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主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观经济主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观经济主体

微观经济主体范文1

关键词:新农村景观设计、五感设计、安全原则、老年人宜居村落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聚居的现象。原本居住在农村中的中青年人,通过城市务工、“考学”、“参军”等方式,实现了在城市中的定居生活,变为了“市民”。这种趋势导致之前以中青年人居多的农村,逐渐的转变为现在的以老年人和青少年儿童为主,老年人占村内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缺少中坚力量的农村就成了“空心村”。这是我国很多农村中都存在的现象,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空心村”中主要群体数量发生的变化,促使新农村景观设计侧重点随之改变:即由以中青年为主要受众群体向以老年人、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群体的方向转变。本文就农村景观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提升生活品质,营造良好的宜居村落提出笔者的几点观点。

一 人的五感体验

众所周知,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通过自己的身体器官体验着周围的环境空间,这种体验来源于人体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接受到得外界刺激,也即是人体的“五感”。年龄结构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五感”接受度。老年人因身体机能处于衰退阶段,感官接受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感官需求,营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农村景观环境,在中青年“空心”的村落更要处处体现对老年人的关怀。

二 老年人的基本特征与新农村景观

2.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与新农村景观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主要是生理衰老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技能出现了退化,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

老年人的感知能力也即是五种感官的信息接受能力在逐渐下降。在视觉方面,老年人眼角膜变厚,视力衰退,辨色能力较弱。鲜艳的颜色在老年人的眼中会变灰变暗。另外,对明暗变化的感知适应能力减弱,老年人需要比年轻人强3-7倍的光线才能看清楚物体。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老年人对鲜明视觉形象的需求进行适当地强化。在听觉方面,老年人对声音的敏感度降低。在交谈时经常与谈话人靠近来弥补听觉上的衰退。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社交场所的空间尺度设计。同时,老年人也通过触摸、品尝、嗅觉来感知空间,作为视觉和听觉上的补充。

老年人肌肉及骨骼系统的退化使得他们容易刮伤、摔伤且不易康复。营造宜居环境应以安全为首要设计原则。生理机能的衰退更表现在他们常患有各种疾病。新农村景观设计就是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空间来引导老年人产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老年人身体起到康复保健功能。

2.2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与新农村景观

农村中的中青年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定居,喜欢热闹和回忆的老年人倍感空虚、孤独。尤其是丧偶的老年人心境更为显著。他们需要通过参加娱乐活动增加与人交流的时间以减少这种孤独感。另外,老年人受到身体状况、经济、家庭、心理和社会诸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其心理比较脆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进行新农村景观设计时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三 新农村景观中的老年人宜居空间营造

老年人的休闲、交流行为需要良好的农村景观作为支撑,作为设计师应该按照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规划设计,引导其合理的活动和休闲,提高身体状态和生活质量。

3.1 “五感”设计原则

“五感”能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情绪和生活方式。即人类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机体接收环境信息,并将其传递到大脑,大脑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综合感知并上升到意识层面,而后反作用于人类的身体和意识,引导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正是基于此,我们才能通过设计“五感”空间来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改善生活方式。

(1)视觉设计

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植物种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植物种植在色彩搭配上要充分利用颜色对老年人产生的良好心理影响。例如红色给人以醒目、热烈、动感的感受,它可以使人们不自觉的产生运动的意识。在设计老年人运动空间时,就可种植适量的的红色植物,激发运动意识。同时也要考虑到植物配置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尤其是冬季,植物的色彩造景相对比较单调,除了常绿树种的色彩感觉之外,也要注意落叶树木的枝条和树干的色彩,使他们在冬季依然可以感受丰富的色彩。

(2)听觉设计

不同植物在风雨中可以发出不同的声响,有的萧瑟优美,有的汹涌澎湃。设计师可以营造适合不同老年人群体的听觉景观体验。例如:风吹竹林产生的萧瑟之声会使人产生安静、放松的心理感受,这对烦躁不安、紧张疲劳者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另外,雨打芭蕉、鸟叫虫鸣也能够让人产生听觉美感体验,消除内心的烦躁和抑郁。

老年人在户外景观进行交流活动时,因其听觉技能的衰退,需要通过距离的靠近以弥补其不足。设计师在设计休闲活动场所时,应注意营造老年人较为喜爱的近距离交流空间。同时在交流空间周围布置隔离外部环境噪音的绿化带,尽量避免不同活动带来的噪声干扰。

(3)嗅觉设计

嗅觉也是我们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介,空气中的气味包含了特有的信息和空间认知,同时气味又可以对人的身体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这一特点,国内外专家经过研究证实:许多植物通过散发气味对人的身体起着很重要的保健功能。这一点对如何通过新农村景观设计增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清晨或傍晚,人们置身绿色丛林之中,能够感觉到自然放松、呼吸顺畅。这正是绿色植物产生大量的微量元素和空气中富含的负氧离子共同作用于嗅觉器官,对机体产生的积极影响。如果面对松树呼吸,会有祛风燥湿、顺筋通络、放松心情等作用,对于关节痛、精神紧张的老年人有一定助益。因为松类植物能够会发出胡萝卜素、松油脂、维生素C以及含a茨烯的油脂,人们运动时吸入这些物质能够疏通经络、放松心情、增强器官的功能,从而起到很好的保健养生作用。

(4)触觉设计

说到景观中的触觉感受,首当其冲的是漫步于其中的足部材质感受。柔软的草地、泥土、细沙,平滑的水泥铺地、沥青道路,柔韧的木板,凹凸的鹅卵石道路都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触觉体验,同时还对人的生理产生积极的影响。适当面积的鹅卵石铺底可以充分按摩老年人的足底,对老年人的健康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优质的地面铺装组合会给步入其中的老年人以深刻的印象和较好的保健功能,是我们设计中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3.2 安全原则

老年人较弱的自身防护能力,使得我们在进行新农村景观设计时,要始终以安全为中心,在安全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宜居景观环境。第一,安全的交通路线,活动场地尽量考虑到老年人的易达性,活动空间内的道路也尽量选择防滑、平坦的铺装材料。同时又需要和附近的行车道路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车辆的干扰。活动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的结合处通过植物或建筑设置缓冲区确保老年人通行安全。第二,设施安全:活动场地中的健身器材、休闲座椅、娱乐设施等应安全、易于使用、符合老年人的使用尺度。

在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中,设计一个合适的场所对老年人的日常休闲生活十分重要。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和需求来设计适合于老年人景观环境,将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与更为广泛的社交活动,从而帮助他们避免孤独和寂寞的心里感受、康复身体。这些是当今新农村景观设计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要着重体现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长谷川和夫,霍山德尔[日].老年心理学[M].车文博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2] 中国工程院课题组.中国城市老年市场开发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刘滨谊,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2005

[4]谢花林.乡村景观功能评价[J].生态学报,200

微观经济主体范文2

一、基层微信工作群应警惕虚而不实。基层党政机关事务多、繁、杂各种临时性工作、督导、检查等应接不暇,各种名目的工作群也相应的接踵而来。微信群多了,信息自然也是赶趟的接收,稍不注意也就有“漏网之鱼”,每天查看微信成了重要的一项任务。微信工作群处理工作的便捷性全无,时常会是一种负担,应警惕。

二、微信工作群俨然成了,某些人员的“邀功之地”、“拍马之场”需警惕。有事没事发几张工作的照片、加班的照片,以便获得领导赞扬、肯定;亦或者是领导发什么,就赞什么,甚至还会有“玫瑰体”“膜拜体”,工作群的本质已失应警惕。

三、微信工作群应警惕滋生“微腐败”。“不怕领导有原则,就怕领导无爱好”,有些领导有意无意在其朋友圈、微信群上秀爱好,书法字画,古董收藏,烟酒茶饮,“含蓄”地提醒下属或有求之人,更有甚者直接索要红包,微信工作群成为“微腐败”应警惕。

针对如何规范微信工作群,有以下建议:

一、规范管理,倡导适度建群。基层党政机关应明确主要工作群数量,明确工作群管理人员,明确工作群体。及时清理与工作无关信息,规范管理,倡导适度建群。

微观经济主体范文3

关键词:供求均衡决定论;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转变;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4-0038-04

一、引言

自从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供求均衡价值理论后, 这种理论很快就使当时新兴的奥国学派边际效用价值论失去了光芒,并且基本上主宰了西方经济学达40年之久。 马歇尔发明的由两个刀片的剪刀演绎而成的供求均衡决定理论被磨练成了一种万用工具, 在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中长期占据着核心地位。 其他经济学家对供求原理也是推崇有加, 至少近两百年就有人明确称其为政治经济学中首要的、 最伟大和最普遍的原理。 [1] 344 目前,供求均衡决定论的这一核心地位至少在初级教科书中继续保持, 以至于后来有经济学家戏称,一只鹦鹉只要学会了“供给”与“需求”两个词也就成为了经济学家。

然而经济学家的这种视角已经发生改变。 在时髦的西方经济学文献中, 供求均衡决定论已经基本上让位于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回归并升级为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范式。 这种转变从对经济学的定义中也可以看出来。经济学定义从“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到“研究经济主体行为之科学”的转变,突出了经济学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重视, 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 随着纳什关于非合作博弈的两篇经典论文的发表, 博弈论这种适合于研究经济主体行为的方法随之被引进经济学, 经济主体相互博弈达到均衡的思想充满了整个经济学界 ,甚至有人号称要用博弈论来改写整个微观经济学。 [2]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微观经济学这种分析视角的转变, 分析供求均衡决定论到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转变的原因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以引起国内学界对后一种分析方法的重视。

二、供求均衡决定论的内容及其意义

所谓“供求均衡决定论”,包括“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两个部分。莱昂・瓦尔拉斯在1874年4月出版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被公认奠定了现代经济分析的基石;而马歇尔则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利用特定时期的特定商品为研究对象, 巧妙地提出了局部均衡理论,取代了难以实际应用的一般均衡理论。但是无论是一般均衡理论还是局部均衡理论, 其核心均是研究供求双方在市场上相互作用的规律, 从本质上讲两者是一致的。 [3]

归纳起来, 供求均衡决定论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供求法则来概括,即:供给价格与供给量呈正相关关系, 供给曲线的走向不言而喻地表现为右斜上扬形状; 而需求量则与其价格负相关,需求曲线则表现为单调递减曲线;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之处达到市场均衡。 其数学上的表现形式则为:?坠Xd(P)/?坠P0;Xd(P)和Xs(P)分别为商品的需求与供给函数,供求均衡时Xd(P)=Xs(P)。

虽然马歇尔及萨缪尔森等都给出了这些曲线特征的理由, 但是这种供求法则最初主要还是来源于一种经验性的常识。 萨缪尔森在论及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时就指出“常识和细致的科学观察表明,人们购买一种商品的数量取决于它的价格”。 [5]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初级教科书在讲述供给与需求原理时, 都是从需求表与供给表出发,进而得出供求曲线。但是无论是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 由于其图形二维化的原因,都只能考虑量与价两者之间的关系。虽然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在讨论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时都讨论了影响供给或需求的其他因素, 但在讨论市场均衡时都将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综合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而着重考虑了价格对数量的影响。 供求均衡的过程便呈现出蛛网状特征, 因为供求双方中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以价格信号的方式传达给另一方,从而引起另一方的变化,后者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前者, 而且一般认为这种呈蛛网状的传递是没有阻碍的。久而久之,在市场均衡讨论中即使注意到例如收入、成本等其他数量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价格也是最着重考虑的对象。在这种意义上,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也称之为价格理论。

供求均衡决定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 也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其突出的表现就是供求曲线图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的广泛运用。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把供求曲线图作为经典保留下来, 即使是最新的萨缪尔森与曼昆经典教科书中也不例外。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便是按市场分类安排篇章总体顺序,首先介绍产品市场,然后是各类要素市场,其思路便是试图用供求曲线图这条“纲”把所有要素串连一体。

供求均衡决定论这种分析视角被经济学采用,在微观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甚至奠定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 没有供求决定均衡的分析思路,就不会有后来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理论,也不会有消费者剩余与厂商剩余概念的产生, 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也必然受到影响。 供求均衡决定的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 不仅仅由于其被经验广泛地认同,而且还因为它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尤其是其在数学与几何上的简洁、 清楚的完美形式,更令经济学家着迷。

三、 供求均衡决定论到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转变

但是从很多迹象中都可以看出微观经济学供求均衡决定的这种视角到20世纪后半期有所改变,这种改变是因为经济学家们逐渐发现价格在对经济系统运行过程中所起的刺激作用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 或者说经济主体对价格刺激的反应没有想像的那么敏锐。 这不仅仅在于随着经济学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大,许多行为中并不存在着价格这一变量(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囚徒困境”的分析了),更重要的是新古典经济学市场分析中的三个重要前提假定受到了挑战。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中暗含了这样三个基本前提假定:(1)市场中不存在不确定性,因而决策的供求双方是完全理性的;(2)个人决策是价格参数和收入条件给定条件下的最优选择, 不影响他人也不依赖他人;(3)市场信息充分且无成本。 [4] 第一个假设与到处充满着风险的市场现实相差太远, 决策双方往往表现为有限理性, 寻求次优结果以达到令自己基本满意的状态,而往往不是寻求最优。第二个假设在分析寡头市场时受到了挑战, 因为寡头之间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 所以寡头市场中不存在像完全竞争市场中那种完全受自身产品价格影响的供给与需求曲线,而只存在受多方决策影响的反应函数,无论是各方寡头产品的价格还是产量, 都是博弈后共同决定的结果。 因此几乎所有经济学教科书的新版本在论述寡头市场时, 均无一例外地引进了博弈论, 在供求均衡决定论思路不受到冷落的古诺分析问题的框架也得到了延续。再有,经济主体在受到价格刺激之后为达到其自身的效用(或利益)最大化而是否能够、 愿意和知道如何做出反应, 来调整其行为。例如当劳动力供给增加时,厂商由于工资刚性的存在而无法降低工资;由于菜单成本的存在,即使市场价格已经改变,厂商也不一定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由于市场不确定性的存在, 经济行为主体并不一定知道如何针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其最优的选择可能就是选择不变。因此,当经济学家们发现了诸如价格刚性、 交易成本以及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这些影响反应机制而不是影响刺激机制的因素普遍存在时, 他们的兴趣便从供求曲线图转移到了研究经济主体行为上。

事实上, 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思路的深化已从广泛的领域和多层次体现出来, 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西方著名大学经济学课程设置和教科书的转变可以看出这种基本范式的转变。以牛津大学为例,1988年其微观经济学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消费者理论与生产理论(包括不确定性);二是市场与均衡;三是福利经济学;四是企业理论。但是到了1990年,则增加了博弈论、信息和合同理论两个必修部分。克瑞普斯在1990年出版的《微观经济理论教程》是1991年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被相当多的欧美名牌大学选为研究生课程教材, 其中“非合作博弈”的内容共有219页,而且书中其他许多内容也与博弈论的思想有关, 博弈论已经进入课程的核心内容。 这至少反映了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越来越转向个体,放弃了一些没有微观基础的假定,如消费函数及其投资函数,经济学转向人与人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人与人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一致,竞争与合作的研究。 [6] (2)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新突破,基本上都是借助于经济基础主体行为决定论的范式。众所周知,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几乎给微观经济学做了总结, 整个20世纪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远不如宏观经济学,但是有两个领域是例外的,一个是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 另一个便是以科斯为首的新制度学派的企业理论的一系列发展①, 这两个领域的新发展使得微观经济学的版图得以扩张, 但这两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建立在传统的供求均衡决定论的范式基础之上的, 而是更加着重分析了经济主体的行为。(3)宏观经济学从微观经济学中借鉴的供求均衡决定论在分析宏观问题时也遇到了困难, 从而导致粘性分析和惯性通货膨胀理论的产生。 机械的供求曲线图是无法反映粘性价格和通货膨胀之特征的, 这些只有从理性经济主体行为方面分析才能得到解释。

四、 供求均衡决定论与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之比较

在将经济主体分为传统的消费者和厂商的基础上,通过图1可以分析供求均衡决定论与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联系。

图1中方框I代表了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思维, 消费者或厂商在一定的收入I或成本C的约束下,消费或生产商品量以使得自身效用U(X)或利润л(X)达到最大。其中P为商品的价格,F(X)为成本函数。而方框Ⅱ代表了供求均衡决定论的思维。其中Xd(P)和Xs(P)分别为商品的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当两者相等时,可以得出市场均衡时的价格P和产量X。

I和Ⅱ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商品需求函数来源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行为, 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则表现为商品的供给函数。 消费者与厂商为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相互博弈表现为供求相互作用而最后达到均衡。 由此可见, 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中, 供求决定均衡只是供求双方博弈得到市场均衡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而且这种分析方法已逐渐被博弈论这种新方法取代。

因此在经济学里, 如果约束经济主体行为的不仅仅只有收入I和成本C,而且还有其他因素,经济主体所要追求的目标也不仅仅是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 则可以用简明的优化模型概括经济主体行为模式:MaxR(X),X∈S。

其含义是, 经济主体在一定的集合约束条件S下,使自身利益R最大化。X∈S是指X受条件S(包括价格分量P和其他变量例如信息的向量)的约束。当经济主体是供给者时,X代表供给量;当经济主体是需求者时,X代表需求量。对每一个经济主体,上式可以确定一个解集合, 相应地也得到一个价格P的集合{P}。也就是说,存在一个价格P的集合{P},能够满足上式的优化条件。当然,从理论上讲,{P}也可以是空集,也可以存在惟一元素,还可能是无穷集合。市场上所有经济主体价格分量解集合的交集∩{P}也就是市场价格。而且其中的约束不仅仅包括价格,还包括其他的非数量约束,所有的这些约束S可分为资源约束、制度约束和市场约束。资源约束大体上相当于经济学上的预算约束, 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财富和收入;制度约束包括法律、法规、道德等因素;当个人进入市场后, 其他主体行为模式对该个人构成一组市场的约束。 新古典主义传统下的供求决定论将市场约束综合为一个参数:价格。因此,消费者行为归结为在一定收入和价格约束下, 最大化自身效用。而现代一般均衡理论强调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博弈论直接以个人选择行为作为研究主题。在这些情况下,市场约束是多维的,而不是单纯的价格约束。 [7]

通过上述供求均衡决定论与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比较,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在供求均衡决定论中,价格水平(和产量)变化表现为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及其均衡点的机械移动, 一切影响价格的力量都通过且只通过供求发生作用, 这实际上排除了供求框架以外影响价格运动的因素,包括价格粘性、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以及预期等等,而在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中,这些因素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考虑。

2. 供求均衡分析也必须归结到经济主体行为过程才能得出实在的结果。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 二者的移动及其相互作用都是经济主体决策规则的表现。换言之,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背后分别“站着”供给者和需求者。如果不“寻根究底”,供求曲线的移动与均衡的形成将归结为一种机械的几何或数字游戏。

3. 反过来看, 供求均衡决定论正是源于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 供求均衡决定论将经济过程归结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而追根溯源,供给和需求无非是经济主体的供给与需求, 故而供求均衡实际上是从经济主体行为过程演绎出来的。 如果说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是分析经济问题的恰当起点的话, 那么供求均衡决定论则是该分析过程的中间环节。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 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实质上是微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一般思路, 而传统的供求均衡决定论只是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殊形式, 但是这些特定条件在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经常存在, 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视角一般化是经济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以说微观经济学基本范式从供求均衡决定论到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这种转变, 是经济学分析问题视角的一种回归与升级。 国外经济学者这种经济学视角的转变比较明显, 但是从我国经济学教科书体系的编排中还难以看出这种转变的有力证明。 因此要在我国培养能够与国际经济学者相当的经济学人才, 从经济学的教学中开始改变这种视角显得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熊彼特. 经济分析史(第二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蒋殿春. 博弈论如何改写了微观经济学[J]. 经济学家,1997(6).

[3]王真. 从虚拟均衡到真实均衡――对传统供求均衡论的质疑[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窦晴身,戈钟庆,王月兴. 现代西方微观经济理论:现状及前景[J]. 南京社会科学,2001(1).

[5]萨缪尔森,诺德豪斯. 经济学(第十六版)[M]. 北京:华夏出版社,纽约: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1999.

[6]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7]肖殿荒. 经济主体行为与通货膨胀[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微观经济主体范文4

一、新经济传统会计结构模式面临的冲击和挑战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具有高度的知识性、高度的增殖性、高度的渗透扩散性、高度的风险性、极强的时效性等特征。这一特征的存在,首先是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会计人员要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就必须了解和熟悉主体的生产过程及其工艺。而新经济形态中的高新技术生产过程与工艺,与传统经济相比较更加复杂化。因此,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会计的知识,而且还必须掌握相关以及相应交叉产业的基本知识。因为高新技术大部分是跨学科共同协作完成的。同时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新的生产过程会取代原有形式,这就使会计人员始终处于接收新知识和信息的过程中。

其次,新经济的信息化也会对会计处理程序与提出挑战。这里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传统会计成本分类与分配方法产生了冲击。由于产品生产的个性化,其生产工艺、原材料消耗的结构与数量、生产流程与环节等必然与传统生产相异,即传统会计中成本分配的分批法、分步法均不适应新经济形态中产品的生产成本分配的要求,相应产品成本的分类分配也必然要作相应的改革;二是对收益处理方法的冲击。信息产品资源限制约束的消失及可重复使用的特征,使成本约束限制将不再起作用。在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的支配下,企业收益必然会呈现出爆发性变动的趋势,即企业的收益与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呈正相关关系,产品市场占有份额越大,收益愈高。而当产品失去市场份额时收益随之消失。这种现象必然导致企业收益呈非稳定状态。再加上收益产生基础的模糊性,给会计处理收益的方法增加了难度。因为收益分配是在所有者、投资者、生产者之间进行的,收益产生基础的模糊性和非稳定性,使收益分配合理程度难以界定,而收益分配是否合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三是风险处理步入困境。新经济中收益与风险都呈极大化特征,即收益与风险同作为新经济支柱产业的高新技术开发的成败成正比例关系。据发达国家的实践,从高新科学技术的投资成功率的概率来看,开发研究失败率远大于成功率。一旦投资失败造成巨额投资损失,会计如何处理既宏观经济的运行,又关系到微观经济开发投资主体的利益甚至其生存。如将投资损失列入当期损益,不仅当期宏观效益将会下降,而且微观经济投资主体也无承受能力。在不能资本化的条件下只能列入递延项目用再投资收益补偿,这样会增加再投资者逃避负担和风险的心理,影响投资开发的运行。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经济的信息化特征对会计人员素质及其处理程序与方法提出挑战的同时,新经济的无形化特征,也会对会计目标、确认、计量及其规范体系形成冲击。无形化是新经济的显著特征,它首先在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上起决定性作用。与传统经济相比,新经济不是依靠大量机器、设备、土地等有形资产投入,而是依靠知识智力等的投入。这样一来,由于知识、智力在形态上是无形的,故无法观察也无法计量,而是通过有形化的人作为其载体而发生作用。经济主体是否有生命力,关键要看是否拥有掌握科学知识,并具有创新、创造和运用能力的高智力人才。

新经济无形化特征还表现为知识产品及资产的无形化。如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光纤通讯、卫星通讯、遥感技术、技术、多媒体等信息产品,除占价值极小的显性外在的传输设备具有实物形态外,功能是隐性无形的。如最广泛的电脑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应用到军事、远程、商品交易、医疗、建筑、等领域,不仅彻底改变了社会、经济乃至人们生活的运行方式,而且已经构成经济的主体。微软公司1997年的无形资产比例达90%,美国、西欧等国家高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达60%以上。知识产业的无形化在服务产业中也呈上升趋势。这一切表明,人类正进入无形化社会。

新经济无形化对整修会计运行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首先是对会计确认的冲击。会计确认是会计运行系统的基础,所有经济事项进入会计运行系统进行加工处理生成有用的信息都是从会计确认开始的。如无形资产主体部分的人力资产,在现行会计系统中没有将其确认为资产。但在新经济形态中由于人力资产构成资产主体,如不将其确认为资产,不仅不能真实地反映各经济主体的规模,而且还对收益的分配造成障碍;如将其确认为资产,那么,与其相应的会计权益类要素如何设置,这类资产发生变动如何记录?

其次是新经济的无形化特征会增加会计计量的难度。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在人类步入新经济社会后,会计运行系统首要进行变革的是会计计量。一是在资产的计量上发生困难。如信息资产的计量,无论是信息技术发明者拥有的信息技术资产,还是信息资产持有者的类别属性类的信息资产,都因没有计量的依据将其定量化而无法计量。二是在收益的计量上存在较大的障碍。如信息资产由于难以确定使用期限与对象,人类资产的收益由于难以界定其在收益形成过程的作用程度而难以量化。由于很难界定各因素作用的程度,单项因素的收益无法量化。

再次,知识资产的无形化使会计的折旧逐渐退位,主体资产成本的转移与补偿消失。知识资产在使用与消耗的过程中,由于不像资产那样耗费性消失可以重复使用,也就不存在消耗的折旧和投资成本的补偿,折旧会计将退出统治会计领域的地位。

最后,新经济的无形化对会计内部控制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经济中,由于有形资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减弱,在微观经济主体中退居次要的地位,而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因此会计反映与控制的重点也就必然从有形资产转移到无形资产。由于人力资产所有者是人本身,从微观经济主体的组织及发生转移不须借助外界的力量,而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自主地发生转移。这种转移不仅是原组织资产的减少,而且还可能造成损失性减少。因为人力资产的转移不仅有本身知识资产转移,还有知识资产产生的商业秘密等的转移。资产转移到新的组织后会对原组织构成冲击。

此外,新经济的全球化特征也会对会计结构模式形成冲击。由于知识和信息没有疆界,因此新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的全球经济。商品、服务、资本、信息等的交易活动,已经不局限在某一国家或区域内而扩散到全球。尤其是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全球的经济活动成为一个整体。信息的全球化特征还表现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协作和互补上。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调整发展,出现了技术的高度综合和空间的无限发展特征,科学技术的研究必须依靠大规模、跨区域、相互协作才能进行,任何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在所有的高新科学技术领域全面领先,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协作,这就必然会形成经济的全球化。

会计模式是会计主体反映特定时期会计运行的结构、功能、行为等会计实践活动的形式。而一定时期会计模式的产生与发展是以该时期的会计环境为前提的。新经济全球化后,不仅经济的形态发生变化,而且要求经济的运行必须按相同的规则进行。作为记录经济运行状态的会计,在其会计目标的制定、会计程序与方法的选择、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规范体系的颁布、会计报告的形式等方面,按照相同的惯例构建,以服务于新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二、重塑与新相适应的结构模式

新经济的到来,不仅彻底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经营管理,最终形成了信息化的新型产业结构。这一划时代的变革对经济各领域产生深远的,同时也提出了变革的要求。会计从来是服从和适应于社会经济的。“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1],经济运行的状态决定着会计运行的方向。经济运行状态发生变革后,会计模式也必然相应进行变革。根据新经济时代会计环境的变化及会计的结构模式受到的冲击和挑战,新的会计模式将是:

(一)会计目标的主体将由股东、债权人为主转变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为主。现行的会计目标是投资主导型的,即会计的目标主要是服务于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利益。“会计的目标在于提供信息以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经济决策。”[2]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制定经济决策”,“特殊性目标是向股东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向债权人提供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向政府机构提供企业经营情况的信息;向社会公众提供企业治理环境污染和改善本地区生活福利信息”[3].应该说,会计目标的特征是与实物经济形态中的企业组织形式紧密相关的。在实物经济形态中,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本,而物质资本则是由投资者出资形成的。所以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在企业中占据统治地位。由于企业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股东是公司的投资者,不仅企业的经营决策权由股东决定,同时也是企业剩余财产的主要索取者。

进入新经济时代后,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产发生作用出现了角色的转换,即物质资产的作用减弱而知识资产的作用增强,企业资产的增殖和财富增加的主要作用不是物质资产,而是取决于知识资产。因此物质资本所有者的股东将退出在企业的统治地位,而知识资产作为企业财富增加的主要直接力量,由于其资本和所有者属于同一主体,不仅在企业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且也是企业剩余资产的主要拥有者。企业要素所有者地位的变迁,必然要求会计的目标进行变革,会计的目标将由过去的以向股东、债权人提供信息为主,转为以计量企业主体资源、权益的变动情况、收益的形成过程和有效控制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为主的企业主体性会计目标模式。

(二)会计人员将由低知识存量、低技能型为主转变为高知识存量、高技能型为主。在新经济时代,人通过其技术与知识的装备使其资本化,从而成为主导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人格化的知识和技术。由于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技术和知识的进步,所以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是人力资本的推动力。然而人力转化为资本绝不是简单堆积,而是以知识与技能拥有程度加以界定的。进入新经济时代以后,人们面对的都是知识含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如何使用知识产品和从事服务工作,还取决于每个人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能力,即知识丰富并具有较强的转化能力,将其物化在所从事的产品或服务中,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的人才,就会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本,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富有者。反之则会被新经济所淘汰。

会计是性科学,因此更注重会计人员的技能。首先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技能。进入新经济时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调整发展,知识和信息老化周期缩短,更新加快。只有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和信息,适应时展的需要。其次,是转化知识的创新技能。纵观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史,可以清晰地发现创新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从革命的成功到信息革命的诞生,都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世界各国最高决策层极为重视创新的发展。随着国家创新工程的实施,会计面临着人力资源会计的构建、信息知识等无形资产的计价、衍生产品的计量等创新。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还必须具有创新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需要。

(三)会计运行系统将由低效型转变为高效型。新经济的出现,使会计的客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行会计的运行系统既不能如实地反映微观经济主体财务的真实形态,也不能有效地处理宏观经济高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必须构建同新经济形态相适应的新的会计运行系统。首先,在会计运行系统的起点即会计确认环节,要将新经济形态中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要素纳入会计运行系统中加以确认。如将在微观经济主体收益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人力资产,纳入会计运行系统,使其资本化,使其既能全面地反映微观经济主体人力资源价值,同时又能使人力资本得以保值和增殖。其次,在会计的计量环节;要采用公允合理的计量模式作为新经济形态中会计计量的主要工具,会计制度诞生几个世纪以来,成本计量模式一直统治着会计的计量地位;隔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内存缺陷趋于显性化,无法适应新经济形态的需要,如以历史成本的收益是人为制造的均衡化,它既不能反映微观经济主体的现实收益状况,也没有揭示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由于收益可以人为地调节,而现金流量则是客观存在。因此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不能真实地反映微观经济主体的财务状态。在新经济形态中,人力资本创造的现金流量收益、金融衍生产品以现行市价交易发生的现金流最,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是无法计量的。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等能反映现行价值的计量模式是其现实的选择。最后,在会计运行系统的终点会计报告环节,要以充分揭示微观主体的全部财务状况作为其报告的主要形式。会计报告是会计运行的结果,汇集了会计运行的全部。它不仅是微观经济主体经济决策的依据,更是其聚目的焦点。因为它关系到主体成员间权益的分配。因此,新的会计报告的形式应该多样化,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在内容上要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收益形成的结果、现金流量的变化、财务状况的预期变化趋势等加以充分的揭示,全面、公正地反映微观经济主体的状况。

[1]迈克尔。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M].北京:商业出版社,1989.

微观经济主体范文5

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当下整体的经济状况是影响税收政策的重要因素,经济水平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国家,应该采取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税收政策。在满足政府得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充足的资金时要尽量使得税收政策所给整体经济带来的扭曲作用应当最小,从而使经济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更大提高。从历年的美国总统经济报告显示美国从01年至09年,从本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了税收资本化,税收投资费用化和暂时性的规定等减税的政策,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极大发展,税收资本化增强了新的投资项目分配和融资的水平,为整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存量,而这充足的资本,促使劳动力更加富有成效,使得人们的实际工资上涨,近而大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资本投资费用化,使得经济主体的投资成本大幅降低,对投资起着促进的激励作用,从而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另一方面,就微观的角度而言,家庭,企业两大微观经济主体权衡消费与储蓄,劳动与休闲,投资的决策也是一国选择税收政策不可避免要考虑的因素。税收会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策产生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大效应的相对大小决定了税收政策的经济效果和所要达成的目标。若国家对经济主体的储蓄行为所获得的利息进行征税,在收入效应作用下,由于对利息所得征税会减少经济主体的收入,因而,就会导致经济主体增加储蓄的行为,相反,在替代效应的作用下,对利息的征税会降低消费的机会成本,从而促使经济主体增加消费,减少储蓄。然而,这种利息税所带来的消费的增加还是储蓄的增加取决于这两种作用的相对大小。在经济学中,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知识等因素,而经济主体的劳动,储蓄,消费,投资的决策是促进这些因素形成的重要动力和保障。在09年的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美国在考虑,分析了税收扭曲对经济主体的劳动,储蓄,消费,投资决策的激励作用下,采取了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降低资本收益和股息收入的联邦税率和实行临时增加折旧免税额的税收政策,促使经济主体做出扩大劳动供给,增加储蓄和消费,扩大投资的决策,这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的支持,提高了经济效率,并增强其在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知一国的税收政策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当前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税收扭曲对劳动,储蓄,消费,投资激励作用的大小,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税收政策要立足与本国的现实状况,立足在保证政府有充足的财力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时扭曲作用最小。因而,针对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的选择,本人提出几点拙见:

首先,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产量仅次于美国,经济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因而,在接下来税收政策选择中,应在保持经济效率的稳定增长时更加注重公平,继续实行扩大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大小,并且对高端的奢侈品征收较高的税率的加税政策,继续对农业实行免征的税收政策等。

其次,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三驾马车”中的出口来拉动,消费和投资的动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在这种前提下,我们要更加的认识到税收的扭曲作用对家庭,企业在选择劳动,储蓄,消费,投资决策上的影响,对家庭的消费行为主要实行价内税,增加税收的遵从度,减少逃税,避税的经济福利的损失,并且小幅度的减少消费税,从而扩大内需,更好地拉动经济的增长。在投资方面则可以适当的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税收政策,如实行资本投资费用化,优厚的加速折旧免税额等,扩大对企业投资的激励,减少投资成本,近而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微观经济主体范文6

关键词:理性预期;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0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05-01

1 理性预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陷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大量失业和经济停滞的困境,流行多年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发生了危机,“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经济理论在改变停滞膨胀局面时也没有出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这种形势下,理性预期学派产生发展起来。该学派以理性预期的概念改造宏观经济学,以预期问题为突破口,全盘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革命。加之该学派理论上逻辑严谨,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因而理论影响迅速扩大,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加之该学派理论上逻辑严谨,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因而理论影响迅速扩大,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

在理性预期理论的代表人物中,罗伯特•小卢卡斯、萨金特和华莱士等人是第一代代表人物,典型理论是货币周期论;巴罗和普雷斯科特等人是第二代代表人物,他们发展了小卢卡斯等人的理论,建立了实际货币周期论、财政政策分析和政府决策行为分析等新的理论。

2 理性预期理论的微观基础与基本假设

小卢卡斯与凯恩斯主义的分歧始于他为凯恩斯主义寻找经济基础。他认为,宏观经济现象不过是许多个人经济活动的总和,宏观经济学中一切涉及人的行为的假定应该有微观基础。他在为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的工资,价格部分提供微观基础的过程中发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确定的微观经济行为者是理性人的假定相矛盾。在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发生冲突时,小卢卡斯转向了新古典主义。他试图寻求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并从局部均衡转向一般均衡。所以,理性预期理论的宗旨是建立与微观经济学一致的宏观经济学。为此,理性预期理论的主要代表人提出了三个分析的基本假设:理性预期假设;彻底的货币中性假设;自然率假设。

(1)理性预期假设。

理性预期是在长期动态分析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以完全的、相同的信息为基础,他们能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期,做出合乎理性的经济决策,即他们能对未来做出理性预期。

(2)彻底的货币中性假设。

货币中性假说是指经济总产量和就业的实际水平和自然水平同包括相应地对商业周期发展作出反映的货币和财政活动无关。

(3)自然率假设。

自然率假说的要点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内在的动态平衡,外界力量能暂时打破这种平衡,但不能根本改变它;政府应该顺应这种动态平衡。

3 理性预期理论的政策主张

一是政府应制定长期不变的政策规定,消除政策规则的任意变动性。理性预期学派坚持古典经济学的信条,认为过多的政府干预只能引起经济的混乱,为保持经济繁荣,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因为“市场比任何模型都聪明”,它始终是使各种生产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充分就业的有效机制。理性预期学派坚持认为,政府的作用只是为私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可以使人们充分了解的良好环境。因此如卢卡斯所说,“我们需要的是稳定的政策,而不是积极行动主义政策。”政府干预越少,经济效率也就越高。

二是政府政策目标必须注意长期性和稳定性,并且着力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政府的决策不能对一国经济的产量、就业和其他实际变量产生影响,但可以对一般物价水平等名义变量产生具有规则性的效果。因此,政府应该把最理想的一般物价水平作为唯一的政策目标。

4 理性预期理论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1)应充分考虑并正确引导微观主体的理性预期。

不得不承认,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正日益增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公众的理性预期,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众的理性预期又是不断提高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一个前提条件。中央银行要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就要准确地公布通货膨胀指标和失业率,利用信息优势,通过舆论导向,准确披露决策相关信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引导经济主体的预期,正确引导公众预期,让公众及时了解这种政策目标的变化,增强其信心。

(2)应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局限性。

在理性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是有限的。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是诸如结构调整、制度转轨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单纯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很难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因为具有理性预期的公众对此是很清楚的,所以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难以得到公众的响应。可以说,货币政策不是调控经济的万能手段。不仅仅因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本身需要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支持;更因为货币政策本身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局限性。

(3)政府的政策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以期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

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原则是为了使微观经济个体顺利地从事经济活动,充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政府的政策要想得到各种经济成员的积极配合,使各项经济政策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必须取信于民,避免“朝令夕改”。因此政府的政策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符合经济活动当事者的预期规律,可以使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从根本上摆脱由于政策的频繁变动对其造成不良后果的担忧,从而无需寻求应变之策,而尽力去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和经济行为的最优化。

总而言之,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预期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政府在采取宏观经济调整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预期并引导这种预期朝着政策目标的方向发展。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经济政策调控,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今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能力日益增强,我们必须转换思路,注意把握宏观经济调控与微观层面理性预期的结合点,谋求经济政策、经济主体的预期与行为及经济运行三者的和谐与稳定。

参考文献

[1]杨玉生.理性预期学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杨丽彬.理性预期观点的评价[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