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科专业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学科专业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学科专业知识

小学学科专业知识范文1

关键词:先行后知 职业教育 专业课教学

陶行知早年信奉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故取名“知行”,十余年的教育实践后,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念。他说:“中国人如果懂得‘行知’的道理而放弃‘知行’的传统思想,才有希望。”遂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行知”。

陶行知先生“先行后知”的教育思想尤其适合于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笔者是一名电子专业教师,本文就以电子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为例,说明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可以并且需要从行动开始,从而最终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最高目标――养成学生职业行为能力。

一、任务引领型的课程改革

职业学校电子专业课程设置的传统模式是:高一年级开设专业理论基础课,《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等,高二年级再开设一些电子设备原理等专业课,并进行一些技能训练和实习活动,高三年级以企业实习为主,走向就业。

但是职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初中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而且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因此大多数学生上《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等专业理论课时,无异于听天书,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职业学校的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首先是培养熟练的电子产品装配工,其次应当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理论基础,了解电子行业的新技术,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总之就是培养在企业里具有一定发展空间的熟练的电子产品装配工。

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的培养目标,笔者一改传统的课程模式,将专业课程的教学设置成四项任务:室内布线和照明电路的安装、收音机的装配、万用表的装配和使用、电视机的装配和调试维修。

新的课程模式从行动开始,先带学生做起来。比如高一的第一学期,围绕室内布线和照明电路安装的任务,一入学就带学生去实训室安装照明电路,摆脱了初中阶段的纯理论教学模式,有了自己动手的机会,学生自然就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等理论知识怎么办?同样先做后学,配合完成各项任务的需要,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安装了照明电路,再讲电路的串联和并联,先“行”后“知”,有的放矢,学生自然容易接受。

再比如第二学期先带学生进行收音机的装配训练,在收音机的装配这项总的教学任务的引领下,完成电阻识别、电容识别、晶体管识别、焊接技术、整机装配等多项教学任务,并根据需要学习电工基础、电子线路、收音机原理等理论知识。在这个学期里,学生有了装配成功一台收音机的目标,又不断地接触实物,动手训练,理论学习也不再枯燥无味了。

二、“行―知―行”的教学程序

前面举例说到收音机的装配这个教学项目,笔者将其分解成电阻识别、电容识别、晶体管识别、焊接技术、整机装配等多项教学任务来完成,专业技能的教学具体到某一小项任务。而传统的教学程序是先理论后实训,即按“先知后行”的程序,先介绍相关知识和前人的经验,然后指导学生实训,解决实训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的技能。比如要让学生学会焊接技术,首先要讲焊接工具和焊料、焊剂的有关知识,介绍焊接的要领,并强调焊接时的注意事项。这些内容至少要花两个课时在黑板上教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做演示,加强教学效果。然后让学生进行焊接操作训练。通过这样一个“知―行”的过程,部分肯学的、能力强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焊接技能。

如果运用陶行知先生“先行后知”的教育思想,采用“行―知―行”的教学程序,便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面着重以焊接技术为例阐述“行―知―行”的教学程序,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

第一次课安排在实训室里,课前只简单地强调使用电烙铁的注意事项,避免发生触电和烫伤事故。然后把电烙铁、漆包线、焊锡丝等发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完成导线焊接。因为有新鲜感,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然而在焊接中很自然地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第二次课在实训室里进行理论教学。因为有了前一次的焊接尝试,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非常顺畅,许多学生对上次焊接的实践提出了疑问,老师加以归纳,并列出影响焊接质量的“不牢固”和“不美观”两个最重要的问题。然后,介绍电烙铁、焊剂、焊料的有关知识及焊接的理论要领,分析解决这两个问题。

第三次课,再次安排学生进行焊接训练,提出牢固性和美观性的评价标准,下课前让每名同学对各自的焊接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有了第一次焊接尝试的教训,又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三次课效果极好。这样三次课共6课时就能高效地完成焊接技术这项教学任务,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这项技能。

采用“行―知―行”的教学程序,从行动开始,学生真正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参与了整个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教学活动不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和经验传授,而是双向互动的交流。尽管职校生基础普遍较差,但并不会因此失去求知的欲望。采用“行―知―行”的教学程序遵从了人类对事物的认知规律,让职校的课堂成为学生探索、实践的场所,让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重塑自信。

三、“先行后知”效果显著

总的来说,不管是任务引领型改革还是“行―知―行”的教学程序设计,都充分贯彻了陶行知先生“先行后知”的教育思想,实践表明有如下几点成功之处:

1.信心的有效建立

新课程方案,任务引领,每一个“生产”任务都是学生经努力能圆满完成的,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成功换来了家长、老师、同学的赏识,赏识导致更大的成功。学生的技能不断形成,知识不断长进,并在相关工厂参观中直观感受到自己技能、知识的生产性和实践性作用,对“自己将成为国家的紧缺技术人才”有了明确的认知。因此,学生们“只要努力,前途美好”的意识得以树立,早已几乎丧失的自信心又找回来了。

2.责任意识的有效养成

每一个技能模块都要完成一个“生产”任务,有的是企业的实际产品。合作企业派来的质检员到学校实训现场,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来自第三方的客观评价,让学生们体验企业真实和严格的要求,既可获得企业的第一手产品资讯,又能在评价中总结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从而树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实现职业素养的养成。

3.技能的有效生成

任务引领,实战性的训练,势必要求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训练效果好。这种递进式的技能模块,促使学生专项技能日积月累,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无形中学生的意志力、合作能力、知识和技能迁移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4.知识的有效建构

小学学科专业知识范文2

关键词:中职学生 兴趣取向 教学方法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晚,早期的职业学校也是由普通中学校转型而来的。很多职业中学教师还沿袭以前的普通中学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针对职业中学生用刻板的灌输知识的模式教学显然是不适用的。如今我国正在向经济强国转型,要把“中国制造”转变为“精品制造”,必须要有一大批技术性人才作为支撑力量。各大中职学校的学生就是这一批技术性人才的后备力量。作为中职教学的专业教师如何教学就变得尤为重要。

学生要学好专业技术知识无非就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老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两者相互制约相互支撑。老师怎么教学重点要分析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中职学生的特点。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再来制定老师的教学方法才能治“病根”,这不仅体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也与“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相契合。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的生源素质差,后进生居多。思维,行为放任自己。有部分学生对学校规章、社会公德、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熟视无睹。法制法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不分荣辱、难辨美丑、是非,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顶撞老师、吸烟、酗酒、赌博,早恋、泡网吧、打群架等,盲目冲动、争强好胜。

二、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

中职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他们没有升学压力。学生的天职是学习,而职业中学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来校干什么,对职业中学抱有成见,对专业课的学习也不感兴趣,认为要认真学习就不会来职业中学而去普通中学了;有的勤奋好学,一心想把成绩赶上去的,只是因为基础太差或者智能较低而使成绩上不去;还有的学生底子薄,上课时听老师讲课犹如听天书一般,于是便得过且过混日子。没有沉重的课业,更没有紧张的学习气氛。学习懒散,缺乏主动性,上课注意力分散,玩手机、睡觉、画画、看小说、听音乐等;作业经常拖拉或拒做,临近考试没有紧迫感,各门功课成绩好坏无所谓,厌学情绪严重,逃学事件屡见不鲜。

从中职学生个性特点分析不难看出他们不爱学习但渴望学一门技术,更渴望学一门自己感兴趣的技术。那要让中职学生学好技术切入点就在“兴趣”上面。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三、专业选取

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选定专业都与招生老师相关,而自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程度微乎其微,甚至出现了跟风的现象,所以就出现了“热门”和“冷门”专业。当他们报道到专业班级以后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完全不感兴趣,这样就造成学生在学校空渡三年的现象。当学生到校报到的时候每人发一张专业指南,内容要详细的展示出某专业的特点,让他们认真阅读指南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程度选专业。这样给学生一个了解各个专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的机会,杜绝了盲选,乱选专业的现象。

四、改进教师教学方法

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就得让老师们改变教法,沿袭以前的传统式教学,一堂课下来知识点多,中职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无非就是囫囵吞枣。老师讲了满满一堂课,收获却很少。以上这些突出问题就要求老师压缩讲课时间,减少课堂知识内容,每堂课讲“微课”。增加老师与学生互动时间。

教师备课时注意教学素材不要脱离学生生活,比如我们在上《单片机技术》这门课时,第一堂课单片机概述是必须要上的。如果我们照本宣科,滔滔不绝的给学生讲单片机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用,他们可能很难理解。如果我们换成与学生互动的方式问“同学们玩过遥控飞机吗?”“为什么我们能够让它按照我们指挥的方向飞行呢?”这样就引出单片机的问题来,而且能够很直接的得出单片机的作用―控制。

中职学生的理论基础差,甚至厌恶理论学习,让他们偏重学习理论效果不佳,他们更希望能够动手实际操作。这就使得我们要转变教学方法,可使用理论和实践并重或者偏重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当下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法非常适合中职教师使用。专业课堂就设置在实训室,老师讲完理论就可以带领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这样学生既可以把刚刚学习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又能巩固所学知识点,老师还能得到准确的效果反馈。这可谓是一箭三雕之法。

一堂好课和老师们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上下课行礼的环节,我注意到有些教师上课将此环节省略了,可能觉得对课堂没什么影响,还可以节省时间。其实不然,很多时候因为老师忽略了这一环节,许多学生会在整堂课处于神游状态。行礼这一环节既是德育教育,也是振奋精神,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方法。然后就是课程的精心设计,其实老师可以说是一位匠人,要让你上的课效率高,让学生老师都有愉悦的感受,如何让你的课变得鬼斧神工,就要看你这位匠人如何去雕琢你的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轻松愉悦、逻辑性强、环环相扣、衔接紧凑;以上内容说来容易,可要实现可却非易事,需要老师备课时多花心思,认真对待。最后我们还得要回归到学生上来,毕竟接受知识的主体是学生。一节课上的成功与否还得看学生对所讲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上课时切勿以自身的认知程度来衡量学生,站在学生角度分析问题,想他们所想,根据他们的认知程度设计教学思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中职教育是一项不断在发展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跟进社会的步伐,不断的改革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培养更多的社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波.当前就业形势下的我国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2(4).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件[z].2005.

小学学科专业知识范文3

关键词:职业教学 专业英语 教学过程

职业英语教学是具有职业教育根本属性的,有其独有的专业特征。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就业,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类课程,是一种交际工具。所以,英语教学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很重要。英语语言学习和汉语的学习过程是一样的,需要不断、长期的积累,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和实践练习,如此才能形成语言的运用能力和运用习惯。因此,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英语学习,获得语言运用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紧密联系社会生活

语言是为了工作和生活中交流和交际服务的,是一种工作和生活工具,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职业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很好地使用这个工具的能力,英语学习过程必须和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二、抓好英语基本功

职业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英语交际能力的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的教学是很必要的。

第一,教学过程要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突出说、写、译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

第二,要注重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敏感性,培养学生灵活地处理英汉文化差异问题。

第三,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方面的创新能力和技巧性。

第四,要结合真实的情境,科学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技巧。也就是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打好语言基本功。

三、依据大纲,科学规范教学模式和技巧

专业教师要切实吃透新《大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把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注意学生英语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一要统筹安排自己的教学训练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科学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创新性。二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运用英语交流。三要对学生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做好学生的领路人和指导者。

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切行动的动力。要让学生学好英语,培养出有语言运用能力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学生没有兴趣,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我们的教学根本无法达到目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意识,创设真实的语言教学环境,使学生融入其中,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第二,要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把这作为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比如演讲、辩论、戏剧表演、编辑报纸杂志、专题访谈等。

第三,要善于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英语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电教设备的作用,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灵活、方便、实用和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五、以教材为范例,活用现实生活的新材料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载体和依托,可以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对学生而言,教材突出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定位了学生的薄弱点,有利于学生开展英语学习。语言学习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与生活和工作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使用教材的同时,要注重引进时代生活材料,让社会生活现实和教材衔接,使语言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又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创新,实现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六、注重素质与能力评价

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科学、合理地对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养成进行评价,是检查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也是考核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是我们下一步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依据。我们要广泛征求意见,通过教师评、学校评、学生自评、家长评等多种形式,做到公正、全面和客观地评估我们的教学效果,以便以后更好地改进教学。

小学学科专业知识范文4

医学化学教学模式有效性一、高职化学课与医学专业课有效结合新模式问题的提出

近年随着高校毕业生日益增多,高职生就业形势更严峻。但令人困惑,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用工荒。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职业技能等方面存在缺失,高职院校对企业所需的职业观念、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缺乏系统性。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培养更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探索化学基础课与专业课有效结合新模式,为专业课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共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为企业培养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有效提高高职生就业能力是解决高职生就业难关键,是本课题研究宗旨。

二、化学课程在医学类专业中的定位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医学教授A.Kornberg提出:“把生命理解成化学。”精辟论述生命是一个复杂化学过程,每一个生命都是无数个生化反应的体现。化学是医学基础,二者互相融合,共同发展,医学与化学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化学就没有医学。

化学课程是高职医学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对后续专业骨干课程起重要作用。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通过专业课与基础课有机融合实现。为学生今后学习提供理论基础,更为今后从事医药学方面工作奠定基础。因此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力培养、实验教学等方面对该课程改革。

三、探索高职化学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程有效结合新模式

1.改革教学内容,是发展学生职业能力的前提

我们学院设置药学专业和临床专业,药学专业讲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课程;临床专业讲《医用化学》课程。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药学专业把无机、有机、分析化学等重组,临床专业调整《医用化学》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原则,删除陈旧,精简课时,设置与专业联系密切实验,加大实验课时,加强化学课程与专业学科渗透和联系,增添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内容,制定新符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化学课程。

(1)《有机化学》内容调整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有烃、卤代烃、醇酚醚、芳香烃、醛酮醌、羧酸及衍生物、取代羧酸、含氮化合物等,这些知识是本课程的难点和重点,是核心部分重点讲解,以后的杂环化合物、糖类及氨基酸蛋白质以这些知识为基础,精选通用。

杂环化合物、糖类及氨基酸蛋白质为专业模块,专业模块了解结构,掌握性质,熟悉用途。脂类、萜类、甾族化合物、医用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作为选修模块简单介绍即可

基础模块知识要求了解各类物质结构,重点强调各类有机物的性质特点,注重各类物质的转化,掌握简单物质合成,对一些反应历程、物质空间结构、有机金属化合物、核酸结构、蛋白质结构、立体异构、波谱等较深的理论直接删除。

(2)《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调整

《无机及分析化学》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酸碱质子理论;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吸光光度法、气相色谱等。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是后续课程有机化学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概念抽象难理解,是本课程难点。作为《无机及分析化学》开篇,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等四大平衡的理论及其对应的滴定分析方法,是化学平衡理论在各类反应中的具体体现需精讲。元素化合物知识略讲或做选修内容。

(3)《医用化学》内容调整

《医用化学》和专业密切相关是有机部分,侧重在有机化学部分。无机化学侧重为溶液、配位化合物、原子结构、化学反应速率、电解质溶液和缓冲溶液;有机化学侧重于烃、烃的衍生物系列,特别是脂类、糖类及氨基酸,针对临床专业,有机化学部分重点强调各类有机化合物性质特点,对一些空间异构、反应历程以及同分异构部分等较深理论直接删除。

(4)化学实验内容调整

化学实验要结合专业设置,加大实验课时,化合物制备和性质验证试验和专业联系很少可略。分析化学中的定量定性试验要熟悉,学生熟悉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使用,掌握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集中训练实验操作技能,较好地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调整后的教学发现,学生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这样有目的地调整教学内容,能尽量避免知识重复,根据专业需求和职业能力需求重新定位教学内容深度和层次。处理好化学基础技能与职业能力的联系,把握好化学基础和重要实验技能,带领学生解决生产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激发学习兴趣,是发展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

高职学生素质较低,学习兴趣缺失。这样学生更需要教师鼓励,重建学生学习信心。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多么重要!兴趣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心理品质。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

(1)利用引入语,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讲述化学课对医学专业重要性,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化学课,培养学习兴趣。利用引入语新奇,激发学习兴趣。将引入语设计得比较奇妙神秘,关键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内容,就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例日本大规模汞中毒实例,好奇心沉重感和责任感促使学生急于想知其中奥妙,他们会全神贯注投入教学活动。

如讲功能高分子材料时通过录像,介绍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在医学上应用,人造血管、心脏、气管、肺、骨等应用,以此制造悬念,学生很想知道其中秘密,他们会热情主动学习。

(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有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讲授乙酸乙酯时,做鱼时加点醋和酒?鱼的鲜美香味从何而来?生活中被烫伤如何处理?冬天海水为什么不冻?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分析教材内容相互讨论。结果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学习效果相当好。

(3)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探索性、趣味性,对激发学生兴趣,有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应将与专业需求紧密相连知识设计成实验,让每个学生亲自实验,身临其境,感官的认识,神秘的探索,引发学生的探索体验,促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想学习要学习爱学习。因此学习兴趣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关键。

利用化学实验的奇妙性引导学生。如钠投入水中溶液会变成红色?玻璃为什么可绘画?学生感到非常奇妙和疑惑不解,思维立刻活跃起来,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探求愿望。

3.改革化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发展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

药学专业学生专升本主干课程为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因此设置升本班和就业班,兼顾升学与就业,实施分层教学,侧重就业,而不是一味追求专升本升学率,偏离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才是根本。明确这一点,化学教学才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高职生经历高考,体验失败,自信心受不足,重建高职生信心尤关键,这要求教师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学习。教师多辅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化学成绩不断提高,看到未来希望。

(1)直观教学法

化学知识抽象难懂,在教学中采用直观通俗易懂方法教学。例如,讲原子核外电子分布,通过模型和图片,形象展示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学生学习效果很好。结合专业举例,讲取代酸时举例学生非常熟悉的阿司匹林,相信学生对阿司匹林结构一定印象深刻。

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学生素质较低,教师教学难度很大。教师事先做调查,了解学生知识的薄弱,布置好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预习。这样同学大致了解自己薄弱,上课会更认真听讲。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知识要做必要的衔接,这样才能和学生思路同步,学会知识。

(2)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软件有丰富多彩的图像,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活泼的文本,都是能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对这些因素综合运用,加上教师及时讲解,能大大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性。注意多媒体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没有必要把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做成课件,在课堂上,课件列清纲目,板书解释细节,通过教师板书,更有利于老师对学生进行启发,细致讲解,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总之,在教学时一定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起到相得益彰效果。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今知识更新很快,每人都需不断学习创新。高职学生更需掌握学习方法,对于高职生就业具有很强现实意义。教师向学生讲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未来更多知识需要自己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自信心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积极方面给予肯定表扬,对出错者给予指导鼓励。在这样教学下学生得到重视,自信心越来越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自然强烈。

培养学生坚强意志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教师介绍化学家献身科学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拼搏,锻炼坚强意志,鼓励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建立课题小组,提供一些企业生产课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与就业对接,在实践中锻炼自主能力,增强自主学习信心与能力。

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不要否定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也许这就是智慧火花。从根本上保护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兴趣,培养兴趣。鼓励学生多思考,让学生课后自己寻求答案,激发探究意识,及时反馈评价,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设计每一节课,从化学知识到专业能力,从知识目标到情感目标,一切要以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为中心。教师传授的知识必须和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相连,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重点,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启发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药物,理解其原理和合成方法,熟悉有关计算,掌握酸碱、配合滴定方法,并能拓展到对一般药物的测定过程的理解和应用。

4.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注重学生主体作用,是发展学生职业能力的保障

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是以生为本,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必须主动参与,亲自查找资料,并与同学积极互动讨论,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锻炼和提升了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学习富有个性化。

教学中应将与专业需求紧密相连知识设计成实验,做实验要做好预习,才能发现、验证、记录问题,懂得研究问题的方法途径,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让学生懂得一个化学实验的设计、操作、评价,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中设置情境和创造性题目,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这样学生才能追本溯源,最终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表扬、引导、激发、思考,激起学生创造欲望,给予积极性评价,学生求知欲更强烈,主动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

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化学课程,找到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把学生熟悉的题材引入课堂中,使学生体验到化学课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课程重要性。真正发挥学生主动性是发展学生职业能力的保障。

5.创造民主平等课堂气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个因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才会尊重你,喜欢听你讲课,学生往往因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我们有下列做法:

(1)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引导帮助找出原因,不呵斥、责怪。

(2)课外沟通。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课堂是老师,课外是朋友。有了良好师生关系,和谐的学习气氛,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密切结合,使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突出学生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这就要求每位化学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展现化学的学科魅力,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教师,进而接受化学这门学科。

6.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高职生面对现今学习和就业压力很大,感觉前途渺茫,据调查大学生自杀率逐年上升。大学里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珍爱生命。此项工作应是每一个任课教师在做,是每一个教育者责任和义务。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克服困难。面对成功要谦虚;面对失败要微笑;面对逆境要坚强,面对顺境要自危,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能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学会承担责任,学会扎扎实实工作,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因此心理素质的教育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四、结语

我们实践表明,新教学模式才开始,今后需不断完善。从改革实践效果看,化学课程讲授基本达到了我们预期目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提高。使化学真正成为医学类高职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学科,是我们化学教师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积累不断完善,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参考文献:

[1]张欢,杨昕.对提高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杂志,2008,5(12):66.

[2]徐伟刚.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改革实践[J].考试周刊,2008,35(2):22-23.

小学学科专业知识范文5

关键词:实践教学 汽车维修 实践考核 实践方案

引语

目前,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中国加入WTO后,汽车市场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这使汽车的保有量在快速增长,2008 年国内汽车保有量为6467.21 万辆,这就使得汽车维修人才需求更加迫切。据有关专业人士统计,国内对汽车维护、美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仅次于对计算机系统维护人员的需求量。但目前开办有汽车维护专业的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践设备条件,与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的先进设备相差甚远,一般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对汽修专业的实习设备投入往往是不够的。汽车维修的专业性质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重要性,在现有设备条件下,如何组织好实践课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使学生尽快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能,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发挥校内实践教师辅导优势等问题是值得深入探讨。

1 实践方案的选择

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内容是对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气设备等进行拆装、检验、修理和调试,从而使学生掌握其结构、原理、拆装工艺、调整和检修方法,并让学生学会一些汽修工具量具的基本使用,将学习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际的技能操作,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目的。

根据本校的现有实习实践设备,制定出各个实践课题的教学方案,并有对学生进行恰当考核。 2 强化实践教学示范作用

中职学生对刚接触的实践可能会感到较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除了要进行讲解教学外,还要进行实践示范。示范时要注意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示范与讲解相结合。

示范与讲解相结合,一方面可加强示范与讲解的协同活动,从而促进动作映象的形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动作原理。教师在做示范时对于关键部分要着重示范,较难的部分要反复示范,同时要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讲解发动机(丰田5A 型)气缸盖的拆装时,教师先让学生利用维修手册查出该气缸盖的拧紧力矩及拧紧方法,这样让学生掌握利用维修手册能力;接着教师再让学生观察凸轮轴盖上的记号,让学生培养成拆零部件注意观察记号的习惯;最后拆气缸盖时边操作边提问(如:发动机拧松螺栓顺序怎样,分几次拆,等问题),并提醒学生缸盖螺栓要按顺序摆放;安装气缸盖时,当旋紧至29NM 时注意做记号等等。

3 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及时指导

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做与学互动。一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大胆操作,边做边思考;另一方面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不规范或错误的操作要及时纠正。对普遍出现的问题再进行集中讲解,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及纠正错误的方法;切忌没有教师指导的放鸭式练习,否则学生实践时指导不到位,学生动手操作时就会无所适从,或蛮干,或不规范等,这样就达不到我们应有的实践效果。如:在实践气门间隙调整时,教师要注意学生摇曲轴的旋转方向,同时观察学生是如何判断一缸到达压缩行程的上止点的等等。此外,教师在批改实习报告时,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进行指导,纠正偏差,对实习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不足和成功之处等要及时进行总结并提出要求。在下一次实践课让学生先把不足部分再进行做一次,让每个学生真正达到我们所实践教学要求。

4 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考核方案

对于实践考核,让学生充分了解考核要求,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实践目标,同是可以促进端正学生的实践态度、正确领会操作要领、提高技能水平。

实践课考核不同于理论课考核,不能单纯以期末结果为主,还应结合平时表现,结合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考核应能充分激励、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为此,我校设计出较为合理的考核方案:

小学学科专业知识范文6

【关键词】专业课程 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 电气二次回路实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167-02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教育以培养建设、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的。为此,高职教育要构建有高职特色、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应用于很多高职专业课程,包括电气二次回路实训课程。

电气二次回路实训课程是面向电气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其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二次接线和二次故障查找是其主要学习情境。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看懂电气二次安装图和展开图,能够熟练使用绝缘摇表和万用表,会根据电气展开图进行现场接线,能够根据故障现象排查故障原因,掌握现场二次回路故障的查找方法和技巧,并掌握电气二次回路工作的安全知识。笔者拟结合多年电气专业现场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通过综合考虑高职实验教学的要求及最优化利用教学资源的要求,对电气二次回路实训课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注重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培训,甚至没有实践的问题。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很难达到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教育学家吕型伟指出,目前中国教学大纲多年不变,教学模式死板,只注重理论教育和对原有经验的复制,忽略创新和实践,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入现场后好高骛远,会背诵理论而不会操作,以考试分数评高低,导致学生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教学是由学生和老师双方共同完成的活动,缺了任何一方的努力和付出,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学习是每个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任何人都不能代学,老师也不能。所以,教育教学改革要兼顾学与教。“校企合作”就是一种兼顾学与教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建立的一种教学模式。大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不到理想的技能人才等问题促使高职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采取与企业合作教学的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旨在有针对地为相关企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关注的是在校学习情况与实践,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动手能力的专业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实现了企业与学校资源、信息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的教学设备,与现场同步更新,让教学内容和现场技术要求保持高度同步状态;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和企业实际所需相结合,让企业的技术、设备和学校的优质教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互相实现节约成本,达到“双赢”的目的。第二,“校企合作”是符合市场需要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是根据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与市场导向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是顺应市场需要的教学模式。

三、电气二次回路实训课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

电气二次回路实训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支撑课程主要有电路、电力系统分析和电气设备三门课程。电气二次回路实训课程的传统教学严格按照教材顺序进行授课,学生只进行纯理论的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学一是一”甚至“W一知零”的状态,所学内容在现场工程中用处不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模式不适合电气二次回路实训这门课程,也不利于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比较适合电气二次回路实训课程的教学。

建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后,电气二次回路实训课程在原有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实践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对电力专业的系统性认识,让学生成长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良好动手能力的专业高级技能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电气二次回路实训课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思路为:根据企业对继电保护岗位的技术需求,按照任务驱动将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构。以继电保护专业知识为主线,进行课程设计,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学习任务中,通过完成继电保护二次接线、保护装置调试,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喜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再通过小组间互查、老师点评的评价形式,(下转第181页)(上接第167页)达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目的。以下结合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专业的“校企合作”教学实践进行具体阐述。

近年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专业与广西麻石水利发电厂、广西宝光明电力电气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电力企业开展了教学合作。在与各企业制订教学方案的基础上,该专业的电气二次回路实训课程主要围绕企业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任务来进行教学。如表1所示,设置四个学习任务及若干个子任务,构成一个总任务。每个子任务都有对应的知识点作为载体,即将理论知识融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按照从浅入深的原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相应知识。这些任务之间并不孤立,而是逐步推进,互相联系地逐步展开。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让学生团体协作,互相探讨、分析,在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这种按照现场工作过程和任务来教学的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让学生有目的地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老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点评,包括对接线的正确性,项目的完整性、准确性等进行评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一个个子任务,从而培养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表1所示,4个要执行的任务,多个训练子任务,全部以任务带动技能训练,促使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总之,“校企合作”是一种重自主、重实践、重合作的教学模式,其打破了原有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样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和现场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以工促学,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满足了现场实际工作对学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葛焕娥.依托企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6(3)

[2]姚会平,唐小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障碍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