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茶文化课程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茶文化课程论文范文1
关键词:省属普通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改革尝试
1.背景
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进程中面临着实用主义造成的困扰。一方面,大众教育的发展趋势促使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造成学生文化素质客观上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不少学生重理轻文,在学习应用技术的同时,忽略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缺少对艺术的感悟和审美能力,致使人文学科有越来越边缘化的趋势。与此同时,高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为浮躁,丧失了对知识的兴趣[1-3]。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因此,开设人文社科类公选课,以通识教育的办学模式对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当务之急。
茶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和利用茶的实践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4]。茶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追求一种从容、宁静的心理状态,学会从普通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品味和鉴赏美,这与现代教育的人文要求不谋而合。因而近几年来各地茶文化发展很快,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也纷纷将茶文化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到教学中来[5-7]。
《茶文化》是一门面向我校全校大学生开设的公共任选课,已有多年的开课实践。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基本目的使学生充分了解茶的起源与传播、茶区分布、茶叶加工及分类的基本原理、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茶的选购与品质评定方法、科学饮茶的方法与客来敬茶的礼仪及各种茶俗文化。同时,在课程教学中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开拓学生眼界和心胸、培养良好品行和优雅情趣,目前基本成效已初见端倪。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现对我校茶文化的教学现状进行初步总结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以期为进一步的改革指明方向,同时为其他教学型省属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
2. 教学现状分析
2.1学生情况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多科性大学,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7万余人,独立学院1.2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1.3万余人。因此,以广东海洋大学的教学现状为例进行分析在学生数量、办学层次、学科特色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茶文化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公选课,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学生兴趣和质量参差不齐,选课动机差别较大,因此教学效果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学习的动机就是要学习关于茶文化的知识,主动性很强,积极参与课堂的互动,对这类学生只需略加引导,其学习效果足以令人满意。有的仅仅是为了混够学分,勉强来听课也是心不在焉,对这类学生必须要有特别的措施来引导和激发兴趣,必要时要有一定的惩罚性措施,否则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而绝大多数学生处于中间,既有一定的兴趣,同时又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感兴趣的就听听,不感兴趣的就在下面干自己的事,对这类学生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有取舍得当的教学内容和设计精彩的教学方式。
2.2教学内容
以前我校茶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多集中在茶叶分类及加工的基本原理、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较多地体现了茶文化的物质层面,而对于中国茶德精神—“廉、美、和、敬”精神的介绍内容偏少。以“和”为核心的茶德内涵,其中的“和”不仅包含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还包括与自我的和谐等方面。在人与人的和谐方面,就是人际关系的调整。重视人与人和睦相处,待人诚恳、宽厚,互相理解、关心,与人为善,团结、互助、友爱,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人与自我的和谐方面,就是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以强化“茶德精神”的教学内容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3教学方式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是实践, 而不只是理论的说教, 但实践通识教育远比讨论通识教育更困难。在茶文化的教学实践中, 目前主要采取大班理论教学,一方面是教学时间有限, 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受条件所限户外茶艺活动相对缺乏,对茶艺和茶具的学习目前只能停留在多媒体视频上,学生缺乏更加直观的感受。笔者也曾借鉴台湾“无我茶会”的形式,在授课班级上尝试现场多名学生参于各种茶类的泡制和品饮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备茶、泡茶、品茶等实践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思想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后类似教学活动还需加强和完善。
2.4考评方式
课程评价是检验和完善课程的依据,之前的茶文化授课考评主要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老师将平时授课内容发给同学,同学稍微复习后参加考试,分数主要由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其中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出勤率和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判定。这种评价方式在保证学生出勤和参与课堂教学方面的确有较大的作用,但成绩的主要部分在卷面分数,而卷面成绩又与考前突击有相当大的关系,结果是学生平时被动学习,考前随便突击一下就可以取得较好的分数。近几年,我们改变了这种考评方式,将课堂或平时读书笔记、课堂讨论和学习心得等纳入到教学检测中,将开卷考试改为课程论文,题目不限,但主题是关于茶文化,论文的格式严格按照核心期刊杂志要求进行撰写,目的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以相对开放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中完成本课程学习要求,最终达到提升人文素养的课程教学目标,同时锻炼和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
3. 改革尝试
人文社科类课程是高校公选课最受学生欢迎,也最易于参与教育实践的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因接受对象来自不同专业,其兴趣爱好和基础有着明显差异,这类课程又很容易让学生因过高的期望而产生失望情绪,这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近年的茶文化教学实践,笔者以为教学活动应在以下方面进行强化:
(1)在讲授为主的课堂授课方式下,着意增加讨论互动的环节。
师生互动在一个层面上反映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思想的进步。进步的标志是师生平等,本质体现是人的平等,这种平等的巨大意义在于使教育对象获得全面发展的充分条件[8]。茶文化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有着较高的要求,面对接受通识教育的不同专业学生,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茶学知识,而且还要通过富有情感的讲述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讲授过程中,应重视与学生互动讨论,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使他们及时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将茶学知识转化为人文素养。
(2)在明确目的的同时,应强化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将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实物、图片和音像制品等综合手段,把抽象的理论讲述通过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如在茶艺的鉴赏过程中,可以将与茶相关的文学作品背景资料通过图片或影像在多媒体上加以展示,或者加工制作成DV,通过音画渲染,给听众带来视听感受,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破单一的教学手段,也必须对考试方式进行改革,突破被动的传统考评模式,采取适应通识教育目标的检测方法,选择与教学对象相适应的多种检测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将审美感悟与人文精神作为茶文化课通识教育的一般性教学目标,考试时重点考查学生对茶文化的审美欣赏和人文精神的体验感悟,将读书笔记、课堂讨论和学习心得等纳入到教学检测中,以课程论文代替期末笔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以相对开放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中完成本课程学习要求,最终达到提升人文素养的课程教学目标。
(3)在课堂为主要授课地点的同时,有意识地将教学活动引向课堂以外。
通过课堂讲授相关知识,使学生系统了解茶文化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但茶文化课程本身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如果有条件辅以适当的参观实习、茶艺欣赏与表演、无我茶会等各种课外活动,则不仅使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论知识有更直观深入的认识,而且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感恩思想和团结协作精神,在实践中熏陶和培养人文情怀。
4.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不断调整和创新的历史重任,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共同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模式,只有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让学生在不断积累科学知识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人文情怀,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现代人才,也才有可能真正体现现代大学教育的核心理念。
《茶文化》这门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的人文类公选课,既有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知识,也蕴含优秀的民族文化精髓。面对不同学科背景和基础的众多学生,如何将茶学知识较为完整、系统地向学生传递并为学生接受,并不是理论的空洞说教就可以完成的。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及同仁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革考试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对茶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追求都有所提升,在增长有关茶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得到了熏陶和培养。
参考文献:
[1] 方守金.关于构建我院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体系的若干思考[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2):5-11.
[2] 冯永泰.教学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实施[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0(1):141-144.
[3] 刘学明.重视高校通识教育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文学类公选课与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4): 135-138.
[4] 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曾斌.茶文化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0,35:20-22
[5] 邓敏. 茶文化进入校园的现状分析与理论思考[J].农业考古,2011,2: 43-46.
[6] 吴红英,朱红英.从茶文化的德育功能看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J].农业考古,2010,5: 11-14.
茶文化课程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之党和中央政府一贯的重视和倡导,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诸多本科院校纷纷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设立了专门机构进行研究开发,在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之下,开发出一系列子课程,形成了规模可观的课程体系,可谓是硕果累累。与本科院校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相反,在占据全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特别是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却是一派冷清,鲜人问津,成为人们遗忘的角落。
一、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形势极不乐观,最突出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理念较为偏颇,功利实用主义占统治地位。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难于精准把握,于是出现了把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重技轻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过于强调职业技能化课程。一些实用性强,能在短期内见效益的课程受到追捧,一些通识性的文化基础课程如《大学语文》则一压再压,直至完全砍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高职院校里好的情况是作为选修课时开时停,选课学生也不多;更多的情况是完全不开设,一片空白,完全忽略了对学生传统人文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实用主义至上”的观念在学生的思想行为中根深蒂固。在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曾多次对学院开设的所有选修课程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是专业相关课程、英语考级、专升本、驾校等实用课程,而哲学、传统文化等则乏人问津,他们普遍认为这些课程太过遥远,与自己的生活工作无甚关系,因而兴趣缺缺。
2.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严重欠缺。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普遍比较复杂,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传统文化素养几乎空白。据笔者几年来的观察,能够流畅说出中国历史朝代更迭顺序的学生不到四成,看过古典四大名著的学生所占比例也是少的可怜,对于一些家喻户晓的文化常识则常常是一问三不知。总之,高职生普遍知识面狭窄,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不高,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存在着缺陷,缺乏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缺乏刻苦精神和创新能力,耐挫能力较弱。这种情况对其将来的就业及人生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
二、工科类高职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1.有助于提升高职生道德素质。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社会面临着道德危机,整个社会如此,正在成长中的高职生更不可能免疫。而传统文化中这方面的营养极为丰富,如儒家和佛家都强调“敬”,即用心做事,这对避免毕业后学生随意频繁跳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大有益处。
2.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身心素质,完善人格。高职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大,又缺乏对困难和挫折必要的心理认知能力,耐挫力弱,加之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于是心理失衡、失常乃至轻生,甚至在心理崩溃的情况下做出危害家人、学校、社会的举动,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除了正常的心理辅导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方法进行疏导,如孔子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谦受益,满招损!”、王夫之哲理小品“六然四看”、道家思想在失意时所采取的“淡泊”和“宁静”,这些对于提高学生遭遇困境时的耐挫力,舒缓压力和负面情绪,培养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都是非常必要的。
3.有助于增强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意志薄弱,一挫即倒,且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合作精神缺乏,过于崇尚个人奋斗,而忽略了与人合作。而传统文化中儒家强调“仁者爱人”,讲究与人为善,强调“和为贵”,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都是珍贵的遗产,能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增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力。
4.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人文底蕴,提升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许多显性的和潜在的课程如《古典诗词鉴赏》、《文学欣赏》、第二课堂活动、校园人文氛围等都能不同程度的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个人内在气质,增强就业成功的砝码。
5.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增加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为建立现代化的中国新文化奠定基础。
三、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
基于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以及高职院校职教办学特色,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可利用的前提下,我们做了以下尝试:1. 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根据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性质(任选课)及学生特点,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择取上摒弃学科化、系统化,尽量通俗、新颖。32个学时中,基本理论知识绝不超过10学时,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专题如茶、服饰、饮食、民居等不低于16学时。
2.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从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切入点和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尽最大可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譬如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这个专题时,考虑到内容的枯燥性,先请同学们欣赏天坛的图片,解说关于天坛的许多常识,然后讨论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核,由此引出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
3. 推行多样化考核方式。除了传统的试卷考试、小论文形式外,还采取了综合能力测试、口试等方式进行考核,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核。通过考试这个指挥棒,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投入进去,真正有所收获。
4. 构建立体课程体系。开设相关子课程、网络学习课程,并与部分思政课程呼应,形成立体课程网络。目前已开出了《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国民俗文化》、《茶与茶文化》、《与养生》等传统课程以及《中西文化比较史》、《诗词之美》、《先秦君子风度》、《伦理学视角》、《新伦理学》、《国学与智慧》等网络课程,有了一定的覆盖面,基本形成了一个课程体系。
5.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对于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仅仅利用第一课堂是不够的,我们还抓住第二课堂这个平台,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各种技能比赛,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去,以浓郁的人文氛围营造和谐校园,让学生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浸润自己的人格和风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