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理论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理论培训范文1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医院 培训 持续性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为医院改革中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供各类人才信息和用人依据,是医院发掘人才、培养人才、选拔干部和干部晋升等工作的信息来源,为工资制度改革,医院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和医院职工享受各类福利待遇提供依据。并且,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医院的整体业务水平。因此,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水平,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进是极为重要的。当下,已经有学者指出,培训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医院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只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员工才能适应这种竞争环境,才能为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一、培训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使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变得具有持续性。在医院的日常活动中,物质资源只能经过一次开发,最多经过两次开发就不能再继续进行开发利用了。而人力资源则不然,其在人力资源的使用中是不断被开发的,这就使得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变得更具有持续性,也使得在医院中的员工处在不断的开发中。培训则充分迎合了人力资源的这一特征,更加使得医院人力资源具有持续特性。尤其,对于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医护人员来说,培训的意义更为明显。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只是学到了医护工作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一些常规的医护技能。然而,真正走进了医院,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员工完成相应的教育培训。并且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培训还能较为及时地将这些新东西传授给员工,提高了员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能力。所以,正是由于这种带有明显持续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使得员工在不断的自我提升,为医院的长久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使医院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宗旨是要提高医院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提升医院的竞争实力。在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提升医院竞争实力的进程中,培训的质量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直接影响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是否能取得成功。培训可以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智力与能力,促进员工向更高一级转化。通过开展有效的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并能协调好员工的角色行为,这些对于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都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二、培训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由于现在大部分医院都是把医院的经营建设放在头等位置,大都忽略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很多领导干部认为医院整体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冶疗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工作重心主要是医院的经营,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在医院整体工作运作中所发挥的作用。而这样一来,更加不会正视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无法对员工进行科学系统的培训。
2.培训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很多医院培训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存在着问题,大多数缺乏对人办理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思想觉悟,甚至有些培训人员并不是相关专业毕业。由于不是科班出身,其大都缺乏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知识背景,在培训过程中,表现出不够专业或者不善交流。许多培训人员甚至本身都没有经过岗前培训,也没有上岗从业资格证。培训其实是一门科学性的工作,如果理论基础薄弱、专业技能不强的话,培训工作是很难做好的。
三、提高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作用的建议
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要想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好,首先就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这其中,提高医院相关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定期组织医院相关领导干部参加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级进修班,让领导干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有清楚的了解,让其了解人力资源对于医院日常活动的重要意义。
2.提高培训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对于培训工作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医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在进行招聘中,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和教育培训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要优先考虑。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通过严格的奖惩办法激励工作人员严于律己,努力工作。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健全工作环境的配套设施。同时,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月谈,互相交流这个月中对于工作的总结和意见。
参考文献
[1]陈妮.人力资源企业培训模式的深索与思考[J],现代商业,2006.12(9):15-17
中医理论培训范文2
1医院结构与护理人员现状
1.1我院是1所2级甲等中医医院,收治的以老年病、常见病及需长期治疗护理的患者居多,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对此类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推拿、熏洗、贴敷和拔罐等方面,这些疗法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器具简单,使用范围广和见效快的特点[1]。护士直接参与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有8项,包括拔罐、刮痧、肛滴、耳穴,电针,熏洗,帖敷和磁疗[2]。
1.2我院护理人员中,中医护理专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的护士8名,只占全院护士的5.7%。
2中医基础知识与中医护理技能的开展情况
2.1我院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西医院校毕业,在思想上深刻接受了西医理论体系,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相比之下中医理论抽象、模糊,使护理人员倍感晦涩难懂[3],从而使护士缺乏学习中医护理技术的主动性,中医理论基础较差。
2.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少,护士工作性质约束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应用。护士要进行中医护理操作,必须在有医嘱的情况下进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写出版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一书要求操作均需先核对医嘱)[4]。从医院的调研中发现,医师很少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从而使护士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受到约束,医嘱少、实践机会少也直接影响护士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准确程度、熟练程度,从而影响中医护理技能培训效果。
3培训方法
3.1理论培训
3.1.1护理部每个月组织2次中医护理基础理论讲座,请院内中医医师或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的高年制护师担任主讲,其内容为中医基础理论、常用穴位的定位、辨证分型、中医健康指导等内容,课后对重点内容进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
3.1.2科室每周2次晨间提问中医基础知识,每个月组织1次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内容业务学习,强化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3.1.3实行护理查房中西医交替,每个月1次中医护理示范查房,由护士长或中级以上护师担任,内容涉及中医辨证护理、中医饮食和用药指导等。
3.1.4凡西医院校毕业的护理人员进院2年内分批次送入中医药大学参加100学时中医理论基础知识培训,保证医院西医护士有扎实中医理论基础知识。
3.2操作技能培训
3.2.1根据2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并结合本院实际工作情况选定了穴位按摩、中药熏洗、刮痧、耳穴压豆和艾条灸等共8项中医传统技术操作作为培训内容。
3.2.2护理部依据《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制订中医护理操作规程,操作考核标准。
3.2.3选择中医护理专科以上学历、责任心强,具有娴熟的护理技术、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及教学能力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操作示范老师。
3.2.4每个月组织1次集中操作授课的培训方式,由专职操作带教老师演示护理操作过程,讲解操作要领,适应证、注意事项等内容,培训对象为各科操作带教老师和护士长。培训结束后,考核组按照考核标准对每位培训对象进行考核,直至合格方可在科室传授。
3.2.5制作8项中医操作视频作为学习教材供科室带教老师传授辅导。
3.2.6每季度组织召开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体会交流,探讨运用技巧,进一步提高中医护理技能培训效果。
4临床实践
4.1学以致用,医护加强沟通,医师根据患者病情积极主动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增加中医护理技术临床运用,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4.2护士长对科内西医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情况进行统计,每个月发放调查表,征求患者意见,汇总反馈至护理部,护理部对影响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非护理因素进行分析,定期总结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方案,满足临床所需。
4.3培训计划实施8个月后由护理部对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为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护理技术,理论以笔试为主,操作由院内操作考核小组按评分标准随机抽考8项中医护理操作中的1项。并分别对培训前后的理论与操作平均成绩进行比较。
5效果
我院西医护士培训前中医基础知识平均分为56分,培训后平均为78分;培训前中医护理操作平均分为68分,培训后平均分为92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6讨论
6.1国家目前针对中医护理人员培养、专业技能的继续教育机构较少,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在中医理论与中医技能操作上非常欠缺,且中医传统技术临床应用少,制约了中医护理技能的培训实施与发展。
中医理论培训范文3
【关键词】 临床医师; 基础理论; 诊疗技能
Abstract:According to current issues clinicians have to face with, this article presents several measures on how to enhance the diagnostical capability of clinicians. Further study on classical literatures of Chinese Medicine enables clinicians to improve their mind and provides them a condition of relearning. The ability on treatments of 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and various illnesses will be enhanced through reacquiring knowledge and the enthusiasm of clinicians will be stimulated by the beneficial from scientific research policies. This article emphasis o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oretical researchers and clinicians which is reciprocal and will leads to a double wins finally.
Key words:Clinicians; Basic theory; Diagnostical capability
中医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现仍被有效地运用于临床,主要是由疗效决定的,而疗效取决于中医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样的实践就不会发展也不会长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价值取向的改变,临床医生能潜心学习理论,并将自己治疗的医案用理论进行认真分析的人越来越少。目前中医面临很多问题,除有些人的错误认识外,我们不能不从自身找原因,其中临床医师中医理论素养不高导致诊疗技术下降,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提高临床医师中医理论素养,进而提高诊疗能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笔者根据临床医师目前所面临的有关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略抒管见:
1 注重经典著作的学习,深挖中医精华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经典著作对学中医的人来讲非常重要,它是古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它是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一般而言精通理论又注重实践的医师,临床效果良好,反之,只有理论没有临床,或只有临床不注重理论学习的,在医疗方面都不会有很高的造诣。我国历代名医如张仲景、刘完素、朱丹溪以及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等无不在学习《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基础上有所发挥,有所建树。就现代名老中医而言,他们之所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究其根源,无不精通《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对其中许多有指导性的内容能熟练背诵,理解深刻,在临床对病因病机的分析时往往用经文一语中的,治疗用方,灵活自如,让人心服口服。
作为中医临床医生,必须熟读经典著作,否则对疾病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经典著作有一些偏见,认为经典著作历时久远,文字晦涩难懂,对临床作用不大等等,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近年来,名老中医呼吁:中医精华的部分在经典著作中,中医临床、科研均应在经典著作中找闪光点。事实也正是如此,比如近年来对传染病的研究,中医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而温病学为其无论从理论还是临床,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素材;近年来心理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已经称为 21 世纪的第二杀手,而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有关郁证的论述,还有专论心身疾病的篇章,为这些疾病的诊治预防指明了方向;再比如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并创立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深入学习经典著作一定能寻找出应对各种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中医现已延续了几千年,但它的理论并没有过时,只要深入挖掘,就一定能找出治疗疑难杂证的突破点。因此,作为中医的临床医师应该在百忙中抽一定时间阅读经典著作,对其中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做好读书笔记,将平时收集的病例,用经典著作中的理论进行剖析,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实践技能,更能为临床论文的撰写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够使医生的论文有理有据,让人心悦诚服。现有的医师临床疗效很好,积累的典型病例不少,但其分析讨论比较浮浅,不能从理论上将自己的经验进行升华,究其根源,经典著作读得太少,记得太少。因此,医院领导应为中医临床医师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创造条件,如业务学习内容每月最少有一次是聘请水平较高的、对经典著作理解深刻、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讲座;或者是各科室学术论文的交流,找出欠缺的理论根据,提高中医临床医师对经典著作学习的兴趣和自觉学习积极性,提高中医理论水平,而理论水平的提高是诊疗技术提高的基础和前提。
2 为医师提供再学习的机会,提高业务水平
业务学习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在行动上,医院应制定相应的学习制度,临床医师可分期分批到中医院校进修学习。从事临床工作后很多医师因为工作太忙忽视了业务的学习,导致医疗水平下降。有的甚至只知治病,不懂为什么要这样治病,从机理上很难分析清楚。住院病历、门诊病历书写不规范;有的所记录的临床表现,治疗大法,与用药情况不符;有的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不能自圆其说等等,理论知识的匮乏导致了这些弊端。实践证明,在进行1~2年临床工作后再到中医院校有选择性的学习一些理论知识,不但可以加深理解中医理论,更能够活学活用,提高分析、解决临床病证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各地中医院校经常举办短期中医临床大夫培训班,请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讲述中医理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种“回炉”现象值得借鉴。实践-理论-再实践,会使临床医生的医疗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应对临床各种病证的能力大大增强。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很快就会将原来学到的理论知识忘记,而没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医师,医疗技术平平,见到疑难杂证,束手无策,往往草率行事,将病人打发了事,这样做的结果是降低中医威信,失去患者信任,对中医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现在有一种现象,基层医院派人外出学习,基本都是去医院学习,而不主张,也没有人愿意去学校进修学习,因为人们更注重的是实用,即快速见成效,什么药治什么病,只要记住这些,就算有收获,回去就能当好医生。这就导致有些人去医院学习,学会了用某方治某病,但为什么能治这种病?不能用理论进行深入剖析,不了解中医个体化的诊疗特点,所以回去后不能把别人的经验针对不同的人灵活运用,仍然于事无补。所以将有1~2年临床经验的医生派到中医院校再有选择地学习非常必要。
中医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在整个科技文化转型的时代中,中医理论必然在历史变革中创造新的价值体系,发挥其学术生命的原动力。在这些问题有效解决的同时将获得新的理论产出,对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体现实用性。现各学院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从学校毕业几年后再回到学校就会发现,教科书又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与临床更加密切,尤其经典著作,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会讲明它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了改观,多媒体的运用,实验课的增加,讨论课的设立,师生零距离的接触,将临床医生从繁忙的医疗工作中又带入一个较以前学习不一样的全新环境,实践证明许多临床大夫非常珍惜再学习的机会,往往都会满载而归。
转贴于 3 正确对待临床科研,不能顾此失彼
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中医要站稳脚跟,走向世界必须进行科学研究,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矫枉过正。当然有些问题并不在临床医生而是政策的制定者,现无论教学、医疗单位,科研是首务,课题成为聘岗的首要条件,而且必须是课题主持人。在晋升职称中,医生的医疗水平,患者就诊率等理论上说作为考评的条件,但实质还是拿科研说事。众所周知,职称是患者衡量一个医生水平高低的标准,职称问题在任何单位均是让人头痛的问题,医疗单位更是如此。科研上不去,单位就不能上档次,领导着急,群众更着急,很多临床医生为解决职称,不得不去想尽千方百计去搞课题,不管是不是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只要上级能批就好,上上下下大家都在搞课题。申报课题的大夫上班忧心忡忡担心课题不能被批准,批准了课题的大夫上班还在想着动物实验效果如何?不理想应该如何去弥补?回家大量的时间花在写标书,写论文上,谁还有时间去看书去学习。医生们被课题搞的筋疲力尽,被论文搞得晕头转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今天这个病人疗效不好,为什么?医生很少从自己找原因,下班后针对白天看病的结果去看书,去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的人寥寥无几。
那么,如何解决呢?中医的实验难做,因为跟现代医学的模式不同, 而“因人制宜”是中医一大治疗原则,医师应该把科研的重点放在自己如何运用辨证论治规律,通过实施个体化治疗后取得的临床疗效上,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回访病人,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及时完善治疗措施,及时总结经验,临床医师应该在自己专长和喜欢的工作中找课题,而不能为课题而工作。作为医院应该为临床医师做这些工作提供一定的时间,上级组织在审批课题时也应该给予考虑。此外,中医评定职称也应有相应的倾斜政策,医疗水平高,技术全面,深受患者欢迎的临床医生在评定职称时在同等水平中应该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或者发挥集体智慧,让理论水平髙者协助他们总结经验,申报课题,批准立项,从根本上调动临床经验丰富医生的积极性,这对弘扬中医有一定促进作用。
4 治疗任何疾病必须突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和西医都以人为研究对象,但二者形成的时代不同,采取的思维方法研究手段各异,形成两种差异很大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仍被有效地运用于临床,与它的理论的科学性不无关系。中医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通过古代解剖,通过长期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通过反复的医疗实践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正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临床才能产生卓著的疗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临床医生治疗疾病的有力武器,中医治病如果失去这两大法宝,将一事无成。比如现临床出现的“三高”症等,患者最大的心愿是降压、降糖、降脂。作为中医大夫,降糖、降压等中药可以运用,但不能刻舟求剑。目前中医杂志上有很多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三高”症收效良好的报道,值得临床医生的重视和借鉴,有机会应该多看中医报刊、杂志,了解中医药的进展和研究动态,不断用中医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自己,在临床上实现自我的价值。
5 注重理论研究者和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
团队精神值得提倡,中医理论工作者与临床工作者之间应该建立合作关系,现全国各中医院校均有相应的教学医院,这对双方的互相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应该很好的利用这种条件,开展对疑难杂证进行会诊的方式。教学医院与教学单位挂钩,每周进行一次病案讨论,理论研究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对病证进行分析,提供思路,临床大夫谈他们的经验,理论与实践的优势互补,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
6 小结
中医理论培训范文4
关键词:营销管理;中医护理服务。
现代营销观念认为,医院营销的出发点是病人,不是医院自身,目的是通过病人的满意获得利润,而不是通过病人数量来获得利润,采用的方法是整合营销,而不是营销部门及其人员进行的营销活动。
1 营销管理的概念。
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关系,而对设计方案的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本质是需求管理。
2 营销管理的应用。
2.1中医服务是中医护理营销的根本。
2.1.1护理人员培训。
2.1.1.1每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操作的培训:包括营销管理学、中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制等各方面的学习和特色中医技术操作培训,从而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及中医专业技术水品。
2.1.1.2必要的礼仪训练:请礼仪专家讲课,从外表到语言谈吐、到行为规范、待人接物等多方面训练,树立大方得体的外在形象、优雅的谈吐、文明的举止习惯、良好的气质。
2.1.2 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际,提高病人对中医的认识2.1.2.1 科室开展了如耳穴埋豆、拔火罐、艾条灸、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辨证施护、中医护理处方、中医食膳指导,使病人体会到了中医整体护理的内涵及精髓。
2.1.2.2 每月第二周、第四周周五下午召开工休座谈会,参加人员包括全体护士、值班医生、所有在床的病人。进行疾病的中医治疗及护理、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患者交流、医(护)患交流、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患者的意见、建议,对临床中医护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
2.2.2 形成成本意识,减轻患者负担:提倡节约,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每张纸、每度电做起,降低医疗成本。使用经济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解决护理问题等,减轻了患者负担。
2.2.3 提倡以人为本:设身处地地为病人考虑问题,关心体谅病人,言语和蔼、态度亲切。从每件小事做起,如免费为病人提供微波炉加热饭菜、提供便民箱一次性纸杯,夏天蚊虫多的时候提供蚊香、冬天提供热水袋、免费送餐等。
2.3 做好售后服务:于病人出院后一周内进行电话回访及定期上门服务,进行必要的中医健康指导、康复锻炼。
2.4 扩大对外影响:医护人员每季度下社区为群众进行义诊、体检及中医相关知识的宣传,免费发放中药饮片等。
3体会。
3.1护理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中医理论操作、人文知识、营销理念的学习,使我科护理人员中医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年终理论和操作的考试合格率分别是96%和98%。
过硬的中医操作技巧、热情的态度、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不仅赢得了病人的认可,也体现了中医护理服务的价值。
3.2 病人的认可:由于转变了观念,中医护理服务从病人,即顾客需要出发,提供了最好的中医服务和最优惠的价格,不仅可以满足病人需要,同时赢得了病人认可。制定的营销策略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医疗护理工作创造了温馨和谐的平台。2009~2010 年病人满意度为 94.3%,2010~2011 年病人满意度提高至 99.5%。科室的病床使用率从56%提高到现在的 90~95%。
3.3 结论:通过营销管理理论的学习转变了服务模式,变被动为主动,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寻找新市场,并扩大市场占有率,运用营销策略及手段,树立中医护理品牌,提高了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晓樊。市场营销[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214-275.
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 卢泰宏|译者:卢泰宏 高辉。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9.4.
梅清豪(译)。营销计划手册[M].第 2 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
中医理论培训范文5
温建民的观点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史大卓教授的支持。3月5日,当记者采访两位全国政协委员时,他二人详细表述了这个观点。
道:中医药的基本理论
温建民说,“道”就是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其基本特点是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这种学说在具体指导医疗实践时是一种系统论、整体论的观点,而现代西方医学在最近这些年才认识到还原论和微观论的误区。早在我国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就可以开展刮骨疗毒,甚至开颅手术,这在西方医学是不可想象的。
史大卓进一步补充了温建民的观点。他说:“传统中医药学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体系。它将自然界的各种生态变化用相对的‘阴’、‘阳’概念去概括,用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指导人体生理、病理观察,认为机体的生理活动皆处在对立统一的‘阴’、‘阳’矛盾变化中,且在矛盾变化过程中相互联系,维持着生命的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关系被破坏,机体就会发生疾病。因而传统中医学治疗疾病的重点在于如何调整机体的动态平衡,而不是针对某一个病理环节逆转或拮抗。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将自然界药物的生物属性用‘阴’、‘阳’概念加以概括,根据机体‘阴’、‘阳’动态变化的不同,将几种‘阴’、‘阳’属性不同的中药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用于调节机体病理变化。这种诊疗疾病的方法似乎简单,但其有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注重机体的整体功能;二是注重疾病的动态变化;三是将机体生理病理变化和自然界动植物性能纳入一个整体系统中去认识、分析。”中医药的这个基本理论就是“道”。
器:各种医疗技术
温建民说,中医药是非常开放的,它与时俱进,海纳百川。我国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就说过,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勤求古训”就是要多读经典,多读书。“博采众方”就是要广纳百家之长。“勤求古训”以持道,“博采众方”以练器,那么各种医疗技术都是“器”,都可以为我所用,为什么要把医疗技术分为中医、西医呢?如骨科,西医动了手术,用了钢板、镙钉,中医就不能用了吗?中医用了就是中医西化吗?
史大卓说,必须要有宽广的视野,要从现代医学的整体上来认识这个问题。任何学科都要发展,发展的基础就是博采众长,而不能把自己禁锢起来。看看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中医药活血化淤论、温病理论等不都是在医学实践中吸收了新东西产生的吗?
在以前记者的采访中,史大卓也曾表述过这样的观点。他说,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医体系,目前许多方面还不能完全用现代医学的观点阐释。例如,传统中医主要依靠“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而后归纳出中医的“证”,根据“证”的不同去遣方用药治疗。和现代西医学相比,这些整体宏观推测演绎诊察疾病的方法在病理诊断、微观诊断方面显得模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这种宏观认识疾病的方法和现代西医学的病理微观定性定量诊断在一定程度上却可相互补充。医学的目的是防病治病,无论中医、西医,只要有利于防病治病,拿来主义还是需要的。
所以,“道”是根本,“器”之为用,只要坚持中医药的传统理念,什么样的“器”都可以为我所用,现代科技的检查手段、治疗手段作为“器”都可以引入中医药的实践中,而不能视之为中医西化。
蓬勃发展的骨、关节二科
中医理论培训范文6
根据我科实际情况,现将影响我科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调研分析如下:
一、专科宣传方面
原因分析:
目前科室搬迁后整体宣传不到位,宣传投入严重不足,宣传手段单一,对宣传不重视。
针施对性措:
1、突出专病治疗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特色疗法的宣传。
2、在全市主要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微信平台、自媒体等现代网络优势进行专病科普知识教育等。
3、加大对科室在宣传方面的资金投入,强化科室从业人员的自我宣传意识。
二、人员队伍建设方面
目前状况:
1、中医人才链出现断裂,人才储备断档。
2、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短缺。
3、现科室医师人数不能满足临床病人需求量,中医类别执业人员相对较少。
原因分析:由于过去中医院医疗体制及科室自身原因,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受到西医治疗的影响,中医出现了以老中医为主,青年中医无法摒弃西医,基本治疗还是以西医为主。
采取措施:
1、制定计划并按照中医专科建设指南要求实施聘用、招录中医人才,补充人才链的断缺。
2、加大中医继续再教育培训学习力度,让西医类别从业人员掌握基本的中医理论和诊治疾病的方法。
3、大力引进专科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满足科室建设发展和临床需求。
三、突出中医药特色方面
目前状况:临床诊疗手段西医偏重,中医主药应用较少。
原因分析:因重西轻中的思想,再者西医对于病情起效
快,科室又是手术科室,西医医师对中医病历书写、中医辨证论治存在一定困难,中医从业人员不坚持以中医理论和方法来诊治病人,急功近利,从而导致了现在中医药发展滞后的现状。
采取措施:加大中医中药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按照中医诊疗规范来进行日常诊疗工作。提高中医特色诊疗活动在薪酬中的分配比重,强化中医中药在临床应用的检查。对在诊疗工作中遇到的难点进行梳理、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改进。
四、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应用方面
目前状况:三个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落实还不到位,日常诊疗工作中不能充分和中医治疗规范相结合
原因分析:虽然我科三个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已经建立,但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很好的应用,中医中药治疗仍没有很好的落实,忽略了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际应用。
采取措施:科室将重点加强三个优势病种的诊疗及优化, 督促诊疗方案在实际诊疗工作的应用,并持续改进。
五.中药制剂方面
目前状况:我科中药制剂种类较少,中药制剂特色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缺乏在中医药制剂方面的开发和创新
原因分析:由于科室各方面发展原因,好多好的方剂及经验用药没有很好的整理,几十年间未能提炼优化创新,没有好的中医药制剂留存。
采取措施:科室将进一步加强科研及资料整理,加强中医药制剂的研发,以满足临床需要。
六、中医护理方面
目前状况:中医护理基础差,中医护理从业人员缺乏,中医护理操作和适宜技术的临床运用有待加强。
原因分析:我科中医护理人员基础较为薄,中医护理人才不足,中医护理知识缺乏,大部分护理人员未能接受系统的中医护理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
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