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业服务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业服务管理制度范文1
(一)就业服务的职能初级且不完善,难以满足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我国当前的就业服务职能局限在单一的岗位匹配、简单的职业指导。但大多数失业者文化水平低、缺乏市场需求的劳动技能,或对自身职业能力缺乏了解,或心理脆弱等,低层次的服务无法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就业服务职能的不完善还体现在地区、群体差别。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就业服务体系非常发达,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体系,能够灵活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服务还留有很深的计划烙印,服务僵化,政府垄断,而这些地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贫困人口相对较多,他们迫切的求职需求难以满足。
(二)营利性型服务驱逐非营利的现象普遍
就业服务产品种类繁多,有公益性较强的,也有可营利的。由于这些职能没有得到科学划分,致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履行职能、财务管理等时无法实行归口管理。一方面在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承担免费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求职服务,另一方面又开展营利性的劳务市场业务。趋利机制使得服务机构更偏好于提供可收费的服务产品,而对难以获利的服务产品不愿提供,即使在政府强制要求下,也不过是聊以塞责而已,服务的质量因而难以得到保证。
(三)管理僵化,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难以有效协调
公共就业服务的各项职能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强。例如,短期化的职业介绍往往需要长期持续性的就业计划予以支持,而个性化的求职帮助又会成为进入培训、再培训和创业计划的关键。这需要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例如,我国针对下岗职工开展的社区就业服务,创造的岗位涉及规划、城建、卫生、公安、工商、税务、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由于对这些部门之间的职责界定不清,服务重叠,经常发生矛盾,阻碍了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
(四)与私人组织合作能力低,难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供给的竞争性市场
就业服务需求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特点。就服务强度来看,有自助服务、一般服务和强化服务;就服务层次来看,有全国性劳动力调配、市场信息的传播和就业政策的解释,也有地方辖区的就业安排和指导;就服务主体来看,有政府行政性就业机构、民间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这样,就业服务格局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是,我国当前的就业服务市场基本还是政府为主导的垄断格局,运行效率低下,同时民间机构力量弱小且不规范,二者难以有效合作,限制了就业服务功效的发挥。
二、制度安排的思路——基于公共品理论的策略选择
从上述问题来看,其症结的根源在于缺乏对公共就业服务内涵的全面、细致的把握。理论认识上的模糊使得制度安排的具体工作难以向纵深发展,阻碍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成功构建。由此,必须对公共就业服务这一特殊的公共品做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制度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公共就业服务产品的特性
尽管公共就业服务的制度安排、任务、战略和组织在不同的国家千差万别,但各种职能服务产品却有许多共同的基础。下面以国际劳动组织公认的四项基本职能为支点(如表-1所示),具体分析服务产品的特性。
1.职业介绍)——职业中介的市场化和个性化服务的公益性同时加强。职业介绍是公共就业服务的最基本职能,目的是为求职者和空缺岗位进行撮合。不管在我国还是西方国家,该职能的特性都经历了一个从政府垄断的纯公共品到多元化供给主体的市场化过程。该职能的市场化表现在互联网技术的载体之下的自助服务的普及。求职者可以利用各种自助设施进行工作的查询而不再过多依赖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对于雇主而言,互联网可以为他们解决最通常的劳动力供给的需要。这些都意味着普通的职业介绍职能弱化,而高质量的职业介绍市场化能力很强,一般由私人职业介绍机构来承担。互联网技术在弱化政府某些职责的同时,针对弱势群体的个性化服务使公益性得以继续体现,这表现在对无法或不能利用自助设施的弱势群体、对不熟悉求职择业的人以及长期失业的人员进行个别辅导。
2.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失业的持续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的瞬息万变,使岗位匹配、直接创造和维持就业岗位等传统就业服务职能难以满足宏观势态发展的要求。因此,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出现,并在很多国家成为替代职业介绍基本职能的主要职能。目的是利用政府干预的方式对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失衡状况作出调整,创造一种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开发新岗位的环境,以弥补政府在维持现有就业机会、创造持续性岗位中能力的不足。具体调整计划包括求职帮助、培训和教育计划、直接创造工作岗位和工作经验,以及其他各种综合计划。这些纵深领域的服务意味着服务受益群体的分化和范围的缩小,通常以小组甚至是一对一的方式出现。这些调整计划的种类繁多,有公益性较强的服务,也有需要收费的个性化服务,由服务受益群体的不同特性决定。由于劳动力市场中弱势群体占大多数,需要政府在多元化供给中把持其主导地位。诸如教育和培训一类的服务产品更多是由私人办学机构来提供,因此政府必须与这些机构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外包、特许经营或者“代用券”制度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现与私人机构的合作。
3.管理失业补贴——消极的政府就业政策。失业补贴作为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公共就业服务需要对其提供三种服务:提供求职帮助或再就业服务;持续资格认证与求职认证;对失业补贴计划的总体管理。为平衡失业补贴的消极作用,帮助领取失业补贴的人员尽快重新就业,需要对其提供求职帮助,如制定求职计划、接受教育培训等,以作为继续领取补贴的条件。这要求失业补贴与其他职能特别是劳动力调整计划密切配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至少在补贴管理机构、公共就业服务和地方一级的一站式服务机构之间保持这种关系。
4.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参与的竞争。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发职能对消除失业是间接性的,但它是自助服务最主要的信息提供者,这也决定了该职能的公益性。这一性质要求公共就业服务从全国范围搜集、加工、解释并劳动力市场信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但对信息的需求也造就了私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参与的竞争。
(二)公共就业服务中政府职责的界定
对公共就业服务产品性质的分析,初步明确了政府的职责。这些服务的强度随受益群体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要想进一步明确公共就业各项服务的强度和界限,需要对受益群体的特性做详细分析。
公共就业服务的客户群体可以分为六大类:新失业者:长期失业者;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企业富余人员;残疾人、农民工、妇女群体;想提高生活标准的已就业者(如表-2所示)。其中,新失业者是指原本有工作但因技能落后、所在单位关闭或者某些个人因素被抛入失业大军,这些人缺乏渡过失业历程的经验,往往精神沮丧、求职迷茫,公共就业服务需要对其提供小范围的求职帮助,教授求职技巧,提高求职信心,或者提供培训使他们获得新的技能。对长期失业者而言,他们往往经历屡次失业打击,学习能力较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再就业障碍,是最难也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需要实行“个案管理方法”,提供特殊就业咨询,制定长期就业扶持计划,进行持续追踪调查。这一职能在很多国家都得到了细致纵深的发展。对于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通常指应届毕业学生,他们掌握了最新的技能,但由于年轻而缺乏对职业的了解,公共就业服务除了对其提供职业介绍、求职咨询等外,应提供针对学生特点的直接创业计划,使他们尽快融入市场,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富余人员在我国表现为下岗职工群体,他们一般技能落后,年龄较大,知识水平较低,需要接受再培训和教育,掌握新的技能,或者提供创业计划,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就业。对残疾人、农民工和妇女这些比较特殊的失业群体,需要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个性化或小组范围的深入咨询和教育培训,提出针对他们自身特点的就业帮助。对想提高生活标准的已就业者,可以通过收费的方式予以提供或完全交由私营机构。
通过表-2的分析,公共就业服务要承担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调整计划中,对于不同群体的服务强度有很大的差别。职业介绍一般通过自助方式实现,受益群体数量和规模也最大,是最低层次的服务;个性化服务或强化服务需要对求职者的技能、能力和兴趣等进行评估,提供有针对,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需要较高层级的机构配合;这些评估会成为进入培训、再培训和创业计划的关键,而培训一类的最高层级服务需要更高级次的政府机构统一调配,使其能与私人办学机构顺利合作。
三、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要想成功构建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平衡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降低失业率,实现和谐社会,必须完善这四大职能,并根据各职能的性质改善、调整就业机构的管理运行体制,建立起多层次、多主体、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制度体系,使公共就业服务的功效得以最大发挥。
(一)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1.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为求职者服务。大多数公共就业服务的客户群体所需要的求职帮助可以利用自助服务设施自行完成,互联网的普及使这一职能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瑞典每个月通过互联网进入公共就业服务的人数相当于劳动力总数的6%。自助服务成为最基础、最活跃的服务。新技术的普及要求对该层次的服务建立统一的标准化服务,便于监督管理和高效率服务。统一的标准化服务还体现在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建立,将求职帮助、就业咨询、职业分配、帮助填写失业保险申领表、教育和培训机会的信息获取等职能整合在同一场所中,确保计划和服务的一体化和综合性,使客户普遍得到服务。
2.为失业者提供一般服务。一般服务是对自助服务的补充和拓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弱化了传统的职业中介职能,转向提供更多的就业咨询和指导,诸如组织求职技巧的讲习班、大型职业招聘会、帮助求职者了解自己能力的职业指导、制定失业者连续性的扶持计划等一对一的深入咨询服务等。这些咨询和指导往往与职业匹配服务相结合,同时它也为求职者接受后期的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指引。培训和教育使缺乏技能的人掌握新的技术,提供的方式有很多,如脱产和教室课程、在岗培训或二者结合,并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随时调整。这些调整计划对帮助失业者提高就业能力、克服再就业障碍,重新融入工作环境效果明显。
3.针对特定群体,提供特殊的强化服务。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劣势群体,包括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屡次就业失败的国企下岗职工、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民工、残疾人、妇女群体,以及因吸毒、酗酒、育婴、债务等个人问题而失业的群体等。对这些群体的就业帮助是公共就业服务公益性的集中体现。针对该群体的特性,需要发展特殊服务。(1)特殊就业咨询。需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提供深入面谈,进行行业测试,推荐职业,甚至陪伴他们面试求职。这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并与社会救助等服务相配合。(2)培训教育。但因为这些群体的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培训教育比较困难,成效不显著。(3)直接创业计划。提供直接的就业岗位通常是针对该群体最直接的需要提供有效的求职帮助。一般要借助于社区、街道、中小企业等提供一些临时性、短期的岗位,建立非正规就业体系,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甚至直接参与岗位的创造,使该职能成为一项帮助弱势就业群体的基本社会保障“安全网”。
(二)构建合理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模式
1.权力下放,建立多中心的就业服务体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为一种专业性、地方性较强的公益机构,应当采取政事分开、自主管理的模式,地方服务机构有自己相对自主的权利,形成在政府委托之下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之下,大力开展地方机构,充分利用地方的信息优势,密切与用工单位的合作关系,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灵活提供服务。(1)专业性设置。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设置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心、进城务工农民就业中心、青年就业中心、临时就业中心等,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2)地区性设置。根据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人口密集度、供需状况等设置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并采取多元化主体的供给模式,由政府机构、私营组织以及非营利性组织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信息优势,根据辖区劳动力市场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当然,保证这些服务中心之间的交流合作,政府必须承担起统一协调的职能,抵消结构调整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影响,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2.部门整合,加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合作。实现就业或再就业是一项涉及众多政府职能部门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予以充分支持。(1)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使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社会组织实现横向对接,协同开展工作,联动办理业务,使求职者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2)建立专业化就业市场,搭建纵向的统一就业体系,使部、省厅及区(县)、街道、社区连接,确保就业政策颁布实施、就业服务开展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3.打破政府垄断,提供竞争性的就业服务。就业服务领域需求的多样化为私营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要求政府必须打破垄断,主动与私营机构合作,建立竞争性的就业服务体系。(1)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2)劳动力教育和培训;(3)可以有效监控的服务,如失业保险的管理、失业人员的管理等。可以采取的契约合作模式有外包、市场测试、“代用券制度”,以及纯粹的私有化。政府要根据不同的就业服务公益性强弱,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对公益性较强的服务在外包过程中,政府要予以资金支持,严格监控,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免费获得公平、公正的服务。
[参考文献]
物业服务管理制度范文2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面向产业,服务企业,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武汉市政府提出建成以市、区两级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核心,以社会各类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全市性、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形成规范有序、良性互动的中小企业创业服务机制。据此建立的武汉市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综合服务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两大类构成。综合服务机构包括政府建立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或中小企业公益工作平台,是公益性或非盈利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包括依法设立的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开拓、信息提供、技术援助、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人才培训、劳动就业服务、投资融资服务等非营利性机构或营利性机构。它们按照市场化运作,在经营业务范围内为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具体说来,武汉市中小企业创业服务环境建设的特色如下:
1、建立服务超市,构筑一站式服务平台。2009年武汉市政府经过周密筹划、精心准备,开始建设全国首家中小企业综合中心——武汉中小企业服务超市。和现有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职能不同,“服务超市”集中整合各类针对中小企业的优质服务资源,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原则,打造政府主导、公益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服务超市”由武汉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指导,武汉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负责具体运营和管理,营业场地共3层,面积约4500多平方米,吸纳银行、担保、券商、信用评级、财税、法律顾问、管理咨询、人员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入驻,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企业管理诊断、法律咨询、营销网络推广、创业导师服务、企业信息化等一体化—站式“融资融智”服务。武汉中小企业服务超市成为政府、专业服务机构和中小企业的长期互动、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2、完善服务机构,强化服务联盟。针对市政府提出建成以市、区两级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核心,以社会各类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全市性、全方位的服务体系的要求。目前,武汉市继续重点推进区级中小企业公益机构的组建,全市已有14区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部分区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还将服务工作平台向街、镇延伸,形成服务网络。2009-2010年,武汉市进一步强化“三个中心”(市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职业教育指导中心、企业信息化推进中心)的核心作用,完善履行中小企业综合服务职能、职业教育职能和信息化推进职能,同时着力加强与联合华锐管理公司、中小担保公司等近百家成员单位组成的市级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巩固和壮大中小企业服务的主力队伍。
3、搭建全民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创业辅导基地服务中小企业。2009年武汉市全面建成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2010年不断完善创业辅导基地并在有条件的部分郊县也设有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基地。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强化科技孵化基地建设,搭建项目资金对接平台。目前,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由上年52家增加到56家,新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新认定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新组建科技创业社区12个;全市新入孵科技企业822家,共吸纳4300余名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近三年,创业中心在孵企业比上年平均增加8.5%;入住初创科技企业比上年平均增加17.5%。而且,不断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职业化培训,开发了武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统计评价公共服务系统,实现孵化器在线管理与绩效评价。
二是完善创业服务中心服务功能,结合实际错位发展。在市、区两级全民创业服务指导中心成立后,为创业者提供了政策咨询、投融资信息、金融支持、创业场地信息、项目展示等一系列服务;同时,建立信息采集和定期制度,通过市、区创业服务网络平台,每月滚动实用创业项目、创业场地、服务需求等信息。逐步整合社会优质服务机构资源,调动其积极性,为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人才招聘、管理咨询、法律支援等服务。按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突出特色”的要求,各区结合自身特色和资源禀赋,科学规划产业定位,科学规划设施布局,科学规划配套服务,差异发展,突出特色。青山区突出科技创新创业,结合科技孵化器建设,努力提升创业层次;洪山区着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基地发展有声有色;武昌区充分发挥区内科教、人文等资源优势,高起点打造创意产业。
三是组建创业天使导师团,实行创业实训。经过精心筛选和准备,2009年6月,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活动启动仪式在武汉大学举行,111位企业家和各行业专家学者成为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首批创业导师。创业导师将义务为初始创业者及中小企业提供法律、人事、营销、生产、研发、财务、心理辅导等创业咨询服务。同时,推出了创业结对帮扶行动,由创业导师“一对一”或“多对一”地帮扶各类创业者。武汉市创业办还开展“创业武汉”系列公益培训,提高创业者和经营管理者的综合能力,近几年,武汉市每年举办公益培训10-15期,每年1000多家中小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社会各界创业者约5000人参加了培训。为充实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武汉市人社局、团市委等单位,硚口区、汉南区等发动有条件的学校、企业、园区设立创业实训基地,接待创业培训学员现场观摩和提供创业前的岗位见习机会,提供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场所。四是加强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武汉创业网”开通以来,不断更新创业新闻、创业政策、创业项目等多个栏目信息,及时跟踪报道创业各项活动,以视频等直观的形式在创业直播间栏目播出。各单位、部门也发挥自身特色搭建创业网络平台,市妇联在“武汉妇女创业网”的基础上开发了入孵企业网络、场外孵化网络、妇女创业者联谊会会员网等。总之,武汉市通过推广创业典型经验、举办创业基地试点、表彰创业先进单位等办法,推动了武汉市创业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发展。
二、完善武汉中小企业创业机制和创业服务的公共管理对策
从2009年以来,武汉市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促进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武政办[2009]37号),《关于加快全市创业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武创业办[2009]9号)和《关于印发进一步做好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的通知》(武政[2009]36号),明确提出,从改进政府服务、加强企业融资、支持开拓市场、振兴重点产业、改善发展环境等多个层面,完善、细化政策措施,扶持企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这为武汉市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体系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武汉市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结合武汉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完善武汉中小企业创业机制的公共管理对策如下。
1、以中小企业服务项目公开招标为切入点,强化公益与社会化服务的有效结合。武汉市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公益机构为主导,带动各类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类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服务。公益是“企业开单、政府买单”式的服务,综合性强,服务面广;社会化服务是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的盈利,技术性强,专门专业。二者各有所长,共同组成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在实践中,只有使公益与社会化服务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二者优势,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类服务资源,引入竞争机制、提升服务效益。因此,加强公益与社会化服务的有效结合,应该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坚持非营利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坚持促进产业升级与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相结合,坚持社会服务资源开放共享与统筹规划、重点推动相结合。这就需要在继续推进公益培训及咨询服务、融资及担保服务、产业配套及技术服务、信息保障及信息化服务的同时,重点探索在相关专业服务领域,实行对社会公开招标,面向全国吸纳社会化服务机构,筛选确定项目承办单位。
物业服务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 高职图书馆;阅读服务;管理创新;微博
除了课堂、实验室,高校的图书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图书馆里富含种类繁多的著作、文献,其职能便是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为育人做出贡献。图书馆通过书籍、文献等数据信息来完成教育、培养之目标。在现代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图书馆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仅要为读者和高职做好信息供给服务,育人的同时还应当对馆内的信息藏书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不断拓宽、深化服务范畴,建立起一套贴近时代气息的微博服务体系。这一举措将大大提升图书馆的育人服务质量和效率,能更好实现其教育职能。
一、微博的发展现状及对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作用
1、微博的发展现状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连接用户之间的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互联网用户从中可以传播信息、获取信息。高职院校的读书馆在进行信息资源推广的时候,可以对微博这种分享功能进行研究、利用。曾有人做过相关调查,发现图书馆微博通常在新浪网站上。以调查统计数据可知,微博是2009年才创建兴起的,集中受到网民追捧是在次年。再有,微博刚刚诞生时,信息在微博上有一些明显特征,比如的方式较为单一,效率低、更新速度缓慢。在当时,也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粉丝群体。经过一年的快速发展,2012年之后统计,微博生态有了实质性的改变。首先,官方认证类型的微博数量增加,粉丝的数量也急剧增多,微博信息的更新频率大大加快,微博内容越发丰富多样,这些都能充分与图书馆的一些升级服务相匹配,比如在线咨询、特色服务等。不过,创新的同时微博也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比如,外观不够权威,专业性弱,官方非官方很难区分,信息更新缺乏及时性,缺乏与读者的互动,信息内容太过繁杂混乱。提到图书馆微博,其主要信息分享内容包括:书籍推荐、图片新闻、讲座通知、馆内动态等,相对其他类型的微博,图书馆微博仍处于较为缓慢的发展状态。
2、微博在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作用
(1)深化服务领域。微博进入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管理领域,被更好地用于馆内的阅读服务,提供给图书馆读者以更加广阔高效的平台,不仅对馆内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大有裨益,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引导作用。读者通过微博来表达所需,这样图书馆员就可以同读者建立起亲密联系,他们将更加具有针对性来引导读者的阅读,给予更准确有益的规划指导。微博平台可以供读者进行阅读体验的表达,让他们能更便捷地了解其他读者的思想,可以汲取多种思路,更好地与图书馆对图书文献的采集部门进行诚意十足的对话交流,让文献资源的建设做到以人为本,这种理性化与人本化的微博可以让图书馆不断拓展其服务功能,对读者和图书馆而言都是很好的交流平台,可以深化后者的服务领域。
(2)创新管理模式。微博具有独特优势,当这种技术被应用于图书馆的管理领域,可以为微博用户建立起文章评论的权限,任何网民都可以被允许匿名在微博上表达意见、评价,图书馆工作人员则可以将这些意见、建议加以收集,更好地了解读者阅读体验,因此,要对读者微博的评论功能加以重视,图书馆管理者通过对这类微博进行考察,可以及时有效的获知馆员服务的水平、态度、质量。因此,微博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讲,是图书馆在进行创新管理方面的一个新引擎。
(3)提升信息资源利用率。微博有着十分鲜明的特征:自由、开放、共享精神。这种特征和图书馆秉承的信息公平、信息共享等理念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图书馆创建一套阅读服务的专门微博是一种对阅读活动加以引领的创新。据统计,四天内出现数以万计的点击率,读者通过参与微博互动而增强了读书兴趣,让阅读变成一种良好习惯。微博上的读书、荐书、评书热情不减,图书馆阅读变成了一个交流馆、学术馆和研究馆。微博让图书馆更具文化意义。
二、微博在高职图书馆阅读服务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1、微博需谨慎
图书馆微博通常会以下几种内容:新闻公告、参考咨询、阅读推荐以及学术互动和其他一些评价。官方微博由官方的代言人来进行微博,代表着官方的态度和立场,所以他必然需要接受严格的资格考查,且对微博内容具有监管职责,他在进行时一定要严格对待内容。尚若这类官方微博没有相关监管,纯粹凭借个人爱好来进行信息,那么就失去了图书馆微博的实际效能与意义,严重的甚至会损害整个平台,带给学校、个人以损失。
2、整合有效资源,丰富微博内容
图书馆微博要勤于进行信息的更新,让人们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最新微博动态。图书馆要对微博平台上的应用性工具加以充分利用,随时对微博加以更新、展示。要把图书馆官方网站里的最新消息编写出阅读性更强的微博出去,如此便可极大充实微博信息。图书馆微博还应该多搜集读者的评价、建议、所需要解答的问题、检索的技巧和文献管理类的软件等一些信息进行整合。
3、组建固定的微博服务队伍
微博信息量往往很大,且有字数限制,因此要用尽可能精炼的语言来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这就需要多人通力合作,一个人的智慧来管理微博的信息恐怕不能保证微博的丰富多样性。图书馆要培养一支具备良好语言素质和具有敬业精神、责任心强的微博、管理队伍。这支队伍里的成员可进行轮班换岗制度,确保微博及时更新,用户咨询及时得到解答,文献信息得以更及时传播。
三、微博视野下高职图书馆阅读服务管理创新的措施
图书馆微博并非单一的微博服务平台,可以创建馆员服务、读者服务、阅读导航、专家服务、书评、馆际服务等类型的微博。
1、图书馆员阅读服务微博
图书馆员每天面对浩瀚书海,可以积极博览群书为读者提供指引,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主要依靠馆员的主力军支持,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要尽力营造出有个性的服务氛围,要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来对馆员加以鼓励,让他们能创建一个微博服务平台来为读者更好地提供人性化服务。
2、读者阅读服务微博
这类微博可以对读者的阅读体验加以及时反映,馆员对读者加以指导后建立起来的读者服务微博可以直接与图书馆的官方网站进行衔接,以此来推动馆员、读者间的良好互动,图书馆官网可以开设在线阅读服务类的微博,为图书馆和读者建立起沟通桥梁,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两者距离,还可以更全面了解读者思想,激发读者积极阅读的同时写出出色的微书评。不仅如此,读者还可以将热爱的图书在微博上传递给图书馆,后者就能更全面、及时对读者需求加以了解,同时,读者可以在微博提出建议、写下评价,图书馆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服务计划,整体提升服务水准。
3、图书馆阅读服务导航微博
导航微博通常一些信息来对读者阅读进行指导,比如创建类似书目导读专栏,介绍图书馆书目和新到馆图书资源,及时、更新推荐书目、讲座。当今世界,书籍浩如烟海,读者往往无从选择,通过导航微博可以参照知名大学给读者提供值得推荐的书目。读者通过这类微博读到有意义的书籍,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4、专家阅读服务微博
这类微博对读者进行阅读指导,更加具有权威性和高效性,图书馆邀请专家学者对重要图书进行评论,专家可以不定期将自己的图书阅读研究成果到微博上,便于读者从中汲取学术性强的权威思想,专家还可以不定期参与座谈会,和读者进行互动交流,传递有价值思想。
5、创建微博书评
图书馆官网建立起书评微博,对读者阅读后创作微书评加以鼓励。让读者与读者、读者与馆员、读者与专家进行交流,表达读书体会,探讨书籍思想,对读者阅读能力进行有效提升,养成创作微书评的习惯和热情,推动读者更好地多读书,以此完成良性循环,让书评微博更具思想性和话题性,不断吸引新的读者,引发读者兴趣,促进全面阅读的局面形成。
四、结语
总之,想要进行图书馆的阅读服务革新,微书评不失为创新模式中的一种前景广阔的应用形式。微书评在图书馆工作中得以开展是一种有效地服务创新。它能饱含热情鲜活之生命力来对读者进行阅读指引,不断开阔读者视野,同时达到对读者阅读鉴赏力的大幅提升的作用。该创新形式还可以让读者之间、读者图书馆之间、读者作者之间形成良好的持续互动效果,由此看,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已经开始步入一个更为情感化、人本化、智慧化的全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姜笑楠.高职图书馆民主管理的路径研究[J].网友世界,2013.11.
[2] 伍坚.高职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实践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29.
物业服务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 行政单位 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也称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国库管理制度,是被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公共财政管理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它是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所有财政性收入都要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所有财政性支出都要在支付行为发生时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以财政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方式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及其特征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又称之为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指的是对财政资金实行集中收缴与支付的制度,其实质上表示为依托于国库单一账户实现对国库资金集中管理。
总结归纳来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具备三方面特征:(1)财政机构统一设立国库单一账户;(2)构建预算执行机构,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大信息管理系统执行力度;(3)财政支出由财政部门直接负责,全部财政收入均应计入国库。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认识淡薄
一些预算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削弱了单位的财权,在资金的使用上受限制,不利于本单位的业务开展,因此主动性不强,甚至有抵触情绪。
(二)缺乏健全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模式愈加难以满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需求,其主要体现为:(1)现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及现金管理等多项业务脱钩严重;(2)以往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核算方法等已不适应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需求,以致财务管理高效性应用价值难以充分发挥。
(三)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符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要求,并且轻管理现象日益突出,会计人员从业技能水平不高,职业道德素养低下,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稳定开展。深入分析发现,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基础薄弱,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要求,从而导致财务管理职能流于形式。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进相关建议
(一)转变财务管理理念
国库集中支付变革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重新认知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强化自身财务管理意识,一方面,把握财务管理内涵,明确财务管理目标,熟知财务管理操作流程等;另一方面,引入电子计算机技术及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信息系统,打破以往被动式财务管理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主动式财务管理模式,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顺利推行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二)加大预算管理执行力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
实践表明,部门预算环节至关重要,即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最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库集中支付执行高效性,所以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落实好下述四方面工作:(1)以实事求是、科学合理性原则为指导开展部门预算编制活动;(2)构建完善的预算体系,加大制度建设力度;(3)加强预算编制监督管理,以保障预算编制的高效性。
(三)转变财务管理理念
国库集中支付变革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重新认知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强化自身财务管理意识,一方面,把握财务管理内涵,明确财务管理目标,熟知财务管理操作流程等;另一方面,引入电子计算机技术及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信息系统,打破以往被动式财务管理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主动式财务管理模式,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顺利推行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四)加大预算管理执行力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
实践表明,部门预算环节至关重要,即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最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库集中支付执行高效性,所以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落实好下述三方面工作:(1)以实事求是、科学合理性原则为指导开展部门预算编制活动;(2)构建完善的预算体系,加大制度建设力度;(3)加强预算编制监督管理,以保障预算编制的高效性。
四、结论
总之国库集中支付是财政预算资金的各项收支活动,全部纳入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运作和管理。借助银行清算系统和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事业单位在办理每一笔财政拨款的支出和用款的去向、用途及用款进程,完全处于财政监控的透明状态。同时,事业单位按规定报送的财政支出月报,也是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收支监管加强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资金审核时,要充分考虑到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项目的可行性、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绩效等多方面因素。
参考文献:
[1]肖婉萍,黄茂芳. 浅谈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现代农业科学,2009(04)
[2]赵小玉.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刍探[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06)
[3]杜俊. 事业单位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思考[J]. 财经界(学术版),2011(05)
[4]解丹,欧阳红. 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财务与金融,2008(06)
[5]吴文臣. 试论完善事业单位财政集中支付的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 2009(07)
[6]陶丽波,谷继凤.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2)
物业服务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图书馆员 职业道德 读者服务 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36-02
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说过:“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是图书馆人终身不懈地追求。
一、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读者服务工作,是指图书馆围绕读者在使用馆藏文献信息过程中的各种要求而进行的各项直接为读者服务的活动,其实质就是传播知识、交流情报、进行教育。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其优劣决定图书馆运营的成败。
二、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必须增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
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的内容主要是掌握丰富的业务知识,清楚了解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能够做到为书找人,为人找书。必须让馆员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真正体现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宗旨。所以,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应以读者为中心,以需要为向导,一切本着为读者着想,急读者之所需、想读者之所想,时刻把广大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且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时俱进。
1.从读者服务角度看图书馆。图书馆是以读者需求为存在前提的,可以说这也是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潜在契机,图书馆发展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树立自身形象,建立规范化的服务、开展开放化的服务、推进立体化的服务,打造自己的服务品牌。
传统观念认为,只有一线岗位才是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事实上,从馆长到员工都是读者服务的提供者。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先生说:“只有读者才是图书馆真正的主人,馆员是读者永远的仆人。”面对读者的需求时,都有责任认真服务,没有权利说“不知道”。从工序上说,每一个环节面对的都是读者,采编人员通过书刊面对读者;行政人员通过内外环境面对读者,网络人员通过网站和主页面对读者,咨询人员和流通阅览人员则直接面对读者。
2.树立尽善尽美的服务观。学无止境,服务也无止境,尽善尽美的服务客观上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应该本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开展工作。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的“图书馆五定律”中“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揭示的就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和“书为人人”的图书馆文化和理念,即在图书馆工作中,把读者当作图书馆真正的主人,坚持以读者为本,把读者的所需所感放在首位,主动实现读者的潜在需要,主动为读者服务。“热情周到”是衡量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水准高低的标准,“百问不厌”是服务态度的直接体现,“百问不倒”是服务质量的最佳诠释,“百答不错”则是服务品质的最好保证。因此,热爱本职工作是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工作中我们应要求自己树立尽善尽美的服务观,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为准绳,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业务刻苦钻研,对读者服务要尽职尽责。
(二)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必须加强读者使用图书馆的引导工作
读者的需要是图书馆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对学生读者要做好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阅读目的。读者培训是引导学生使用图书馆的一种有效途径。新生入馆教育、图书馆资源培训、专题数据库培训、信息检索技巧培训、毕业论文写作培训、虚拟网络培训等都是重要途径。
新生入馆教育是本馆读者培训的重中之重。首先,要树立大学图书馆在学生心中的精神地位。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指出,图书馆是大学的地标,它是大学的象征,是大学精神的守望者。其次要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提高信息素质。第三,介绍图书馆的基本概况,让他们了解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规章制度,熟悉图书馆的空间布局、资源分布、书刊借阅规程等。第四,重点讲解图书馆的特色资源、数字资源使用和网络服务的获取。第五,指出大学图书馆是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场所。图书馆不仅是借书的地方,而且是学生们最好的读书空间,这里有一种求学上进的气氛,要看一所大学的学风,最好就是去看在图书馆里读书的学生们那些专注的眼神。
(三)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必须加强网络信息咨询
读者信息需求途径的多元化、即时化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咨询途径,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提供咨询服务。网上信息咨询服务是图书馆对外反映自身信息服务实力的重要窗口之一。高校图书馆近几年加大网络文献资源的建设。电子资源不断扩展促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咨询工作不断改革。
1.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特点。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用户群比较集中,主要是学校的师生和科研人员。这使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重点围绕着本校教学科研的需求而发展。信息灵通,及时改进信息咨询服务方式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一大特色。
2.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优势。图书馆信息咨询在高校里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高校图书馆愈来愈重视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除了在硬件上加大了先进的现代设备配置量,更是在馆内不断地组织业务培训,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今后图书馆也将全面开展以专业化、个性化、精品化为特色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全方位多层次信息咨询服务。在多层次服务中,高深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仍是今后发展的重点,如科技查新、情报调研、课题跟踪服务、用户教育及特色数据库开发等。
三、本馆信息咨询读者服务工作实践
(一)读者调研工作
我馆建馆时间短,工作都在实践中摸索进行,为了更好地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每学期定期做读者问卷调查和读者座谈会,通过多次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从中发现学生的真正需求和我馆存在的不足,为我馆今后的业务发展和提升服务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每个读者有其书
1.主题书架。根据社会焦点与热点、学生需求量峰值高等对本馆图书做出针对性的宣传,设立专题书架、纪念性书展、知识性书展等。例如:设立“两会主题书架”“四、六级英语等级考试复习资料书架”,出版社主题书展等,达到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的目的,有效传递图书信息。
2.阅读推荐。图书推荐的目的是为配合素质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大学生阅读一些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强的课外读物,帮助大学生在综合知识水平、认知社会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上有所提高。我馆组织各系相关专家选取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较强的优秀图书,形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且附有系主任读书寄语,图书馆负责采购并推荐给学生选读。例如:我们分别推出的教参选读与必读书目、点石成金的手指、大学新生―成长的方法、毕业生――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及其针对教职工的高等教育研究等专题,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3.教参阅览室。本馆成立和开放教学参考书库旨在保证教学计划顺利进行,巩固学生理论和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并对本馆的不设保存本的借阅模式进行一定的资源补充;经典教材可以有目的开拓扩大学生和教师的视野及知识面,提高专业和理论水平;教职工专著特藏文库可以激励教师为科研工作做出突出贡献。
(三)每本书有其读者
1.图书荐购。通过图书荐购工作提高读者参与意识,使最新书目和读者最需要的书能够在图书馆中阅览。我馆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并在图书馆培训讲座中把“资源荐购”作为其中一项内容,让读者了解此项服务,增强读者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例如:开展网上图书荐购、通过OPAC直接荐购等。我们在图书荐购工作中,及时做好读者的荐购回复工作,每月一期定期地展示给师生读者。
2.电子资源荐购。在专业数据库荐购中采用图书馆调研,联系数据库供应商做产品说明会,邀请荐购教学实验系部领导作为评审专家之一,系统全面论证资源的实际需求情况,已成功订购视频点播系统数据库、法律类专业数据库,沿用此模式即将开展经管类数据采购。对于各类推荐我们大力宣传,在工作中我馆高度重视、热情礼貌,调动师生参与馆藏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四)书是为了用的
1.抓好新生入馆培训工作。新生入馆前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提高信息素质并对其进行规范化教育,让读者尽快熟悉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及馆藏资源分布,熟悉本馆的借阅规则等,重点讲解本馆网络的便捷及数字资源的使用。例如:如何利用我馆的OPAC系统来查阅、续借、预约图书等。
2.做好读者专题培训。对我馆购买的CNKI、读秀、北大法宝等数据库进行分阶段、分专业的专题检索使用培训。先将数据库开通通知以电子邮件的方式通知各系老师和相关负责同学,并由技术部了开通通告。再进一步以网络、海报、公告、邮件、课程等方式进行宣传。把培训宣传也作为重要内容开展相关工作。联系各系相关负责教师,拟定具体培训计划,安排学生,保证数据库培训的普及率,达到有效利用、辅助教学的目的。
3.落实毕业生论文写作培训。本馆针对各系毕业生开设了“信息检索与毕业论文写作”。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检索技巧的培养,使其能够熟练地掌握馆内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提高毕业论文写作中资料查找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率。
(五)节省读者的时间――虚拟参考咨询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趋势。我馆开展全天候、合作式的参考咨询服务,与多个图书馆建立起协作关系,充分利用各自的馆藏特色和人才优势,并协调服务时间,为读者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咨询服务。对读者的电话咨询、邮件咨询、即时通讯咨询做出耐心细致、及时有效的回复,并帮助学生代检外文论文等,解决其燃眉之急,受到广大学生一致好评。
四、结语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正是由藏书、读者和馆员三个生长着的有机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图书馆要在明确服务方向的前提下,突出本馆服务重点、资源重点,形成服务强项和资源特色、优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是馆员必须具备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认识到自身的定位和基本工作职责,加强综合业务知识学习,借鉴优秀馆的经验,因地制宜,提高服务质量。时刻谨记一切从读者利益出发,这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嘉慧.创新服务观,改进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图书馆,2004(2).
[2]刘蕾.论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与读者服务工作.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
物业服务管理制度范文6
最近我们发现,有些企业在编制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材料的过程中,先聘请未取得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进行审计、验资和盈利预测,然后请有资格的事务所复审并出具报告。而某些已取得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的事务所在执行证券业务时,不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制度的规定,不尽勤勉尽责义务;一些有资格的事务所在接受证券业务委托后,不派具备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到实地查验,而是让其尚未取得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的分支机构代为查验后进行复审,并以自己的名义出具各类专业报告;一些有资格的事务所擅自为其他事务所出具的专业报告进行复审确认,甚至出现“卖牌子”的现象。为保证上市公司申请文件的质量,严格执行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准则;同时考虑到在主管部门实施从事证券业务的资格确认制度之前,某些企业为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已聘请了一些事务所进行审计、验资和盈利预测工作,现做如下规定:
1.1993年4月1日前,已聘请无资格的事务所和人员完成初步审计、验资、盈利预测的申请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或已聘请一家有资格的事务所从事审计与资产评估两项业务的公司,可以再请一家有资格的事务所进行补充工作后,由其出具有关专业报告。
2.1993年4月1日后不得再发生上述行为。已取得资格的事务所对其他事务所在1993年4月1日后出具的各类专业报告进行的复审或确认一律无效。
3.已取得资格的事务所在从事证券业务时,必须委派本所(不包括未取得资格的分所)业务骨干和辅助人员按照专业准则的要求到现场查验。出具的各专业报告必须由具备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的主办注册会计师签字,并由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除特大型企业的审计、验资或盈利预测工作可由两家或两家以上有资格的事务所合作完成外,一般企业的证券业务应由一家有资格的事务所独立完成。
5.有资格的事务所在从事证券业务时,可聘请其他事务所协助其完成部分工作,或替其他机构培训部分专业人员。但该事务所必须独立完成重要查验程序及全部项目中60%以上的工作量,并对出具的报告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