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范文1

关键词:预压缩;微观组织演化;结构无序化;剩余自由体积;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 O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金属非晶合金是目前一个新兴材料,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人们试图想把非晶合金作为结构材料来使用,但是块体非晶和金在室温下几乎没有塑性,这样作为工程结构材料就容易造成灾难性事故。非晶合金的塑性变形的基本特征是剪切带变形方式,剪切带的厚度仅为10nm左右[1],塑性变形集中在剪切带内[1-5],非晶合金的脆化与这种高度局域化的不均匀变形行为有紧密的关系[6]。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弹性应力对块体非晶合金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块体非晶合金的塑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就是阐述一下弹性应力对块体非晶合金影响的现状和进展,从而为广大非晶合金研究者更深入的研究和开拓新研究思路提供积极作用。

二.弹性应力对块体非晶合金影响的研究思路

2.1对非晶合金试样在屈服应力下进行预压缩保载,然后和没有预压缩的试样进行比较性实验。

目前,这几年比较著名的就是韩国高丽大学进行的研究。他们在对块体非晶合金试样进行压缩之前先对试样进行预压缩,预压缩的应力在块体非晶合金的屈服应力以下,预压缩方式是加载——保载——卸载。为了测试弹性应力对块体非晶合金的影响,通过对预压缩试样和没有预压缩试样进行DSC检测分析。进一步再对没有预加载试样和有预加载试样进行室温下的单轴压缩实验,根据应力——应变曲线对比它们的不同。

2.2通过合理设计对非晶合金的弹性应力压缩方式得到的试样和已经发生剪切变形的试样进行比较实验。

由于非晶合金在的塑性变形的特征是高度局域化,剪切带以外的空间组织都一直在弹性应力的作用下,为了研究弹性应力对块体非晶合金的影响,可以把剪切带外部空间组织通过合理的实验方式“剥离”出来,然后进行比较实验[7]。

弹性应力对块体非晶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对块体非晶合金试样在室温下进行弹性静力学压缩实验时,发现应变由三种组成[8]:理想弹性应变、滞弹性应变、粘弹性应变,尽管在瞬间移除应力后,理想弹性和滞弹性的恢复过程不同,但是理想弹性应变和滞弹性应变是完全可以恢复的,而粘弹性应变在移除外力后是不可恢复的,从而非晶合金产生一个永久的变形。对这个粘弹性变形的非晶合金试样表面观察,并没有发现剪切带,这也说明粘弹性应变变形是均匀发生的。目前,研究已经表明,这个粘弹性应变变形的发生伴随着非晶合金的结构无序化过程,无序化程度变高会增殖更多剩余自由体积[9]。

3.1.1弹性应力大小对非晶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在自由体积模型理论中,剩余自由体积的含量和非晶结构的无序化程度是相对应的。在玻璃转变温度Tg以下为非晶加热,剩余自由体积会湮灭,从而会释放能量,释放的能量可以认为和剩余自由体积含量成比例,所以可以用DSC测量剩余自由体积的含量。在非晶合金屈服应力一下进行预压缩可以诱发非晶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发生变化,由于弹性应力的预加载可以导致非晶合金的结构产生无序化,无序化程度越大,非晶合金微观组织的能量越高,显然,预加载的应力大小越大,对非晶合金微观组织影响越大,非晶合金的原子结构无序化程度越大,空间增值的剩余自由体积越多。

3.1.2弹性应力持续时间对增加非晶合金的微观组织影响

通过对Cu65Zr35作为试样进行预加载后,然后对试样进行弹性静力学压缩来研究非晶合金微观组织演化过程。图3[9]是预加载时间与放出热量的变化关系。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刚开始时放热量是慢慢增加变化,随后在4h到6h之间放热量突然增加很多,然而继续增加时间放热量变化不大。这是由于刚开始滞弹性应变的相对比例比粘弹性应变大,滞弹性对非晶合金的微观组织的影响是慢慢变化的,当随后的放热量突然增加,是由于粘弹性应变相对比例比滞弹性应变大,而粘弹性应变对非晶合金微观组织演化有很大影响。然而,继续增加预加载时间,放热量却没有很大的变化,这是因为这个状态下的非晶合金已经有比较高的剩余自由体积,结构原子内存储了比较多的能量,原子处于比较高的能量状态,因此,这个状态的原子已经不能再存储更多的能量了,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了,所以放热量就不在增加了,这说明非晶合金的微观组织无序化在达到某一个状态就不会有变化了,剩余自由体积增加会达到某一个值而不再增加。

图3对Cu65Zr35作DSC热分析,得出的时间与放热量的关系图

3.1.3为了描述非晶合金原子堆积排列结构和追踪非晶弹性应力下的均匀变形的原子结构演化过程,目前,分子动力学模拟已经大量运用在研究非晶微观组织中,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让人们更好的了解非晶原子结构在弹性应力的作用下的演化过程。图5[10]也是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展现出一些主要的短程有序多面体原子团簇在随着剪切应变的变化的演化过程。从这个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结果:第一,随着剪切应变的增加,多面体原子团簇的体积分数也随着变化,特别是(0,0,12,0)原子团簇体积分数,有最高的多面体原子团簇体积分数,而且随着剪切应变量增加比其他的多面体原子团簇体积分数改变的更多;第二,当发生剪切应变时,非晶合金的原子结构的变化程度是非常依赖非晶合金初始原子堆积密度。用另一句话说,随着剪切应变量增加时,初始原子结构堆积密度比较高的非晶原子结构变化更大。第三,随着变形过程进行,原子堆积比较密集的多面体原子团簇(比如(0,0,12,0)和(0,1,10,2))瓦解而形成一个原子堆积密度比较松散新的多面体原子团簇(比如(0,3,6,4))。

图5 分子动力学模拟剪切变形过程中泰森多面体指数变化情况(a)表示Cu50Zr50(b)表示Cu65Zr35

四.弹性应力对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影响。

图6[11]是把Cu65Zr35圆柱状小试样在屈服应力以下的50%到90%的不同应力进行不同的预压缩,保载12小时。然后对这些处理过的试样进行做压缩实验。图6是这些试样在压缩实验后的应力-应变曲线。这个结果表明,随着预加载应力的大小增加,非晶合金的屈服强度从2.2GPa减少到1.6GPa,而塑性应变从0%增加到5.2%。从图2中,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对非晶合金弹性预加载可以改变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此外,力学性能变化的程度很大程度的依赖预加载应力大小。

弹性应力对非晶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最本质的机理是由于弹性应力对非晶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弹性应力对非晶合金的微观组织的无序化程度有影响,使其无序化程度增加,非晶合金的剩余自由体积随之增加,所以非晶合金的表现出的塑性也就有明显增加。由于弹性应力使非晶原子的排列更为松散,非晶合金的原子结构的体积膨胀,使非晶合金中的原子结合力相对降低,从而导致宏观上的强度降低,弹性模量也随之减小。

图6在室温下,对Cu65Zr35非晶试样在不同的预加载应力下保载12小时不同的预加载应力大小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五.结束语

目前,非晶合金的弹性应力对微观组织的影响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压缩的方式,由于非晶合金本来就很脆,室温下塑性很差,所以就几乎没有通过拉伸、弯曲等其他应力作用方式来研究弹性应力对非晶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非晶的在力的作用下的微观组织演化对非晶的剪切带增殖有重要影响,所以要了解非晶的塑性变形机制还需要对弹性应力对非晶微观组织影响更多的研究,从而为非晶合金在工程上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Jiang WH, Liu FX, Liaw PK, et al. Shear strain in a shear band of a bulk-metallic glass in compression[J]. Applied Physics Letter, 2007, 90:181903.

2. Ye JC, Lu J, Yang B, et al. Study of the instrisic ductile to brittle transition mechanism of metallic glasses[J]. Acta Materialia, 2009, 57(20):6037-6046.

3. Ye JC, Lu J, Yang Y, et al. Extraction of bulk metallic glass yield strengths using tapered

micropillars experiments[J]. Intermetallics, 2010, 18:385-393.

4. Bhowmick R, Raghavan R, Chattopadhyay K, et al. Plastic flow softening in a bulk metallic glass[J]. Acta Materialia, 2006, 54:4221-4228.

5. Park KW, Lee CM, Lee MR, et al. Paradoxical phenomena between the homogeneous and

inhomogeneous deformations of metallic glasses[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9, 94:021907.

6. Park KW, Lee CM, Wakeda M, et al. Elastostatically induced structural disordering in amorphous alloy[J]. Acta Materialia, 2008, 56:5440-5450.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范文2

对于可证伪性是指在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初期相关的研究者通过力求通过实证从而形成实证会计研究分析最基本的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此同时也会形成一些比较基本的经验性的命题。通常可以说与证伪思想实证会计的相关研究是比较符合的,其最为基本的精神实质就是证伪。客观性可重复性是指相关的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遵循与自然科学研究相一致,是在客观与可重复性的情况下在任何人接受的基本前提下所提出的一些假设,在此基础上重复性的进行某一项研究,并在其过程中得出相近或者相关的结论。

事实上,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是运用了大量的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的,详细来说就是在早期的实证会计研究对象是会计信息与资本主义市场的关系,理论的基础是有效的资本主义市场关系假设和资本资产计价的相关模型。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会计政策的合理选择性问题,理论基础是由非零值的契约成本以及管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等。

二、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分析

实证会计理论的目的功用在于解释现有的会计实务与此同时能够对未来的会计实务进行准确的预测。它的研究内容是会计的内涵、哪些因素会影响会计人员的相关行为,这些现象会不会对人和其他资源的利用产生影响。所遵循的中心思想是据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各种影响会计事务的因素进行设定,之后采取一定的科学手段进行实际基础上的调查研究来证明这些假设的现实性,即将实证法运用到会计研究中,通过成本与利益间的分析解释预测企业和会计规则和制度指定者对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意识性选择。目前,关于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欧美国家较其他地区较为超前,西方的实证会计研究发展过程也使我们认识到研究重点不在概念与理论,重在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实证会计的实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的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是需要提出相关的理论假设以及有关的假设条件,具体来讲就是在建立相关会计理论的同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假设条件的建立。为了做大对相关假设条件进行合理的设定需要遵循三个步骤进行,其一,要从具体到抽象;其二,要从短期到长期;其三,假设的条件需要基于理论模型与对应模型的经验验证存在可能性。其次,理论模型的建立需要得出相关的结论,在一些列假设条件下需要构造出理论模型的具体形式,明确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研究的分析力度。再者,对实证会计理论假设的模型需要经验进行验证,这也是当前会计研究中最为主要的检验手段方法。最后,需要对会计实务进行解释和预测。通过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形式来看其已经成为主流的地位,它具有一些优点,首先就是它的研究手段方法比较科学与准确,方法的突破往往是科学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其次,将会计理论的研究范围领域大大拓宽,这为实证会计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最后,它拥有较强的实践指导特性。当然在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分歧,包括:其一,对实证理论中的实证特性具有不完全性及近似性,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与本身的方法论会产生较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也是理论改革进步的体现,具有一定的历史主义哲学观念。其二,实证会计理论所应用的范围是比较有限的,范围的有限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的应用。最后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有时候并没有想象中能够会计理论的发展带来进步,但是这也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结语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范文3

关键词:服务外包;高校发展;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

目前,服务外包在全球迅猛发展,市场空间巨大。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特别就商务部《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请示作出了批复,从3月到10月,国家教育部、商务部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加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提升服务外包产业人员素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自从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迅速推进。近年来毕业生的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07年是495万人,2008年是559万人,2009年是611万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达到了630余万人,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为践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结合我国当前蓬勃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的大好形势,大力培养服务外包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新的课题和使命,这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一件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大事。

一、从高校角度分析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什么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所谓服务外包,就是“外部资源利用”,是通过购买第三方提供的服务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即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专门)公司完成。

2.用“博弈论”来审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类似,如果高校不顾实际情况过度强调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有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

3.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审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经过成长、成熟阶段后,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阶段,而人才培养与产品生产有着明显区别,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进步,在其有限的生理生命周期里无限地延长,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从大学生角度分析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该部分,笔者借助之前研究大学生择业意向时调查所得的相关实证数据,来分析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相关数据是通过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间在新疆地区和安徽江苏地区共选取十一所高校约六百五十余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得。对不同地区在校大学生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有效样本分布如右图:

1.从大学生人力资本角度分析。新疆地区和江苏安徽地区在校大学生有相关单位实习经历的分别为20.4%和23.9%,这就造成当前的在校大学生相当缺乏实践经验,从而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其应用能力与企业的用人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就是造成人才供求矛盾的根本原因,也是引起大量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究其原因,还是目前高校毕业生严重缺乏生产一线的实践技能经验,如果高校发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走校企合作的路线,对促进大学生积累实践技能经验与成功就业无疑有着巨大的帮助。

2.从大学生社会资本角度分析。新疆地区和江苏安徽地区大学生在就业途径的选择上最相似的一点就是依靠学校推荐的较少,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3%和5.2%。由此可见,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导向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学生就业导向方面所作的努力还远远不够,而发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就业的社会资本,同时还能够使高校在引导学生就业方面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更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在自主求职过程当中取得成功,对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3.从我国大学生择业意向角度分析

从图3-1中可以看出,不管是新疆地区还是江苏安徽地区的大学生选择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工作的都是最多的,可见大部分的学生比较倾向于毕业后去企业工作,而做好服务外包,它的前提条件就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根据企业的技术规范、文化等要求,在企业的直接参与下针对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使企业的用人需求真正得到满足,使就业学生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这些学生将是服务外包最直接的受益者。

在人才培养上,学校有自己详尽周密的计划,引入服务外包以后,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更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的目标更加明确。这种订单式培训过程,国家对企业、学校都有相应的支持,关键是学生通过专业培养,能够较早地进入市场,较好地适应市场,大大缩短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期,毕业就能直接上岗,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又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从图3-2中可以发现,80%的中东部地区大学生选择去东部沿海地区工作,同时,也有将近60%的新疆地区大学生选择留在西部地区工作,可见,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倾向于在离家较近的地区工作的,所以高校加强与当地的企业进行合作,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帮助在校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当地些企业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部分就业趋向,从而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将更有针对性,易于取得实效。

最近,教育部、商务部也决定在江苏、浙江两省高校开展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试点为期4年,教育部和商务部将在总结两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据悉,试点工作于2011年3月启动,试点对象为全省地方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的计算机学院,试点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等。省教育厅要求,试点高校要聘请服务外包企业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实训指导、专业课程教学等,企业兼职教师承担高校专业课、实习实训等环节的教学学时数占总教学学时的比例应达到25%以上。开展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对社会来说,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对企业来说,切实提高了生产效率,对学生来说,更是大大减轻了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游离局面,为此,高校必须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服务外包产业的推动作用,积极鼓励外包企业吸纳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增加就业机会,同时有力促进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高校首先必须破除长期形成的落后的、封闭的办学观念和思想,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开放办学的理念,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资源集聚的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积极配合商务部“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人才培训”计划,推动行业企业与高等教育有效互动,努力消除产业需求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之间的错位,实现教育、产业之间的科学融合与互相促进。其次,高校还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学科建设,调整课程体系,培养服务外包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41-43.

[2]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9)5号.

[3]人社部.关于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Z].人社部发(2009)123号.

[4]财政部.关于鼓励政府和企业发包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Z].财企(2009)200号.

[5]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9)5号.

[6]谷媛媛,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区域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