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的对与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观经济学的对与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观经济学的对与错

微观经济学的对与错范文1

我认为,经济学理论的专业训练尤其是批判精神,在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因此,本书也不乏这种精神的体现。例如我觉得,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首先应该学好微观经济学,而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去套中国经济并不合适。微观经济学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假设出发,用均衡分析的方法来构建各种各样的理论。这样的分析框架既可以用来分析发达的市场经济,也可以用来分析欠发达的经济制度。而宏观经济学至今仍局限于对发达的西方(美国)经济中的一些运行规律的研究,其微观基础仍很薄弱,其理论前提与中国经济现实仍有距离。

再比如,不少经济分析喜欢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尤其喜欢套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去预测中国的经济前景。其实,回归分析是有前提条件的,即无论观察数据如何多变,其分布必须相对稳定(stationary)――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经济运行的环境大致不变。而中国正在进行历史性变革,经济数据不一定符合稳定分布这个统计学的前提,所以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预测,其结果一定错率极高。

另外,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不过是讲管理者利益和投资者利益之间的一种合同关系,一种激励和约束的机制。但是,今天它在中国已经变得过于宽泛了,很多经营管理问题也被装进公司治理这个筐里。

“公司治理”这个经济学术语最早应该是由吴敬琏老师翻译介绍到国内来的。1997年到1999年我也写了一些文章谈论这个话题,如今收录于此书。研究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它说到了中国企业改革的本质。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主要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诸多理论,比如合同理论、厂商理论等。这些理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用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经济现象特别有用,因为现在是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关键时期,而经济学关于制度(institution)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的。中国越向市场经济发展,经济学的魅力就会越强。经济学确实可以说明中国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些大道理。

从本质上讲,经济学是对市场运作的内外部条件和机理进行分析和界定的一门学科。市场活动的主体和基本单元是企业,它们主要应在资本意志的支配下进行经济活动,由此组成了复杂的、彼此依存的市场群落,就像是大量的细胞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体一样,你也可以把它比作一个生态系统。至于政府,则应站在市场之外,为它的稳定运作提供一个基础框架,比如法制环境、社会服务体系、引导性的经济政策等等,以防止市场运作机制出现崩溃。这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经过数10年甚至上百年的摸索形成的一种比较完善和平衡的经济运作模式。

微观经济学的对与错范文2

关键词:垄断;反垄断法;法经济学;经济学基础

前言

在当代社会中,经济和法律开始了较为全面的渗透和融合,法经济学逐渐兴起。法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主要是用微观经济学理论,以及运用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及其他有关实证和规范方法)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以及未来发展的学科。运用经济学研究、分析、评判法律问题,带给我们更多新的启示。垄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经济问题,而反垄断又是一个法律势在必行必须规制的问题,法律与经济的融合在反垄断中有很充分的体现。因而,在反垄断法中,处处体现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一、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垄断的社会损失

市场竞争是否有效率,关键在于边际收益是否接近边际成本。为了使利润最大化,经营者必须高效率的合理组织生产要素、最有价值的利用资源。企业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是合理的经济学假定,这是市场机制正常有效运转的结果。只有竞争均衡出现时,市场中的资源才得以优化配置,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才能达到最大,社会总财富才能达到最大。如果市场中出现垄断,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寡头们会通过价格大于边际成本的手段攫取垄断利润,从而造成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小于自由竞争的收益,不仅增加了社会成本,也减少了社会总财富,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损失。

(一)生产者剩余的损失

如果仅仅限制产品价格而不限制产量,垄断成员为了增加利润就会竞相扩大生产规模,这样垄断价格就难以维持,所以数量垄断总是与价格垄断联系在一起的,寡头们通常在维持垄断价格的同时减少产量。产量的减少会造成生产者剩余损失,导致社会得到的产品达不到它应当得到的数量;而垄断高价又同时引起互补品的价格上涨,会压低互补品的消费量,导致互补品需求量下降,生产互补品的行业也会萎缩。

(二)消费者剩余的损失

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分两种情况:第一,部分消费者放弃购买垄断产品转而购买廉价的替代品,这部分消费者剩余的损失无法从垄断者的垄断利润中得到弥补,这是社会净损失。同时,消费者购买廉价替代品刺激其他经营者利用稀缺社会资源生产劣质产品,花费了更大的成本。第二,垄断者提高价格后,部分消费者仍然购买垄断产品,消费者多付的价款,转化成了垄断者的垄断利润,此时社会财富总量并未减少。但是在此种情况下,以垄断利润的形式获得有利可图的转移支付这种机会,会把真实的资源吸引到销售者谋求垄断的努力和消费者避免支付垄断价格的努力中去,在这些努力中所消耗的资源的成本,其实是获取垄断所造成的损失,这也是垄断的成本。

(三)其他损失

除了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损失之外,垄断还会造成其他的社会损失。为了获取垄断地位,经营者可能会利用投资游说立法机构和管制当局;为了维持垄断地位,经营者也可能采取广告等非价格竞争形式耗费资源;虽然从长期来看,垄断能促进创新,应当鼓励,但经营者很可能滥用垄断势力造成反效果。垄断造成的这些损失,虽然不是现实的、有形的物质财富损失,但是整个社会的实际收入会低于自由竞争情况下可能达到的潜在收入,这一损失长时间累积也是相当巨大的。

二、反垄断法的法经济学分析

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再到对垄断行为进行限制,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经济学为反垄断法提供了很多理论基础,比如交叉需求弹性理论为如何划定市场提供了经济学的思路;供给和需求理论支配了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条件下的市场均衡;效用最大化理论解释了垄断者在博弈过程中将会如何抉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使得我们在反垄断法的制定、实施过程中能够寻求到最佳点,更容易找到最适合反垄断法实施的方式。

(一)反垄断法上垄断概念的经济学分析

垄断一词来源于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垄断通常是指少数大企业或若干企业的联合独占市场。这种联合的或者独家的企业,控制着某一个甚至几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在该部门的经济活动中占统治地位。经济学中的垄断是一种利弊兼有的经济现象,判断垄断适度与否,应该比较它带来的利弊大小:如果垄断没有导致市场结构失去有效竞争或者有可能失去有效竞争;垄断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没有导致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垄断符合国家利益和广大消费者利益的需要,这些垄断就不应被认为是过度垄断,而是适度垄断。

反垄断法所禁止或者限制的垄断,理所当然应当是经济学中的过度垄断。经济学的概念,决定了反垄断法的对象。但是反垄断法规制的重点应该在于过度垄断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结合经济学基础,从反垄断法的角度,我们可以分析垄断的含义:垄断主要是指以单独或合谋以及其它方式,凭借其经济优势,限制、支配他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范围内限制竞争的有效展开,违反规模经济的要求,损害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学中的垄断,侧重于判断市场的状态;反垄断法中的垄断,侧重于市场状态下经济主体的行为。构成反垄断法中垄断的要件是:以特定的行为和方式--单独、通谋或其他方法,达到特定的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了有效竞争的开展,违反了规模经济的要求,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二)制定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基础

市场经济条件下,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都有相似的经济学基础,即经济自由主义和经济民主主义两大经济学理论基础。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相辅相成,反垄断法对经济民主和自由的保护是统一的,其统一的基础在于:自由、公正、竞争的市场既是自由的,又是民主的,反垄断法在维护自由、公正、竞争市场的同时,就维护了经济的自由和经济的民主。

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始于亚当・斯密,他主张建立一种使"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都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机制,这个机制归纳起来,就是一种完全竞争的经济模式。他在《国富论》中提出著名的"垄断弊害论":垄断将导致产量减少、资源浪费和效益降低,破坏"看不见的手"对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这一观点迄今仍支撑着现代微观经济学对垄断的基本看法。新自由主义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基本特征是推崇市场经济的作用,倡导国家应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主张给私人经济活动充分的自由,同时它也强烈反对各种经济力量对竞争的禁锢,以避免效益损失。这样,经济自由主义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制定反垄断法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基础。

经济民主主义以经济机会均等和经济平等为主要内容,其基本观点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民主,国家必须尽可能的保障企业自由,为企业提供开业的平等权利,并尽可能的保障企业之间无论大小、强弱都平等的拥有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垄断势力以及垄断力量的滥用全部或者部分的取消了相关市场中的经济机会均等和经济平等,是违反经济民主的,国家应当以法律为手段,对垄断力量予以有效的控制。因此,经济民主主义同样成为了制定反垄断法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基础。

(三)对我国《反垄断法》的经济学思考

西方发达国家的垄断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经济垄断,而我国存在行业壁垒、地区壁垒、政府限制交易或者强制交易、政府专有交易等垄断行为,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垄断,这些垄断都有政府"行政力量"在背后支持,于是中国学者借用了行政垄断这个概念。我国传统上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反垄断法》是在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出台的,竞争不充分使得《反垄断法》在某些领域的生存基础先天不足。我国同样也存在经济垄断,但是行政垄断较之更为严重,更亟待解决。

行政垄断在我国已经根深蒂固,许多垄断行业基本上都是在政府的直接或间接庇护下生存的,因此他们会采取各种措施对抗中央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各种反垄断政策,以保护自身的利益。相比于经济垄断,我国行政垄断的数量和危害程度都更大,但08年实施的《反垄断法》仅简单的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向有关上级机关提出依法处理的建议"。此外,没有任何其他针对行政垄断的有效措施。

随着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垄断有抑制作用,也利于抑制行政垄断数量的增加。但是,要想彻底的解决我国行政垄断的问题,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光靠《反垄断法》想要对行政垄断进行有效规制是不切实际的。我们不能期待这部法律能单独解决行政垄断的问题,它只是一部有关微观经济的法律。

三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反垄断实践中的冲突解决

现今的反垄断的实践过程仍充满了冲突,比如许多学者主张大部分甚至完全废除反垄断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反垄断法或相似的反垄断政策;在经济学家和法学家越来越提倡采用"理性原则"时,根据"本身原则"来执法的情况还是到处可见;即使在同一套法律或者同一份反垄断案件的法庭判决内,仍然常常找到自相矛盾或含糊不清的论据。利用经济学的成果,可以调解反垄断在实践过程中的冲突,通过对反垄断司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使这些冲突能够在诉讼和抗辩过程中自发的得到解决。

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美国判例的趋势表明"本身原则"无法识别哪种商业行为是肯定有害的,然而根据"理性原则",试图通过考虑某种商业行为的综合社会效果来判断其是否有害,也不能解决问题。原因如下:

第一,反垄断诉讼中的不同角色,对所谓的社会效果,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而反垄断法的目标本来就是多元化的。如反垄断法的立法者会担忧低价对垄断竞争的小企业造成伤害,也担心歧视性定价的问题,他们还担心高价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然后他们对高价的担忧主要是认为垄断性定价会造成财富分配不公,而不是担心垄断性定价会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保护竞争者免受低价的伤害与保证消费者免受高价的伤害--这是不相容的政策目标。

第二,司法会出现两种错误,一种是把本来是促进竞争的行为错判为反垄断违法;另一种是把本来具有反竞争效果的行为错判为合法。法庭如果把本来是促进竞争的行为错判为反垄断违法,即错杀了无害的商业行为,会对社会造成持久的伤害;法庭如果把本来具有反竞争效果的行为错判为合法,即放过了有害的商业行为,这种错误可以由市场力量来纠正,不如第一种错误造成的损害严重,所以重要的是第一种错误。在实践中,法官的出错率是比较高的。

由上可知,在反垄断的司法实践中,"理性原则"仍然是一套含糊不清和自相冲突的诉讼程序,不可能得到很好的适用。此外,司法过程会出错,错杀无害的商业行为这种错误会由于法律的强制力而放大它对促进竞争的商业行为的抑制,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解决反垄断实践中的冲突的方法:为了慎重起见,反垄断司法的"理性原则"应该解释为让反垄断的原诉人承担这样的举证责任,即证明其控诉的经济学基础不仅是逻辑自洽的而且是具有现实性的。

结语

反垄断法应当以效率为优先的价值目标,同时兼顾公平,这在我国现阶段尤为重要。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维护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有效发挥其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提高社会总体福利,需要竞争和企业这两个工具。反垄断法的目的是使企业经营的结果与竞争市场运转的结果协调一致,即企业运转的结果符合自由市场运转的结果。在法学和经济学逐渐渗透和融合的今天,运用经济学理论解决反垄断法的制定和实施问题,在我国的反垄断法实践中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兆丰.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2].关立新,杜江.反垄断法: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解析[J].商业研究,2008(8).

[3].尹德洪.反垄断法的法律经济学分析--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6).

[4].高桂林,肖彦山.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和法理基础[J].广西社会科学,2005(12).

微观经济学的对与错范文3

关键词:大数据;经济学;数据分析

大数据作为一种有用的信息资源,在商业、金融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也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的国际前沿应用研究内容之一。然而,在经济学领域,大数据还鲜少被用到(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google中学术搜索到的与“大数据”有关的研究论文共3026篇,其中仅有29篇是和经济学相关)。但因海量经济数据资源的快速增长,计算技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方法论的不断发展,将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用于经济学已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展望未来,由于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将大数据应用于经济学,有可能会开辟一个全新的经济学发展领域。

一、大数据在经济学领域应用的基本原理

大数据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基本思路以大样本数据统计与机器学习技术为基础。其中大样本统计的过程概括如下:用N个代入变量得出对应的N个测量结果与K个潜在的预测因子,比如:以居民消费价格CPI指数预测为例,首先通过GOOGLE数据搜索或其他软件,筛选出同CPI有关的一系列关键词(比如粮食产量、原油期货价格、气候温度、价格改革政策等),然后通过这些关键词在文本数据(新闻、微博、评论、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出现的时间频次,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和逻辑路径关系,从而得到测量结果N和预测因子K。在许多情形下,每一个代入变量的信息是足够丰富的,但不具有结构性,故可能会产生很多潜在预测因子,因此,需要注意的是:若是过度拟合,即预测因子K的个数可能会远远大于观测变量N的个数时,虽然模型可完美解释观测到的结果,但样本外数据的解释力却很差。在这种状况下,构造一个最大化样本解释力的模型便成为首要目标,同时构建的模型还不能出现因过度拟合所导致的样本外无力解释的情形。因模型构建不同,使用方法也随之改变,惩罚预测因子的过度使用方式也不同。如Lasso回归模型,在满足一系列约束条件下,依据最小化离差平方和来选择模型系数。通过将样本分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训练样本”用来估计模型参数,“测试样本”用来评估模型)进行过度拟合。而在评估预测效果时,一般交叉使用样本内预测与过度拟合,但目前这种交叉验证的方法在当前的实证微观经济学中也鲜少用到。

机器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假设就是机器学习的环境是相对稳定的,也就是样本数据(训练样本与测试样本情形相同)独立产生于同一过程。但由于现实环境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故这一假设并不合理,因此,在高频使用新数据的应用中,往往通过对自身持续“再训练”,从而使得模型可以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变化对预测结果进行调整。当然,对于机器学习,有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卢卡斯批判的疑问,即若根据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政策调整,则政策调整后的现实结果可能与初始模型的预测结果有差异,因为政策的改变会影响数据间的潜在行为关系,但这一疑问在其他预测模型,比如计量经济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和联立系统模型中也都存在。

二、大数据对经济学的影响及前景

如今,随着数据样本容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大数据的使用方式不尽相同。作为一个规律性科学,经济学需要广泛、详细的数据,并运用统计技术来处理新型数据,大数据的出现可能会在社会学与计算机科学间构建一架桥梁,其学科价值可能在于创造新的思维方式,这将会导致对经济学的新思考和研究方法创新,甚至会带来分析经济学方法的质变。

一方面,由于多维度的精细间隔,大数据可以为经济学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研究变量和视角,可以研究以前难以测度的行为理论,这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测量方法。例如:麻省理工大学助理教授Alberto Cavallo设计的“百万价格”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一个网络程序,获取网上物品价格,继而运用这些数据计算得出通胀指数,该通货膨胀指数就是阿根廷的精确透明通货膨胀指标,其实时价格数据的捕捉能力和准确度,使得该指标作为政府测量通胀的替代选择。又如,谷歌提供的请求式数据选择也提供了一个探索新机会的理由,目前一个备受瞩目的例子就是“及时预报”,在某些方面它可以通过庞大经济社会数据集进行短期精确预测。

另一方面,大数据已与行为经济学相适应,成为产业相关经济规律研究的一部分,并且,大数据在经济学领域已经显示出众多的优越性。大数据已有潜力去挑战理性概念,例如对于经济学家在预测问题上的出错概率,强调样本偏差的方法;或者对于政策刺激的外部效应问题,强调在社会媒体中情绪化分析出现的混乱问题,总而言之,大数据与先进的建模策略相结合,可以产生更详细、更准确和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和分析。

微观经济学的对与错范文4

1 案例教学对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外引课程,其研究内容主要是西方几百年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差异很大,常常会让学生有种“所学非所用”的感觉。同时,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并且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形成的,加之常常会用到大量的图形和数学论证,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且难以掌握。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中介载体,将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以一种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案例教学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为经济学案例往往是以现实经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其中不乏一些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思考、积极讨论,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2 有利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关键之一。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机械地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其后果是学生只是靠死记硬背学习经济理论,考试一旦结束便统统忘掉,无法形成系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而案例教学则与之不同,案例教学往往是让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置身于事实环境中,主动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总结,锻炼了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有助于解决所谓“黑板经济学”和高分低能的问题,有助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

1.3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案例教学给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使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首先,教师要不断地根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编撰恰当的案例,这就需要教师不仅有扎实雄厚的理论功底,还要对现实的经济问题有较强的敏感性,并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有深刻认识。其次,案例教学也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挑战。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充当着“导演”的角色,必须对讨论的问题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做出统筹安排,此外,还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做好组织工作,使案例讨论或辩论能够有序进行。最后,还要通过书面报告或其他形式及时对案例教学进行总结。这些均有助于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2 我国经济学案例教学尚处在起步阶段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学教育最发达的国家,许多影响深远的经济学教课书都有配套的案例教学资料。如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和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在哈佛商学院,平均每名主讲教师有一名研究人员配合工作,包括案例的收集、调查和编写,并且定期出版案例集供教师选用和交流。我国经济学教育中的案例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高校认为案例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是教师个人的事,既没有相应的经费和人力投入,也缺乏组织上的支持。教师由于缺乏财力、时间去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编写工作,加之又不计工作量,直接打击了教师教改的积极性,客观上限制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和推广。

二是选取的案例质量不高,本土化案例库建设滞后。许多高校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有些甚至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甚至传记文学的内容,将原始材料不作处理直接拿到课堂上来,缺乏对经济学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因而也难以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有些在案例的选择上以国际案例为主,认为通过学习先进国家的成功案例,就可以结合理论知识研究国内的经济发展情况。但是这些取自国外、直接翻译的案例,因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等原因,不能反映我国的实际,应考虑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的结合,因此应该更倾向于国内的案例。目前虽然国内各有些高校已经自己编着了案例教材,但并不理想,缺乏经典案例,而且案例更新也跟不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三是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师业务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因为案例教学法本身决定了教师在上课时,不能简单就内容而讲内容,而应对所讲的内容追本求源,通过了解案例的时代背景,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和案例分析要达到的目的以及为达到目的应该采用的手段与方法等。由于理解的偏差,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认为案例教学就是把案例介绍给学生,做简单的分析总结。也有的教师把案例教学与教学举例混为一谈,单纯为吸引学生兴趣、增强理论的说服力而引用案例。有的教师角色定位不准确,过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自身应用的“导向”作用。部分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没有标准答案,应实行开放式讨论,追求热烈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百家争鸣,甚至允许跑题。还有些教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对学生讨论中的片面言论或错误之处急于纠正,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给予评点,学生怕说错,在发言时有顾虑,致使一方面打击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使其不能自由地、充分地展开讨论,另一方面使学生们过于关

注教师的评论,不能很好地吸收他人长处,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此外,使整个讨论过程屡屡被打断,教学环节不能流畅进行。 3 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

3.1 积极筛选合适的本土化案例

案例教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必须从我国、国外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取现实案例,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和时效性;要与课堂讲授的内容紧密相关,使学生在所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自由思考、互相交流和产生思维的碰撞。

案例要尽量本土化。国外案例教学的实施早于我国,也积累了一些好的案例资料,但是,教师应尽可能地采用本土案例。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必须熟悉国内经济发展历程,积极地用所学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去剖析个案,有利于提高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为日后主要在国内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在文化、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只有首先明了国内的经济环境与实情,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外的经济发展经验并加以借鉴。当然在国内案例占主体的情况下,国外案例也可适当讨论一些。由于我国已加入WTO,经济开放度逐步提高,因此也需要了解国际经济环境,但国外案例在讨论之前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辅导和提示,如国外的文化背景、体制等与我国的差异[3]。

3.2 积极引导学生适应案例教学

引导学生课前积极准备。在未完全进入案例教学之前,学生要熟悉相关理论、知识及相关技能,并学会运用已学过的多学科知识,从多个角度对问题加以分析和判断;还要有语言表达与心理方面的准备,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准备。当面对的是刚刚接触案例教学的学生时,最好先由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必要的引导,同时介绍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初步掌握了案例教学的方法时,可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

引导学生课堂表现与参与。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参与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老师和全体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的确需要鼓足勇气,需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有时,由于缺乏、甚至没有学生主动、自愿的发言,使案例教学变得十分被动和尴尬,强制提问代替了自由发言,课堂讨论变成了老师的自问自答。因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是案例教学又一成功关键因素。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教师的合理组织至关重要。如教师要有亲切、热情乃至奔放的语言和形体动作,以此感染学生;要善于营造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宽容的、人性化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消除紧张感。可以组织圆桌讨论,而不要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让学生感到平等亲切。可以组织模拟真实场景进行演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采用奖励的方式,对于积极参与的同学给予小小的物质奖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微观经济学的对与错范文5

摘 要:均衡价格理论是集中体现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的理论,主要研究需求与供给如何决定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反过来又如何影响需求与供给,表示供求与均衡价格相互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发生偏离的情况、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相互影响

马兰玉,女,河北枣强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自从有关均衡价格理论的试题出现,可谓是“乱象丛生”。由于均衡价格理论属于大学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部分,高中课本及教参中并未讲解,不仅学生对它的解读非常吃力,不知所以然,甚至很多教师也是一知半解。因此本文试图揭开关于均衡价格理论的面纱,结合高中教学实际,详细说说该理论,并对高三备考中出现的常见题型一并进行分类和解析。均衡价格理论与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不是一个理论体系,不能用我们教材中的价值决定价格理论体系解释该理论,也不要用已有经验去生搬硬套。均衡价格理论主要研究需求与供给如何决定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反过来又如何影响需求与供给。

右图是西方经济学的常用均衡价格理论图像:S曲线代表供给曲线;D曲线表示需求曲线;横坐标代表“量”,对于S曲线来讲是供给量,对于D曲线来讲是需求量;E点表示供给量一需求量,代表了均衡状态,E点被称为“均衡点。E点所对应的价格P为均衡价格,E点所对应的需求量或供给量Q为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发生偏离的情况、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三方面内容,对应三方面内容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出现的题型也主要有三种:

(一)关于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由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在供求双方相等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所以供求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下面是对均衡变化的两种情况的分析:

1.当供给不变,需求变动时。当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即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时,均衡点由Eo点移至E.点。此时,均衡价格由P0提高到P1,(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由Q0增加到Q1,(均衡价格上升,导致供给也增加);同理,而当供给不变,需求减少,即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时,均衡点由E0移至E2点,此时,均衡价格由P0降到P2,均衡数量由Q0减少到Q2。由此可得出结论:当供给不变,而需求变动时,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与需求呈同方向变化。

2.需求不变,供给变化时。当供给增加,即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时,均衡点由E0点移至E1点。此时,均衡价格由P0下降到P1(供给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由Q0增加到Q1(均衡价格下降,导致需求也增加);同理,当需求不变,供给减少,即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时,均衡点由E0,移至E2点。此时,均衡价格由P0增加到P2,均衡数量由Qo减少到Q2。由此可得出结论:当需求不变,而供给变动时,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则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例1:(2012年山东高考题18题)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解析B:主要考查供给和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均衡点由E点移至E点,均衡价格下降,导致需求也增加,只有B符合题意。

(二)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发生偏离的情况

一般如果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点,就会导致商品的供给量大于商品的需求量,出现商品竞卖。急于将积压商品脱手的生产者将降低商品价格,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直到均衡点;反过来,如果商品的价格低于均衡点,就会导致商品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出现商品竞买。急于购买到商品的消费者将提高商品价格,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该理论是用来描述动态化市场上,供给、需求和价格变动的模型,它说明偏离均衡点的价格需要进行调整的轨迹。

例2:(2015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卷)下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普通商品供求量(0)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当该商品供给量与需求量均为Q0时,其均衡价格为P0

②当P0向P1变动时,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将减少

③当P0向P2变动时,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将增加

④当政府实施价格管制时,该商品的供应将短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A:本题考查均衡价格偏离对供求的影响。当该商品供给量与需求量均为Qo时,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P0为均衡价格,①正确;当P0向P1变动时,该商品的价格低于均衡价格,该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因此替代品的需求减少,②正确;当P0向P2变动时,即该商品的价格上涨,该商品的需求量会下降,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也会下降,故③错误;④中价格管制是指政府对处于自然垄断地位的企业的价格实行管制,以防止它们为牟取暴利而危害公共利益。从定义可知,价格管制并不会导致其供应短缺,④错;因此答案A正确。

(三)支持价格和最高限价

支持价格:政府为了保护、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高于该行业产品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最高限价:政府为了限制某些商品价格上升而规定的低于这些产品的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均衡价格才能起到调控的目的。支持价格主要目的是保护该产业,如美国对其农产品实施价格支持;限制价格一般是为了使消费者能够消费得起该产品,如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中国物价飞涨,国家出台的价格指导其实就是限制物价。

例3:(2013.新课标全国Ⅱ.15题)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的重心已由流遁环节向生产环节、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初步形成了支持价格、直接补贴和一般服务支持相结合的农业补贴模式。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右图所示。

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 )

A. Po1 Qo

B.P1, Q2

C.Pl4 Q4

D.P2,Q1

【解析C:支持价格应该高于均衡价格,故P1是支持价格,相应Q4点时是供给数量,故诜C项.

例4:(2014年·重庆卷.2题)

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标价格制度违背了市场供求规律

B.补贴生产者避免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

C.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发挥了财政改善民生的功能

D.目标价格制度使农产品价格在目标区间内波动

【解析】C:此高考题实质也是在考查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如果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区间,就补贴消费者;低于目标价格区间,就补贴生产者。可见政府通过补贴机制调节商品供求,没有违背价值规律,故排除A。补贴生产者,可以保障生产者盈利水平,但并不能决定市场价格变动,因为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故排除B。财政补贴低收入消费者,有利于保障低收入消费者的生活水平,故C正确。目标价格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保障农产品种植者的收益,以及保障消费者消费水平,故排除D。

微观经济学的对与错范文6

关键词:关系交易;关系契约;交易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7004006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中最大的亮点不外乎东亚奇迹与中国崛起这两大事件了。但是东亚危机之后艰难的制度改革为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对东亚奇迹和东亚金融危机的成因做出一以贯之的制度解释。已有的研究大多围绕契约的范式探讨关系契约在东亚经济中的作用,但是在东亚的关系社会中契约的作用是很有限的,而且契约常常是默示的和不可见的。因此,产生于成熟市场经济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和契约理论对东亚的解释力就很受局限了。本文试图回到麦克尼尔(1980)的逻辑起点,从关系交易视角来研究这一问题。

一、文献综述

对交易的划分是理解交易的关键。康芒斯(1934)将交易分为三类: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和配额的交易[11]。诺斯从历史的角度把交易划分为人格化交易和非人格化交易[10]。这些划分都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但是最具有启发性的划分当属著名法学家麦克尼尔了。

麦克尼尔把契约理解为交易关系,并划分为个别交易与关系交易。他解释道,个别性契约是这样一种契约,当事人之间除了单纯的物品交换外不存在任何关系。它的范式就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交易。但是,每一个契约,即使是这种理论上的交易,除了物品的交换外,都牵涉到关系。因此,每一个契约必然地在部分意义上是一个关系契约,也就是说,这个契约不只是一次个别性的交换,而是牵涉到种种关系。而关系性契约又分为原始共同体式契约与现代关系契约。第一种关系性契约包括一个原始共同体中所有的相互交错在一起的交换行为。这个共同体有独立的经济,但专业化程度较低,相对稳定,几乎没有根本上的变化。第二种关系是现代契约关系,与之密切联系的是高度复杂的,专业化极其发达的,经常变化的大型社会[13]。

威廉姆森很好地吸收了麦克尼尔更进一步的划分,即把契约法分为古典的、新古典的和关系的三大类,古典契约法对应于经济学中“理想的”市场交易,每次交易自行清算,不涉及第三方,与其他交易无关。新古典契约法对应于不完整的长期契约,有第三方介入来解决争端和实现契约灵活性,但作为参照点的初始契约是不变的。关系性缔约活动对应于比新古典契约更长期和复杂的契约,其参照点由于贯穿始终因而完全是关联的,它可能包括也可能不包括“初始协议”。威廉姆森对契约的关注使得后来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关系契约问题[1-2-3]。

维克托・金德伯格(1980)对关系交换有过专门的论述。他认为“由于环境将以在交易关系形成阶段里双方没有预料到的方式发生变化,关系各方需要某种措施来调整关系,以把这些新情况反映于其关系中”。“合同双方常常发觉至少割断其中一方的退路――使他更难离开这一关系――符合双方的利益”。这就使很多经济活动发生在长期的、复杂的、也许是多边的合同内。金德伯格注意到了关系交易的动态性,指出“各方的收益流和成本流在时间上不必一致”。金德伯格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交易本身。

保罗・米尔格罗姆和约翰・罗伯茨则循着交易费用经济学的思路,总结出交易的五种属性:资产特征(专用性投资)、频率与周期、不确定性与复杂性、衡量履约情况的困难性、与其他交易的联系性[7]。他们注意到了交易间的关系问题,但是没有进一步探讨关系交易。

可以看到,后来的研究过多地关注自我实施的关系契约问题,而对麦克尼尔和金德伯格的原创性思想并没有从交易间的关系角度深入下去。

二、交易间关系的理论框架――交易结构论

(一)对交易间关系的基本认识

1从离散交易、关系交易到科层组织――交易间关系的一体化

离散交易(discrete transactions)是指每笔交易是可清算的,交易之间没有关联,信息是对称的,第三方可观察、可证实的。discrete transactions的中文译法还不统一,目前有个别易、单项交易、个别型或离散型交易和非连续易。后来笔者发现discrete一词电气与自动化领域很常见,一般译作离散,因此,这里一并译作离散交易。这种交易者的行动完全是由价格机制所引导的,纯粹的离散交易在现实世界中是很少的。在原始社会最接近的可能是简单的物物交换,在现代社会最接近的是股票交易和商品零售交易。

关系交易是一系列交易在时间或空间上的联结,交易之间是有关联的,交易随时间而不断变化,交易是靠双方自我实施进行的,信息不对称,第三方不能观察和证实。交易间产生关系的标志:一是金德伯格(1980)提出的支出与收入流不一致,跨交易结算。二是一个交易成了另一交易完成的条件,交易间的因果关系出现。这必然导致组织化和交易一体化。

科层组织通过权力命令将交易集中化进行的交易方式。因为关系交易需要根据条件的变化重新谈判或缔约,交易成本会出现上升。随着交易一体化程度的提高,采用集中命令的方式会提高效率。科层组织在本质上是替代市场价格机制的一种交易方式。

因此,我们可以将离散交易、关系交易和科层组织看作交易一体化的一个光谱,离散交易和科层组织是两个极端,而关系交易是一种中间状态。这个一体化过程的关键变量就是交易间关系强烈的程度。

2关系交易的本质

在求解关系交易之前,有必要分析一下我们常说的关系是什么?关系是交易参与者的个人信息的储存(诚信度、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交易渠道等能力),部分应得收益的储存,还有支付的(隐性)承诺等等。这个现象的本质仍然是交易间关系问题,也就是交易之间产生了关系租金,这种租金是一种可获得的利益。关于关系性融资的租金,青木(2001)和丁克(Dinc, 2000)总结出四种:垄断租金、政策诱导性租金、声誉租金和信息租金(青木2001,第315页)。在本质上,关系融资的租金应属于关系租金。这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同时,关系也是有成本的,童牧[15]指出,这种成本包括信息泄露、软预算约束和双边锁定等。那么,关系租金与关系成本之间的权衡(tradeoff)变成了关系交易选择的最优化问题。人格化交易的实质是一种关系交易,只不过是人际交易关系与其他交易关系的联结。

关系交易为什么存在?还是节约交易成本。当关系租金大于关系成本时,关系交易的存在就是必要的。从信息角度来看,关系是信息的凝结,使信息更加对称,能有效克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因而有利于促进交易的达成。关系形成时的成本可以在多个交易间分担,也是成本最小化的选择。把不同的交易通过关系提供的信息联结起来,在多个交易的互联中实现收益最大化,这应是关系交易的信息角度的解释。很明显,有了信息优势,监督就方便多了,可以降低监督成本。从实施或执行角度来讲,关系交易可以利用交易的关联性、因果性来制约某个交易者的行为,交易者为了获取整体收益的最大化,可以在某个交易中忍受一定的成本上升,而谋求在其他交易中获取更大利益,因而关系交易会导致某种强制性。

(二)一个初步的基本模型

以交易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根据交易的可分性原则,可以假设一个系列交易T可以分成若干基本交易ti,用集合表示为:

在离散交易下,基本交易ti之间是没有关联的,都可以在市场中独立地进行,因此都可以进行独立核算和清算,每一个交易都满足收益

在一阶条件下,收益和成本在边际上相等的那一点,达到最大的总剩余。这是市场交易中的典型结论。

在关系交易下,基本交易ti之间是有关联的,不能在市场中独立地进行,因此,不能进行独立核算和清算,基本交易ti不一定都满足收益Ri1≥Ci1,于是交易ti的剩余:

这时,可以计算基本交易ti的关系租金或成本,这是一个其它条件不变,一个关系交易如果用离散交易的方式进行时,前者与后者的交易剩余的差值。可表示为:

可以假定系列交易T与其它交易没有关联,则T从整体上是可以清算的,且满足离散交易下的i个交易求和以及求最大化问题的结论。公式表达同上,在此略去。

(三)交易的结构

交易间关系可以进一步扩展为交易的结构。交易结构大体上包括交易的时空结构、信息结构、成本与收益结构和治理结构等。

1 交易的时空结构

交易的时空结构包括交易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交易的空间结构包括交易的主体、客体、交易间关系以及一个交易主体参与的交易群。交易的时间结构包括交易持续的时间、交易发生的频度、交易间的时间次序、一个交易主体参与的交易群的时间结构等。为了清楚地阐述,我们从最简单的古典交易开始,不断放松条件进行扩展。先是空间上的扩展,由一个简单交易到多主体、多客体的交易,由交易内到交易间的关系,一个交易主体由一个交易到一组交易。然后是时间上的扩展,由一个交易的时间持续到交易重新开始的频率,由一个交易内到交易间的时间次序,一个交易主体由一个交易到一组交易的时间结构。

2 交易的信息或知识结构

交易的信息或知识结构是指交易参与者在信息和知识上是不同的,从而形成一个不对称的信息或知识结构。也就是说交易者所掌握的信息在哪些方面是不对称的,在哪些方面是共享的。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固有的。由于人的精力有限,随着生产的日益复杂便有了人的专业化分工,分工与交易是伴生的,都是为了节约人的精力和信息,因此,分工就意味着交易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可能一样的。但是,交易中的信息和知识是可以积累的,而且可以演化出制度。成功的交易方式不断积累就会形成惯例,失败的交易方式则会形成忌讳(也进入惯例),这会逐渐在交易者之间形成共识。从这一角度讲,制度具有内生性。由于交易的共识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固化、传承,会变成一种信念或信仰,这也就是青木昌彦给制度定义的共有信念。

3 交易的成本与收益结构

交易的成本与收益结构是指交易的参与者之间的成本和收益形成的结构。例如交易的成本是如何在交易者之间分担的,各占多大比例的结构;两个关系交易之间的交易成本是如何分担的,金德伯格指出的关系交易的收益和支出流不同以及跨交易结算,就是指在交易不当场结清,而是以关系交易为整体进行结算,对于每个基本交易来讲,收益和成本就不是对称的,形成一种交易间的成本与收益结构。由于科斯的交易费用思想的提出,后来的制度经济学家对交易费用(或成本)的关注成为焦点问题,但是对于交易收益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这可能与制度在量化方面比较困难有关。

4 交易的治理结构

交易的治理结构是指在交易的执行过程中,交易参与者所承担的治理责任是如何分布的,形成一个什么结构。契约被视为一种治理交易的机制[8],因此,交易的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契约理论。

(四)交易结构与经济绩效

受到麦克尼尔的启发,关系交易是经济制度的常态,离散交易与科层组织则可以构成经济制度的两个极端,从离散交易经过关系交易向科层组织的演变是一个一体化的过程。关系交易的复杂程度作为一个维度,效率作为另一个维度,则可以刻画不同经济体制下的交易绩效,如图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纯粹的离散交易则是低效的,关系交易有助于企业和组织的产生,并提高经济绩效。在全球化的大市场情况下,企业兼并后的大型企业往往会增强竞争力。日本和韩国的经验表明,在政府协调下,企业组织起来到世界市场上去竞争,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见曲线1)。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简单的离散交易是高效的(如黑市),而作为高度组织化的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其效率则是低下的和不可持续的(如前苏联)。如果计划经济的改革方向是简化关系交易,则会提高经济的绩效(见曲线2)。

在现实中,大多数国家或经济体的情况是一种混合的经济体制。根据不同的背景,混合经济的经济绩效处于中间状态,而且变化小,最低点处于1于2的交点之上,导致曲线3的形成。现实中的情况,更多地处于三条曲线共同的上方。

三、理论的检验及应用

(一)东亚问题的解释

政银企关系反映了东亚制度模式的核心框架,最能体现关系型交易的总特征,可概要地表示如图2。

政府在金融约束条件下为银行提供相机租金和贷款担保。银行缺乏独立性,银行在政府的指导下为企业提供指导性信贷,作为对政府的回报。企业在政府的竞赛机制下,以出口业绩获得信贷和其他政策上的优惠,企业所带来的出口增长等便是对政府的回报,达到政府的产业政策目标和发展经济的目的。银行和企业间还存在持股关系。共同体式的政银企关系体现了许多交易的联结,是一种封闭性的关系交易。

首先,政府、银行与企业是一种复杂的关系交易。在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欠缺的情况下,企业融资只能更多地求助于银行,因为从银行之外融资的交易费用实在太高了。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银行的融资是有选择性的,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相机”的成分。银企双方高层人员之间的往来建立了一些亲密的个人关系甚至行贿受贿关系。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少数企业迅速成长为财阀或企业集团。在政府的指令下,银行向某些特定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使其成为出口和工业化的主力军,同时银行由于锁定的关系而面临这些企业的道德风险。不论企业经营好坏,政府仍要继续向大企业投资。而银行的风险是被政府担保的,银行也愿意贷款。这样容易造成银行大量坏账的积累和企业负债――自有资本比率升高(甚至达到500%以上)的情况。金融危机也就由此而酝酿。

其次,企业内和企业间充满了关系交易。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为了克服这种市场残缺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企业在投资和用人时,往往首先考虑比较熟悉的家族内企业或特殊关系人(有亲缘、血缘、地缘、学缘等关系),加之东亚的儒家思想偏重于集体主义和人际关系,这种观念与当时的经济制度环境“意外耦合”,强化了企业的关系交易。

东亚企业表现出的资产专用性被家族式企业不断强化,而且是多种专用性资产投资的交错,使当事人陷入一种难以退出的缔约困境。企业的选择是只有往前走,在关系型融资和集团内融资的支持下,把企业集团做大,把更多的关系企业和关系人纳入集团,或者成为企业集团的一部分,使外部市场内部化,在集团内部用非市场化的关系交易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结果是市场发育被阻碍,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专业化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市场交易费用高,企业规模上是超大规模(相对于国内市场)集团与中小企业并存,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小,甚至依附于大企业集团。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东亚这种关系交易制度,便会发现它一直处在动态演变之中。在经济起飞之初,政府干预刚刚开始,关系型交易还没有制度化,银行、企业大多处于自然的状态,经济绩效明显。当经济起飞开始并加速时,政府干预的成效很明显了,同时关系交易也迅速制度化,共同体式的政银企关系迅速形成并稳定下来。当经济起飞的任务基本完成,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经济赶超的目标也越来越近,政府便考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如资本市场)和企业的自主创新,政府逐渐退出对经济的干预,但是政府已被固化在传统的政银企关系中,制度异化日益显现。因此,关系交易为特征的制度是东亚奇迹的源泉,也是造成东亚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是解开东亚问题的钥匙。

(二)转轨问题――以中国的改革为例

中国的计划经济具有浓厚的关系交易色彩。中国的市场化过程,实际上是由计划经济的关系交易转向市场经济中离散交易的过程。

在东南沿海建立经济特区,实质是在计划经济下的关系交易之外建立离散交易的新体系。这种交易方式的高效和活力为改革计划经济树立了新的模式。经济特区吸引了外商投资,带来了资金、新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也吸引了内地处于计划经济边缘的可流动人才。更重要的是,这些生产要素在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方式下进行合理配置。这样,在计划经济的边缘,新的交易方式为主导的经济制度产生了。

制度是一种典型的关系交易模式。从家庭生产单位转向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交易方式不断一体化和组织化,最终造成了长期经济绩效的下降。林毅夫对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的解释是,退社自由权利的剥夺对合作社的激励结构具有显著影响。退出权被剥夺正是一体化的重要表现,劳动市场是内部化的,农民没有别的选择。没有退出权也是因为声誉的交易与生产的交易是关联的,相对于声誉的交易,生产上的自已经是很次要的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关系交易向离散交易方向转变,大大提高了经济绩效。

国有企业是典型的关系交易模式。员工和企业之间的交易不但是长期雇用关系,而且捆绑了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等一系列长期交易关系,这些关系交易能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对员工有一种激励作用,但是也导致了高昂的退出成本,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人才市场的形成,价格机制无法发挥作用。从长期来看,经济绩效是不断下降的。国企改革的路径正是从交易结构入手,减轻企业负担、推行主辅分离的政策实际上是解除一些关系交易的捆绑,降低员工退出企业的成本,增强人才的流动性,让市场机制不断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

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思想指导下,工农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都形成了一种具有因果关系的交易。农业和轻工业的收益不是进入自身的扩大再生产,而是要投入到优先发展的重工业中去。在计划体制下,政银企关系也是封闭的关系交易模式。银行没有自,而是按照政府指令把资金优先贷给重点扶持的重化工业;而企业也没有自,产量、规模甚至人事安排都由上级单位来决定。各种经济组织都在关系交易的模式下被一体化了。改革的方向正是打破关系交易模式,让各种经济组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济决策之间没有复杂的因果关系。经济决策单位可以根据市场价格信号的变化来决定自己的经济行为。实践也证明,改革之后的经济绩效不断提高。

近两年东南沿海出现了技工短缺和民工荒问题,这反映出市场化改革在有些方面走到了市场经济的极端。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没有通过关系交易给工人形成稳定的预期,出现专用性技术投资缺乏,劳动保障等配套待遇短缺,最终造成劳动力的流失和浪费。

参考文献:

[1] Baker ,George , Gibbons ,Robert,Murphy , Kevin JInformal authority in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 ,1999 ,15 (1) :5673

[2] Baker ,George ,Gibbons ,Robert, Murphy ,Kevin JRelational contract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2 ,117 (1) :39 81

[3]Levin, JRelational Incentive Contrac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Vol93, No3:835-857

[4] Li, John Shuhe, Relation-based versus Rule-based Governance: an Explanation of the East Asian Miracle and Asian Crisis[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3, 11(4), 651673

[5] Macneil IRContracts: Adjustments of Long-term economic relations under classical, neoclassical and relational contract law[J]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 1978, 72:854

[6] Rajan, RG,LZingalesWhich CapitalismLessons from the East Asian Crisis[J]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Fall 1998, vol 11, no 3, 40-48

[7] 保罗・米尔格罗姆, 约翰・罗伯茨经济学、组织与管理[M]费方域主译,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31-33

[8] 陈国富契约的演进与制度变迁[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13

[9] 陈郁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C]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10]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204

[11]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M]于树生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274

[12] 路易斯・普特曼, 兰德尔・克罗茨纳(1996)企业的经济性质[M]孙经纬译,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13] 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M]雷喜宁, 潘勤译,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10

[14]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周黎安译,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15] 童牧关系性融资研究[D]上海: 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92

Relational Transaction, Transaction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A New Angle of View in Explanation to East Asian and Chinese Economy

AN Gang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Traele,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Liaoning 116025,China)

Abstract: Discrecte transactions, relational transactions and hierarchy organization can be regarded as a light spectrum of transaction integrationDiscrecte transactions and hierarchy organization are two extremes, relational transactions is one kind of middle stateThe critical variable of this integration course is the level that the relation is strong between the transactionsRelation between the transactions influences transaction cost and the ways of transactionsDifferent relation between the transactions forming the different transaction structures, including time and space structure, information structure, cost and the income structure etcThe different transaction structures influence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under the difference backgroundThis paper is attempted to beyond the contractual norm, puts forward to the theories frame of the transaction structure, and we apply the transaction structure theory to understanding the economic problems in East Asia and China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