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1
学科知识与技能:
掌握和运用与初中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等音乐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具备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演能力、指挥能力与创编能力。熟悉中外音乐史发展脉络和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了解中外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不同特点。了解音乐美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关注与时代同步发展的音乐学科最新信息与动态。教学实施:
能够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运用教学方法,采用多样教学手段,积极完成教学任务。能够利用自身音乐特长,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与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对课堂音乐教学进行有效地组织与调控,鼓励学生在互动中达成学习目标。能够在课堂中体现一定的教学策略,能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提高音乐学习效率。
(来源:文章屋网 )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2
人文学科教师素养知识技能职业道德
一、音乐学科之人文教育本质
科尔伯特曾说:“一个国家是否伟大,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大小,而是取决于它的人民的品格。”人民的品格如何获得?学校教育是主要渠道。那么,学校教育之品格获得又通过何种途径实现?当然是各学科课程。其中人文学科对人品格的获得应该承担几乎全部的任务,“因为人文学科的贡献主要在于‘以独特的方式提高人的价值判断意识’,在于‘以一种知识和教育领域所没有的真诚态度’来接纳价值观念。”①而科学学科从整体上很少谈论人生的目的、情感、意义等与人的品格紧密相关的东西,因此,以审美为基础的人文学科之艺术学科在其中必应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而音乐学科必定成为人文教育中坚,为国人品格的获得与培养发挥其独特效用。
笔者从人文学科角度、通过对人文学科教育本质的论述,意在阐释音乐学科的人文学科的概念内核和音乐教育的人文教育本质,强调音乐学科的重要性。
二、音乐教师素养构成
如上所述,音乐教学实施者——音乐教师的素养就显得尤为突出与重要,因为首先教师的职业就是以人格再造人格,教师是人的品格的直接影响者、塑造者。正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次,因为音乐教师是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直接策划者、实施者、参与者,因此音乐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关乎音乐教育质量好坏。音乐教育的成败关键在音乐教师,音乐教师优劣关键在教师素养。
(一)知识技能素养
1.音乐专业素养
音乐专业素养是指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的直接服务于音乐教学的音乐专业技能、理论及音乐文化知识。笔者称之为基础素养。
教师音乐专业素养包含:歌唱教学技能、钢琴弹奏技能、合唱指挥技能、作曲技法技能、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史论类知识。歌唱教学技能是指音乐演唱能力和水平,基本要求包括:良好的乐感、恰当的情感表达、科学的歌唱方法等。钢琴弹奏技能指教师的钢琴演奏和伴奏能力,基本要求:正确的触键、恰当的情感处理、一定的手指技巧。合唱指挥技能是指音乐教师的专业合唱与指挥能力,包括:正确的合唱声音概念、作品的正确把握处理、基本指挥技术以及组织排练能力等。作曲技能指音乐创作方法与作曲理论知识。音乐专业技能理论知识指音乐专业知识,包括:曲式与和声、基本乐理、视唱和练耳、乐器知识(除通用乐器外,还要了解其他民族乐器,以及电子乐器)。音乐史论类知识指基本音乐历史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包括:中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中外民族民间音乐、通俗音乐等。
上述诸多音乐素养集中体现为音乐教师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音乐听力,即音乐辨别或鉴别能力。这种能力既是音乐教师综合音乐能力的反映,也是具体教学过程所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学生的演奏、演唱,还是为学生进行各种演示,向学生提出要求,做出指导,以及逐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声音概念和自学能力,包括音乐欣赏,无一不与音乐听力密切相关。因此,音乐听力是衡量音乐教师音乐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2.艺术知识技能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
艺术技能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是音乐教师完成音乐教学应该掌握的除音乐专业素养之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其他学科技能知识等。笔者称之为必要素养。
新课标提倡学科综合。音乐学科综合课程之“综合”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综合:一是音乐学科与姊妹艺术学科的综合;二是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就是说音乐是其他艺术所必需的,艺术是非艺术学科所必需的。因此我们必须结束音乐教育的“孤立”状态,我们必须建立“大课程”观念,必须把“音乐”放入“整个艺术”中来考虑。
“美国学校艺术教育第一套在政府干预下,包括有四门艺术课程的纲领性文件——《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这样表述:艺术教育是一个有序的包括音乐、视觉艺术、舞蹈、戏剧四门艺术学科的教育”,②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艺术教育结构与内容。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素质的复合型,要求音乐教师知识文化的多元性。依据《艺术教育国家标准》,音乐教师的艺术素养应包含:基本舞蹈技能与其相关舞蹈知识及一定舞蹈编导能力,简单美术技法(素描、色彩等)与相关美术知识,简单戏剧表演能力与相关戏剧知识。
除此之外,音乐教师还应具有一些其他学科知识素养。如一定文学知识与良好的文辞能力、基础哲学、美学及历史知识等。
3.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
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是音乐教师完成音乐课程教学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笔者称之为工具素养。包括三方面内容:
1.音乐课教学技能。包含:全面掌握和运用音乐专业知识技能(包括其他艺术知识技能)的能力,简单乐器教学技能,音乐欣赏教学能力,创造性音乐活动教学能力,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这里笔者特别提及一下创造性音乐活动教学能力,因为音乐教育之创造性已经是国际现代音乐教育的集中趋向,也是“新课标”之突出要求。创造性音乐教育重视音乐教育空间的拓展。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雷默认为,21世纪的学校音乐教育,除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表演机会,更应该满足绝大多数人音乐体验的需求。他建议21世纪的音乐教育内容应拓宽更多的表演机会,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作为一种音乐创造方式的即兴演奏方面。“雷默认为,我们受音符束缚的表演文化已经导致思维方式的萎缩和衰退。表演者一旦离开乐谱,表演音乐就会瘫痪和麻痹。我们不能回到一种非记谱的音乐文化,但我们一定可以在普通音乐和表演方面为我们的学生展现各种通过即兴在表演中获得的各种充满创造性的愉悦。过去的音乐教育倾向于过多地定位在‘演奏正确的音’上。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机会来指导所有的孩子作曲,因为作曲是一种音乐思维和认知的真正的基本方式。”③
“美国DBME以学科为基础的音乐教育模式,倡导从创作、美学、历史、评论的角度来学习音乐。其中创作包括即兴表演、作曲和表演。”④由此可见,音乐教师在创造性音乐教学能力方面至少应具备表演(包括即兴表演)与作曲两项素质。
2.一般教育教学技能。内容为:分析教材组织教材的能力,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准确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导学生的能力,现代化教学技能。
3.普通教育教学知识。包括: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教学法与教学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包括学生身心发展、学生个体差异及对学生学习客观正确评价方面的知识。教学法知识包括普通教学法和音乐教学法知识。教学论知识包含教育、教学论、音乐教学论知识等。
4.治学与研究能力
治学与研究能力内容广泛,包括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自我学习研究能力、经验交流观摩能力以及教师教育合作能力等。教师治学研究能力非常重要,它间接影响音乐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音乐教师知识技能的提高和完善。比如建立科学的音乐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习新的音乐教育模式,学习先进的音乐教学手段等,都依靠于治学与研究能力。
加里宁指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秀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秀的东西献给学生。其朴素的言语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以教人者教己”“教学做合一”。前辈的教育思想今天仍然适用。当前,教师要做研究型教育者(笔者称之为教师学者化),已是中国教育大势之趋,这势必要求教师学习研究能力的提高。所以,治学与研究能力是音乐教师必须努力之处。同时,音乐教师要明确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我们身处在一个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的淘汰与更新日新月异。
(二)职业道德修养
道德是什么?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者,路;德者,得也;惪(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在道与德的关系上,古人称:“行道,有得于心,谓之德”。行“道”,“内得于己,外得于人”,称为“德”。可见,“‘道’具有客观性,是外在对人的客观要求。‘德’则具有主观性,是人内心获得的信念、意识和品质等。‘道’是‘德’的前提,‘德’是‘道’的内化。”⑤
可见,道德应是外在行为规范与内在意识、品性的统一。因此对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简称师德),我们应注重教师“内化”的道德,而不是客观的规范、原则。我们不能把师德仅仅诉诸于条例与规定。对师德的重视由来已久,汉代教育思想家董仲舒强调:“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他提出:“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吾取之”。他明确指出:“善为师”的必要条件首先是“既美其道,有慎其行”的师德。这“美道慎行”充分表明董仲舒对教师道德的高度重视并要求以身作则的意义。师德的内涵主要包括:
1.敬业与奉献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师——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人们要求教师既要有技能,又要有职业精神和献身精神。”笔者认为,敬业与奉献是师德之首。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心中有爱。这是因为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活动基础是爱,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础。所以爱心是教师敬业奉献精神之基础,是最重要的师德素质之内因。这种爱表现为对教学工作的爱和对教育对象的爱。教师内心的爱外化为爱岗敬业之实际体现,乐教勤业之实践行为。卢梭曾说:“有些职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只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它是不配这些职业的;军人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教师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
笔者认为,当代教师真的需要一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追求。再则说,教育本身追根溯源就是无名无利、清白之事。
2.修养与言行
笔者认为修养与言行是教师“道行”之表现,是教育者知识水准、人格修为、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之融合。而如是之修养综合外化为教师言行,教师个人之范行,言行是修养的体现和反映。两者既独立又联系。教师修养与言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而这种影响对学生内心影响更深入、更久远。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之修行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所以音乐教师应努力在修养、言行方面多做文章,努力实现自身修为的提升。当然,人的修养需要一生来完成。音乐教师的个人修养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音乐教师用一生来谱写。但关键是我们要去做,因为:“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前苏联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诫教师。
总之,师德是教育之车轮,教师之羽翼;师德是教育教学之保障。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教人做好人,教人做好国民,这要靠教师的德行、教师的学识、教师的才能、教师的高尚人格。
结语
音乐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理念以及音乐教育教学“学科综合”之思想,要求音乐教师素养多元性,笔者概括为知识技能素养与职业道德修养。知识技能素养涵盖音乐技能知识、艺术与其他学科技能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及治学与研究能力;师德素养包括敬业与奉献、修养与言行两方面。这些技术与非技术因素对音乐教师都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音乐教学首先与音乐教师专业水平紧密联系,但教育质量好坏最终决定于师德水准高低。综上所述,做一名音乐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同时做一名音乐教师又是非常荣尚的。正如卢那卡尔斯基所说:“教师是博学多才的,并且是国家中最可爱的人……没有任何一种职业像教师那样对人提出那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使自己成为人们的典范。”
注释:
①列维·史密斯著,王柯平译.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第247页.
②③④戴定澄著.音乐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⑤赵宏义,于秀华著.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第3页.
参考文献: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3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趣味教学;探讨
音乐学科是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音乐专业知识还能逐渐建立起欣赏能力以及对美的鉴赏力,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让课堂充满趣味性才能让学生对音乐有新的认知产生浓烈的兴趣爱好投入到其中。
一、把生活情趣引入教学中
小学音乐教师要想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应当激起学生都音乐学科的兴趣爱好,都说音乐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能完全投入到学习中。音乐作品中饱含的情感需要学生去细心的挖掘和品味,在音乐中学生也可以充分释放自己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作为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做适当的规划,甚至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出学生对音乐潜藏的兴趣,从生活中的事物着手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带入课堂中让学生在一边学习中一边感受生活中的乐趣。
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对所选择的生活事物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首先需要符合音乐课堂这个大前提。如果教师在选生活元素时没有经过精心挑选很可能会让课堂仅仅变成娱乐的场所失去教学的意义。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往往需要一个过渡时期才能集中听讲,教师在课堂开始的前几分钟内可以找些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事物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选择欢快的音乐作为开场白,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也会觉得心情大好从而更加坚定学习的信心。根绝学生的喜好教师可以选择大多数学生都感兴趣的动物来勾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欲望,在音乐旋律中让学生分辨出不同动物的叫声,甚至可以进行适当的模仿,让课堂保持欢快的气氛。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媒介将可爱的小动物给学生进行展示,在一边听音乐中一边观看小动物图片。这样一首音乐下来学生的学习动力就得到激发在学习时也就能更加的投入。
二、用情境创设来增加学习趣味
音乐学科更多的需要学生去仔细聆听,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和厌烦的情绪,小学生在理解上也经常会遇到难题。除此之外音乐专业学科知识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阻碍,音乐知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认为音乐是一门乏味枯燥的学科。所以音乐教师应当适当的创造与所学课程内容有关的情境,让学生不再仅仅以听觉方式获取知识。结合视觉效果可以让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透彻也可以让所学内容更加的生动形象。
例如在学习歌曲《火车开了》时教师可以先用琴弹奏出类似火车发动的声音,在学生猜到这声音是火车开动的声音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此也进行模仿。除了火车的声音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多接触几种交通工具的声音,例如汽车的汽笛声didi,或者是大卡车的轰鸣声honghong,让学生对这些声音有所了解并准确的模仿演练。教师可以利用起课堂中已有的道具来制造出这些声音。教师可以让班级的学生排成排将纸片弯成喇叭状用手做成拉住汽笛的声音,让孩子们仿佛置身在火车上,让孩子们体会一次当驾驶员的奇妙之旅,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本节课的内容还能增强学生对火车开动声音的了解。在学生体会火车开动的情境基础上再来学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采用多样形式来增强学习趣味
音乐学科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努力将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衔接让学科可以体会其中的奥秘所在。音乐学科与美术学科的关联是众所周知的,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美术学科的知识将所学课程内容以绘画的方式展开。例如教师在教授《树叶儿飘飘》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对这首歌曲先做简单的介绍,给学生自行欣赏的时间然后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画笔绘画出不同种类的树叶飘落的景象,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在情感。在绘画的同时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音乐歌曲的内容还能建立起对美的欣赏能力同时提高美术绘画水平。
音乐学科与舞蹈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可以进行舞蹈表演,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音乐及舞蹈的最佳展现。在音乐旋律中可以结合肢体动作表演增加学生对所学歌曲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出划桨的动作,让学生模拟体验在船上划桨的过程,通过歌曲内容与肢体动作的结合可以使学生真切的感受音乐作品并给学生学习带来快乐。
四、把儿童游戏引入课堂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爱动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迎合学生的喜好适当增加游戏环节,让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学习音乐学科。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简单的对歌曲进行讲解,将音乐基础知识教授完成之后可以开展游戏活动。这也是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的重要举措,谨防学生对音乐知识产生疲劳和厌烦的心理。教师在进行音乐游戏时需要结合所学音乐作品来选择适合的内容,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加深所学音乐作品的知识点也让课堂氛围变得更为活跃。例如学生经常接触到的滚皮球游戏,班级学生围成一个大圈圈,任意一同学将皮球在圈内进行滚动,滚到的学生就需要表演节目而表演的节目就以课堂学习到的音乐歌曲为主,在其中任意选择一首进行演唱。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得到娱乐还能巩固已经学过的音乐歌曲,让学生对音乐知识有更深的映像。
五、结语
小学音乐学科在教学中应当注重趣味性教学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目前音乐教师可以选择的趣味性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作为教师首先应当从自身做起将教学观点进行创新改革,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去学习才能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萌.小学音乐趣味教学[J].音乐时空,2014(09).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4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堂教学 重要意义
传统的中国教育主要侧重的是对学生文学应用知识的培养,对文化艺术方面的教学培养相对较弱。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音乐教学得到广泛重视,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一方面可以启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导学生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进行相关音乐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素质教育侧重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人才,而初中音乐学科不仅仅是单纯地培养音乐型人才,也是对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意义往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随着我国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音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的音乐教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初中生也可以在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到更多的音乐基础知识,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和鉴赏提供知识储备。
首先,初中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音乐教师的课堂教授。通常情况下音乐老师会根据教学条件为学生们讲授基本的音乐知识,例如音标、音调、唱歌技巧和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等。学生们只有通过对上述音乐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才能深入提高音乐鉴赏的能力。这种鉴赏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可以丰富学生今后的业余生活,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为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扎实的艺术知识储备。
其次,初中音乐教师还可以在现行音乐教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们根据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巧,来分析和鉴赏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感受流行音乐的技巧和古典音乐的典雅。例如,初中音乐教师在教授中国风类的音乐内容时,可以将现行的中国风流行音乐与古典的中国风音乐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们找到共同点以及区别,进而逐步锻炼初中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很大程度上是具有相似的表现力,因此,学生通过双方的音乐鉴赏既是对音乐风格的拓展学习,也能够进一步实现对音乐的鉴赏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辨别能力。
二、锻炼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除了上述提高初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外,还能进一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逐步提高学生们的音乐表演能力。一般情况下,根据音乐表演形式的不同,学生们的音乐表演能力也会有所差异。而初中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在这种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教学,在突出学生音乐表演个性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音乐表演能力。具体来看,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针对初中生的个性音乐表演能力的教学。一般情况下,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来实现的,学生们由于喜欢不同的音乐表演形式,所以通常会选择不同的乐器来进行表演。例如,喜欢舒缓欢快的钢琴的同学,往往需要通过不断的手指练习来掌握基本的钢琴表演技巧;喜欢笛管类乐器的同学,往往需要通过掌握吹奏以及手握的技巧,来实现笛管类乐器的表演。对这种音乐系形式的教学,初中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以外,还可以在课下的时间帮助学生们解决他们音乐学习上的困惑和难题。学生们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表演,才能逐步增强音乐表演的技术和自信心。
其次,初中音乐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音乐表演能力的完善和提高。通常情况下,初中音乐教师会根据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的不同,分配他们完成小组活动或学校活动,让他们了解活动的形式特点和流程安排,从而增强自我在小组和学校活动中的集体意识。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表演能力的锻炼,也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今后音乐表演工作能力的提高。由于音乐具有互通性,学生们可以在这种综合性的音乐表演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三、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还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这在一定意义上既是对音乐学科教学的肯定,也是对学校、学生、音乐教师三方教学关系提出的教学建议。学生们只有通过初中音乐教师的系统教学,才能加深对音乐学科知识的了解,而学生们在此基础上,又能进一步将所学知识和技巧通过学校活动应用到实践中,丰富他们的学校生活。
首先,初中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随着现代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被现代音乐教学模式所取代,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在网络互通的情况下,将古典、现代、中国、外国等多类音乐形式,呈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这样既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音乐学习视野,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让他们感受每种音乐形式的魅力,从而丰富他们的课堂教学活动。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5
一、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兴趣是驱使学生学好一门学科的内在动力。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心智能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一种内在的认知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产生了探究的学习欲望,从而激发了学习积极性。音乐学习方式大致可分为歌唱与欣赏两大类。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动力,因此,必须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学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教学离不开一个“趣”字,学生只有对音乐产生兴趣,才能有耐心、有兴趣地投入学习当中。一堂音乐课要上得学生情绪高涨,教师就要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大显身手,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及成功后的喜悦。而其中,情境创设就是一个好的方法。可根据教学任务,创设他们既能感知又能接受的情境,既不能超越学生的心理范围,也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水平,让他们无所适从,又要具有经验和经历的难度值,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潜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情境创设有益于多种感官的参与情境教学是将视、听、触等多种感官活动融会在一起,从而得出正确的体验与判断方式。
二、知识技能的获得,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知识技能是学生三维目标发展中的一个方面,也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基础。音乐学科是一个技巧性强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过程中也应坚持关注学生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重视老师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学生的掌握。
音乐是一门知识点多而散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在过程与方法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有效时间内掌握技能,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课堂内知识的比较分析和技巧上的示范,进而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获得。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采用比较的方法能多角度地对不同作品做比较分析,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能产生深刻印象,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这种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应注意精心选择作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讲究科学性、典型性和艺术性。
在技能上,教师应该重视示范,发挥示范的强大功能。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在实际课堂中,我们虽然采用了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但学生在动手创作过程中却中往往无法下手,可见教师适度的范唱相当重要。曾经有人批判我们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其实适度的范唱能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学生在老师范唱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发现、展开想象力,这样能有更大的个性发展。
三、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
音乐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它本身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它具有特殊的学习方式――体验的方式。音乐学习在原则上是不能依靠讲授的,因为讲授这种方式完全与学生自身的体验相悖,是以他人的感受取代自己的感受。
音乐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学习更为重要,因为对于审美教育来说,大多是体现“润物细无声”式的潜在效应,许多目标就蕴含在学习过程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已作为新课程的教育目标被提出,在音乐教育中渗透态度、价值、情感、责任等人文内涵,使学科知识与人文精神相融合,是现代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趋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在过程与方法中培养,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中不断升华,在多维教学评价中养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音乐课堂评价经常会出现只有个别学生得以展示自我、参与评价,评价还存在教师一言堂的情况,展示、评价的全体性、全面性不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在歌唱评价中我们可以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其他学生共同评价,让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让学生相互评价,用学生的眼光欣赏学生,是音乐老师所不可替代的。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这也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所以老师应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评价活动,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学习自信心,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6
一、探究第二步———分析法、讨论法的有效应用
质疑习惯一旦养成,学生便善于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就要进入探究的第二步———分析阶段。事物都有自己存在的原因和结果。分析法就是找出事物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的方法。分析有两种途径:从结果找原因或从原因来推导结果。在音乐教学中,这两种途径能否合理运用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还以交响诗《嘎达梅林》为例,教师通过音乐波形图的使用,使学生从听觉、视觉的感受中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这就是从结果找原因的分析方法。学生感受到音乐情绪的强烈对比,分析音乐要素的变化,即音乐速度、力度、音色在音乐中起到的作用。再如:在进行高中音乐鉴赏《丰富的民间器乐———丝竹相和》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欣赏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的一段视频,选择视频当中一件最感兴趣的乐器(二胡、笛子、琵琶、扬琴),从头至尾跟随它的旋律、捕捉它的音色,看看同学们会有怎样的发现?学生感受到每件乐器时隐时现、此起彼伏的旋律,分析江南丝竹“支声复调”、“即兴加花”的音乐特征。这就是从原因推导结果的典型案例。郁文武在《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一书中提出:“讨论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为解决教学中的某一问题,相互启发,讨论辩论,各抒己见的教学方法。”①在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理念的前提下,讨论法是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教学方法。讨论法的有效应用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建构和逻辑分析问题的能力,讨论是探究综合能力的展现。在音乐教学中,更多用于高年级学生的音乐教学。讨论法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有效方法,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对于发展学生创造力方面也有促进的作用。讨论的结果往往分为标准结论和开放结论两种。还以高中音乐鉴赏课《丰富的民间器乐———丝竹相和》为例,教师重点讲解了“江南丝竹”的定义、特点等知识之后,让学生聆听一首“广东音乐”,讨论为什么同是用丝竹乐器演奏的丝竹乐曲,但风格情绪却不尽相同的原因。通过学生的讨论,最终分析归纳出地域环境的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等原因最终造成音乐风格特点的不同。这属于标准结论范畴。在该课的拓展部分,教师让学生欣赏一首由交响乐队和丝竹乐器同台演奏的江南丝竹《欢乐歌》,让学生讨论是否接受这样的演奏形式?学生阐述各自观点,属于开放的讨论结果。
二、探究第三步———总结、归纳法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