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质量整改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整改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室护理质量整改措施

手术室护理质量整改措施范文1

关键词:PDCA循环;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using PDCA cyc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 outpatient operation room.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the operation room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and the provincial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quality control) inspection standards, to develop outpatient operation room 10 nursing work improvement item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cycle.Results Departments of quality control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DCA cycle quality of nursing in the outpatient operating room than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mproved. Surgery patient identification mark, preoperative missed measure body temperature of patients, surgical operation after finishing is not in place, health guidance, after high-risk surgery no visit, postoperative left outpatient medical records, surgical safety verification, emergency materials management is not in place, sterile placement is not standardized, the specimen handover leakage signature less than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Department of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displa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DCA cycle patient ident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of the operating room, emergency vehicle management, sample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patient satisfaction scores than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has provided High,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can promote the quality control of nursing quality in outpatient operation room.

Key words:PDCA cycle; Outpatient operation room; Nursing quality; Analysis

随着护理管理模式的更新,更注重质量过程的管理和改进,持续质量改进是现代护理管理的方法[1]。我院门诊手术室以计划生育及外科门诊手术为主,手术量大、时间短、周转快,导致护理工作存在不易改进项,影响护理质量。为提高护理质量,2014年护理部要求科室对难以改进的护理问题进行疏理,拟定改进项目进行PDCA循环,取得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护理部及科室质控小组检查出的问题,对整改2次后仍未符合要求的列入改进计划,疏理出手术患者身份标识不全,术前漏测患者体温,手术间术后整理不到位,健康指导不全,高危手术术后未访视,术后门诊病历遗留,手术安全核查不全,无菌物品的放置不规范,标本交接漏签名,复苏囊放置位置未固定共10项护理改进项。

1.2方法

1.2.1计划(P) 质控小组收集2014年全年实施PDCA前的专科护理、消毒隔离及安全管理质控检查结果难以改进的项目,结合优质护理拟定改进项,遵循先易后难原则,确定改进顺序。2015年实施PDCA后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的可量化的控制标准,并确保该标准简单可行,改进措施落实到责任人或岗位,以便于质控小组进行监督实施。

1.2.2实施(D) ①质控小组针对每个改进项逐一从制度、管理、流程及便于操作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制定改进措施,并监督具体实施情况,对改进质量把关,同时与护士长保持有效的沟通,保证整个护理工作有效的进行[2]。②护士长作为科室管理者,在护理改进项PDCA循环过程中起着监督和指导作用,并及时纠正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全科护士对当月改进项具体整改措施学习培训并考核,按照制定计划完成改进内容。③2015年1月~10月每月改进一项。

1.2.3检查(C) ①质控小组每周对照改进措施检查改进项落实情况,并记录检查结果,及时总结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情况提出解决方法;②护理部每月质控检查改进项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尤其是方案初期执行情况,对改进合格项每季度抽查。

1.2.4处理(A) 护士长组织质控小组成员对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及时修订和补充改进措施并在全科传达,使之按要求完成,护士长每月在科务会上汇报改进进展及效果,达标后继续巩固,继而制定下一个改进项,转入下一轮循环;未达标项目下月继续改进,直至合格方进入下个改进项。

1.3评价方法 实施PDCA循环后对护理改进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内容包括:①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三甲专科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要求对10项改进项每周自查,以符合改进措施为合格,所有数据是抽查60份科室自查结果的统计。②依据四川省护理质控检查评分标准,患者身份识别与沟通管理100分,手术室护理管理100分,安全管理100分,标本管理50分,急救车管理50分,患者满意度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门诊手术室护理问题实施PDCA循环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改进项实施PDCA循环前后自查结果比较,见表1。

2.2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改进项实施PDCA循环前后护理部质控评分,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法律法规意识的加强,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3]。护理服务质量是一多维的评价指标[4],不仅取决于提供的服务和技术质量,还取决于患者就诊过程中感知与期望。我院门诊手术年均1.6万台,以短、频、快为主,护士忙于完成手术,忽略部分护理细节,整改效果不明显。本研究是根据科室特点对难以改进的护理问题重点关注,从制度、流程和管理中找出可行的办法,每月重点关注一项护理问题,整改的难度减小,就容易达到目标,以根本解决本项问题,同时是护士养成良好的严谨的执行力,从而减少类似查对、核心制度的执行以及违反各种规范管理的错误。表1显示经过PDCA循环后10项护理改进项部分仍需要持续改进,分析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的工作习惯和惯性思维占很大的因素,同时手术患者较多的时间段仍有部分护理问题存在,PDCA是一种对干预措施不断改进并应用的循环过程,其在进行干预实施的过程中对整体和细节进行不断总结分析[5],这需要反复、多次的整改,以达到固化状态。表2显示我院门诊手术室在实行PDCA循环后,各项护理数据和实施前比较均有所提高。

PDCA循环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W.E.Deming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现代管理方式,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能使护士的工作质量得到加强, 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6-7]。实践证明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地过程管理,是一种质量促进手段,能不断地更加科学地促进质量管理[8]。护理工作改进项结合PDCA循环做到了对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具体的工作步骤,质控小组成员从各角度找寻问题的根源,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达到改善工作质量,减少工作失误的效应[9]。在实施PDCA循环中最重要的是监督及坚持执行,使护理工作固化,同时也培养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能早期发现和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并利用专业知识给与患者全面的健康指导,促进护理管理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赖喜玉李爱霞,林瑟芬.持续质量改进在住院癌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3):118-119.

[2]刘晓岚.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1(33):3205-3206.

[3]张丽,李莉,曹志红,等.PDCA模式在烧伤整形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4(4):1250-1251.

[4]邓平,王欣,舒勤,等.肿瘤病人对护士服务质量的期望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4):4093-4096.

[5]赵国光,王欣,李永总,等.PDCA管理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4):297-300.

[6]Pace CP.Continual eatheter administration of elemental diat[J].Surg Gyneeol Obster,2009,142,(3):184-185.

[7]Moore FA,Feliciano DV,Andrassy RJ.Early en - teral feeding,compared wite parenteral,reduces post - operative srptic complication[J].Ann Surg,2011,3(1):234-235.

手术室护理质量整改措施范文2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手术室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即设置设备精细化管理、患者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精细化管理。结果:麻醉后复苏护理取良好效果,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得到患者、麻醉医师、手术专家的认可。结论:精细化管理理念是提高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的有效方法,使麻醉后复苏护理安全优质高效。

[关键词]

精细化;手术麻醉;复苏护理;管理精细化

管理是我国目前护理工作者比较关注的先进理念,其实质是对科学执着追求,是一种上下共同追求极致的精细化思维方式[1]。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是术后在手术室内的重要的护理环节,时患者术后安全保障的第一道防线,如何做好麻醉后复苏护理,值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探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床位数1300余张,年手术例数20000余例。全麻实施患者3000余例。

1.2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体会

①麻醉恢复室(复苏室)精细化管理。麻醉恢复室亦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PACU工作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利用配备的各种设备和监测仪器,观察病人麻醉恢复过程,预防并早期发现手术和麻醉后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返回病房[2]。本院麻醉后复苏室配置合理,管理措施到位。复苏室位置合理,符合三级医院手术室布局管理要求,床位设置与手术间相匹配,能满足全麻术后病人复苏需求。室内环境相对无菌,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环境要求。室内设备、和监测仪、抢救药品齐全。专人负责设备仪器功能完好的监测和抢救药品(定位、定量、定类,班班交接并做好记录)的管理。②复苏室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精细化管理。本院麻醉后复苏护理由手术室N3级专科护士承担。麻醉复苏专科护士应具有一定麻醉学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能力,能发现病人的异常情况[3]。选择业务素质高、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5~10年以上的护师,派送到上级三甲医院进修或短时间内学习培训,以提高其麻醉业务素质,熟悉麻醉和复苏专业知识和理论,熟练掌握急救复苏知识和技能,具有独立操作麻醉监测仪和生命体征监测仪及急救用物等操作技术,并知晓各项监测数据的含义和其正常值范围,对出现监测“危急值”时立即报告并积极处理。通过多种途径如参加学说会议或优秀杂志刊物或网络学习掌握麻醉方面护理相关知识,经严格的考核合格才可负责复苏护理工作,同时具备判断各大全麻手术术后复苏时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应用评判性思维动态、客观判断病情变化,在异常情况出现后第一时间内发现,并给予(同医师)准确及时的救治。③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精细化管理。制定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科室拟定,手术室全体医护人员以“头脑风暴”形式讨论拟定,报医务科审查下发执行。每半年或1年修改1次。护士长组织培训学习和掌握标准和流程,同时制定出执行措施和考核细则,以提高标准和流程的执行力。严格掌握转出指征,密切观察复苏过程中病人的病情及生命体征,特别关注:自主呼吸良好的临床体征、血液动力学指标稳定、病人能准确定位、物代谢至安全要求再转入ICU或病房,手术室负责麻醉后复苏的护师亲自送病人到相应科室,并与他科责任护师床旁交接病人术中情况、复苏情况、现治疗护理内容等,并于次日探访病人。④复苏护理质量管理考核精细化。护士长负责考核。考核明确目的、意义、标准、内容比重、扣分分值。每周1次,考核结果汇总科内通报,存在问题明确责任人,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间。并循环执行考核流程: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实施—实施整改—评价—持续改进。

2结果

2013年1月~2015年1月,麻醉后复苏护理取良好效果,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术后复苏观察治疗的病人安全转出,得到麻醉医师和临床专家的认可,同时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和专科护理水平。

3讨论

麻醉后复苏护理,是对手术麻醉后病人进行严格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到病人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做后复苏室护理管理,是护士长的重要职责,精与细的管理模式是加强复苏室环境、设备、仪器、药品、护师、质量和流程管理的有效方法,是夯实复苏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精益求精的全程(过程与结果)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是提高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的有效模式,可使麻醉后复苏护理增效提质。

[参考文献]

[1]蒋联群,朱迎阳.精细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好模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6):406-408.

[2]谢岚,张粉玲.麻醉复苏专科护士的构建[J],全科护理2012,10(7):1987-1988.

手术室护理质量整改措施范文3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

(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

(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

(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 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 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 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 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5、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2、与医务科合作,聘请专家授课,讲授骨科、内、外科知识,以提高专业知识。

3、各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

4、“三八妇女节”举行了护理技术操作比赛(无菌操作),并评选出了一等奖(吴蔚蔚)、二等奖(李敏丹、唐海萍)、三等奖(周莉君)分别给予了奖励。

5、12月初,护理部对全院护士分组进行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病区护士考核:静脉输液、吸氧;急诊室护士考核:心肺复苏、吸氧、洗胃;手术室护士考核:静脉输液、无菌操作。

6、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7、坚持了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轮流在三个病区进行了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8、9月份至11月份对今年进院的9名新护士进行了岗前培训,内容为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知识,组织护士长每人讲一课,提高护士长授课能力。

9、全院有5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自学考试,有3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函授。

五、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2、 每个科室坚持了每月对病区治疗室、换药室的空气培养,对高危科室夏季如手术室、门诊手术室,每月进行二次空气培养,确保了无菌切口无一例感染的好成绩。

3、科室坚持了每月对治疗室、换药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每两月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

4、 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各病区、手术室、急诊室均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检查坚持晨间护理一床一中一湿扫。

5、 各病区治疗室、换药室均能坚持消毒液(1:400消毒灵)拖地每日二次,病房内定期用消毒液拖地(1:400消毒灵)出院病人床单进行了终末消毒(清理床头柜,并用消毒液擦拭)。

手术室护理质量整改措施范文4

工作情况总结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5、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2、与医务科合作,聘请专家授课,讲授骨科、内、外科知识,以提高专业知识。

3、各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

4、“三八妇女节”举行了护理技术操作比赛(无菌操作),并评选出了一等奖(吴蔚蔚)、二等奖(李敏丹、唐海萍)、三等奖分别给予了奖励。

5、12月初,护理部对全院护士分组进行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病区护士考核:静脉输液、吸氧;急诊室护士考核:心肺复苏、吸氧、洗胃;手术室护士考核:静脉输液、无菌操作。

6、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7、坚持了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轮流在三个病区进行了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8、9月份至11月份对今年进院的9名新护士进行了岗前培训,内容为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知识,组织护士长每人讲一课,提高护士长授课能力。

9、全院有5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自学考试,有3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函授。

五、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2、每个科室坚持了每月对病区治疗室、换药室的空气培养,对高危科室夏季如手术室、门诊手术室,每月进行二次空气培养,确保了无菌切口无一例感染的好成绩。

3、科室坚持了每月对治疗室、换药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每两月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

4、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各病区、手术室、急诊室均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检查坚持晨间护理一床一中一湿扫。

5、各病区治疗室、换药室均能坚持消毒液(1:400消毒灵)拖地每日二次,病房内定期用消毒液拖地(1:400消毒灵)出院病人床单进行了终末消毒(清理床头柜,并用消毒液擦拭)。

手术室护理质量整改措施范文5

关键词:五常法;手术室;规范管理

随着外科学的迅速发展,手术量、手术种类、高难度的手术不断增多,加强对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是每一个手术室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五常法"又称5S法,即常整理(抛掉不要的东西或入仓,制订工作计划)、常整顿(所以东西都有位置责任标签,30 s内能找到)、常清洁(清洁责任的划分,做到环境明亮照人)、常规范(透明目视储藏物品,防止出错)、常自律(自觉履行个人职责),"五常法"是优质的管理方法。我院手术室于2012年5月开展了"五常法" 这一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对手术间进行管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成立"五常法"管理小组。手术室护理人员、保洁员均是"五常法"管理小组成员,由护理骨干担任组长。组织科内人员就如何对手术间进行"五常法" 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让所有人掌握"五常法"的知识,树立"五常法"的理念,做到统一认识,全员行动。并针对手术室环境、药品、物品、设备管理和操作规程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对照"五常法"的要求,制定手术间管理的相关规则,质量评价标准,执行流程。管理小组每周进行专项督查,护士长每天检查"五常法"工作的落实情况。将存在问题做好反馈,制定整改措施,按时追踪整改效果,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1.2具体做法

1.2.1 常组织 制订手术间管理的相关规则,按规定对手术间进行管理。每间手术间设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建立《手术间使用登记本》,手术前后由巡回护士按基数清点和补充室内的物品及药品,做好记录,便于追踪护理工作质量情况。管理小组每周进行专项督查,护士长每天检查"五常法"工作的落实情况,每月图文并茂反馈质量检查情况,讲评后提出改进措施。

1.2.2 常整顿 手术间的物品定位、定基数,分类放置。如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分开放,外用药和注射药分开放置。使用频率高的物品放在易取用的位置。小件物品分类放在塑料篮中,粘贴有醒目的标志,保证30s内能准确取到所需的物品,减少找寻物品的时间。按手术间功能配置物品、设备基数,标识清楚、摆放定点定位放置,并处于备用状态。并画好布局平面图贴在墙上,使工作场一目了然,保持手术间的整洁、有序、规范。

1.2.3 常清洁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弃物严格分类放置。手术间内所有设备及物表每日术前及术后湿拭清洁、消毒,并进行空气消毒。连台手术之间,及时将污物清理出手术间,做好手术间地板、设备及物表的清洁、消毒方能使用;手术结束,整理好手术间物品,恢复手术间的清洁、整齐,并做好空气消毒工作。进行1次/w彻底的卫生清洁工作,每月做好室内物表及空气细菌监测。

1.2.4 常规范 每天坚持运用"五常法"对手术间进行管理。建立《护理工作友好温馨提示本》,营造"我对本班工作质量负责,接班护士对上班工作检查"的良好工作氛围。通过连续、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的3s活动,养成坚持的习惯,并接受监督,目的是通过制度化维持成果。充分 发挥 五常"管理小组的作用,大家平时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人人参与管理,个个都是质控员[1]。个性问题,及时指出,共性问题,晨间交班反馈,及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

1.2.5 常自律 培养员工自觉遵守管理制度,提高对标准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培养"慎独"精神,做到有人在无人在一个样,有人监督无人监督一个样,严格遵守手术间管理的规则和良好的工作习惯[2]。

2 结果

实施"五常法"后,改善了工作环境,使手术室变得规范、整洁、舒适,物品的定位定量放置、定人定时检查,使手术器械、物品准备完好率、精密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急救药械完好率、物品消毒合格率均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增加了手术医生及患者满意度。每月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和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督查,手术室成绩均在98分以上,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3 讨论

3.1运用"五常法"这一科学的管理模式,手术间管理规范化。①制订手术间管理规则后,使大家工作有指南、行动有准则。简单易懂的布局图,工作场所让人一目了然;②物品、定位、定基数、标识管理,缩短了寻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仪器放置于固定的位置既保持室内环境整齐[3],又可避免了反复搬动引起仪器的零件松动而导致的无谓损耗;③执行清洁制度常态化,保持了手术间的整洁、有序,大大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2手术间实行责任制管理,责任护士每周清洁、检查、保养,保证了各项设施的完整性和完好性;巡回护士每天根据手术使用情况检查、补充手术间的无菌物品,并按有效期先后依次排列,按序使用[4],杜绝了无菌物品过期及物品用空无人补充现象。

3.3建立《手术间使用登记本》,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增加了护士的责任心,所记录的内容作为质控员和护士长考评的依据,减少了"无头案"、"不关我事"的不良现象。培养了护理人员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护士长每月图文并茂反馈、讲评质量检查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3.4建立《护理工作友好温馨提示本》,营造"我对本班工作质量负责,接班护士对上班工作检查"的良好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5],人人以标准为规范,以自律为中心,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消除安全隐患。"五常法"是手术室科学管理的有效方法,增强了手术室护士工作的责任心和计划性,实施易、见效快,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晓琴,汪玉霞,张林,等."五常法"在洁净手术室保洁维护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531-532.

[2] 吴桂芬,周广红,张晓辉,等."五常法"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管理[J].吉林医学, 2012,33(14):3079-3080.

[3]运用五常法规范基层医院手术室管理的实践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 13(35).

手术室护理质量整改措施范文6

1 常见护理质量安全问题

1.1 电刀灼伤

高频刀使用不当,常致皮肤灼伤,多因手术开始前病人一直使用高压面罩吸氧,手术周围充满易燃氧气,电刀打开后引燃颈后沾有酒精的帽子或头发,引起事故的发生。

1.2 神经损伤或压疮

手术时由于病人安置不当,外展过度使局部受压过久,常引起神经损伤及压疮,也可因垫衬不当引起呼吸困难。

1.3 器械纱布遗留

术中因手术器械清点制度不严或洗手、巡回护士清点器械马虎,发现器械缺少时又抱侥幸心理,使纱布、器械遗留体腔事件时有所闻。

1.4 标本遗失

手术标本是外科疾病最后诊断的重要依据,如标本丢失,将延误或失去诊断抢救时机,因此手术室对手术标本的保管必须严肃、认真。

1.5 开错手术部位

由于手术部位弄错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屡有所闻,其后果也铭心刻骨。

2 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

2.1 不落实规章制度

不重视手术室通知单的书写,不填写或填写项目不全、手术时间不准确、手术名称不明确等,这些均影响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延误手术时间,造成时间与物品的浪费。

2.2 不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术前及关闭体腔前后,对器械、敷料、缝针等,器械护士凭记忆清点,巡回护士不认真核对,器械物品未清点完毕手术医生已开始手术,手术台上物品摆放混乱,并随意向台下丢弃等均可导致物品清点遗漏、有误;有些护士不够重视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记录,往往出现记错、漏项、涂刮的现象,或记录模糊;手术时间长,医生和护士因疲劳而忽略标本的送检或交班不及时、标本未贴标签以及随意将标本丢弃等。

2.3 应急能力欠缺

年轻护士专科护理知识不扎实,应急能力差,忙乱中易出差错,难以适应手术需要,给清醒的患者造成心理障碍,使患者对护士失去安全感和信任感,为手术增加负面影响。

2.4 缺乏责任心

器械准备不全及仪器、设备临用时出现故障;护送患者途中发生管道和引流脱落,患者坠床;术后患者X线片、CT片、衣裤等用物遗失等;高频电刀的负极铅板放置位置不正确,高频电刀内电线等。

3 质量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3.1 制度保障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3.2 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

认真落实手术室的一般制度、洗手护士职责、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接送病人制度、手术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

3.3 安全管理

术前做好查对。接病人时要查对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状况等信息,以及病人入手术间、麻醉前、消毒皮肤前、手术开刀时、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均应做好查对工作。认真核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同时做到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的及时到位。

3.4 清点制度

术中“三人三数”制度,即主刀、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交接时必须做到:洗手护士手术未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未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3.5 定期安全讨论

针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以及制度落实的偏差,要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鸣。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应与其年度考核、奖金发放挂钩。

3.6 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注重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法律问题,用法律手段来指导我们的护理工作,特别是要注意记录和保存相关的证据。

手术室常见护理质量安全问题的防范关键在于提高手术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培养手术室护士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使其严格遵循各种操作规章制度,这对杜绝医疗事故发生均是十分必要的。对管理者来讲,亦便于管理上按章办事,将差错或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谢丽锦.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J].柳州医学,2006 ,19(2):117-118.

[2]张冬青,赵秋霞.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 2007,2(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