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生学习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生学习制度范文1
摘 要:“投入”一词最早出现在心理学领域,是由“倦怠”延伸而来,主要是指人们能够热情、积极,并保持充沛的精力参与到学习工作中。学校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它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从学校制度保障角度探究大学生学业投入与倦怠的问题。
关键词:学习投入;学业倦怠;学校制度;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8-0069-02
如今,倦怠一词屡屡出现在我们生活之中,原本应该青春迸发、活力四射的大学校园为什么会和“倦怠”这样消极的词汇有所关联?我们课题小组一行六人,以黑龙江大学为例,对当代大学生学业倦怠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以下是我们部分调查结果的展示。
一、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现状
针对这个课题,前期我们先后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一共得到了有效问卷320份。其中包括男生153份,女生167份;大一同学79份,大二同学88份,大三同学82份,大四同学71份;文科生174份,理科生146份。根据问卷调查所展示的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学生学业倦怠首先与性别有关,男生的倦怠程度普遍高于女生;另外,学习成绩及家庭经济水平也是影响倦怠的重要因素,学习成绩名次靠前的同学倦怠程度明显低于成绩较差的同学;而且,学业倦怠也与其所在的年级有关,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倦怠程度逐年递增,大一年级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最高。同时,学业倦怠也受其他因素影响,如是否为班干部、寝室环境以及学校制度保障等。
具体来讲,我们发现有60%的大四同学表示,现在对学校及班级所组织的集体活动很少参与,经常表现出与自己无关、漠然处之的态度。而且,在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上,不同年级的同学所展示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在大一同学当中有90%以上的同学表示会主动去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教科书或教学辅助材料,并且有95%的同学都强调自己对奖学金感兴趣,这其中有63%同学表示对奖学金特别感兴趣。但是在高年级学生当中我们却发现上课迟到、早退、玩手机现象比比皆是,课堂气氛及其消沉,仅有35%的同学表示会在课堂之外与任课老师沟通。更有大部分学生,甚至到了学期末尾还不知道教自己的老师叫什么名字,更谈不上平时与老师交流了。
还有少部分大四的同学自我成就感很低,缺乏自信,面对即将迈入社会的现实,有很多人还没准备好,并没有明确的规划与方向,仍然犹豫于考研与就业之间。值得一提的是,在对于班级干部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差异,70%的大一同学认为做班级干部有助于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但是却有45%的高年级同学认为班级干部对自己能力的提升是无利的。
二、大学生产生学业倦怠的原因
面对其产生的原因,大家更多的是从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而没有过多地关注学校这个大主体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下面将从校园制度保障方面探讨学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的弊端
小学初中乃至高中,我们上学只为了一件事,那便是“考个好大学”,在升学压力的作用下,我们一路踏进了大学的校园。在应试教育下,我们个人的兴趣爱好被无情地剥夺,学习只是为了机械地考试。但到了大学,这一切都改变了,再也没有人要求我们的成绩,于是便有了“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是浪费”的戏言。这时的学习早已没有了当时的足劲儿,也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失去了家长的管制,一切变得放任自由,所以产生倦怠之感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教学方式同质化
虽然也经历了几次课程改革,但是现在在我们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模式还是没有发生改变,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下,学生没有自主性,很少真正地参与到课程当中。加之很多老师上课时几乎不提问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根本没办法调动,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对课堂的厌倦。这样的现象在理工科专业表现的更为明显,文科专业的思辨性更强一些,学术氛围显得活跃些。
考试方式单一,期末考试多以闭卷为主,内容为书本上固定的知识点。这给学生造成一种假象,认为平时无需学习,只要考前突击就可以顺利通过考试,使得很多学生在平时更加不关心所学的专业内容。
(三)教学内容陈旧
学校的课程设置不科学,我们所学习的书本上的内容很少能解决实际问题,大学校园里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适应。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大多缺乏操作性与实用性,这便使得刚刚迈进职场的大学生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学起,很多学生认为所学非所用,于是一股“学习无用论”的思想盛行。很多学生在这样价值观的影响下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这也很容易引起倦怠。而且,我们教材更新的速度较慢,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潮流。有些知识体系陈旧,使学生缺少新鲜感,学起来更显得枯燥乏味。
(四)学校管理松散
学校的管理没有初高中时候那么严格,在大学的课堂上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很普遍,学校也早已习以为常,没有强制性的措施。虽然有的学校做出过“一学期旷课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不能参加期末考试”这样的规定,但其实效性却很低,很多老师因为不想“得罪”学生,很少因为旷课而不让学生参加考试。
考试作弊现象也屡见不鲜。这里所提的作弊既包括教师在考前有意无意地向学生透露的考试信息,也包括现代化高科技的手段带来的作弊工具。很多学生因为屡屡得逞,进而更加忽视了日常的学习。学校为了保证其“教学质量与声誉”,也不能对此大做文章。这更加剧了学生的违规行为。
(五)学校缺乏对学生的支持与指导
现在很多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升学率和就业率的高低,而忽视了学生的自身发展。对于学生的进步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不能做到及时的表扬与强化,这样便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而且,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与错误的思想观念,不能做到及时纠正。
(六)教师的“不在职”
到了大学之后我们没有了固定班级、也没有了初高中时期的班主任,学生缺少归属感。虽然很多学校都实行导师负责制,在学生入学初就给每个人分配了导师。但是这往往名存实亡,很少有老师真正关心过学生的学习乃至日常生活。大学课堂上老师面临的教学压力较小,他们只需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就可以,在课下老师们也很少坐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而且,老师们在科研压力的影响下,很难把心思全部投入课堂教学。这会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乏味感,对教学内容更加不关心。
三、解决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对策
(一)鼓励各校自主招生,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鼓励各校自主招生,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提倡因材施教。我们老师和家长应该明白,成绩的好坏并不能决定一切,每个人的成才之路都是不同的,不管是精于哪方面都可能取得成就。所以各高校自主招生正是为学生的成才之路另开了途径,同时,脱开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更有利于学生们个人专长的培养,“读死书”与“死读书”的人早晚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二)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在大学的课堂上应该展现出更轻松自由的学术氛围,而不是和中小学一样仅为“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掌控课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且,学校可以适当地多举办一些讲座,请一些社会上有声望的人士来到校园,与同学们一同分享他们成长与成功的故事,让同学们在课堂之外仍然有机会学到一些宝贵的知识。
(三)规范学校规章纪律,严格监管
在学校方面要加强看管,对于学生的违规行为要做到及时指正。让学生们感到纪律的约束,这样在他们想要“实施”逃课、作弊等行为的时候想必也会三思而后行。学校要在学生面前树立权威,有些原则性的问题一旦触碰应给予严肃的处理,而不是像现在很多学校那样不了了之。
另外,对于学生成绩的构成上也应该有所调整,平时分所占的比重应该提升。对于那些平时听课状态不好的同学,应该在成绩上加以限制。而且,当旷课达到一定次数不仅不能让这样的同学参加考试,而且还要通知其家长,必须让学生们注重日常的学习。
学校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这既体现在物质上也体现在精神上。在物质上,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奖励,如奖学金等,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为学生们提高充足的学习资源,如理科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文科专业图书材料等。在精神上,关注学生的动态及进步,对于学生的点滴成长要及时进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的关注,以促进其进一步的提高。
高校在抓学生就业率升学率、教师科研成果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对于大一的学生,应该及时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与谈话,使他们能快速地融入校园,适应新的生活。而对于那些大四的学生,针对他们面临的升学与就业的压力,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帮助他们化压力为动力,迎接新的挑战。
(五)提高教师的权责意识
学生学习制度范文2
学习部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我系学风建设和同学们的发展,一个好的运作体系也需要一个好的制度,因此必须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学习部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总则
学习部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团委学生会的集体活动,甘愿为学生工作无私奉献。
二.整体工作制度
1.收到工作短信,电话需及时回复,有事耽误回复需及时说明情况。
2.在工作中出现失误需及时上报,不得当面顶撞学长学姐。
3.每天轮流记录学习与工作的心灵历程。
4.学期末整理并上交工作总结。
三、会议制度
1.提前10分钟到场。
2.到会者携带工作笔记本和黑色签字笔。
3.保持会议纪律,不得交头接耳等。
四、活动制度
1.活动中途有事需先离开,必须向部长或副部长请假,获得批准后方可离开。
2.工作时必需佩戴工作证。
3.出现任何突发重大事件,不能自行处理的,应及时报告给相关负责人,不得擅自做主。
五、请假制度
1.不可擅自代替部长与副主席签字。
3.部门活动及例会请假必须当面或以电话形式进行,否则无效。
4.请假超过三次者自动退出学习部(不包括迟到请假)。
六、值班制度
1.各成员需按安排准时到达值班地点并签到。
2.值班人员衣着整洁得体,不穿拖鞋,背心。
3.值班过程中应认真严谨,不擅自离开值班地点。
4.值班人员需做好值班日志的填写,记录值班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5.值班时,应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七、奖励制度
每星期老部员会根据新部员的表现排名,排名靠前者优先考虑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青年志愿者名额等。
八、惩罚制度
以上制度中,除有特别处分说明按原说明执行,其他制度违反一次口头批评,违反两次给予警告(1000字以上手写检讨书),违反三次给与严重警告(2000字以上手写检讨书)并加一个月留部察看,违反四次开除出学习部。
学生学习制度范文3
【关键词】 学生社团 社团活动 规范管理
一、 对社团开展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作为学生以一定的兴趣爱好为基础自主成立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一直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兴趣团队而存在。在校园文化这个大环境中,学生社团在进行教学改革,推广素质教育,实行学分制自主学习模式后日益成为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大学生活,也成为大学课堂教育的一个良好延伸。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本身是了解社会,参与学校建设的一种途径。无论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出发,还是从健全学生人格的角度考察,对学生社团的建设加以规范和引导是相当重要的。
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总的来说,社团承担着如下几个功能:服务同学生活,陶冶生活情趣;延伸课堂教育,培育学术热情;反映社会实际,激发青年豪气;参与学校管理,履行学生责任。
二、 高校社团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决定或影响社团活动有效开展的因素有很多:从一开始的活动策划和组织,到包括场地、人员安排、宣传工作等,甚至是原来认为够用的资金在内的每个活动要素都可能造成社团活动的进程受阻;社团自主性衍生了社团活动的随机性,受不定因素影响的可能相对较大。
现阶段,大学学生社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三、 学生自主活动的局限性急待克服
对学生社团的管理需要有一定的自由度,但也必须有一定的约束和限制。很多社团的活动的局限性一方面表现在活动形式的单一上,另一方面也表现在社团活动内涵的淡薄上。很多社团在成立之初红红火火,但后劲不足,简单重复活动的内容,缺乏活力。
四、 学生社团活动的层次有待提高
社团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为诉求点,但是不应当仅仅是学生的自娱自乐。相对而言,体育类社团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组织会员活动和相关赛事为主;在实际开展活动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对体育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育。还有部分社团开展活动时只重形式和宣传,讲究排场,表现出一定“重形式、轻内涵”的倾向。这些现象的发生都说明团委等相关指导部门对社团加以正确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五、 学生社团活动管理人才的流失和稳定性需要加强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时相当有限的,现在很多高校参与社团活动的主要以低年级同学为主。实际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还和专业有关,很多专业由于学业压力较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有限;很多同学刚刚在岗位上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就面临要升入高年级,无暇顾及社团管理工作;同时,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学生情愿去读培训学校努力考证,而不愿意留在社团等学生组织中锻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对于高校社团管理来说,关键是要做好社团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并着手克服学生社团的盲目性和活动的低层次化。
六、 建立有效社团管理制度的探索
笔者认为要引入企业管理的理念,建立规章制度,保障社团之间的公平竞争,维护社团成员的利益和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要加强对社团骨干和负责人的培训,普及社团管理经营的理念,倡导社团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增强社团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社团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建设具体来说可以分为:
1. 长效管理办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我管理协调能力
将制度化管理作为社团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致力于为各个社团构架一个公平有序的舞台。以《上海财经大学社团管理办法》为基础,我校团委现在制定并实施的有:《社团经费管理规章》、《社团宣传资料使用规章》、《星级社团评比规则》等规章制度。同时,注重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原有管理规范,强调社团活动以规范为前提的自主和自我协调。
除此之外,适时推行网络化办公,以期通过信息化改革实现工作中的高效、及时、公开和透明。同时,针对大型的社团活动,建立专题网页,加大宣传力度。作为对日常管理的有益补充,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团发展阶段和不同类型社团提出《社团发展建议书》,力求给予社团更多的间接性指导和发展方向的引导。如果能够通过此类形式的指导在工作目标上达成共识,也将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真正调动社团的主观能动性。
2. 完善培训制度,作为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推进
在抓好社团管理协调工作的基础上,注重社团人才的培养和挖掘。社团负责人培训作为我校对社团进行规范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存在,并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化、科学化的培训体系,成为我校培养社团管理人才的重要方式。
在新任社团负责人培训中,制度的学习是培训的一个主体部分,同时进行的还有业务指导,主要包括社团管理理念、活动组织经验、活动管理流程等。整个培训课程的设计以实现社团负责人顺利上岗转换角色,有效开展社团活动为目标;社团骨干培训是对社团换届的准备和选拔,为社团后续发展储备力量是培训的一大目的。此类培训在内容上要比新任社团负责人培训更为深入和具体,主要涉及到社团工作的中问题的解决,社团活动设计和社团文化的讨论等。
3. 建立人才档案,促进我校社团管理人员的互学提高
人才是社团发展的根本,由于社团换届带给社团的人才流失是阻碍社团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加上没有形成对社团负责人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的制度,导致部分社团负责人工作动力的不足也是限制社团发展的原因之一。出于从总体上加强社团骨干人才培养的考虑,我校在开展社团负责人培训工作过程中,完善了社团骨干选拔、考核和工作记录等人事制度,以吸引优秀的学生干部加入到社团的建设过程中。
从最初的人才培养上,我校建议用社员选举和自荐等方式产生社团管理核心,推动社团建设的民主化进程;在候选人考核上,加强了和院系团总支和辅导员的沟通,通过评议和同学反映的方式,全面了解候选人的情况,选拔德才兼备的负责人;在上岗之初对其进行业务培训,直至可以独立开展活动为止。
七、结语
社团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不断的有新情况发生。社团管理制度本身应当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灵活性。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很多社团管理制度需要互为补充,相互一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笔者在实践过程中还发现制定社团管理制度要和社团发展的阶段相适应,不应过于超前,同时制度要有一定稳定性,在决定实施前要充分尊重社团的意见和想法。
学生学习制度范文4
一、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加活跃、开拓,而在紧张压抑的环境中,则受到抑制,甚至丧失。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尽量把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使学生有了主动参加和自主活动的机会,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有了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去探究。
在语音教学中,我一般先让一位学生起来朗读,或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有关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后,提出自己认为读错的地方,然后再听录音带,进行集体正音。这样使同学在自觉参与中,借助“工具”有目的地更正错误,有效地提高了朗读的技巧。
在教学课文时,由于学生课前学习,充分做好了学习新课的准备,所以在教学中,我往往先让小组的值日员把在超前学习中通过小组讨论后,把有疑问的问题先提出来。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我有时适当的提供一些思考材料,先让每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各个小组发展自己的看法,争辩或补充,我只在一旁“点拨”,升华学生的学习所得。通过评价给学生的思维以导向,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更好的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英语科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积极的运用语言,并经历多种形式的交际活动,将语言技能逐渐发展为初步进行交际的能力。每一节课我都尽量的创设情景,利用各种道具,如衣服、学习用品、实物模型等,给学生较多的时间,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创对话,进行即景表演、游戏,使学生快速掌握语感,获得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每当看到学生个个在生动活泼,自由的氛围中,情绪饱满,踊跃发言,积极争辩,生动表演时,课堂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我感到自己不是在教书,而是在与同学一同探讨、一同研究,一同感知,一同创造。
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让学生创新思维,不断发展
质疑是创新性发展目标的核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难既是学习的障碍,又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敢大胆质疑时,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表现欲和创造欲,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不断发展。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创造条件,根据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创新质疑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去挖掘教材,产生种种疑点。课堂中给他们质疑,解疑和释疑的环节,使学生在参与之乐、思维之趣、创造之乐得到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1)寻找闪光点
学生在超前学习和展开充分的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常常会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和独特的见解,对于这些闪光点,我都注意寻找并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使学生获得莫大的成功感和和自豪感。一次成功的喜悦,往往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欲望,同时也会使全班同学受到启发,把个人的聪明才智转化为全班集体的智慧。
(2 ).搭桥引路
“学贵知疑。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但是对于学生的质疑,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自己去解决。如果我们估计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有障碍,可以搭桥引路,为他们提供一些材料,引发他们对疑问产生更广泛的思维,让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发现,使思维的空间不断向外拓展。只有这样,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有了土壤。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他们的创新思维不断发展,我们在课堂上就要力求形成一种热烈的切磋氛围,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独特性见解或提出的挑战性问题,都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帮助和诱导,让这来之不易的智慧火花在不断膨胀中发出动人的光彩,从而激发他们努力探索,再获成功的强烈愿望,具有独特学习的能力。
学生学习制度范文5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独立学院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办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现,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进行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加强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育机制创新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在一定思想理论指导下,通过借鉴参考普通高等教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在独立学院自身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管理结构以及配套实施策略,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组织形式,具有预见性、参照性和指导性等功能。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构建新机制
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普通高校的思政工作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但不能适应独立学院学生个性更张扬、更富有创新精神等特点,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继承――发扬”的基础上,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要与时俱进,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新机制。
(二)加强领导机制
独立学院的管理模式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采用院党委领导下的书记负责制。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管理层抓起,只有管理层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正确思想态度,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不会流于形式、不会敷衍塞责。加强领导机制才会出现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一枝动,百花摇”的良好局面。
(三)优化反馈与激励机制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采取“填鸭式”的方式――“我说,你听”,“授者”与“受着”的真正交流较少,效果不明显。优化反馈机制,鼓励大学生敢于说出心中的想法,对勇于反馈自己想法并提出建议的学生进行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互动起来。
二、教育评估机制创新
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建立在客观准确的评估基础之上的。教育评估是为引导、推动、督促思想政治工作朝正确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它既是对思想政治工作活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也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过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的创新:
一要立足于利于学生、学院、社会的长期发展,而不是评价单个评估对象的优劣。评估最原始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查漏补缺,对教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改正,但评估的终极目标还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学院的长远发展。
二是在对评估效果要重视,对评估过程也要重视;评估效果一方面要靠的是对“授者”的教育过程、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反馈;另一方面评估要对“受着”的接受效果反馈。而评估过程的系统性与可操作性是否能得到落实,都要靠评估程序的是否规范、时间统筹、空间布局以及人财物力资源能否得到有效的配置,如果评估工作墨守陈规,不思创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这种主观性较强的评估工作很难得到有实质性的结果。
三是评估要尽可能的量化,做到更加客观公正。量化的过程首先是定性,设计评估流程和评估方法时,便要对评估进行定性,然后对评估内容定量。尽可能多的数字化定量对于评估的客观公正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此外,评估的具体开展方式可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记录、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访谈、书面测评等方法。
三、教育方式创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比较强调知识的灌输,时至今日,这种教育方法已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不受学生欢迎,其有效性和实用性受到了普遍的质疑。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创新也要摆脱这些因循守旧、机械式的教育方式,否则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特色,失去生命力。通过教育方式创新,让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变成独立学院教育特色。
(一)从“灌输性”教育方式向“渗透性”教育方式转变
1、将思想教育“渗透”到党团活动中来
党团组织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的载体,党团活动在独立学院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特别是党员身份对于大学生来说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普遍向往成为正式党员。不过党团活动若不能够克服“假、大、空”等弊病,那也会严重挫伤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把党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下到寝室、班组,走进街道、社区,进入企业、工厂,把最“接地气”的活动和党团活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进行革命传统、人文精神传承与教育。没有刻意的“宣传”,没有矫揉造作的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在无意间中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
2、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融入到文体活动中来
课堂内和课堂外是大学生活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业余生活对于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以及调节情绪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文体活动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总是密不可分的,不管是文娱活动强调的才艺、人文素养,还是体育运动强调的团队意识、志愿精神等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是一致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素质的全面发展。
3、将思想政治教育“镶嵌”到校园建设的每个角落
校园文化和校园氛围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一尊雕塑、一句热血沸腾的口号、一处温馨的提示语,无不洋溢着校园的人文情怀。如哈佛校园里的华盛顿、杰佛逊雕塑,北大的博雅塔、燕园、淑春园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动宣传画。
(二)由“传统型”教育方式向“现代型”教育方式转变
传统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采取管理教育结合、开展树典型事迹报告会、节假日纪念活动、召开座谈会、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而随着现代教育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电教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了“阵地”也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多样化。
1、思想政治教育“电教化”
有了电教手段的参与,以前单独枯燥的“单口相声”的演讲、宣传、思想教育变得图文并茂。电子课件的应用让座谈会、讲座、报告会变得丰富而具有感染力。
2、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
在普通高等院校,校园网建设已经成为了一项常规化的任务,它成为校园建设“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而独立学院也大多建立起了自己的校园网。网络化的思想教育方式是大势所趋。在独立学院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私密性,运用到网络进行在线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思想反馈等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他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没有顾忌而畅所欲言的交流场所,在保障学生隐私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校园聊天室、校园BBS、校园社区论坛等都是学生舆情的集聚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管理、生活和服务方面的信息,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和互动。网络的运用对于实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
3、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
网络化不等于信息化,网络化是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信息化离不开网络化。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要信息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信息平台无缝对接,首先要建立精确的学生教育信息库,掌握每位学生的家庭状况、个人基本信息、德育综合信息、思想及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实践信息、所获奖惩信息等,完整的信息链接让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其次要开展与通讯商的合作,搭建校园信息平台,如在调查的绝大多数独立学院都构建了学院自己的通讯群,不仅降低了通讯资费,也为提高了信息公布的覆盖面,在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基本上全院师生移动用户都构建了自己的通讯集团。
现代化的沟通方式与信息获得渠道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工作方式,也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精彩纷呈。
(三)由“精神”教育方式向“物质精神”教育方式转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物质利益与精神奖励人为的分割开来。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一谈到物质便沾染上了资产阶级“铜臭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前进的保证。因此,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物质的因素,只有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才能事半功倍。
1、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把学生的利益摆在突出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独立学院学生也不可能例外,从他们对工作待遇的期望便可以看出。他们对未来工作的选择以及岗位意愿上都更加趋于实用性和利益性。因此,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利益需求。
2、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与精神并不是水火不容而对立的两方面,它们是可以有效的融合在一起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利用二者的相融性,在肯定物质激励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3、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务虚走向务实
解决好学生实际的困难与矛盾才能够显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才能显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威力。家庭贫困、学习困难、就业压力过大、失恋等一系列的实际状况才是摆在大学生们面前的大难题,在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时,既讲道理还办实事,不让学生感觉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只是“嘴上功夫”――“光说不练”。把问题解决了,思想政治工作才有拥护者。
独立学院逐渐被社会所认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新的思想、观点充实自己,推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索出适合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肖巧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农业与技术,2003,(10):129-132.
学生学习制度范文6
关键词:中职院校 学习态度 教师 家庭 社会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处于14到18岁之间,经历着生理及心理上的剧变,由于各方的压力等原因,导致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一些普遍且特殊的特点:学习上的后进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不良生。中职院校教师对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几点看法: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没有进取心,学习不努力,自制能力差等。笔者就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职院校学生学习态度的诱因
1.学生个人原因
中职院校的学生正从青春期向青年初期发展,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独立意向过强,不愿意接受管束,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没有兴趣,有的学生到学校读书是想摆脱父母的管束,更不想受到学校的管束。一些学生由于成绩不好,长期持有消极的情绪,心理压力大,觉得身心疲惫,读书没有意思。
2.家庭原因
很多中职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产生厌学的情绪,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很容易产生抑郁、悲观、狭隘、暴躁、敌对的态度。其实这些性格的养成和学生的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一些单亲、特困家庭和不和睦的家庭中的孩子心理普遍存在一定的阴影。有些家庭中存在严重的封建思想加之父母本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很少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的学习更是漠不关心,甚至有些父母的读书无用论思想深深影响着孩子人生观的形成。还有些父母抱着推卸责任的态度,把孩子往学校一丢,认为孩子的学习、思想道德、行为品质培养等都是学校的任务,不知以身作责,更不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会对孩子人生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3.社会原因
由于进入中职的学生普遍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品德上的差生或是行为上有问题的学生。社会上什么人都戴着有色的眼镜去看待这些学生,他们成了世人眼中的“不良”分子,是老师眼中的“烂泥”,家长眼中的“坏孩子”,就业单位眼中的“难以约束、程度低”,使得他们的人格尊严受到严重的损害。有些学生由于长期处于被别人瞧不起的地位,听到的多半是指责,看到的常常是歧视的眼光,导致很多学生产生自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对那些稍加努力就能完成的工作,也往往抱着消极的态度而轻易放弃,不愿意做任何的努力和尝试。
二、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的途径
1.教师
教师所承担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首先,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不热爱的,更谈不上热爱学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其次,尊重学生,宽严并济。教师应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只有爱你的学生才能倾注全部的热情去教育学生。不仅要热爱全班学生,还要对那些后进生、心理有问题、特殊家庭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在关注他们学习的同时,还要关心其生活、思想和心理状况,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宽严适度,成为学生的严师益友。
2.家庭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对孩子的影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的思想作风、行为习惯对孩子产生一种“榜样”的示范性影响。家长本身素质不高,是很难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的。所以,家长应注重自身的行为修养,遵循道德品质养成的客观规律。在教育中,对孩子的爱应当是一种理智的爱,是对孩子的尊重与严格要求的爱,“寓爱于教,爱教合一。”要防止对孩子的偏爱或溺爱,避免因教育上的失控而带来孩子心理上的不稳定。更要讲究适当的教育方法,不能动辄打骂,要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孩子表述自己的想法。
3.社会
社会应以广阔的胸怀去容纳和接受中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走了那么一点点弯路,并不是不可救药的“烂泥”,也不是彻头彻尾的“难以约束”的“坏孩子”,只要多一点包容,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倾听,他们一样可以成为企业的骨干,祖国的栋梁。
总之,中职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并不是单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有着复杂、多元的因素。对于中职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变,需要我们老师的循循善诱,需要家长的鼓励,更需要社会的信任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崔景贵.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马建富.职业教育学[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