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范文1
(2005-201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紧紧围绕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加强财政管理制度建设;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规范财经秩序,强化执法监督和基础工作,,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 全面推进我局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根据《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及其他各项规定,结合财政部门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目标
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目标:经过六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财政的目标
(1)公共财政体制基本建立,政府财政支出责任明确,市、镇两级政府财力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各项财政管理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建立、健全财政对经济运行监测、评价、调控机制,财政宏观调控能力、财政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明显增强。
(3)预算管理制度基本完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制衡机制基本形成,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国库管理制度基本完善。财政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
(4)政府非税收入范围明确,收缴分离,管理规范,使用合理。
(5)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基本完善,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6)会计制度基本完善,会计秩序良好。注册会计师行业、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
(7)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财政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形成。财政行政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诚信。
(8)财政行政执法行为规范、程序正当、内容适当,财政监督全面、有效;财政执法监督制度完善。财政违法行为、执法过错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财政决策、执行和监督相结合的财政运行机制基本建立。
(9)财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观念和能力明显提高。
二、深化财政改革,完善财政职能,规范财政管理
1、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1)依法确定政府财政支出责任,合理界定财政资金供给范围,提高财政对公共服务领域保障能力,提高财政对依法行政保障能力。
(2)规范市、镇两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在明确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支出责任。
2、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机制,提高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1)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调控经济的一般规律,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强对财政经济景气预测分析,建立科学的财政经济预测和财政政策模拟分析及其相关指标体系,正确判断和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3)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机制,根据经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财政政策,运用经济、法律和适当行政手段调控宏观经济,保证财政政策实施。
(4)建立财政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化解形成财政收支风险、政府债务风险和其他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的因素,提高财政风险防范能力。
(5)完善财政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评价体系和反应机制,提高财政对政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保障能力。
3、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规范预算编制行为,强化预算约束机制
(1)建立健全与国家宏观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政府施政目标紧密结合的政府预算决策机制。
(2)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制度,建立健全标准预算程序,在财政部门与各有关职能部门及各预算单位之间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
(3)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
(4)规范预算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国债资金、彩票公益金、各种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制度,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
(5)逐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通过对预算项目执行结果的绩效评价,使执行效果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
4、完善国库及债务管理制度,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1)完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财政性资金账户管理。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财政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或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减少中间环节,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运行。
(2)完善国库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益。
(3)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5、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1)依法清理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禁止违法收费,逐步将预算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府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2)建立健全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审批的听证、公示、评价和监管制度。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的征收行为,严格依法征收。
(3)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监缴制度,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
(4)完善罚没收入管理制度,加强罚没收入管理。
(5)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政策和收缴系统,规范非税收入票据管理。
6、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与国有金融资产监管,保证行政事业性资产安全、完整,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
7、完善财政对农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的投入机制
(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完善对农民补贴政策和补贴方式。
(2)建立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教育投入机制,规范教育经费管理制度,探索与学校质量和效益相联系的财政拨款制度。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3)建立健全对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机制,积极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4)建立健全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机制,推动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建立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长效机制。
8、完善会计管理
(1)推行会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电算化管理,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加强会计监督,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惩戒会计违法违规行为。
(3)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完善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管理体制,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推进会计诚信建设。
9、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1)完善财政决策机制。积极研究界定财政部门的决策范围,完善内部决策规则,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财政部门决定相结合的财政决策机制。
(2)健全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内部决策程序,在做出重大财政决策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前,要认真搜集和分析数据和证据,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听取法制机构及法律专家的意见。对重大的或技术性强的项目预算,应进行评审。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
(3)实施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应当确定机构和人员,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加强对决策活动的监督,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
10、强化财政监督
(1)完善财政监督职能,规范财政监督程序和监督手段,依法强化对财政资金运行的事前、事中、事后及绩效评价的监督,构建系统、全面、有效的动态监控体系。
(2)加强财政监督队伍建设,发挥财政部门派出机构、人员作用,健全派出机构、人员工作制度,提高财政监督队伍执法水平。
(3)依法查处各种财政违法违纪行为,完善处理违法事件与追究违法责任人相结合的制度。
11、积极探索新的财政管理方式
(1)积极探索新的财政管理方式,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财政规划、财政指导、财政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对社会和经济事务进行调控。
(2)推进“金财工程”建设和运用,加强财政信息查询系统建设。建立市、镇财政部门之间、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机制,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3)建立健全财政信息对外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公开财政预算,提高财政透明度。
三、进一步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提高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1、建立健全财政执法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1)财政管理活动由财政部门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财政执法主体资格必须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财政部门的合法委托。各级财政部门的执法依据、执法范围、执法权限和执法职责要明确,实现执法主体合法化、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确化、执法程序规范化。
(2)全面落实财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财政部门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财政执法文书审核制度、财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财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财政行政处罚听证制度、财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探索财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制度。
(3)依法加强财政行政许可事项管理,建立财政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各项制度,规范财政行政许可事项的受理、听证、审查、决定和监督检查行为。进一步推进财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行政审批程序。
2、自觉接受各方面对财政部门监督,加强财政部门内部监督
(1)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配合监察、审计等部门对财政部门实施的专门监督;依法接受人民法院司法监督,加强行政应诉工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
(2)完善财政部门内部监督制度和机制。
3、加强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做好财政普法规划制定工作。按照普法规划组织各项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生动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增强法制宣传教育整体效果。
(2)建立健全财政干部学法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和财政干部依法行政培训制度。研究建立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培训与考试考核制度。建立完善财政部门新录用人员上岗前法律知识培训与考试考核制度。
四、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措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1、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的领导
(1)各级财政部门要把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与水平作为加强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人及内设机构负责人是本部门、本机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第一责任人。
(2)局党组经常研究本部门财政法制建设情况,分析本部门财政法制建设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部署财政法制工作任务,加强检查督促。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定期向本级政府及上级财政部门汇报本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情况。
2、建立和完善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制度。
定期对各执法单位财政执法、财政执法监督和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完善相应的奖惩办法和措施,把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作为财政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上级财政部门要对下级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进行指导、检查、考核评价,探索将财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绩效评估与财政转移支付适当结合的工作机制。
3、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财政法制队伍是财政法制建设的重要力量。继续加强财政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财政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范文2
中国政府机构中的弹性要素——基于议事协调机构的一项分析
嵌入性治理:公众利益诉求理性表达的路径探析——以基层征地拆迁纠纷为视角
英国公共服务类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视阈下的地方政府间关系
灾害治理:政府与公益组织的良性互动
组织平台创新与虚拟社会管理的科学化——以宁波市江东区“社区网络发言人”建设个案为例
社会服务购买延续机制的中国语境
公司型地方政府的运作过程及其特征
科学发展观意涵:基于政府决策维度的认知
网络反腐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建设
双向同构:缩小三大差距的政情话语机制
论涉法涉诉的传统法律文化困局
行政规划的法律内涵研究
行政指导的程序规范探讨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对策——以上海为例
乡村社会变迁下的民间规则认同模式研究
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化与应对
房地产调控的难点误区及对策
非常规突发事件动态应急群决策:“情景—权变”范式
公共权力理性建构的逻辑进路
高可靠性应急管理政府:借鉴与构建
网络监督的兴起与政府行为模式创新研究
中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现象与职场生态优化探析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反腐败终端机制——以制定《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为起点
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的内涵阐析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哲学底蕴论析——以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解释视角
房价失控与政府公共管理的矫治
探析应急管理理论的跨域治理网络模式——“5·12”汶川特大地震全国研讨会观点之启示
论权威主义的功能与发展前景
论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建设
中国政治学研究与政治实践的价值取向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现实基础、种类及立法控制
公私合作行为的行政法实证分析——以“治安承包”为中心考察
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困境及其纾解
论专业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的发展
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的空间及特殊性探讨
欠发达地区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探讨
背景下公共财政的本质
论公共事务治理的二元对立特征及其缺陷
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误区与实践策略
公共管理学中必须厘清的几个概念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对我国“大部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对行政学院行政咨询职能的分析
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环境建设
区县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背景下的政治参与和沟通
行政区划视野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公权异化再思考——基于古典社会契约理论的阐释模式
公民监督:监督权利和监督权力的会通
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刍议
论行政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
关于增强行政复议公正性的若干思考
在视界交融中认识风险社会
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范文3
Abstract: emergency rescue work of people's livelihood. Frequent disaster, accident affected people 's normal production and life, make the life property safety of people is a huge threat. If the rescue work is not timely, effective, can minimize the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of people, people are not satisfied, there is no happiness.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onnel, equipment and organization system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fire army emergency rescue capability were studied, analyzed the fire army emergency rescue capability construction in the inadequacy of existenc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army emergency rescue ability construction principle, to improve the fire army emergency rescue capability has a strong guiding role.
关键词: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Key words: fire army emergency rescue abili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应急救援工作关系经济发展。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就可以减少负面影响,尽可能减少经济损失,保持经济秩序的稳定。如果应急救援工作不及时,就会使本已受到影响的生产活动雪上加霜,甚至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应急救援工作关系政府形象。应急救援工作是否及时有效,直接关系到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正面形象。我国近年来在国内国外成功的救援行动,得到了国内国外的广泛认同,树立了我国政府的良好形象。如何建立一支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己成为摆在公安消防部队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应急救援存在的突出问题
1、应急救援实战能力较为匮乏。公安消防部队虽然在扑救火灾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对于处置突发事件还是一个崭新课题。平时训练少,加之重特大灾害事故本身发生的概率
偏低,也缺乏这方面的专题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战术理论、方法、原则和要求。
2、救援装备保障机制仍不健全。目前,用于专业救援的一些装备主要集中在特勤大队,而其它普通消防站专业救援器材相对缺乏,尤其是一些高精尖的救援装备更是凤毛麟角,
受装备量少的影响,消防部队参加重大紧急救援任务的能力被削弱。
3、社会救援联动作用不尽人意。由于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来自不同的部门,参战的多方救援力量又因领导体制不同、隶属关系各异等原因,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合作能力及信息
沟通渠道,无法充分发挥现有社会力量的最大效能。
二、消防部队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的有效途径
1、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处置能力。
建立培训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救援业务和理论知识培训,掌握各类灾害事故处置程序。同时健全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为应急救援指挥决策和行动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实战演练,从实战出发,结合本地区或辖区抢险救援的特点开展训练,提升地震坍塌、防汛抗旱、危险化学品、水上搜救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针对各种社会抢险救援的处置,探索以现有装备实施处置和救援的战法,同时积极改革创新,挖潜现有装备潜力,增加高技术含量的内容,适应现代灾害事故处置需要。
2、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器材装备。
加强装备建设,坚持适度超前、优化组合的思路,从精、从高、从优提高消防装备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尤其是消防坦克、防化洗消车、抢险救援车、水上救援车等特种车辆,
以及侦检、破拆、堵漏、救生、警戒、照明、排烟、输转、防护等抢险救援器材和防化服、防毒衣、隔热服等先进个人防护装备。
为适应抢险救援业务训练的需要,构建可以开展灭火战斗、水上救援、井下救人、化学危险品事故处置等综合训练的基地,形成了一个设备较齐全、性能较可靠、技术较先进、保
障较有力的消防装备体系。
同时要加强对购置的器材装备加强管理维护,落实专人负责管理,确保装备器材完整好用。培训一批熟练掌握装备性能、使用和维修方法的技术骨干,并组织技术骨干定期对基层执勤人员进行应知应会培训,提高所有官兵使用、保养、维修现代化器材装备的能力。
3、完善联动机制,提高演练实效。
理顺与各应急专业力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将公安消防部队和武警、驻军、交通、煤气、化工、卫生、环保、通信等有救援能力的单位纳入抢险救援应急体系,明确各
部门在救援工作中的任务,确定救援响应机制和启动形式、组织原则以及通信指挥方法。制定各类灾害事故抢险救援预案,应由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共同参加,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分析灾害事故可能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处置措施,既要在灾害事故的预防
处置和善后处理上有对策,也要在处置技术上有着落能,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开展接近实战的联合演练,发现应急预案在操作性和适用性上存在的不足,不断修订完善,
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建立政府重大灾害救援联勤保障机制,推进社会救援资源整合,建立包括救援器材、饮食、医疗、大型工程机械等内容的应急救援基础数据库,建立健全资源共享和应急征用机制。
三、完善消防应急救援主体法律规定的建议
1、 明确消防应急救援主体范围
从消防应急救援主体相关法律规定,可以清晰地看到,目前关于消防应急救援主体的法律规定并未就消防应急救援主体范围达成一致, 客观上阻滞了消防应急救援成效的发挥 从目前消防应急救援相关法律规定和实践出发,消防应急救援主体范围的确定需要考量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将消防应急救援纳入;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应急救援体系中,消防应急救援主体范围应符合 突发事件应对法 关于应急救援的规定; 二是从消防应急救援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的角度,在对相关应急救援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对消防应急救援主体范围进行专门性的规定,使之成为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体系因此,笔者认为,消防应急救援包括以下组织或机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委员会及日常办事机构;综合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单位专兼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志愿者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其中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构成如下: 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综合应急救援专家组、综合应急救援协助队伍(指除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以外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 环境保护、气象等有关单位组织的协助综合应急救援的队伍) 单位专兼职消防队纳入单位专职或者兼职综合应急队伍,志愿消防队纳入志愿者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2、明确消防应急救援主体相互关系和职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委员会及日常办事机构统一领导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单位专兼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其主要职能如下: 负责各类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规划、人员物质装备保障事宜; 履行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职能; 调动各类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协助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处置特定的突发事件。
综合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设置于各省、市、县公安消防总队、支队和大队、指挥机构的领导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公安消防部队军政主官担任,并适当吸收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主要职能如下: 负责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日常管理,指导单位专兼职综合应急队伍 志愿者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日常管理工作; 组织;指挥各类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综合应急救援演练; 组织、调动各类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参与较大。一般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各组成部分互不隶属, 统一接受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指挥机构领导。其主要职能如下: 承担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空难等生产安全事故,恐怖袭击;群众遇险等社会安全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 协助有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灾害、矿山事故 危险化学品事故水上事故、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
单位专兼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日常管理工作由其单位负责,并接受综合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指导主要承担本单位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工作,并接受综合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调动, 协助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志愿者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日常管理工作由其组建单位负责,并接受综合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指导、突发事件发生时接受综合应急指挥机构的调动,协助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制定行政法规,明确消防应急救援主体的范围、相互关系及职能
消防应急救援主体的范围 相互关系及职能,是消防应急救援中最具根本性的内容。近年来,伴随消防应急救援实践的发展,消防应急救援逐渐被纳入社会应急救援体系,消防应急救援主体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依托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开展了依托公安消防队伍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
实践。但总体上看,消防应急救援主体实践发展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中并没有得到体现,而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虽然对消防应急救援主体实践作出了回应, 但这些规定大多具有缺乏上位法依据、法律位阶过低、规定过于多元化的特点。因此,为进一步整合、规范消防应急救援主体,实现消防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有效衔接,建议由国务院制定《消防法实施条例》或者《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条例》等行政法规,对消防应急救援主体的范围、相互关系及职能作出专门性规定。
参考文献:
[1]骆晶.公安消防部队综合应急救援职能刍议.中国应急管理,2011第6期:56 ~ 59.
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范文4
近期我国公共安全问题频频发生,暴露出我国公共安全管理的落后方面。
公共领域失灵现代社会基本南三类组织构成:公共部门、企业和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这三者能否各司其职,对现代经济有直接的影响。我国一些公共领域也像企业一样按财富最大化原则管理,加大了市场缺陷,这是公共安全问题频发的深刻原因。笔者认为,公共领域不能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应以公平为第一原则。
环境责任缺失我国目前仍处于一种赶超式的压力型体制状态,经济增长的压力非常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官员无论是从地方公共利益出发,还是从个人政治前途着想,都会优先考虑经济利益而不是环境利益。因为,经济利益比环境利益更直接、也更为明显。环境质量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其效果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才能显示出来,而地方政府官员的任期又是不确定的,相对较短,在这种情况下,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利益无疑成为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因此,在以经济目标实现为主导的考核体制下,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的环境责任考核制在一定程度上便流于形式了。这直接导致环境恶化,公共安全问题频发。
协调机制脆弱我国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分属16个部门,各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分兵把守。实际操作时往往由于各部门之间界面不清而导致资源浪费、信息不畅。在紧急情况下,哪个部门应当做什么样的工作,如何保证每一个参与应急的组织机构都有适当的工作,都有赖于协调机制的建立。我国目前有些省份虽然已经建立了公共安全应急机制,但是这种管理机制大多属于分行业、分部门的分散性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专业性比较强,但政府各部门间在应急应变方面缺乏协调机制,难以应付灾害并发的问题,如果同时发生一种以上的危机事件,政府就很难依法迅速建立统一的公共安全处理机构。
治理能力不足公共安全问题对政府能力提出考验。公共安全问题发生时,由于公众的恐慌心理,人们往往对政府的能力产生怀疑。这就需要政府在危机时刻具有例外管理的特征,具备高超的危机处理能力,对危机事件迅速作出反应,在关键时刻能够化解危机。联合国减灾战略机构2004年对“抗灾能力”作了定义:抗灾能力指可能受到危害的一个系统、社区或社会,通过抵御或变革,从而在职能和结构上达到或保持可接受水平的适应能力。公共安全问题在制造了不幸的同时蕴藏着发展契机。衡量能力缺陷的程度并实施干预,通过提升能力建设,可以保证社会机制的健康,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地方政府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较低,地方协作精神欠缺,因此,在处理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时还应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政府应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资源以应对各种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公共安全领域的战略变化
当代社会公共安全领域发生了三大战略变化:第一,应对不确定性成为全球的课题:“9・11”事件后,美国对整个公共安全处理机制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其目的之一就是应对不确定性。
第二,在数字传播时代公共安全的影响特别明显。在数字传播时代,公共安全问题发生后,会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容易在社会心理层面产生恐慌和不安全感。一旦公共安全问题发生,如果信息公开缺失,人们往往会认为是天灾与人祸共同造成的恶果。在信息公开方面,中国目前存在的三大问题:其一,一些政府部门对上、对下都不能迅速反映情况和披露信息。信息的不对称不仅表现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有时也表现在下级政府和上级政府之间。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不对称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下级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极可能因为上级政府不能及时掌握下级政府全面而真实的信息,而出现重大决策失误。其二,发生公共安全问题时,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瞒报情况。其三,社会公众监督不够。
第三,科技的负面作用加大了风险。在现代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一方面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干扰影响日益加大,各种潜在的和现实的灾害风险对人类的威胁正变得日益复杂和难以预料;另一方面,现代科技的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均明显。德国学者贝克指出:现代社会的风险包括经济的、生态的、技术的,如核技术、化学的风险、生物的风险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温室效应等环境危机。这些风险与自然风险明显不同,它们是现代化的产物,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传统的灾害风险管理方式,再也无法有效应对人类面临的日益复杂的自然灾害风险。要有效地减轻和控制灾害风险就必须采用更加综合、多学科的方式来应对。正是源于此,我国政府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首次把公共安全作为独立领域进行战略研究。
发达国家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
那么,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呢?
第一,建立公共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日本的公共安全管理一直以应对自然灾害为中心,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转向多灾种的综合防灾管理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的内阁确定了公共安全管理内容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事件安全三个范畴的综合管理。日本现今的公共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是:以法律为依托,以首相为最高指挥官,内阁官房负责整体协调和联络,通过中央防灾会议、安全保障会议、金融危机对策会议等决策机构制定危机对策,由国土厅、气象厅、防卫厅和消防厅等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合实施。
第二,政府首脑担任公共安全管理的最高领导。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不断完善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普京执政后进一步完善了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签署了《俄罗斯联邦战时状态’法》,至此,俄罗斯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俄罗斯现行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是以总统为核心、以联邦安全会议为决策的中枢系统,政府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化解和处理国家发生的各种公共安全事件。
第三,行政首脑依靠应急管理机构提供决策咨询。澳大利亚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是设置撒个层次的关键性机构:
是在中央设置的反危机任务组(CCDTF),主席由总理和内阁任命,委员为各部门和机构的代表;二是危机管理局(EMA)具体领导和协调全国的抗灾工作,职责是提高全国的抗灾能力,减少灾难的损失,及时准确预警;三是在国家危机管理协调中心(NEMCC)设危机管理联络官(EMM)为政府各部门的联络员,专门负责协调危机管理局下达的跨部门任务。
第四,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及企业发展成熟、规范,对于公共安全的处理具有积极的作用。主要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也十分健全,因此在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时更有利于整合资
源,协调处理。
健全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之策
针对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健全公共安全管理相关法律。公共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公共安全管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可以确立公共安全管理的合法性。最新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了国务院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国家总体预案的,为地方政府应急预案及应急机制的建立起到了规范性作用。但它仍然属于行政法规,因此建立相关具有法律效力的公共安全法律势在必行。
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范文5
关键词:环境污染,危害,策略
中图分类号:X503文献标识码:A
一、构建环境风险评价制度的框架
环境风险评价在我国环境立法工作中,起步相当晚,到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适合我国的有关风险评价程序和方法的法律制度。因此,必须在法规和管理制度中已经明确提出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
(一)明确环境风险评价的主体。环境风险评价的主体是指组织实施环境风险评价活动的特定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所谓“特定”是指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就国家机关而言,它必须被授予环境风险评价权力,任何未经授权的机关不得组织实施国家环境风险评价活动。就社会组织而言,它必须具备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和国家认可的环境风险评价能力资格,前者为该组织承担环境风险评价法律责任提供保证,后者确保该组织能够顺利实施环境风险评价活动。
(二)加强环境风险识别。石油企业中加工的物料及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扩散,有毒有害等特性,生产装置流程复杂,在生产过程中,介质易处于高温、高压、深冷、负压或临氢等特殊工艺状态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由于静电聚集、设备失修、误操作、明火及自然因素等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性以及有毒物料泄漏的可能性,根据国家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需要对石油化工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上文已经提到,针对石化企业的建设项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为泄漏、排放、火灾、爆炸和破损,据有关资料显示,发生可能性大的火灾、泄漏、爆炸,事故后果严重的有毒物质泄露中毒事故是石油化工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事故类型。
(三)细化环境风险发生源分析。由于对于大多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源从泄漏、排放处到敏感环境受体都有一段迁移途径,而且在通常的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再试图减小事故泄漏或排放的概率,会导致费用的急剧增长,所以在实施安全和事故恢复措施投资之间谋求较为合理的平衡是十分必要的。恢复风险方法是对事故发生源减小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它通过一种更加系统和复杂的关于事故泄漏、排放、污染物转移的检测系统,提供对污染物泄漏、排放、转移的监测信息的快速传递,并采用相应的恢复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污染物进入环境,从而避免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二、完善环境污染事故预防的监管机制
(一)构建政府、企业及公众的联动结构。在环境利益冲突中,政府、企业和公众不可避免地都被卷入进来。环境管理的这种三元结构,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正处于发展阶段,在发展中国家就更不明显,但各国都已逐渐认识到其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性,开始对建立这一结构进行一些制度上的安排。要完善我国的环境监管体制,构架起这三元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对策。有学者在论述建立中国环境管理的社会制衡机制时,提出了通过界定四种环境权益来激励公众对环境损害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一是知情权,即开辟多种渠道,公布环境信息,使公众了解真是情况。二是监督权。要通过法律规定,赋予公众对损害环境行为的监督权利,使其得以真正地参与环境管理。三是索赔权,这是环境权益的核心部分。四是议事权,这里是指公众有权参与经济和环境决策的某些过程。
(二)完善环境保护监管体制。构建起三元运作结构并不能完全解决环境护监管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各方广泛参与的环境保体制,政府起主导作用,一旦政府主导的作用出现了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整个国环境保护的效率。因此必须对症下药,以解决政府职权过于分散且缺乏有效的协和监督为突破口。
三、建立应急预防体系
(一)预防与应急准备。建立和完善环境突发事件预防控制和处置应急体系。强制性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全国性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全国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监测和预警机制,全面提高预防监控水平,对已经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进行跟踪监测,掌握其变化情况,对可能出现的趋势和问题及时进行预警。根据环境突发事件的类别,制定监测计划、预警等级、报告程序和时限,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建立应急报告制度。环境事故的应急报告是有关决策机关掌握事件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经对环境突发事件的报告制度做出了初步的规定。本条例中应当进一步明确建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规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报告的主体和内容,其内容不仅包括对已经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进行报告,也应当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进行报告。特别要明确规定各级报告的程序和时限,以防贻误处置环境突发事件的战机。为此,建立畅通的信息网络非常必要,条例应当明确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重大、紧急环境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系统,各地要建立健全从上到下的环境突发事件的信息网络,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环境突发事件的实情,否则,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就会形同虚设,导致事件扩大,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三)规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由于条例主要调整在预防、控制和消除环境突发事件危害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行政法律关系,条例应当规定以行政法律责任为主。在规定行政责任时应当以过错责任为原则,其责任主体的范围不能仅仅针对引发环境突发事件的当事人,而应当对从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信息报告、通报到应急处理各个环节的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规定法律义务和应当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范文6
关键词:跨区域警务合作 后勤保障工作 保障体系
一、后勤保障工作的意义
1.保障跨区域警务战斗力的发挥
后勤保障工作可以促进跨区域警务战斗力的形成。并且随着肩负任务、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现代警务的需要, 跨区域警务战斗力的保障对越来越依赖于后勤保障工作。跨区域警务战斗力的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都依赖于后勤保障的好坏。
2.为跨区域警务提供潜在战斗力
后勤保障工作关乎广大民警的切身利益, 直接影响公安民警战斗力的发挥。例如民警工作环境,良好的环境毫无疑问会有利于队伍的凝聚力,保证民警旺盛的工作激情,增强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并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及潜在战斗力的发挥。
3.是现代跨区域警务改革的重要内容
新的警务机制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分别决策机制、实战机制和保障机制。简而言之,决策机制是核心部分、实战是关键部分、保障则是基础部分,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作用形成现代警务机制的整个体系。
4.是跨区域警务合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方面
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决定着跨区域警务合作职能的发挥和跨区域警务合作战斗力的实现。搞好跨区域警务合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密切联系群众。而在跨区域警务合作中联系群众,后勤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跨区域警务后勤保障工作的内容
1.必要的人力保障
跨区域警务后勤工作要求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力保障。不仅是要求要有一定数量警力保障,也要求有相应的质量保障。警力资源的配置要合理,分工要明确。
2.必要的财力保障
充足的跨区域警务后勤保障不仅需要常态下的资金保障, 也需要在突发应急事件处置上建立良好的资金保障机制。
3.必要的物资保障
充足的人力保障, 必要的财政保障都是建立高效区域警务合作后勤保障机制不可或缺的,但同时也需要有必要的物质资源保障。
4.必要的科技保障
技防技术、信息技术、安防技术、通讯技术、刑事科学技术等都是跨区域警务合作后勤保障工作的科技基础。这些技术融合为一个体系,共同支撑跨区域警务合作后勤保障工作体系的运行。
三、现阶段跨区域警务后勤保障存在的不足
1.保障观念陈旧
在长期的工作中,受习惯思维模式、工作方式的影响,工作有很大的惯性, 很多同志的保障观念仍停留在等、靠、要的计划模式上, 完全不适应现在跨区域警务保障工作发展迅速和建立高效保障体系的需要。
2.保障机制落后
现在很多地方的保障工作还没有完全摆脱原有传统保障体制的影响。在管理体制上的具有被动性、静态性、滞后性和粗广化的特点 还惯用粗放型管理模式, 未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管理效益也不尽合理,根本达不到主动性、动态性、前瞻性和精细化的工作要求,满足不了高效率多变化的现代警务合作对后勤保障工作的要求。
3.保障体系不健全
一是保障工作覆盖范围不够,缺乏必要的保障体系标准;二是已经做出的体系标准一般是粗线条的、框架式的,在具体化、细化上存在不足。
四、完善区域警务合作后勤保障的对策
1.树立现代后勤保障的观念
第一,整体保障观念。一方面,要建立起集服务保障、装备、科技、经费、管理、为一体的整体保障观, 对后勤保障与整体工作有充分理解。另一方面, 随着后勤保障服务社会化工作的不断推进。
第二,科学保障观念。要认识到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绝对不是单纯的消费性的、福利性的, 而是要正确理解后勤保障工作具有很强政策性、实用性和专业性。保障工作者应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保障工作,树立科学保障观念。
第三,发展的保障观。当前,在社会治安稳定、区域警务合作加强的形势下,实际的保障需求不断更新,保障工作应彻底改变以往固化守旧的错误观念,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不断适应现实工作需要,用发展的保障观推进保障工作的不断发展。
2.完善保障的体制
第一,集约管理机制。以往后勤保障管理中资源比较分散,管理的工作效能自然不高。应本着精简、统一、高效原则, 从跨区域警务工作的长远发展和实际工作出发,理顺工作程序, 整合各种资源,推进联合工作, 逐步打破部门和条块分割的局面。
第二,精确保障机制。这种管理模式,不同于粗放型、模糊型传统的保障方式。规划必须精细而准确、保障时间、空间、数量、质量等具体要求也应力图精准,以提高保障效率。
第三,应急保障机制。跨区域警务合作的经常性业务所需的保障一般都有常规的保障流程,但在当前跨区域警务合作不断深入和实际工作时刻变化的背景下,更需要建立反应迅速的应急保障机制, 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快速赶赴现场,掌握保障工作主动性、前瞻性。
3.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后勤保障工作的效率
跨区域警务合作需要工作的信息化。公安部提出了向信息化要警力、要效率、要战斗力的要求。信息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公安工作的传统工作模式,同样后勤保障工作也要从简单、粗放、机械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导作用,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 提高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