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观经济行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观经济行为范文1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后期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和保障。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授课主体、授课方式、授课对象等多方面的原因,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厘清微观经济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有效的解决方式,是提升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一、微观经济学学习的意义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两大分支之一。西方经济学主要划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是单个经济主体入手研究市场经济运行的科学,而宏观经济学是从经济总量入手研究市场经济运行的科学。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学习微观经济学有诸多益处。首先,它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在微观经济学中涉及到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生产者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等等诸多知识。通过学习能够使我们更加理性的面对商家的价格策略,作为消费者合理进行消费决策;其次,它可以让学习者具备成为一个智慧商家的基本素质,在学习内容中涉及到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以及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原则等等,从而有助于商家做出一个最优的生产决策;另外,单纯从微观经济学理论本身的趣味性,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的。如,在微观经济学的博弈论部分将会探讨一些经典案例,如囚徒的困境和以牙还牙等,让学生在风趣的社会现象中探究背后的理论本质。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高等数学为基础所引致的困境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中涉及较多的高等数学知识,是导致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中涉及到微分知识,而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中需要运用到积分知识进行求解;在成本论中,介绍短期总成本的七种类型曲线关系时,涉及大量的微分计算;在介绍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问题时,涉及高等数学中极值问题的求解。多数高校的微观经济学课程都是在大一下学期开设,此时高等数学还没有学完,正在同步进行。由于大学的学生方式和高中已经截然不同。大多数学生本身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已经遇到了许多困难,而微观经济学是相当于对高等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对于学生而言更是难上加难。
2.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实际案例结合
微观经济学分为初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三个不同的难度层面。初级微观经济学主要侧重于对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的阐述,而高级微观经济学则侧重于对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数理验证,中级微观经济学界于两者之间。其中,在学术界,初级经济学和高级经济学的划分界限并不十分清晰。由此,也造成了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对两者之间的界限拿捏不清。如果,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与现实的结合,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难度。比如,在微观经济学第三章关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的课程讲解中,涉及三种不同类型商品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介绍。如果完全从理论角度运用几何图形进行介绍和分析,再加之引入一个补偿预算线,学生们肯定一头雾水。但是如果每一种类型的商品都举出相对应的商品进行对照讲解并且和前期学习过的需求法则等相关理论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则会让理论真正的融入现实生活,从而增进学生的理解。
3.学生缺乏主动性
经济学的学习,在吸收课堂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学会灵活掌握知识及与现实的结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对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概念掌握程度还算可以,但是不懂得如何灵活应用。实际上,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摆脱中小学的被动式学习思维,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然而,在大学期间,课堂教学只是整个大学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课外时间的合理调配尤为重要。而且,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融汇贯通更为重要。
三、提升微观经济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增加案例式教学
微观经济学中大量的图、表及数学推导令初学者望而却步。而案例式教学利用典型、生动的案例素材,拉近了学生与抽象理论之间的距离,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综合运用例导式、例证式、例说式等不同的案例式教学模式。并且,在的案例式教学中应注重多引入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与专业相关的案例。如在谈及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是多少的问题。
2.鼓励教师参加社会生产实践锻炼
教师不能在教学中引入恰当、易懂的经济学案例,并不是因为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不足,而主要是因为实践经验的相对欠缺。经济学理论来源于现实的经济生活,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在大学的课堂中,往往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老师更受学生的欢迎。因为,他们能够将课本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实现有效的结合。作为高校,应大力提倡教师参加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培养双师型教师。在高校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主动的参加到与企业的合作中。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为企业提供经济咨询或承担企业的招投标课题等方式与企业进行实质性的合作。从而,即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提升了自身的实践素质。如此,在课堂教学中,将自身的企业实践融入到知识的讲解中,从而更有说服力。
3.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课时的有限,所以单纯依赖于导师的单方面讲解是远远不足的,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出一些主题和案例先不讲解,由同学们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如在介绍市场失灵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根据字面意思阐述一下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举出相应的案例;另外,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在课余时间,学生多浏览新闻、期刊和报纸,从而增进对现实世界的了解。并且,逐步学会用理论知识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为了形成激励机制,对主动性强的学生,可以通过平时成绩给予鼓励。
4.引入先进的教学方式的教学手段
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引入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如,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声、像等手段给予经济学知识更加生动的体现。另外,网络教学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必须建立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微观经济学网站。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课外及时复习和补充经济学知识。MOOC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依托于互联网,可以使世界各地的学生共享全球最优秀的教学资源。作为高校教师,必须主动融入进现代的教学方式中,探索 MOOC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由此,即可以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及与同行的竞争意识,更能让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中广为受益。
微观经济行为范文2
【关键词】宏观调控行为;不可诉性;经济体制;性质
1宏观调控行为的涵义
1.1宏观调控的定义
宏观调控简称宏调,是由国外一位经济学家以全球经济情况为依据提出。它是指国家采取一些道德、法律、科技等方法,对我国经济运营方式及现状进行微型调整,使得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与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同态,从而趋于正常轨道。通过宏观调控行为对经济运行中出现偏离的现象予以纠正,使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它不仅是指国家通过不同的行为手段对国家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也是对国家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的一种保证。因此,宏观调控是以整个社会的经济运作为主体,保持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及对我国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得劳动力都能充分就业,拥有收入。
1.2宏观调控的目标
(1)基于我国经济运营情况,国家能够合理地调整原有相关的经济政策且对企业的生产、发展给予指导性建议,使得各项产业布局更加完善;依据居民消费和积攒比例来制定、调整相关货币政策,满足社会的需求量,达到货币的消费与需求的相对平衡;货币合理发行,防止出现通货膨胀现象;改善以往的税收方式,建立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经济发展制度,使得国民收入达到一定高度等。(2)国家能够合理运用价格、税收等经济平衡点,对国民收入进行合理分配,对企业运营提供保障,以经济方式进行协调、诱导,使得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平稳进行。(3)对各项经济调节计划进行科学地分析、编制,明确其可行性,使之对经济运行中的各项资源配置进行合理利用,弥补长期配置中出现的缺陷,发挥在市场资源中的作用。总之,宏观调控行为使整个社会的供给及需求量保持平稳发展,对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提升就业率,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而促进经济增长又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基础。
2宏观经济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的理论依据
2.1我国经济法的社会性质
经济法属于“市场法”的一种,它对市场运行中的各个主体间的法律关系进行调节、分析。但宏观调控主体在宏观调控行为中扮演着一个调整者的身份,并非主要目的。这种协调关系正如法院在民法中的地位相同,协调着法律主体中的利益问题。此外,经济法仅仅是一个“空壳”的法律内容,没有匹配的程序法律相维护。当前我国遇到经济纠纷事件时不能单独处理,需要依靠民事诉讼的程序及各项行政手段进行解决。同时,经济法主要侧重于对行为模式进行规范、管理和权力的分配与授予,而很少有法律效果的相关规定。因而,经济法的如此特性就规范着宏观调控行为在经济法上的不可诉性。
2.2宏观调控行为的特性
(1)宏观性。宏观调控是从宏观角度对经济进行调控,因而调控经济采取的措施也是宏观的,从大方面出发对中国经济全面了解。主要调控措施有:财政调控方式、税收调控方式、宏观货币调控方式、收入分配等宏观调控方式等。(2)预见性。在进行宏观调控经济行为时需要提前进行考察,对经济波动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和预见。而经济情况往往不稳定,处于波动状态,使得其涉及范围广,因而需要进行极为细致地判断。此外,宏观经济的决策性主体对于经济波动信息掌握有限,使得判断失误率较高。(3)调控对象不特定。宏观调控行为旨在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营状况,目标范围广阔,并不特定于某一对象。此外,宏观经济调控行为在一系列相关宏观经济政策的大背景下,通过参照历年的经济变化规律对被控制的行为个体进行决断实现已确立的行为目标。这一特性使得在打官司时,倘若一方对宏观调控行为进行控告,原告方将难以确定被控范围。
3对经济法不可诉的完善
3.1明确宏观经济调控行为的责任
3.1.1责任归属的含义明确责任归属,简单而言就是明确在行政中的责任归咎问题。行政责任和其它责任相似,都有第一性义务与第二性义务两大义务责任。而第一性义务是指法律义务,相应的,第二性义务是指法律责任。这两性义务在执行过程中相辅相成,结合这两性义务来讲,责任归属就是由于行政主体对于第一性义务的对立,使得第二性义务产生的过程,也就是行政主体在执行宏观调控行为时倘若违背了法律责任,需要承担的另一种持相反态度的法律法规。3.1.2宏观调控行为的责任归咎方式探讨宏观调控行为包括决策行为和执行行为两大行为。由于处于决策的最初阶段,行为领域涉及范围极小,负责人员数量也较少,因而能够很好地做到责任到人,避免产生人多而无人负责的现象发生。此外这种管理方式与我国行政单位的地位高低关系相同,这有助于责任人之间进行可行性地探讨,对宏观决策行为进行全面了解及合理评估,努力做到切实实施调控行为。而执行行为又异于决策行为。执行行为的目标极为广泛,其行为主体并不如决策行为密集度高,尤其表现在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主体的决策性低,需要决策行为对其进行细解。在宏观调控行为中,我国一贯实行权力与责任相互维持的政策,在执行调控行为时,要做到首长责任制。倘若有人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违规操作或者不合法的行为操作,要及时予以责任处罚,明确责任人,让相关责任单位做好赔偿工作。3.1.3对抽象宏观调控行为进行审查在执行宏观调控行为时首先要明确其在行政法的隶属行为,尤其是抽象行政行为,并不具备政法上的可诉性。因此对宏观调控行为开展违宪审查必不可少。(1)违宪审查的含义。违宪审查是国家依据法律法规以及宪法所进行的法律意义的审查,执行单位是特定的国家机关,有很高的法律效力。简而言之,对宏观调控行为进行检查主要是对决策行为以及宏观抽象行为进行合宪审查。(2)对决策行为违宪审查的行为构建。在我国《立法法》中明确规定,我们普通公民可以对一般的违宪行为提起违宪审查申请,但这一行为并没有专门的法律进行保障,导致其可行性并不高。此外,我国法律对有关违宪行为的提出主体没有明文条例规范,更甚之,在司法实践中排斥公民的提出违宪行为的资格,使得公民权力难以维护,从而影响违宪审查工作的开展。第一,我国目前没有出台专有的法律法规。我国的法律法规以及宪法都是对我国建国以来的行为历史的明确和权力的确立,主要针对于大方面进行规定,对个人行为及权力并不完善。第二,我国的宪法涉及范围小,很有局限性,单纯地包括行政法规、自治区管理、地方性法规以及经济特区法规等,较为片面。而宏观调控行为是有行政法规、规章以及,特定行政机关而制定,的各种消息及做出的有关决定都拥有法律效力,尽管有些行为可在司法机关中进行审查,但此类司法机关的审查对象更为细致、狭隘。因而,我国相关范围在制定违宪审查制度时需要明确违宪审查的对象,对各类文件及资料都要纳入审查范围,不允许错过任何违宪行为。只有通过这样扩大规模及排查范围才能有效降低宏观调控行为的违宪可能性。
参考文献:
微观经济行为范文3
一、求利——企业经济行为的内因驱动
什么是企业?企业因何而存在?这是研究企业一切经济行为的逻辑前提。根据现代企业理论,对什么是企业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概念界定。一是科斯的定义,他认为“企业的显著标志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在企业之外,价格运动调节着生产,对生产的协调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实现的。在企业内部,这些市场交易不存在了,与这些交易相联系的复杂的市场结构让位于调节生产的企业家协调者”①,也就是说,企业是一种可以与市场机制互相替代的协调生产的手段和机制。二是詹森和麦克林的定义,他们认为企业是一种为个人之间的“一组契约关系”充当连接点的组织,是一种法律虚构。就企业而言,这“一组契约关系”就是劳动所有者、物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提供者、产出品的消费者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②。综观两种界定,我们不妨对企业作如下初步诠释:所谓企业,是指一种用以协调内部成员及利益相关者的契约关系,可以替代市场机制的个体协作组织。
既然企业是个体协作组织,那么能够依托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相互利益关系的个体小生产者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和组织企业?对此,马克思在(资本助中曾作过深入分析,并指出协作“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③。在马克思看来,个体小生产者之所以向协作转化并组建企业,主要基于以下两种原因:一是个体小生产者自身的历史局限。马克思认为个体小生产者由于“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因而“自然要被消灭”④。二是作为协作组织的企业有诸多优越性。马克思认为:“单个的劳动者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例如,举重、转绞车、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等)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⑤,“和同样数量的单干的个人工作目的总和比较起来,结合工作日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因而可以减少生产一定效用所必要的劳动时间”⑤。也就是说,个体小生产者进行协作的根本目的,是因为协作生产比单个生产能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获取更多的规模收益。
与马克思不同,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一方面从生产成本与度量成本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企业的成因,比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一文中曾指出:“如果协作群生产的产出足够大,以至于和不可分离的生产的产出总和相比,超出的部分足以抵销用于组织和约束协作群成员的成本,则协作群生产就会被采用”③也就是说,协作群生产代替个体生产的原因不仅是生产成本的节约,而且是生产成本与度量成本总和的节约。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家从交易成本的视角论述企业的形成,比如威廉姆森认为,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少数交易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导致市场失灵的环境因素,再加上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人为因素,使人们在拟定、履行和强制执行市场契约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最终导致交易在企业内部而不是在市场上进行”③,因而由企业组织代替市场交易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便可以得出以下逻辑推论:无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古典企业成因的分析,还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对现代企业形成的论述,其中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作为个体协作组织的企业的产生缘由是为了通过“队生产(teamproduction)”的方式节约生产成本和度量成本,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生产效率,创造规模效益,从而既可以实现个体无法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使参与协作的个体生产者能够获得其在单独生产中无法得到的“合作剩余”利益。一句话,人们发明和创造企业组是为了自身更好地“求利”,更好地实现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愿望。因此,追求自身利益和效用最大化,必然构成企业一切经济行为的出发点和内在驱动力。
二、求德——企业经济行为的外在规制
企业既然因“求利”而存在,那么如何才能求得利?如何才能求得多利、长利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企业应采取何种方式、通过何种途径才能实现自身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以及福利的长远增进?
首先,企业求利的实现条件取决于是否有物可利他人。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经济条件下,企业从事商品生产和提供劳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自己进行消费,而是为了用于交换,通过满足与其交换者的某种需要来实现自己的获利追求,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企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企业必然能够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或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力,二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必须对他人有用,能够足他人的某种需要。倘若企业既不能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又不能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务,却只想从别的经济主体那里获取什么的话,那么,在自由交换的市场中别的经济主体便有正当的理由不与其发生联系——一因为每个企业都会追求和保护自己应有的利益。企业要想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然要拥有可以交换之物,必须要考虑愿意与其交换产品的另一方的愿望与需求及其强烈程度,把自我的利益追求与另一方面的需要满足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其生产产品的“惊险的跳跃”。
其次,企业求利的数额多少取决于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的节约。企业求利要有产品和劳务与他人交换,而求利的份额多少则决定于自己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所包含的劳动量耗费。在市场交换中,决定产品和劳务的劳动量并不是单个企业生产这种产品和提供这种劳务时所耗费的劳动量,而是生产这种产品和提供这种劳务时的平均必要的劳动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曾指出:“每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物化在它的使用价值中的劳动量决定的,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⑤。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和任何一个生产部门内,虽然因生产条件游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的差异而导致的不同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各不相同,但决定商品价值量却是社会上大多数商品生产者在大致相同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劳动强度下,生产这种商品所需的社会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假如单个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和提供某种劳务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或相当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企业的成本支出与劳动耗费不仅将得到补偿,而且能得到应得利润,甚至还能获得超额利润。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支出和劳动耗费,以获取应有的甚至超额的利润回报。长期以来,由于受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人们对企业的成本支出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生产成本,其实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不仅要考虑生产成本支出,而且还要考虑交易成本支付。按照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观点,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也就是说,无论是企业内的人与人的交往,还是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他相关人的交往都是有费用的、有成本的。因此,根据现代企业理论,要想增加企业求利份额的总量,不仅要注重对企业生产成本的节约,而且要更加注重对企业交易成本的节约。
最后,企业求利的时间久暂取决于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整个社会的认可程度。从表面上看,企业利益的获得似乎只和与其交换者有关,似乎只要得到与其交换者的认可就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其实不然。第一,由于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因而其求利活动的正常规进行有赖于社会的认可和保障。根据现代产权经济学理论,“市场交换的实质是一组权利的交换”。要使价格机制运转起来,参与交易者必须对所要交换的物品拥有明晰和专一的可以自由转让的产权。如果没有独立的产权,获准进入交换市场的企业就不可能有独立的地位,也就不可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和竞争主体。而企业要想获得对其用于交换产品的独立产权,不仅取决于企业是否对这些产品的生产付出过劳动,而且取决于社会对企业产品所有权的认可和保障。倘若社会不存在承认和保障企业拥有合法追求自身利益并对这种利益拥有所有权的制度,那么,即使企业为生产某种产品付出过再大的劳动耗费,也无法保证其对这种产品拥有绝对产权并持续获利。第二,由于企业求利活动会产生外部效应,因而其求利活动的顺利进行需依托社会力量的强力调控。所谓外部效应,按照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的解释是“当某个人的行动所引起的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时,就存在外部性”,也就是说,某种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并不一定在其自身的成本或收益上表现出来,但却会给其他经济主体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好处或坏处。当其结果能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好处时,被称为外部经济(正的外部效应),反之,则被为外部不经济(负的外部效应)。长期以来,人们对企业交换结果的研究往往仪困于交换双方的利益实现,而对其可能对非交换方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却熟视无睹。其实,任何交挽行为都会对非交换方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呈现出或正或负的外部效应。比如:甲生产面包,乙生产皮衣,两者相互交换,从内部效应来说,满足各自对食物和衣服的要求;从外部效应来说,则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再如:丙进行贩毒,丁进行吸毒,两者相交换,从内部效应来说,满足了各自对和赚钱的需求,从外部效应来说,则败坏了社会风气。因此,要保障企业获利的长久性,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增加社会福利,维护其他利益相关人不受侵害,必须动用社会、尤其是政府力量制定制度规范,使企业外部效应内部化。
由此可见,作为因“求利”而存在的企业,要想获利、获多利、获长利,一方面必须以利他为手段,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管理,节约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生产或提供可以满足他人需要的产品或劳务,从而使自己的私人劳动能顺利地转化为社会劳动,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和谋利最大化。另一方面,企业必须立足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自觉承担起对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整个社会的应有责任,努力使企业可能产生的负外部效应内部化,防止自身成本“外嫁”,潜心营造企业能够长期获利的社会氛围。反之,如果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仅从满足一己私利出发,那么企业的求利行为就难以实现,或即使实现,也难以持久。因此,企业在求利过程中不仅不可以排斥“利他”,而且必须依赖“利他”,这是不以任何企业的个体意志为转移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求德利他”是企业一切经济行为的约束力和外在规制。
三、均衡——企业经济行为的理性抉择
即然作为个体协作组织的企业因求利而存在,而求利又必须以利他为手段,那么,当求利利己的目的与求德利他的手段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企业是否会为了利己而不择手段,或为了利他而不惜损己?还是努力寻找求利与求德的均衡点呢?在这里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即以求利为目的的企业经济行为是否存在一个伦理限度?
德国著名的经济伦理学家科斯洛夫斯基曾对企业如何对待求利与求德的关系作过考察,并将其分为三类:一是“行为人能够无条件地按照道德进行交易。他把道德行为和个人行动都视为经济利益,把公共利益机为他个人利益,即他按照道德进行交易不受其他人的影响。”这类企业往往把求德与求利绝对等同起来,甚至可以为了求德不惜损害自身的利益。这类企业所作出的行为选择虽然在道义上值得称颂,但由于偏离了企业经济活动本身的直接价值指向,因而在经济活动中缺乏现实性和普遍性。二是“个人能够无条件地按照道德进行交易。如果其他人或大多数人也这样做,他准备遵守道德规则,如果他感觉只有他一个成了‘傻瓜’,他就自己破坏规则”。这类企业并不是康德式的义务践履者,它往往把求利置于求德之上,认为求德必须得利,也就是说,企业是否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要求从事经济活动,是有条件的,而这个条件从根本上讲就是不得损害企业求利的最低限度。三是“如果所有的人都得到了较好的待遇,个人还可以理解,如果所有的人都遵守规则,最佳情况是所有其他人都遵守规则,只有他自己不遵守规则。”这类企业在行为选择上极具投机性,是典型的“逃票者”,既希望享受因社会整体道德秩序良好而使自己的交易成本有所降低所带来的好处却不愿支付任何代价,又企图获取由于自己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违背而使别人的交易成本有所提高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却想逃避惩罚。
微观经济行为范文4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财务风险
在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和财务工作者心中一直没有重视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没有对财务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在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和经济管理工作就会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甚至会造成一些事业单位被撤销的后果,因此为了发展并壮大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规范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行为,因此本文对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进行了分析。
1.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的重要作用
为了实现预定的管理目标,经济管理的主体在对组织机构开展的一些诸如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工作的一种管理活动称为经济管理,作为非营利性的单位,国家组建事业单位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和人民提供公益性的服务,事业单位是由国家直接进行管理的,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进行正常的运转,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因此,如果一个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出现了混乱的现象就会对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产生影响,为了保证事业单位的顺利发展应当对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行为进行规范。
1.1节约成本,实现资本效益最大化
从普遍的意义上来讲,经济管理和利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在事业单位中进行经济管理就不一样,由于事业单位为非营利单位,在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是为了实现事业单位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事业单位是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为社会服务,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资金的合理应用应当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解决事业单位中所出现的铺张浪费、资本管理混乱的现象,节约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使企业的每一份资金都应用到关键的地方。由以上可以看出,为了实现事业单位资本效益的最大化,应当进行经济管理工作。
1.2经济管理行为的双重属性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经济体制逐渐的以市场机制为主体,这就说明了事业单位具有较强的双重属性。首先事业单位所提供的产品是为社会服务的,而这也是事业单位的根本所在。然后也要将这些产品是否能够产生相应的效果考虑在内,要考虑这些产品所产生的效益是否能够满足市场经济下的收益规律。因此,考虑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所具有的双重属性,应当在事业单位中进行经济管理。
1.3减少国家的财政压力
由于事业单位所特有的特点,决定了事业单位非常依赖国家财政的支持,因此事业单位的运行为国家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通过规范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能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经济来源的多元化,在能够履行好事业单位自身职责的基础上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响应国家勤俭节约的号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当前事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2.1缺乏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的影响下,很多事业单位都没有对经济管理有足够的重视,并没有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引进经济管理的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经济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没有进行经济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财务部门的人员进行经济管理工作,所谓经济管理也仅仅实现了财务上的管理,没有对预算管理、成本费用控制、无形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重视起来,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跟不上事业单位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占据事业单位的领导位置,对于经济管理工作他们并没有足够的经验和理论作为指导,不能有效地在事业单位中进行经济管理工作。
2.2没有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
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具有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近年来很多事业单位在各项制度的改革方面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但是对于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对于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的进行是非常不利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很多事业单位中没有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缺少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对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进行指导,在进行经济管理制度完善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依据,因此,很多事业单位都是参照以前传统的方法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无法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有效的改变。然后,虽然有些事业单位制定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无法得到落实,并不能发挥经济管理制度的实际作用。
2.3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不合理
对于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很多事业单位没有合理的利用,没有将政府财政拨款用到真正有利于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地方,只是盲目地对一些项目进行建设,很多建设的工作没有实用性,例如,在事业单位内部,当一个新的领导上任以后,为了提升自己的业绩,都要进行项目的建设,并不考虑这个项目的实用性,很多项目的建设都是为了领导的面子,这就造成了国家的财政拨款大量浪费的情况。将国家为了提升事业单位服务质量所拨的资金用在了面子工程的建设上,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2.4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意识不足
由于事业单位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国家的支持,因此,事业单位并不存在一些经济上的财务风险,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中的很多人没有足够的财务风险意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事业单位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导致了在事业单位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财务风险,但是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对于财务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阶段,没有对财务风险有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了在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太随意,并不考虑风险因素,这就进一步增加了事业单位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3.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的建议
3.1更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理念,培养高素质人才
第一,在经济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当以成本效益理念为基础,既要保证事业单位达到规定的社会效益,还要使事业单位所投入的资金最少以保证实现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优化资源配置和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良服务的基础上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第二,事业单位要不断提高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既要吸纳优秀的人才到经济管理队伍中来,还要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事业单位要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经济管理工作,并将专业的人才吸引到这些部门中,在提升员工经济管理意识的基础上提升员工经济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深化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
应当加大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改革,对于现有的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在制定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以相应的法规作为指导,使所制定的内部管理制度有据可依,有据可循。同时在进行制度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要严格地执行,避免出现将管理制度作为形式制度的现象发生。
3.3严格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
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进行财务预算,在进行资金分配的过程中应当以往年的资金使用情况作为参考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使国家所拨的资金用在关键的地方,确保事业单位收支的平衡。具体的操作如下:在年初制定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报表,对于事业单位整年的财政支出进行预算,同时事业单位应当响应国家的号召增加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的渠道,在年终对整个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总结,找出资金使用不充分的地方,为下年的财政预算提供参考。
3.4提高财务风险意识,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
前面已经介绍过,不同于以前的计划经济下的事业单位,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很容易出现财务风险,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强工作人员和领导者的财务风险意识,同时强化财务部门的风险应对能力,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来对财务风险进行预防和识别,做好财务风险的预防工作。
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事业单位在改革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以及经济体制的影响都决定了要在事业单位内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因此事业单位要跟上当前新形势的发展,对于经济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预防和解决,优化事业单位的资金配置,深化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体制,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工作以保证事业单位在充分发挥其服务社会作用的基础上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还应当对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宋艳玲.规范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的建议探讨[J].时代经贸,2014.10(4):127-128
微观经济行为范文5
旅游业是一个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产业,这种敏感性表现在易受到各种突发事件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导致其出现严重的衰退和滑坡而产生旅游危机。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岳型景区是我国重要的景区类型之一。在经历了数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山岳型景区的危机事件后,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危机,成为当前旅游行业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具有很强代表性的山岳型景区旅游危机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理论的梳理来初步构建一个山岳型景区危机管理的模型。
一、危机管理模型研究现状
目前,旅游危机管理的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危机管理模型。危机管理模型的构建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危机事件的发展阶段,一种是基于危机管理的框架结构。目前关于危机管理阶段的划分有以下几种:六阶段、五阶段、四阶段、三阶段和两阶段。美国专家奥古斯丁根据危机的生命周期以及对应的管理工作,将企业的危机管理过程分为六个阶段:避免、准备、确认、控制、解决和从危机中获得利益;美国学者米特罗夫将危机管理划分为五个阶段:危机征兆的发觉阶段、准备和防范阶段、损失的控制阶段、恢复阶段以及学习阶段;还有一些学者将危机管理分为三个阶段:危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另外Glenn H Snyder与Paul Diesing将危机管理分为两大部分,“前危机阶段”和“危机阶段”。但目前大多数学者还是比较支持危机管理的四阶段
理论。
除了按照危机的发生阶段构建危机管理的模型外,国际上还有一种基于危机管理的框架结构构件的CMSS的危机管理框架模型。它将危机处理的具体任何任务放在具体的部门。CMSS的模型中有四个系统:决策系统、资讯系统、运营系统和信息系统。CMSS模型组织构建灵活,适用性较强,因而本文构建的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模型是基于CMSS模型之上,再融入山岳型景区的特点。
二、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模型
由于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种类多,并且景区的管理模式也与其经营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存在很大的差别,因而要想使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就需要采用基于组织框架结构的危机管理模型。它可以根据特定的危机重新架构,灵活设计适宜的管理层次。根据山岳型景区危机管理模型构建条件的分析,结合山岳型景区的特点,在CMSS危机管理框架结构之上构建了新的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
模型。
该模型可分为六个部分,即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团队、咨询系统、决策系统、保障系统、信息系统和执行系统。在这六个部门中,景区的危机管理团队具有交通枢纽的作用,而信息系统则是景区内部危机有效管理的核心部分。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模型是基于组织结构建立的,因而其灵活性和适用性还是比较强的。
三、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模型的特点
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模型继承了CMSS模型的优点,但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清晰的结构层次。该模型具有清晰的结构特点,它涉及五个系统,并且由景区的管理团队统一领导。清晰的结构层次便于景区实践运用中直接划分操作。
组织应变灵活。该模型是将组织结构转化为危机反应的形式,将具体的任务分给各个部门。此模型可以根据危机的需要重新架构,也可以灵活的设置下层管理部门,因而此模型更具有灵活性应变的特点。
扁平管理模式。该模型采用了扁平的管理模式,由景区危机管理团队直接领导各大系统的主要部门,责任到人。采用扁平的管理模式可以减少信息传达过程中的扭曲和时差,使危机管理组织能最快、最迅速的执行决定,提高危机处理的效率。
集中决策。该模型是由决策部门集中决策的,集中的决策可以使危机管理的各个部门能在统一的决策目标下相互配合,快速执行,高校完成危机管理工作。
重视合作。该模型中的五大系统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紧密合作。这种相互联系可以使内部的危机处理人员相互沟通和合作,能最大程度提高危机处理效率。
景区工作人员的双重性。对于山岳型景区而言,景区内的工作人员既是景区内危机发生的信息侦测员,又是具体的危机管理任务的执行者,因而景区的工作人员具有信息搜集和具体执行的双重工作性质。
与外部团体的有效沟通。山岳型景区的潜在危机种类繁多,在处理危机事件时,不可避免的要与外界交流接触,本模型内包含有很多对外交流沟通的机构,这些方便了景区内部管理人员与外部团体的有效沟通。
有力的后备保障系统。山岳型景区涉及范围大,然而管理范围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造成管理空白点多,容易发生危机隐患。山岳型景区的危机管理模型中的保障系统能够给予景区管理最有力的保障,扩大景区管理范围并提供有力支持,尽可能减少危机隐患。
其中,前五个优点是继承了CMSS模型的优点,后三个优点是山岳型景区危机管理模型自身的独特之处。
四、结语
随着近年来屡屡出现的山岳型景区的旅游危机事件,对于此类景区的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成为旅游行业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危机管理模型的综述梳理,在CMSS危机管理框架模型基础上,结合山岳型景区的自身特点,初步构建了山岳型景区危机管理模型。
微观经济行为范文6
一、引言
新新贸易理论(New New Trade Theory)自2003年诞生以来,已经在我国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各种理论拓展和实证检验的文章纷纷涌现。其中,部分学者发现中国企业的出口行为符合新新贸易理论的经典结论;[1][2]而另一部分学者则发现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效率反而低于非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并把悖论出现的原因归结为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特征。[3]
与新新贸易理论引起的广泛关注相比,另外一种紧随其后产生的重大理论突破在我国却几乎无人关注,这就是在异质企业理论扩展到区域经济问题时发展起来的新新经济地理(New New Economic Geography, NNEG)。新新经济地理将企业或居民的差异性特征引入新经济地理的分析框架,以垄断竞争和规模经济为假设条件,发现产业集聚时“中心-”的企业是不一样的,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自 本文获得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L11BJY007),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1YJC790101)的资助。我选择”地分布在经济中心,生产效率较低的企业为了避免激烈竞争而居于经济,这一基于经济个体差异的分析模式为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奠定了微观基础,必将对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城乡收入差异问题的测度、地区间人才分布等问题的考察产生深远的影响,并进而系统地影响中国未来区域经济规划、城乡发展、国民收入分配等政策的制定。即使从学术自身发展的逻辑来看,新新经济地理在微观领域研究的突破,也绝不亚于新经济地理的学术贡献。因而将新新经济地理的当前研究成果及时介绍到国内,使国内学者能够在理论发轫之初迎头赶上,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工作。
为了系统地总结和梳理新新经济地理的发展成果,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呈现新新经济地理与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横向来看,本文遵循理论发展的逻辑顺序,介绍了新新贸易理论与新新经济地理的理论关联;从纵向上来看,本文对比了这两个“新新”理论与上一代“新”理论(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的差异,从而直观地呈现了新新经济地理的理论价值。(2)对新新经济地理的现有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了理论构建常用的三种模型及其模型背后的理念。本文总结现有文献发现,较之于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和新新贸易理论所主要采用的DS模型,新新经济地理的基准模型更加多元化,但总体来看,主要有DS模型、BEJK模型和拟线性二次函数OTT模型三种,其中OTT模型可能是未来主流的分析框架。(3)理论研究的突破往往能够带来实证研究方面一系列的进展,因而,本文对当前国外新新经济地理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除此之外本文还展望了新新经济地理与企业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及中国转型经济的特殊国情相结合这三大富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二、新经济地理的突破与局限
(一)前克鲁格曼时代:空间不可能性定理
空间经济学在经济学主流理论中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直到Krugman后才得以改观。因而诺贝尔经济学评审委员会将经济地理学划分为“前克鲁格曼时代”(Before Krugman, BK)和“后克鲁格曼时代”(After Krugman, AK)。在BK时代,仅有的两个经济地理学模型是Von Thunen的空间利用模型和Hotelling的区位选择模型,但这些模型并不能刻画当代经济的集聚特征。马歇尔虽然精彩地描述了产业集聚产生的三个原因:专业化供应商、劳动储备和信息传播,但没有找到合适的数学工具予以刻画。
从理论上讲,空间因素在经济学中被忽视的主要原因在于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通常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并且假定所有生产与消费都可以抽象为一个点,因而得到的是一个无城市的世界,这与现实中到处是产业集聚和城市快速发展的事实相矛盾。范剑勇认为城市化和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是非常显而易见的:规模经济、区域化和城市化。[4]但可惜的是,经济学一直在沿数学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进,并没有将上述显而易见的经济现象模型化。数理模型的约束常常导致经济学家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易于求解的常数规模报酬和完全竞争模型,甚至可以说,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优美与简约,导致经济学家产生了锁定效应(lock-in effect)。然而,只要坚持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就不可能产生空间经济学。这是由于在完全竞争分析框架下,经济个体在做出生产和消费决策时,唯一有用的信息是市场给出的价格,而个体无法影响价格,也无需考虑厂商或消费者的地点问题。Starrett为此提出了空间不可能性定理:如果空间是同质的、运输成本为正,消费者的偏好满足局部非餍足性,那么地区之间就不会存在运输商品的竞争性均衡;也就是说一旦考虑到区域问题,完全竞争模型的分析框架将难以成立。[5]
(二)后克鲁格曼时代:规模报酬递增视角下的产业集聚
要解决空间不可能性定理问题,要么需要放松完全竞争假定,要么需要放松地区同质性假定。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三条途径解决这一问题:(1)强调地区差异,相关理论主要有比较优势学说和Heckscher-Ohlin理论,这些理论认为地区贸易和专业化产生的原因是各地区之间不平衡的技术水平或资源禀赋。(2)城市经济学则强调产出与消费的外部性问题。(3)产业组织理论上的区位选择模型,则强调市场力量和不完全竞争。这三种分析框架都为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然而直到Dixit-Stiglitz的垄断竞争模型建立起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后,[6]以上因素才得以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融合起来。Krugman(1991)在建立新贸易理论之后,将Krugman(1979)所蕴含的地区规模经济思想重新挖掘出来,标志着经济学家所称的“新经济地理”(new economic geography)或地理学者所称的地理经济学(geographical economics)的诞生。[7]
在BK时代,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遵循不同的规则、讨论不同的话题、运用不同的建模方法;在AK时代,经济地理与贸易理论开始融合:规模经济作为一种凝聚力量同时决定着国家之间的专业化(贸易理论)和地区之间的专业化(经济地理)。虽然不完全竞争和外部性是解释复杂经济地理现象的关键性因素,但由于当前还没有非常成熟的模型刻画外部性,因而当前新经济地理建模的主要假设前提是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
(三)新经济地理面临的挑战:忽视微观个体差异并缺乏微观基础
过去20年是经济地理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被誉为是经济学研究中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革命的第四次浪潮。但新经济地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1)缺乏微观基础。虽然在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视角下,企业聚集会产生规模收益,但这种收益的具体发生机制还是一个黑箱。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相关探索文献分为两条线路展开:一是企业主动寻找共享机制,该机制又可具体地分为基础和公共设施的共享和专业化分工效益的共享机制;二是城市集聚使搜寻和匹配成本降低的匹配机制。但是,这些对微观机理探索的相关研究仍然处于狭隘和分散状态,所谓的狭隘是就视角而言的,所谓的分散指的是目前没有文献将不同的视角有机地整合起来,因而纵观新经济地理的发展脉络,亟须一种具有微观基础的整体性理论。(2)忽视企业和劳动者个体差异。新经济地理主张产业集聚会给企业带来收益,问题是,如果这个结论成立,为什么还有许多企业分布于呢?在现实中我们经常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大城市的企业拥有更多的人才、更多的人均资本、更高的生产效率,农村中的企业往往很难跟城市中的企业匹敌,但新经济地理却无法分析这些差异。
三、新新经济地理的产生与主要模型框架
(一) 新新经济地理的产生
与新经济地理产生的过程类似,新新经济地理的产生也是在贸易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所不同的是,从新贸易理论(Krugman,1979)到新经济地理(Krugman,1991)产生,期间大致间隔了12年;而从新新贸易理论(Melitz, 2003)到新新经济地理的产生不超过5年时间。①200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Krugman,以表彰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空间区位”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两个方面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但新贸易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末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Bernard and Jensen(1995)运用1976-1987年的企业出口数据发现,即使在拥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参与出口的美国企业也仅占企业总数的很小一部分,而且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的规模大、生产率高、资本密集程度强;Bernard and Wagner(1996)针对德国,Clerides, Lach and Tybout(1998)针对哥伦比亚、墨西哥和摩洛哥, Aw et al (2000)针对中国台湾的研究等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而先前的贸易理论往往用宏观层面上的优势来说明贸易发生的原因,无法解释为什么微观层面上只有小部分企业参与贸易的问题。
2003年以Melitz为首的经济学家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引入企业异质性解决了这一问题,[8]成为继新贸易理论之后的另一理论高峰,被称之为“新新贸易理论”,或异质企业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假定是每个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不尽相同,由于出口面临可观的沉没成本,因而只有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能弥补这一成本获取正利润,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固守国内市场,生产率最低的企业退出市场。由于这一理论能够解释各国出口的实际状况,并与相关实证检验相互呼应,迅速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主流理论。
由于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异质性的分析框架不仅可以用于分析国际间的商品贸易问题,也可以用于分析国内区域间的商品生产问题,因而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迅速催生了新新经济地理。新新经济地理假定,每个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不尽相同,高生产率的企业由于能够经受激烈的竞争,因而能够在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生存并获得规模经济效应,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为了避免竞争只能分布于。这种分析可以解释新经济地理“中心―”结构中存在“质”的不同,处于经济中心的企业与企业相比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而不仅仅是新经济地理所看到的企业产出规模、企业雇佣人数等外在的“量”的差异。很显然,这一理论不仅可以深层分析地区间经济差距,而且可以分析城乡差异、城市层级体系演化、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等问题,因而引发了经济地理领域的重大革新,激发了一系列研究成果。[9][10][11]Behrens et al.综合了这些研究成果,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归结为三大效应:(1)产业集聚效应,指企业集中在某一区域产生的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率;(2)人才归类效应,指优秀人才主动选择到大城市工作;(3)市场选择效应,指由于竞争激烈,只有高生产率的企业才能在大城市中生存的现象。[12]
Ottaviano(2010)借鉴了Baldwin and Robert- Nicoud(2005)等学者将新贸易理论引入企业异质性后的新发展称之为新新贸易理论的做法,将引入企业异质性问题的经济地理方面的新进展称之为“‘新’新经济地理”。[13]下表1总结了新新经济地理发展过程中相关的两论和四种模型间的关联。
(二)新新经济地理的三大分析框架
新新经济地理虽然脱胎于新新贸易理论,但模型的构建更加多元化,从当前的文献来看,主要有三种模型框架: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BEJK伯川德竞争模型和拟线性二次函数OTT模型,从现有发展趋势来看OTT模型可能是未来主流的分析框架。
1 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分析框架。Dixit-Stiglitz(1977)所创立的常替代弹性模型一直是经济地理方面最常用的分析模型,以至于Fujita和Krugman称整个新经济地理都是建立在“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冰山交易成本、演化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基础上。由于新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也是建立在DS垄断竞争模型基础上的,所以,新新经济地理的部分文献也沿袭了这一传统。其中Baldwin and Okubo运用DS框架证明了在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下,生产率更高的企业会主动选择市场更大的区域、而低生产率企业分布到,这样就解释了“中心-”结构中企业本质性的效率差异。[9]Behrens, Duranton, and Robert -Nicoud也运用DS垄断竞争模型证明了大城市具有的高效率特征;[12]Okubo et al, Combes et al等运用DS分析框架对市场规模和企业效率的研究也得出两者正相关关系的结论。[14][11]
但DS模型框架存在如下缺陷:(1)DS模型下的方程求解极为困难,以至于在多数情况下得不到解析解,因而不得不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参数变化的影响。这种求解过程显得不全面、繁琐,而且有时得到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2)DS模型框架下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不变,由此决定了垄断竞争条件下企业进行定价时的加成比例也是不变的。如表2所示,DS模型下商品间替代弹性为σ=1/(1-ρ),这决定了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为边际成本ω/φi乘以加成比例σ/(σ-1)。这意味市场规模无法反映在企业定价公式中,因而严重削减了DS模型在新新经济地理方面的解释力。表2 DS模型与OTT模型比较
基本函数定价公式经典文献DS模型UQ=[∫i∈Ωq(ω)ρdi]1/ρpi=σw(σ-1)φiBaldwin and Okubo(2005)
Behrens et al.(2010)OTT模型U=α∫i∈Ωqcidi-12β∫i∈Ω
(qci)2di-12γ(∫i∈Ωqvidi)2pi=α-βqci-γ∫i∈ΩqcidiMelitz and Ottaviano (2008)
Foster et al (2008)[HJ0〗
2 Ottaviano,Tabuchi and Thisse竞争分析框架。由于DS分析框架通常假定消费者对某种工业品的需求弹性为常数,结果导致企业定价与市场规模无关。因而新经济地理的进一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学界能否建立一个囊括空间因素的更有解释能力的一般均衡模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Ottaviano,Tabuchi and Thisse建立了一个基于准线性二次函数的分析框架。[15]OTT垄断竞争分析框架除了能够分析产品之间的近似替代特征,以及随着产品种类增加消费者效应得以提高的多样性偏好之外,还具有如下优点:(1)企业最优定价策略随着市场规模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影响消费者需求的除了产品本身的价格效应,还有同类产品的交叉价格效应,这就克服了DS模型中企业实行固定成本加成法的缺陷。从表2第3行第3列的定价公式可以看出,企业定价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降低。(2)OTT模型用准线性函数替代了柯布-道格拉斯和不变替代弹性的双重效用函数,所有的内生变量都可以用外生变量的线性表达式表示,因而具有完全的解析分析能力。
Melitz and Ottaviano(2008)运用OTT分析框架证明了市场规模和贸易可以影响竞争的激烈程度,而竞争激烈程度又反作用于企业进入该市场的选择,结果只有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能在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生存。[10]Okubo et al运用OTT框架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14]随着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运用OTT分析框架,可以料想OTT模型可能是未来新新经济地理的主要分析框架。
3 BEJK框架。新新贸易理论除了Melitz(2003)的垄断竞争分析框架外,还存在另外一个替代性的BEJK模型。[16]Holmes, Hsu and Lee在BEJK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企业家和企业异质性生产率分布,得到了BEJK模型下的新新经济地理模型。[17]该文假定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同质产品间针锋相对的竞争,而不是DS模型下的差异化商品的竞争;此外,企业生产率服从“厚尾分布”。他们发现在企业家和劳动力可流动条件下,产业集聚地区的企业会有较高的平均生产率。与DS模型经典结论不同的是,BEJK模型下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企业的生产效率方差较大,而在DS模型下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企业的生产率均值较大。总体来看,运用BEJK模型研究新新经济地理的文献相对较少。
(三)新新经济地理的其他研究方向
由于新新经济地理脱胎于新新贸易理论,因而,当前部分研究将两个“新新”理论(新新经济地理与新新贸易理论)结合起来考虑。Okubo, picard and Thisse(2008)将贸易自由化与企业区位相互作用的结果,发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高效率企业和低效率企业会产生分离,贸易成本的减少将会导致低成本企业实行产业集聚,而高成本企业则迁移到小国家中去后,其结果是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但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选择效应发生逆转,这是由于市场中的消费者足够多时,高成本的企业宁可选择激烈的大市场而不选择竞争缓和的小市场,因而市场规模与生产效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倒U型关系,[18]而在Baldwin and Okubo(2006)和Melitz and Ottiviano(2008)的文献中这种关系是单向的。[9][10]
市场竞争较为激励的区域,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也较为频繁,Asplund and Nocke研究了市场规模引发的竞争程度与企业更替率之间的关系,[18]他们假设企业的生产率服从一个马尔科夫过程,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市场竞争的均衡条件是:高效率的企业生存,低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并被新进入者取代;在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市场进入成本与企业更替概率负相关,固定生产成本与更替率正相关;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企业更替概率与市场规模正相关,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企业的平均寿命更短。而Foste, Haltiwanger and Syverson则发现新进入企业的定价要比在位者更低,这意味着以往的研究过低估计了新进入者的价格优势和对总体生产率的改进作用,同时说明了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生产率优势不仅来源于已有的企业淘汰机制,也源于新企业的产生。[19]
(四)新新经济地理的实证研究
由于新新经济地理是最近几年产生、2010年才有正式名称的前沿理论,因而国内外实证研究都比较匮乏。先前虽然也有学者对企业规模与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但这些考察主要依据的是新经济地理,由于新经济地理将区域间生产效率差异的原因仅仅归结为产业集聚效应,而忽视了各地区之间还可能存在的人才结构差异和企业生产率效益,因而以往研究往往过高估计了产业集聚的作用。[9][12]
Behrens et al运用新新经济地理三大效应检验地区间收入差距。[12] 发现2000年美国276个大型城市人均收入对城市人口的弹性为0082,这意味着城市人口每增加1倍,人均收入增加82%;但在控制了人才因素和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后,这一系数下降到46%,这说明新经济地理的确容易高估产业集聚的作用。类似的研究还有Venables,他认为城市中企业的生产率较高是因为城市本身可以视为是一种自我选择机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具有较高能力的劳动者将主动选择生活在费用高昂的大城市,并把这种生活状态当作一种高能力的信号显示机制,所以,这种自我选择提高了城市中劳动的匹配程度,并最终提高了全市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20]Combes et al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虽然引起工资差异的原因很多,但运用法国工人的面板数据检验结果发现,在控制工人特征、劳动者固定效应、产业固定效应的情况下,地区间工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体劳动技能;如果采用新经济地理的分析框架而不控制劳动者异质性,将会导致集聚经济的估计偏误,偏误程度高达100%。[11]
四、新新经济地理的研究展望
自从1991年Krugman的奠基性论文《规模经济与经济地理》诞生20年以来,新经济地理一直致力于解释“宏观异质性”(macro-heterogeneity),而忽视了各地区间的企业与人力资本本身可能具有的差异。新新经济地理充分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微观异质性”(micro -heterogeneity),使我们对地区间经济差异的研究从“量”的层面深入到“质”(微观效率)的层面,为我们观察空间经济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1 将企业理论与新新经济地理相结合,研究地区间企业组织形式的差异。新新贸易理论和新新经济地理都建立在微观企业基础上,这意味着企业理论或契约理论中的交易费用学说、产权理论学说等理论框架可以扩展于新新贸易理论和新新经济地理当中。Antras and Helpman将产权理论中的GHM模型运用到新新贸易理论获得的成功,使我们不难预见企业理论结合到新新经济地理方面的巨大潜力。[21]企业理论从Coase(1937)发展至今已经相对成熟,所以与新新经济地理交叉领域的研究必将是激动人心的。
2 将企业异质性的研究深入到人力资本异质性。新新贸易理论将企业异质性作为研究基础,但没有回答异质性的来源问题,因而在理论逻辑上并不是自洽的。较之于新新贸易理论,新新经济地理似乎有更多的回答异质性来源的条件,由于劳动要素在国内是自由流动的,因而劳动者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行为可能客观上产生了企业异质性和地区差异。Okubo, picard and Thisse(2009)、Behrens et al(2010)等学者已经发现了这一潜力巨大的研究方向并进行了一定研究,但相对于人力资本地区分布这个重要话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3 对中国而言,新新经济地理为研究中国的区域经济、城市体系和开放条件下的地理格局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武器。(1)从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视角来看,当前中国存在着城乡发展差异、地区差异和工农差异三大社会问题,运用新新经济地理的视角,我们很可能会发现中国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是劳动者素质差异、企业效率差异等全方位深层次的差异。(2)从城市层级规划来看,当前中国正在兴起的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运动,亟须理论层面的指导,新新经济地理可以为城市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3)从开放经济的视角来看,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也是引发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地理格局变化的重要力量,运用新新经济地理的视角来考察对外贸易引起的中国内部经济地理格局的变化,很可能也将得出与以往不同的结论。
注释:
① Baldwin and Okubo(2006)的论文首开新经济地理研究之先河,但Melitz and Ottaviano( 2008)的论文更具理论价值,因而,到底哪篇文章标志着新新经济地理的产生,尚有待时间检验,这也是本文用“不超过5年”来描述这一时间段的原因所在。
② Krugman(1979)的论文之所以同时出现在两栏中,是因为该文对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都有所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杰,李勇,刘志彪.出口促进中国企业生产率提高吗[J].管理世界, 2009 (12).
[2]钱学锋,王菊蓉,黄云湖,王胜.出口与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2).
[3] 李春顶.中国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J].世界经济, 2010(7).
[4] 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经济研究, 2006(11).
[5]Starrett, D. Market allocations of location choice in a model with free mobility [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78, 17(1).
[6]Dixit, A. and Stiglitz, J.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 67 (2).
[7]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3).
[8]Melitz, Marc J.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J]. Econometrica, 2003, 71(6).
[9]Baldwin, R. and T. Okubo. Heterogeneous firms,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spatial selection and sorting [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6, 6(3).
[10]Melitz, Marc J. and G. Ottaviano. Market size, trade, and productivity[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8, 75(1).
[11]Combes, P., Duraton, G., Gobillon, L., Puga, D., Roux, S. The productivity advantages of large cities: distinguishing agglomeration from firm selection [J].CEPR discussion paper, 2009, No. 7191.
[12]Behrens, K., G. Duranton, and F. Robert-Nicoud. Productive cities: Sorting, selection, and agglomeration, working paper, 2010.
[13]Ottaviano G. New new economic geography: firm heterogeneity 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11(1).
[14]Okubo, T., Picard, P., Thisse, J.-F. The spatial selection of heterogeneous firms [J]. CEPR Discussion Paper, 2008, No.6978.
[15]Ottaviano, G., T. Tabuchi and J.-F. Thisse. Agglomeration and Trade Revisited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02, 43(2).
[16]Bernard, A. B., J. Eaton, J. B. Jensen and S. Kortum. Plants and productivit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93(4).
[17]Holmes Thomas, Wentai Hsu and Sanghoon Lee. A model of cities, Entrepreneurship and exit [J]. Working paper, 2010.
[18]Asplund and Nocke. Firm turnover in im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s [J].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y, 2006, 73 (2).
[19]Foster, Haltiwanger and Syverson. Reallocation, firm turnover and efficienc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8, 98(1).
[20]Venables, A. Productivity in cities [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1, 11(2).
[21]Antràs, Pol, Elhanan Helpman. Global Sourcing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4,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