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实践活动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科学实践活动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科学实践活动报告

小学生科学实践活动报告范文1

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和要求,学校必须积极创新实践育人的方法和途径,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努力提升育人工作成效。

一是要围绕三级课程,落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北京市规定,各学科要拿出10%的课时用于实践,不管是语文数学也好,还是物理化学也好,都要有10%的课时在课外实践中完成。相应地,我们有了语文开放性学习计划,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等。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作用。

二是要依托社会大课堂,组织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2008年启动的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是一个资源平台,吸纳了不同类型的资源,能够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实践需求。针对中小学生特点,资源单位都有相应的教育计划书,定期推出特色的教育活动,学校应该积极用好平台资源,既要集体组织做好“四个一”这样的活动,又要就近就便、创新形式用好平台资源,引导学生及其家长自行走进。

小学生科学实践活动报告范文2

区别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须依赖大量资源,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领悟相关思想和精神。因此,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效地开发科学教育资源至关重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课程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标准》还进一步强调:要注意鼓励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逐步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不要强调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结果或水平。基于此,学校要在科学教育实践中结合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充分挖掘有价值的科学教育资源,拓宽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渠道,并结合学校和地域优势,探求整合与利用科学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环境熏陶,科学引领

学校应积极推进科学教育建设,把科学教育建设渗透进校园文化建设中,把具有特色的科学教育文化融进校园文化中,打造内涵丰富、颇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润泽师生心田,引领师生心灵的成长。

1.美化教育环境,打造生态校园

为了美化教育环境,笔者所在学校合理布局校园。一进校门最吸引人的是绿色长廊,假山、喷水池和各色植物相映成趣,俨然一幅生机盎然的美丽图画。此外,教学楼的每一层都分别栽种了杜鹃、大红花(朱瑾)、鸭脚木……整个校园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为了打造生态校园,学校创造性地设计了室内生物园。生物园内树影婆娑,姹紫嫣红;泉水从石间涌出,汇流成溪;溪中水草摇曳,鱼儿穿梭;两岸绿草如茵,花繁叶茂,国家珍稀植物桫椤、名贵花卉拖鞋兰点缀其中。就这样,池塘系统和湿地系统自然形成。此外,我们在室内生物园建立了人工森林、草原和农田系统,将各种动物标本按照其栖息环境分别放置。室内生物园的建立具有两个意义。一是既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又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二是使学生认识各种植物和动物,并了解其生活环境,进而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体现科学教学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2.加强环保教育,建设“节约型”学校

为了加强环保教育,建设“节约型”学校,我们具体落实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建立班级卫生环保角,通过班队会、主题活动,开展节约能源的教育工作,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二是结合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和世界无烟日等节日,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环保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生态道德意识。

3.发挥宣传作用,争当绿色志愿者

为了有效发挥宣传的作用,让学生争当绿色志愿者,学校具体落实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利用校园网、校讯通、宣传栏和广播等渠道宣传科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知识、养成文明习惯和践行文明行为。二是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通过开展“争当绿色志愿者”社区学习实践活动,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又引导学生、家长与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和减低消耗的绿色行动,共同为社会的生态文明撑起一片蓝天。

二、课堂渗透,提高实效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开展科学教育。相应地,教师紧扣《标准》,挖掘教材内容,把知识教学、技能传授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既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又理解人类在科学中的重要责任,最终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

科学教育是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旨在通过研究学习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追求真理、领悟真理和坚持真理。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学校以“科学知识、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依据小学低、中、高三个年段学生的特点,制定了《雅荷塘小学学生科学素养的相应培养目标体系》(以下简称《目标体系》)。除科学教师之外的其他教师可根据这个《目标体系》,认真钻研相关教材,挖掘其中与科学教育相关的知识点,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渗透在除科学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并落实到相关教学活动的每个具体环节,力求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

1.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语文教学中,当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可结合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与科学教育相关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蝙蝠与雷达》《太阳》和《奇怪的大石头》等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文中的科学问题,并通过查阅相关的课外书籍寻求答案。这样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又拓宽学生的视野,还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实证科学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推导公式的过程就是采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求取真知的过程。例如在教学有关“圆周率”的内容时,教师可带着学生推导相关公式。具体来说,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想办法测量一个圆盖子的长度。学生的方法五花八门:有的学生用绳子测量,有的学生用软尺测量……总之,学生测量了大大小小的圆的长度。最终,学生发现:所有圆的圆周与它的直径的比例几乎一样。就这样,学生发现了“圆周率”。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推理能力。

3.在英语单词的教学中将科学教育与单词教学有机结合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科学教育与单词教学有机结合,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使学生学习基本的科学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教学rainbow(彩虹)这个单词时,教师向学生提问:What colour is the rainbow? Do you like the rainbow? 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彩虹为什么会有七种颜色,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于是,教师给学生讲述彩虹形成的光学原理。就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英语单词,又了解到自然界的科学现象,还于无形之中提升了科学素养。

三、活动体验,提升素养

学校充分利用区内各级教育基地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活动,力求做到在“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

1.“校园科技大讲坛”活动,拉近学生与科学的距离

学校每学期均举办活动,主讲团队由学生、教师、家长和专家等组成,旨在围绕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开展科学、环境和社会等专题教育,且根据不同的年级确定不同的学习主题。在“校园科技大讲坛”活动中,主持人通过图文并茂的资料,以幽默活泼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有关现代科学技术的相关知识及最新科学技术的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校园科技大讲坛”活动拉近学生与科学的距离,既让学生丰富科学知识,又使学生体验追求真理的快乐,还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电视节目课程”,拓宽科学教育途径

为了拓宽科学教育的途径,我们将每周六、周日的下午定为“科学娱乐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学生可收看《科技之光》《科技人生》《创新无限》和《我爱发明》等节目,我们将其视为学生的“电视节目课程”。这些电视节目将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社会生产相结合,让学生真切感受科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启迪学生创新探究的智慧,还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学生通过这样的“电视节目课程”,既明白了“学以致用”的关键性,又领悟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3.校外实践活动,延伸知识获取触角

校外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为了推进科学教育,学校应充分利用周边社区的有利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例如“爱惜水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既延伸小学生的科学知识,又引导小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物,还让学生把环保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又如让学生探讨广州东濠涌的水质问题、追寻流花湖绿藻肆虐的成因。这些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科学研究的方向,感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挖掘资源,开发课程

家长是学生校外学习的组织者,因此,学校应发挥家长的优势、挖掘家长的潜力,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掌握更多的科学技能。总体而言,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有科学真有用、家园等,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地方性知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具体来说,有两方面。一是家园这一校本课程以“家园”为主线,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例如“白色污染”“废水废气”“玻璃幕墙”和“噪音”等)入手开展调查,搜集相关的图文资料,整合成实践报告,在生态文明主题活动后进行展示和交流。二是科学真有用这一校本课程分别针对低、中、高三个年段,每个年段的知识内容是螺旋式上升的。高年段课程不仅是对低年段课程的回顾,更在原有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科学真有用这一校本课程重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不仅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生科学实践活动报告范文3

与大多数以娱乐为导向的“90后”社交网站不同,知乐网要做的是让“90后”们发现“求知的快乐”。这家网站通过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试图打造一个以科学传播,科学探索与创新实践为特色的青少年网上社区。

毫无疑问,青少年代表了互联网的未来。“衔着鼠标出生”的他们,对于互联网的了解与依赖要大于以往任何一个年代的人。无论是买东西、交朋友、炫耀自己,互联网几乎是他们成长的土壤。而根据2009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9岁以下网民占网民总数的33.9%,已达1.15亿,这意味着低龄群体正在成长为网络应用最为活跃的用户。

对于如何抓住“90后”这群互联网“土著”,知乐网有着自己的理解。“娱乐性SNS是目前青少年网站的主流,非常受欢迎。但9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看待问题很有独立性和理性,因此他们不会只接受娱乐的话题,而对科学类的话题一点不感兴趣,相反,我们会专注在科学探索、科学娱乐、科学生活方面,不会盲目与腾讯、网游等竞争。起码,我相信家长和老师是不会反感一个以科学为主题的社交网站。”丁琛自信地说。

做最擅长的事

在泡沫充斥的互联网,不少创业者往往选择盲目跟随潮流,对那些风头正盛的模式一拥而上,团购网站便是最典型的例子。作为互联网创业者一员,丁琛则坦言,创业知乐网并不是一时的冲动――“做科学教育类的网站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事,只有集中资源于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是最有效控制风险的途径。”

2009年夏天,一次科普教育项目工程的合作,令对青少年科普活动有着浓厚兴趣的丁琛、段煦、东平生三人走到了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商讨之后,已过而立之年的三人毅然放弃了此前十多年的科普教育、投资等工作,选择在大屯的领地大厦开始了创业之路。

“中国缺少以青少年科学实践与探索为主题的网站。”丁琛从自己十几年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经验判断,“青少年并不是对科学没有兴趣,而是接触科学的机会太少了。”在他看来,“科学与艺术,科学与娱乐并不是割裂开的。让青少年从生活中、娱乐中、交友中、旅游中来认识科学,会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下意识的关注科学、思考科学,帮助他们养成一种客观。独立、严谨、科学的思维习惯。从这方面讲,是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需要让我们看好这样一个网站。”

但客观地说,想要成功地运营科普教育类网站井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从目前我国科普类网站不温不火的局面中可见一斑。这类网站的问题首先在于偏重于知识传播,参与性互动性不够。其次,目标群体不清晰,主要是广大科普爱好者,针对青少年的网站则更少;而且大多是政府支持性网站,带有公益宣传的性质,行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因此网站的流量少,影响有限。

“科学类网站需要用‘2.0’的方式进行改造。”如同蔡志忠将孩子眼中晦涩难懂的国学变成通俗易懂的漫画一样,知乐网要做的就是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活泼。寓教于乐、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科学体验和认知渠道。举例来说,知乐网为青少年用户提供的网上服务和产品包括展示和分享个人作品的DIY;可随时随地提出问题获得答案的问吧,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并分享精彩过程的知乐游;可进行地图标注的微博;可使用手机终端学习科学、参与社区互动和交友的无线业务,以及适合青少年参与的网上游戏等服务。

这些服务和产品与线下科学实践活动开展相结合。很快提升了知乐网的注册量、点击率以及黏度,数据显示,在知乐网5月底上线后的两个月里,在几乎没有任何市场推广的情况下收获了近3000名青少年注册用户。

把生意做到北极

与娱乐性强的社交网站相比,知乐网想要单纯依靠科科学这一主题和众多研究型的话题探讨来吸引青少年产生黏性,显然并不切实际。因此,在运营网站的同时,知乐网还开辟了另一条独特的盈利路线――知乐游。

知乐游是知乐网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推出的系列科学考察旅游项目。中国科学院在全国拥有丰富高端的科研资源,如12个地区分院,100家直属研究机构,10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近千个野外观测台站网络和5万余名科研人员……知乐网希望借助这些独特资源探索青少年科学旅游的新蓝海,

“中国中小学开展科学实践旅游不仅有着较高的市场焖槛,市场前景我们也十分看好,仅北京一地的市场容量就十分可观。”丁琛的判断不无依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科学教育市场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全国有近2亿在校中小学生,按照全国青少年年平均100元/人测算,仅占每年平均家庭收入的0.3%,总规模已达到200亿。未来按照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年均8%同比计算,全国科学教育市场2015年将达到300亿元;未来5年总量为1266亿元。

广阔的市场前景坚定了丁琛他们的信心。今年7月14日,知乐游的首期“天文探秘”的周末活动吸引了北京地区40多名小学生和家长的参加。在中科院著名天文专家的带领和讲解下,考察团不仅参观多个北京周边地区的天文基地,还通过现场丰富的科学动手实践,激发了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宇宙的兴趣,也提升了他们创造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首期活动就获得参与者的一致好评,并基本实现收支持平,给了知乐网莫大的信心,“我们的目标非常清晰,要把相似内容和线路复制到全国很多城市去,打造专业化、系列化、标准化的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旅游品牌,预计未来的市场规模是很大的,这也是盈利性能够持续的一个主要因素。”

丁琛介绍,目前“知乐游”除了持续开发北京周边以科学主题的短期考察旅游线路外,预计在下半年将陆续开通对于云南、新疆、江苏、广东等全国科研实力比较集中地区的近十条考察路线;到明年,“知乐游”科学考察项目范围将扩展到欧洲、美洲等地,而内容也将延伸到动植物、古生物、航空、军事、大气、文史等多个学科。”

不仅如此,知乐游还计划了一条针对高端客户群的大胆路线――在明年2月份寒假期间,推出一项针对40人规模的北极考察项目。“中国科学院是国际北极科考站其中的成员之一,此前他们曾接待过来自国外的类似考察团,在经验及接待能力都没有问题。”丁琛向记者透露,目前知乐网正在和相关专家积极联系具体的时间安排、实验内容、安全性等事宜。

当然,知乐游的目的不仅仅是一项线下旅游活动而已。对于知乐网的用户而言,可以通过知乐网了解考察活动的内容,与网友们分享和交流考察实践活动的过程、作品和趣事,下载他们自己的照片和视频,在知乐网的电子商务平台购买活动装备,相关图书,也可以参加网站举办的以考察实践活动为内容的阿上大 赛。在这一过程中,知乐网成为促进“知乐游”项目推广和普及的最好平台,而“知乐游”成为网友沟通,交友的最好契机。这种线上线下互动方式的结合,令知乐网实现“双赢”。

口碑,然后市场

对于任何一家社交网站而言,“人气”无疑是最重要的发展因素。知乐网这样一家基于科学主题的青少年社交平台,如何吸引核心人群?

目前,知乐网以及知乐游产品的推广主要集中在青少年聚集的渠道。“一是正在和北京市少年宫、科技馆等青少年集中的场所建立合作,对‘知乐游’共同招生;二是与北京图书大厦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系列科学讲座,为他们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宣传知乐网;第三,与中小学校合作共同开发课外活动项目。”不过丁琛相信,“用户需求才是核心,抓住市场核心需求,然后再布阵营销,用户数量的增长不是问题。

在浓厚的商业气息笼罩下,不少青少年类网站的从业者关注的首要目标往往是如何产生效益,而非如何教育、引导青少年。这些网站即使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轰动,却缺乏长期的服务意识,很少在为青少年服务上下功夫。对于这些浮躁的创业现象,丁琛等人坚定地认为,口碑和服务是企业持续的生命力,知乐网希望打造的是半公益化、半市场化的商业模式。

因此,努力修炼内功成为目前知乐网最重要的课题。“我们这几个创始人为知乐网制定的市场策略是‘先口碑,后市场’。现在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知乐网和知乐游本身做好,特别是知乐游,归根结底更像是一种旅游体验,活动不好、产品不好就没有生命力。什么时候我们的产品被广泛的用户认可是有价值的,他们的体验是满意的,盈利自然水到渠成。”丁琛说。

用2_3年的时间,将知乐游建设成为我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旅游的第一品牌,是知乐网一直努力的目标。而这一产品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线下科学活动资源的掌握和开发能力。“这一点上正是由于我们有中国科学院的支持,有各个学科的顶尖科学家,有遍布全国的科研基地和科普网络,有丰富的科普资源,才能在科学考察实践线路和内容的开发上做到专业、丰富、快速,这是目前国内其他机构都做不到的。”

小学生科学实践活动报告范文4

【关键词】边疆农村 小学教师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126-0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需要科学素养较高的教师,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基础。边疆农村小学由于经济水平、教育条件、生源素质等均落后于城市中心小学,其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一个重要保障因素就是教师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了解当前边疆农村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现状,确立边疆农村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培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元阳县5所农村小学的调查,拟对此问题进行相应探讨。

一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元阳县安坟寨小学、牛角寨小学、水朴龙小学、新广平小学和百胜寨小学5所农村小学为调查对象,从中随机抽取95名教师进行调查。

二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共发出问卷95份,收回93份,其中有效问卷87份。

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被试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教龄、任教学科及自己参加科教研情况、参加或指导科技活动情况等。第二部分用于了解教师对基本科技术语、科技观点、科学原理规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知识、促进社会发展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等。问卷内容主要调查被试者对科学技术知识原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实践(研究)能力、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掌握情况。问卷编制借鉴了宋天乐所编的“小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问卷”。

三 调查结果及分析

1.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程度

从表1~4可看出,农村小学教师对基本科学术语的掌握情况较好,回答正确率平均值为89.9%,对基本科学观点的掌握情况一般,回答正确率平均值为60.9%,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知识和促进社会发展科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回答正确率平均值分别为56.0%和51.45%。

从表5可看出,农村小学教师科学知识掌握程度具有学历差异性和学科差异性,教师学历越高回答正确率越高,理工科教师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文科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理工科教师回答正确率最高,为25.2%。

2.科学精神的掌握程度

科学精神这部分将抽取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分析:通过教师“对教材中知识点是否质疑”教师“对教材中质疑的知识点如何解决”和“在科学上没有什么不能怀疑的”三个题来对教师的科学精神进行调查。

第一,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质疑。绝大多数教师是“偶尔质疑”占74.3%,“经常质疑”占20.2%(其中文科类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最多占82.9%),从不质疑的教师占5.5%,几乎都是活动课的教师。

第二,解决“质疑知识点”的途径。采取“与同行商量”的占38.2%,其中数学教师占的比例较高,为68.6%;有54.5%的教师采取“自己查资料”的方法,其中语文教师居多,高达88.2%;有7.3%的教师是既采取“与同行商量”,又通过“自己查资料”两种途径来解决质疑知识点。

第三,在科学上没有什么不能怀疑。这一题是以判断题的形式进行调查的,有55.7%的教师回答正确。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小学教师科学探究精神不强,仍需加强培养。

3.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

首先,本次调查采用了国际通用的衡量基本科学方法的调查题目:如果要确认一种高血压药物的疗效,最好的方法是( )。

A、征求患者的看法;B、用医药知识来证明;C、将患

者分成两组,一组服药,一组不服药,然后观察记录,比较两组的结果;D、不知道。

被调查教师的回答正确率为50.8%。

其次,考虑到教师的职业特点,本次调查中还选择了一题与教学科研有关的题目:在某校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试验中,属于无关变量的是( )。

A、教学方法 B、教师 C、考试成绩 D、不知道

此题被调查教师的回答正确率为53.3%。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小学教师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一般,其中大学本科学历教师掌握程度较好,理工科教师掌握程度优于文科教师,体育、艺术和活动课教师掌握程度较差。

4.科学实践能力

第一,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主要以是否会使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上网获取信息,设计教学软件三项操作情况进行调查。三项操作均掌握的教师占55.4%,只掌握其中两项的占41.3%。其中,从学历上看文科类本科教师最多,占78.5%;从任教学科上看,也是语文教师用得最多,占40.7%;其次是数学教师,占33.4%;使用最少的是活动类教师,仅占18.1%。

第二,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情况。

指导学生开展过下列活动吗?( )

A、通过手工制作让学生表示一个物体或其他;B、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纸工、木工)解决;C、组织学生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D、其他活动;E、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开展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指导学生进行过前三项活动的教师占95.0%以上;从学历上看,大学本科理工类教师最多,占76.8%;从所任学科看,数学教师最多,占52.7%。

在“未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原因调查”中,认为“学校所提供资源有限,设施、设备不具备”的较多,占79.5%;认为“学生年龄小,不易开展”的,占22.7%;认为“教师本人动手能力差”的,占5.8%。

5.科学态度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以下题目分析农村小学教师的科学态度:

“碱液使萝卜变蓝”说法的反应( )。

A、相信这一说法;B、很想试试;C、有机会做个实验;D、一定做个实验。

调查结果显示,“很想试试”的教师仅占14%,选择“有机会做个实验”的教师占86%,在被调查教师中没有人选择“相信这一说法”和“一定做个实验”这两项。从学科分布看,文科类和理科类教师多选择“有机会做个实验”,活动课教师多选择“很想试试”。

通过以上调查可知,农村小学教师对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一般,仍需进行相关培训;多数教师具有一定的质疑精神和探究精神,但科技兴趣和科学探究意识有待提高;约40%的教师科学研究能力不高,56%的教师对常用的科学方法了解不足,由于方法和能力有密切关系,对方法理解水平低是造成科研能力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存在学历差异和学科差异,学历越高科学素养越高,理科教师科学素养显著高于其他学科教师,艺术类教师及体育教师科学素养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 农村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培养策略

1.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资

农村教师科学素养水平与农村的经济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教师培训等教研活动的开展,要耗费人力、物力,这与资金密不可分,所以要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资,这样才能够使农村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2.加强以科学性质为中心的培训,并且注重培训的实效性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方式之一,要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而且在培训中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合理设计培训内容,以科学性质的培训为中心,摒弃传统“满堂灌”的培训方式,注意将科学知识、方法和情感态度有效地融入其中。为了培训能够切实有效,要做好评价工作。当然,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研究报告、论文、考察报告等。

3.加强对教师的科学史教育

加强科学史教育是提高科学素养的一项有效措施。科学史记录了科学发展的产生、发展、规律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对人们的科学学习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本科学历以下教师和文科类教师的科学素养较低的原因是教师对科学知识、科学性质等的认识不深,因此加强对科学史的教育,可以增强对科学的认识。首先要进行一般性的介绍,然后组织实践来提高,可以就某一科学事件来开展活动,让教师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彼此的意见,加深对其的了解。同时,学校应在一些业余时间为老师开设科学史课程,多接触与科学有关的知识,来完善科学知识体系,加强对科学方法、科学性质等的认识,以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4.制定配套的激励机制

学校及相关部门要制定激励机制,鼓励农村教师提高科学素养,如举办科学知识竞赛,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这样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教师的潜能,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进而提高整体水平。

5.鼓励师范生投身农村教育

师资与教师的科学素养密切相关,目前高校的师范生很少在农村任教,这样就导致农村教师的科学素养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要以两会提出的部署师范生免费制度为契机,鼓励师范生积极投身农村教育,这样农村的师资条件提高了,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也就随之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宋天乐.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有待提高——北京市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课程·教材·教法,2002(12)

小学生科学实践活动报告范文5

一、做好实验 训练学生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

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客观实际中探求知识,让学生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中获得新的知识。这样他们得到的才可能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科学思想和方法等。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1、培养实验观察的能力。

科学课的实验方面,要指导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简单的仪器,学习初步的设计实验的方法,会做一些基本的分组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等等;在观察方面,要指导学生观察各种事物现象的观察方法,包括明确观察目的,把握观察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研讨、边观察边记录等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2、传授科学探究的方法。

在探究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教学苏教版六上《变色花》一课时,首先出示一朵纸花(花经酸处理,叶经碱处理),用紫甘蓝水喷洒后,出现红花绿叶,学生观察后产生许多问题,师引导归纳出有价值、驱动性问题,作出假设,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也就学会了真刀真枪搞科学的本领,就能在探求科学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发展能力。

我们还要教给学生记录与整理、思维和逻辑等科学研究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的习惯,养成他们全面而不片面、联系而不孤立、发展而不静止地看问题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学会良好的科学方法。

二、做好实验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科学素养的核心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养成。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科学实践中锻炼、学习和体验,使他们在实践中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在实践中萌生科学精神。

1、培养求真、务实、客观精神。

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从“实事”出发而不是从“虚事”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任何一个科学结论的产生都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应该让学生懂得,只有按照科学方法设计的,在严格的科学检查和验证下进行的实验,并且要求在相同条件下实验必须可以重复进行,才具有科学意义。

2、培养合理怀疑和批判精神、创新精神。

辩证的怀疑和批判意识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敢于怀疑,善于怀疑,才会去钻研、去创新。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向教师质疑问难,树立起肯疑、敢疑和善疑的优秀品质。“塑料直尺不摩擦也会吸纸。”你恐怕不会相信这出自一位刚上二年级的小朋友口中。在上《静电》一课时,这位学生的回答令大家震惊,他说:“老师,我不用摩擦也会吸纸屑。”他一边说一边做,“我只是把直尺藏在内衣里面,等几分钟拿出来,去靠近纸屑,也能把它们吸上来。”当时,我也被他的大胆和自信惊呆了。在表扬这位同学的奇特发现后,我引导其他同学开始做同样的实验,来证实一下这位同学说的是否属实。过了一会儿,有同学开始附和了:“是的,我的也行了!”“哈,我的直尺也能吸纸屑了。”于是我向学生解释:“原来,我们的衣服经常与皮肤接触、摩擦,衣服会带上静电,当塑料直尺放在衣服里面后,由于受到带电的衣服的影响,直尺也带上了静电,所以纸屑被吸上来了。有时,我们在脱毛衣时,会看到火花产生,这也是静电作用的缘故。”最后,我总结说:“同学们,今天这位同学做得非常好,我们应当给予表扬。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要多想想、多试试,才能得到更多的结论,发现更多的奥秘。”

3、培养团结合作、不断求知精神。

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在团结合作,互帮互学下掌握知识,熟练技能技巧,还要促进学生的智力、意志、情感的发展。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注意发掘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儿童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事物。如教学《食盐哪里去了》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提出了他们想要研究的问题,接着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过程 ,即高锰酸钾和粉笔灰进行的对比实验,借助高锰酸钾和粉笔灰的颜色,学生直观地看到了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溶解的过程以及粉笔灰沉淀在杯底的事实,学生在报告实验结果时纷纷说出了:高锰酸钾在水中变成了极小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粉笔灰沉淀在杯底。我及时告诉学生像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极小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这种现象叫做溶解。学生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因此对溶解的概念理解得想当透彻。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思维活跃、情绪高昂,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乐趣。他们获得了科学的知识,增强了探究的能力。

小学生科学实践活动报告范文6

[关键词] 校园 绿化 人工鸟巢 观鸟 社会关注

谢岗镇位于东莞的最东部,那里有人称“东莞第一峰”的银瓶山,谢岗中学就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银瓶山下。

前几年,随着东莞经济的腾飞,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学校的设施越来越高档,如塑胶跑道、人造假草足球场、灯光篮球场等,非常的美观气派。可是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在学校改造的过程由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足,为了建设需要,校园中许多树木被砍伐,假草代替真草,校园绿化受到很大破坏,空气质量下降,体育课场地受影响(树阴少),生物课受影响(生物多样性受影响),学校失去绿色环境的屏护,师生情绪极易浮躁,学校教育受到很大的影响。

面对如此现状,同学们渴望着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宜学的校园。作为生物科组的教师们,怎样利用专业知识带领同学们让校园成为“小鸟的天堂,师生的乐园,宜学的环境”成为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活动实施

(一)校园绿化

我们生物教师在校长的带领下成立了“绿化小组”,带领全校师生参与校园绿化设计,依靠我们自身的力量,量身订做我校的绿化规划,利用我们的生物学知识种植大树。我校师生在2007年冬天到2008年初春,先后在全省各地保护性移植近七十棵大树、古树,其树龄长达60~150年不等。2008年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严寒袭击中国中南部地区,其气温之低、持续时间之长、危度害之大为我市历史罕见,我市的树木出现了大量枯死,损失巨大,而我校师生在2007年冬天移植的近七十棵大树、古树,成活率却是100%。人们啧啧称奇。很多同学由于积极参与校园定植过程,归属感大大增强,自觉地对这些古树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管理,观察它们的发芽,并经常会因发现了新芽而奔走相告,拍下照片。生物老师适时在生物环境、植物结构、植物的生理特性方面进行科学引导,系统的归纳。

由于这一大批的大树、古树在我校校园的各个角落落户、成活,并经一年多时间的生长,已初步形成了大树成群、枝繁叶茂、绿树成荫的独特校园环境,渐渐地,以树为友、以树建家园的各种鸟儿到校园中安家落户来了。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如何让这些大自然的精灵在我们的校园中自由自在、不被惊扰的生活和繁衍生息呢?为了创造一个小鸟的天堂、师生的乐园的和谐校园环境,并于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和谐环保理念,在生物科组的老师的倡导和带领下,全体师生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二)护鸟、人工招鸟实践活动的开展(人工鸟巢、喂鸟器的制作、安装、――为小鸟提供一个安全的家)

1.爱鸟、护鸟的倡议阶段

随着大规模种植大树后校园绿化环境的改善,吸引了众多的小鸟来校园筑巢安家,面对众多的小鸟,如何让充满好奇心又顽皮好动的中学生们自觉爱鸟、护鸟、不掏鸟窝和不伤害小鸟,达到人鸟和谐相处,让校园成为小鸟的天堂,这事很快被提上议事日程,很快于2008年四月份起,一场由生物老师指导、学生志愿宣传小组发动和组织的宣传鸟类知识、倡议爱鸟、护鸟的活动,在全校师生1500多人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了。通过这样的活动,广大师生更深地理解了我校提出的“小鸟的天堂”的校园环境理念,更近距离地理解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爱鸟、护鸟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自大树长成以来,遍布校园大树隐蔽角落的鸟窝达100多个,常驻留校园的鸟有30多种之多,数量常在数百只之上,然而,在学生中却至今未出现伤鸟、掏鸟窝的事件,校园内人鸟和谐共处、其乐融融。

2.制作以及安装人工鸟巢、喂鸟器

为了让更多的小鸟在校园安居乐业,成为人类的好朋友,人与自然、人与鸟类和谐共处,同学们还亲手制作了人工鸟巢,并于2008年10月举行了一次“人工鸟巢、喂鸟器制作大赛”,本次大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共吸引了240多人次参加,共制得作品60多件,收缴集中后由全校师生投票选出最喜爱的鸟巢,并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以奖励,最后所有制得的鸟巢、喂鸟器由学生兴趣小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挂到各个大树合适的位置上。

通过这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创造的灵感,每件作品都好像一扇心灵的窗户,展示了学生观察思考的方式和爱鸟、护鸟的真实情感流露,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爱鸟、护鸟的意识进一步加强。

3.成立爱鸟、护鸟小组

随着围绕爱鸟、护鸟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的相继开展,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班陆续成立了爱鸟护鸟活动小组,它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宣传爱鸟、护鸟知识,定时观察小鸟的活动,了解各种鸟类的生活习性,并定期为喂鸟器更换食物、水并写观鸟日记。在广大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并成立了一支特别选拔出的学校爱鸟护鸟观鸟队,这些措施的采取,为我校爱鸟护鸟活动的深入、持续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校园开展观鸟活动

1.观鸟活动的意义及现状

随着爱鸟护鸟活动的深入开展,如何更高层次地使之提升和持续,生物科组的老师们于是将方向转到了观鸟活动的开展上,冀求于通过观鸟活动的亲身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关爱生命、保护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态度。通过观察鸟类的取食,栖息、繁殖、迁徙等行为,了解鸟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获得相关鸟类知识,为更好地开展校园爱鸟护鸟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事实上,全世界性的观鸟活动起源于西方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它内容丰富,趣味性强,行为高雅,有益于身心健康,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时尚、寓学于乐的休闲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环保意识的提高,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民间观鸟之风也日渐兴起并成燎原之势,东莞周边地区如广州、深圳的观鸟组织正蓬勃发展,观鸟活动开展地如火如荼。遗憾的是地处广深走廊的东莞在这一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

2.校园观鸟活动的实施

(1)伴随着爱鸟、护鸟活动的开展和爱鸟、护鸟小组的成立,在老师们的指导下,适时地于2008年9月、在爱鸟、护鸟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观鸟兴趣小组,学校部门也大力支持,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为观鸟活动购置了足量的双筒、单筒望远镜、录音笔等器材,在此基础上,观鸟兴趣小组的成员在生物老师的带领下,利用清晨、傍晚小鸟活动活跃的时段,到校园及附近东莞第一峰――银瓶山进行观鸟活动,实地调查校园及银瓶山等地方鸟的种类和了解它们的各种习性。经过深入的观察和精确细致的比对,观鸟兴趣小组成员共发现和认识谢岗中学校园内和周边银瓶山、金满湖度假村地区常见鸟类如白头鹎、红耳鹎、赤红山椒鸟、白髻翎、夜、小鹈、苍、麻雀、野鸭、白、棕背伯劳等30多种。通过活动,同学们增加了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也更加爱上生物课了。虽然传统的小学自然课、中学生物课的教学及爱鸟周、环境日等环境教育活动所采用的讲座、图片展览、影视作品欣赏等活动方式,在传授生物及其生态环境相关知识方面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身临其境,观察体验”,是观鸟活动与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大自然是最容易被中小学生接受的审美对象。观鸟活动遵循教育学的内在规律,强调让学生到大自然中亲身体验,去发现、观察、欣赏自然状态下的鸟儿,感受自由生命所展现出的绚丽多姿以及鸟儿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观鸟活动内容丰富,涉及到许多综合性科学知识,能以其独特的魅力提高中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促进多方面的能力发展。通过有组织的观鸟活动还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团结合作、自觉维护自然环境清洁等优良品质,使学生经受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在综合素质上得到提升,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把观鸟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和向全市推广。目前,深圳、广州等地观鸟活动较多,而东莞的观鸟活动还处于相对空白状态。因此,我校开展的校园观鸟活动,也就显得意义非凡,做好对校园和银瓶山森林公园鸟类的识别和分类,介绍、推广、保护本地物种,为谢岗镇开发银瓶山森林公园、打造生态旅游城镇提供旅游素材,并把观鸟理念向全市推广,这些是我们今后要实现的重大目标。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观鸟活动和达到推广的目的,2008年10月18日,我们邀请了中国鸟类学专家廖晓东副教授来我校现场作报告和进行观鸟知识培训,我市教育局生物教研室教研员高原同志闻讯后也莅临我校一同参加和见证了这次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广州市113中学、东莞市东城中学、东莞市清溪中学等多位兄弟学校的老师,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廖晓东副教授介绍了观鸟、护鸟的有关知识,同时对我校校园绿化,招鸟、引鸟、护鸟、观鸟活动的开展以及取得的成果给予很高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并为我校这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作出了相应的建议。市生物教研员及兄弟学校生物老师也对我校的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廖晓东副教授还亲自带老师同学们到银瓶山观鸟,他希望以谢岗中学为试点大力推广东莞的观鸟活动。2008年11月30日,谢岗中学观鸟队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作为东莞唯一的观鸟队首次组队参加广州市中学生观鸟比赛,并荣获三等奖。2009年12月,我校的《池鹭保护科学实践活动》获东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实践活动一等奖。

二、社会关注和实践意义

随着大规模种植大树后校园绿化环境的改善,小鸟有了安家落户的乐园;随着爱鸟护鸟、招鸟观鸟活动的开展,一个绿树成荫、怡情宜学的校园环境正在形成,一个“小鸟的天堂、师生的乐园”的和谐校园环境已然形成。短短两年时间里的巨大变化,吸引了许多人关注的目光,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些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人士对此称奇赞叹不已。而谢岗中学生物科组老师因地制宜带领广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2008年10月18日,谢岗有线电视在本地新闻播出的黄金时间对“谢岗中学观鸟护鸟交流会”作了详尽的报道,除向广大市民介绍了“观鸟护鸟交流会”的会议内容外,还介绍了谢岗中学“人工鸟巢、喂鸟器制作大赛”的有关情况并且对生物科组长和个别学生进行了专题采访;并且东莞阳光网全文转发了谢岗有线电视台关于“谢岗中学观鸟护鸟交流会”的报道;2008年10月28日,《东莞日报》在显要版面对谢岗中学创建“小鸟的天堂、师生的乐园”的和谐校园环境特别是谢岗中学生物科组老师因地制宜带领广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观鸟护鸟实践活动)作了1500多字的详尽报道。2009年7月,我校在当地农民的大力支持下在当地农家成立了东莞首个观鸟基地,2009年12月,谢岗中学飞鹅山生态园被东莞科协评为东莞十大优秀科普基地之一,谢岗电视台、东莞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报道。

中小学阶段的环境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关于自然界中生命及其生存环境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学生对环境保护负责的态度。谢岗中学生物教师带领、指导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观鸟护鸟实践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关爱动物、关爱生命、人与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的情感升华;并且为探索中学校园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开拓了一个新的途径。

广东省生物科学普及协会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郭宝江教授在听取了我校活动介绍后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说:该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情趣,发展爱好,倡导了休闲运动的新时尚;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融于自然的自觉性;增强了学生的体质,磨炼了意志;树立了环保意识,增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启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历练了观察与思考、分析与判断的能力;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促进了文学修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