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1

1以病人为中心,注重人性化服务,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和工作模式。对折期手术病人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通过查阅病历,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掌握手术患者的相关信息,以取得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手术期间给予病人全程的心理上支持和细心看护,并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随时为病人着想,对病人的病情、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等,术中不予议论。保证以最佳护理工作状态为病人服务,满足病人一切合理的需求,为病人创造温馨舒适的手术环境,达到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

2为不断提高内部服务工作质量,力求配合默契,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定期走访临床手术科室,每季度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意见簿,直接或间接的征得手术医生的意见和建议。术前主动收集病人信息,尤其关注新开展和疑难病例,参加术前讨论,争取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积极配合,达到临床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98%。

二、落实制度防医院感染

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班工作制度,严格控制人员流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违反无菌原则的人和事给予及时纠正。做好术间消毒,术后处理工作,防止院内感染。每月进行无菌物品、空气、物表、手术人员手的细菌学监测一次,紫外线照射强度监测一次,消毒液及其无菌容器按规定定期更换等。手术用品做到一人一次一用一套执行率100%,无菌切口感染率≤0.5%,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三、增强安全护理意识追求工作质量“0”缺陷

制定严格的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就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易出现的差错和事故,组织讨论分析,并以课题的形式归纳、总结进行讲解,一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另一方面起到警示作用,以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利用晨会、护理业务学习等多种形式增强护士的安全服务意识,做到主动服务,热情接待,细心介绍。各项护理治疗操作要与病人打招呼,采用鼓励性语言,动作轻柔,给予病人安全感,取得其信任与合作,拒绝病理检查者,患者家属要知情同意签字记录,避免纠纷。

四、加强急诊急救药械管理

做好急救药品、仪器的管理工作,保证急救药械完好率100%。护士长每周对急救药械进行检查,要做到保质保量,及时填充,护士每班交接时认真核对,使之完好备用。专人负责医疗设备的保养,做到对仪器设备性能及使用状况心中有数,保证其良好的性能和正常安全的运转。加强护理人员对急救知识、抢救程序、抢救药品、抢救仪器的使用等内容的培训,达到人人熟练掌握和应用。并且能敏捷熟练准确地配合抢救工作。

五、加强护理文件书写管理

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按照实际护理过程,认真、及时、真实、规范的书术室护理记录单,做到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8%。

六、计划培训提高专科业务技能

按照学习计划进行专科理论专业技能培训,支持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鼓励护理人员参加自学、函授学习及考试,订阅护理杂志,网上查寻自学等,使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护理工作发展的新动态和护理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好的配合手术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护理人员三基水平平均≥85分;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8%.

七、加强财物管理低耗损高效益

严格按照收费标准收费,做到应收则收,应收不漏。遇有疑问及纠纷及时核查处理。定期对科室医疗和办公用品进行清点,有计划领取,妥善保管,减少浪费及损耗,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含金量。

八、加强护理质量监控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科室质控小组加大自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定期查找护理隐患并进行分析反馈,使各项工作程序化、规范化。通过统计手术量、满意度调查、有无差错疏忽及投诉,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工作情况,卫生区域等各项指标检查,督促和完善护理工作,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九、做好带教工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2

指导思想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种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科主任组成,为常设办事机构。职责:①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掌握医疗卫生相关政策、法规,全面协调解决院内医疗护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全面或专题的进行医疗护理质量评价分析,提出对今后工作的指导意见。②医疗质量控制科职责:医疗质量控制科接受主管院长和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医疗质量行使指导、检查、考评、评价和全程监控职能,督促各种制度和规程的执行。定期检查,采取有效措施,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③科室质控小组职责: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在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质量管理工作,执行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的统一质管标准,落实规章制度,定期进行考核、评比、上报。

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①门诊医师: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②病房住院医师:患者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急、危、重患者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③病房主治医师: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④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组织或参与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和操作常规。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医疗工作,督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各项制度和诊疗常规。

强化医疗质量标准化管理

我院制定了一系列医疗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标准。在基础质量方面的制度和标准是注重培养和规范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医疗服务诊疗行为;在环节质量方面的制度和标准是加强关键环节、重点对象的自我监控和监督管理;在终末质量方面的制度和标准是查找医疗缺陷,加强质量评价和信息反馈。建立了《病历书写制度》、《疑难病历讨论制度》、《病历质量控制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标准。

针对各科室和各关键环节的工作实际,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值班、查房、会诊、交接班、急危重患者抢救、围手术期患者管理、死亡病历讨论等制度,并将各项管理指标进行量化,制定质量评定标准。由于制度完善、标准明确,使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使医疗质量管理监督、检查有依据,衡量优劣有尺度,确保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加强医疗质量监控管理

我院主要采取科室自我约束和院级宏观监控两种质量控制办法。①科室自我约束:抓好科室逐级控制。建立了主管医师、上级医师、科主任三级质量管理模式,即所有患者的诊疗都实行三级负责制,明确各类患者、各关键环节三级查房、诊疗职责和实施期限,并通过病历记录体现落实情况;医技科室实行重要辅助检查结果逐级审查制度,从而形成以个体管理为主,逐级把关,相互控制的质量责任制,即时控制医疗缺陷。实行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案。采取自我控制。主要是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切实做到质量自我检查、自主管理。②院级宏观监控、考核:注重加强人才培训和考核,提高人员素质。对新分配、调入或进修人员实行上岗前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每年对各级医师临床技能进行综合考核,住院医师重点加强“三基”训练,考核病历书写、体格检查、临床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等;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突出抓好“三新”教育,即新技术、新理论、新进展,考核急救技术、专科技术、疑难病历分析等。积极开展技术比武,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人才培训,邀请专家来院讲学,指导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适时组织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医疗文书书写、院内感染监控及各类技术操作等专题讲座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科间交叉质量控制:临床科室重点是抓好现住院病历审查。每月组织临床科室主任及副主任医师对现住院病历进行交叉抽查和重点科室集中审查,评定病历等级;医技科室的医疗质量按照《质量成本控制考核细则》进行综合考评,重点考评诊断符合率和报告发送时限,以及门诊部、急诊科、手术室等诊疗重点环节科室的医护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检验科和感染控制科每月对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临床药理科每月对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

抓好终末病历的审查:重点是审查病历的内在质量,包括诊断、鉴别诊断是否正确,检查是否及时、合理、正确,治疗是否正确、有效、彻底,医护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是否落实等,着重查找医疗缺陷。问题突出的病历由专家书面写出存在的问题,发回原科室,限期组织讨论,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开展疑难病例讨论:由医务科选定讨论病例,全院医护人员参加讨论,最后由专家结合病例进行讲评和相关业务理论知识讲座。

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状况分析:每月对各科室平均住院日、治愈率、抢救成功率、诊断符合率、甲级病案率等主要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作为评价科室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

加大质量评估和奖惩力度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3

1.1护理人员的质量不高、数量不足随着医院经济意识的增强和医疗卫生改革制度的深入,各个医院都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而医院管理层为了增加经济效益,节约人力成本,对于产科护理人员的编制尽量压缩。这样一来,护士超负荷工作、加班时间过长、加班频率过多,都很容易出现身心疲惫的现象,不利于产妇的预后。

1.2器械设备管理无序,缺少操作规程医院的发展购进高、精、新医疗设备越来越多,但存在“重视购置、轻视管理”“重视使用、轻视保养”“只管数量,不管质量”。出现故障不及时报告,与正常的混放;设备资料不健全,难以质量追溯;对长期不用的设备不清理,配件遗失;器械性能不定期维护检查,术中线路损坏停电出现故障意外,导致患者手术时间延长。护士长对器械设备的管理,停留在账目管理阶段。

1.3分娩手术安置不当分娩手术安置应该以对产妇生理功能不过分妨碍、符合手术操作需要为原则,支持点和负重点要放置正确,各种支撑物和垫物的软硬度要适中。类似错误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护士缺乏与麻醉者、术者沟通,对术式不甚了解,很容易出现产后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1.4对护士缺乏情感管理,以罚为主有些护士长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护士缺乏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过于看重经济惩罚。长期超负荷运转、连台手术、手术量大、护士人员短缺等因素均可能会导致护士应变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过度疲劳,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出现护理差错事故。

2产科安全护理措施

2.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护理人员是护理工作具体执行者,提高质量管理的重心和主体是护士长和护士,如何调动护士主动参与到护理质控工作的全过程,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根据护士责任心、年资、能力、岗位职责要求,进行分组管理,分级“以训代考”的方法更能帮助年轻护士的成长,使其养成主动学习,自觉动脑的习惯,对危重疑难病例、护理问题、新技术、新业务要进行讨论分析,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提升专科护理内涵和质量。有计划定期轮换护士配合不同的专科手术。

2.2人人参与,加强质量前馈控制把管理的重点由终末管理转变为“前馈控制”和“程序管理”,使每个过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制订的质量标准应更加具体和细化,操作性要强,要让护士充分了解怎样把事做正确,把正确的事做好。建立产科手术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反馈登记本》,各手术间设置“产科手术配合指引书”,“医生留言本”,“工作缺陷记录本”,“不良事件自愿报告表”,采取不点名、不署名,对责任人的处罚以教育为主,并加以保密,引导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分享缺陷教训。管理上则更多地关注问题的发现,原因的分析,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克服反馈控制中因时间差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护理缺陷,使各种潜在的护理风险、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在调查项目的设置上注重患者、手术医生、麻醉师、产科病房护士、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

2.3加强环境安全管理第一,护理人员在产妇入院时向其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医院的环境,如床头灯、呼叫器、卫生间、卧室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产妇很容易健忘,因此,应该对周围环境特点向其反复强调。第二,病房内设施摆放简洁整齐,走廊内设置扶手,过道内避免放置杂物,保持室内光线充足;指导产妇穿的鞋子要合脚、防滑,而且鞋的脚后跟松紧合适、不要穿拖鞋等,加强对保洁员的监督和管理,拖地时间尽量避开产妇活动的高峰,使用防滑警示标志,拖把避免过湿,应在五分钟内干燥为宜,地面有积水、油污及时擦干;指导家属和产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保持地面的清洁干燥;放置吸水性强的踏地垫,以免雨水带入病区,弄湿地面。第三,加强细节管理,减少安全隐患。提醒行动不便者在上厕所时要呼叫护士或陪护协助;卫生间安装扶手,增加座便器,定时检查床栏、扶手有无松动;新入院者,要睡加了床档的床位。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4

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临床上非常罕见,其临床症状与嗜铬细胞瘤症状相似,会出现高血压、头痛、心悸及出汗等症状,手术切除肿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效果好。但我科收治的1例患者年老体弱,同时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瘤体积较大15 cm×12 cm×20 cm,可能是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如此巨大的肾上腺肿瘤,风险非常大,术前准备必须充分,围术期护理非常重要。我院于2008年11月21日为此行海绵状血管瘤摘除手术,未发生意外,取得良好疗效,患者于2008年12月12日康复出院。现将围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7岁,因“纳差消瘦1个月”于2008年10月6日收入内分泌科住院治疗。入院诊断:纳差消瘦查因:急性胃肠炎?高血压病3级。入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检查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上腹部CT检查示:左侧腹膜后巨大肿块,首先考虑嗜铬细胞瘤,于10月18日请泌尿外科主任会诊后转泌尿外科治疗,泌尿科主任非常重视,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前请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刘春晓教授会诊,进行全院危重疑难病例讨论,并组织全科医生进行讨论学习,详细拟定手术方案,将手术方案向医务科汇报,医务科同意开展手术。手术方式:患者于11月21日送手术室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左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垫高左侧腰背部,取左侧肋缘下斜切口,长约20 cm,进入腹腔后见左侧肾上腺肿瘤,约15 cm×12 cm×20 cm大小,有包膜,表面光滑,重约4 kg,切开肿瘤见坏死组织及液化物,边界尚清楚,分离肿瘤并切除肿物,左肾被挤压下移,彻底止血,探查淋巴结及其他脏器未见异常后放置引流管,关闭腹腔,手术过程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尚平稳,术后送ICU监护治疗。术后予以抗感染、止血,控制血压,监测血糖、尿量等治疗。

2 术前护理

2.1 病情及指标观察 术前患者血压呈不稳定状态,波动幅度大,指导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的变化,测血压、脉搏、呼吸1 次/d,并认真做好记录,为医生用药和诊断提供依据。按医嘱予口服酚苄明(国产)+美托洛尔+特拉唑嗪降压,并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术前患者曾两次出现畏寒、出汗、血压持续上升,脉速,按医嘱予卡托普利片口服,并予甲磺酸酚妥拉明30 mg缓慢静脉注射,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充分扩容,纠正心律失常,把血压控制在130~150/80~90 mm Hg的理想范围。口服丙硫氧嘧啶,每天监测基础代谢率情况,把基础代谢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改善营养状况,了解心肺功能,以防止在全麻下影响心肺功能。注意患者睡眠情况,保持充足的睡眠。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2 术前宣教 护士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宣教,使患者及家属认识疾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发病机制,保持良好的心情;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告诉患者手术后恢复过程,愈后情况,消除其恐惧心理以配合治疗[1]。

3 术中护理

3.1 巡回护理要点 (1)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路。(2)留置导尿,记录每小时尿量变化。(3)防治血压波动,要随时准备输注降压药物,如硝普钠或立其丁等,使血压下降。当结扎肿瘤血管或摘除肿瘤后,血压可能骤降,出现休克,此时需预作准备、快速输血输液、必要时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等提升血压,直至血压稳定,保证手术顺利进行。(4)密切观察心率变化和有无心律失常等,及时报告医生。(5)正确采集各种标本,配合麻醉师做好血糖、电解质、血气分析等监测。

3.2 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做好应急准备 器械护士要熟悉手术的主要步骤和出现意外时的应急处理。备好吊式拉钩、肋骨剪、无损伤血管钳、无损伤缝线及心耳钳等,以便在肾静脉或腔静脉损伤时使用。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

4 术后一般护理

(1)术后按危重患者送入ICU实施监护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血压、脉搏、体温、呼吸情况及尿量情况;做好管道的护理:保持胃管、深静脉管、肾周引流管、尿管固定通畅,妥善固定好各管道,并做好标识,维持有效的胃肠减压,将胃内的积液、积气引出,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尤其注意观察肾周引流液的性质及量。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保持出入量平衡,液体24 h均衡输入,每天两次监测中心静脉压。继续每天监测基础代谢率情况,严密观察患者脉搏、体温、神志的变化及消化道症状,及时发现甲状腺危象的症状。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每天予口腔护理2次。禁食2天,禁食期间按医嘱补充液体,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2)术后卧床休息2周,卧床期间协助患者做好一切生活护理,协助患者2 h 1次翻身拍背。麻醉清醒后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自主活动四肢肢体,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3)注意保暖,防止外感风寒,避免引起腹压增加的诱因,如咳嗽、便秘、小便不畅。(4)饮食指导:解除禁食后,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半流饮食,少量多餐,忌食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甜品等,以免引起腹胀;多进食润肠通便之品,如香蕉、芝麻糊、蜂蜜等,保持大便通畅。加强营养,请营养师指导患者膳食,以促进机体恢复。(5)术后跟踪随访6个月,患者生活能自理,体重增加2.5 kg,胃纳佳,二便正常。

5 讨论

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临床上非常罕见,术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严格控制高血压,纠正心律失常,改善潜在的心肌病变,对提高手术安全性极为重要。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患者情绪紧张,稍有刺激即可诱发血压波动。故护士要对患者细心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巨大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手术风险性极大,术中极易发生大出血[2]。在手术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充分熟悉手术的全过程及配合要点,掌握围术期的护理特点,实施妥善的整体护理,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手术难关。本病例无发生意外,我们体会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医护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5

 

2014年,医务处、质控科在院总支、院委会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等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各级医药卫生改革及公立医院改革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二甲复审、医院标准化建设为契机,严格按照年度工作计划,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诊疗行为,调整检查标准,增大检查和培训力度,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树立良好医德医风,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职工和群众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通过检查和督导,各方面工作较2013年前有了巨大进步,尤其第四季度医院通过对科室主任和质控员进行质控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各科室上述各项工作了有明显改进。主要体现在:

一、制度体系建设

(一) 加强院级医疗质量控制。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了重新调整,成立质控科,根据二甲标准评审细则,对科室质控指标和医疗质量检查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并成立了院科两级质控检查小组,院级以医务处质控科主导,12月份将9名兼职质控员采取分工协作,以联合查房的形式每周工作日对科室质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做到及时反馈、限期整改。

(二) 加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医院各科室调整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并设质控员,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对科室质量进行自查,针对存在问题及不足积极整改。医院对科室质控员进行了质控内容、质控标准及质控管理工具应用的培训,提高科室质控管理能力。质控科统一制作质控模板供科室参考使用,规范质控统计分析模式,提高质控分析能力。

二、检查方式和内容

第一季度医务处制定医疗质量检查标准,主要内容为病历质量、各类核心制度学习及培训、各类工作流程、二甲资料准备等内容,由宋博、杨本勤、杜玉岭、医务处轮转人员等分组对临床医技科室进行检查和督导。第二、三季度医务处按照联合查房方式每工作日轮流对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内容较前增加和细化,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工作初具框架。第四季度医院增设质控科,将医疗质量质控检查内容进一步细化,针对每个科室和专业制定各自的质控检查标准,结合联合查房每日对各科室进行业务检查和督导,次日进行通报。自10月份以后,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记录本全部改为电子版,年底统一装订。

三、改进总结

(一)医务处对医疗核心工作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由14项增加至21项。充分利用科室早交班时间,督导交接班制度及各项医疗核心工作制度的学习,通过联合查房及病历质量检查等形式重点对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各项病例讨论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病情评估制度、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等医疗核心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效确保医疗安全。

(二)修订本院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合理用药、合理用血,规范诊疗。

全院各科室专业重新多次修订了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各科室进行培训,以提高诊疗和技术操作水平。加强规范收治病人监督,每天对科室患者按专业收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防止不规范收治现象。实行“一单通”,严格执行临床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对山东省指定的医疗机构检查结果进行互认,防止重复检查,减轻就医费用。严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加强医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对医师抗菌药物使用级别进行授权,通过病历对抗菌药物规范、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督导。5月4日与药剂科共同举办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班,邀请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专家来院对全体医师进行培训。联合药剂科、院感科检查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今年举办2次法律法规知识和临床用血知识培训,进行POCT知识培训和授权。

(三)完善电子病历质量

自5月28日,实施电子病历质控,加大医务人员尤其病案质控员电子病历质控培训力度和频率,10月份轮流对科室病案质控员开展专项培训,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实时监督科室运行病历、终末病历书写质量、住院时间超过30天患者上报、规范收治病人等情况。对医疗文书书写存在问题严重的科室加大督导和指导力度,提高医疗质量。抓好环节质量控制,增加检查频率和覆盖面,以推动医院整体病案质量的提高。

(四)病例讨论及各类病情评估

各种疑难危重、死亡、抢救、术前讨论等病例记录较前完善,增加患者病情评估和再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规范了诊疗行为,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检查资料规整,有图表数据分析和整改。

(五)质控检查:通过年初至今的工作检查,日常督导,3次分别对科主任和质控员进行培训,使各科室质控资料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学会运用PDCA和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制作质控资料。同时增加9名医务处兼职质控人员,每工作日进行质控检查。各种工作量、诊疗患者病种、人次等医疗指标有分析和整改措施。

(六)检验科、输血科和病理科室内质控、室间质评规范合格,同时与影像科室,按照二甲标准进行逐项督导,检查资料和质控资料完备。

(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

根据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制订《关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规定》,指定医患关系办公室负责对全院发生的医疗、护理、院感、输血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系统化统一管理,进一步规范报告、处理流程,并明确奖惩措施,鼓励上报。有效增强了全体医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对及时发现、报告、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保障医疗安全,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起到重要作用。

(八)加强病员安全管理,及时上报非计划手术和重大疑难患者,加强重点患者管理。医院制定《关于加强病人监护的管理规定》,对急危重症病人、有创检查及诊疗病人、门诊及住院手术病人、高危孕产妇等重点患者加强监护和管理。重点加强科室住院时间超过30天、非计划再次手术、重大疑难手术等重点患者的管理,实行随时上报和审批,每天进行督导,每季度对落实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九)手术麻醉分级管理和特殊诊疗授权管理

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医院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曲阜市人民医院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有关要求,对全院手术、麻醉、腔镜及高风险等诊疗技术进行了分级管理,并按照医师级别进行了分级授权,通过各项医疗质量与安全监管措施对分级授权进行追踪评价,对考核不合格人员取消授权资格,工作中对袁承信取消内窥镜检查资格。日常检查中对各种诊疗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十)围术期安全核查,对手术、麻醉评估、手术安全核查等逐项监督检查,方磊对手术室内围术期各项工作每日检查。科室利用晨交班时间定期对科室医师进行巩固培训。医师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有创检查、特殊治疗之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谈话制度,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马军华对术后患者的安全管理进行检查汇总。

(十一)临床路径和单病种

督促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控制工作,规范治疗行为,各病种入组率不能达到要求,日常检查中加大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控制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求每季度进行汇总和分析。日常检查督导,增加入组率和完成率。

(十二)三基培训和考核

督导各科室每月2次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医技科室增加书面考试内容,各项资料保存基本完整。质控科制定了三基三严培训考核方案,11-12月份对全体医师进行了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及三基理论培训,12月11-12日组织40岁以下86名医师进行了心肺复苏技能考试,平均分94.54分,无不合格人员。12月16-17日组织全体医师、检验科人员进行三基理论考试,及格率为95.83%。

(十三)加强医患沟通,落实知情同意制度,减少和预防医疗纠纷,做好医疗安全预警,检查病历中的知情同意书及各类签字、病情风险评估、手术安全核查等。今年下半年重大医疗纠纷发生数明显下降。

(十四)规范收治病人。通过检查,不规范收治病人的科室及例数明显下降。

四、及时下发督导单、上交反馈单,分析整改,作为下一月度检点内容。

五、医疗质量考核工作较前有明显改进,成效显著。但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对科室质控的评价、缺陷追踪和改进等、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控、核心制度落实等问题,今后争取细化各项质控指标,坚持检查和督导。

六、医务处质控科各项质控工作分析和评价详见各月度质控简报。

七、存在问题

检查中临床科室存在主要问题为:科室主任对考核工作指标不熟悉,质控数据未能与医院下达目标相结合,统计分析内容较少,具体数据分析和深层次原因分析欠佳,管理工具应用欠合理;各类病例讨论记录不规范,内容简单量少,缺少原始记录及参加人员签名等;术前讨论和危重病人抢救登记较少;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有统计数据,分析欠佳,数量较少,部分科室有造假,无医嘱仅填写表单;科务会、业务学习记录不及时,部分科室混记;抗菌药物管理有统计但记录不规范,无总结分析,病历书写仍存在复制、打印不及时等现象;各类风险评估表、医患沟通等签字不及时。医嘱、病程续打、签字不及时、不规范。

医技科室主要存在问题为:质控数据统计困难,资料少,内容空洞,缺少实际原始数据支持,分析欠完善;危急值登记尚及时,但无季度统计和分析;随访和疑难病例讨论例数较少,真实性欠佳。三基培训尚可,制度流程培训少,应知应会知识了解欠缺。

一年来我科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大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励,不断弥补和改正工作中的不足,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医院贡献自己力量。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6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适应现代医疗质量观念的转变,我院从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出发,强化管理,实现了医疗质量的飞跃,使病人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笔者从事医疗管理工作多年,本着学习、交流的目的,现将我院的一些做法简要介绍如下。

1 主要做法

1.1 增强质量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组织及制度:我院不间断地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使全院人员充分认识到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之本、发展之本,是市场竞争的源泉。医院建立健全了三级质量管理组织,共同参与医疗质量形成各环节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服务保障工作。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长任主任委员,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进行全程有效管控;科室成立质控小组,科主任任组长,负责该科日常医疗质量管理。医院医务科每月进行一次医疗质量大检查和召开一次医疗质量分析会,检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医院加强医疗创新和质量管理提供了政策保证。

1.2抓好基础医疗质量,为医疗技术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1 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人才是医疗质量的基础,是最根本的要素,要提高医疗质量,首先要提高人员素质。我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并把它作为重要战略工程来抓,在搞好人才引进的同时,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抓好年轻医务人员的培养,重点是加强“三基三严”训练,进行年度考核,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医院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模式,积极扶持重点专科和优势学科,以此带动医院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1.2.2 鼓励科室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是医院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我院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文化建院、制度管院、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科技强院”的战略方针,并紧密结合实际,制定了“准入规定”、“评价标准”、“奖惩规定”等,加大管理和扶持的力度,年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30余项,不仅解决了病人疾苦,同时也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提升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1.3 实施有效管理,加强环节质量控制

1.3.1 重视门、急诊工作门、急诊是医疗工作的最前线,也是医院的对外窗口,是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多发地。为提高门、急诊工作质量,医院加强了技术力量配备,安排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出诊,提高了疑难重症的首诊确诊率,减少了病人复诊次数和不必要的费用。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专科会诊制,防止跨专业收治病人。对病历、处方质量,按标准定期检查,奖优罚劣。

1.3.2 加强病房及手术室管理:实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职能科室检查与科室自查相结合:(1)抓好制度的落实,如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三查七对制度、急危重病人抢救与管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审批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2)抓好住院病历书写质量,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制定具体评分标准、奖惩措施,坚持科室、医院两级审查在院和出院病历,保证了住院病历甲级率达97%以上。(3)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和控制,针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人群进行监控,降低院感率,减少漏报率。(4)加强毒麻药品和抗生素的使用管理,保证急救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这些管理,均对住院病人的诊断、治疗、康复各环节质量起到保障作用,为取得预计的终末质量提供了保证。

2 成效与体会

2.1 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由于全员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提高、规章制度的逐步完善、医疗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成形,形成了医院、职能科室、临床科室三级质控网络体系,建立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规范化运行机制,使医院管理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医疗指标明显提高,医疗纠纷明显下降,在开展“优质服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均获优异成绩,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

2.2 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目前我院已发展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新药研发和研究生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科研医疗机构,在我省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2004年获得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和黑龙江省委授予的“全省小康建设百面红旗集体”荣誉称号。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单位。2009年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中药研发技术服务创新平台建设单位。

我院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73亿元。现有国家中医重点专科4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重点研究室1个、国家三级实验室5个,省政府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卫生厅重点学科6个。同时我院下设中药、中医临床和针灸经络研究所3个,国家中药剂型改革基地设在我院。

2.3 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建院以来,我院共取得科研成果300多项,其中获得部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0多项,目前我院承担部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攻关课题74项,其中国家级7项,部省级34项,省级行业33项。共研制出中药新产品40多个投放市场,其中包括“刺五加”、“满山红”、“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剂”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牌产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