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

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范文1

1.1师资力量的缺乏和教师能力的不足

其实全国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都普遍薄弱,缺乏“全能型”的医学英语教师。医学英语课程由医学专业教师教授还是由英语教师担任,意见难以统一。医学专业教师虽然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未必具备足够的英语水平和语言教学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相对薄弱,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英语教学,并与学生进行交流。因此比较容易使医学英语教学课堂气氛沉闷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之医学英语本身复合句较多,句子较长,初次接触会觉得内容复杂难懂,学生容易丧失了对医学英语的学习兴趣。英语专业教师虽然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和语言教学能力,却普遍缺乏必要的医学专业知识,难于教授医学专业理论知识。正是因为如此,我院虽选择英语基础好,专业知识扎实,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具备全英教学资格的医学专业教师,但在英语语言功底和语言教学能力还是存在“先天不足”。

1.2学生医学专业知识的匮乏

由于我院开设《医学英语》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专业知识的中英文双语教学和全英教学打基础,因此是在2年级,甚至是在1年级的七年制学生中进行,所以在本课程的教与学也都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由于学生尚未学习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所以在教授医学专业英语的时候,学生往往难于理解,接受效率大打折扣,课堂的互动也比较难于进行。

1.3学生缺乏医学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压力

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把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分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阶段。由于学校可能把大学英语四、六级与学位挂钩,还有将来就业的需要,学生在学习公共英语有一定的“功利思想”和压力,因此往往投入时间较多,学习方法也往往跟着“四六级”的指挥棒,比较侧重应试教育。而学习医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医学专业全英教学,或者是运用英语获取专业信息,扩展专业知识,为将来能够顺利地运用英语进行学术和科研工作。尽管目标“宏伟远大”,但缺乏明显的压力因素。另外,在公共英语学习阶段,采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所选择的内容侧重于文学体裁,文学性和趣味性较强,进入医学专业英语学习时,对医学术语的大量出现以及医学专业文章语法和习惯用法的陌生,加上医学专业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学习感到困惑,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信心,甚至产生畏难情绪,丧失了兴趣。

2采取的对策及解决方法

2.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对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笔者本人作为药理学专业教师参与医学英语教学二年来,有一定的体会。我们认为担任医学英语的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医学专业知识,然后具备较高水平的英语语言能力,最好能选择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的背景,并且从事医学教学和实践工作的临床医生或者教师。然而,国内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缺乏既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又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和语言教学能力的专门医学英语教师。基于此,我院大胆起用一批英语能力好,教学经验丰富和具有较高责任心的中青年教师承担医学英语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医学专业教师和英语专业教师共同合作,多交流、多沟通,采用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等等来互相弥补自己的不足。但由于我们医学专业课的教师身兼两职,可能在时间的安排不能完全满足医学英语教学的需要,所以我院拟从现有的英语教师中选择一些年富力强又有志于医学英语教学这一事业的教师,对他们专门进行医学知识系统的培训,然后按照医学英语的听说、阅读、翻译、写作教学的需求,对教师进行专业分工,在工作中定向培养提高。同时,教师之间及时交流和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加强提高自身的素质,及时更新医学知识,努力提高语言能力,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推进教师的深造和国际间的交流,力争具备自如的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2.2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侧重点的优化

实事求是来讲,医学英语的教学安排在高年级的本科生,在学生掌握了比较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之后,会得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掌握更多的医学英语词汇和表达方法,更大程度的提高医学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我院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医学生专业中英文双语或全英教学,是发挥“打基础,引入门”的角色,所以要在“夹缝”殊的“生存”,必须另辟蹊径,不能照搬传统的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尤其不能完全照搬一般医学英语教材开展教学,因为这些教材的编写主要是基于高年级的本科生,甚至是为了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专业英语水平。因此,笔者在教授过程中,按照课程大纲要求,首先重点是介绍医学专业词汇的构词法和医学术语。其次,介绍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比如在重点讲授的内容之一pharmacology(药理学)部分,本人在课堂中主要介绍了药理学科的一些常用的医学术语以及相关词汇的构词法,如pharmac-是prefix(前缀),意为Drug(药物),由此可以衍生出很多词汇:药理学pharmacology;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制药学pharmaceutics;药师pharmacist;药物疗法pharma-cotherapy;药房,药店pharmacy;药典pharmacopeia。但是,众所周知,有了词汇量并不意味着可以顺利地阅读医学专业文献,准确地把握其内涵。所以笔者也适当选择浅显易懂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分析医学英语中的复合句型、常用被动语态等语言特征,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其次,笔者介绍了pharma-cology(药理学)中的简单基础的相关知识,比如drugnomenclature(药物的命名法),effectsofdrugs(药物的效应,包括治疗作用以及常见的不良反应等等),drugpreparationsandadminstration(药物的剂型与给药方式),druggroup(药物的分类,按各个系统用药进行分类,以及各个系统最常用的药物和代表药物等),这些内容的掌握,可以为以后的药理学科的全英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2.3灵活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能力的契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深知填鸭式的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不仅调动不起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不能充分达到教学目的。若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建立快乐学习的理念,在教学中我们常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达到明显的效果。

2.3.1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举动,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要建立融洽、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适当释放学生学习的压力,继而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精神饱满,表情轻松愉快,态度和蔼。要尊重每位学生,善于观察学生、注意情感沟通,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表扬和鼓励是维系学生学习兴趣长盛不衰的一剂良药。

2.3.2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会话,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应用英语沟通的能力角色扮演指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情景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或表演等等。它可以让学生模仿真实临床情景的各种角色(如初级医生、高级医生、护士、病人等),掌握临床各种句型用法和各种医学知识,获得医学专业沟通能力,以便在真实医学环境中也能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医学交流和从事科研活动。例如笔者设计了一个病人在药房前向药剂师拿药,然后询问用药的方法的情景,药剂师告诉病人手中有4种药,一种是螺旋霉素胶囊,每次服用2片,每天2次,最好饭后服。一种是止痛片,感到疼痛时服用1片,但4小时内不能多于1片。一种是溶液,也是内服,用于减轻腹痛,每次1格,日服3次,服前摇匀。还有一种是栓剂,用来通大便的,每晚往挤一些。这一特别设计的临床会话,要求二个学生以角色扮演形式脱稿表演。一方面,学生可以学到pharmacology(药理学)中的一些词汇术语,如药房(pharmacy)、药剂师(pharmacist)、处方(prescription)、胶囊(capsule)、止痛片(painkiller,analgestic)、溶液(solution)、栓剂(suppository),还可以掌握一些有用的表达方式,如取药(haveprescriptionfilled)、每次服用2片,每天2次,最好饭后服(Taketwocapsuleseachtime,twiceaday,betteraftermeal)、内服(internaluse)、减轻腹痛(relievingab-dominalpain),通大便(loosenstools)等等。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发音是否标准、语句是否连贯等情况记分,并作为平时成绩记载下来,同时也可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和表达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传授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2.3.3借助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增强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是现代技术运用于教学的重要标志。这些丰富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医学知识的教学显得更为灵活,也能更有效促进语言能力的培养。首先,语言学习的重要条件之是语言输入。而听觉输入是该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埃利斯(Ellis)甚至指出“在通过‘听’形成足够的能力之后。‘说’的能力自然地出现了”。克拉申(Krashen)也认为语言输入是第一性的,第二语言习得是通过接受大量的“有效性语言输入”而产生的。在此理论的指导下,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听说能力,笔者在课堂上均开展了约20分钟左右的医学听力材料的播放。一方面让学生接触纯正的外语发音,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记录,复述内容,既提高听说能力,也学到相应的专业知识,还作为平时成绩用于考核。例如笔者从网上下载关于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aureus(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段听力材料,既让学生听到了地道美国医生的发音,又学到了pharmacology中的有关antibiotics(抗生素)的一些知识,学生也普遍反映此法收获颇丰。其次,充分利用图片和视频材料等多种素材,教学课件做到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在讲授过程中提供多种感官刺激,避免出现枯燥的课堂氛围,增加学习兴趣和增强教学效果。比如笔者讲授dermatovenereology(皮肤性病学)相关内容时,采用临床大量的图片,典型逼真呈现临床各种表现,让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演示以及健康卫生生活知识的传授。这一教学方法既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也得到检查教学工作的专家的肯定。

2.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英语演讲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就某一专题自己去寻找资料、准备材料,并上讲台演讲。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知识的主动性,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记得就更牢固,从而对学习更感有兴趣。另外,笔者认为医学英语的教学应以应用为主,课堂教学同样也应为互动式的。课堂上不应该只是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是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以知识的传授向对能力的培养过渡。比如笔者在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下载了一段关于CentralVenousCatheterization(中心静脉插管)的视频,留给学生自学,并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相关的知识,然后模仿做学术报告的形式,让学生分组上讲台演讲中心静脉插管的相关知识,如Indications(适应症)、Contraindications(禁忌症)、Equipment(设备)、Preparation(准备)、Procedure(操作)和Complications(并发症)等,并且要求用英语互相问答问题。此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掌握重要的医学词汇,扩展医学专业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应用英语、应用知识做学术报告的能力,也提高了团队协作的能力。

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范文2

关键词: 就业 动物医学 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畜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由于现代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生产特点,市场急需高素质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为了适应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及学生就业的需要,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方式及手段,注重实践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1.当今形势下,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11年就业形势发表了我国第一本专门阐述人力资源状况和政策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发言人尹成基就当前中国就业压力情况和存在的矛盾作出了阐述:2011年中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非常突出。2011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630万人,还有初高中毕业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600万人左右,另外,还有大量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军队退伍人员需要安排就业,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将达2400万人左右,而目前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先后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省级“品牌专业”、国家教育部立项建设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等,2011年入选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建设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已成为最受我校学生欢迎的专业之一,多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达100%,但随着近年来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

2.现在农林院校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的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指导思想是:为社会培养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根据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及教学指导思想,本专业的教学上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2.1教学形式单一:以理论课程为主,临床实验操作为辅。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既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从事具体临床工作的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本专业的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与教学相关的实验课程不多,且基本都是实验室实习,教学与临床实践全面结合的渠道较少;受专业特点的制约,不能进行成批量的或长时间的实习而导致学生参与生产实习的力度不够,使得学生只有理论知识,而实际动手能力相对比较薄弱。

2.2考核方法不完善。

考试模式还是传统的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临床动手能力。没有实施考教分离。

2.3师资力量不足,科研任务较重。

专业课程都是综合性学科,它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懂理论知识,而且要懂临床生产实际等知识。目前,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大部分教师专业知识面比较窄,复合型人才较少。而且中国高校教师由于科研任务较重,教学质量得不到足够的保证,使得本科生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

3.动物医学专业人才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3.1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

依照目前状况,动物医学的课程大部分是以理论为主导的,与课程相结合的临床实践课不多。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上进行改革。

3.1.1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根据农业院校教学的要求,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要、能用为度,关键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1.1.1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并体现职能技能的培养。单一课程知识讲授不够合理,不仅会造成“过渡学习”的浪费,割断学科的联系,而且难以形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造成“学而无用”。动物医学专业课程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根据考试需求和人才市场对动物医学专业素质的需要、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业课程的具体实施内容,授课内容紧紧围绕动物医学服务社会畜牧业生产的内容展开。

3.1.1.2增加实训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了增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按照实践性环节教学大纲教学的基础上,加大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主要包括课程实训教学、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学年实习、校外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积极推行工作和学习结合,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推行校内实训和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模拟的强化训练,专业的实训时间在一年左右,实践性环节的学时占总学时的40%以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所有专业实训、实验课程开出率均达100%,实践教学满足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整个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3.1.1.3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实施中以质量保证为宗旨,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大力推广病例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病例式教学——通过大量的病例导入,引出并掌握各个知识点;主要做法是结合课堂内容,选取相关病例,要求学生围绕该病例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讨论式教学——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选取一部分知识点让学生组织讨论,提出并阐述自己的防治观点,学生讨论热烈,运用此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举办多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培训,使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实现PPT教学,教学效果较好,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多媒体教学在有限的学时内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既可以使教学变得轻松、活泼,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解决黑板板书中不便、费时等问题。利用校园网搞好辅助教学,增加网上课件的数量。让学生可以在课外随时上网学习本专业课程。利用学院网络资源,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延长了学习的时间,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2教学模式改革。

采用“课堂+实验室”、“课堂+实践基地”、“教学+公司”等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作为高等农业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加强实训和实习环节,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利用暑期、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到校内实践基地、养殖场实践实习,使其在走出校门之时即能适应社会需要,实现毕业和就业的“零距离”。

3.3考试模式改革。

高等农业院校考试改革就是要按照素质教育的方针,通过考试观念、内容、形式、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3.3.1更新考试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建立以“生产实践知识、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综合于考试”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始终坚持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不是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衡量学生,而要把考试真正当作实现教育现在动物医学本科生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而不是教育目标自身。

3.3.2改革考试内容,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考试命题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确定教和学的方法,最后确定课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考试内容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

3.3.3构建多种形式的考试体系,突出高职特色考试方式突出了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是只限于笔试,还采取了临床实际操作考试、生产场站生产知识考核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还可以通过面谈、正式课堂作业、自立项目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和写论文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例如在《兽医产科学》这门课中采用这样的考试方式,学生自评占5%,实验室操作占10%,教师平时考评占10%,临床实际操作占30%,生产场站占20%(校内、校外各10%),期末卷面成绩占25%。全面衡量学生本学科的学习成绩。

3.3.4加大考试管理的工作力度,不断完善考试管理体制。

首先,建立了科学的考评体系。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和利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成果,研究和规划考评体系,制定了各种类型考试试题质量的评价标准,为课程考试质量的客观、科学、公正提供保障。

其次,建立健全考试结果评价和反馈机制。对考试成绩结合课程总结性考试和平时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建立考试结果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反馈渠道和沟通机制。

最后,做好考务管理工作。健全了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建设,实行“教考分离”。加大考试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完善考试管理体制,重点抓好命题、制卷、监考、阅卷、评价等工作环节的科学规范管理。理顺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严肃考风考纪,突出考试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3.4大力提高本专业教师素质。

由于动物医学专业的大部分年轻教师是毕业后就直接从教,专业知识面比较窄,因此要强化教资队伍建设,建立专业教师队伍。

3.4.1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针。对于学历高、实践经验少的教师,建立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制度,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轮流参加实训基地的教学和建设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拓宽引进人才的渠道,改变单纯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教师的做法。增加从企事业单位、国外留学生中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比重;通过有计划地引进或送出培养的方式,逐步改善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加快教师的培养。

3.4.2坚持专兼职互补的方针。聘请其他高等院校的教授、行业专家为本专业的客座教授;聘请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能手担任兼职教师进行“项目指导”,优化教师素质队伍结构。组织教师参与职业兽医师资格考试。通过对现有教师的培养,使本专业90%以上的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生产实际操作技能和生产管理经验。

3.5建设实习、实训课程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

学校领导决定了实习课程、教学实践课程和实践基地建设在多元整合的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此,本专业重点加强了临床诊断、临床技能培训和竞赛等实践课程的建设,在校内建立了实习农场和校内实践基地。在校外积极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建立实习基地,满足学生校内、校外实习生产实践的需要。

4.教学改革所带来的成果

4.1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

动物医学专业通过教学改革和创新,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在校学习了扎实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学生毕业后,就能够第一时间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

4.2就业竞争实力增强。

本专业近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达到100%,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4.3社会评价好。

通过对部分07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得出用人单位对07届毕业生的总体评价。统计显示,评价“较好以上”为98.5%,“称职以上”为100%,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达99.8%。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他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毕业之后即能胜任本职岗位工作;他们思想积极向上、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他们团队合作意识强,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他们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善于钻研,能将所学专业知识融入到工作中,动手能力强;他们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集体观念强,诚实可信。

总之,农业院校教育中的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培养出不但能掌握扎实的动物医学理论基础,而且具有从事具体动物医学业务工作的能力,精通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临床操作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有一定的专业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勇于开拓、善于创新、脚踏实地、精通业务、勤奋向上的高素质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铁山.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教改纪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6):61-62.

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范文3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状况;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社会对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尽管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仍然无法满足民众的现实需求,由此而容易引发各种医患矛盾。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决于众多因素,其中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非常重要。推及医学教育,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方面[1]。因此,本文以实施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状况和对策的调研———以汕头大学医学院为例”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试图梳理当前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状况并作出相应分析,提出有效建议。

1医学生职业素养含义

学者们对职业素养内容阐释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认为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对职业社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我国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出台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认为,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达到医务职业所要求的四个内容,包括珍视生命、具有责任感、正确观念;尊重患者;与病人及其家属相处时表现出该有的态度和同理心;承认和正确处理医疗过失[3]。课题小组综合有关文献[4-6],认为医学生职业素养是医学生为了适应医疗行业所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人文关怀、团队精神、敬业精神、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

2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现状

为了解当前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医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同时为学校进行有关教学改革提供更多有效实证资料,课题组借助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根据上述职业素养内涵并参考有关文献,设计问卷并进行效度信度的测试之后,以汕头大学医学院为例开展了有关实证调研。本次调查时间是2015年4~6月,调查对象是汕头大学医学院2014级、2013级和2012级在校医学生与2010级、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见习生。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730份,有效问卷722份,有效率90.3%。另外,对20个见习生进行了实地访谈,录音并整理访谈内容。经过梳理和综合分析,同时结合有关研究文献,获得了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基本情况。

2.1职业素养发展自我认知情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疗人员的职业素养倍受重视。个体对职业素养的自我认知程度将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据此,课题组分析问卷数据后得出,我院85.0%的学生认为自身对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掌握程度较高;同时,89.0%的学生高度认可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提升自身团队意识;另外,89.9%的学生表示理解学院开设人文素养课程的用意,并表示相关医德教育与专业课程均有助于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由图1数据分析可见,除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外,医学生的其余各职业素养要点自我认知程度还有待发展提升。

2.2重视对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

医学生普遍重视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7]。这点从本研究中也得到进一步印证。从主观上看,课题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院85%的学生认为临床技能掌握得较好;69%的学生认为自身专业知识扎实,71%的学生对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热情高,擅长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学习。从客观教学效果上看,我院医学生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确实比较扎实,汕头大学医学院2001~2006级七年制医学生OSCE(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考试的平均分为75~77分,成绩较优秀[8]。综上,课题组认为,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掌握较好的原因有二:一是社会环境的推动作用,当今社会对医生职业素养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对医学生的要求随之提高,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专业知识教学模式提高了医学生对知识与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医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医学类专业在各所大学招生专业中分数普遍较高,多为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为其在医学专业学习中较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提供一定保障。此外,访谈结果显示,在教学医院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课程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受访者表示,学院实践课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并且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操作。

2.3崇尚良好的医德医风

虽然当今社会仍然存在部分职业素养较低的医生影响着整个医疗系统的信誉,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行业人员的积极性。然而,医学生仍然崇尚良好的医德医风。课题组在针对我院医学生从医原因与医德情况的调查问卷调查中发现(图2),不仅73%的学生选择医学专业是基于个人想法,而且92%的学生坚信未来能当好一名医生并以此为荣,更加可贵的是,95%的学生坚信医者仁心,并以此要求自己。同时,统计显示,绝大多数医学生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仅7%的学生在实习及见习过程中未坚持做到尊重并关心患者。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学生达89%,仅1%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注意团队合作意识。从利他主义而言,问卷显示,95%的学生表示乐于帮助周围的人,然而有25%的学生表示自己并不会十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11%的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76%的学生对社会流行病敏感,有防范意识并提醒周围之人。综上可见,医学生在医德医风方面有着积极的思想,崇尚良好的医疗职业风气。

2.4尚待发展提高科学探索精神

2015年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院医学生在“尊重他人”、“利他主义”这两项自我认知方面较为注重,而八年制医学生的两组数据则提示其并未很好地做到“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9]。南京医科大学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状况调查亦得出仅有20.0%的医生认为实习生遇到问题能及时向医生请教或查阅资料学习[10],以上都体现出目前多数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尚待发展提高。相比之下,我院在这方面的培养比较乐观。课题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83%的调查对象表示遇到学习难题时喜欢锲而不舍地探究,直至解决。此应得益于我院十多年来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深入地开展PBL[11]教学等教学改革。尽管如此,调查中仍有17%的学生未做到这一点,这表明我院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素质的培养。

3改善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状况的对策

3.1完善实践课程,强调兼顾职业素养各方面的培养

从心理学角度看,内在动力是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自我认知程度有利于医学生产生源动力并由此自觉提高自身职业素养。而不断完善实践课程并加强兼顾职业素养各方面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需使学生充分理解何为职业素养。只有理解其内涵,才能让学生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素养。二需注意强调医学生职业素养内涵各个方面同等重要。鉴于医学生多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没有意识到职业素养其他方面也一样重要,因此,应倡导一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尽可能地展现职业素养的方方面面,强调相关内涵的重要性;同时,医学院校亦可适当增加相关必修及选修课程。如我院构建并实施的《医者之心》课程体系,有效地促进医学生重视职业素养各方面并取得全面发展[12]。三需严格把关带教老师的职业素养。学生知识和关于临床的想法多源于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临床医生把人文关怀等内容有意识地融入到带教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相比单纯的课堂传授,效果更为显著。故医学院校应当定期考核带教老师的授课水平和职业素养,保证教学质量。

3.2加强医德教育,培养团队精神

医德与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医学生的自我升华。从问卷与访谈结果可得,我院大部分学生从医决心坚定,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习及见习过程中未坚持做到尊重和关心病人。因此,课题组认为可向国内其他医学院校学习,通过开展伦理讨论等课程以提升我院学生的医德水平[13],促进其主动思考。另外,结合我院及其他医学院校部分学生未重视团队合作的情况,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方面建议三点:一是教师应将团队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如鼓励课堂中进行小组讨论。二是学生应以小组模式进行教学活动与考核,并规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见习、实习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三是学校应多鼓励学生参加团队活动,利用高校交流,技能竞赛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14]。

3.3重视科学教育,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范文4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模式;骨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R4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59-01

【Abstract】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was first proposed by N.S.Prabhu from India in 1980’S. It emphasizes th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of learning by doing. A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medical communication,Talented person with medica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medical English skill are needed in our community. The Task-based approach is a good way to help orthopedic graduate students lea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mprov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and Cultivate international orthopedic medical expert with soli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E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ies.

【Key words】task-based approach orthopedic graduate students medical professional English capability training

任务型教学模式(TBA,task-based approach)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载体,通过“做”学习和内化知识的教学方法[1]。它能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强调实践,通过任务来应用并内化知识,形成实际的专业技能。在任务的完成中,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去取舍、组合知识和技术,从而创造出新的方案,再在任务中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并最终在实践中创新出能完成任务的新方案。这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现已成为外语教学领域广为接受和推广的教学方法。医学专业英语是针对医学领域使用的专业英语。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一体化,生命科学的突飞猛进,医学教育国际化,社会需要既熟练掌握医学专业技术知识又熟练掌握医学专业英语技能的人才;学生希望能理解外国专家的学术讲座、了解本专业的国外研究现状、能够接待外国同行并进行专业方面的交流;阅读英文原版教材,检索专业文献、撰写及发表专业论文,以及在日常医疗工作中能诊治外籍患者并书写英文病历。因此,医学专业英语在医学研究生培养及医学人员工作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各高等医学院校存在缺乏系统性的专业英语教材、缺少英语流利又懂专业的教师等诸多问题,导致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

1 骨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许多研究生学了多年英语,但只能阅读普通文章,无法阅读专业文献或对专业文献一知半解,对医学英语专业词汇知之甚少,其水平与实际应用有相当大的差距,更谈不上进行国际学术交流[2]。因此,深入探讨骨科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提高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现实意义。造成骨科医学专业英语现状的常见原因如下[3]:

1.1 缺乏优秀的骨科专业英语教材

骨科医学专业英语教材要具有英语水准,又不能单纯从语言出发,而应针对骨科医学专业特点,将专业知识贯穿其中,围绕新颖性、知识性、实用性和时效性以及语言知识的可接受性和可理解性作合理取舍。目前有些教材偏向科普性和简单化,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了

解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而有些又过于深奥,导致教学双方都力不从心。使用这些教材,根本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终导致事倍功半。

1.2 缺乏有临床知识的师资队伍。

目前从事医学院校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多是外语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具有专业的英语水平,但是缺乏骨科医学专业知识,制约了骨科研究生对医学专业英语的学习,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着丰富医学知识的骨科专业英语教师虽然对医学知识的把握准确到位,但又因缺少专业的语言培训而导致语言运用上的失误,使得英语语言技能与医学知识无法完美结合形成统一的整体。

1.3 研究生存在学习的误区。

研究生学习基础英语多年,具备基本的阅读及理解能力。大多数研究生对医学专业英语的学习有误解,认为医学专业英语学习就是医学英语词汇加英语基础知识。因此在学习中只背医学专业词汇,而对医学文章的基本特征,包括典型的句子结构、篇章结构和相应的语言技能及学习技能毫不在意。

1.4 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骨科专业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与公共英语相同或相似,多以单调的纯翻译或阅读与翻译相结合的方法,忽略了医学生的专业差异和专业基础,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要求。这种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主体,内容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显而易见,传统教学模式非但不能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条件,还会抑制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达到对所学内容真正意义上的掌握。

2 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于骨科硕士研究生医学专业英语能力培养方法探讨

针对骨科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采用任务教学模式逐一解决,由于骨科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服务于临床及相关研究的人才,专业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这些人才插上腾飞的翅膀,便于他们获取最新的专业知识,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等等方面。

2.1 骨科专业英语教材的选择。

由于骨科专业英语教材的缺乏及教材本身的特点,不同大学及不同批次的骨科研究生使用同一种教材必然会取得不同的结果,所以因根据每届学生的特点制定教材,由于目前互联网高速发展,这已经不是一个难题。骨科研究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临床基础,对于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部分经验,但是每一个病人的病情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要区别对待。这属于任务教学模式的任务前阶段,我们建议专业英语的学习应当在骨科研究生进入所学专业的临床科室后进行教育,并且专业英语的学习内容应以本专业为主,应追求少而精,不求多而全。学习内容的选择应根据临床工作需要而定,应选择科室的某一个新入院的病人,如骨科的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该病人的主诉,现病史等等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的记录,明确病人的诊断及应采取的治疗方案。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研究生可以查阅《坎贝尔骨科学》等骨科专著及搜索PUBMED等权威数据库,得出自己的结论。

2.2 师资队伍的建设

枯燥的教材内容学习,简单的单词记忆和句型的分析不应是专业英语学习方法,骨科研究生学习专业英语应当首先能够达到获取所需的信息。临床科室或教研室的专业老师应成为骨科专业英语学习的老师,由于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及教学医院的现状,专业的老师成为专业的专业英语老师还有很多困难,但发展的方向应该是这样,要想缩短这样的转变过程可以选择出国留学或聘请外籍教师。有了这样的教师就可以进行任务教学模式的任务中阶段,每个研究生对病人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讨论,建立共识,分析差异的原因,老师进行指导和分析。

2.3 积极性的培养

由于是以病人病情作为学习的对象和内容,随着对病人的治疗,病人最终的疗效如何是每个骨科研究生所关心的,这样就到了任务教学模式的任务后阶段,根据病人最终的疗效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达到培养学生积极性的作用。由于学习内容的不确定性及学习过程的连续性,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务型教学教学模式应用于骨科研究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是对课堂教学进行的有益探索,并以此为契机完善和发展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教育体制,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马珂.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3).

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范文5

2金融学专业,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银行、证券、保险、理财等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能够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工作和理论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3、英语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和较宽的知识面,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4、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应用化学专业知识,具备基本实验技能和初步科研能力复合型高级技术与管理创新型人才。

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范文6

关键词: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042-01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医学专科人才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在医学专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医学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固然重要,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也不能被忽视,这是因为阅读能力是一个人今后发展、提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只有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才能自主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学能力和水平。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忽视了医学专科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极大的妨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成为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1 医学专科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当前,医学专科生语文阅读能力不容乐观,不仅学生的阅读教学缺少科学的指导,更重要的是缺乏有效的阅读评价机制督促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1学生的阅读缺乏有效的指导而处于放任状态

在目前的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环境当中,所有的医学院校都以培养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和诊疗护理能力作为专业培养的重要内容,虽然在课程设置上也开设了一些语文课程,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时间。在医学专科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阅读交上流于形式,还不是将阅读教学作为“一个理解的过程”来阐述阅读的真谛,导致阅读教学变成了知识的堆累教学,起不到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

1.2学生的阅读缺乏有效的评价而处于放弃状态

在阅读教学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科学的评价机制才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但是从当前医学专科生的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的重视所谓的“技能”训练,想方设法地想让学生掌握一些文章的阅读知识点,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各种考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受此影响,很多医学专科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愿意拓展自己的阅读面,而是将阅读面限制在教科书、与考试有关的书籍上面,这种现象导致现在的评价机制根本不能真实的反应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说功利式的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评价机制的缺失导致现在学生的阅读活动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2 医学专科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医学专科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应该围绕医学书籍刊物进行,在阅读能力培养上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并制定详细的阅读评价机制,以督促学生能够主动阅读、主动提高。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要注重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的培养

俗话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与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医学专科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在内容选择上可以多选择一些国内外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最新进展,一些医学故事和重大医学事件,还可以选择一些与医学有关的热点新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相互讨论,在讨论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的时候适时的穿插一些阅读知识和阅读技巧,帮助学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阅读的过程中,通过阅读不断掌握阅读的技巧,使阅读知识转化为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时效阅读法、信息式阅读法,不同的阅读内容适合不同的阅读方法,如一些医学科技文章最好使用信息式阅读法,对于医学专业文章可以使用研究式阅读法等等。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讲解这些方法运用的基本要求,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些方法的要领。

2.2应该建立起科学的阅读评价机制

阅读评价机制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督促、引导学生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该从医学专科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要求出发,总结医学专业的阅读要求,将医学专业内容作为阅读教学主要考察对象,建立起医学专业阅读考评体系,对学生阅读知识量、阅读方法、理解能力做出全面的评价。在具体的考察形式上可以采取开放式的测评方法,即教师给学生一段文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尽情的去阅读、去分析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然后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创新式阅读”,从思维和理解两个角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出评价,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化阅读技巧的过程,通过评价引导学生阅读能力不断发展。

总之,医学院校应该重视医学专科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不断探索阅读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使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技能,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