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依法决策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依法决策制度范文1
关键词:海上溢油;应急决策;集成平台
中图分类号:U6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1-0023-03
船舶溢油是水运环境污染的主要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船舶燃料油舱破损造成燃油泄漏污染,二是油轮货舱破损造成重特大原油、成品油泄漏污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上交通运输量快速增长,水上重大交通事故和溢油事故的风险不断加大。2014年全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3.1亿吨,比2013年增长9.5%。我国沿海原油运输量的增长加剧了溢油事故风险水平。截止2012年底,全世界VLCC和ULCC保有量达500艘,油轮船型的大型化则提高了潜在溢油事故规模。
美国墨西哥湾等重大溢油事故的发生,使得全社会对于重大海洋污染事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给溢油应急处置行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海上重大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过程中,科学决策和调度对于溢油事故的控制和敏感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发海上溢油应急决策支持与调度指挥平台,可提高溢油事故应急成效,降低应急成本,减轻溢油事故后果。
1平台框架分析与设计
海上溢油应急决策支持与调度指挥平台是构建在静态数据库、动态数据库和模型库基础上的多个应用系统的集成平台。应用系统包括溢油应急多元海量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监视监测与预测预警的动态集成系统、应急资源动态管理系统、溢油应急处置演习演练系统、调度指挥通信系统、溢油应急调度指挥辅助决策系统、清污效果评估系统、溢油应急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均集成到基于三维GIS的海上溢油应急决策支持与调度指挥平台,平台系统框架见图1。
平台的静态数据库包括地理数据、港口设施、敏感资源、应急资源、油品特性、知识库、应急措施、法规标准等。地理数据包括海图、卫星影像等,港口设施包括码头、岸上储罐、航道锚地等,敏感资源包括岸线及ESI指数、保护区、养殖区、旅游区等,应急资源包括设备库、应急队伍、应急专家等,油品特性包括MS-DS、物化特性、泄漏应急措施等,知识库包括规则集、方法库、典型事故案例等,应急措施包括岸线保护、养殖区保护、自然保护区防护等,法规标准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应急预案、国际公约等。
平台的动态数据库包括船舶及海上设施的雷达、LRIT、AIS、VTS、GPS、RFID、VHF、CCTV等动态信息、气象海况等实时环境信息、事故情况和污染情况信息、溢油监视监测信息等。
平台的模型库包括溢油漂移及风化模型、风场预报模型、潮流场预报模型、应急资源搜索匹配模型、溢油损害评估模型等。
2基于NaviGIS平台的集成技术研发
集成(Integration)是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发展带来的新概念。到目前为止,集成在概念上尚未取得一致,但普遍的看法是强调原本不是一体或不同源的组成要素间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的互连。80年代后期GIS与环境模型的集成问题开始为人们所关注。Good-child最早对GIS与空间分析模型集成或耦合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此后众多学者和应用人员对两者集成的依据、范式和途径做了不同层次和方面的研究。
国内外基于溢油模型也已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溢油预报模拟、评价系统和应急反应系统:如国外有ASA的OILMAP及NOAA的ERMA、日本的MEGIS、澳大利亚的OSRA、挪威的OSCAR、英国的OSIS等;国内有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开发的“南海海上溢油漂移扩散预测微机视算系统”、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开发的“海上溢油预报系统”、大连海事大学开发的“海上溢油应急反应专家系统”与“海上溢油应急反应模拟训练系统”等。在上述系统中,有一些系统在溢油模型建立过程中结合了GIS技术:如利用GIS技术对溢油模拟所需的空间数据进行获取、处理、存储和管理,以及对模拟结果的处理和可视化表达等。环境模型与GIS的数据交换形式和结合方式有三种:松散结合、紧密集成和完全集成。当前对于环境模型与GIS的结合大多趋向于松散结合或紧密集成。松散结合虽然对集成技术要求不高,容易实现,但使用不便、效率低、易出错;完全集成则对技术要求高,开发周期长且费用高;相比之下,紧密集成方式是向用户提供方便、全面、有效的GIS技术的有效手段。
本文在NaviGIS平台的基础上,采用紧密集成的方式,集成了经过融合的异构数据(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实测数据与预测数据、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2D数据与3D数据),并可同平台无缝叠加显示,集成平台界面见图2。
3集成平台在决策支持中的应用
应急调度指挥辅助决策技术是集成平台的核心功能,为重大海上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包括事故报告、初始评估、处置方案、调配方案、动态评估在内的五阶段决策过程,并采用动态评估技术对应急处置多方案进行对比评估,决策过程见图3。
“初始评估”阶段利用系统集成的溢油预测模型进行漂移轨迹和归宿的模拟,并对初步的应急措施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浮标动态校核。初始评估将形成可能受影响敏感资源的保护方案。“处置方案”阶段则根据事故现场信息、模型预测结果,智能化生成资源需求方案,分析溢油事故应急处置所需要的应急设备总量及适用于该次事故特征和气象海况的设备能力需求。“调配方案”阶段则根据应急需求方案,通过GIS叠加分析,按最快到达原则智能化选择符合需求方案的设备库和船舶,并生成设备调用方案和船舶调用方案。
4结论
依法决策制度范文2
一、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全县依法行政工作成效显著
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县各级各部门上下一心,“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以贯彻落实国务院《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为主线,切实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强化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在推进依法行政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全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纲要》的贯彻实施,通过召开会议,成立机构,下发文件等形式,结合实际,在组织领导、学习宣传、任务分解、责任落实、督促检查等作出了安排部署。通过《纲要》的贯彻实施,全县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普遍成立了工作领导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法制工作人员具体抓的“有人管、有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全县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基本成形,依法行政工作纳入了目标管理考核,依法行政工作网络基本健全,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制度建设质量明显提高。县政府相继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行政执法公示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考核办法,完善了制度建设。全县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把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及其配套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多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并逐步完善和补充,制度建设质量明显提高。
(三)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县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制度》,从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入手,认真贯彻落实有关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严格遵守法制机构统一审查、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向社会公布、按规定报送备案等四项基本程序,并加强了备案审查监督。各级各部门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先进行合法性审查后出台文件,在提高抽象行政行为质量的同时,从源头上有效预防了具体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
(四)依法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通过健全和完善重大事项决策的集体讨论、专家论证、决策评估、公示听证、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等制度,各级各部门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明显提高,有效避免了决策的随意性、盲目性,防止和减少了决策失误的发生。
(五)行政审批行为进一步规范。通过几次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取消了一批行政许可事项,减少了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不必要干预;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设立了政务服务大厅,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进行集中办理,简化办事程序,为广大人民群众办事创业提供越来越多的方便,加快了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
(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通过机构改革,公共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各部门职能、权限得到进一步合理划分和规范,职责交叉的现象得到较大改善。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全县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普遍增强,依法行政工作各项任务得到有序推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上下一心的结果,凝聚了广大政府法制工作者的心血,在此,我向您们并通过您们向广大政府法制工作人员致以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依法行政面临许多体制障碍,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不适应之处;二是行政决策机制不够完善,行政决策程序有待加强;三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违法不究的现象未从根本上得到根除;四是部分法制工作者法律素养仍需强化。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予以解决。
二、深化认识,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建设一流法治政府
(一)树立依法行政理念,强化行政权力监督。西方有句法学谚语:“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依法行政的成功与否,事关政府的权威和形象,事关政府的软实力和公信力,事关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我们知道,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人民服务,建设法治政府的目的就是确保执政为民,这要求我们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强化行政权力监督,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明确决策权限,遵守决策程序,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我们必须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对超越权限、违反程序、没有充分调研论证的决策,造成重大损失的,严肃追究决策者的责任;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三位一体”行政调解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认真执行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完善行政复议工作制度,加大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力度及时有效纠正和监督所属部门或下级机构的行政行为;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察、审计、法制、司法部门对行政管理活动、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行政行为的全面监督作用,构建全方位、广覆盖的行政监督体系。坚决杜绝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中不正之风和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发生,确保廉洁从政和政令畅通;我们必须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实行政策法规、岗位职责、作业流程、收费标准、服务时限、工作纪律、投诉举报方式和监督结果公开,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为群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着力打造“透明政府”;我们必须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审查、备案工作,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查”、“有错必纠”,严格规范抽象行政行为;我们必须在注重事后监督的同时,更注重事前、事中监督,变结果监督为过程监督,变部分监督为全面监督。
(二)加强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一是凡事先定制度,即凡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及改革的重大项目,都必须先定制度、立规则,方可组织实施;二是凡重大行政决策,要坚持“五个必须”规定,即:必须完善听取意见制度,增强行政决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必须推行听证制度,扩大听证范围、规范听证程序;必须建立合法性审查制度;必须坚持集体决定制度;必须建立实施情况评估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建立和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查、备案等监督管理制度。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当前,我县部分行政管理领域还存在着交叉管理、多头执法,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管理方式落后、办事效率不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少数部门及工作人员渎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各部门职能、权限得到进一步合理划分和规范,职责交叉的现象得到较大改善。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一是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水平。依法行政的本质是法治,以法治国,依法治权而不是依法治事;是依法治官而不是依法治民;是依法治自己而不是依法治别人。领导干部要正确理解和掌握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本质,才能有效开展工作。一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与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有密切的关系,依法行政工作也不例外。因此,领导干部必须重视依法行政工作,身先士卒,带头学法、守法和用法,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营造“法治”环境。二是强化法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通过开展法制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业务培训,强化管理和监督,实行资格管理制度、纠正行政执法中各种不正之风、查处各种违规行为,提高法制工作人员法律素养,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五)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规范行政行为。一是改革行政执法体制,下移行政执法重心,减少行政执法层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二是完善行政执法保障机制,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所需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依法决策制度范文3
一、加强执法监督
1.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完善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和行政执法情况统计报告制度。根据形势变化,及时修订完善有关执法监督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
2.认真做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按照区政府、市交通运输委对我局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要求,对全年依法行政考核目标进行责任分解,明确工作措施、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把依法行政考核目标纳入局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确保各项考核目标落到实处。
3.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对行政执法事项的公开,通过网络、媒体、执法现场等公开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执法事项、依据、时限、条件、结果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4.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聘请社会执法义务监督员,召开执法监督员座谈会,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运输经营者等的监督;高度重视网络、报刊、电台等舆论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完善投诉举报机制,依法及时处理群众投诉举报,认真听取对交通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执法工作。
二、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的原则,认真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对取消和调整后仍需加强监管的事项,建立后续监管制度,制定配套措施,加强事中检查和事后稽查。
2.做好行政处罚权规范透明运行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行政处罚权裁量标准,积极推进行政处罚网上运行,加强对行政处罚裁量标准落实的监督检查。
3.规范执法文书。根据市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标准,不断规范执法文书。在每季度一次执法文书检查的基础上,年底在全局开展一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文书案卷评查活动,不断提高文书制作水平。
4.加强执法程序建设。全面贯彻《省行政程序规定》中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执法告知、说明理由、回避、调查取证、听证、集体决定等制度,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步骤、环节和时限,确保程序公正。进一步规范执法检查行为,创新管理方式,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实行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引导当事人自觉依法办事,实现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
三、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保障交通运输事业繁荣发展
1.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认真贯彻《省行政程序规定》,规范性文件成文前要通过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由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并经局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否则不得实施。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实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即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未经“三统一”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
2.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等。对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要听取相关专家意见。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必须通过有效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或依法举行听证,并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同时做出重大行政决策前,要交由有关法律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保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落到实处。
3.坚持依法行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省道路运输条例》、《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建立道路运输市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对道路运输市场常态化监管的同时,严厉打击“两站一场”(汽车北站、火车站、飞机场)地区、各公交车站周边和居民小区附近的“黑出租”行为,查处线路班车不按核定线路行驶、站外上下客(装卸行李)、超员等违章行为。加大治理超限工作力度,巩固治超成果。
4.依法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根据上级复议机构和人民法院要求,积极配合案件调查,及时提交有关证据依据、案卷材料等,依法做好案件调解和息讼工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运畅人和品牌的建设。
四、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夯实交通执法队伍基础
1.做好新的五年普法规划调研起草、宣传启动等工作,制定2012年度普法计划,积极开展依法治理调研活动,推动全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2.建立健全执法人员教育培训考核长效机制。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季度考试考核制度、岗前学法和岗位学法制度,学用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分层次举办各类执法人员培训班,加强执法人员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交通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3.加强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做好执法证的审验、换发和新增行政执法人员信息采集、考试培训、发证等工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和执法证件管理数据库,做到持证上岗率100%。
依法决策制度范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牢固树立法治环境就是经济发展环境,抓依法行政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大力提升部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为推进全区交通工作,建设“五区”幸福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常规化、常态化
1.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制定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依法行政知识学习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点学习规范政府共同行为和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年度集中学法不少于4次。积极组织领导干部参加网上法律知识考试。
2.建立交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学习和培训制度。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以自学为主的方式,组织交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习通用法律知识和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专门法律知识,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将法律知识列入交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考评的内容。对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实行岗前培训和定期轮训,并将依法行政情况作为年终评定考核档次的重要依据。
3.加强公务员法律知识学习。把依法行政知识纳入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教学内容。加强对从事行政执法等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学习和考试。本单位公务员每年集中学法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0小时。
(二)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化、制度化
4.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认真执行《区重大行政决策暂行规则》,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必经程序。严格按照《省重大行政决策案卷标准(试行)》,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案卷制作,完善重大决策材料台账登记和档案管理。
5.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的风险评估,落实交通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交通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界定交通行政责任追究范围,规范责任追究程序。
(三)推进制度建设科学化、民主化
6.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依法依规制定规范性文件,严禁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处罚、收费、强制等事项,所有文件都要严格进行合法性审查。及时清理与现行交通法律、法规相抵触或规定不一致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四)推进行政执法严格化、规范化
7.健全行政执法取证规划,规范取证活动,杜绝违法取证行为。严格落实各执法系统已出台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则和标准。
8.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完善政务信息公开方式。
9.完善服务承诺制度。严格遵守诚实信用原则,认真落实各项承诺措施,不断提高交通部门公信力和诚信度。
10.进一步完善交通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深入实施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交通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
11.进一步完善听证、审核、集体讨论等有关交通行政执法制度和备案审查、交通行政执法投诉等交通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12.进一步做好交通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工作。加强有关交通行政处罚、交通行政征收、交通行政监督检查等交通行政执法案卷管理。交通行政执法检查记录、证据材料、执法文书等有关资料应当立卷归档,并开展经常性的案卷评查活动。
13.加强交通行政复议工作。进一步完善交通行政复议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规范行政复议法律文书。
三、工作要求
14.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依法行政行政首长负责制,本单位每半年要听取一次依法行政工作汇报。要加强法制机构队伍建设,要安排人员负责法制工作。
依法决策制度范文5
今天召开全县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年依法行政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刚才,对年度全县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有关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要认真研究本单位工作实际,明确工作重点和方向,学习和借鉴先进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有序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下面,我就依法行政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年依法行政工作
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自觉把依法行政放在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位置,不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县政府从规范性文件的制发入手,出台了《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明确了规范性文件的制发程序,规范性文件制发水平大幅提高,没有一件被市政府撤销或修改。二是行政决策机制日趋完善。县政府依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制定了《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并遵照制度进行重大事项的决策。近年来,县政府就城市规划、老城区拆迁、招商引资等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集体讨论,并通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努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三是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快。去年,县政府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先后取消行政许可、行政审批项目49项,调整收费项目116项。同时,县政府加快了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全县42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简化了办事程序,方便了人民群众,管理和服务的效能明显提高。四是行政执法水平持续提升。县政府切实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管理,积极改革行政执法体制。目前,我县已在城市管理领域开展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成立县城市管理执法局,正在积极探索其他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不断推进这项工作向前延伸。五是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逐步健全。年,县政府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1件,及时化解行政争议,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县政府畅通渠道,实行“县长接待日”机制,落实责任,健全行政调解和行政裁决制度,依法化解行政纠纷和民事纠纷,较好地维护了人民群众利益。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依法行政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与形势的发展和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制度建设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不按程序办事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执法规范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在行政层级监督、化解行政争议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一些单位依法行政意识还不强,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和“一案一考评”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依法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明确今年依法行政工作的重点
依法行政是政府活动的基本准则。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是加强政府建设和反腐败的重要举措。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为促进全县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一)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发工作。规范性文件就是俗称“红头文件”,是政府和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基础。“红头文件”质量不高,甚至违法,就会严重影响和干扰我们依法行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着眼于服务大局,加快制定重点领域的规范性文件。要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对实践急需、社会关注度高、条件较为成熟的领域,比如城市建设、房屋拆迁、社会保障、社会公用事业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尽快制定规范性文件,适应依法行政的实际需要。二是要着眼于公开透明,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要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发的程序性规定,从起草到审核,再到,都要强调公开和透明,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凡是政府制发的规范性文件,除的外,全部要在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公示,方便群众查阅。三是要着眼于法制统一,强化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年,县政府共出台规范性文件15件,全部都经过了合法性审查,并向市政府和县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今后,要继续严格遵守规范性文件管理的相关制度,各乡镇、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要及时报送县政府备案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同时,严格遵守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和清理制度,所有的规范性文件必须在原文中注明有效期届满时自动失效,每隔2年集中清理一次规范性文件,与法不容、与情不符、与时不进的,要进行完善或予以废止。
(二)积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决策是行政行为的起点,事关工作全局和根本。近年来,我们坚持对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可行性、合法性论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里,还要进一步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规范决策程序。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用制度来保证重大决策的科学性。要坚持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增强听证代表的广泛性,全面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二是要健全重大决策实施效果评估制度。在重大行政决策实施过程中,做出决策的机关要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多渠道收集、掌握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情况的意见、建议,对决策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保证决策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要切实强化决策责任。对超越决策权限或违反决策程序进行决策、依法应当作出决策而不作决策,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责任,切实维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县政府将在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的基础上,下大气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群众服务。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依法界定和规范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严格管理政府投资行为,合理分配公共资源,逐步建立统一、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公共服务体制;进一步理顺职能、职责关系,完善管理体制,解决好部门职责交叉、推诿扯皮问题。二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对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事项,尽可能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推行网上电子审批,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和“一站式”服务,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同时,要把事前管理与事后监督、动态管理与常态管理、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有机统一起来,更加重视行政规划、行政指导和行政合同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三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向社会公开,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公平。要进一步加大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载体,编制并公布政府信息,为公众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便利和指引。对群众要求政府公开信息的申请,要依法在规定时限内予以答复,并做好相应服务工作。进一步拓宽办事公开领域,所有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都要推进办事公开制度,依法公开办事依据、流程和结果,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四)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政府大量的行政管理都是通过行政执法来实现的,行政执法与企业、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特别是处在行政执法第一线,执法职能强的单位,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依法行政的决定》,确保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到位。一是完善行政执法体制。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体系,大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不断扩大实施领域。除已组建的城市管理执法局外,各部门还要进一步清理自有执法权限,整合执法资源,积极推进本部门的综合执法,切实减少执法层级和机构,努力提高执法能力。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今年,省政府决定开展“两证”换发和执法主体资格公示工作,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两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将换证工作作为依法行政工作的抓手,严格按照县政府的安排,对本地、本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和证件换发,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县政府法制办要积极主动的组织“两证”换发工作,根据县政府机构改革的实际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变动情况,重新审查变动后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及时考核行政执法人员,并做好执法单位和人员的公示工作。三是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管理制度,狠抓执法能力培训、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要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步骤、环节和时限,保证程序公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健全行政执法取证规则,规范取证活动,杜绝违法取证行为。四是强化行政执法责任。继续推进“一案一考评”工作,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责任追究和奖励机制,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各单位要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评议考核,将评议考核结果作为行政执法人员奖励惩处、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三、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本地区、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水平。各乡镇、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学法用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处理经济社会事务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
(一)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涉及政府及其部门的全局性工作,绝不仅仅是法制机构和法制工作部门的具体业务工作。各乡镇、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作为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依法行政工作,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监督检查,实行目标管理,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学习培训。各乡镇、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做到计划、内容、时间、人员、效果“五落实”,定期举办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培训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广泛开展公务员通用法律知识及专门法律知识培训,重点是要做好《纲要》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水平。
(三)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要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要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严格依法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参加行政复议案件的办理,保障群众获得行政救济的权利。要提高行政复议的公信力,力争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提高行政诉讼认识,尊重法律,尊重当事人,主动出庭应诉,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活动。
依法决策制度范文6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责任感、紧迫感
(一)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市县两级政府处在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第一线,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行为大多数由市县政府做出,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大多数发生在基层并需要市县政府处理和化解。市县政府能否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关系到坚持党的领导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关系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政府、各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真正把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来抓。
(二)切实增强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近几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政府职能逐步转变,行政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创新,行政执法行为不断规范,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市县政府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理念还较淡薄,民主、科学、依法决策的意识不够强;一些地方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现象尚未杜绝,少数执法人员乱作为和不作为现象依然存在;行政权力监督约束机制尚不健全,部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各级政府、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快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进程。
二、提高市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夯实依法行政工作基础
(三)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及任职前法律知识考查制度。市县政府要建立健全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每年政府常务会议学法不少于4次。要建立专题法制讲座制度,制订年度计划,每年举办法制讲座不少于2次。市县政府在召开有关会议协调处理相关工作时,要对照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把学法和研究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学法的实效性,养成学法、用法的习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对拟任市县政府及其部门领导职务的干部,任职前要考查其是否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以及依法行政情况,必要时还要对其进行相关法律知识测试,考查和测试结果应当作为任职依据。
(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养成依法办事、依法履行职责的习惯,增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本领。要重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在法律事务方面的参谋、助手和顾问作用,对重大涉法事项,注重征询法制机构和法律专家的意见。
(五)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上岗前必须参加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取得行政执法资格;对在岗行政执法人员,要定期进行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培训情况、考试成绩应作为考核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凡未参加培训或连续两次培训考试不合格的,应当取消其执法资格,调离行政执法岗位。
三、完善行政决策机制,进一步增强市县政府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
(六)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市县政府要根据《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省政府令号),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切实可行和便于操作的具体实施细则。对属于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事项,市县政府要严格按照省政府令第号规定进行决策。
(七)建立健全公众依法有序参与行政决策的机制。市县政府及其部门要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除依法不得公开的外,应当向社会公开,并根据重大行政决策对公众影响的范围、程度,广泛听取公众、专家和有关部门意见。要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凡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应当听证的事项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必须进行听证。对听证中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要吸收采纳,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要以书面形式告知听证代表,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
(八)坚持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集体决定制度。市县政府及其部门做出重大行政决策前要交由法制机构或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做出决策。市县政府及其部门的重大行政决策应当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经政府及其部门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坚决杜绝擅权专断和滥用权力。
(九)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实施的监督。市县政府及其部门要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将决策的实施和完成情况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作为评比奖惩的重要依据;通过互联网或媒体定期听取公众对决策及其执行效果的评价,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决策的实施单位应当定期报告决策贯彻落实情况。各级政府应当采取跟踪检查、督促催办等方式,对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考核。要建立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严格按照《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省政府令第号)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追究责任。
四、严格行政执法,确保法律法规规章的全面正确实施
(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适当下移行政执法重心,减少行政执法层次。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市、县两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大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已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市,要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运行机制。尚未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市县,要结合实际,抓紧研究,尽早开展。
(十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大力推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市县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执行省级行政执法部门统一制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和适用规则。要实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主体、依据、权限、责任和裁量标准、程序步骤、办事时限、监督方式等内容,应当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向社会公示。要建立监督检查记录制度,完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或者征用等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制度。市县政府及其部门每年要组织一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促进行政机关规范执法。
(十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市县政府要完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性审查制度。对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市县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执法资格和权限进行审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对外公布行政执法人员资格信息,严禁无证执法,对被聘用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的合同工、临时工,要坚决调离行政执法岗位。加强对市县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行使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情况的评议考核,将评议考核情况纳入本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行为的,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十三)完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市县行政执法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所需经费,要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要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罚没收入必须全额缴入国库,纳入预算管理。对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违反罚缴分离的规定以及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与行政执法机关业务经费、工作人员福利待遇挂钩的,要依照《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第八条、第十一条、第十七条的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五、完善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和监督行政权力运行
(十四)加强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市县政府及其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严格执行《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省政府令第128号)的要求,不得违法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行政权力,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义务。规范性文件要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及时向社会公布。要严格按照《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省政府令号)的规定,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规范性文件自之日起15日内必须报备。备案机关对报备的规范性文件要严格审查。市县政府及其部门要建立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每两年进行一次规范性文件清理;清理后要向社会及时公布继续有效、废止和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同时要积极探索实行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
(十五)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市县政府及其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凡是符合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必须依法予以受理。要改进行政复议审理方式,综合运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听证、和解、调解等手段办案,依法公正地做出行政复议决定。要加强市县政府行政复议机构建设,积极推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管理制度,保证复议案件至少2人承办。要建立相应的行政应诉工作制度,鼓励、倡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自觉履行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和裁定,积极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
(十六)健全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市县政府及其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理顺内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权限。要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机制,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载体。要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依申请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年度报告、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
(十七)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市县政府要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司法机关依法实施监督的同时,更加注重接受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监督。要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把政府及部门行使权力置于人民群众广泛监督之下,做到评议过程由群众来监督,评议结果由群众来裁判,整改效果由群众来检验。要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制定举报投诉受理、处理实施办法;建立及时处理新闻媒体反映问题的协调机制,完善新闻会、情况通报会制度。对人民群众检举、新闻媒体反映的有关行政机关违法问题,应当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依法做出处理;对社会影响较大的问题,要及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对检举、曝光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六、切实加强领导,不断推动依法行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十八)加强对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市县政府要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将其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基础工程,促进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社会氛围的形成。要按照国号文件的要求,建立依法行政考核制度,把依法行政纳入市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与奖励惩处、干部任免挂钩;建立以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制度,加大问责力度。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对依法行政工作进展较慢的地方和部门,要重点督导;要积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加强示范单位的管理,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市县政府及其部门要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切实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把加强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认真扎实地加以推进。市县政府每年要向本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政府报告本地区推进依法行政的进展情况、主要成效、突出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十九)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依法行政工作落到实处。市县政府及其部门近期要对本地区、本部门依法行政情况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找准问题,研究对策,突出重点,明确责任,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依法行政。要着力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对照国发号文件要求,列出制度建设时间表,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要强化监督检查,定期对下级行政机关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要及时指出,责令改正;对依法行政成绩突出的单位,要给予表彰。
(二十)建立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机制。市县政府及其部门要全面正确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大力增强社会自治功能,保障基层群众在民主实践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服务水平,严禁干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不得要求群众自治组织承担依法应当由政府及其部门履行的职责。要积极培育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实施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要积极与社会组织合作,鼓励、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职能交给社会组织。
(二十一)加强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市县政府要保证政府法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保障法制机构开展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法制宣传和培训、调研等工作的必要经费。市县政府部门、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明确分管领导,指定专人负责政府法制工作;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任务繁重的工作部门要有机构和人员负责法制工作。市县政府及其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政府法制干部的培养、教育、使用和交流力度。政府法制机构工作人员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推进本地区、本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当好市县政府及其部门领导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顾问,在推进本地区依法行政中发挥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政策研究和情况交流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