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经营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销售经营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销售经营分析

销售经营分析范文1

【关键词】市场营销环境;零售巨头;顾客需求;营销策略

一、市场营销环境

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企业营销活动相关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宏观上看主要有政治、经济、法律、人口、社会文化、自然等因素;微观上看主要有市场营销渠道、竞争者、顾客、社会公众等。这些因素都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企业营销活动,而企业的应变能力是企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各种经营策略,以适应外部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现代社会中,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市场营销环境中向前发展,就必须认真研究研究市场营销环境的四个特点:一是客观性,企业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宏观环境,企业根本不可能按照自身的要求来改变的。二是双重性,同一环境的变化给某些企业带来机会和利润,而另一些企业带来威胁和竞争失利。因此,双重性要求企业要着重研究与其相关的环境变化,趋利避害,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三是动态性,社会、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营销环境处于经常变动之中,从而要求企业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企业营销策略。四是相关性,营销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一因素的变化,会带动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化,从而形成新的营销环境。

大量的事实证明,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市场营销环境,就可以把握市场环境变化的发展趋势,可以使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和指导消费,可以提高企业竞争的能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零售企业尤其突出。

二、营销案例

家乐福与沃尔玛是世界知名的两大零售巨头。我们先看看他们在韩的经营历史:家乐福于1996年在韩国国开设第一家店,2001年其销售额达1.15万亿韩元,纯盈利255亿韩元,创造了在韩国运营的最好业绩.然而,紧接着等待它的却是连年的大滑坡和不景气,到2005年锐减至69亿韩元。韩国家乐福使出了浑身解数,但经营状况始终踏步不前。沃尔玛1998年进入韩国市场,运营初期,沃尔玛凭借雄厚资本和强大采购优势形成的低价模式,在韩国取得了成功,公司在2000到2003年均有盈利,然而好景不长,2004年开始亏损,到2005年亏损额达104年韩元。经营的不景气和持续的巨额亏损,迫使家乐福和沃尔玛在2006年相继退出韩国市场。

我们再看看他们在中国的经营状况。家乐福于1995年进入中国后,采用国际先进的超市管理模式,为全社会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肯定,其“开心购物家乐福”、“一站式购物”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2009年家乐福已成功地进入了中国的25个城市,在北至哈尔滨、南至深圳、西至乌鲁木齐、东至上海的中国广阔土地上开设了109家大型超市,聘请3万多名员工。在在华外资零售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家乐福(中国)被国内媒体评为“在华最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同时家乐福不忘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致力于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不遗余力在中国推广家乐福质量体系,和各地农户共同开发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并从产品的设计、包装和物流等方面充分考虑到环保的因素。另外,家乐福还踊跃参与中国的公益事业和社区活动,积极支持并参与北京申办奥运和上海申办世博会,并以多种形式向受灾地区、希望学校、社会福利机构捐资捐物。

沃尔玛1996年进入中国,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并于2002年在深圳设立全球采购中心总部。经过十三多年的发展,到2010年沃尔玛已经在全国101个城市开设了189家商场,包括沃尔玛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商店、沃尔玛社区店三类,其中2009年沃尔玛购物广场达138家、山姆会员商店3家,社区店2家,同时拥有好又多35%的股权和好又多102家门店。沃尔玛至今在华创造了超过70,000个就业机会。作为一个出色的企业公民,沃尔玛自进入中国就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和慈善公益活动,十二年累计向各种慈善公益事业捐献了超过5,800万元的物品和资金。沃尔玛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并把环保360的理念融入到沃尔玛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同时也鼓励合作伙伴成为沃尔玛环保360计划的一部分,共同致力于中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连续第五年被供应商选为“综合满意度最高的连锁卖场”。两大巨头在中国的发展蒸蒸日上,分店与业务从一线到二三线城市至今仍在高速扩张。

三、原因剖析

销售经营分析范文2

【关键词】应收账款;资金周转;风险控制

在市场经济风暴中,任何企业都好比一叶小舟,无时无刻不在受到这样那样风险的冲击。对于企业来说,应收账款风险决定着企业的现在以及未来。故此,为了实现长远发展,企业需要分析应收账款风险的形成原因和具体表现,根据企业自身管理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制定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系统进行弥补。

一、应收账款风险的几种形式

当企业应收账款增加时,会引发多方面风险隐患,如成本支出过高、效益不断下滑、资金周转不畅、融资困难加大等。下面是应收账款风险的几种表现形式:

1.应收账款引起资金运转风险

应收账款是影响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说,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压力是随着应收账款的增加而加大的。在企业发生资金短缺时,维持正常运转的方法便是借贷,这样负责率会不断提升,企业最终只能由于资金周转不畅而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2.应收账款引起的经营风险

企业产品的生产线由物流和资金流两大部分组成,物流输出后,如得不到资金流的及时回笼,势必会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上缴销售税金和预缴年度所得税,如果应收账款是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则有产生企业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年度分红的可能性。企业面临资金不足加借贷困难,只得被迫放弃一些业务,规模化经营更是无法进行,竞争优势很难取得必然会造成经营收缩的势态。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受到严重影响,企业的再生产在严重缺失资金的情况下很难继续,同时使得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为了货款能够及时回收,有的企业选择收取大量承兑汇票,据不完全统计,企业回收现款还不足1/3,而收取承兑汇票却高达70%以上,而企业及时获取流动资金,不得不提前承兑汇票,承担高额的贴现息。

3.应收账款引起的融资风险

企业的利润产生并不是靠赊销而来的,因为赊销意味着企业要垫付资金,垫付资金越多,资金流出也就会加速。金融机构在放贷时,都会对客户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如果发现应收账款过多,说明企业被迫计提坏账损失较多,降低信用评级,金融机构放贷决策自然会受到影响。另外,企业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一旦被上下游合作商得知,定会采取从紧资金往来政策。

4.应收账款引起的信誉风险

信誉是指同行业竞争下品牌优势的对比,不同行业之间虽然不存在信誉对比度,但却起到信誉传播作用。应收账款过多的企业只能靠低价促销维持经营,长久以往会导致企业信誉度下降,最后给企业带来经营上的阻碍。

二、全面分析应收账款风险的形成原因

1.竞争决策不全面,预防风险意识不足

现代社会中,市场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目标,也是动力,市场占有份额大小,决定着企业存活,也决定着企业长远发展。有的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一味运用信用促销争取客户,盲目采用赊销和放宽信用的决策,这种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了占用流动资金回收问题的方式,无形之中给企业带来了巨大风险,是一种缺乏风险意识的表现。同时,在市场经济发展和新技术的驱使下,雷同化商品越来越多,老产品难以销售,新产品没有客户,企业只能选择信誉促销的方式维持市场占有率,一旦有市场变故发生,企业面临的就是坏账损失。

2.业绩追求决策不全面,内部控制意识不足

有些企业缺乏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规章制度,或有章不循,或形同虚设,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没有形成合力、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沟通不及时、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等等。在这种内部控制意识不足的情况下,采用赊销策略片面的追求业绩,只会将企业逼退到崩溃的边缘,因为赊销会延长企业产品转化为现金的时间跨度,加大成本,资金周转变慢,延长是时间跨度越长,发生坏账的几率越大,应收账款的风险也就越大。

3.片面强调关系,个人责任意识不足

在我国,兄弟情深的个人社会关系现象是显而易见的,当个人关系凌驾于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之上时,一方面不能及时归还到期款项;另一方面也碍于情面无法催收,久而久之,造成了企业应收账款越来越多。另外,当企业疏于管理,内部控制力度不够时,便给一些损公肥私的人员留下了可乘之机,该回收的款项不能及时回收,拖欠了不该欠的款,造成企业应收账款不断上升。

三、防止应收账款风险发生的有效策略

1.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所谓信用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易原则,而信用政策则是指企业从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信用额度和收款政策四个方面为客户制定的交易规范。

(1)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处于企业的合理性和客户满意度之间的底线。要根据企业自身可承担风险、以往信用标准、以及客户的信誉度来确定,避免日后对企业经营造成影响。

(2)采用正确信用条件。信用条件一般发生在赊销之中,企业为满足客户的要求,在可接受范围内,接受客户提出的合作条件,将商品赊销给客户,如现金折扣、商品赠送、延期付款等。如果企业要采用正确的信用条件,首先应该清楚信用条件增加的成本与加速收账带来的收益之间处在何种关系,当信用条件增加的成本大于加速收账带来的收益时,提供现金折扣就不合理,反之,就是合理的。

(3)建立合理的信用额度。建立信用额度时,企业应该分析客户的资金情况,根据客户的偿付能力给予合理的赊销额度。这样,企业不仅可以避免客户实际偿付能力不足带来的损失,将风险最小化,还可以根据及时的调整企业信用额度。

(4)制定可行的收账政策。收账政策是指企业在催收应收账款时付出的代价。收账政策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保灵活性、合法性、有效性。在遇到极其严重收账困难时,应该通过法律维护企业利益。

2.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控制意识

降低应收账款风险要从企业内部抓起,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杜绝裙带关系,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做好信用调查是加强内部控制的前提,通过了解客户的各方面情况,设立信用额度和信用政策等,以防客户的偿付能力不足,导致企业损失。

(2)企业在制定赊销方针时要具备风险的防范意识,结算方式更要合理科学。管理层应该多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借鉴有效的赊销方针制定方案,加以推敲,为己所用。

(3)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应收账款审批管理责任制,每一位审批应收账款的都应有风险承担责任。企业要根据人员职责的不同、级别的不同制定审批权限,并制定合理的审批流程体系。

3.加强部门协作配合,提高个人责任意识

(1)加大应收账款的清收力度,使财务部管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财务部门认真完成相关工作,对销售原始单据是否完整进行严格审核,根据赊销客户建立区域性的收款明细,对客户情况做出准确无误的详细记录;建立每一个客户情况专属的档案,以记录收款定期跟踪情况;管理层应该根据部门提交的客户详细资料确定当前赊销策略;在维护与客户良好关系的同时,经常与客户保持联系,以便动态跟踪及时催收应收账款。对欠款的催收力度要适当加大,必要时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2)制定销售人员奖惩制度并严格考核。应收账款的控制不应只由财务人员单方面负责,如果缺乏对销售人员的制约,就会出现随心所欲赊售企业产品的现象,导致企业蒙受损失。所以,应该对销售人员加强培训业务知识,建立应收账款管理责任机制,明确落实应收账款责任奖惩制度,将销售人员的经济利益与货款回收情况相关联,从而减少随意赊销的随意性,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四、总结

所有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创收,而资金流则是企业存活的血液。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应收账款是必然的,因为它是市场竞争力下的产物。那么,企业应该了解应收账款的各方面表现,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有效的控制途径,才能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侃.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与有效控制路径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30):81.

销售经营分析范文3

关键词: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经营绩效;回归分析

一、引言

非利息收入能否提高商业银行绩效,这是众多学者和银行管理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对于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绩效的关系的研究,主要分为两派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非利息收入业务可以增加银行收益率;另一种观点反之,认为非利息收入不仅不能带来银行收益的增加,反而会因为开展非利息业务而增加风险,加大波动性,从而降低银行的收益,降低银行绩效。

早期的研究大多强调非利息收入的正向积极影响,例如Lepetit等(2008)对欧洲银行业,以及Calmes等(2009)对加拿大的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研究都表明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的确会增大银行收入的波动性,提高了银行的风险系数,从而降低银行的绩效。从国内相关人员的研究来看,娄迎春(2008)的论文表明非利息收入占比对资产收益率是起负作用的。但是在盛虎等(2008)的研究中则得出相反的结论,张羽等(2010)的研究表明非利息收入的增长会产生风险分散化效应,同时非利息收入也会衍生恶化风险与收益权衡关系的可能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实证研究

1.研究假设

商业银行拓展非利息业务是为了增加非利息收入,扩展银行的业务范围,通过业务范围的扩展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提高。因此,本文的研究假设为: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2.模型设计

面板数据是将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综合起来的一种数据类型。它能够克服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容易出现的自相关、序列相关和异方差等问题,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模型估计方法,也更符合实际的经济意义。根据上述分析,本文选择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来考察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盈利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设定的基本模型为:

根据表1和表2的输出结果显示,国有商业银行样本组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样本组的Prob的值两者分别为0.9881和1.000,都远高于0.07,因此无法拒绝原假设,应使用个体随机效应模型。

3.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对解释变量NIIR和被解释变量ROA进行简单的描述性统计,以便更好的分析样本数据的变化趋势。

表3是根据截面数据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统计性分析。从ROA均值看,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银行的税前总资产利润率普遍都高于5家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是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表现十分抢眼,达到0.15326和0.12934。从NIIR的数据看,国有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普遍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表现较为突出的是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其非利息收入占比分别为0.17730和0.14954;但其中不容忽视的是民生银行,在11家银行中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名列第一,其非利息收入占比达到了0.19864,而且税前总资产利润率也达到了0.12934,超过了所有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

4.回归分析

本文使用Eviews的equation estimation功能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列示了国有商业银行样本组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样本组使用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的结果。

根据国有企业银行样本组的回归结果,调整后的R-squared为0.7882,模型的拟合度较为理想。COST、LNGDP、LNASSET的系数都通过了T检验,是显著的。模型的拟合度较好,非利息收入占比与LNGDP增长率显著影响了国有银行的税前销售利润率,利润率与宏观经济同步增长,并且非利息收入与此相关。而NIIR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5家国有商业银行样本组的盈利能力受非利息收入的影响较小,这可能是由于现阶段在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中利息收入仍然占主导地位,而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比较小,但其系数为正,表明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比重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增加经营收益的同时。但是,COST的系数为负,说明营业费用率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收益呈显著的负相关。

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回归结果,调整后的R-squared为 0.7359,说明股份制商业银行样本组的拟合程度也较高,与国有银行的数据相近。其中,NIIR、COST、LNASSET、LNGDP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非利息收入占比、营业费用率、资产规模和LNGDP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显著性的影响。但是,COST和LNASSET的系数为负,说明营业费用率和资产规模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收益呈显著的负相关;同时,NIIR的系数为正,说明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对银行绩效具有促进作用。

5.实证结果的解释与分析

通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实证分析了非利息收入占比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具体的回归结果见表4和表5。其结果可见,对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非利息收入业务对银行绩效呈现正向作用。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组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对银行绩效的影响要低于国有商业银行组。从营业费用的来看,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规模大,营业网点广泛,历史悠久口碑信任度较为高,大型企业的优质客户多等优势下,能够为非利息业务的开展节约更多的营业费用。而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要想最大化发挥非利息业务的正向作用,不仅要努力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同时要控制成本费用。

三、建议与政策

1.扎实传统业务,完善非利息业务产品结构

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增长不均衡,绝大多数是依靠中间业务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拉动,其他例如交易净收入投资收益以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比非常的小。种类选择恰当,一方面可以使有关业务顺利地进入市场,另一方面能快速扩大业务量,使非利息收入迅速增长。从我国商业银行近期主客观情况来看,非利息收入业务主要种类选择是加工业务,辅之是咨询业务,并且逐渐为从事交易业务创造条件,实现非利息收入业务种类多样化。

2.增强产品创新能力,提升发展空间

从目前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非利息收入业务缺乏自身的特点,大多产品都是相互的模仿和参照,缺乏创新力,在我国非利息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各银行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出一些如积极研发新的非利息业务产品、完善非利息业务结构、增加非利息收入等恰当可行的实施规划。通过健全非利息业务产品创新的评价机制、推广机制、风险控制机制等来进一步完善非利息业务拓展的风险范防机制。

3.加强与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合作

我国市场利率化背景下,一方面制约了银行的多元化发展,资本、债券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受到限制,使得很多非利息业务都无法顺利展开。与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结成战略合作同盟形成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的外部业务合作,这种合作关系实现了双方的优势互补,而且并没有触犯制度和法律的规定。

4.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规范不合理收费

政府应发挥“看不见手”的作用,加强引导银行非利息业务的健康发展。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金融监管来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营造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2008年因对证券化产品创新过度的监管不足而导致的金融危机,让人们意识到监管和风险控制的必要性。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行宏观审慎的监管理念被提出,而且尤其是强调了对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和表外业务的发展的审慎监管。这给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因为在我国商业银行已有的一些金融衍生品和非利息业务中,也隐含了较高的危险,这就需要商业银行自身加强对风险的控制,也需要监管部门对此实施的严格监管。

参考文献:

[1]冉光和,邵洋.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势力及其社会福利损失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

[2]马岩,韩松,雒立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以12家上市商业银行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销售经营分析范文4

国际数字鸿沟的存在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约束障碍。由于各国ICT普及水平和知识吸收能力等初始条件不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技术陷阱”,导致经济的两极化。同时,内生性经济增长和报酬递增效应往往会强化初期的比较优势,使技术落后国家处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并可能导致市场垄断、偏差扩大等无效率的状态,同时使经济结构变得复杂化和多元化,造成贫富差距拉大。发达国家通过创造信息与技术的先行优势得到市场的先机,又通过网络外部性和正反馈机制保持和扩大这种优势。发展中国家则依然被锁定在信息与经济的贫困之中,进一步加强了发展的不平衡。

但是,技术本身是双刃剑。笔者认为国际数字鸿沟可能对落后国家的技术跨越具有促进作用,落后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闻存在经济收敛的可能,并创造了技术跨越发展的机遇。

索特(Soete,1985)率先提出了“蛙跳”发展的观点,帕雷兹(perez)和索特在1988年又进一步指出,在一些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众多蛙跳发展的机会窗口(windows of opportunity)。因此,发达与不发达、先进与后进并非一成不变,发展中国家如果把握好后发优势,进行正确的技术选择,完全有可能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也认为,在自由竞争、要素充分流动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率与初始人均收入水平成反比,后发国家将比发达国家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世界经济将出现收敛。笔者认为,在强调知识和技术内生变量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时,后发优势绝不仅仅包括以上原因。

第一,ICT产品本身具有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的经济特征。根据摩尔定律,技术产品往往创新性强,性能不断增强而价格急剧下降,因此,ICT普及的经济门槛不断降低,为落后国家提供迅速普及和扩散ICT成为可能(当然,提高ICT普及水平只能缩小狭义的数字鸿沟,并不能提高落后国家ICT的应用水平与生产能力)。在信息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在意识到ICT重要经济意义的同时,将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融合起来,实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的赶超模式,直接跨越发展到ICT生产和应用的更高阶段。

第二,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传统技术上投资较少,一旦这些国家具备适当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就有可能在新一代技术发展的早期,在准入约束较少的情况下,发展新的ICT,并取得蛙跳发展。正确的技术选择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的劣势演变为后发优势,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发展轨道上,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并无其他国家投资在传统技术上庞大的沉没成本,不易形成对原有ICT的成本约束,因此更容易实现从旧的发展轨道向新轨道的转换,产生后发优势。换句话说,先进国家由于在现有的技术一经济范式中投入了较高的沉没成本,因此转移的机会成本很高,可能存在改革的惰性。国家不会因为固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而锁定在原有的技术经济范式中,却能够以较低资金成本实现技术一经济范式的更替和跨越。

第三,虽然技术落后国家在新的ICT普及和应用上落后于先进国家,但是由于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的存在,落后国家完全可能通过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直接运用人类已有的先进知识、技术和信息资源在某些领域实现蛙跳。首先,先进国家的高新技术一旦产生,就具有知识的外溢性,这种溢出效应可以让发展中国家分享各种技术和知识的收益,从而充分利用ICT实现某种形式的赶超。由于知识与信息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品的特征,独占性和排他性不强,因此许多技术产品的知识和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技术人员的流动而形成共享。即发达国家花费了极大的研发成本来开发、创造某项知识和技术,而后进国家在模仿、学习、借鉴上付出的成本要低得多(甚至免费获得),节省了研究和开发该技术的成本和时间。其次,技术知识本身在国际贸易中可以通过技术贸易的方式进行转移。新经济增长理论中认为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贸易可以产生很好的溢出效应,国与国之间发展对外贸易不仅可以增加世界贸易总量,同时也可以加速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使参与贸易各国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得以提高,落后国家也从技术转移中获得正外部性。发展中国家可以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直接获得自己最需要的先进技术或适用技术,并进行消化、改造和吸收,在较短的周期、较低的成本下形成新的产业和市场,推动本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高度化。

销售经营分析范文5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手术室管理;应用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51-01

手术室是医院众多科室抢救治疗的主要场所,其所承担的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接触人员复杂,工作环节多,护理人员一个细小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对手术室的管理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我院自2007年开始,对手术室进行了精细化管理,从制度、人员和环境的各个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显著的提高了护理质量。本次研究选择了于2006年5月——2010年5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06年5月——2010年5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其中男性149例,女性151例,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45.2±19.3岁。将实行精细化管理之前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75例,女69例,年龄19-84岁,平均年龄45.0±17.3岁,将实行精细化管理之后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74性例,女性80例,年龄19-84岁,平均年龄45.6±19.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

1.2 管理措施

1.2.1 对手术室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 人才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素质,促使其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是实现手术室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我院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组织手术室护士学习精细化管理的知识,培养起认真细心的工作意识,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遵守相关流程的规定,严厉杜绝医疗差错的发生,并树立为患者着想的责任心,提高专业技能。

1.2.2 对手术室环境进行精细化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手术室环境的优劣与感染的发生率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医院应及时建立手术环境管理制度,如在推车管理中,接送患者的推车应使用内外交换车,经供应室消毒的物品也应通过特制的交换车来运送,手术室的地面也应进行及时消毒,与手术室清洁相关的一切工作都应使用湿式打扫。打扫手术室地面时应特别注意对地面的保护,防治损伤后霉菌、细菌滋生后增加感染。

1.2.3 对手术室用品进行精细化管理 手术室用品通常是由专职工作人员凭经验进行管理,而随着医疗设备的日益复杂化与手术室工作量的增大,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已渐渐无法满足现代医院的管理要求。对手术室用品进行精细化管理,是指通过对手术物品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将手术药品、物品进行归类存放、定期检查并补充登记,独具变质、空缺、污染和过期现象,加强对工作细节的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只有注重平时的积累,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才能最大程度的让患者满意。

1.2.4 加强对精细化管理的考核 对工作完成效果进行评价和考核是检验执行力度的必要途径,在考核手术室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时,考核人员不应局限于看爆掉、听汇报,二是将经历放在业务管理、一线操作与后劲保障上,建立卓有成效的制约与监督机制,如建立《信息交流册》,医师可将平时发现的问题与建议记录在上,定期向相关科室反馈并改进。还应督促护士在工作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如为患者提供温馨的问候、鼓励的眼神、全面的宣教、及时的遮挡等。

1.3 评价方法 对300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两组患者对我院所提供的服务的满意度,并进行护理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for windows14.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以P

2 结果

对300例患者的随访显示,对照组有127例患者满意,满意度为84.6%(127/150),护理质量评分为96.52±0.09;观察组有146例患者满意,满意度为97.3%(146/150),护理质量评分为99.36±0.07,观察组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进行急症抢救的主要场所,是医院重要的技术设施,手术室的管理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是每一个医院都应重视的问题,在手术室的管理中强调精细化管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精细化管理事宜“细致、精确、规范、深入”为特征的管理模式,在具体执行中,可根据手术室的实际情况关注每个细微之处,对手术室工作人员、患者、手术环境进行精细化管理,改善手术室的工作环境,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改善其服务态度,提高手术室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我院自对手术室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与道德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能以精、细、严、准的要求来规范自己,使自己在压力中产生前进的动力,并逐渐养成自身的职业责任感与使命感,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也显著提高,在本次研究中,实行了精细化管理之后的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较实行精细化管理之前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充分肯定了我院所执行的精细化管理措施的可行性,与此同时,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大为提高,在本组调查中,对照组有127例患者满意,满意度为84.6%(127/150),观察组有146例患者满意,满意度为97.3%(146/150),观察组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大大超过了对照组,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这充分说明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汤军,陈勤,王贵勤,曾晓荣.试论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3):9-10+25.

[2] 冉庆欣.信息化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精细化管理纪实[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2(01):46-47.

[3] 王维,钱晶健.有效应用标识加强手术室规范化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7(12):27-28.

[4] 蒋联群,朱迎阳.精细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好模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6):24-26.

销售经营分析范文6

关键词:地理环境因素 企业 销售 影响 作用

一、什么是地理环境因素

地理环境因素包含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和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其中自然地理环境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就产生并一直存在着,同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一直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而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人类对大自然环节进行人工改造,它包含人工改造而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财产以及人类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科研、文化、教育、卫生等进行改造的环境空间,因此也可以称之为社会环境。

二、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

地理环境可大致分为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具体来讲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大致可分为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环境质量、资源条件、区域类型、人文风俗、科学技术、政治环境等因素,在具体的某地这些因素都对企业在该地的销售有着重要的影响,任何一个环节的考量得当与否都可能关乎企业销售的成败。

三、地理环境对企业销售的影响及主要对策

1.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包含了一个地区具体所在的经纬度位置、地形条件、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的蕴藏量等。综合这些因素考量,将对企业在该地区长期或短期的销售策略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一个企业只有在这些环节上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销售政策和策略,才能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

(1)地理位置因素。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区域在地球上所处在的空间位置,它对企业在该区域的销售影响可以从处在的经纬度位置、海路分布、交通状况、经济地理因素和毗邻区域的联系等方面表现出来。低纬度靠近赤道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常年炎热多雨,多雷暴,极端天气较为常见,某些区域甚至不适合人类居住,比如热带雨林地区;中纬度地区位置较为居中,因而这些区域一年四节春、夏、秋、冬较为分明,气候相对舒适,极端天气较少,降水、光照等较为充足,适宜人类居住,是人类生产、生产、生活等人文交往的理想环境。销售的对象是人,简而言之,只有有人的地方才会有销售,这是销售开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的基石。例如,在某一个小区域,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也会有人多和人少的地方,主干道总会比深巷子人多,销售的效果就会截然不一。因此地理位置关乎该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影响企业销售的基础,一直都是企业销售不得不考虑的首要因素。

(2)地形条件因素。地形条件是指某个区域的地形分布情况,具体分为平原、高原、丘陵、湖泊、沼泽等形态,这些具体因素也会对企业的销售产生重要影响。譬如我国东北重要的粮食产地平原分布广泛,在整个区域地形中所占比例较高,因而为农业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且平原地形农业的耕种采用规模化和机械化方式,对机械的需求度高,依赖程度大,粮食产量高,品质好,使其成为了我国历年重要的粮食产地。因此对于生产销售农业机械设备或农业种子的企业来讲这里就是一块销售宝地,相关企业针对需求该企业产品量大的地区在销售上下工夫,才能收获颇丰。反之,如果生产农业机械设备的企业在一个不适宜规模化、机械化耕种的丘陵地区去作营销工作,那就是没有找准销售市场和销售点,只能是“对牛弹琴”,可想而知,最终只会收效甚微。可见,地形条件对企业的销售制约程度是非常大的。

(3)气候条件。从大的气候环境来讲,从赤道向两极延伸可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这些不同区域的人口分布密度和人类生活习惯都有差异,企业在这些不同区域采取的销售策略也应该因域而异。主要是针对不同地区的人的生活习惯来包装或改变自己的产品特点,甚至为特殊的区域设定特定的销售产品,这样企业的产品销售才会符合不同地域人类的口味,销售业绩才有可能取得瞩目的成就。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荒岛被世人发现以后,岛上住着当地的土著居民,一家大型鞋类企业准备去岛上推销他们的鞋类产品,于是公司就组织了一个团队去调查分析岛上居民的穿鞋习惯。当考察团来到岛上后发现这里气候炎热,雨季多,人们都是光着脚丫。经过一番询问,他们才得知这里的人是不穿鞋的,于是就立马回到公司反馈考察情况,草草得出一个结论:这里的人没有穿鞋习惯,鞋子在这里没有市场!另一家鞋类企业闻讯而至,他们仔细分析了当地人不穿鞋子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截然不一:有很大的市场!原来是这里气候炎热,穿显厚的鞋子会很难受。于是他们根据当地人的习惯开发了一款适合他们穿着的凉鞋,企业的销售额猛增,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所以,气候条件对企业的销售有重要的影响,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销售,会取得惊人的销售成绩。

(4)自然资源的影响。每个地区的资源蕴藏量都有所不同,它是一个地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和拉动贸易的基本物质保障,它是有限的,并且随着现在社会的需求和人口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企业销售的产品大多都是需要自然资源为原材料进行生产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制约着企业产品的生产,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并不是有多大的市场就可以生产多少产品和创造多少销售额。一个钢铁冶炼企业生产的产品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如果该地区矿石在经过过度的开采之后出现匮乏或枯竭,企业的铁矿石原料供应不上,这将会严重制约产品的供应,影响企业的销售。因此,我们要重视自然资源营销产品供应并最终影响销售的现象,依靠技术创新,不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减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对企业的销售是大有益处的。

2.人文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概括地讲是指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是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身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包括国家、居民、宗教、语言、法律、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环境虽然不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它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准则。企业的销售同样也会受到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