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建设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建设制度范文1
社会主义经济逐步开始发展到某一特定阶段时就会产生内部控制制度,其属于现代化企业的一种重要管理措施。在当前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应当积极加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使经济效益获得很大的提升,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确保企业的经营目标得以实现,使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在企业经营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1]。
一、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为了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使会计信息质量能够有效提升,制定了与有关法律条例相符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加以实施。对于现代化企业的发展经营来说,内部控制制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避免违法乱纪的情况发生。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向程度更深的阶段改革,使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得到提升,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2]。内部控制制度的严密性和完善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所以必须要建立健全并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与实际相符,进而保护了财产的完整与安全,以便加快实现企业制定的经营计划和和经营目标,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风险的产生,有效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业务素质,并贯彻落实好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状况
现阶段我国仍在经济转轨时期,而大部分企业在内部经营管理中还处于被动状态,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性和重要性,会计信息缺乏的真实度,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情况,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企业管理层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目前,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该情况也充分体现了仍有部分企业未能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关键意义和重要作用,因而建立内部控制未能在最大限度上引起相应的重视。部门企业尽管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也仅是停留在成文阶段,作为企业的展示品,并没有贯彻落实到实际生产经营中。因此,制度在制定与完善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待解决。
2.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包容范围不全面
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不但要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符,还要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适应,也就是说制度不能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互矛盾,以至于产生意见不合,更不能只是为了敷衍上级单位检查而随意制定,以获得工作达标。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在制定时未能与自身实际状况相联系,制定出来的内部控制只能够针对与内部会计工作有关的员工,无法对与内部会计工作相关的经济业务以及岗位失控情况进行约束,在不同程度上均欠缺适当的应激力和约束力,未能够按有关要求严格对互不相容的两个职务进行分离式控制。
2.3企业忽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属于培养各方面情操的一种制度约束,例如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刻苦专研、忠于职守以及勤勉尽责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有效控制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由此可知,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规范员工的行为方式,才可以及时处理好因制度不完善而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企业文化强而有力的支持与维护,企业才能贯彻并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2.4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缺乏业务素质
企业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以及诚信度,大多数管理人员均未接受过传统的正规教育,欠缺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企业在管理者初任职时也未曾开展管理培训工作,以至于无法及时解决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企业会计人员由于没有接受过标准的专业化教育,导致未能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欠缺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常发生挪用公款、携款潜逃等违法乱纪现象,甚至是出现中饱私囊、汲取巨额回扣等情况,使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了无法挽救的损害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建设
建设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会牵涉到企业各方面的内容,属于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在建设制度过程中,应把系统理论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有效制定出科学且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当前我国实际情况的出发,可按照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努力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建设。
3.1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
企业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加强自身的内控意识,并加大内控制度的宣传力度,提供良好的环境以便实施内部控制,这样才能在企业成产经营中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应有的效用。企业若想达成现代化管理目标,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到施行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并实行规范化经营,有利于减少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能够得以实现[4]。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管理层人员的责任体制,把内部控制管理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绩效相互连接,企业内控管理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管理人员的政绩和业绩,通过逐层控制,有效将内控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到位,进一步杜绝流于表面的现象,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制度观念,实现管理意识的提高。
3.2建立健全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对于内控问题,企业应开展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活动,鼓励企业全体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并建立合理科学的约束机制。对企业的帐、钱、物时应严格执行分管方式;对重要岗位则采取定期轮岗和换岗的模式;对互不相容的职务实行分离管理法,防止纰漏的产生,真正做到防患于;对出现的违反乱纪现象应及时采取有效性解决方案,这样对企业不仅起到相应的约束作用,还能够推动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3.3提高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工作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设立合理科学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做进一步监督与评估工作,以定期或不定期方式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实际执行情况的全面监督检查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在执行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企业能够真正实现有章可循、违法必究和违规必罚这三项原则。
3.4加强培训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以人为中心的制度,内部控制执行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的全体员工。因此,企业应不断加强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提高员工的自我约束能力。同时还要增加对会计人员专业化知识和技术的业务培训,有利于工作能力的提高,降低差错的发生率[5]。内部控制人员还要不断吸收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以便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而言之,建立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还能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能够成功化解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可能遇到的风险,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持久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夏连峰.浅析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0,(14):65-67.
企业建设制度范文2
1、有利于实现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
企业在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方方面面的经营和管理目标。健全而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的管理沟通效果,将企业长远战略发展方针政策溶于管理制度中,使得内部信息传达和沟通准确顺畅;而且还可以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所偏差的经营问题予以向上反馈,有助于管理层及时调整及时改进,从而实现企业系统目标。
2、有利于营造平等友好的工作氛围
完善而健全的制度建设过程可以有效保护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的切身利益,有效弥补管理上的不足和漏洞,从而杜绝贪污寻租的现象发生。企业的管理制度稳定而健全并且地位在领导职权之上,这样的科学而规范的管理形式使得员工在心理上有所保障,职工的业务行为和操作只要是在企业的管理制度范围之内的,就可以不必按照领导的喜好而行事,便于员工发挥自身主动性,从而拥有工作职权。对于经营管理者而言,可以按照管理制度来行使职权,从而有利于形成自我约束,相互监督的行为处事方式,避免个人主义和官本位现象的出现,有利于营造平等友好的工作氛围。
3、有利于形成良好企业文化
当一个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开始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的制度建设过程一定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基础管理规范。拥有现代化的管理规范制度体系,企业在流程执行过程中可以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从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塑造出高效而有绩效的企业管理形式,从而提升社会评价和口碑。
二、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原则
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得以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企业管理制度应具有合法性、可行性、严肃性和先进性,为满足“四性”要求,管理制度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原则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来阐述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深入分析各项管理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功能作用,从而从根本上揭示了作用于企业管理效率的要素和内涵。在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过程中,业务流程的长短和效率决定了各个部门的运行效率。将企业的管理活动按照业务的开展进行设计,以流程为导向进行管理制度建设,从而满足了系统性流程管理的原则和思想。
2、以人为本原则
在企业的组成成分中,最重要关键也是最具有可变性的就是员工。但是企业管理是否能取得成功、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功能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可见只有在各个业务环节都充分发挥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能力,企业才能够取得经营目标。3、稳定性与匹配性相结合原则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对于不利消极因素总是要进行不断否定的过程,保留和发扬其中的积极因素,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这就从客观上需要遵循和按照稳定性和适应性相匹配的原则。
三、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宏观对策
做好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从宏观上来说需要关注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1、增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科学性
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包括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单项制度,它们共同组成了有机整体,这就需要各个单项制度之间彼此关联相互支撑,既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发挥有效作用,有所侧重,同时也要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只有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建立起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得各个管理制度合理配合,自然衔接从而发挥制度的整体协同作用,保证管理制度的积极性和合理性得以发挥。
2、增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实用性
在企业制度方面,每个企业各有千秋,由于制度本身所具有的规范性和规律性,因此在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过程中,除了要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行业属性之外,还要求制度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相契合,只有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是最合适的。如果企业不顾客观情况而照搬其他成熟管理制度生吞活剥,轻则会使企业正常的作用无法发挥,重则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投入。
3、提高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可操作性
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决定了如下特点:问题要尽量简化,形式不宜繁琐,体系建设不宜复杂。相应的管理制度应当是详略得当,简化有效。根据企业不同的实际情况,对于当前急需执行的任务,优先发展的制度予以制定并执行,同时随着企业的业务需要和制度需求的认识加深,再根据重要性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完善和更新,从而逐步有步骤地建设完整完善的管理制度。循序渐进的流程和完善的体系建立过程可能会起到更加明显的效果。
4、确保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时效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相应地,企业管理理念、方法等也要发生相应变化,这就使得原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产生了滞后性、不适应。因此,企业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与时俱进的提升和改善。与时俱进就要求管理制度建设和企业组织建设相结合,管理制度随着组织架构的变动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只有在不断地变化中进行完善,才能够从性质上实现企业人员、制度和职能的相互搭配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竞争力。
5、保持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先进性
美国宏观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增长利润的来源。企业要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进行适应,就需要进行持续创新和学习,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有所创新的行为模式是企业想要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内企业还处于快速发展期,同时也碰到了良好的机遇和发展机会,企业必须以开拓创新和勇于发展的进取精神,落实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从而全面综合的提升企业形象和潜力,以迎接新任务,适应新变化。
四、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微观流程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制定有一定的程序,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制度的优劣,进而影响到企业管理活动的成效,整个企业的存亡兴衰。因此,在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时一般要遵循以下流程。
1、进行企业管理制度的调查研究
制定和计划企业管理制度,需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安排企业中涉及制度建设的部门和管理人员、专职人员对于现状进行充分的调研。在结合国家大形势及方针政策路线的基础上,学习其他优秀先进企业的管理制度经验上,进行分析,从而从根本上保证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管理制度的起草拟写
在进行了前期调研的基础之上,就要进行制度的起草阶段。起草阶段的工作可以根据各个部门具体工作进行,组织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在进行资料草拟阶段,可以多准备些相关的资料以便开展后续工作时有大量的资料进行整合。管理制度的规章内容是由标题、发文时间和正文三部分组成。其中主要的标题内容通过事项和文体进行组合。发文时间写在标题下面(也可以写在正文之后),有时还要写上经什么会议通过。正文一般有三种写法:
(1)条目式。即整个规定从头到尾部都以条目的形式反映。一般前一、二条写制订本制度的原因、目的、依据等,中间写具体内容,末尾几条写实施说明,如适用范围、执行日期、解释权、与原有关制度的关系等。
(2)总则、分则、附则式。其中总则要写明制定该制度的依据、目的、意义、原则;分则要写明该制度的具体内容;附则要写明该制度的生效时间、适用范围、解释权等。
(3)前言、主语、结语式。其中前言写制定制度的目的、依据、原由;主体部分写规定的具体内容,一般分条写,可以列若干个小标题,小标题下用序码排列条目内容;结语部分写实施说明、执行日期、解释权等。一般来说,内容比较简单的用前言、主体、结语式;内容比较复杂的用条目式;内容复杂、层次较多的用总则、分则、附则式。不论采用哪种形式,一般都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总则或前言或条目式的前一、二条,都是说明制定该制度的依据、目的、意义或适用范围(也有的把适用范围放在最后一部分);第二部分,即分则或主体或条目式的中间部分,这部分是制度的核心内容,要写的周密、准确,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第三部分,即附则或结语或条目式的最后一、二条,都是写该制度的实施说明,如执行日期、解释权等。
3、管理制度的讨论审议
草稿写成以后,应进行讨论审议。讨论审议应在拟稿人员中间和有关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中进行。并报请有关部门会签和专家领导审定。讨论审议是制定制度、完善制度的重要环节。对制定的管理制度应进行充分讨论,集思广益,查漏补缺,精益求精。讨论审议可先在拟稿人员中间进行,在草稿初具规模后,再组织有关部门、单位一道进行会签、修改,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最后经企业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对于涉及企业整体利益或职工切身利益的管理制度,如工资、住房、医疗、职工教育等,需提请有关会议审议通过。
4、管理制度的试行修订
企业建设制度范文3
关键词: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建设
一、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建设
企业财务和会计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操作上都是有严格区别的。企业财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不管是否需要会计予以反映;企业会计则是对这种运动进行反映,前提是必须存在资金运动。二者的联系就在于,财务作为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的资金运动及其体现的特定经济关系,需要会计通过一定的方式予以反映,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从管理角度来看,随着会计职能的不断扩展,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的融合更加密切。另外,在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内部,从机构和专业人员的配置上没有也不需要分开。同样,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本身也能够加以区别。但在管理实践中,鉴于相同的管理目标以及企业高层管理者、机构和专业人员配备上的一体化,很多人认为,会计制度应称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包括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尤其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更没有分开的必要。本文也赞同上述观点,下面的论述中所提到的内部财务制度就包括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就是为了维护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的秩序,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制度和管理要求而制定的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各类行为准则和规范。
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任务
(一)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制度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是任何一个希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不可忽视的基础建设。这是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对制度建设的定位,在他看来,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要想生存和发展,要想实现其目标,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和解决三个大问题:一是企业的制度安排的问题;二是企业战略选择的问题;三是企业文化塑造的问题。对于研究企业的人,还是经营企业的人,在这三个大问题上,都不可以回避,都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甚至连那些想了解企业的人,也必须从企业的这三大问题入手。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的核心功能是给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提供激励和约束。其具体功能:一是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二是提供有效信息;三是降低不确定性;四是降低交易成本;五是外部性内部化。所以本文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内部财务制度的重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协调内部各项会计管理活动及其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其次,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包括高级财务管理者对一般会计工作人员)考核评价企业会计工作成效的依据。
第三,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科学、合理规划企业会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体现和推行企业科学管理理念和发展思路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第四,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积极性尤其是专业人员充分发挥管理才能的重要手段。
(二)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包括制度设计和组织维护两个方面。那么其主要任务也应该有两个方面。
1. 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体系
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体系也就是制度设计。要想使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实现其所有的功能,实现其应有的作用,首要的任务是企业必须设计一套科学有效、适合于本企业经营管理的、高效率的、完善的内部财务制度体系。
2. 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
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也就是制度维护。如何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不但是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制度实施机制就是为了确保企业各项制度实施的顺畅。实施机制是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构成要件。离开了实施机制,任何制度都形同虚设。企业是否能够建立起一种科学有效的实施机制,与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理念、企业文化、领导艺术、员工素质、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有关。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企业经营不善、效益低下,并不是各项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从而影响了制度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三、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关键问题
前文已经论述了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本文认为,就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而言,更为关键的任务是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
制度实施机制是企业制度体系充分实现其功能,发挥其作用的保障,而制度功能和作用的发挥状况是通过制度效率来衡量的。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我们的制度结构尽量达到耦合状态,纠正不足和矛盾,弥补缺失和漏洞,并辅之以科学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以求制度系统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和作用。
为了提高制度体系效率,确保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和作用,本文认为,企业会计制度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制度优先的意识,无论是对企业的最高决策层还是对一般员工,制度是至高无上的;其次是企业必须重视制度创新;第三是企业内部监督、考核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四是运用现代财务治理理论,加强企业财务治理。
(一)制度优先意识
中国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企业的最大优势并不是技术上的优势,而是制度上的优势,也就是优于其他企业的制度体系。这种优势首先就表现为:在企业全员当中形成制度优先意识。企业的规章制度是至高无上的,其权威性是不容受到丝毫损害的,无论任何人、处理任何事务都必须照章办事。
企业的大部分内部制度尤其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更为重大的如内部财务制度、人事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制度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度的作用对象就是为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各级领导,而并非一般员工。通过考察分析近几年国家审计署披露的企业违规违纪案件,我们就会发现,但凡存在违规违纪事件的企业,其管理高层的制度优先意识就比较淡薄。制度是他们制定的,不能完全按制度办事的也是他们,尤其在一些可能约束他们行为的制度面前,当制度规定与他们的意愿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以权代法”,制度的威严在他们面前荡然无存。
任何企业,只要这种现象发生的次翟蕉啵尤其在各级领导、多个领导身上出现,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就会逐步陷入混乱,甚至走向瘫痪,继而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相反,企业的制度意识很强,人人都能按照制度的制定开展自己的工作、约束自己的行为,企业的管理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会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优势就会充分的体现,就会逐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目标。
因此,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建立科学、合理、完善而且高效的内部财务制度体系,首要的问题就是在全员,尤其是管理高层牢固确立制度优先意识。
(二)制度创新
创新为何能成为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建设的关键问题?在理论上我们首先来看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的科学论断。认为,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它经常处于发展变化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必然经历从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到不适应的变化过程。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也认可马克思的观点,并提出了制度效率递减规律: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分析,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是有一定的生产力状况和技术水平或性质所决定的,随着生产力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原有的制度可能会不适应新的生产力状况和技术水平或性质,此时就必须对原有制度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否则,制度的效率就会下降。甚至有的理论还认为,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上,制度创新决定着技术创新。
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因为我们对某些效率降低到已经不适宜的制度规定没有及时得到修订和完善,经常会发现或为核销流程繁琐低效率而抱怨、或为控制标准不切实际而发愁、或为考核指标不合理而哭笑不得、或为符合制度规定而不得不损害企业利益等等。
(三)分层管理与三权分立
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理论认为,企业财务的本质就是“财权流”,这里的财权就是指某一财务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投资、筹资、收益、财务决策等权能。财务治理的核心问题是财权配置问题。
其中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观点,一种是关于“财务分层管理”的观点,本文认为对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尤其是对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实中大多数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都体现了分层管理的思想,从股东会(所有者层次)到董事会、经理层(经营者层次)再到财务部门(业务处理层次),其财权配置情况是不同的。一般情况都是,越到上面的层次,决策的权力越大,处理日常业务的任务越轻;越到下层,处理日常业务的任务越重,决策的权力越小。这种配置有利于顺利实现所有者的利益,充分挖掘经营者的管理智慧和才能,能够调动业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但实际问题时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最多也只是上一层次对其以下层次的监督,财务治理的效果不是很好。
企业建设制度范文4
关键词:矿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思考
内部控制是矿业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内部控制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如会计管理、行政管理和审计管理等等进行科学有效的管控。企业通过内部控制管理来对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为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提高企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但是在矿业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内部控制会有一个管理的目标,通过采取一些有助于实现企业生产工作目标的方法,来提高企业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对于矿业企业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对矿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效率和企业快速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消极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概念介绍
1.内部控制的目标
按照美国COSO报告论述中的内容显示,内部控制主要指的是为了到达企业经营管理的效果和效率,按照相关法令的要求,提升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企业董事会、经理管理层和其他企业员工采取的一系列的科学合理的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过程。所以可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是法律法规的遵循、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实现、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2.内部控制的原则
第一,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主要是指惬意内部控制需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要求。第二,有效性原则;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通过内部控制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果,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而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有效性。第三,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需要在保障企业整体经营利益的基础上来实施的,针对一些重要的业务和事项要采取针对性,严格的控制措施,这样才可以减少控制过程中风险的出现。第四,适应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需要根据企业外部的环境情况来进行变化,如对业务经营进行调整,对管理要求和管理目标等进行完善和调整等等。第五,全面性原则;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需要覆盖到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覆盖到惬意所有的业务活动中,涵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这样才可以让企业的内部控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第六,独立性原则;在内内部控制检查的过程中,相关的评价部门需要独立于其他部门来进行内部控制的评价工作,这样才可以避免出现职责交叉的情况,提高内部控制监督的作用和价值。第七,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成本的问题,内部控制效益要大于成本,不能因为实施内部控制而给企业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损失。第八,分步行原则;主要是指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步走的方式。
3.内部控制的方法
第一,组织规划控制;内部控制管理方法中,组织规划控制主要是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和相关工作岗位职务进行科学合理性的分工,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第二,授权批准控制;企业内部各February2021ForeignInvestmentinChina47FOREIGNINVESTMENTINCHINAFebruary2021中国外资个级别和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在一定的收取那范围内来履行工作职责和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三,全面预算控制;主要是对企业的预算进行分析、编制、考核、执行等各个流程的管理,同时还要制定预算的目标,建立起预算标准和准则,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步骤,从而通过完善的措施来保障预算工作的顺利进行;第四,风险方法控制;市场大环境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问题,所以,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要建立起风险评估机制,规避和防范风险管理;第五,内部报告控制;在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内部管理报告体系,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障内部控制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第六,内部审计控制;这是企业内部的独立的评价机构,主要是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管理工作,内部审计可以根据其目的性分为经营审计、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
矿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1.保证财务信息质量的安全性和完
整性矿业企业的财务情况直接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效益情况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如果矿业企业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中出现了一些不科学的行为就会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对矿业企业下一步的发展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矿业企业来说,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约束管理,并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性的制约,从而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矿业企业的财产安全。
2.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整体工作部署
近些年,很多矿业企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企业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提升其现代化管理水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一定的优势,为了更好的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发展,很多矿业企业开始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充分的发挥出企业的最大优势,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部署。
3.有利于更好的执行贯彻国家法律法规
在矿业企业中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科学化和合法化;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帮助矿业企业在其内部建立起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推动的整体,对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科学,不规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优化,通过这种方式来更好在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的影响下推动矿业企业的健康发展。
矿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建议
1.完善内部货币资金和融资控制
矿业企业需要严格的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财务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货币资金》的相关规定,对企业内部的资金使用范围进行规范;同时还要在企业内部采取内部牵制、钱账分管和定期轮换制度;通过这种方式来保障矿业企业资金的使用安全;此外,企业还要对日清月结和定期盘点制度进行完善;对每个月都要对库存现金的情况进行盘点,有资产清算人员对账实的吻合情况、没有有挪用公款的情况和白条抵库情况等进行监管;另外,还要通过资金审批制度来对企业的资金进出计划进行完善和统筹,做到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此外,还要对融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需要建立起融资审核批准制度,并按照相关的规定权限和程序来进行融资业务的办理。企业财务部门要根据企业工程项目的年度预算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生产经营方案来对融资的规模和方式进行控制,对公司的信贷资金规模和融资成本进行控制,以保障公司的战略发展信贷资金需求为基础,完善融资内部控制制度。
2.加强采购和销售内部控制
第一,要建立完善的采购和付款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加强对采购计划的控制;各个部门的采购需要根据部门的预算生产计划,材料耗损定额等具体的情况来制定材料预算计划,之后经过专业的领导进行审核签字确认之后,交由采购部门的进行采购;其次,要加强对采购物品的验收控制;采购物品的验收工作需要由报备部门进行验收,在验收合格之后由采购部门和报备验收部门进行双方确认签字之后进行入库,如果在入库后发现质量问题需要追究相应部门管理人员的责任;另外,在付款控制方面;需要根据双方签字确认的入库单和采购发票,交由领导进行签字确认,由财务部门进行挂账,在挂账后的下一个月,财务部门进行账务核对之后进行支付。第二,还要建立起销售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建立起岗位责任制;例如,销售人员需要对订单、签订合同、执行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催收货款等进行负责;货品发运发挥人员需要对审核发货单据进行负责,同时还要对发货事项进行办理;而财务人员需要对销售款项的结算、货款回收等进行监督和管理。
3.固定资产和存货内部控制
首先,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需要加强对新增加固定资产的管理,例如新增加的设备、新建设的房屋等等这些都要由专门的部门进行验收、登记和管理,并进行资产编号处理,在和财务部门进行核对之后,由财务部门登记台账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另外,还要对固定资产的移交和减少进行完善处理;在固定资产发生减少和转移的时候,需要列明原因和主要负责人,并报给财务部门进行登记和备案处理,并落实相关的责任人;此外,在固定资产盘点方面,可以每个季度对新进、闲置和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审核和抽查,并由财务部门开出盘点清算单据,单据一式三份,并把盈亏原因进行登记,提出合理管理的建议。在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管理方面,要对存货的取得进行管理,由各个部门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上报,之后在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之后,进行办理;同时,还要对存货的库存管理进行完善,库存材料要建立起台账管理,保障账和卡物的相吻合,并在月底的时候交由财务部门进行审核;而针对库存中的生产成品也要进行准确的计量,并实施一天已统计,在月底的时候进行详细的盘点,实现以销定产。
企业建设制度范文5
关键词:股份制企业;保险经纪;内部控制
一、股份制保险经纪企业发展现状
保险经纪公司作为中介机构以客户为主体,根据不同的顾客群体特征制定不同的业务方案。保险经纪人是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双方都能更加清晰的了解彼此需求,使投保人的公平权益得到保障,进而促进保险行业市场更加健康、均衡的发展。保险经纪行业在近几年来发展速度迅猛,但其内部治理的水平未能及时跟上发展的脚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经营水平的提升。随着一些行业违规、违法事件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诸如盲目逐利、诚信缺失、非法集资等,暴露出了一些保险经纪企业内部控制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投保人在参保前需清楚了解实际情况,选择更符合自身需求的保险合同。但现实往往是投保人由于保险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局限性,无法购买到真正适合自身需要的保险或者得不到及时理赔,投保人的主体权益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淡薄、制度执行不力、缺乏过程监管、风险防范手段单一等,导致经纪公司频频发生操纵价格、联合欺诈、虚假宣传等违规现象。因此,企业急需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帮助企业科学防控风险,增强竞争优势,助力行业的健康繁荣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治理结构不完善
一些保险经纪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监事会没有掌握实际的监管权力,内部审计机构不独立,审计结果容易受到企业管理者的主观因素影响;管理者缺乏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过度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设推动力度不强,权力制衡机制缺失,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相对无序、混乱,容易引发一定的风险隐患;在内部治理过程中由于企业财务控制模式由经纪人主导,外部监管作用难以发挥,可能导致一些经纪公司代收的客户保费未能及时支付到保险公司,耽误被保险人启保,甚至挪用或者贪污保费。
(二)重业绩、轻管理,风险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的保险经纪企业大多经营规模较小,承担着较大的生存和竞争压力,不断拓展经营业务,促进资金周转成为当前企业主要的经营模式,重业绩、轻管理成为普遍现象。而企业管理者在发展过程中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未能有力推动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设,在各行各业都积极促进财务人员职能转型的大背景下,仍然将财务人员的职能局限于财务会计的职能权限中,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导致企业风险内控体系的建立局限性较大,风险管理的范围较窄、各部门联动性不强、风险控制的力度较弱。
(三)内控管理人才匮乏
目前,大多数保险经纪企业将企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企业的资源型、市场型人才培养方面,致力于为企业培养出能够创造辉煌经营业绩的销售型人才,使企业中一些内控管理能力强、风险防控能力高的管理型人才得不到重用。保险经纪行业是新生的行业,一些运作模式是前所未有的,因此需要有较高管理能力的人才。但由于企业的管理层大多是从业务岗位提拔起来的。这些人员对财务相关知识技能掌握不够,对保险经纪业务了解不深,不能掌握业务运作过程中的风险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能力水平不高,导致企业难以构建出强有力的内控体系框架[2],严重削弱了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同时,由于才能无法施展、发展空间有限,导致企业的财务内控人才大量流失,不利于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策略
企业应建立内控业务流程,完善系统建设,将业务、财务、行政、人力等一切管理工作流程化、系统化,保证内控信息有据可查,内控管理高效、有序。
(一)完善内控体系,加强资金监管
首先,保险经纪公司应建立决策、监督、经营各机构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要充分发挥战略决策作用,研究内控有效策略,估计风险水平,审查内控报告,积极推动整改;要成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对内控效果进行监督;经理层要明确责任分工,建立清晰的授权管理体系、健全的风险管理程序,严格按照战略目标要求执行相关决策制度,形成严格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其次,企业要按照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过程控制的原则改进和完善内控制度体系框架,提高企业员工的内控管理意识,同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树立内控制度权威,保障内控相关责任的有效落实;然后加强预算编制、执行以及分析反馈等全过程的管理控制,明确预算管理目标、建立管理标准、科学划分预算项目、规范预算执行程序,及时发现并进行预算纠偏,对于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制度,强化预算支出控制,保证企业内控系统的稳定有序运行;最后加强资金安全管理,建立严格的货币资金授权审批制度以及实物资产岗位管理制度,保障资产资金安全,加强制度执行过程监管,结合业务与财务融合的思想将财务内控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强化不同流程环节的内控监管制约,发挥不同岗位部门内部控制的协同联动作用,在企业内部形成相互制衡、互相监督的内控管理组织结构,保障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如设立专户代收保费、代付赔款,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保障资金安全,维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
(二)改善内控模式,深化监督稽核作用
企业要以市场竞争为核心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制定交易价格,通过对市场趋势的深入调查制定标准成本,科学的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成本纠偏措施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同时把握财务转型机遇,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内控中的职能作用,拓宽财务管理范畴,改变财务控制模式,全面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如:建立财务委派制度,实现行政领导权与会计监督权的分离和制约,保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另外,在加强内部监管的同时配合外部审计力量,深化监督稽核作用。要提高监事会等机构的话语权和监督权,充分利用审计结果对企业的相关制度及流程进行改进和完善,促进企业内控闭环管理体系的形成,最大程度上促进股东权益以及企业价值的提升。控制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的合规经营。企业要根据审计内容,综合全面审计、重点审计以及抽样审计等多种审计方式,强化企业的审计监管作用,如针对业务内容可采用抽样审计方式,抽查客户档案或者检查业务流程的合规性,而经济责任则需进行全面审计,利用约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保障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完整性。
(三)健全风控机制,加强人员培训
一方面,随着行业日渐成熟,企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加复杂多样化,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提高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成为企业当前的紧迫任务。为了更加有效的进行风险防控,企业首先要成立专门的风控团队,组织开展企业的各项风险内控工作,通过分析风险的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与评价体系,提高企业的风险预警能力,在容易引发财务风险的业务环节设置关键控制点,对处于控制点的人、资金、业务等加强控制监管,提高风险内控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强化专业内控人才的培养,在企业内部加大风险内控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员工的内控认知水平,强化其风险管理意识,开展相应的内控管理技能培训活动,提高企业员工的财务内控管理能力。同时,引进一批高水平的财务内控人才,对企业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设加以指导。给予财务内控人员良好的发展平台,为企业留住人才,增强人才竞争优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过程中以财务部门为主导,在企业全体人员的协调配合下,通过制定有效的内控制度法规、内控管理目标、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开展内部控制活动、强化监督管理等方式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从而保障企业的股东权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建设制度范文6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分析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分析
内控制度的建立要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进行,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才能够完善内控制度。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分析和研究,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工程点较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分布领域较广,总部管理较为困难。(2)建筑施工企业大多是在工程实地进行露天工作,没有固定的场所。(3)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周期较长,并且每一次的生产过程都不会重复[2]。(4)资金投入较多。当前由于建筑施工行业竞争激烈,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获得工程项目,不得不进行垫资等活动,加大了自身资金运转压力。
二、建筑施工企业的内控制度不足
建筑施工企业的内控制度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内部环境:没有形成全面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缺乏内部控制整体章程,内部控制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并未真正做到职责明确,在目标设定方面不明确。我国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内控制度不够完善,主要原因就是制定内控制度的有关部门与人员没有充分将内控制度与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有效结合。例如,企业的票据和印章的管理机制与企业会计人员的分工制衡机制没有得到体现。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财务报表、账簿管理以及财务分析都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撑,导致信息的价值被降低。(二)风险评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不足,导致风险评估、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了企业安全隐患;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从而导致当识别出风险的时候,就会由于分析能力有限导致风险的影响范围不能够被正确估计。(三)信息沟通: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技术对于内控制度实施的重要性,导致企业在实施内控管理时候费时费力,不能够快速有效的实施内控管理,并且在管理中经常会出现失误,导致管理者对内控管理不够信任。(四)内控重要程度认识不够,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当前的管理要求,尤其是领导层并没有对其产生深刻的认识,忽视了内控团队的建设,导致内控团队的质量欠佳,很多企业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堪忧,有些人员甚至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就上岗工作,导致在实际内控管理中出现各种漏洞,给内控管理带来极大的实施压力。
三、建筑施工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的解决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主要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构建符合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衡量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要素,保障内控环境,以风险评估作为内控的重要环节,以控制为主要手段,在管理中注意信息和沟通,从而保障内控制度既能够体现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又能够保障其完整性。首先做好预防工作,对不符合行业规则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整改,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运行合理、合法。其次,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各部门之间要鼎力配合,将员工的个人价值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再次,建立“度”的标准,既要保障企业的利益,又不能过度剥削员工的个人利益,做好二者之间的平衡。(二)强化风险意识是内控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生存发展,就要树立风险意识,及时对企业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加强风险识别,建立风险应急方案。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首先强化索赔意识,加强索赔管理,其次,加强信誉防范意识,对具有不良信誉的开发商不给予合作机会。再次,强化履约能力,降低合同风险,提高社会信誉。最后,谨慎选择融资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保障融资安全[3]。(三)加强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沟通渠道能够加强企业的内控管理。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自动化的技术,对企业的信息进行准确的采集、传递、分析、反馈,减少了内控人员的工作,也优化工作程序,提升内控效果。(四)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内控的认识,并强化对内控团队的建设。管理者的重视是内控制度得以落实实施的关键因素,企业领导要提升内控意识,对内控团队建设进行把关,只有岗前培训合格的工作人员才能够进行安排工作岗位,在实际工作中也要采用培训课、讲座等形式的课程提高内控人员的管理能力,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论
建筑施工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分析对优化内控制度、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内控制度的完善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构建符合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框架、强化风险意识、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内控的认识、加强信息化管理等措施能够不断的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彬.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内控制度建设的完善策略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7(1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