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相关知识常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相关知识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相关知识常识

美术相关知识常识范文1

一、从欣赏开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对于入学前学习美术知识较少的同学,这门课程显得格外难,有时付出的努力和学习成果不成正比,许多同学面对美术望而却步,渐渐失去了学习信心。因此,美术教学的第一步应从认识和欣赏开始。对于新入学的学生来讲,老师要通过对美学、美术以及美术与幼教的关系等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改变学生对美术狭隘、片面的认识。进而,教师可以开展审美教学,教会学生欣赏艺术品的美和生活中的美,让同学不断地认识美,渐渐地对美感兴趣。

二、用能力说话――确保知识技术过硬

美术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老师必须通过美术实现对幼儿吸引、引导、帮助和教育的目的,因此扎实的美术功底和灵活的美术运用是幼教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本领。在美术技术、技巧的教学方面,需要分为输入和输出两个层次。第一,是美术信息向学生的“输入”。在以绘画、手工、装饰为主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掌握和学习相关知识,了解每种美术形式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避免只会临摹、缺乏自创的情况。第二,是学生对美术信息的“输出”。一方面,学生应具备基本的美术常识,“讲得出”美术作品的信息和内涵。另一方面,学生应掌握幼教相关的美术技能,“做得出”美术作品和美术道具。

三、“学以致用”――做到理论实践结合

将美术应用到幼教当中是学习课程的关键。因此,美术应用是幼教专业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第一,要学会用。在讲授美术技能的同时,老师要启发学生如何将所学的美术知识应用到幼教工作中。老师可根据幼教中不同主题布置阶段性的作业任务,如节日的教室布置、手工课、看图说话、图形教学等,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放在不同的主题任务中思考,促进知识应用。第二,要主动用。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其他专业课中应用美术,将知识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它可以通过学生试讲课的方式实现,同时也是有效的就业指导。第三,要善于用。教师要启发和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都有美的存在,进而将美渗透到行为、举止、授课方式中。这个能力需要逐渐渗透、逐步培养,实现途径是在课上给学生思考、发问和讨论的时间,在教学中多举鲜活的实例。

四、“授之以渔”――体现幼师专业特点

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就业后将成为幼儿教师,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好美术教学。详细讲授幼教美术教学方法,指出幼儿教学工作的特点、难点和工作方法。通过实例、实战的方式指导学生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美术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幼儿教师的心理转变,能够真正地把幼儿当成教学对象进行教学和教育。第二,要教会学生如何传播美。在美术教学基础上,学生还应学会如何引导幼儿审美,如何利用美术与幼儿沟通,如何通过美术激发幼儿的创造力等方面。以美术为切入点,老师引导学生对幼儿的心理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学习美术的娱乐、锻炼、艺术、沟通、激励等主要功能的实现途径。在作业和任务的布置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和发散性的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实践,实现美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五、将眼界放宽――着力培养创新能力

美源自于生活、美无处不在,它不仅仅存在于美术课上。因此,要教好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美术课,就应让学生放宽眼界,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不断地积累美术功底、美术教学方式和美术素材,同时善于发现并有能力培养幼儿的美。老师的课堂教学,只能作为学生学习美术的冰山一角,仅仅起到入门引导的作用,在课下,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做好美术作业、搜集教学素材、提升个人审美和拓宽教学思路等。要让学生明白每节课的目的,明确课后作业和阶段性的学习目标,起初老师可以给出作业范例,但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老师应尽量避免范例禁锢学生的想象力,要让每次作业成为一次全新的创作。同时,要定期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让学生自己讲述创作经历、作品意义和学习心得,通过一次次的锻炼让学生体会幼教工作中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

美术相关知识常识范文2

关键词:高职;美术鉴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53-01

高职美术鉴赏课的开设,就是为了让高职设计专业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评价和鉴别,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发展他们的美育知识和修养的目的。

一、高职美术鉴赏教学的存在的问题

在鉴赏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鉴赏。事实上,在美术鉴赏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却十分尴尬,大多数高职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缺泛兴趣。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美术鉴赏课内容多,课时少,知识不生动,教法也没有固定的程序或方法,以至于让人感到不知所云或枯燥无味。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产生。

1.教材内容不配套。当前大部分高职采用的美术鉴赏课程教材一般都是体系较为陈旧的美术用书,内容大致是对美术常识和门类做一些简单介绍,再介绍一些中国国画、西方油画作品,知识面过于狭窄,工艺设计、工艺美术的内容相对较少,无法与专业相结合;其次教材内容含量很大,包含了美术六大门类的各个领域,它偏重于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较强调技能技法介绍。再者,与理论知识相配的图例很少,特别是彩图更少,这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极为不利。

2.教师自身修养有待提高,教学手段装简单。

美术鉴赏课对教师自身修养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具有各美术专业广博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知识,对相关的艺术历比较熟透,学生对教师一味的在课上讲解名作技法而不用引申的上课方法非常反感,而我校的实际情况对此尚有一定的差距。

3.学生美术基础差。由于他们多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小学或中学阶段很少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这种从小学以来形成的对美术学科的认识,直接或间接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高职学生的基础差是有目共睹的,多数学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如果从技法上来分析作品的优秀内涵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高职美术鉴赏教学方法探寻

(一)通过故事情节来演绎作品的含义

鉴于学生美术基础差,对美术技法了解有限,过多的讲解作品的技法对学生理解无益。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解读作品本身的故事来激励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爱国热情,从而提高其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

(二)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和教学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密,高职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的和特点决定了美术鉴赏教学非常适合利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在高职教学中,虽然美术鉴赏课的课时少,但内容却比较多,实行多媒体组合教学,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信息质量高、容量大、速度快、效率高、功能多样、综合性强的特点,最大限度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

虽然学生基础较差,很多东西难以接收,但这不能成为不重视学生体验的理由。相反,学生的只有在自己有体验的基础上才能比较好的接收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内含。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美术鉴赏课更是主客体的统一,鉴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养成。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也不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养成。可采取的教学策略如下: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鉴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鉴赏内容的距离,产生鉴赏的直接兴趣。2)在出示鉴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3)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细魄体味。4)必要时,对于鉴赏中提出的一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鉴赏、评价,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美术相关知识常识范文3

大会开幕前率先举行的“BIAD建筑实践与建筑教育展”以推广“BIAD设计”品牌战略、介绍BIAD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办学成果及展示BIAD代表作品为主线,成为当日展会中的亮点。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宇、全国勘察设计大师胡越以及《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等到场祝贺。张宇副院长在讲话中回顾了BIAD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办学5年来的发展历程,并以翔实的数据展示了BIAD将“建筑服务社会”的核心理念深入到建筑教学实践中的成果。吴良镛院士及马国馨院士分别就教育的全球化、大众化、多元化做了评述。

建设部副部长黄卫、著名教授吴良镛先生、齐康院士等来自国内外建筑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国际建筑教育大会的开幕式并致辞。

在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内外多位建筑教育专家以建教育的职业训练,建筑教育的课程教学研究、建筑教育的校际交流等为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研讨。

9月16日,本次大会圆满落幕。

(何蕊)

《建筑创作》等承办中国科协“公共科普场馆生态环保节能巡礼展”

2007年9月8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题为“节能环保,和谐发展”的年会在湖北武汉光谷体育馆如期召开,同期同地,公共科普场馆生态环保节能巡礼在光谷体育馆开展,该展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和湖北省科技馆承办,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市图书馆协办。本次展览内容详实,分为理念篇和案例篇。理念篇通过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健康舒适及虚拟现实五大板块向公众介绍了绿色建筑、生态环保、人类社会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及数字模拟等科普常识。案例篇则结合适用于公共科普场馆的具有节能环保作用的新设施、新产品的图片对在生态环保节能方面较有特色的中国科技馆新馆、国家数字图书馆、首都博物馆、汉诺威博览会26号展厅等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科普场馆进行了全方位的立体展示,从建筑结构上诠释分析了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宣传了节能环保新技术以及绿色建筑物我两谐,天人合一的新理念普及了节能环保相关知识,促进了公共科普场馆的标准化建设。

美术相关知识常识范文4

关键词:小学美术;个性化;培养策略

小学美术教师应该仔细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爱上美术语言。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美术、发现生活中的美术,是他们学习的关注点。小学美术教师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认识美术语言,了解如何用美术的角度看待世界。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认识美术、熟悉美术,让学生在探究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同时,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展开分析、思考,进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1]。

一、小学美术教学情况

小学美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美,而且要让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表达对美术作品的认识,进而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毕业,他们往往需要学会用美术的角度认识美术,了解与美术有关的基础知识。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采用模仿美术作品、鉴赏美术作品、感受美术作品的策略,鼓励一年级的小学生自主完成部分美术作品鉴赏的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对美术问题和基础知识较为熟悉,那么他们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就会有所加强。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透过美术作品看本质,勇于发现美术作品的美。现有的小学美术教学工作需要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教师应该思考现有的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为学生营造更和谐的学习环境,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新的美术教育理念使小学美术教学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特别是提高了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率。教师应利用新颖的教育模式创设美术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美术知识,增强美术学习的自信心。目前,部分教师利用网络教学、翻转课堂、分组合作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式讲解教学重难点,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但是,仍有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难以充分地训练自身的审美思维。因此,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二、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做好美术教育的衔接工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创造美,进而促使学生养成乐于学习美术的习惯。

1.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审美倾向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具备审美能力。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美术赏析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美的习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教学工具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应该做好课堂导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知识,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进而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如,在动漫形象设计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5~8分钟视频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动漫形象的特征,并总结美术作品鉴赏的角度、技巧问题。在引导学生欣赏动漫形象的有关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看有关动漫制作原理的视频,让学生走进动漫世界,发现动漫作品中独特的美。教师要做好幼小美术教育的衔接工作,特别要从学生的角度探索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发现的事物也是不同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动漫形象的设计过程,并让学生观察动漫中人物、景色、事物等形象的美,绘制自己眼中的动漫人物,以此激发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欲望。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眼中夸张、幽默的动漫形象。由此可知,在面对审美对象时,教师要从学生的不同特点入手启发学生,并以此实现教育目标,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审美需求。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进而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个性[2]。

2.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思维

在幼小衔接期,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创造生活中的美术。小学生接触的生活、学习、社会知识有限,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感性地认识世界,拓展学生的美术思维空间,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教师要引导学生保持自身思考的主观能动性,并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购物常识,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美术的认识。如,在《快乐的家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析家园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家园对于每个人的意义”的故事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家园美术作品是如何创作的,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如何赋予美术作品特定的意义。学生在学习时会发现家园美术作品的构造,并了解美术手工作品的设计思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颜色对家园美术作品的影响,进而增强作品中颜色的感染力。在自主区分不同颜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手工作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提高美术学习能力。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购买制作家园美术作品的材料,进而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房屋建造相关知识。学生通过这样的生活化美术学习不仅掌握了部分生活知识,而且了解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化特征,学生设计、制作的家园手工作品也是不同的,其个性化思维也由此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3.创设美术微课教学情境,营造个性化课堂氛围

教师在上微课时可以创设美术课的情境,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能力。如,在人物形象美术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人物的特征,在创作半人像时重点描绘人物的面部、衣服、眼神等。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结合微课理解描绘人物形象的思路,再创作人物形象,然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创作美术画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画像是如何创作的,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如何赋予美术作品特定的意义。学生在学习时会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厘清美术作品的设计思路。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颜色对美术作品的影响,进而引导学生提高学品中颜色的感染力。在自主区分不同颜色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造型的绘制方法、人物形象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提高了审美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备绘画材料,进而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与人物形象绘制相关的工具[3]。学生通过这样的生活化美术学习,不仅掌握了美术知识,而且了解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在动手创作人物形象作品时,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就会建立起对美术知识的形象思维。教师通过微课教学情境的有效构建,可以营造个性化的课堂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摆脱以往单一作画模式的束缚。该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顺应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美术素养,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

4.结合纸工教学,张扬学生的个性

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结合现有的纸工特色教学工具,制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策略,激发学生对纸工制作的求知欲。在实际的纸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上,让学生从构建纸工制作的思路开始,进入深入理解的学习,使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如,在制作“大嘴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制作嘴巴形状折纸的大致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制作“大嘴折”的基本思路。学生在思考生活中嘴的形象时,会自觉地思考人物嘴巴的特征,确立对纸工作品的认知。学生在上课前应了解折纸、剪贴艺术等基本的美术知识,完成预习,从而提高课堂上纸工制作的效率。教师可以设定具有一定难度的口纸师傅的制作技巧,让学生协助,通过视频学习口纸师傅的制作步骤。在学生制作纸工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阶段思考制作层次,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设置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到制作纸工作品的要点。学生在思考如何描绘嘴巴形状的过程中增强了想象力,制作作品的速度和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在掌握嘴巴的颜色、形状、折纸顺序的关系后,可以理解嘴巴形状折纸制作方法的不同,加深对纸工作品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思路,说明自己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还可以让学生写一个关于嘴巴的小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对不同学生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特定的训练,鼓励学生并使其巩固所学知识,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5.结合美术作品故事背景,强化学生个性化情感体验

在小学美术课上,小学生对课堂导入时的美术故事往往很感兴趣,乐于发现故事中的美术知识。学生对于新颖的美术教育形式具有探索欲望,教师通过自主的美术教育探索,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在挖掘美术故事背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特定的教学工具,让学生分组完成对美术故事背景的探索。教学个性和特色是吸引学生的一大重点,教师要想提高美术教学的影响力,就必须积极分析当前美术教学的个性化和特色化教学设计目标。如,在梅花作品的赏析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结构丰富、内容突出的美术多媒体视频,增强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让学生加深对中国画工具、材料的认识,并让学生体会笔墨的韵味。教师要在多媒体视频设计中讲授传统的画梅技法,并让学生学会赏析梅的表现技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梅花的生长习性,让学生分析梅花的造型特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花朵代表的含义。在分析美术作品故事背景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个性化情感体验。

结语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美术知识,并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学生通过阶段练习,可以建立对美术作品的形象思维,逐步提高自身的美术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红,陆如萍.个性化培养: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J].中小学管理,2019(1):21-24.

[2]崔学英.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化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214-215.

美术相关知识常识范文5

一、美术教育需巫待重视

当前,在综合性大学里,美术教育教学虽然较之过去有较大力度的改革,如学分制的实行,人文素质课的增设,各专业学生除了完成本专业规定的必修课程外,可根据自身兴趣与需要自由选择学习包括艺术类课程在内的其他课程。但是,全国除少数重点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建立了艺术学系或艺术学院,大多数学生未有艺术类课程可选。即使是在这些己经建有艺术院系的大学里,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接受艺术审美教育的机会。目前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仍然偏低,具体表现在他们艺术基本常识掌握的欠缺,如展示在大学校园的大学生社团所组织的各类专刊、报栏比赛等水平低下。反映出了他们对基本艺术规律的应用知识比较陌生;他们电脑操作虽然相当熟练,但是在课件与动画设计的色彩安排与搭配上却无章法,还有对社会流行的低水准艺术甚或低俗的艺术较为热衷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也不在少数。时代需要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仅需要他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和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品质,还应该具有优良审美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这种现代人才的培养,还是像过去那种只注重专业自身的单一知识结构的培养模式或缺少艺术的教育与美的熏陶是远远不够的。

当前,我国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早在我国古代的周代,就开创了制礼作乐的制度。使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形成规范的语言与行为,即为“礼”;孔子提出:“乐以教和”的主张,其教育与自身修养的终极目标为艺术化行为与审美型人格。20世纪20年代,教育家先生便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艺术教育思想。到20世纪末,我国的一些大学,如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相继成立了艺术系,旨在通过对全体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与理解能力、陶冶学生性情、开阔胸境、提升人文修养,培养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美术作为视觉艺术,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将其人的内在隐性的情绪、情感与潜意识梦幻般感觉或精神以外化显性的图形符号表现出来,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审美感受。与语言文字符号相比,它应属于另一信号系统—即形象符号之类,但它所传达的信息恰如文字符号一样。美术是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其不朽作品都是文化发展的结晶,所寻求解决的同样是人类社会生存的价值问题,具有其深遂的文意蕴;二是真正的艺术都是不同时代不同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再现的还是表现的,人们通过这些作品,不难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作用与思想观念上的自然引领。西方席勒等人的艺术教育观都将艺术、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三者之间的关系视为不可分割的紧密相联的关系。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再是仅限于文字,而是图文并举,社会生活中对图形符号的极大依赖性是空前的,为信息快速传递的巨大作用也越来越表现出其他语言符号的不可替代性,由此而产生的“图、形、色”各自或相互间塑造与配置艺术的相关知识与高品质审美追求所需的美学相关知识等一系列问题,便成为人们日常广泛接触或多有缺失的问题;而现今时代与未来时代的社会生活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人民越来越需求精神的丰富与满足,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离不开艺术与审美。为此,社会对教育,尤其是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要为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美术教育是培养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

美术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素质重要途径,是进行美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是通过设计、绘画、制作和欣赏美术作品等,引导学生研究美、表现美、创造美和应用美。美术教育能够使学生对事物和艺术作品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使其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审美观点。美术教育又是以艺术形象作用于人的情感,给人以情感的陶冶,起着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作用。因为人们欣赏美术作品是感知和理解、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一种精神活动。它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同于政治的直接说教和法律的强制约束。美的东西不但形象于表,而且往往还有寓情于内的特点,它能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使人们在心理L乐于感受,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使欣赏者审美情感得到升华,精神境界得到提高。美术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1、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完美的人格。美术教育能够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从而增强审美素养,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辨别能力,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美术教育在欣赏美、享受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无疑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2、美术教育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当美的感性形象作用于人们感官的时候,人们必然受到情绪感染,发生情感上的震动,引起内心的共鸣。我国美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了解和欣赏祖国的美术作品,可以使我们认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领会古代艺术美,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3、美术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类文明的认识。欣赏古代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受到审美教育,而且具有了解历史的作用。例如,从《清明_上河图》我们可以了解宋朝的城市布局、房屋建设、水陆运输、车舟形状、桥梁结构、衣物服饰、百业情况、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等。读此一张画,真如同读一部宋朝直观形象的历史百科全书。欣赏现代美术作品,领会现代艺术美,可以产生对未来远景的期望,鼓舞人们积极向上,增强创造美好生活的意愿。欣赏世界各国古今优秀作品,可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了解其作品的进步意义,培养国际主义思想情感,提高辨别美丑和发展审美的能力。欣赏宏伟工程,可以让学生产生崇高的情感。如欣赏南京长江大桥、葛洲坝水利工程,对这些属于社会美范围的“人化自然”,并不只是一种形式美的欣赏,而是能从中感到社会的目的性,感到社会劳动的成果、社会巨大进步的内容,感到人们的力量和高尚品质,因而会被深深感动。

4、美术教育在开发钾力、特别是在形象思维能力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提出科学与美结缘,掌握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有利于各科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美术教育以提高审美文化素质为中心,关键在于提高其美术基础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它把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例如造型知识、透视知识、色彩知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美术史知识等等,这些本身就是现代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色彩知识,应该使学生懂的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的对比变化、色彩的调配等。再如点、线、面的知识,应该让学生懂得点、线、面的情感含义以及它们在造型、绘画上的表征意义等。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是发展学生绘画能力的基础。

三、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

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外,在现代社会中的最大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强烈的创造意识是优秀人才的基本素质,尤其美术专业工作者,其个性素质和创新意识是发展和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条件。培养精神自由、勇于创新的高素质美术人才,是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

l、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贯穿于美术专业教学的始终。创造性的本源在于人自身,而调动人的创造性思维习惯的最佳时期是其接受教育的学龄阶段,最佳方式是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在自信且兴趣浓厚的状态中去研究和探索。死板的技术传授极易扼杀人的创造天性。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和呵护学生的心理优势,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盲目崇拜,鼓励学生敢于自我表现,敢于张扬个性,富于热情而不是麻木冷漠。一个人的自信心和个性意识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关系到他日后的发展和成就。那种重知识技法传授,轻个性素质和创造意识培养,或仅将培养学生个性素质在口头上,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先打所谓的“专业基础”,再培养和发展个性素质、审美素质的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甚至是有害的。个性素质、审美素质和创造意识的培养是一项更为重要的基本功,应与技巧训练同步,应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始终。

2、创新教育的重点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潜能。艺术的本质是感性的,艺术规律不同于科学规律,科学是建立在已知基础上的,科学创造往往依赖于前人的成果。而艺术创造与前人的成果互不关联,且常常呈排斥状态。真正的艺术创造应该是纯精神纯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从事艺术活动需具备基本的艺术素质。一个唯唯诺诺、循规蹈矩、没有鲜明个性的人是难以在艺术领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所成就的。在美术专业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优势都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素质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使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意识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当然,这里所说的个性是指健全人格基础上的健康的自信心和素质特点,是指非盲从的独立性和较强的自我判断力,是源自天性且后天得到良好发展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心理优势以及自我真实情感的表现欲,而不是那种病态的、极端的、妄自尊大的自我膨胀的所谓“个性”

3、应当努力创造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素质和创新意识,要求教师能够善待学生、尊重学生,在专业方面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尤其是要有敢于尊重、爱护和理解具有不同观点、不同审美取向的学生的胸襟和气度,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和营造尽可能宽松自由、崇尚个性的教学氛围。自由是人的天性,个性是艺术的生命,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更宜于学生个性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鼓励学生个性张扬,造就性格鲜明的新型人才,不仅是在教学方面和专业研究方面,同时也应包括学生的生活管理方面及对学生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方式方面。人们常说“画如其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自由、受到种种限制的人是难以在专业学习方面使个性得到自然张扬的。我们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应积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更宽容、更大度、全方位、深层次地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最大限度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树立独立意识,培养生存能力和竞争意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通过新的评价方式积极地为学生营造和提供一个更为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和生活环境,在培养集体观念和群体意识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识和独立判断,使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不但专业上学有所成,而且能形成有利于他们日后适应社会、参与竞争、全面发展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个性,这应该说是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重要使命。

美术相关知识常识范文6

重庆报考代码:3651

江西服装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面向时尚艺术行业,以培养创意设计、工程技术、市场推广和经营管理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专业性院校。

学院坐落在英雄城南昌市南郊,占地近千公顷,校舍面积近50万平方米。气势磅礴,美轮美奂,独具特色的欧式建筑风格展示了服装无国界、中国服装走向世界的优美意境和雄浑气魄,彰显着“中外服饰文化的主题公园、求知学艺的高教学园、文明和谐的精神家园”艺术魅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在这里接受艺术熏陶,追寻自身梦想,谱写华美篇章。

围绕纺织服装行业和时尚行业人才需要,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以纺织服装学科群为主体,艺术传媒学科群和经贸管理学科群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学科发展框架,成为“服装人才库,时尚策源地”和“服装人才超市”。学院设有时装设计分院、服装设计与管理分院、服装工程分院、服装商贸分院、艺术与传媒分院、时尚饰品设计分院,开设有40多个本、专科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是江西省重点学科,服装设计、鞋类设计与工艺、艺术设计和市场营销等多个专业属于省级特色专业。

学院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有香港、台湾、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及国内外诸多服装专家、设计师、艺术家担任学院客座教授和高级顾问;学院建有8个专业研究机构和8个名师创意设计工作室,校内建有服装实验实训基地和艺术传媒创意中心,有100多个实验实训室,与福建石狮市政府在石狮共同成立了江西服装学院石狮服饰设计研究院,同时,在国内相关企业、单位建有20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

学院校园生活丰富多彩,70多个社团为学生搭建了个性发展的舞台。赛事文化更具特色,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全国服装设、艺术计大赛和模特大赛等赛事中屡获金、银、铜奖。

学院全新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使毕业生连年走俏,供不应求,实现高层次、高薪酬、高体面就业。对此,新华社内参、《半月谈》杂志、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均有报道。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深受政府、社会肯定,先后多次荣获“江西省就业先进单位”、“中国纺织服装协会校企合作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建校20年来,6万余名江服毕业生,弄潮华夏,自强创业,成为业界一道亮丽风景线,被国内服装业界誉为“江服现象”。

2016年重庆校考专业报考须知

(一) 表演(服装表演与营销),总分:300分

1、形体气质:体型、身高、相貌。

2、台步:考察步态、表现力、造型、乐感等(女生自备高跟鞋)。

3、才艺展示:舞蹈或健美操考核(舞种不限、服装不限、音乐自备)。时间1分钟之内,考察考生的乐感、节奏感及动作的协调性与表现力。

4、自我介绍。

(二) 表演(广告模特与服装设计),总分300分

1、形体气质:体型、身高、相貌。

2、造型展示:考察镜头表现力、造型能力等(每人需进行三种以上不同风格亮相造型展示)。

3、命题表演:考察语言表达以及基础表演能力。考试方法:随机抽取试题进行命题表演,时间1分钟。

4、才艺展示:舞蹈或健美操考核(舞种不限、服装不限、音乐自备)。时间1分钟之内,考察考生的乐感、节奏感及动作的协调性与表现力。

(三) 数字媒体艺术,总分300分

考试内容:笔试(影视、数字媒体、美术等相关知识)。

(四) 广播电视编导(摄影摄像),总分300分

考试内容:笔试 (艺术常识、图片分析、命题创作)。

温馨提示:

录取原则:文化过线 按照专业成绩择优录取。

联系方式:

李老师 薛老师 电话:18679153451、0791—85057267 0791—85158888、QQ:1600987391、微信号:1600987391、传真:0791—85164453

通讯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向塘经济开发区丽湖大道108信箱

学校网站:jift.edu.cn