,迎接市教育局体卫艺下校检查工作。

4、各班主任老师要积极组织好本班的大课间活动

5、认真钻研新课标,落实好课程方案;做到备教一致。

(四)、卫生工作计划

1、加强卫生工作,包括饮食卫生工作管理。

2、有针对性地持久地开展常见疾病预防工作,如近期常见的红眼病和流行性感冒,发现病症及时治疗,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完全健康率。

3、坚持眼保健操制度,教育好学生用眼卫生,降低学生近视率。

4、保证学校水供应的卫生。保证饮用水经彻底加热,饮用设备定期消毒。

5、对在校门口出现的乱摆乱卖现象,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予以制止。

6、加强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上半年将重点对学生的近视、沙眼、营养不良进行防治;下半年重点对学生的龋齿、蛔虫病进行防治。做好新入学一年级学生的疫苗接种。

7、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定期灭"四害"。搞好校园环境卫生,建立每天一小扫,定期大扫除制度与五色花评比制度。组织卫生委员检查监督学生的个人卫生及卫生习惯,协助值周值日教师共同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清洁与保持工作。

(五)、艺术教研工作计划

1、上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

2、开展音乐、美术、书法、绘画艺术兴趣小组。

3、组织好艺术教师积极参与市、区的培训和学习。

4、组织好学生参加市区等的文艺、书画等竞赛活动。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向课外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与家长密切配合,加强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

以上计划,必须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配合,使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学校在学校章程中把搞好学校综合教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并提出相应要求。学校教职员工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学校各项工作日趋规范。

二、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定期组织各科教师进行网上备课、评课、发专题研讨贴,将常规教研融入到网络教研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三、具体活动安排

八月份

1、各校制定本学期研工作计划。

2、参加市教研室教研工作会议。

九月份

1、开展教材培训活动。

2、丰富学科教学资源。

3、网上集体备课、研讨

4、科学公开课教研活动。(主讲教师:*)

5、美术公开课教研活动。(主讲教师:*)

6、组织各学科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推选参加市级教学大赛教师。

7、教学常规检查。

十月份

1、教学常规调研。

2、学科知识培训。

3、体育网上公开课教研活动。(主讲教师:*)

4、针对体育公开课进行网上评课发帖。

5、教学常规检查。

十一月份

1、教学常规调研。

2、网上集体备课

3、音乐公开课教研活动。(主讲教师:*)

4、进行网上评课

5、教学常规检查。

十二月份

1、教学常规调研。

教资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2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素养。

[关键词]

语文知识普通文化教育学科

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素养。其中,具备专业知识素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必须的。

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素养、普通文化知识素养和教育学科知识素养。

1.语文知识素养

教师的劳动是一个复杂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资之深,则左右逢源”。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传统的知识观来说,有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从现代知识观来说,则包括言语知识和言语行为知识。统而言之,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等方面。

(1)语言学

语言学概论,了解语言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规律,了解语言与社会以及其它学科的关系,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最新成果,了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学习现代汉语,掌握现代汉语的系统知识。懂得普通语音学,熟悉汉语的声、韵、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系统;了解语义学和词汇学的基本原理,通悉语义和语境的关系,掌握词的构成和组合规则,明确词的基本意义与引申意义、比喻意义之间的关系,熟知辨析词义的方法,把握词语的感彩,熟悉词汇的发展变化。

学习古代汉语,具有较为系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了解古汉语的句型结构,熟悉古代重要辞书的查检方法。

(2)文字学

学习文字学,把握文字的性质和作用,熟知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规律,了解一般文字的基本原理。尤其要学好汉字学。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的构成,熟悉汉字的笔画,笔顺与各种结构,掌握规范汉字,掌握查检汉字的各种方法,掌握识字法,正字法和写字法。另外,要明确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文章学

学习文章学,首先要了解文章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章本身的构成规律,熟悉文章的主旨、结构、表达方式等要素,了解它的内部联系。学习阅读学,研究文章的阅读、分析和鉴赏。掌握各种实用文章的阅读方法,熟悉各种阅读方式、明确各种阅读方式的目的要求,研究阅读的反应过程和训练方式,懂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学习写作学,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及常用文体知识,对内容与形式、素材与题材、思想与思路、语言与文风等有深刻的理解,能对中学生的写作起到切实而有效的指导。

(4)文艺学

学习文艺学,了解文艺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学作品的结构规律,学习中外文学史,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基本内容,熟悉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家与作品,涉猎世界文学宝库,对驰名中外的作家作品特色有所了解,熟悉常见的作品。

学习美学,懂得一些美学知识,懂得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进行审美的教育。懂得一点文艺和文艺批评的的基本理论,提高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还应对电影、电视、戏剧、曲艺、音乐、美术知识也有所涉猎。

2.普通文化知识素养

语文教师只有知识面宽,视野开阔,才能厚积而薄发,左右逢源。语文教师只有在“精”于文化科学知识的前提下,“博”于文化科学知识,以丰厚的文化知识为背景,才能在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生。

(1)思维科学

首先,要通晓它的基础理论——思维学,其次,要懂得它的技术理论——科学方法论,再次要熟悉它的应用理论——思维培育学。思维培育学,包括抽象思维的培育、表象思维的培育、直观动作的培育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育等等。

(2)社会科学

语文课程有着广泛的社会内容,语文教师要具有很强的理解语言的能力外,还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准确地把握思想内容。要学习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经济学、法学、文化学、学习民族习俗、风土人情;学习人际交往等。此外,还要关注哲学、伦理学、地理学、环境学、军事学等的发展。总之,要博览群书,了解社会,体味人生。

(3)自然科学

语文教师虽不直接向学生教授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但无论如何不能是“科盲”。小而言之,要教好语文教材中的有关介绍自然科学的说明文,就必须弄懂文中所介绍的有关科学知识,如宇宙学、气象学、物候学、生物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大而言之,我们要培养21世纪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建设者,使他们从小就具有很强的科学意识。如果语文教师对课文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就势必会在教学中出现科学性、常识性的错误。

3.教育学科知识素养

教学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专业工作,“仅通晓一门学科并非必然的使他成为该学科的好教师”,“学者未必是良师”。一个教师了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所教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具有教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既知道教什么,又知道怎么教。教育学科知识,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教育学

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学习教育的基本理论,比较系统的了解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针、教育的目的、过程、内容和方式方法;学习比较教育学,了解中外名家教育思想,从中获得借鉴;学习课程与教学论,了解课程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开阔视野,从中吸取有益的养料。应关注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2)心理学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语文教师要搞好语文教学就必须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了解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及发展的规律,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途径,努力用心理科学的规律指导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3)学科教育学

学习语文教育学,懂得语文学科的性质,掌握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过程、原则、方法;熟悉语文教育的对象,研究他们的共性与个性,掌握在教学全过程中根据语文训练特点实施德育和美育的规律。学习语文教育史,了解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与教训,熟悉现代语文教育的演变与发展,把握语文教育论争的脉络与实质。

至于专业技能素养与专业情意素养,在此我就不再罗嗦了。但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教师个体的整体素质。

参考书目:

1.《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教版

2.《写作》陈家生高教版

教资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3

[关键词]香港幼稚园;课程统整模式;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6-0025-04

新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和香港教育局的视学报告均要求香港幼稚园推行综合课程,以有效统整六大学习范畴。但是,香港现有幼稚园没有找到有效的课程统整模式,只是依赖出版商编写的传统教材套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出现了课程超载、缺失和偏科等现象。要真正推广综合课程,关键是要寻找有效的统整线索,以实现跨学科学习。为此,笔者自2000年以来在香港开展了教学视导和课室观察研究,并努力吸收国际课程研究的最新成果,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探讨香港有效的幼教课程模式。本文对香港现有四种课程统整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

一、以问题解决为线索的课程统整模式(Problem-Solving Approach)

方案教学法(Project Approach)就是典型的以问题解决为线索的综合课程模式。其主要活动内容是师生共同寻找有趣的问题或幼儿想解决的难题,然后展开持久观察、探索及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探究各科内容。一般来讲,有的主题可能需要师生花费数天、数星期甚至数月的时间,该课程模式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有关问题的范围、幼儿的兴趣和教师的素质。有的问题教师和幼儿也不一定能够自行解决,需要专家的介入和家长的帮助。运用这种模式有许多客观困难,有些困难对香港幼稚园及教师来说是暂时无法解决的。

1、课程超载的香港幼稚园根本没有时间展开方案教学

推行方案教学最需要的是时间,教师和幼儿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去寻找、识别有趣的问题或话题,以便展开长时间的专题研究。但是,香港幼稚园普遍实施半日制(bisessional class),幼儿每天只上半天学,实际只有3个小时,扣除早会、茶点、排队、洗漱、唱游、小组活动、功课及转换等环节之后,每日实际上只有半个小时可以开展主题探索活动。在30分钟时间里,幼儿的兴趣可能还未产生,探索活动可能还未展开,就不得不结束活动了。因此,香港教育局每年在其视学报告中都指出,香港幼稚园普遍存在“课程超载”(没有足够时间和空间完成规定的内容)“进度超快”(教学内容和进度未能配合儿童发展的需要)“评估不当”“习作单一”和“功课繁重”等问题。

2、中五教育程度的香港教师难以引导幼儿的跨学科探索

方案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其实颇高,因为在实施方案教学时教师常常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跨学科的专题探索,而有时幼儿的问题可能会很专业、很深奥。例如,“太阳伯伯晚上去哪里了?”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牵涉到天文学中地球自转、公转及太阳系构成等许多专业知识。而香港现有幼稚园教师大多是中五毕业(相当于我国内地高一程度),没有读过高中预科课程,虽经在职进修而取得教育证书(Certificate of Education),但对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知识都不太熟悉,实在难以应付这一课程模式所带来的挑战。一般来讲,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再加幼教学位教师专业证书(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Education,简称PGDE)并具有3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才有可能成功推行这一模式。但很可惜,目前香港大多数幼稚园并不具备这样的师资。

3、幼稚园经费及人力紧缺,难以展开专题探索

专题探索活动往往需要教师带幼儿去做现场调研(Field Study)。例如,开展“一封信的奇妙旅程”的主题活动,教师就要组织幼儿参观邮局,到现场观察、调查、研究,这样幼儿才能对邮政环节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而这就需要经费和人力资源,如安排校车接送,安排带队教师,联系场地或有关部门。问题是香港幼稚园现在最紧缺的就是经费和人力资源。

4、专题探索难以为幼儿建构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方案教学虽能满足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但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这种自然萌发的、以兴趣为导向的、由儿童主导的学习活动难以为幼儿建构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众所周知,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和学科体系,有自己的概念架构。例如,幼儿数学学习通常会从识数、数数开始,建立基本的数概念以后才会学习加法、减法等。这种系统的、有其内在学科顺序或逻辑顺序的学科学习,是幼儿必需的,但是通过方案教学是无法实现的。美国布什政府现在大力推行的“早期学习标准”(Early Learning Standard)就是要为幼儿在各个学习领域的学习设定一个最低标准,要求各幼儿园课程必须包括这些学科内容,以纠正过去美国幼教界无学科、无系统、不学习的极端自由主义倾向,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综上所述,以上四个因素制约了方案教学在香港的推广和普及,家长始终不能全面接受这一课程模式,也使其在香港推行十几年而无法成为主流课程模式。

二、以概念建构为线索的课程统整模式(Concept-Building Approach)

高广度课程(即High/Scope,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译为“高瞻课程”,我国内地有学者曾译为“海伊斯科普课程”)就是典型的以概念建构为线索的综合课程模式。这种综合课程模式于20世纪60~70年代由High/Scope研究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在David Weikart的主导下创建。该课程以皮亚杰的幼儿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属于建构主义课程模式。高广度课程的基本假设是: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在自己计划、工作和回顾的活动中学习效果最佳。幼儿选择他们所要做的,然后去实现他们的想法,再与教师、同伴一起讨论他们所进行的活动。教师将幼儿的主要经验作为概念性架构,以帮助自己规划活动、观察幼儿、回顾当天所经历的事情,帮助幼儿积累各种不同的经验(当然,不同的经验对于幼儿的生理健康、智力、社会性及情绪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这种课程模式在香港的推行也面临很多客观困难,例如师资、师幼比例、时间、活动室空间和经费资源等,有些困难是现阶段难以克服的。

1、中五教育程度的教师无法帮助幼儿建构概念

在这一课程模式中,教师的工作看似简单,即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状况,并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提供适度的支持与指导,以鹰架(scaffolding)幼儿的思维和概念建构。但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这一课程模式基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教师要熟练掌握皮亚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才能通过倾听、提出开放性问题,并提供各种经验以及可供探索的教材与环境,从而鹰架幼儿的学习。

为此,教师要有深厚的认知心理学背景,对幼儿所学概念要烂熟于胸,又要善于观察并掌握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展、概念建构情况,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巧妙运用提问技巧促进幼儿的概念建构和学习探索。其实际难度比方案教学还要大。必须是心理学本科专业毕业再加上学位教师幼儿教育专业文凭及有5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才有可能尝试推行。具备这种条件的师资目前在香港是相当罕见的。因此,这种课程模式在香港只有极少数幼稚园曾经尝试过。

2、区角活动对师幼比例要求颇高

该课程模式依学习兴趣将活动室划分为不同的活动区角,每个区角需要一名教师随时观察和指导幼儿的学习。如果一个班有五个学习区角,则需要五名教师值守。香港幼稚园每班大多只设两名教师,一般较难同时观察和指导这么多学习区角。更何况,也没有这么多高质素的教师。

3、香港幼稚园空间狭小,难以开展区角活动

在实施该课程模式时要求以低隔板或架子将活动室分隔出各种不同的区域,以使教材有储存空间,幼儿及教师对活动室内的所有区域都能一目了然。但可惜的是,香港幼稚园的活动室空间实在太狭小了,达不到我国内地城市幼稚园上世纪80年代的基本空间要求,难以同时容纳多个学习区域。因此,经费和资源等问题限制了该课程模式在香港的推广与普及。

概而言之,皮亚杰认为教学应该顺应幼儿发展的要求,而不能超越其发展。维果茨基则认为教学应该领先于发展,应在幼儿最近发展区里发挥最大的教学效应。高广度课程遵循了皮亚杰的消极儿童教学观,这与广大香港家长所持积极教育观相矛盾,所以难以得到家长的认同,再加上教师也难以掌握其要领,因而在香港无人问津。

三、以美术、音乐为线索的课程统整模式(Arts/Music Approach)

这一课程模式要求教师运用跨越学科且能产生新思想、新概念的视觉或听觉艺术活动来统整课程,将艺术欣赏和创作活动作为发展综合性课程的基本线索。例如,用儿童音乐故事《彼得与狼》来引出动物与人的关系这一专题探索性艺术综合课程。这是幼儿教育中一项较少用的策略。瑞吉欧教学法(Reggio Emilia Approach)就是典型的以美术为线索的综合课程模式。瑞吉欧教学法非常注重培养幼儿美的感受能力,将视觉艺术融入教育,让幼儿学习用眼睛欣赏事物及自己,思考视觉艺术。

过去十年里,香港幼教界曾经兴起过一阵学习瑞吉欧的热潮,但转瞬即逝。这主要是因为瑞吉欧教学法在香港面临不可逾越的客观困难,例如教师的艺术素养低、资源不够、活动室空间小等。

1、香港大多数教师难以胜任艺术类课程

首先,瑞吉欧教学法要求幼儿通过多媒体表达,在学习过程中融合图画、身体语言、音乐、戏剧等艺术,借此提高手眼协调能力。这对教师的综合艺术素养要求颇高。很可惜,香港幼稚园的教师大多缺乏这方面能力,后天的师训课程又不足(香港幼师课程一般没有唱歌、跳舞、绘画、弹琴等艺能课程),因而难以指导幼儿开展视觉艺术的探索。

2、驻校艺术家和驻校教育家是香港幼稚园心中的梦

在瑞吉欧,幼儿通过多种视觉媒介(文字、动作、图形、绘画、拼贴、雕塑、泥塑、皮影戏、戏剧、音乐等)不断地探索主题,并被鼓励以“图示语言”来呈现他们的记忆、预测、假设、想法,教师则通过各种方式观察幼儿。因此,在瑞吉欧,要求各校设驻校艺术家和驻校教育家,从艺术和教育的角度融合幼儿的学习。但是,这些专业人士的工资不菲,经费普遍不足的香港幼稚园根本没有条件聘请这些专业人士,即使有条件也往往会面临无人可请的窘境,因为香港比较缺乏这类专业人才。

3、香港幼稚园既没有时间,活动室空间又小。难以开展瑞吉欧式教学

香港幼稚园普遍缺乏户外活动空间,更缺乏瑞吉欧式的画室和阳光。另外,每天只有半个小时的主题探索活动时间,难以满足幼儿开展艺术探索活动的需要。对大多数香港幼稚园来说,每周安排一两次幼儿自由作画的时间都可能是一种奢侈,更遑论开展瑞吉欧式教学了。

因此,笔者2003年在香港举办的有关瑞吉欧教育体系研讨的国际会议上所发表的论文中指出,在香港幼稚园难以推行瑞吉欧教学法。实践证明,笔者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四、以故事为线索的课程统整模式(Story Approach)

以故事为统整线索的叙事性课程(narrative curriculum)模式主要以儿童非常感兴趣的故事活动作为统整和建构综合性课程的基本线索,即用故事引出主题,引出活动,建构课程。师生可以运用故事活动引出跨越各个学科且能产生新思想、新概念的统整课程。这是目前国际幼儿教育界比较热门的课程统整策略。

故事综合活动教学法(Story Approach to Integrated Learning,简称SAIL)通过一个个精心编撰的故事组织幼儿开展跨学科的主题综合学习。SAIL本质上是一种主题活动教学法,其性质上属于跨学科综合课程,目标是发展幼儿多元智能,主要的教学活动形式是一连串的以故事为主线的综合活动,教学评估则在教学活动中持续进行。

SAIL与其他主题综合课程最大的区别是,它利用的是有趣的故事,用故事串连不同范畴的学习内容,建构完整的、有意义的统整课程,以全面发展儿童的多元智能。以往的主题综合课程虽然有明确的主题,但并没有清晰的线索和框架以使幼儿可以有效地建构和统整所有的学习活动。

SAIL的教学活动主要分四大步进行,分别是:(1)建构主题网,(2)讲述故事,(3)专题研究,(4)持续性评估。

在SAIL中故事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多方面的:(1)作为核心线索串连起教学内容,使幼儿的学习活动不再零散、杂乱。(2)设定一种有趣的学习情境,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生态(learning ecology)。(3)故事本身就提供了具体的活动情节,师生可以据此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4)故事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为教师提供了绝好的鹰架,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需要和兴趣随时调整故事的进展。(5)可以通过故事本身自然而然地引出每日的教学重点和知识要点,使教学活动更加有趣。

教资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4

中国的工业设计高等教育自1984年柳冠中教授在中央工艺美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创办第一个工业设计系至今,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已有400多所学校开设。工业设计专业设置呈现出复杂、多样化的态势:不仅综合性大学、美术院校、工科院校设立,农林、师范院校也都有;在院校内部,既有单独的工业设计系,也有设立在建筑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机械学院、计算机学院之下的专业或系;人才培养才层次包含了研究生(博士、硕士)、本科(工学、文学学士)、专科高职乃至中专技校。正如何人可先生所提到的:“这种专业上的复杂性,往往导致专业定位和专业教学上的模糊性[1]”1.1社会对于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当前,中国所处的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和发展态势急需要把工业设计作为中国新产业结构创新、可持续发展、创造自主新型工业化产业链、新型工业文化的国策。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知识交叉学科,在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上,需要汇聚文、理、工、艺乃至管理等领域人才的智慧,以其综合的实力来完成设计项目。其学科知识结构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在企业传统需求的外观造型、功能创新、结构优化、包装展示等方面提供有效人才供给,也要在设计管理、节能节材(绿色设计)、新材料研发乃至设计知识产权维护、设计咨询、设计中介服务、设计营销等方面加快人才培养。唯有如此,方能发挥工业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的作用,增强中国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否则,中国的设计师永远只能作“涂脂抹粉”白领打工仔,沦为“拜物主义”的奴隶(柳冠中语)。

1.2院校教育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业设计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这与目前大多数院校教育水平依旧停留在较低水准上,诸多院校间呈现出低水平重复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雷同与模糊上有关。

1.2.1各类高校的社会定位不明确高职与普通高校的最大区别在其职业性,即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而本科层次更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全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这是两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培养目标的教育系统。两者之间应该设置严格的区别。如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就不能交叉,不能出现专升本等现象。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另一特征是高教性与职教性的统一。高职都是培养社会所必需的高级技术工人,以满足各类企业对高级技工的急需。而本科院校相对更关注人才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1.2.2各学校培养目标笼统,期望值普遍偏高在国外,培养目标作为办学宗旨、理念,十分明确,而且与课程体系相一致,这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前提[2]。国内高校培养目标大多流于形式,不少学校甚至仅作为应付检查和对外宣传的文字工作,对培养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学校都提到要培养“国际一流”、“国内先进”、“高级专门人才等”。其实,纵观世界还未看到有一个学校能在三四年中培养出高级设计人才。一般来说,在发达国家,像家电行业,必须大学毕业后在企业设计部门至少从事5年设计实践,在汽车行业则需10年以上才能独立从事本专业设计工作,要有相当水平则需10~20年时间。因为很多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学到。因此,这样的目标就显得有些理想化[3]。目标过高和目标不清的状况都会状况直接影响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质量。因此,必须根据国家教育的总目标和专业的实际情况,从国情出发,正确确定各级各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1.2.3单一的教学模式和多层次的企业需求教学模式的固定化和学制僵化,不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一方面,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尽相同,对于设计人员的创造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对信息的组织与分析能力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企业的工业设计人员构成也不是由单一的设计师构成,还包括设计管理者、策划人员、助理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等构成。工业设计的课程体系既要考虑专业理论知识,更要考虑技能训练等方面的要求。比如高职院校的基础理论知识应该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以应用为目的,注重理论知识的实用性、针对性。然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直接面向企业,学校的专业教学内容过时落后,不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1.2.4缺乏合理化的师资建设机制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和特色直接决定了企业一线员工的专业、技术和职业素质。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过程比较复杂,技术含量高,生产中各种影响因素较多,生产过程的控制相对较难,生产一线人员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也较高,因此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作为专业课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更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即“双师型”素质。而当前诸多院校的事实往往是一些研究生自一所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另一所学校任教,没有具体设计、生产经验是目前师资队伍的普遍状况。

2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欧美、日韩等国均以工业设计作为国家基本战略予以普及与推广,从而实现产业的迅猛发展。而工业设计一直是中国的薄弱环节,提升中国软实力需确立工业设计战略思想。为此,就需要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2.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中国的工业设计要发展既需要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也需要高屋建瓴的设计大师和设计理论家。各学校可以结合本区域内产业环境、产业水平以及本校师资优势、设备优势,明确培养面向具体行业的应用人才。明确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专门技能,能快速融入工作环境从事工业设计类工作。

2.2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思路要注重传授知识与技艺技能训练并重的教学模式,更要注意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各校应根据自身优势,在课程体系上,注重在专业理论与专业设计基础课程中增加学生在行业领域专业知识的信息量,增加行业领域里专业知识深度与广度。例如某校建材机械方向整体实力较强,则可以在理论课程,例如“工业设计史”课程中加强关于建材机械发展历史等课程内容;在1年级,将专业知识贯穿于参观考察相关制造企业、销售企业,通过生产体验、课题训练、讨论研究、课外文献查阅、课外学堂讲座等过程的学习中,使理论基础、技术技术、设计基础紧密相连,使学生熟悉专业领域需要的专业知识与信息量,为高年级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学方式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加强教学改革,建立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课堂学习与学生自主学习、理论思考与实践印证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通过市场调研、课题分析、文献检索、课堂讨论、学生讲演等方法将基础理论-实习实践-技术基础-设计方法-设计实践-设计创新等方法贯穿在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增强学生专业知识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2.3师资队伍改革思路教师队伍建设按职业类型来构建,专业课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更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即“双师型”素质。要配备专门模型制作教员,熟练地CNC操作人员等,与专业教师形成教学团队。完善教师考核激励。例如制定学生评议、同行评议与公开讲课机制,保障基本的教学纪律与教学水平。对于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教师可给予1年进修的时间,如仍达不到要求给予该教师转岗具体措施等。强化教师服务意识。例如:明确规定教师课程结束后,向全体老师学生举办课程成果汇报展,全面检验课程大纲所要求、任务与课程质量。每年向学生公布全部的培养计划与课程计划,使学生为课程的开设做好前期准备等方法。

2.4实验设备配备需要科学合理规划实践是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技艺、技能的重要环节。实训中心的硬件建设应尽可能地模仿现场情境,必须能够满足学生反复训练的要求。同时在内容上要注重实践教学的现实性,注重真实的操作与训练。实验设备资金要合理利用,设备型号、功能配备要科学合理。要避免出现同时购买单一型号、同样功能的大量器械,应该形成完善配套的加工体系,让学生能够完整参与、掌握整个工序流程。

2.5建立、健全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必要补充。在行业领域内建立“产、学、研”教学实训基地,可使学生较早适应市场环境下的产品设计规律。校内实训基地承担学生基本技能实训、综合操作技能实训和毕业设计(或综合实践),为校外顶岗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校外实习基地能够促进学生巩固技能、接触行业最前沿技术信息、加强校企联合、促进产学互动。因此,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要实现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建设“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要深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完善实训基地功能、确保基地运转经费支持,达到以“实训养实训”。这就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在共建合作中从彼此的利益出发,寻找合作的切入点和纽带,实现多方的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形成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多赢和共同发展。

教资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5

关键词:全科型小学教师;全科化;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6)06-0098-05

“全科型小学教师” [1 ]培养从十年前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到如今发展成为全国性蓬勃兴旺的事业,这是发生在我国小学教师教育领域的一场由观念到实践的深刻变革。回顾十年探索历程,深刻反思实践道路,并从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找出规律,形成理论,进而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这既是理论研究的基本责任,也是促进事业成长壮大的必然之路。

一、农村教育改革,谁执杏坛――“全科型小学教师”

20世纪末,按照国家教师教育改革有关要求,湖南省原有培养小学教师的32所中师学校或并入高等院校,或改办为其他类别的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完成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但在调整后的几年里,各地陆续反映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譬如,年龄和学科结构极不合理,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学科合格教师严重缺乏;很多偏远农村学校规模很小,有的甚至是一个学校一名教师,难以胜任多个学科教学任务;教师教育中生源质量下降、师范专业教育弱化、教育实习环节不落实等。为此,省教育厅提出了改革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内容和模式,实施农村小学教师专项培养计划,着力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建议,得到省政府高度重视 [2 ],并批转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意见》 [2 ],作出实施“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的重要部署,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吸引优秀初中毕业生报考教师教育专业,改革师范生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面加强小学教师培养工作。该意见明确提出按照小学、幼儿园教师全科型、初中教师一专多能型、高中教师专科型的要求,分类型、分层次培养中小学教师。教育部对湖南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于2005年12月专门发简报向全国推介 [2 ],引起教育及社会各界较大反响。2006年,湖南省正式启动“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 [2 ],开始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实践探索。

“全科型小学教师”是指由具备相应资质教师教育机构专门培养的、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小学阶段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 [1 ]。

具体说来,“全科型小学教师”拥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二是具备胜任小学教育教学所需的知识结构。较系统地掌握小学教育和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较准确地理解小学各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较广泛地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备承担小学教育和艺术教学所需的人文、艺术素养。三是具备胜任小学教育教学所需技能和能力。能正确把握各学科知识的相融性,具备主动学习、科学探索、有效构建并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相对独立地开展小学各科教学、班级管理及课外辅导工作。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的书写规范、工整、美观,简笔画造型准确、生动、形象,英语有较强的听说能力并能通过普通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通过全省普通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较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在音乐、美术课程中,形成与个性相适应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特长。四是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 ]。

二、“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全科化”体系

如前所述,“全科型小学教师”中“全科”有齐全、齐备之意,对“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也需要“全科化”,需要从对象确定、计划编制、经费投入、基地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全科化”的实践探索。近十年来的湖南省“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颇具创新的“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全科化”培养体系。

1. 培养对象的确定:选拔自愿从事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的优秀生源

从常理讲,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本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应该具有较高综合能力与素质,但是实际情形常常不是这样的。原因是:(1)攻读小学教育专业的高中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新生录取分数线通常相对偏低;(2)高中毕业生生理、心理上已经错过了艺术素养发展的最佳时期;(3)学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科文化学习上,不太注重与未来小学教师职业相关素养的养成与发展。然而招录初中毕业生则不然。他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学习能力强,心理、生理可塑性大,容易形成稳定的专业素养和态度,对新知识和艺术学习有更强的求知欲,也容易培养形成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力素质,对按全科型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小学教师比较有利。因此,选拔自愿从事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的优秀生源是实施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确保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质量的关键。

2. 计划编制: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

在小学教师职业地位和待遇偏低、吸引力不强情况下,湖南采取免费培养和定向就业政策,以吸引优秀初中毕业生报考小学教育专业。为了与现行教育人事制度相衔接,在招生计划编制上采取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办法。“自上而下”是指省教育厅将年度培养计划预分至“专项计划”所面向的各扶贫县,“自下而上”是指扶贫县根据预分计划和本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际,由教育局会同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共同确定本县农村小学教师实际需求计划再行上报,这样最终由省教育厅综合后下达的培养招生计划能够确保培养对象学成就业有编有岗。

计划招生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明确工作要求:一是参与“专项计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精心组织,确保培养对象的选拔公平、公正、公开;二是规定选拔程序,即采取个人自愿申报、所在学校选拔推荐、县(市、区)教育局初选、市州教育局和培养学校面试、培养学校择优录取、省教育厅统一审核的办法进行;三是规定正式录取学生与所在县(市区)教育局、培养学校签订《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协议书》并在省教育厅备案。另一方面,明确培养对象选拔条件:一是持当地户口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不低于本年度当地示范(重点)高中录取分数;二是热爱祖国,热爱儿童,品行良好,遵纪守法,志愿从事农村小学教育事业;三是身体健康,参照《中等师范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体检合格等 [2 ]。

后来随着工作的推进,“专项计划”的培养类型增加了幼儿教师,计划范围增加了市州计划,培养层次增加了本科层次,但一直坚持了由省统一组织管理、县市区政府根据本区域实际需求确定年度培养计划规模、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与培养学校共同参与招生的工作格局。十年来,全科型教师培养生源质量始终保持在年度生源所属地示范(重点)高中录取水平以上。

3. 经费投入:划拨到校,全额培养

经费投入是开展全科型教师培养工作和确保培养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湖南省准备实施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时,就计划“十一五”期间由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2亿元,为全省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乡镇以下小学定向培养小学教师1万人。2006年开始,按照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4 000元/人/年、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6 000元/人/年,直接将经费划拨到培养学校,全额用于定向师范生培养。培养对象不仅免缴学、杂费,而且还可享受一定生活费补助。

4. 培养院校建设:全省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和逐步推进

小学教师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后,湖南按照全省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和逐步推进的原则,在2005年至2007年间,组织力量对全省所有承担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学校评估,确定湖南第一师范、长沙师范、吉首大学师范学院等九个具有大专层次小学教师培养资格的学校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基地,每年分配下达一定数量的培养任务。各学校集中本校优势,整合校内资源,成立专门教学部,积极参与优秀培养对象的招生选拔、相应教学计划制定、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研究,以确保培养质量 [2 ]。

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使小学教师培养基地学校建设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强力政策扶持。在原有办学基础上,基地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大幅提高。如省属湖南第一师范用短短八年时间实现了从中师学校到培养规模近两万人、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主的本科院校的飞跃式发展;长沙师范也于2013年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特色鲜明和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本科院校;市州所属培养学校也在省市各级政府支持下积极整合本地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建设成为服务本地教育的新型教师教育基地。实施全科型教师培养模式,带动和促进了我省小学教师培养机构的改革发展,培养规模基本满足了新时期全省农村小学教师培养需要。

5. 课程建设: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强化教育实习环节,加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着力提高教师教育的“师范性”

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大都采取综合培养模式,但如何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并没有多少可资借鉴的经验。为此,湖南组织省内教师教育专家、教授,按照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研究制订了《湖南省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课程方案(试行)》 [2 ],作为指导性文件印发各培养院校,要求各培养学校据此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并组织教学。课程方案按五年学制、每天6课时、每学年40周、总计6 000课时进行设计。课程设计主要遵循专业化、综合性、针对性和均衡性原则,针对当时培养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过时、师范专业综合素质培养训练不足、教学技能训练普遍有所放松、教育实习和教学实践环节不到位等问题,大力改革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传统师范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师范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及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训练,特别突出了贴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化师范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加强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等教师培养专业特点,力求反映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教育教学知识能力和水平的客观要求,以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力求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知识整合,满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育发展和农村小学教师的新要求,力求兼顾各种类型课程的作用和要求,形成以必修课程为主、选修课程为辅,以适应各科教学为主、发展某科特长为辅,以显性课程为主、隐性课程为辅的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课程体系。

为了落实课程方案,省教育厅专门成立湖南省小学教师教育教材建设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小学教师教育教材建设,组织研制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审定、修订教W大纲和教材,监管教材使用。从2006年到2008年间,组织小学教育培养各学科专家和教师,完成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教学大纲编制,以及40科64本全套新教材编写,印发各校使用 [2 ]。

权衡目前小学教育的主要矛盾并不在于“教什么”和“教多少”的问题,而在于“怎么教”和“怎么学”。因此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适当压缩解决“教什么”的学科专业课程和课时,加大“怎么教”的课程和课时。与以往课程比较,主要是调整三类课程所占比例,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强化教育实习环节,加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着力提高教师教育的“师范性”。

一是拓宽基础课程。由于小学的主要任务是启蒙教育,小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正处在由混沌向分化的转化时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因此,对小学教师的通识、通才要求较高,需要加强历史、艺术、文化、伦理道德等综合素质教育课,设置学科交叉、文理兼容、反映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课程,同时强化语言(普通话、英语)、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等工具课程。

二是整合学科专业课程。按照少而精、博而强、强化基础、打通主干、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重新选择、确定学科专业课的基本内容,改变课程内容“旧、窄、杂、空”的现状。减少学科专业类课程比重,对主干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按照未来小学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在不违背学科知识逻辑结构的前提下,选择和调整学科内容,整合相关学科,构建综合课程。比如,将物理、化学、生物整合为科学,将政治、历史、地理整合为社会,将音乐、美术整合为艺术等等。

三是拓宽教育专业课程。教师教育专业具有“双专业性”,即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尤其是对小学教师来说,必须比大学、中学教师更注重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原因是小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不稳定,学习过程中自控能力差,影响他们学习的因素复杂多变,学生不能准确地表述自己的学习障碍,教师难以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要能教和教好小学生,小学教师更需要掌握宽广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儿童心理学等知识,更需要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四是强化教育实践课程。教育实践课程是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综合课程,教育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必须由实践性知识(即教育教学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来整合,才能内化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因此,要科学有序地安排好各项教育实践类课程,注意实践内容的系统性、递进性,采取参观学习、试教、教育见习、教育观摩、教育调查、模拟实习、教育实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受到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锻炼。

课程方案、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的颁布实施,成为一整套标准文件,有效地规范了全科型教师培养工作,确保培养质量达到预期目的。2006年至2013年,湖南省共招收培养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12 577人。2011年,首届全科型培养模式培养对象共981人毕业,由生源所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全部安排到乡镇以下农村小学任教,受到农村学校的普遍欢迎。截至2014年5月,全科型教师培养模式各校共培养毕业生6 246人,这批新生力量的到岗就业,为全省农村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迅速缓解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师资匮乏的结构性矛盾。

三、“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体系是“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教师教育实践

在小学教师培养模式问题上,学界一直存在分歧和争议。我国最早开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院校中,南京师大晓庄学院提出“综合培养,分项选修”,杭州师范大学提出“综合培养,有所侧重”,首师大教育学院提出“综合培养,学有所长”,上海师大提出“大学通识教育、学科综合教育和小学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其共同特点之一,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必须以综合性作为自己的鲜明特征” [3 ]。因此,我们认为,各派观点之间的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综合培养,而在于能够实现多大程度的综合培养。小学教育具有综合性和基础性特点,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相应的,作为培养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小学教师更需做全面发展的践行者和示范者。湖南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作为全科型教师培养的指导思想,以高水平全面发展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一方面,通过开设充实丰富的文化课程夯实培养对象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各学科教学法研习促进培养对象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通过实习、见习等教育实践以教促学促进培养对象“反刍”书本理论知识,最大程度地推动培养对象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在湖南省实施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实践之前,不少人对全科型这种综合性达到最大程度的培养模式是心存疑虑甚至否定的,但实践证明,全科型教师能够较快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课程综合化趋势和开设综合课程的要求,其自身素质发展的全面性不仅为自身职业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对带动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产生积极效应。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更好地实现了培养对象自身素质与职业素质的共同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在小学教育专业培养领域的成功实践。教育部原师范教育司管培俊司长在多个场合提倡创新教师教育,“探索文化基础教育与教师养成教育相融合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 [4 ],广西、重庆、浙江、广东等省也相继开展了全科型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

事物发展和人类认识都是永无止境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也将面临新的更高要求。从国际小学教师培养的历程看,培养专科程度的小学教师带有一定的过渡性,其必然趋势是向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方向发展 [5 ]。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已于2002年将小学教育专业列入本科教育目录,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迄今有159所普通高校开设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 [6 ]。湖南“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也已从2010年开始增加了培养六年制本科层次小学教师项目。因此,作为处在探索中的新生事物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完善是时代赋予的最好的历史境遇。

首先,要全面审视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确定是全科型教师培养中最关键的问题,对培养涉及的人才规格、课程教材以及教学安排等所有问题起统z作用。从现阶段实践情况看,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历史不长,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等关键问题上缺乏明确定位,不同学校在培养条件和认知上存在巨大差异 [7 ]。因此,我们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宜定位于小学教育应用型人才也就是专业化的小学教师。尽管专业化小学教师培养目标不同于小学教育研究者或教育家培养目标,但作为职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应为培养对象后续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具备教师职业相关各种专长发展的可能性 [8 ]。比照初等教育师资培养相关研究成果和国际经验,我们发现,现行全科型教师培养目标,一是层次要求不够明确,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二是知能要求较为细化,反而不足以概括教师职业素质特征。需要将其修正为:培养综合型、全面发展、适应性更强、发展潜力更大的全科型小学教师,要求“既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又具有较全面的科学素养;既具有小学基础学科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其他学科的一般性知识;既具有现代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又具有熟练的教育技能技巧;既能蚴と涡Щ本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能从事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 [9 ],并就此开展新一轮实践研究进行求证。

其次,要重视完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方案。全科型教师培养课程方案是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是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湖南省曾制订全科型教师培养专门课程方案作为指导性文件下发培养学校参照执行,并据此配套编写了培养教材供学校使用。应该说,方案的实施保证了实施之初培养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以及与国内外相关比较研究,我们感到现行课程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在课程理念上,针对现有课程存在“就事论事”、“见树木不见森林”和“目中无人”的问题,强化对基础教育整体认识和对教育对象个体的研究关注;二是在课程结构上,针对改善人文教育和学术能力培养,更科学地划分各类课程比例,强化通识课程、理论课程和隐形课程,真正实现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化”;三是在课程内容上,针对全科型教师培养中“什么都要学”与学程有限之间的矛盾,加强课程的整合和知识的综合,精简教学内容,根据社会发展和农村教育环境变化,强化价值观及师德教育,开发有针对性的学习专题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等;四是在课程实施上,根据师范教育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教学技能习得过程统一的特点,加强教学的示范性,针对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在增加实践教学时量的同时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

最后,要着力提升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配套水准。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以高等学校为主,但要将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作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就绝不能仅由高等学校一家来实施,而必须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比如,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关键之一是招收优质生源,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工作之所以收效良好,是因为有政府实施免费教育和定向就业政策的强力主导。还比如,高校强化实践教学,无论是教育调查、社会实践、教育观察、见习实习,还是请优秀一线教师上门“传经送宝”,都要与校外有关学校、单位和部门打交道,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为了持续做好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工作,地方政府将制订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定向培养计划、安排签订定向就业协议的毕业生到岗就业、支持培养院校培养工作“常态化”,为全科型教师培养保驾护航;培养高校也需围绕提高培养质量的目标,进一步做好内部师资配备、课程安排、教学研究以及扩充教育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提升培养质量,让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周德义.关于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思考学科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9):55-59.

[2]周德义.理念与事业――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51-152,158-161,162-164,168 -171,2,168-170,13,172-176,186-188.

[3]史Z文.我国综合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6):48-51.

[4]管培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10-08-13(2).

[5]季银泉.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55-57.

[6]惠 中.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的创新与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6(1):57-61.

[7]孔繁成.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综合培养模式[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14-117.

教资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6

[关键词]导师小组制;本科建筑设计;课程体系;教育工作室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7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2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一直是围绕教学大纲完成系统知识传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教授内容单一、教学人员缺乏主动性等问题。随着建筑学科不断拓展,为兼顾学科的广度与深度,许多学校开始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将原来大班式的按建筑功能类型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更加机动有效的工作室教学。如国外的AA设计工作室,强调创新的教学理念,使专业相关知识传授、设计技能训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有机融为一体,为研究解决各类设计问题提供了一个综合众多相关知识的合适平台,为当代建筑与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示范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本科三、四年级采用“Studio式”的教学模式;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提出“3+2”的教学模式,天津大学在本科阶段先后实行“1+4”到“2+3”的跨年级混合编组学生的垂直教授工作室模式等,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探索由大班式教学向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转变。虽然很多尝试还处于转型初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种转变还是值得关注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专业教学水平,本文根据所处院系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些有益的探讨和尝试。

1 传统建筑设计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传统建筑设计教学体系中,设计课题来源一般为虚拟题目。教学中只注重“空间感”之类的专业技术训练,而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对项目的调研分析及前期策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收资调研、方案设计、方案修改、方案表达及方案评述。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偏重“想法”“概念性设计”和“图面的建筑”,对建筑材料、构造做法、建筑结构、机电等工程技术因素缺乏深入细致训练,课题的研究性与实践性存在明显不足。

授课时以教师为主,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授习惯依据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讲授知识,评判学生的设计成果,学生也会在设计过程中不自觉地迎合教师的设计风格和审美倾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授课内容偏重理论,较少考虑学生设计方案的实施性和可行性技术要求是否能达到,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

学生一般除了修习其他课程外,课余大多活动于自己的教室中,形成了一个孤立的学习群体,大学体制的优势并没有很好地与设计教学融合,学生缺乏实际工程中需要的全局管理掌控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导师小组制的本科建筑设计课程体系改革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培养定位是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因此在教学上更重视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筑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一直在做符合自身发展和需求的探索。以导师小组制方式组织的本科建筑设计教学模式,正在教学实践尝试中不断改进和修正。

2.1 课程体系建立架构

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

2.2 课程体系及相关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以传统授课体系教学与教育工作室教学两者共同构成有机整体。基本建筑设计教学模式仍需保留且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设计课程的传统大班授课体系传授的是专业相关知识和设计思考方法,更多注重教师的“教”,而非强调学生的主动创造,有不足之处,但也有可取之处。教师以不同形式的设计课题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不断重复的设计过程,积累出学习设计的经验,进而归纳共性,“悟”出设计的道理。这个过程也许会被诟病为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才能逐渐形成分析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反复练习和训练中,才能积累经验,真正开启建筑设计方法技巧的大门。由此可见,前期的不断重复的设计过程不是无用而是相当有用的东西。改革不应全盘否认,而应结合优秀的传统方法来弥补不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让学生知道通过什么方法和技巧让自己的创造力得以合理体现,才是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学体系上仍可保留大班教学,让学生接触不同老师的计思想和教学理念,开拓学生眼界,为学生创造力和实战积蓄更多能量。

由多位建筑设计课程主讲教师及设计单位一线工作人员构成导师小组,导师小组纵向上负责整个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体系,把控教学模式,同时根据导师研究方向成立多个既独立又相互协作的导师教育工作室,以导师小班制的教学方式,每个导师工作室由一名专业主讲教师和一名校外设计单位人员主导,参与相对固定学生的建筑设计课程的整个过程。在大班传授理论、方法和基本训练的基础上,分出一部份学分修习放在导师教育工作室里,以小班教学的方式训练和强化设计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导师教育工作室进行学习。从二年级学生开始,每年级进入4~5个学生,呈年级梯队态势构成15~20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高年级学生负责低年级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工作。

导师教育工作室教学内容以设计课和讨论课为主,设计课以导师实际工程项目和科研课题为主,将教学走向市场,把“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产、学、研”相结合,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适应社会工作。同时,导师教育工作室教学也具有学科互补和多元视野的优势,应鼓励学生设计方案的创新,且从实际工程的角度出发,合理呈现每个方案。讨论课由学生与教师商讨后,确定一个课题,在学生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定期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讨论交流,讨论课的存在使工作室有别于只做实际的设计事务所,将设计教学当作设计研究的重要工具,以激发师生在教学、实践和科研之间进行持续的探索。同时,组织指导小组学生参与专业设计竞赛,使学生在各种专业比赛中拓宽视野,提升设计能力。

2.3 课程体系评价方式

所有学生的建筑设计成绩评价,由所有导师组成员共同完成。由导师组成员组成评价小组,对每个学期的设计课题成果进行过程性与结果性公开评图,强调设计阶段性在整个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学生在评图过程中有不同看法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依据,评图组要给予有理有据的答复或更改评判。

3 导师小组制的本科建筑设计课程体系改革在实践中凸显的优势

工作室从大班教学的“授之以鱼”转向“授之以渔”,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研究型、实践型教学模式;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方式更为灵活、生动。

通过实践项目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项目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知识运用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通过导师教育工作室的运作,充分调动教师在教学、生产和科研上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在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下,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参与的教师能够在研究方向、成果创造与积累等方面感受到自我优化、自我设计、自我创造和自我组织的成就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共同学习管理能力。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有一部分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与人协作的能力不足,通过工作室小组的学习,共同完成实践项目,与他人协作,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沟通协调能力和为人处事的能力,这是学生进入社会工作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同时,团队的讨论课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更新现有知识体系,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进行了解与运用,从而形成与社会实际结合更加紧密、专业性与通识性教育并重的广义教学体系。

4 结 语

建筑设计教学中的教室工作室模式在国内已形成,在教学体系改革中,各建筑类院校不断探索实践中的主流研究趋势,然而由于各个院校的定位和层次不同,对体系不能以一概而论,不能用固定模式加以限制。云南农业大学以应用型培养模式为主导,因此导师工作室模式也应以工程技术应为主线,培养能充分适应社会、专业素养高、创新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应用型建筑设计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海静,卢峰.建筑学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建构――以重庆大学为例[J].室内设计,2012(5):58-61.

[2]周仲伟,陈雄,朱云.反思国内建筑教学中的设计工作室模式[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7):31-33.

[3]傅.以专题研究为导向: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本科毕业班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初探[J].建筑创作,2009(5):140-142.

[4]丁玉红.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当代建筑教育探议――伦敦AA建筑学院的启示[J].中外建筑,2010(7):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