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范文1
一、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必要性
1.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可以巩固、扩大课堂教学内容
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量激增,教材内容日新月异,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可以巩固、扩大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劳动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组织性、纪律性、责任性等优良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初中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命现象的科学。自然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非常复杂,必须长时间观察和实验,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无法全部完成任务。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恰恰可以弥补这不足。
3.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更亲近自然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接触大自然、观察了解自然现象,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更好地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将来成才打下基础。事实证明,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青少年时期的课外兴趣活动对他们以后成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课外科技活动的形式
课外科技活动泛指课堂以外所有科技教学活动,又称第二课堂。目前初中科学课外科技活动开展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个人活动
形式有利用网络资源、栽培花木、制作标本、装配电动玩具等。完全凭学生兴趣、家庭环境及条件开展。这种个人活动有助于个性发展。但如果缺乏引导,放任自流,容易丧志。如有的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而荒废了学业。
2.小组活动
又称兴趣小组。形式有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社团(科技、航模、摄影小组)活动等。一般有教师辅导,具有针对性和专属性,能培养学生潜在能力,但范围较窄。
3.集体活动
形式如报告会、科学知识专题讲座、学科竞赛等,特点是受教育面广,影响力大,但比较难组织。
三、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方法
1.统一规划集体活动
学校有关领导及科学教研组首先应透彻理解初中科学的教材内容,及时收集国内外最新自然科学领域内的动态、应用、新方法、新技术,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及舟山本地、各学校实际情况统一规划集体活动。
2.全面启动小组活动
学校可利用双休日及兴趣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兴趣小组。可以另外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各兴趣小组辅导教师。各兴趣小组的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改进书本中的教具和教学内容,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可以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可以组织生活调查活动;还
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小组活动。各兴趣小组的成果及时向大家展示及宣传,扩大影响力和教育力。小组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
互协作,不仅可以联络师生感情,及时得到课堂教学结果的信息反馈,丰富教师教学知识,同时及时反馈给学生,有利于因材施教。
3.正确引导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主体。通过集体活动、小组活动的正确启发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科学的兴趣,学会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根据其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家庭环境、兴趣爱好进行个人活动。通过正确引导,学生的个人活动就会与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才能灵活掌握、运用课堂知识,使之学以致用。
譬如对网络爱好的学生,通过网络给班级、社团编制网页,编辑科学小报,制作动画,宣传科学知识;爱好电子技术的学
生,通过电学知识和基本电路连接的学习,进而去发明、制作实用的电子产品;爱好花木栽培的学生,通过学习植物生长特性,并经实践摸索,就能掌握、运用嫁接原理,更好地培育花木和瓜果;而对化学实验感兴
趣的学生,通过学习灭火的两个条件,就会正确使用灭火器,并设计多种灭火方法和灭火器材。
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注意点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首先应明确教育目的和主次。素养教育不排斥应试教育,即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课外科技活动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课外活动应围绕教材内容进行展开、深化,灵活运用,从而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
此外,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应掌握“实”“度”和“效”的问题。“实”即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学校、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所谓“度”,即要有一定限度,选题不宜太大,周期不宜太长。既要考虑学生兴趣爱好,也要注意合理安排学生课外时间,保证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效”即要观察各类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有针对性地引导、启发,切忌盲目和畸形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特长之效。
总之,只有将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充分培养、锻炼学生各种技能、素质,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寓教于乐,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初中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范文2
关键词:科技实践; 创新; 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13-002
十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我们认识到,一个国家要振兴,就要培养大批科技型人才。科技型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让青少年接受科学启蒙教育。
一、创设科技氛围――构建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很高的科学素养,其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国民的科学素养,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我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学校青少年创新科技教育特色。如举办每年一度的“科技节”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到科学幻想画和科技制作中来,努力在校内营造出浓厚的科技艺术氛围。注重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科学科技探索活动,让学生参与新的科技领域的探索,展开千姿百态的科学幻想,画色彩鲜艳的幻想画,以及开展各种发明、科技制作、生物、物理和化学创新实验等,让学生带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去动脑筋、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新的意识,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才能。校园里充满了科技馨香,一个个饱含灵性、充满创意的作品,一幅幅奇思妙想的科幻绘画作品,一项项学生科技研究的成果在校内遍地开花,成为学校一大特色。当学生置身校园,就会被学校浓郁的科技氛围所感染,体验到探索与研究的愉悦,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陶冶着情操,完善着人格,成长着能力,发展着自我。
二、丰富创新实践――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所有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强化和提高,成为创新人才。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追求,这是进行创新的动力,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先贤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指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作用。真正的“乐之”才会创作出优秀的科技作品,真正享受创造过程。
1.从科学幻想画到科技制作
幻想是学生们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是他们纯真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也是一种聪明聪颖的反映。人生的起飞,理想的腾跃,往往都是心灵彩翼在翱翔。科学的幻想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万花筒,是一首壮丽的人生梦幻曲,是一扇天真的聪明窗。在参加江苏省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的科学幻想画体现他们对未来世界的无限向往,如画的《太空电梯》,使我们去太空的探索变得便捷。《细菌也是宝》体现学生对新型能源的幻想,《中国低碳空间站》更是对外太空的探索画出了蓝图,我校的学生获得了很多奖项,这些是对学生的莫大鼓舞,也成为学生们从科学幻想迈向科技制作的动力,如有位同学就把自己曾经画的《可伸缩公交车》,做成了可伸缩的公交车模型,可以节约能源和交通空间,获得了市级的奖项。
2.从变废为宝到节能减排
在科技主题活动中,以“天地是一幅画,画里有你我。描画生活风景,风景中生活。天地是个园林,人在桥上过。”园博会的主题曲,我带领同学进入先进的从“变废为宝”到“节能减排”的优秀例子,先让同学领略北京园博会是将垃圾填埋场,经过3年建设,1200多万株灌木、花卉已将原来的垃圾填埋场变为城市园林景区,原先的深坑被打造为下沉式花谷“锦绣谷”,在那里可以观赏“晴雪、叠翠、趵突、晓月、秋波、春荫、夕照、烟树”的“燕京八景”。此外,园博园40公顷的湿地也为水源净化、修复永定河河道、调节城市热岛效应作出了贡献。重点介绍科学技术为生态园林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园博会建设广泛采用了透水砖、节水浇灌、垂直绿化、地源热泵系统等新材料、新技术。单是地源热泵系统这一项,每年就能节约标准煤151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40吨。在听完介绍后,同学们意识到生态文明对“美丽中国”的重要性。在科技实践环节中,都采用了低碳环保的材料,如在科技制作《初识太阳能》中,采用废旧的手机电池蓄电及旧风扇运行,充分体现了“变废为宝”,并把可再生的太阳能成为主要的电力来源,又升华了“节能减排”。同学们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带入他们能宣传的范围中,落实到今后的实际行动中。
3.培养创新意识
初中科技活动可以突破课本内容和形式的局限,密切联系实际,反映最新技术成果,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创新精神。心理学表明,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出现了思维的独立批判性,表现出思维的独创性。这个时期,青少年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他们愿意独立思考,提出一些新的设想和见解,乐于去尝试新的方法。我们应珍惜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有主见、有耐心、有毅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主动地、独特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具有创见的思维,具有求异性、独特性、主动积极性等特点。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一切创造活动的主要源泉,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科技活动中作为探索未知的实践活动,必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能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广泛联想、大胆想象、灵活独特地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和由之激发的浓厚兴趣又会起到巨大的“内驱力”,产生强烈的创造意识,推动创造思维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在科技活动的学习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鼓励学生探索求异,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点滴富有创造性的言行,要及时进行鼓励、引导、赞扬,对于学生的好奇心要尽量满足和保护,形成人人讲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创新氛围,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利用社会资源――传递科技正能量
1.科技协会的总引领
每年大丰科学技术协会都积极组织各种科技大赛,包括科技制作、科普征文和科学幻想画等等,我校积极参加各类省市级的科技比赛,在多年的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很多学生获得大奖,在此基础上,大丰科协的领导对我们辅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我们多参加省市级的培训和聆听专家的讲座,为我们专门请来了省级专家面对面交流,通过学习交流,科技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既而我们的学生更加了解比赛的规则、科学原理、制作上有所创新,向更高的层次的比赛发起挑战。
2.学校社会实践活动
家乡大丰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还有珍稀物种――麋鹿。我校在普及湿地知识、探究湿地保护及稀有物种保护等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又成立了湿地保护志愿者队伍,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着意地将活动向社会延伸,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体现了作为接班人的青少年在创造新文化、传播新文化中自觉承担的特殊文化使命。
每年三、四月是学校的“学雷锋”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月,在每个实践点积极宣传环保、节能减排以及科普宣传,社会反响很好。联系社会实际开展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热情,学校组织进行了科技知识竞赛、每月一次的科技知识讲座、科技征文等系列活动,大大激发了全校学生开展科技训练的热情。学校德育教育中有很多工作是与科技教育有关联的,如每月的星级评议环保节能星级班级的评议。每年六月与十二月确定科技教育主题月,黑板报、校园广播、手抄报等活动,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科技的热情,树立正确观念,落实到行动中去。
3.关注科普教育基地
运用社会科普教育基地如:大丰未来科技馆、东方创意产业园和海洋科技馆等地方,以东方创意产业园为例,学生一进门就被“大黄蜂”吸引了,这个变形金刚展示了环保铁艺――用废旧金属制成的“变形金刚”,传递了“变废为宝”的环保艺术理念和创造价值。可别小看“变形金刚”上的零部件,有大丰的阀门废旧配件,有空压机废旧配件,是真正具有大丰元素的环保作品。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互动等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为目的,延伸了课堂的科技教育。科技参观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学生在丰富多彩、富于创造及想象的科技学习环境中感受到自主发挥的心理气氛,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想象能力。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学习,让很多科技环保的理念深深的留在学生的脑海里,也落实到他们今后的生活中。
四、合作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1.增强团队意识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在的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平时学习竞争激烈,也使部分同学比较自私。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且较多停留在口头引导鼓励的层面。在科学实践中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小组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组中,也许有的同学知识面特别广,思维活跃;有的同学实验操作能力特别强;有的同学计算机特别好,口头表达能力强。如果每个同学都能扬长避短,那他们的潜能就会被最大程度地激发。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他们具有很好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必须尊重他人的想法,敢于承担责任,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精神弘扬也把乐关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
2.激发自主探究能力
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着眼于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可持续地终身发展。与之相应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的科学实践活动在学校中广泛开展。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搜集材料、整理、加工、应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大大加强。他们在活动中大胆地尝试、探究,从而获得一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探求态度、批判与创新能力,以及开放而多维性的知识的集合。自主探究不仅课内要进行,而且要延伸到课外。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课外后继性研究,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一环。如根据同学们兴趣爱好,组建“生物小组”、“物理小组”、“科技创作小组”等等,结合教学内容,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把观察到的现象、新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定期开展小组汇报交流活动和创新小制作进行展评,这对学生的激励是不言而喻的,不但能促使学生将研究活动内化为乐于从事的日常生活内容,而且创新素质也将在自觉活动中得以培养和提高。
综上所述,科技教育着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接受、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塑造创造性人格,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得以逐渐形成,创新活动才能得以完成,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以上是我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初步探索,加强课堂上的科技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也是教师提高自身修养的动力。多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开阔眼界,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新一代的中学生能够热爱科学,并运用到平时生活中。只要坚持不懈地把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学校就一定能够为孩子们提供一片更美丽、更广阔的创新发展天空,让学生在体验科学、发展能力、成就自我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齐小兵.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彩虹――科普活动创新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初中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范文3
关键词:科学教学;人文素养;培养;方法
基于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是初中科学教学的核心理念。叶澜教授曾说过:对于课堂教学需要我们教育者做的是,“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不仅要求我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解要以生为本,以生为主体,更重要的是要我们尊重生命的成长,考虑生命的发展,促进生命的创造。
在教学中,我们也必须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让学生拥有对环境对自然的正确的态度,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孜孜以求的科学探索精神,拥有科学研究的方法,拥有科学地改造世界、造福人类、建设世界、发展世界的意识与动力。
世界的快速变化是明显的:如全球变暖、臭氧层变薄、沙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受损、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耕地急剧减少、自然灾害不断……这些不仅使人们感觉世界的变化,更使教育者觉得担子的沉重。通过科学人文教育,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尤其重要。
为此,我们可以尝试着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对学生渗透科学的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现将做法枚举一二。流程图如下:
要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总的方针是以“知、情、意、行”为主线:
一是让学生在了解知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等)的同时,感知科学人文内涵。
二是让学生从一些时事、一些事例中感受科学人文精神、感受人类与环境和谐的重要、感受如何使其和谐的方法与对策。
三是通过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以探究一些问题为方式,让学生在行动提升科学人文素养、在行动上植入科学人文精神。
一、植根教科书,在授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感知科学人文内涵
通过讲述与教科书中科学家相关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感知科学家的内心世界,了解科学探索需要的方法,需要的“甘于寂寞、甘于清贫、甘于奋斗”的孜孜以求的精神,了解科学工作者的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治学严谨、不放疑点的科学精神,理解科学发展的真正目标是为人类造福,为世界和谐;了解科技是发展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让学生能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开发资源、能源,如何改造世界,又如何合理地利用资源,具有能源的知识、环保的知识、人口研究方面的知识等等,了解如何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所需要的基本内容,充实科学人文内涵。
例如:科学家和科学史对科学人文教育起到了桥梁作用。平时教学中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读一读”,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家获得成果的经历和过程,分析他们的经验和从中应吸取的教训,帮助学生解读科学家的人生。如牛顿勤于思考、悉心钻研的故事,伽利略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向权威挑战的故事;布鲁纳、哥白尼用生命捍卫真理的故事;我国的墨翟和他的学生共同完成的小孔成像实验,并记录在《墨经》一书中,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光的直线传播的记载;我国宋代学者沈括的成就——他最早记载了磁偏角,比西方哥伦布早400多年,等等。
九年级科学下册有两章内容集中讲述生态环境问题,即《生物与环境》、《人类与环境》,在教学中更应作为重点深入讲解。不仅仅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更要让学生明白,课本中提到的所有环境问题如水体、大气污染,地面下沉,区域性的公害病等等,其实离我们并不远,我们可能已经深陷其中、身受其害了,从而在情感、科学态度上有个质的飞跃,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此外,七年级和八年级教科书中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也有不少,我们可适时渗透。
七上的第三章“动物世界”中讲到,由于滥捕滥掠,导致大量珍贵动物灭绝,也使近海鱼类面临枯竭的危险,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动物世界”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改造和保护动物,而不能涸泽而渔,人为地破坏生态平衡。
八年级下中讲光合作用意义,其中之一是使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在此我们可作拓宽,列举上世纪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几个数据:1900年,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00PPM,1970年为320PPM,现在已达到375PPM,而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增加可以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它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严重的影响,威胁着整个人类。因此我们应珍惜每一株绿色的植物。
八年级上教材中提到电冰箱的制冷原理时,我们可以插入“绿色环保冰箱”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破坏臭氧层带来的影响。
二、依托时政实例,有效拓展人文教学内容,培养科学人文品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有较强说服力的而又学生感兴趣的具体事例是开展科学人文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可以用一些身边发生的实例来让学生的情绪上有所感、有所动,并促进情感的升华,真正让科学人文精神植入心灵深处。
例如,结合时政渗透科学人文教育。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从2008年初的冰冻雨雪灾害到5月份的汶川大地震,从赤潮到太湖蓝藻,从洪涝到旱灾,等等,这些都是学生通过电视、报刊所能了解、也是他们十分感兴趣的事件。我们在教学这些章节时便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讨论地震、赤潮、蓝藻、洪水等等的成因,还可进一步介绍我国目前对这几方面工作的重视与对策,也了解目前的一些问题,以激发起学生保护环境、为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结合生活实际,在行动实践的基础上,强化科学人文精神
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让学生从小课题入手,去研究身边的一些小问题,去思考解决身边的一些事例,为解决一些能源、资源、环保问题提供自己的所学所思的策略。
例如,我们开展了《校园周围的环境问题与对策分析研究》、《某某城中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某某河道水质变迁的成因研究》等课题,将学生从课题延伸到生活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中,以便更有效地提高科学人文素养。
随着经济发展,破坏环境的事情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发生,教师可以选择影响比较深远,破坏性较强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展开课外调查。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让学生提出处理意见,然后整理出来,写成调查报告的形式。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又树立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的某一课题是对某村附近的一家油脂厂每天向外排放大量的废气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在学习了一些环保知识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了暗中调查这家油脂厂的要求。苦于每天被熏得头昏脑胀,学生们对这一要求显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秘密考察了油脂厂,并走访了周围的居民。回来后,凭借自己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出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后来经学校和镇政府的干涉,该油脂厂安装了废气装置。通过这一次调查,学生深切感到,要保护自己身边的环境,应该人人参与。
任何教育,最终都要通过行动才能得到体现,也只有通过行动才能不断地得到体验和强化。科学人文教育也是如此。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验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
初中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范文4
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由东盟10+3科学英才中心发起,从2010年开始每年举办1届。参与国家主要是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和中、日、韩三国,瑞典和中国台北作为观察员国和观察员地区参加。每个国家组成1个代表队,由1~2名科技教师和3~8名初中学生(13~15岁)构成,每年参与的学生和教师总数大概在100名左右。每届冬令营会确定一个科学主题,各国科技教师和学生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探究与研讨,各抒己见,深入交流。
本届活动适逢东盟成立50周年和东盟10+3科学英才中心(韩国)成立10周年,同时也是首次在中国举办,是科技部及科协范围内首次针对东盟地区举办的国际性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动。活动共邀请到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中国、韩国、瑞典等13个国家及中国台北的14支代表队参加,其中学生63人、教师24人、观察员5人,共计92人。
1月16日,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束为代表主办方出席开幕式,会见受邀出席开幕式的东盟秘书处代表Sombounmy Phomtavong、东盟10+3科学英才中心主席Sang Chun Lee、缅甸驻华大使H.E.U Thit Linn Ohn、越南公使衔参赞Nguyen Dac Thanh、柬埔寨参赞Ouk Pheang、印度尼西亚参赞Priyanto Wibowo,以及马来西亚等驻华使馆代表,并与全体中外学生和嘉宾合影留念。阴和俊在欢迎辞中指出,国之交在与民相亲,互相了解、文明互鉴是走向理解、友好的重要桥梁,希望师生们来到中国,在1周的时间里,对中国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多一些认识和了解,多听听中国的科技故事,亲身感受一个飞速发展的中国和科技创新。束为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有利于深入加强东盟和中日韩青少年之间的科技人文交流与合作,厚培年轻一代科技交流与合作土壤,为我国今后培育和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中国
东盟合作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开幕式后,北京大学教授张海霞和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凌晨分别为师生们作了创新及科学探索的特邀主题主旨报告。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实践和文化参访活动
本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活动期间,学生们进入北京第35中学5个科技实验室,在科技辅导教师带领下,分组围绕桥梁设计与制作、航模设计与制作、足球机器人调试、小火箭制作和3D打印设计等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艺术表现力,设计制作出富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作品,通过展示和评审,最终为小选手们颁发了18个金奖、22个银奖和23个铜奖。教师们围绕STEAM教育,结合本国(地区)情况举行了专题培训会和观摩活动,还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使用Arduino软件设计制作LED可穿戴设备,学习了解青少年科技教育最新知识及教学理念。
学习之余,为加深中外师生对我国社会、文化的了解,还组织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参访活动,使他们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和感悟了北京的历史文化和当今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
为加强各国(地区)师生感情交流和彼此了解,活动在师生下榻的北京德宝饭店精心安排了欢迎、欢送晚宴和文艺节目,中外师生们边享美食边赏节目,还有许多学生和教师主动上台表演本国、本地区特色节目,互换礼物,合影留念,场面生动热烈。科技部、中国科协有关领导全程参与了相关活动。
活动取得预期效果,提升了我国在东盟区域内的影响力
活动参与国家及地区多、影响力度大,有助于提升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在东盟区域内的影响力
相比前7届活动,在我国举办的本届活动参与国家和地区最多,共邀请到13个国家及地区的近百人参加。活动不仅令各国(地区)师生对当前我国科技教育的高投入、高水平、高层次所称道,而且也受到我国社会公众的支持和鼓励。本次活动是一次难得的向国(境)外青少年展示中国的机会,可以帮助他们从小感受中国,了解中国,有利于未来提升我国区域影响力。
活动开闭幕式、颁奖仪式等环节,缅甸驻华大使、越南公使衔参赞、柬埔寨参赞,以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多国使馆代表都积极到场参与活动,传达出了今后要加强与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合作交流的良好意愿。
活动满足了师生们学习科学知识和拓展视野的需求,激发了他们追求科学事业的热情
北京第35中学为参加活动的师生们量身定制了3天的课程,依托工程设计中心、航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足球机器人实验室、航天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和3D设计与打印实验室5大高端实验室,通过讲解科学原理,鼓励学生原创设计理念,动手制作科技作品,让大家真正体会STEAM教育的意义,成为小小创客。
活动采取交叉分组方式,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和动手制作。邀请科技培训专家,为各国、地区教师讲解开源硬件操作原理,并带领大家使用Arduino设计制作可穿戴设备,让科技教师们从学习者的角度深刻体会STEAM的含义,从而有助于其未来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参加活动的师生对课堂学习非常满意,有超过半数的师生认为本次活动中科学学习是最有趣的部分。在征求师生对于本次活动的意见时,很多人提出希望能够延长学习时间,多了解和掌握一些更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参访活动极具中国特色文化和魅力,使师生们多角度认识北京
初中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范文5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材:内容编排:物质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11(S)-0009-4
新课程提出的“一纲多本,教材多样性”思想明显体现于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中。目前,基于国家《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与呈现了10种版本的小学科学教材。为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展提供了选择性。基于不同版本的科学教材呈现不同的特色(表现于不同教材体现的难易程度、活动编排、区域性特点及与学生知识背景的适应性等),也表现了科学教材在适应学生认知与心理规律方面与课程改革要求的距离,对小学科学教材的研究成为促进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必然。因而,本文将以教科版、河北版、苏教版三套使用率较高的教材在物质科学内容层面开展比较与分析。研究其体现的共性与差异,为小学科学教材的修订与选择提供基础性的建议。
1物质科学内容的总体分布
物质科学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三套科学教材编排的特点可以从物质科学内容主题的分布中得以体现。从整体编排看,小学阶段的物质科学内容从简单材料的观察到动态的力学知识再到物质的变化,呈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静态观察到动态变化,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式。物质科学的内容分布于各册,教科版《科学》教材每册四个单元,每单元7-8小节,涉及物质科学有16个主题;苏教版《科学》教材每册5-6单元,每单元4-6小节,涉及物质科学有14个主题;河北版《科学》教材每册5-6单元,每单元2-6节不等。涉及物质科学有15个主题(具体见表1)。
从三套教材物质科学主题的整体分布与内容来看,呈现了对综合性的共同关注。如苏教版教材中的综合性表现在内容选择上。基于学生的生活设计物质科学单元活动;在内容组织编排上,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不是简单的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提供学生相应学习任务与情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想象与思考。河北版 教材则提出以“性质与功能”、“运动与变化”、“作用与平衡”、“结构与系统”四组统一概念来整合课标所规定的五大内容标准,每个年级主要围绕一组统一概念组织教学单元;在内容编排上。注重渗透科学与技术教育,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之间的密切联系。
2科学教材中物质科学内容编排的共性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把物质科学领域划分为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三个主题。其中“物体与物质”包括“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利用”:“运动和力”包括“位置与运动,常见的力。简单机械”;“能量的表现形式”包括“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热现象,光的传播,简单电路,磁现象,能量的转化”。课标进一步明确学生通过这些主题内容的学习。不同主题层次的观察与探讨,可以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了解位置与运动的概念。知道力与运动变化的关系,了解常见的简单机械;认识声、热、光、电、磁这些物理现象,并知道它们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能量可以转换,能量可以通过物质以不同的形式传递。能量是维持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要尽可能的避免浪费能源。
2.1强调科学知识的基础性
三套教材所选择的物质科学内容强调科学知识的基础性,是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三至六年级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处于具体运算与形式运算阶段。其思维体现了“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因而。三套小学科学教材在选取物质科学领域知识内容时关注了:真实性——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内容多数源于学生日常生活,可通过观察、实验、实践活动中的体验来获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基础性——科学教材中呈现的概念多为具体概念。在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过程中尽量避免了专业性很强的名词界定,引导学生通过概念的解释及其应用促进理解。以“物体与物质”主题中的“物质的变化”为例(如表2),三套教材呈现了对基础性与情境性的共同关注——教科版利用食盐在水中的溶解与分离阐释物理变化,以碘淀反应阐述化学变化;苏教版利用蜡烛的变化、生鸡蛋变熟鸡蛋、水的三态变化等生活实例来阐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河北版通过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生锈等现象来阐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学生是基于对真实生活情境与现象的观察、实验与体验,形成对物质变化的理性认识。
2.2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其内容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呈现了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四个方面的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是一个比较长周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基于体验而习得,表现为一种从量变到质变过程的特征。因而,具体在科学教材中表现为渗透性、渐进性与整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对科学探究的关注。增加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以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水”为例。课标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为“积极参与有关水的研讨并发表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在辨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这反映在教材中表现为苏教版教材强调“生命离不开水,观察水。神奇的水。地球上的水”。教科版教材关注“观察一杯水。比较水与油、沙。比较水的多少”等活动的设计与呈现,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中与水相关问题(如各种液体的流动性、水量的测量方法等)的思考。在交流合作与发表见解中获得体验与发展。
2.3强调科学方法的多元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为引导儿童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三套科学教材在内容与方式上重视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做中学”,具体体现于三套教材中探究活动的设计——如教科版四年级(下)“导体与绝缘体”探究活动的设计(整个活动涉及了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认识导体与绝缘体。除了对科学探究的关注之外,三套科学教材极其强调科学实验、观察、类比、建模等科学方法的体现与体验。如苏教版三(上)“常见材料”体现了对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是什么材料组成”、“区分哪些物品是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人造材料制成的”等活动,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三套教材对“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变化”、“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用尺子测量身高”等活动的设计都体现了对科学测量方法及其测量工具使用的强调。模型的建构有助于学生直观观察与解释事物内部构造,三套教材在编写中也充分体现了科学建模方法,如苏教版五年级(上)以“手臂的活动模型”这一复杂的人体活动促进学生对杠杆原理的学习与应用,以“红绿灯模型”引导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感性认知与应用。
2.4注重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彰显STSE教育理念
综合性与学科间性是科学课程区别于分科课程的特点之一,三套小学科学教材也充分体现了对学科问的联系与综合——如教科版与苏教版通过“耳的结构与功能”主题内容。呈现了物质科学与生命科学的联系;如苏教版引入《墨子》中的“伏罂而听”,显现出科学的人文关怀。教材在关注学科间性的同时。也彰显了STSE教育理念——表现为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学习解释生活现象及其应用,如苏教版四(下)“拓展”栏目中“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表现为对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关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推广新技术、宣传科学、反对迷信等),如河北版四(下)“科学在线”栏目对人工降雨的介绍,将水的三态变化与日常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应用科学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此外,还表现为与生活相关的科技制作活动的开展,了解技术的科学原理及生活应用,如苏教版和河北版中“制作小乐器”、“减弱噪声”、“无噪声书房”等活动的设计,体现出技术和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对技术的科学原理之关注。
2.5注重科学史的渗透,强调科学本质理解
科学史蕴含着对科学演化历程的审视,是沟通科学与人文两大领域的桥梁。学习科学史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素养的养成。基于科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科学课程的性质在于体现科学本质的理解,三套小学科学教材都极其注重科学史的渗透与呈现——从所占内容的比例看,苏教版涉及科学史的知识点数占总知识点数的12.8%,河北版为18.1%;从科学史引介的形式来看,有导入、阅读、讨论或专栏——如河北版通过“科学在线”栏目介绍人们对电的认知发展史,教科版六(上)设置了“资料库”栏目,通过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故事以及杠杆称的家族发展史的介绍,引导学生理解杠杆的特点及其应用。
3科学教材中物质科学内容编排的差异
各套小学科学教材是基于课程标准而编写的,因而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的理念、目标、内容与实施方式等。即呈现了多维度的共性。但基于编写者对课标的理解与教材使用者的特点,呈现了不同版本教材编写的差异。也表现于三套小学科学教材关于物质科学内容的编排中。
3.1对学生认知层次性关注的不同侧重
科学是一门知识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逻辑结构的体现表现为对学生认知层次性的关注,不仅体现于不同年级教材在同一主题内容组织的层级性。而且表现于针对某一主题内容呈现的层级性。以“电磁铁”(物质科学中联系“电”与“磁”的重要内容)为例。教科版以单独的章节分别阐述了“电”和“磁”现象,以通电导线具有磁性来阐述“电和磁”的关系。进而介绍了电磁铁。并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其中,“通电导线具有磁性联系了‘电’与‘磁’”作为电磁铁磁力大小影响因素探究的先行组织者。即教科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关注了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内容的编排关注了学生的认知层次性。河北版中“电磁铁”是在六年级(上)通过电铃中存在的电磁铁及其性质介绍而阐述的。是继三年级(下)磁铁及其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的进一步拓展;苏教版中“电磁铁”是学生在学习“简单电路”、“磁铁”后。经历“制作一个电磁铁,并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活动,认识电磁铁的性质及其应用。尽管河北版教材考虑到了三年级、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苏教版设置了丰富的活动与实验,但两套教材都是继学生“电”、“磁”学习后。直接通过“电磁铁”的制作来认识电磁铁的特性及其应用。未能通过设计“通电导线具有磁性”的探究活动。认识“电”与“磁”的相互关系——这是理解与应用“电磁铁”的基础,也是对学生认知层次性关注的体现。可见,尽管学生认知的层次性都为三套教材所共同关注,但教科版教材是通过建立“电”与“磁”联系为理解“电磁铁”提供先行组织者:而另两套教材则是通过将学生有丰富生活体验的“电”与“磁”现象编排在三年级,对内容相对抽象且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电磁铁”编排在六年级,以体现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关注。
3.2多元内容呈现方式的不同关注
主题内容的呈现方式要和教材的整体编写理念相契合,多样化的内容呈现方式已成为教材编写的趋势之一——体现于三套科学教材丰富的活动栏目的设置中,但具体到各版本之间又有所差异。如苏教版通过动手、问题、交流、选择、拓展、资料、记录、注意、环保等九个栏目来安排学习活动;河北版则设置了活动、材料与工具、安全、记录、猜想与假设、拓展、讨论、表达与交流、专题研究等栏目:而教科版没有活动栏目的明确划分,将动手、问题、交流等活动融于教材内容的探究活动之中。此外,三个版本的科学教材在活动设置方面呈现不同的侧重点。如“电磁铁的磁力”的探究活动设计,教科版以电磁铁吊车引入问题,设计的活动重视学生通过表格记录假设。继而制定、交流、实施小组研究计划,记录分析实验数据,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其活动过程完整且各环节衔接紧密。苏教版注重在实验报告中给出问题、假设、实验设计、实验结果、结论等五方面,并给学生以相应的提示。河北版强调基于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工具、实验方法、实验结论)、表达与交流活动来展现探究活动的设计。可以发现教科版在探究活动的呈现上严格按照课标中所要求的探究活动的内容和过程来开展,过程中尤其注重实验假设的提出与理由的陈述:苏教版更加重视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缺乏对小组间交流活动成果的关注;河北版重视实验的设计,在问题的提出与情景的创设上则关注不多。
3.3与初中科学教材衔接的不同内容呈现
初中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简介:李芳(1977-),女,河北定州人,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助理研究员;张彦军(1972-),男,河北邯郸人,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工程师。(北京 10012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246-02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就业难的问题便日益凸显。据统计,2013年,各高校共有611万名应届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外加上一年年未找到工作的210万毕业生,2013年高校就业人数远超800万。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压下,2013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一方面我国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萎缩明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形势十分严峻。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成因
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毕业生才能找到工作。据省市人才招聘信息显示,招聘会上的行政管理类岗位一岗近千人求,而高端技术人才岗位却无人问津,形成了“西边太阳东边雨”的现象。这实际上是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从而加剧了大学生供给的结构性相对过剩。计划经济时代的办学模式使得行政干预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普通高校不注重学校定位,盲目增开热门科目,很难与就业的市场化接轨。[1]
2.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偏颇
错误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相当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识、择业观和价值取向不符合社会主流,他们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定位,缺乏对现实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在就业过程中如若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与期望收入相差较大时,就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有的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认识,缺少对现实环境的了解,就业目标瞄准大城市、高薪酬,一旦预想目标达不到就待业观望。有的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怕吃苦、怕困难,不愿到落后地区或边缘县区工作。有的大学生缺乏就业意识,大学四年中降低对自身的要求,考试只追求及格,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这些常常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职业规划能力等因素有关,所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
3.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缺乏力度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当前不少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观念落后,思想陈旧。由于受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影响,一些高校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市场竞争意识,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够重视,指导力度不足。二是缺乏创业指导,不能依据市场需求开展创业规划培训,开拓学生的创业思路,使大学生缺乏创业理念。三是就业指导的理论和人才缺乏,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配备不齐,同时缺乏科学化、全程化、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使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所欠缺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潜在因素。
4.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滞后
从1998年开始,我国高校就拉开了创业教育的帷幕,随后,在教育部确定的9所大学试办创业教育,探索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发展模式。近些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未能深化推行,至今创业教育在许多高校仍是空白,这与国外的发展状况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据百森学院和伦敦商学院联合的“全球创业观察”(GEM)报告显示,目前几乎所有参加排名的美国大学均开设了创业课程,创业教育已成为美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达20%—30%,已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教育体系。英法日的创业教育已推行到初中,毕业生的创业率每年均以10%上升,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拓宽了就业渠道。[2]而我国由于创业教育相对滞后,大学生普遍缺乏系统的创业知识,缺少创业技能培训,缺乏创业实践的锻炼,使得就业渠道相对堵塞。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路径探寻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创业更难的现象折射出其自身就业创业能力的明显不足,如何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已成为社会、高校、家庭和毕业生共同关注的焦点。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作用
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他们不知道自己毕业后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因此进入就业迷茫期。如果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合理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则可减少就业迷茫。对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结合社会需求,确定未来要从事的职业,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前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职业生涯规划将起到一种方向性作用,使大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奋斗的方向,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科学合理的生涯规划是每一个大学生就业的必要前提,是成功就业创业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合理确定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对自己今后就业创业的定向和定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形成关于就业创业的个人思想,从而增强就业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
2.加强案例教学的示范作用
就业创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参与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但大多数高校现行的就业指导课程往往缺乏吸引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调动起来,从而导致课程效果不佳。运用案例教学可以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生活中的某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交流讨论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案例教学不是讲解“案例”,而是借助案例让学生获得具体实用的知识,使理论用之于实践,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用案例既要有成功的也要有失败的,确保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接受教育,进而提升就业创业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加强基本链接的牵引作用
毕业生就业创业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工作,用人单位、校友、科研项目对毕业生就业创业都具有不同的牵引作用,高校应建立他们与毕业生之间的链接。不同的用人单位有不同的用人要求,了解其对毕业生的要求对做好就业工作非常重要。高校作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桥梁,应该全面掌握不同用人单位的不同要求,增强就业创业教育的针对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就业工作。校友拥有人才、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等资源,他们既是高校就业工作的对象,也是推动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力量,更是高校重要的社会资源库。高校应建立校友工作网络,加强校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动员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学校提供就业创业信息。[3]同时,高校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向在校大学生介绍校友的职业经历和社会经验,这样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就业创业的竞争力。
4.加强实训基地的针对作用
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借助实训基地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角色转换慢、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实训基地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大学毕业生适应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尽快实现由学子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最终增强就业创业的适应力。实习基地要让大学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积累生产实践经验,熟悉企业文化,为就业创业的良好过渡奠定基础。[4]高校要联合企业完善实训条件、规范实训标准、加快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参加生产实践活动。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前景展望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有的人擅长文字,有的人擅长数字;有的人勤奋刻苦,有的人灵慧巧干;有的人通过就业成才,也有人通过创业成功。个体的不同需求,恰是每个人成才的共同路径。最终能不能沿着这条路径走向成才,取决于这个不同需求能不能得到开发,能不能得到引导,能不能得到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作用尤为重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增强“以人为本、尊重差异”的工作理念,了解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做到就业创业教育能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从而大力推动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更关系到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面对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作为大学生的来源地,应该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创建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运行机制,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找到切实有效的出路和解决方法,为实现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成功创业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夏春胜.挑战与突围:浙江大学生就业创业对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3]陈华亭.中国教育筹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