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微观经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微观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微观经济

大学微观经济范文1

大一微观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微观经济学

摘要

本文写了大学生兼职的时薪,以及目前我国大学生毕业面临的失业与最低工资的联系,并且运用微观经济学的供求知识对最低工资进行了简要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最低工资的利与弊。

关键词

兼职 机会成本 最低工资 价格原理 供应 需求

正文 步入大学生活以来,一直想找兼职,想为自己赚一点零用钱。加了各种兼职群每天更新着各种兼职信息。每天都在搜罗着适合自己的兼职,同时还要考虑付出是否和收入成正比。

当然,既然选择想要去做兼职,我就要考虑自己所要放弃的。去做兼职,自己相对而言就少了休息与学习的时间。我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为别人服务。也许我可以在此期间,读书,提高自己的阅读量。所以,我选择去兼职时的机会成本就是在此期间的学习。考虑了很多,最后还是决定有机会去兼职一定要去。

终于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经过班导的介绍,有幸可以和同学在双十一期间,去太平鸟参加实习,做客服。当时根据日程安排,由于双十一期间,客流量大。第一天,我们从下午2点,工作到凌晨2点。第二天,从下午2点,工作到了午夜12点。22小时的工作时间,每个小时支付了我们8元钱。现在仔细想想,感觉公司违背了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最低工资的消息。

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从2011年4月1日起,将我省最低月工资标准调整为1310元、1160元、1060元、950元四档,最高档增长幅度达到19.1%。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调整为10.7元、9.5元、8.6元、7.7元四档。宁波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市区的最低工资归为第一档。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标准,我们应该有10.7元每小时的薪资。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人社部今日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共有25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20.2 %。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深圳市的15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市的14元。虽然达不到北京市的最低工资的标准,但是我发现,现在在大学生兼职市场上,能达到本市的最低工资的标准,也是不多的。本学期,参加了一次开啤酒的兼职活动,按事先讲好的工资是每小时10元钱。也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标准。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雇主(或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特殊条件下的津贴,最低工资也不包括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各种非货币的收入。最低工资一般由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立法制定。最低工资可以用月薪制定,也可以用每小时的时薪制定。

根据微观经济学所学的知识,利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中的供求关系,分析由最低工资引起的劳动力过剩情况。

对于,我这两次参加的兼职,所给的工资并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标准,但是,我还是去参加了。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兼职,还是迫切渴望的。而且,目前兼职的薪资已达到了市场的均衡工资,市场的劳动量与薪资达到均衡。劳动者愿意接受这个价格,市场也愿意提供这个价格。一旦,市场被强迫要求达到最低工资,那么公司就会减少对劳动者的需求,同时,会挑选竞争力更强的劳动者。大学生,没有过多的工作经历,也没有过硬的技术,所以,淘汰的更多的是大学生。

最低工资的制定反映了监管机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同时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而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必需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报酬。但是,由大学生的兼职,所产生的推想可以看出,最低工资并没有保护一些弱势的劳动者的利益。反而将这些劳动者挤出了劳动的市场,变得更加的弱势。大学生作为缺乏经验和技术的劳动者,就将在最低工资的打压下,产生失业的现象。今年,毕业季又到了,有一大批大学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现状。

所以,对于兼职,薪资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水平,还是有很多的大学生争抢着工作。因为我们缺乏经验,我们不介意用底薪水来换取社会经验,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但是,等到三年后的我们,毕业了,面临的也不仅仅是现在兼职这么好的场面。要和很多人竟争岗位,必须要比别人有突出的才能。目前的我们还是要好好的增强自己的竟争力,只有强大了自己,才会不被最低工资打压。

参考文献

[1]邵金菊,孙家良。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大一微观经济学论文范文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被经济所挟持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与经济打交道,比如说,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基本上都与经济活动有关。不得不承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我对现实中的一些涉及经济现象的问题不甚了解。但是在学了一个学期的微观经济学之后,我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至少不会感觉那么莫名奇妙了,对一些现象可以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进行解释了。

下面我就对我身边经常遇到的一些现象,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简单的谈谈我对这些现象的理解。

一、大学食堂里的经济现象

1、吃饭问题

每个人只要活着,都要面对这个问题吃饭问题。这不仅是在大学食堂里要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大家都要面临的共同问题。

案例:某一大一新生第一天来到学校食堂,对学校食堂的饭菜不熟悉,不知道自己要吃多少就可以,所以第一次来食堂吃饭的时候该同学买了4个馒头,吃完第一个馒头时感觉很满足,吃下第二个时也感觉不错,但是吃下第三个就感觉饱了,看着剩下的馒头该同学秉着不浪费的心态继续吃,吃完后感觉特别撑。经过教训,该同学在第二天只买了3个馒头。

通过微观经济学来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微观经济学里讲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随着商品和服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消费中得到的总效应增加,但是增加的效用是不断减小的。该同学在吃完第三个馒头的时候正好吃饱,满足值也就是效益值为10。下面对满足值进行细致化的描述,吃第一个馒头时满足值为5,吃第二个和第三个时分别为3和2。在这里,每一个馒头的成本没变,获得的总效益是不断增加的,但是获得的边际效益是不断减小的,而该同学在满足值最大时继续吃下一个馒头,使得自己处于过饱状态,造成身体上的不舒服,这就使得

满足值减小,也就是从吃馒头中获得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小。该同学是个理智的消费者,在第二天只买了3个馒头,这样就达到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的目的。作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利润最大化,即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效用。

下面我就用图像来对这个例子进行分析:

首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设商品X的效用函数为:

TUU(X)

则边际效用为:

MUdU(X) dX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达为:

dU(X)MUdX 2dMUdU(X)0dX2dX

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的结果,所以,经济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也有亲身经历,每当打完篮球回到宿舍,感觉口很渴,喝第一杯水,感觉太爽了,太满足了;然后继续喝第二杯水,感觉还可以;到喝第三杯水的时候,感觉已经不渴了,此时已经达到效用最大化了,如果再继续喝第四杯水,就会感觉不舒服了,这是总效用就开始减小了,这就是一种很简单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的现象。

2、食堂占座问题(从资源稀缺性和供给需求理论分析)

我相信很多同学(包括我)曾经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好不容易结束了一上午的课后,想到吃饭的时间到了,然后高高兴兴的去食堂就餐,然而食堂里早已人满为患,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位,于是就用自己随手携带的课本或书包占座,然后再慢慢的去打饭,回来之后,到处找自己的位置,本以为是记错了,可是找遍了整个食堂都没有,于是不仅失去了座位,还丢了课本。这些同学丢了课本显示出学生们的道德问题,但这归根结底要说到学校食堂的座位太少,使得同学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这种现象每次新生入学进行军训的那几天最严重。我就有亲身经历:大一入学的时候,开学前几天要进行新生军训,好不容易结束了一早上的军训,又累又

饿,赶紧跑到食堂吃饭,结果发现食堂全是穿着军训训练服的大一小新生,然后突然想到赶紧先占个座再去打饭,不然,等一下没座位了,结果看到的是一大片已经用军训帽子占好了座位,好不容易用帽子占到一个座位,饭打回来,却找不到自己的帽子在哪了,因为一眼扫过去,都是帽子,都不知道哪一顶是自己的了,这是一件很悲催的事。到大二开学的时候,又轮到下一届大一小新生军训了,早上或者下午上完课奔赴食堂,结果也不大理想,食堂坐满了人,找不到一个空座位,因为军训的大一新生差不多都是一个点下课的,这个时候,食堂正处于就餐高峰期。所以说,吃个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现代大学占座已司空见惯,食堂占座、图书馆占座、自习室占座、上课教室占座等等。但是食堂占座不像自习室占座那样,用笔写上一个大大的占字就行,所谓食堂占座就是用自己随身携带的书包或者书籍宣布对该座位的主权,在大学,占座已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占座文化。

要分析这一现象,就要考虑到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问题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所谓资源的稀缺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总是无限的,这就造成了资源是稀缺的,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实际的生产能力。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在人流高峰期,座位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占座行为是对这种稀缺性资源的恶性竞争,食堂的座位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够的,供不应求,座位这种稀缺性资源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同学们要为座位的使用权而竞争,先到先得,一旦被别人占了自己就只能站着,不能被同时占用。而在先占座和先买饭问题上,理性经济人的做法是先占座,这样就造成了座位的更加紧缺。

我觉得学校可以实施的的解决方法:学校可以通过增加座位数量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其次还可以对学校食堂进行扩建,但是这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这都需要从学校的经济实力进行考虑。最经济的方法是调整就餐时间,可以分时段进行就餐。

面对先占座还是先买饭的问题,理性的人会选择先占座后买饭。假設先买饭后占座,那么在买饭的时间里有限的座位资源被后来的人占有,在买饭回来时再四处寻找座位,不仅要花更多的时间还要面对端着食物的不方便与尴尬。如果先占座后买饭,会节省很多时间,时间成本较前一种情况小得多,同时不用面对端着饭找座位的尴尬。

3、食堂排队问题(供给需求理论)

现象阐述:

在知味堂吃饭,总会有这样的打饭现象,我们发现只有在凉菜间和打白米饭处会排队,其他菜品地方都很少出现排队。针对以上现象,我将用经济学原理做一个简要分析。

为了便于下面阐述的方便,我们假设

其他打菜处为A窗口

凉菜间为B窗口

打米饭处为C窗口

A总特点:需求量大,不稳定,窗口多,打菜的劳动力多

B总特点:需求量不大,较稳定,窗口少,打菜劳动力少

C总特点:需求量大,较稳定,窗口少,打菜劳动力少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到了饭点的时候,大家都蜂拥而上,特别是周一到周五,早上或下午下课的时候,大家都是一个点下课,每个餐厅窗口前面都是长长的队伍,这是学生素质高的大学,而在某些大学,餐厅窗口前更像是菜市场,打饭师傅的叫卖声、学生的嬉闹声,乱作一团。

其实,排队从某种角度看,是资源配置供需不平衡的结果。而要满足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需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配套跟进,但这种投入这种跟进,有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这将需要很大一笔资金。

而在一时尚无法解决供需矛盾的情况下,排队却是解决供求矛盾的一个相对公平的方式,因为它遵循了先来后到的时间优先原则,给排队的人一个预期:只要按照顺序排着,总能轮到自己。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很多不排队、乱插队的现象?经济学里有一个囚徒困境理论,说的是两个囚犯一起做坏事,被警察抓了起来,分别关押在两个牢房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囚犯有两个选择:一是背叛同伙,与警察合作;二是保持沉默。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们都选择沉默拒不承认,那么警方将无法定罪。警方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宣布如果愿意供出同伙者可无罪释放,并得到重奖;另一方将被严厉惩罚。因为双方都不能确信对方是否会背叛自己,为了保全自身,最后都会选择背叛。结果反而使双方都无法保全,全部坐牢。这个理论映射了部分不排队者的心理,就是不相信他人会排队,生怕自己老老实实排队吃了亏。于是,只要有一个人乱插队,就会引起整个队伍秩序的混乱,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而插队者自身利益最终也可能受到损害。

可见,在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下,排队可最大限度节约时间成本,使资源得到相对优化配置;不排队,必然会导致整体效率的降低。

学校食堂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打饭难问题,学校食堂增加窗口以及打饭菜人员。可能由于食堂提供的服务不足,供求不平衡,学生就餐耗费的时间过长,这种情况下,道德成本自然也随之增高了,插队、欺骗乃至暴力等都有可能成为一种自然选择。其次学校可以增加食堂的数量,这样不仅解决了打饭难的问题,更防止了垄断,而垄断会导致腐败化和官僚化,从而提高了学校食堂的经营质量。

二、从机会成本角度浅谈生活中的小事

关于毕业之后是读研究生还是找工作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很多大学生都在纠结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生活。这个问题就要考虑到微观经济学的机会成本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一种资源往往有很多种用途,如果某人选择了某一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这就意味着他同时放去了这种资源的其他用途,而其他用途所产生的价值就构成了使用这一资源的成本,经济学上称之为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指的是某种资源用于次佳用途所具有的价值,也就是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所能带来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有如下的一个计算公式:

机会成本总和=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因此,在考虑此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机会成本,所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人想考研,觉得现在的本科毕业生找工作压力太大了,学历已经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了,想通过读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和知识,为以后的生活奠定一天更好的路;然而,有些人却不想考研,想毕业之后就赶紧找工作,因为依目前的形式看,找工作的压力一年比一年大,竞争也越来越大,谁知道三年之后会发生什么?竞争会变得有多大?研究生又有多少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毕竟三年也不是个短时间,所以有些人选择不考研,毕业后就找工作。

大学微观经济范文2

【关键词】 挤出效应;杠杆效应;马太效应

一、大学生就业难中的“挤出效应”分析

在经济学上挤出效应是指,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挤出效应;或者具体地说就是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去了。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中也存在着就业“挤出效应”。中小企业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危机在全球蔓延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一批中小企业停产倒闭,部分企业为缩减成本减招、不招新人,大学生就业将面临严重的“挤出效应”。首先由于经济危机重创欧美经济,一些留学生将因国外就业机会减少而回国,因美国金融危机从海外归来的学子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他们将挤占部分就业岗位,是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劲对手;其次新经济形势下,一些企业将裁员,这些裁员中有学历有就业经验者的再次就业者也将挤占部分新增岗位;再次名校好专业学生为实现就业将降低其就业期望值,他们将往下挤占就业岗位。在就业岗位减少或相对往年就业岗位增幅减少的情况下,留学生、企业裁员、名校好专业学生将使得原本一些可实现就业的非名校非热门专业大学毕业生被挤出就业范围。

二、在大学生就业中的“杠杆效应”及“反杠杆效应”

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总量的存在而导致,当某一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波动率存在着显著的杠杆效应,与同样大小的好消息相比,坏消息对市场波动造成的影响更大,这成为杠杆效应。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上还存在着“反杠杆效应”,即好消息造成的市场波动要大于坏消息。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地域差别不平衡,使大多数毕业生不愿到中西部和基层工作。用人单位在人才观念上也存在着误区:首先过分关注文凭,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超过了杠杆阀值,使就业市场的供求更加失衡,加大了就业市场上杠杆的倾斜度。

三、大学生就业难中的“马太效应”分析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马太效应”在大学生就业现象中也同样存在,这与大学生拥有的各种资源有关,拥有的资源越多成功就业的机会就越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拥有的资源越少成功就业的几率就越小。在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现象中,有的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比较强,在各方面都较其他同学具有优势,在就业中获得面试的机会相对于那些综合能力比较差的大学生来说是更多一些,有的大学毕业生接到了五六份面试的通知,甚至是十几份,却还在不停的投简历,有的大学毕业生投了几十份简历也没能获得一份面试通知。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注重能力强的人无可厚非,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大学毕业生有业不能就,企业有人不能用。

四、用人单位招聘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用人单位招聘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在不断的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在西方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个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数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时随其数量的不断增加,是可以改变其工作效益,以后随着其招聘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虽然总效用是不断增加的但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当它的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而边际效用却降为零。我国很多用人单位往往只注重人才的引进,忽略内部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存有开发和培养人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观念。认为人才的培养成本高于直接招聘的成本,注重人力资源的使用却没有重视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没有一个有效的规划体系,或者是还没有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建立一种有效的人才需求机制和人才供给机制,以最大的限度获取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的潜质、以适应企业的战略目标。但是大学生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却满足不了企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况且今年又遇到了金融危机,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的严峻。

参考文献

大学微观经济范文3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免疫组织化学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562(2009)04-0270-03

Expression of HIF-1α in cervical carcinoma tissu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icro-vascular density

WANG Yan,WU Qiang

(1.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 China;2.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s of hypoxia-induced factor-1α(HIF-1α)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in cervical carcinoma.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the said two structures and micro blood vessels formation are also discussed.Methods Immunohistochemistry method was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of HIF-1α,VEGF and micro vascular density(MVD)in 43 cases of tissues of cervical carcinoma,32 cases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cervical tissues and 43 cases of normal cervical tissues.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s of HIF-1α,VEGF and MVD gradually rise in normal cervical tissues,CIN and cervical carcinoma.The great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three groups(P

Conclusions The overexpression of HIF-1α,VEGF and MVD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arcinogenesis of cervical carcinoma.The overexpression of HIF-1α induces the tumor angiogenesis by VEGF. HIF-1α may be a target gene to cure cervical carcinoma.

Key Words:hypoxia-induced factor-lα;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blood vessels formation;cervical carcinoma;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mmunohistochemistry

(Modern Medical Journal,2009,37:270-273)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ed factor-l,HIF-l)发现于1992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在特异性缺氧状态下可发挥活性的转录因子,可调节多种靶基因的表达[1-2],从而影响肿瘤血管生成。HIF-1α作为其调节亚基和活性亚基,主要通过与缺氧反应靶基因上的特定结合位点缺氧反应元件结合,从而启动靶基因的转录表达而发挥作用[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HIF-1α调控靶基因之一。微血管密度(MVD)是一个反映肿瘤小血管生成的重要指标[4]。本实验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及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来记数MVD,并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正常宫颈组织相比较,以探讨HIF-1α在宫颈癌微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3-05-01至2006-08-31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院妇产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43例,术前均无化疗、放疗及其他治疗史,所有患者均无合并其他炎症疾病。选择同期在该院因CIN行宫颈锥切术的32例和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后经病理检查学证实为正常宫颈的43例作为对照。所有病例标本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1.2 主要试剂

HIF-1α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工作液、VEGF兔抗人单克隆抗体工作液、PV-6000(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试剂、DAB显色试剂盒、CD34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工作液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所有宫颈组织经石蜡包埋后备用。蜡块以4 μm连续切片,采用PV-6000二步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作HIF-1α、VEGF、CD34免疫组化染色和PBS空白对照染色。染色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结果判定

HIF-1α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在胞核,VEGF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在胞浆,呈棕黄色颗粒状。阳性和阴性根据细胞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两者积分之和来判断。染色强度积分为:不染色,0分;轻度染色,l分;中度染色,2分;强染色,3分。阳性细胞率积分为:10%~50%,2分;51%~80%,3分;>80%,4分。然后将两种积分结合起来分为4级:无论染色强度如何,细胞阳性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HIF-1α、VEGF的表达量进行t检验、 χ2检验、方差分析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MVD结果用x-±s表示。

2 结果

2.1 HIF-1α、VEGF、MVD在各组中的表达

见表1。

118例宫颈组织中,HIF-1α和VEGF同时呈阳性表达的为28例,同时呈阴性表达的为69例,HIF-1α阳性表达而VEGF阴性表达的为10例,HIF-1α阴性表达而VEGF阳性表达的为11例。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HIF-1α与VEGF在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0.575,P

2.2 HIF-1α、VEGF表达和MVD值之间的相关性

HIF-1α表达阳性的宫颈癌组织中,MVD值为56.6±5.3,HIF-1α表达阴性的宫颈癌组织中,MVD值为43.9±4.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在肿瘤病理中,细胞对缺氧的适应和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肿瘤的缺氧状态可诱导一系列促血管生成的多种细胞因子释放,由此增进肿瘤的生长及转移。HIF-1是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异源二聚体转录因子,参与哺乳动物细胞中缺氧诱导产生的特异应答,在缺氧诱导的基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7]。HIF-1主要由HIF-1α和HIF-1β两个亚单位组成,HIF-1α是唯一的氧调节亚单位,决定HIF的活性[8],其在肿瘤病理中的作用与地位[9]日益引起重视。血管生长在组织修复、炎症和恶性肿瘤这些生理与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VEGF是目前已知的重要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研究表明,缺氧微环境可诱导HIF-1α表达,从而调控VEGF的表达,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由此增进肿瘤的生长及转移[10]。本实验结果显示,HIF-1α、VEGF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说明二者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MVD是衡量血管生成的定量指标。对多种人类肿瘤的研究显示,采用对血管内皮细胞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色进行微血管的定量测定(即MVD),能准确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MVD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也逐步升高,说明血管形成与肿瘤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所以,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这3个公认的预后因素外,还可将肿瘤组织中MVD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本研究通过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IF-1α及VEGF表达阳性和表达阴性的MVD值,发现它们无论是阳性表达还是阴性表达其MVD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HIF-1α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说明HIF-1α可能通过诱导VEGF表达来促进宫颈癌血管形成,进而促进宫颈癌的生长,推测HIF-1α、VEGF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因此,HIF-1α可作为宫颈癌早期检测新指标,并以其为靶点进行治疗,为宫颈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Semenza G L.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oxygen homeostasis and disease pathophysiology[J].Trends Mol Med,2001,7(8):345-350.

[2]Wenger R H.Cellular adaptati on to hypoxia:O2 sensing protein hydroxylases,hypoxia inducible transcription factors,and O2 regulated gene expression[J]. FASEB J,2002,16(10):1151-1162.

[3]Chan D A,Sutphin P D,Denko N C,et al.Role of polyl hydroxylation in oncogenically stabilized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J].J Biol Chem,2002,277 (42):40112-40117.

[4]Kerbel R S.Tumor angiogenesis: past,present and the near future[J].Carcinogenesis,2000,21(3):505-515.

[5]Zhong H,Semenza G L,Simons J W,et.al.Up-regulation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 is an early event in prostate carcinogenesis[J].Cancer Detect Prev,2004,28(2):88-93.

[6]Weidner N.Intratumor microvessel density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cancer[J].Am J Pathol,1995,147(1):9-19.

[7]Bracken C P,Whitelaw M L,Peet D L.The hypoxia-inducible factors:key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s of hypoxic responses[J].Cell Mol Life Sci,2003,60(7):1376-1393.

[8]Semenza G L.Regulation of mammalian O2 homeostasis by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J].Annu Rev Cell Dev Boil,1999,15:551-578.

[9]Ryan H E,Poloni M,McNulty W,et al.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 is a positive factor in solid tumor growth[J].Cancer Res,2000,60(15):4010-4015.

大学微观经济范文4

通过分析发现2017药学及相关的3个本科专业2017年就业率比较起2016年来看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是药学专业下降了13.65%,下降较为厉害。

二、药学相关专业就业率下降的相关原因

就目前而言,影响药学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中,既有国家宏观方面的原因,既有微观的个人因素,既有用人单位的原因,也要学校教育的原因。

(一)受到医药卫生行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影响

近几年国内就业的高峰期,政府机构不断加大医疗机构的改革力度,压缩人员编制,毕业生进入医药机关事业工作的机会大幅减少,同时药学类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就业市场高层次、有经验的竞争者逐步增多,人才饱和,就业压力增大。总体而言,由于医药卫生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传统的药学、药物制剂等专业就业相对萎缩,故而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因此就业率呈下降的趋势。

而临床药学专业相比较其他两个专业而言,就业率下降幅度不大,主要在于临床药学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日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且由于临床药学专业的办学高校较少,目前整个中西部地区我校开办的临床药学专业有相对大的规模,因此,短期内该专业学生毕业就业有保障。

(二)学生专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有待提高

从某种角度来说,药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离不开较高的专业能力和高校在学术中的影响力。就目前来看往往在药学院人才培养体系中缺少多层次科学设置。“低、中、高”年级课程不具有鲜明的层次性,低年级课程繁杂,加上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进入高年级之后,由于缺乏正确的就业指导,就业学生将重心都放在求职方面,另外,考研学生过分注重考研,不利于他们优化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掌握重要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专业能力不高,不具备工作岗位要求的能力。此外,在新形势下,医药行业迅猛发展,对药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药学院校对就业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注重要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沟通能力、谈判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不具有较高的市场就业竞争力,影响他们顺利就业。

(三)学生个人情况的影响

社会对药学类人才要求更高,部分医药类用人单位提高了门槛,注重高学历和个人的医药类实际工作经验,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本科毕业生要去稍微好一点的城市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部分药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在本科毕业就业失败的学生,在毕业以后没有选择就业而是选择考研,通过考取研究生来提升自身的学历,以期望在三年后进入更好的单位就业;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被响亮提出,部分本科毕业生在本科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创业的成功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故在就业率里面不能完全体现。

三、提升药学及相关专业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并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

从某种角度来说,药学学科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水平”专业人才。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药学院校需要全方位准确把握新时期药学学科发展中对药学专业人才的客观要求,科学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引导药学专业毕业生客观认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多方面技能,具备较高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对在校本科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是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目前国内很多医科大学药学院将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改革措施,为师生架起学术交流、学习探讨的桥梁,以扎实学生管理工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经?^慎重考虑遴选出来的优秀师资作为本科生导师,言传身教,履行带教职责,让同学们受益;教育同学严谨求学,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并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就业前景、就业形势进行针对性教育,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专业并在大学期间学好自己的专业主干课程,为将来就业和更好的立足岗位奠定基础;邀请实习基地领导为本科生开设专题讲座为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在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药学院校要客观分析药学学科领域动态发展,以此为基点,对药学专业毕业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时间提前,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对学生进行早期生涯规划教育,并在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基础上,具备较高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药学院校要根据新时期药学学科发展具体要求,优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方法、服务体系等,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对药学专业毕业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向其提供针对性职业发展服务,不仅仅是职业理论知识、海量就业信息等,全方位正确把握药学学科发展情况、药学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等,正确认识自身优缺点、专业特长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此过程中,药学院校要多层次强化药学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根据药学学科发展情况,开展多样化的就业指导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准确定位自身,清楚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职业意向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将自身职业理想和社会需求、国家利益等巧妙融合,进行合理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符合药学学科发展客观要求,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三)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作为药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先进的药学理论,总是药品在生产、检验和流通环节的学习,明确不同种类用药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从而适应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药学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控制好人文社科学科的比例,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升药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进行药学教学内容设置过程中,做好试验培训和教学工作,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适当增加生命科学、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的知识,让学生对当前医药专业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另外,学校在进行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培训和实训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开展就业工作过程中,药学院校要注重实习与就业一体化,将“毕业生意愿、专业实习”结合,要做好调查工作,采用多样化形式,清楚毕业生各方面意愿,比如,考研、预期单位,以毕业生意愿为基点,科学选择实习单位,并向毕业生提供实习单位、实习名额,根据自身各方面情况,科学选择的基础上,顺利就业。同时,药学院校要将“学生个性、实习”结合,根据毕业生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优缺点等,科学安排实习单位,便于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有效提高自身就业能力。以此,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提高就业工作质量。

(四)药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努力提升自身实力

作为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要认真总结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为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学生要拓宽自己的学科基础知识,又要深挖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创新自己的知识空间,加强各个学科的学习,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力,还要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进入高年级阶段学生应该结合自身学习能力,是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想法,然后广泛的搜集当前人才市场中的信息,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做好自己就业工作。同时,要提升自己专业的能力,大学学习期间还需要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锻炼,因此学生还要通过参加大量的社团活动,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通过大量的实践,掌握好基础知识,充分运用科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

大学微观经济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多肉植物微景观

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吉农院合字〔2016〕第201611439007);吉林省教育厅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吉农院合字〔2016〕第2016019)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注重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意创新思维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水平。对此,学校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创业活动和构建创业基地平台[1]。本创业团队申报参与了吉林省举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意创新大赛”,经过队员们对方案的细心设计和指导教师的悉心指点,展开了本项目的实践,得到了在校师生广泛认同,并取得了本次大赛的银奖。

1方案执行与设计

通过对《植物生理学》、《园林花卉学》、《植物学》、《园林设计》等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学会了对相关植物的养护及创新设计知识。利用本次“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的竞赛机会,充分调动创业小组的积极性进行项目实践,设计出具有美感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专业化、个性化的多肉植物创意微景观。

1.1多肉植物市场发展空间

1.1.1 市场可行性 市场上用作室内装饰的绿化植物很少,以多肉为主,多肉植物加之以景观设计理念是家居、办公室等场所的新兴植物装饰产品,作为新的事物产生,有其独特优势向前发展[2]。根据市场调查,成品多肉植物景观组合最受消费者喜欢,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极为喜爱[3]。

1.1.2创新点 本项目通过把握多肉植物的市场前景,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售卖的同时有完善的配套服务。通过网络开设多肉植物微景观课堂及上传制作视频,传授基础景观设计理念和多肉植物的养护知识,让客户与我们更有效的沟通,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

1.2资源优势

依托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校园场地,可以处理多肉植物从培育、储藏和设计到其工艺制作、实体销售和运输的一系列完整工序。依托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广大师生群体为背景,有利于在校内利用网络、QQ、微信、新浪微博进行宣传和试点工作。周边的社区和学校众多,各界人群广泛,利于开展宣传活动和促销,有利于宣传多肉植物。

2项目建成及发展方向

2.1资金投入方向

项目从试点开始至此已经初见效益,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项目进购成本较低,多为花器、摆件和彩石等消耗品费用,较多的是人工费用,聘请大棚多肉植物培育人员和植物微景观工艺制作人员。目前将盈利的资金继续投入到大棚维护和扩大多肉植物的种植面积和种类,着手花器和景墙的自行设计并投入制作。

2.2着力打造品牌文化

从产品设计入手,做到让客户满意,让客户放心,为客户服务到底的原则。时刻注重文化创新,在不同时期,打造出符合当时背景、热点的主流作品。创业团队中,成员分工明确,负责人把握好重点和方向,在现有的多肉植物微景观设计的基础上,着重发展花器、配件的自主设计和制作。将多肉植物与盆器融合,微景观与环境相协调,景观环境与房屋装修所匹配,贯穿整体。

3收获与体会

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多肉植物创意微景观》创意创新项目得以顺利进行,本项目小组在一系列的实践过程中,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团结协作,提高了自身的创意创新能力。

3.1提高专业技能

多肉植物微景观制作设计是否合理是对项目组成员能力的检验。通过分析不同品种习性来合理搭配、盆器选择、多肉组合放置、照明与家具合理利用等问题,利用专业所学知识和参考图文资料,做出合理、恰当的微景观设计方案。努力做到方案的布局合理、栽种科学、巧妙搭配,再结合老师对方案设计的指导加以修改。经过以上的资料收集和W习借鉴,完善项目计划书,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本团队的概念设计。

3.2养成团队合作精神

本创业团队是一个以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和老师为核心的团队,拥有专业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景致创造的行动力。可以为项目提供专业知识及种植技术指导等。并有专业性的设计理念,形成优秀的设计团队。为本项目的设立和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团结协作是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将当今社会发展的大势融合在团队之中,团队的集思广益、互助协作是本项目能够有效开展的最有效因素。本团队中成员各司其职,依人所长、明确分工,注重团队协作能力,在交流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也正是因此保障,该项目才得以顺利进行。

3.3形成创新意识

创意创新是本项目的核心思想,与互联网结合、创新销售方式、植物与盆器和配件组合进行组景、配合光线的创新等是项目特色所在。例如,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是光照,室内有些地方光照不足,需要灯光的补充,而不同效果的灯光配合不同材质的盆器和植物,会有更加绚丽夺目的效果。通过调节光照时间和强度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同时更具美的体现。在室内,一盆茂盛的多肉植物好像是把自然浓缩在方寸,让家更富绿意,满满的都是温暖。

参考文献

[1]崔亚慧,刘海东.多肉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应用[J].中国农资,2014(08):52-53.

[2]施大尉.当下多肉植物流行现象原因初探[J].农技服务,2014(11)63-65.

[3]谢维荪.多肉植物的新范围与新分类[J].中国花卉盆景,2012(06):13-14.

大学微观经济范文6

关键词 大学生微商;移动互联网;社会关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本研究缘起于两个背景,一是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成为互联网络时代的原住民。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而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在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生活中,以网络为介质、以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为终端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中媒介接触的主要形式。”二是“微生活”全面深入大学生生活中,移动商务类应用在移动支付的拉动下,正历经跨越式发展,在各项网络应用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相比2013年底,手机购物、手机团购的用户规模增长率分别达到了42.0%、25.5%。网络购物和网络支付类应用的用户规模分别达到4.38亿和3.68亿,半年增长率分别达到9.8%和12.3%。在此种背景下,“大学生微商”“特别多,做代购包括海外代购或者国内代购都特别多,可能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在做。”(SXH-20141218)“大学生微商”通过在微信朋友圈里销售物品,由于朋友便是客户,因此便将朋友关系和生意上的买卖关系纠缠在了一起,使得原先两者较为平行的关系,在“微商”这一情境下发生了交集。由此,研究者聚焦“大学生微商”这一群体,探讨他们在微信朋友圈卖东西这一行为中所经历的关系变迁便具有现实意义。

一、研究说明

微信朋友圈指的是腾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用户可以对好友新发的照片进行“评论”或“赞”,用户只能看相同好友的评论或赞。魏宝涛具体探讨了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的意义。王娟基于传播学视角,探讨了微信营销模式构建。张亚婷则探讨了微信朋友圈的话语传播机制。虽然这些研究对微信朋友圈的话语传播机制、“点赞”行为、微信营销模式等分别进行了探讨,但是并没有具体涉及大学生的微商行为,而这正是本研究的着力点。总体而言,包括微信朋友圈在内的有关“大学生与新媒体或社交媒体”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张咏华、聂晶以上海大学生为例探讨了“专业”对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及动机的影响。杨雪睿对中国大学生手机上网使用现状及其对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进行检验和分析。这些研究都关注了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现状及其影响,姚锦云则通过探讨IM人际传播对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和孤独感的影响,具体涉及到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对其现实社会关系的影响,但是,对大学生的微商行为对其社会关系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尚付阙如。

虽然,赵崇莲等对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进行了研究,这些主观因素涉及人际安全、人际疑虑、人际张力和人际报复。景庆虹也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危机的状况进行分析。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对社交媒体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尤其是朋友关系的影响进行研究。高维和、陈信康梳理了有关“商业性朋友关系”的研究,但是一方面其主要梳理的是组织间关系,并没有充分关注个体间的商业性朋友关系。另一方面,“商业性朋友关系”一般是由组织间关系双方基于一定的社会联系,经由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而形成的,而这与微信朋友圈中基于熟人交往的朋友关系显然是不同的。

本研究基于质性研究,收集资料的方式为深度访谈,本研究在样本选择上采取滚雪球的方式,共对5位“大学生微商”进行了访谈。这5位“大学生微商”分别来自于北京的两所市属重点高校,他们一定时间以来一直在通过微信朋友圈或开微店做“微生意”,而这保证了研究资料收集的有效性。作为一项质性研究,本研究并不考虑样本的推广度问题,而是试图通过对访谈对象经历的深入挖掘以达到资料的饱和度。本研究的5位访谈对象基本资料如下:

三、朋友圈做生意对大学生圈内朋友关系的影响

朋友圈的朋友关系有助于转化为生意上的买卖关系,从而为“大学生微商”带来客户,赚取一些利润。虽然他们也认识到“生意是生意,朋友是朋友”(SH-20141216),试图在两者之间划分出一条分界线,但很显然,这种借助朋友圈销售商品的行为,本身就已经将朋友关系和生意关系交叉在了一起,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也会出现生意上、钱上的困扰”(SH-20141216)。不可避免地,这种生意场上的买卖关系则对原先的朋友关系产生了某些影响。

(一)因“刷屏”而遭朋友圈里的朋友屏蔽

此处“刷屏”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指有的“大学生微商”在朋友圈内发商品广告过于频繁,主观上有意“刷屏”;二是指虽然有的大学生微商表示,自己并不“刷屏”,但是由于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里卖东西的人越来越多,客观上造成了朋友的朋友圈被“刷屏”的效果,导致有的朋友会对“大学生微商”在朋友圈里进行“屏蔽”。此处“屏蔽”仅指不接收其在朋友圈的内容,但还是可以正常接受消息。正如,GMR所说:

“因为我的同学老跟我接触,她们就把我屏蔽了。是朋友圈的屏蔽,不是说把那个聊天消息屏蔽,它们是分开的,所以就把我的朋友圈屏蔽,就是不看我的东西,她们每天不会接收我朋友圈里的消息了。”(GMR-20141217)

虽为“屏蔽”,但是也仅指在朋友圈里对“大学生微商”进行屏蔽而已,不是直接“删除好友”,这多少也反映出圈内朋友对待“大学生微商”的矛盾心态,也透露出圈内朋友对朋友圈功能的一种朴素的情感导向型的理解或期待。当朋友圈的现实与他们的期待不一致时,“屏蔽”成为他们的一种应对方式,其实,他们试图“屏蔽”的是这种“微商行为”,而非与朋友之间的“关系”。

“微商行为”作为一种朋友圈内的新现象介入到圈内朋友之间的互动时,在“大学生微商”和其罔内朋友之间其实形成了一种“微互动”,他们不断调适着各自的行为,圈内朋友对其在朋友圈进行屏蔽,但是尚可以接受信息,即关系还在。“大学生微商”则减少发图频率等,努力减少对圈内朋友的干扰,双方试图在新的语境下找到各自都能接受的妥协点。正如SXH所言:

“现在主要是你通过朋友圈这种途径来卖的话,可能你发一些鞋的图啊什么的,可能大家也会觉得有些厌烦,毕竟觉得朋友圈里卖这种代购什么的。就可能产生厌烦心理,所以就逐渐发图发的比较少了。”(SXH-20141218)

当然,这种“屏蔽”的方式还是可能有些简单化了,因为“大学生微商”不仅会在朋友圈里商品信息,同时他们也会在朋友圈里更新自己的动态。即他们会在社交信息中夹杂着广告信息,如此简单化地对其进行“屏蔽”,则显然关闭了一扇了解朋友动态的渠道或窗口。其实,这客观上是不利于朋友之间的正常交流的。

(二)在朋友圈做生意会冲淡或破坏原先朋友圈中的温情氛围

“朋友圈是一个私密圈子,用户通过在朋友圈中分享和关注朋友们的生活点滴,加强彼此联系,并不是一个网络营销平台。”这或许算是技术开发者的研发初衷,或是朋友圈初起时,使用者对其应然状态的期许或理解。原先在朋友圈,朋友之间可能多数是分享一些自身感兴趣的或者是一些私密性的话题,但是在生意关系介入后。朋友圈里便会多了一些商业信息,从一个角度而言。可能会丰富了原有朋友关系的面向,但是,这也可能会冲淡了原先朋友圈的那种温情氛围。正如SXH在访谈中所言:

“现在很多朋友也挺讨厌这种在朋友圈代购东西的,因为你刷朋友圈,是想知道你的朋友的动态,而不是这些信息,然后有可能,你总发的话,别人会成厌烦心理。他可能厌烦的是你发的代购信息,如果后来你只是一直发,他可能会把你屏蔽掉,逐渐的也会对你产生一种厌烦情绪。”(SXH-20141218)

这种因在朋友圈广告信息而引发的朋友之间的隐性冲突,其实反映了“大学生微商”在对微信朋友圈进行商业化开发或利用后带来的对原先朋友关系的冲击,体现出朋友圈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下的不一致。

(三)在朋友圈做生意会影响朋友之间交往的心态

1.朋友会以利益考量来审视朋友关系。在访谈中,有的“大学生微商”便表示当朋友圈里的朋友得知自己做“代购”或卖东西之后,他们便会把一种生意上的买卖关系带人到原先的朋友关系之中去,即用买卖关系中的利益考量来重新审视原先的朋友关系。这种基于买卖的生意关系,是以真假优劣为考量标准的。而朋友关系则更多建基于信任,两相冲突的话则必然会损伤原先朋友关系的质量。正如SH所言:

“开始都不信啊,都会调侃啊。‘哎,你怎么也卖化妆品啊’,……如果万一这个产品不好用,他会觉得,‘哎呀,别买SH的东西,总是坑你’,然后,你就感觉到好朋友之间就不是特别纯洁了。……万一他从你这买,有可能会便宜,但是他从淘宝上一看,怎么才200或250,他就会觉得‘怎么在你这买这么贵啊’,然后又发现怎么质量也不怎么好啊,等等,就会产生一种很不必要的摩擦。”(SH-20141216)

2.大学生的微商行为会量化原先的朋友关系。虽然名为“朋友圈”,即凡是在圈内的都是所谓的“朋友”,但实际上,此处所谓的“朋友”只是一种笼统的或说模糊的称呼,涵盖了从朋友的朋友(转介过来的)、同学、熟人、哥们等不同层次的关系性质。在“大学生微商”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同的关系性质所享受到的优惠幅度是不一样的,正如CQ所说:

“比方说,一双鞋我可能卖给别人我挣100。当然朋友也分什么朋友,铁哥们的话,肯定一分不能挣,恨不得还包个邮,我就把朋友分为这么几类吧。铁哥们极少数的,还有一种可能还行,说得上话,比如打个七折,再有的就是半价那种,但是都会挣。除了那种铁哥们不挣,其他人都挣。”(CQ-20141215)

显然,“大学生微商”在实际地生意买卖交易中,已经按照所给优惠的幅度或标准给自己在朋友圈内的所谓“朋友”进行了分类和排序,在此,生意上的买卖关系已然影响了在传统眼光看来颇具情感色彩的朋友关系。如果说,原先大学生们在日常交往中,只是模糊地或感觉朋友关系的不同如哥们、熟人还是一般朋友的区分,那么在微商这个生意场中,则以一种明确地贴价格标签的方式将朋友关系的不同层次或性质进一步量化了。

3.“大学生微商”自身的交往心态亦有变化。如上所述,不仅朋友们在得知自己在微信朋友圈里卖东西后,会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买卖关系眼光来看待自己,“大学生微商”自身也会在面对原先的朋友关系时发生一些微妙的心态上的变化。例如,在访谈中,有的访谈对象便表示会变得拘谨。SH便表示:

“我会站在另一个角度,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我就会想万一我卖出去给他们,他们不满意,然后他们会怎么想我等,我在卖之前都会想很多东西的。其实,与做生意相比,做朋友还是更放得开的,该怎么侃就怎么侃,该怎么吐槽就怎么吐槽,也没什么太大的利益关系在里面,比较放得开吧。如果把朋友加入你的交易之中的话,你就会放不开,之前有些玩笑话你就说不出来了,变得比较拘谨了这种感觉。”(SH-20141216)

如上,无论是从大学生微商自身还是从其朋友的角度,在朋友圈内做生意都客观上影响了圈内朋友关系的质量。“当发第一条图片时,大家就都知道我是做这个(微商)的了”(GMR20141217)。由此,当“大学生微商”点击“确认”发出这条信息后,其实也就是在朋友圈内向其他朋友宣告了自身的“微商”身份。在为自我认同添加了一个新的面向的同时,也为圈内朋友考量双方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评判标准和维度,双方都需要为此作出调整以逐渐适应这种关系的变迁。

(四)商品质量会使朋友关系受到影响

由于大学生微商限于自身资金、时间等原因,他们在微信朋友圈更多地是从事业务,即本身并没有实体店,而是通过帮助厂家或者“上家”做,赚取终端消费者购买价和自身进货价之间的“差额”。因此,他们并没有能力去核实所商品的质量是否有问题,一旦所销售的物品出现质量问题,则会引起朋友圈内朋友的不满,从而损伤朋友关系。正如SXH所说:

“如果你的商品的获得渠道不正规,或者是质量还是有些问题的话,而你卖给的都是同学朋友,同学朋友收到就会发现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就会找你来解决。如果你卖给的是朋友,毕竟有之前的交情在,很多时候,你会更好地给他解决好。可是他遇到问题,假如说这个问题能解决好还行,但是如果解决不好,包括你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有可能会因这一次商品的买卖这个事,然后就产生一些矛盾或隔阂吧。”(SXH-20141218)

当然,在访谈中研究者也了解到,“大学生微商”在微信朋友圈销售商品,除了会对原有朋友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外,也会有正面的影响,比如说可以增进与朋友之间的互动,因为买卖关系同样也是一种互动的渠道。例如,SXH在访谈中提到:

“你在朋友圈经营这个东西,跟一些同学的互动会增加。有可能他们想要买你的鞋,就会跟你有一些沟通什么的,你们之间的关系会因此而拉近。但是。或者你成功地卖给她一双鞋,达成一笔交易,她对这件商品特别满意。然后可能下一次还会找你来购买。然后一次次之间,你们不只是这种商业方面的关系而走近,你们私下的关系也可能因为这个而变得更好。这是对关系的促进方面的。”(SXH-20141218)

如上所述,“大学生微商”在朋友圈中销售商品.将生意关系导入到原有朋友关系之中,对原有的朋友关系既有有利的一面。但同时,也对原有的情感交流导向的朋友关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产生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等。但总体而言,这种将商业关系带人到原有的朋友关系中,工具导向逐渐影响情感导向。这种张力的存在,也迫使“大学生微商”在两者之间寻得某种平衡。

四、“大学生微商”试圈减少朋友关系损伤的举措

在访谈中,“大学生微商”们也意识到了这种将原先朋友圈的朋友关系商业化或者功利化,可能会给原先的朋友关系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为了将这种破坏尽可能降低,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也曾经采取过一些修补措施。

(一)给圈内朋友们以精神和物质补偿

这主要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首先就精神层面而言,“大学生微商”会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发一些对客户或朋友表示感谢的话,通过这种方式向朋友圈内的朋友传达自身因可能对朋友圈内的朋友的打扰而表示某种谢意。例如,ZWJ曾发表感言:

“做微商最幸福的事,就是一些素未谋面的人,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相见的人,无条件信任我。购买我的商品,自然而然更多成为了无话不说的朋友。这是一种感动,要对得起这份信任!靠诚信说话,感谢一路有你们!”(ZWJ-20150113)

其次就物质层面而言,“大学生微商”会给朋友圈内的朋友提供打折、优惠,或者保证商品质量等服务,他们试图以这种方式弥补在朋友圈售卖东西从而给朋友造成了一些干扰。虽然,朋友关系的性质不同,他们所给的折扣幅度不同,但是基本上相对于陌生人的讨价还价,他们是主动得给朋友们打折,甚至为了吸引朋友们使用,还采取赠送试用的方式。例如:

“(我现在)通过高中同学,就是试用哪个比较熟的同学,我们直接赠过去,就用他们去推广,做我们的。”(SH-20141216)

(二)采取措施降低对圈内朋友的打扰

基本上每个访谈对象都谈到了这一点,即会考虑朋友圈里朋友们的感受.尽量采取一些措施少干扰朋友们。他们一般而言,会采取如下几个措施,一是保证不刷屏,减少的次数。一般而言,每天大约发个1-3条左右,例如:

“我现在是一条也不发。之前的话会发一条两条的。这个频率还比较适合,比那种每天刷你屏的那种好多了。一天四五条那种。而是一次发三条那种,一下就被刷了。其实也挺烦的,就是少发。”(SXH-20141218)

二是注意信息的时间,有的访谈对象表示,她一般是在晚上11点多之后,睡觉前发一条,这一方面不影响大家,另一方面这其实也是她的一个营销策略。因为朋友圈内的营销信息很多,自己所发的内容很快就会被别人的信息覆盖,而如果自己在深夜,那么一般第二天早上朋友们起来刷微信的时候,则会最早地看到自己的信息,这也符合心理学中的“首印心理”。例如,GMR在访谈中说道:

“我每天晚上11点半刷屏,就是夜里11点半,就是大家都睡着的时候,然后我再发,也不用占用太多时间。11点半躺床上,没事干嘛,然后就刷屏,比方说刷5-6双。或者5-6样东西,然后发到屏幕上会后,我睡觉。而当你早上起来,很多人的第一件事就是躺在床上也是刷朋友圈,你早上醒了之后。你看到的就是我的东西。(怎么想到这个策略的呢?)就是我平时发,别人会厌烦。”(GMR-20141217)

三是注意的频率问题,有的人表示自己会集中几条,而不是隔一段时间就发一条,给人一种刷屏的感觉。集中的话,如果自己的朋友不感兴趣,他们可以一刷而过,不会过多地影响他们的注意力。这被他们称为是一些“有职业道德的行为”(GMR-20141217)。例如,正如GMR所说:

“每次发东西都会连成条得去发,就是连着发,连续的,我的这些消息都是连续的。比如说,你要是不想看的话,你可以直接往上刷,因为我发的速度很快,所以我中间很少会在她们的朋友圈别人的东西,所以你就直接网上刷就行了。不像有的微商吧,一会发一条,一会发一条,就是你老是刷着刷着就蹦出一条。”(GMR-20141217)

(三)申用专用营销微信号

为了避免用单一微信号给朋友圈的朋友造成干扰,有的“大学生微商”则会申请两个微信号,即在一个常用的微信号之外,重新申请一个微信号专门用于在朋友圈里卖东西。例如,ZWJ便表示:

“我自己有一个微信号,怕打扰大家,又申请了一个新的微信号。因为之前就有其他同学,直接用他自己微信的号做,刷广告,然后其他人就有传那种信息,就说‘你卖东西别在朋友圈啊。你坑谁也别坑你的朋友啊。’就是类似这种,所以我才单用了这个微信号。”(ZWJ-20141217)

“大学生微商”一方面把朋友圈内的朋友看作是自己的销售对象,但是另一方面也看重朋友圈的情感功能,因此,才会认识到自己的微商行为给原有朋友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才会有如上这些试图修补关系的措施。无论是给朋友打折或者优惠,还是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对朋友圈内朋友们的干扰和负面影响,抑或是使用两个微信号等举措,这些也都反映出大学生对朋友圈作为情感交流空间功能的认同,并由此而做出的变通措施,显示出大学生在使用微信朋友圈上在工具性目的和情感性目的之间所做出的一种协调。而这些也都显现出大学生微商们试图在做生意和做朋友上寻得“鱼与熊掌兼得”之道,从而也引发了研究者对大学生微商的这种商业性朋友关系兴起的思考。

五、做生意和做朋友:商业性朋友关系的兴起

“商业性朋友关系”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微商”将原有的朋友圈内的朋友关系商业化,将朋友圈内的朋友视为生意对象,原有的朋友关系则被被动地赋予一层商业性的含义。再一个是指“大学生微商”主动通过各种营销手段而拓展的朋友关系,这种朋友关系先天地带有商业性印记。研究者从访谈中获知,虽然兴趣是大学生做微商的动力之一,但是“大学生微商”利用朋友圈售卖商品,在本质上是作为个体为获益目的而进行的活动。这种微商活动,这其实也是对大学生真正走向社会前的一次演练,是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这种对朋友圈社交功能的商业化利用,体现出了“大学生微商”对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关系的创造性使用,体现出当今社会经济理性对大学生的显著影响。

大学生通过朋友圈而圈起了自身的社会关系,朋友圈里大多是他们自身的直接的同学,有些则是间接性的“同学的同学”,围绕其自身便构建起了一张社会关系网。而朋友圈内的人脉资源作为大学生自致性社会资本的一种,一方面,大学生多少对这种朋友圈带有一种情感导向的理想主义的想象,也认同这应该是朋友之间情感交流的空间。但是利益的诱惑往往又会使他们尝试利用这种社会资本,将社会关系内的资源“变现”,资本能够带来收入或利润的资产。林南曾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资本――作为在市场中期望得到回报的社会关系投资,可以定义为在目的性行动中获取的,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边燕杰也对社会资本持类似观点。“大学生微商”的朋友罔便是其社会资本的集中体现,他们通过在朋友圈中售卖商品而获取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