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管理专业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专业问题范文1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和规模的扩大,预示着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迈向新的台阶。而长期以来,对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忽视将阻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发展壮大,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加强其内部自身的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工作,对外交易量的不断增加各种问题也日益显现,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势必给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影响,将对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挑战。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它的财务活动就是合作社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和收入分配四个方面,其实质就是合作社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正是基于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这种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组织资本运动、处理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合作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一)总体上看,财务管理工作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长期以来,合作社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忽视,限制了合作社提升空间。财务管理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初期,由于其经营活动较少,造成收入低下,合作社不愿意也承担不起专门聘请会计人员而产生的成本。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观念比较落后,对于财务知识比较欠缺,很难识别财务公开的真实性,也就起不到监督作用。
(二)具体上看,财务管理中的筹资、投资、收益分配、财务管理制度等环节存在问题
(1)筹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造成合作社资金筹集困难的原因有:一是,许多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定按社员身份同等投资的,造成投资额有限。二是,由于合作社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对外交易量少,盈余少。再加上合作社普遍存在抵押资产不足,担保难以落实等问题,金融机构出于防范风险和规范管理的要求,限制对合作社发放贷款。
(2)资产管理混乱,相应的资产保管制度不健全。合作社把筹集到的资金投资于合作社内部用于购置固定资产、农业资产等,形成合作组织对内投资。
(3)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一些合作社存在收益分配混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收益分配中的股金分红、股息、利润返还的比例制定不合理,甚至合作社社员对这三个概念理解不清楚,混淆不清。导致不少合作社把付给社员股息当成是股金分红,而实行股金分红,这种现象带有普遍性。
三、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管理意识,普及财会知识
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逐渐得到体现。财务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一部分原因就是农民对于财务知识比较匮乏,即便公开合作社财务状况,许多成员也看不懂,根本起不到监督作用。因此,普及财务会计知识, 把财务管理工作当作合作社发展中的重要事情来抓,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普及财务会计知识教育工作,让农民合作社中的从领导到社员都树立重视财务管理的思想。
(二)扩大筹资渠道,增加资金实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扩大筹资渠道,使筹资渠道和方式呈现多样化,增加资金实力。一方面,通过对我国的农业合作社股金筹集机制进行创新,增强其内源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制定吸引外部资金投入的灵活机制,以提高合作社资金实力。利用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来提高合作社资金筹集能力。
(三)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财会队伍的建设
财务管理制度,是合作社理财活动的重要依据,对合作社理财活动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应以满足出资人需要,服从出资人利益,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只是手段,实施财务管理制度,狠抓落实,推动合作社全面科学管理。另外,必须提高财会人员的要求。其一,合作社聘请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会计人员。其二,根据合作社不断出现的新的经济活动,鼓励财会人员通过继续教育方式达到知识及时更新以适应新要求。其三,合作社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考核,完善考核机制。
(四)健全收益分配制度
一般合作社除了留取一定的积累外,合作社的收益分配主要包括利润返还、股金分红、股息支付三部分。社员作为惠顾者应该得到利润返还,作为投资者应该得到股金分红和股息。三种收益所占的比重可根据合作社的具体情况而定。另外,合作社利润中要留出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公益金、教育基金、风险基金等。在盈余分配时必须首先提取一定的风险基金和发展基金,以便专款专用,以丰补歉,保护专业合作社组织稳定性。
(五)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
财务管理专业问题范文2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操作混乱
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眼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依然停留在“重生产经营,轻监督管理”上,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农民固定资产的购置、登记、保管以及领用制度不健全,没有相对应的专职人员进行管理,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效率。二是在固定资产购买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财务部门在购买固定资产的时候,不仅没有考虑到综合运用,更没有考虑到是否符合当前的生产需要,仅仅依靠负责人的主观臆想进行决策,导致盲目购置、重复购置等现象,造成的资产浪费。三是存在着帐外经营的情况。从合作社的合作资产来看,主要是由合作社社员的会费以及发起人的注册资金构成,这就导致部分社员或者是负责人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将这些资产用来个人经营或者是无偿占有,严重侵害社员的利益。
(二)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会在内部设置一名理事长,理事长有权对其他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聘任。但是目前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村委会组织牵头组建的,主要负责人是由村委会组人担任理事的。但是理事长有时会存在着“一权独大”的现象,将自己的亲戚或者朋友聘用进来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这些人员中大都都没经过专业的财务管理培训,很难真正担任财务管理工作。再加上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体制、观念落后,不能及时引进新型人才导致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不高。
(三)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机制
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监督制度,或者是财务内部的控制制度还没有形成相应的约束体系,导致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混乱。一些合作社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或者是建立了但是没有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另外,还有部分合作社的成员因为缺乏相应的财务知识,就算是将合作社的财务情况进行公开,很多成员都看不懂,不能发挥相应的监督作用。
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规范财务管理流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首先应该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规范》以及《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相关规定建立符合合作社自身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要坚持成本效益型原则对岗位进行明确划分,对于相互矛盾的职务要实现分离,实施钱、财、物三者的分管,并建立、健全经手、签收、审批的财务管理流程,其次是合作社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业务发展需要建立会计核算制度,设置账簿、会计科目和内部二级科目, 从而实现对信息的收集核算以及财务监督。便于会信息的收集核算和会计监督。
(二)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宣传活动让社员充分了解到农民专业合作财务相关的概念,例如了解自身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股金分红等等。通过这样的经营管理方式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二是要不断完善会计人员的使用制度,对财务管理人员实施聘用制度,从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选择出一批责任意识强、业务素质高的人才担任,并在合作社定期开展财务管理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开拓新的资金渠道,弥补资金不足
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可以通过不断创新自身股金筹集制度,从而提高合作社融资的能力,另一方面,合作社可以通过制定各种机制吸引外部资金投资,从而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筹集能力。例如:《合作社法》的制定和实施就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供的有效的法律依据,从而不断规范合作社朝着法制化方向前进。不仅如此,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通过利用政府给合作社创建一个良好的税收环境和金融环境,并为合作社建立有效的信贷担保制度,从而提高资金的实力。
(四)强化对财务的监督管理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将自身的财务公开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从而充分保证合作社社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以及监督权,并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向合作社社员公布近期的财务收支情况,并且要充分考虑到部分社员的财务理解水平,争取将财务数据做到详细、易懂,方便社员对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从而实现了农民合作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以及民主监督的目的,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的透明。除此之外,农村各个职能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指导和检查力度,要及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日常财务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特别是各级财政下拔的项目扶持资金,要保证做到专款专用,杜绝部分人员私自挪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果。
财务管理专业问题范文3
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已初具雏形,但是面对新的需求,培养合格财务管理人才所需要的实践教学却尚未建立、完善。因此文章从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入手,对财务管理专业定位进行探讨。
【关键词】
财务管理专业;专业定位;教学方式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需求。面对新的需求,高职财务管理专业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1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高职高专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1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高职高专专业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是根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而设立的一个高职高专专业,其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掌握经济管理、理财、金融和网络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从事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活动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说明,高职高专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目标的定位是“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目前内地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有51所,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是一个重要部分。现代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迫切需要同时掌握经济管理、理财、金融和网络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就业方向:进入企业、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会计、财务、审计等工作。
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辽宁、浙江、上海、广东、北京。表1财务管理专业就业状况
表中可以看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率10-12年均在85%以上,就业情况较为可观。然而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财务管理专业高职高专教学仍然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合理,理论实践相脱节等问题。
1.2 我国财务管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从开设学院的分布和毕业生的就职去向看,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更高,这些城市要求毕业生要拥有强的财务管理能力,从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需求看,我国的财务管理专业存在不足。
1.2.1 专业定位不明确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是从会计学、财政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分离出来的,我国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仍带有这些相关专业的特点,自身特点不明显、不突出。
1.2.2 教学内容不合理,课程相互交叉
目前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内容交叉重复已是普遍问题,这种情况不仅极大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而且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也长生了不利的影响。
1.2.3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在国内,传统的教学以教为主,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极少采用,或由于学生的应付态度效果不佳;与实际的社会生产接触较少,教学内容与现时经济生活脱节,注重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忽视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也较少地考虑国际竞争的需求。
1.2.4 考核不全面
在考核上以期末卷面成绩为主,忽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成绩不能全面反应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传统教学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能力的培养。而财务管理的实践性强,注重能力的全面培养。
2 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目标专业定位分析
财务管理教学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设定合理的培养目标。
2.1 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办学思想
财务管理专业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要求较高,即要有较全面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而选修课应有所拓展。以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2.2 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
财务管理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人才要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要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融入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2.3 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
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具备基本的技能是很重要的,但财务管理人员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基本的行为规范,只有具备职业道德的人员才能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3 我国教学方式的优化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和理财学四个分支。
3.1 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化
3.1.1 推广案例教学的应用
案例教学是现代管理教育的一种基本方式,高职高专财务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从内容上应区分为三类:一是案例分析,即教师例举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案例进行讲解分析;二是案例设计,即根据一定的背景资料设计出决策方案;三是案例收集,由教师给定知识范围,让学生找相关内容的案例,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的案例进行讲解说明,可以增强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更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
平时的学习中,有少数案例教学,但也因为学生的应付式,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可把案例分析的课时加入到教学计划中,并把案例分析课程中学生的表现于期末成绩直接挂钩,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案例课程的重视程度,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
3.1.2 改进考核标准
在考核上应更重视学生能力的表现,香港特区教育统筹局局长罗范淑芬女士认为,教育改革的目标,是着重个人本质的发展和发挥创意,需要发展九种能力,即协作能力、批判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运用资讯科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造力、运算能力及研习能力。考核标准能引导学生重视相应的能力培养。
在我校奖学金评定的一个辅助标准为综合素质测评的成绩,学生对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视程度与其的重要性有关,若奖学金的评定全由综合素质测评的成绩为依据,则学生对其的最为重视,所以应制定相应合理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指导,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且信息应对学生公开,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现在我们的考核以平时分、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其中平时分由作业,出勤,期中考试组成,期中考试所占比重较大,可作适当的调整。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考核成绩中的比重,平时分可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表现。
3.1.3 实现财务管理与金融的交叉融合
在国外有很多高校设置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复合式专业。这两个方面在市场中,是相辅相成的。金融市场、投资、融资等问题需要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处理。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中可以设置与金融相关的课程,结合实训,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金融管理的能力。
3.1.4 加强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学生并没有很好的吸收。可并适当增加一些人文社科基础课程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如《学习方法导论》、《财经写作》、《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课程。
3.2 实践教学的改进
财务管理实践性强、综合性强,专业实习是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3.2.1 模拟实习的推广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张,安排所有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已不是易事,专业实习很容易成为形式。这时模拟实习可作为专业实习的替代或补充。通过模拟实习,使学生模拟环境中具体应用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分析企业的环境,竞争能力等,以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3.2.2 财务软件的改进
在基础实验上,可增设会计手工及电算化模拟实习,利用EXCEL工具的各种功能及基本操作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在综合实验上,可增设项目投资决策实验,证券投资模拟实验,ERP沙盘模拟实验,ERP综合项目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学校在选择软件时,应征集授课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学生是软件的直接使用者,对软件的操作等方面最了解。
3.2.3 实习基地的建设
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工作实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单位,培养学生的财务工作能力,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由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不少高校该专业没有相应的实习基地。所以,高校应改变观念,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推荐优秀毕业生、采用培训员工的方式进行培训、支付费用等。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实习。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合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的优化,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验室模拟实习,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等。以利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郭银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探讨[J].财会月刊,2006(3):49-50
[2]张敦力.论美国名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财务与会计,2003(2):58-60
[3]孙晓玲.澳大利亚大学会计教育及对我国大学会计教学的思考[J].改革热点,2004(6):66-70
财务管理专业问题范文4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对策;山东博兴
中图分类号 F32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348-01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经营主体,在博兴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等方面都起到关键性作用。目前,全县已登记注册的合作社有350家,注册成员3 400人,其中农民成员2 954人,带动非注册成员逾1万人。但是,在对合作社财务管理调研中发现,多数合作社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制约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1 博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而大部分农民的财务管理意识不强。近80%的合作社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机构,有的合作社因经营规模小、业务运作简单,会计、出纳由一人兼任;有的合作社未设置会计、出纳岗位,所有事务都由理事长管理,既不符合合作社章程的民主管理,又严重违背了相互制约和内部控制的原则;有的合作社即使设置了会计、出纳岗位,基本上也是由本社社员,或者聘用村会计、出纳兼任,其多数没有经过专业教育和系统培训,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很难在财务工作中发挥核算和监督职能[1-2]。
1.2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机制
多数合作社没有制定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在财务管理上也缺乏民主,票据、存折、印鉴由同一个人掌管,重大开支项目不召开理事会,不设置成员账户,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处于空白状态,无章可循。有的合作社虽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但执行不到位,未形成比较完整的约束体系,监督控制制度也形同虚设。
1.3 会计核算不规范
许多合作社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置会计科目,没有建立规范的会计账簿,只记录内部收支流水账,存在白条入账、正规发票较少、发票上无经办人和审批人签字、不编制会计报表等现象。合作社没有完整的会计资料便不能真实、全面、完整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4 利益分配制度不规范
多数合作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是对社员参与合作社交易或将农产品交给合作社出售时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除此之外社员一无所获。分配制度混乱,没有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有关规定对可分配盈余进行合理分配。有的对收益分配顺序、依据和剩余收益、公积金的具体操作方法知之甚少,股金分红、股息、利润返还的比例均未进行明确规定;有的只进行了股金分红没有进行盈余返还;有的错误地把股金分红、股息当成盈余分配。盈余分配制度的不规范致使合作社与其成员之间未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从而导致合作社凝聚力不强[3-5]。
2 加强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对策
2.1 健全财务管理机构,配备财务管理人员,确保合作社高效运行
合作社设立登记后,应严格按照规定健全财务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责任,规范管理流程。配齐财务管理人员,做到账、钱、物分管,会计、出纳要具有会计资格证。规模小、业务简单的合作社可以委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或记账机构记账、核算,会计业务[6]。
2.2 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内部监管机制,为规范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合作社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内部监管等各项制度,以规范财务行为,强化财务监督管理,做到有章理事、依规办事。定期财务公开也是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的核心。定期召开成员大会,及时公布本社运营状况及财务收支情况,让社员充分享有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使合作社财务状况透明化。
2.3 规范会计的基础工作,提升财务人员素质,规范核算科目,夯实合作社财务管理
合作社的会计、出纳岗位应安排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财务人员,各级财政、农经部门也要加强对合作社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同时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规范核算科目、规范会计账簿,准确、及时、完整地编制资产负债表、盈余分配表、成员权益变动表、科目余额表、收支明细表等各种会计报表,连续、系统、全面、完整地反映和登记各项经济业务,详实地反映合作社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4 依法规范收益分配制度,保障合作社可持续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积极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关规定贯彻盈余分配,及时为每个合作社成员设立单独的账户,认真详实地记录每个成员与合作社产品交易的具体内容,按照章程规定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计入个人账户。根据本社的特点,制定盈余分配方案,规范盈余分配顺序,确保盈余分配合理。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从而调动合作社成员的积极性,推动合作社健康可持续发展。
3 参考文献
[1] 王克忠.合作社财务管理当重视[J].农村经营管理,2013(10):39-40.
[2] 李文训.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以台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EB/OL].(2007-04-16)[2014-04-01].中国农经信息网,http:///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23535.
[3] 王渭根.合作热的冷思考[J].农村经营管理,2013(5):38-39.
[4] 车文军.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4):93-94.
财务管理专业问题范文5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财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越来越被社会重视。财务管理专业是将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融为一体的学科,其涉及领域广泛,专业知识综合性强、应用性强,成为高校管理类的热门专业。
在我国高等财经院校的专业教育中,财务管理专业出现较晚。1998 年教育部颁布,财务管理作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被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中。虽然其正式成为本科专业的时间较短,但已是当今工商管理学科中最具活力的一门学科。
二、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现状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目前我国在经管方面比较缺少的人才,为增加此专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应从学校抓起,注重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我国,此专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开办此专业的高校已逾 400 所。但此学科的办学时间较短 , 经验尚且有限,各高校在此专业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已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目前,各高校设置的课程在各学科之间界限模糊,这导致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定位不清晰。当学生走出校园时会感到迷茫无措。并且,课堂上一般只有理论知识的讲解,这使同学们学起来一知半解,在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时会遇到困难。
三、问题分析
(一)教学模式
财务管理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原理与方法。但从目前此专业的教学模式来看,课堂上过度以理论知识为主,忽视案例分析的重要性,这对学生形成自身的学科体系框架百害而无一利。且教师只是简单的讲授基本的知识概念,课堂上缺乏案例分析,学生只是简单的学习,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在遇到真实情况下的思考与操作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变化,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并提出新的要求。但市场需求信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甚微,人才质量特征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财务管理专业之所以从会计学科中分离出来,必然有它的突出优势,即它是会计的延伸,它并不是简单地记账、算账,而是在会计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大环境来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做出决策。但目前它的优势并不明显,很多学生毕业找工作是作为会计、出纳、证券、保险人员等,或出现了迷茫、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培养人才是当代大学的使命。但在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培养目标迷茫不清晰。此专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市场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只有跟着市场需求走,以培养除社会上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将优质人才通过学校输送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财务管理知识应用的问题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知识,但财务管理专业的很多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都会感到之前的努力变成了徒劳。这是因为之前学的知识遗忘,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应用。这使学生自身知识体系并不完整,知识条理不清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学校更无法为工作岗位输送相应的人才。
四、对策
(一)采用实践教学模式
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较强,这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实战经验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在课堂上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讲授知识,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与应用方面的能力。但目前高校的工作环境决定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 , 老师们毕业后并没有走出校园,没有实际接触过企业的经营。为使高校教师更好地运用这一模式,学校应与地方企业合作,定期让老师走进企业。这可以使教师与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交流沟通,实现校园与社会零距离,更好的采用企业的相关案例来教授给学生。
这种教学方式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的同步,避免了学校理论知识的滞后性与脱轨性,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在新鲜例子下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当学生们毕业走出校园时,不会再惧怕未知的世界、未知的岗位,而会更自信的走进社会。
(二)人才培养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 , 培养适应当今形势的应用型人才 , 是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专业教学中 , 要注重实践性教学体系的设计 , 加大力度的进行案例分析教学 , 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从而培养学生的认知、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老师接触企业的同时,学生也应该走出校园。学生们上课时间紧,但可以利用假期时间来实习。但是,低年级的学生所学知识尚浅,不能独立完成工作。所以,在学生知识体系结构还没有完整时,应该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理解掌握老师课堂上教授的实际案例,当自身知识扎实时,再去企业磨练。
(三)知识应用
1. 运用软件模拟运营
目前很多高校都增加了运用模拟公司运营的软件教学的课程,其原理是利用电脑软件模拟公司经营,定期产货卖货,制作财务报表。在这其中,会产生许多问题需要各工作人员解决。虽然这是一个模拟软件,但其中的很多原理是真实存在的。这些课程可以促进同学的动手动脑能力、优化知识结构,思考遇到的问题,也是对学到知识的一种升华。
财务管理专业问题范文6
引言
高职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一次综合检验,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所以,做好高职毕业论文工作尤为重要。
“工学结合”是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是高技能人才教育培养重要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对2007级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始实行“2+1”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2+1”的“工学结合模式”,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年,进入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业和单位参加生产实践,从而实现“工”和“学”的轮换。之后又根据专业特点对2010级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始实行“1+0.5+1+0.5” 的“四段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缩短了学生的在校时间,增加去企业锻炼的时间,使学生在已经具备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及一定的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去企业顶岗实习工作,提高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效和更好地完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而这种缩短在校时间的培养模式却给高职毕业论文的管理和考评本文由收集整理带来了很多问题。
1 毕业论文指导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论文指导不充分。在工学结合的大背景下,缩短了学生的在校时间。无论是“2+1”还是“1+0.5+1+0.5”的工学结合模式都出现了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与顶岗实习时间相重合的问题。而学生的实习单位分布范围比较广,而且学生的分布也非常分散,使得指导老师与学生很难有机会面对面地指导交流,师生互动少,教师催要论文繁琐,甚至出现了在学生答辩前指导教师才看到学生论文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毕业论文指导难的问题。另外,虽然有一系列的毕业论文指导管理办法,但是由于学生分散,教师教务繁忙等客观因素,使得很多考评办法也流于形式。
(2)论文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物流管理教研室所属的专任专业教师人数较少,但每年都要承担90名左右的同学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人均指导学生达到了15人左右。在承担正常教学管理工作之外,还要负责这么多学生的论文指导,也影响了论文指导的效果。
(3)教师年轻化,实践经验不足。物流管理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主要是年轻教师,虽然都是研究生学历,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素养,但是普遍缺少企业一线工作实践经验。高职毕业论文跟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相比,又有它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的道路,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毕业论文更要突出它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情况要很好地完成这一目标还是比较困难。
(4)学生论文写作能力比较差。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系统的论文写作方面的培训,对于论文的写作技巧、数字资源的合理使用等方面有所欠缺。很多学生的电子资源都是通过百度获得,对于学校图书馆里提供的中国知网等数字平台基本不会使用。在论文写作方面,很多学生还是停留在资料堆砌的层次上,通过各种资料的叠加来达到论文写作的文字数量要求,但对于整体结构、逻辑顺序、自主思考等方面做得比较欠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同学能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5)论文审核和考评相对较宽松。学生论文的审核主要是通过同事间相互评审,以及论文答辩的形式完成。面对这么大量的审核和考评工作,指导教师很少有精力做到认真细致地评审,最终也就导致了论文审核的时候相对比较宽松,再加上同事之间的相互间的个人关系也会导致最后审核会出现不客观因素。而论文答辩由于时间比较紧,学生比较多,答辩的时候每个学生的时间也不多,所以最后的考评也不够完善。
2 提高毕业论文指导质量的建议
(1)强化入学教育。现在的高校一般在入学的时候都会进行入学教育,主要是介绍所在专业,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认可所学专业,对所学专业就行职业规划的介绍。但是对在校期间的学习方面的教育比较少,特别是对于如何获取毕业资格等方面介绍得不多。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缺少概念,很多都是听上一届的学生说的“小道消息”,容易使学生产生一些误解,比如说毕业论文很简单,毕业论文基本上都给过等等,使得学生从一开始就不够重视毕业论文写作,所以基本没有学生去注意这方面的资料和资源的积累。只有在入学的时候就介绍清楚了毕业的条件,介绍了如何去撰写毕业论文,才能从一开始就引起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
(2) 加强毕业论文写作方法的指导。每个学期安
排一次与毕业论文写作有关的讲座,从如何拟定题目、如何收集资料、如何架构文章体系等。把功夫用在平时,避免出现临近毕业顶岗实习的时候学生赶毕业论文,指导不充分的现象出现,也可以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毕业论文。
(3) 强化教学实习的功能。在学生二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学期的教学实习,这段时间学生将离开教室,深入企业一线,去感受和体验物流行业,去接触和学习物流知识,去认识和结交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这个过程也可以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通过这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去解读实习企业的物流运作情况,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问题,为将来毕业论文撰写提供方向。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能够与基层的工友,领导处理好人际关系,既可以锻炼交际能力又可以为将来论文撰写寻找企业指导老师,更加方便写作。
(4) 企业指导教师的参与。真正让企业的相关人员参与到学生毕业论文中来。一方面,邀请其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从选题到写作进行全面的指导,使学生的论文更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让企业的相关人员参与最后的毕业论文答辩,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去审核和考评学生的论文,进而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